门诊输液室月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20

门诊输液室月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护 理 与 预 防

胡曼

【摘要】本院门诊通过2013年-2015年9例输液反应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临床表现和应急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发热反应、过敏性休克、静脉炎及皮炎4个方面的内容。认为通过严把药品质量关、规范操作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药物过敏试验、掌握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合理安排液体输入顺序及输液时间、加强健康宣教等措施可预防和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门诊输液患者;输液反应;应急护理及预防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输液过程中常伴随发生输液反应,轻者引起发热、寒战、发疹、静脉炎等,重者出现昏迷、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就本院3年来发生的9例输液反应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及预防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2015年我院门诊输液20621例患者。9例 输液反应患者中男6例,女2例,儿童1例,其中45-70岁8例,8岁1例,所有输液反应患者均发生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寒,继之寒战,四肢发冷,寒战过后体温迅速升高,可达39-42℃严重者伴有头晕、呕吐、脉速、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

2、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

2.1发热反应:临床上输液反应以发热反应最为常见,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一般而言,致热源量在0.06-1ug/L ,即可产生发热反应。表现为发冷、寒战、面部四肢发凉、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多达40℃以上伴恶心、呕吐、头晕、烦躁不安、谵妄,重者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呼吸衰竭,可致死亡。发生反应的早晚与致热源形成和患者个体耐受性而异。

2.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液过多,使循环血量剧增,心脏负荷过重引起,或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液,听诊肺部有湿啰音、心率快等。

2.3静脉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2.4空气栓塞: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时无人看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及拔针。患者感到异常不适,胸骨后疼痛。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水泡声。心电图呈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2.5液体外渗: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果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3应急护理措施

出现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液,但不能拔针(输液反应是血 3.1管收缩,患者抖动,再穿刺较困难;发生反应是需立即给药)。此时应将输液瓶、输液器更换掉且妥善封存,有必要时送检。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2对寒战高热的患者的护理,吸氧,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可给予0.5-1mg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或山莨菪碱10mg肌注。也给予盐酸异丙嗪25mg肌注。

3.3对急性肺水肿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取端坐位两、腿下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高流量经20-30﹪酒精吸氧,以减低肺泡表面张力。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药,做好心理护理。

3.4对于静脉炎患者,如果炎症症状较轻,只是穿刺部位血管轻微发红,可调慢液体滴速,观察局部反应,如果静脉炎症状较重,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疼痛,应立即拔出液体,应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也可用中药外敷或理疗。合并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

3.5对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立即给予0.1%肾上腺素0.5-1mg皮下注射,也可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血压过低时快速补充胶体及晶体液,并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应用多巴胺、间羟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滴。呼吸困难者,给予氨茶碱静注等,喉头水肿引起的呼吸梗阻应紧急行气管切开。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3.6空气栓塞发生较少,如果出现严重症状立即采取左侧头低足高卧位,高流量吸氧。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液体外渗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4输液反应常见原因

4. 1热源:即输液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果输入体内可发生热源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出现热源的原因:1)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2)输入溶液或药品制剂不纯;3)消毒保存不良;4)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5)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规程所致;6)大量输液。

4.2致敏物质:高敏性体质患者输液含异性蛋白的液体,如右旋糖,水解蛋白、复方氨基酸、血浆 或者配伍青霉素、头孢类、磺胺类等易过敏药物时,可引起过敏反应。

4. 3输液技术:如果输液前未将输液管中空气排尽。输入机体后可致组织缺氧,排液太少输液管中可能存在的异物和热源进入机体,可引起炎性和热源反应。注射局部消毒不严格导致细菌污染,反复进针的机械性刺激以及针头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可引起静脉炎,针头未进入血管引起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红肿甚至坏死。

4. 4发生输液反应与以上热源累加;微粒累加,配液环境污染,输液器材质量,输液速度及输液气候与环境医务工作者操作过程中手卫生的忽视,患者疾病、年龄、个体差异等均有密切关系。

5输液反应的预防

5.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由于门诊输液室陪人多,人员流动频繁、空气污染严重,尤其夏季气温高,病原微生物易滋生,使门诊输液室细菌随人流加大而增加,所以输液反应是门诊最大的隐患。为防止发生输液反应,我们对门诊输液室每日进行固定时间紫外线消毒,地面每日用84消毒液500mg/L擦拭4-6次,及时开窗通风;及时清理垃圾及污物,随时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加强陪人管理,室内禁止吸烟、随地吐痰。对输液室的卫生每周彻底清洁消毒、清除死角,时刻为患者提供清洁卫生的治疗场所。对于咳嗽、咳痰患者提供一次性口罩、手纸,避免交叉感染。

5.2操作环境的规范管理:配液间是进行操作前药物准备的处置室。为提高空气洁净度,加药前清洁台面、地面后用500mg/L84消毒药擦拭。空气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进入配液间的医护人员遵守职业规范,衣帽整齐、戴口罩。接药、出药口严格分开,保持整洁、安静、有序的工作环境。

5.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操作前后注意手卫生,注意瓶口消毒(用酒精纱布消毒安瓿,再用砂轮划痕。),查看无菌物品有无漏气、过期、破损,物品使用后按医疗垃圾处置原则处置。做到一人一针一止血带。患者多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防止交叉感染。对长期输液患者有计划合理选择血管。对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先用0.9﹪氯化钠或葡萄糖穿刺,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再更换药物。 5. 4严格进行药物过敏试验,认真询问药物过敏史和用药时间

5. 5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门诊输液室患者多、流量大,相对嘈杂,三查七对很重要。输液时一定要做到而且最好反向查对。输液前认真查对液体质量、有效期及瓶子有无裂痕、渗漏,瓶签是否清晰可辨。为进一步保证门诊输液安全性,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了解药物相关知识,包括药物性能、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注意配制的先后顺序,药物尽量现配现用。有些特殊药物比如:左氧氟沙星输注时宜慢并且不宜与其它药物混用,必须中间用0.9﹪氯化钠冲管后才能输液入其它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5. 6输液过程中的观察 :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数,注意输液局部有无外渗、红肿、皮疹,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心悸等发生。输液结束及时更换续液或拔针。加强老人、小儿及体弱者的巡视,发生问题及时处理。正确执行医嘱,有疑问和医生沟通后再执行。

5. 7加强输液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减轻患者对穿刺的恐惧心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操作时动作轻柔,语言亲切,多于患者沟通,做好解释工作,说明输液的目的及意义,让患者尽可能配合,以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穿刺有困难的患者,可选派年资高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使患者满意。 5.8做好健康教育:对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事先告知患者。输液前先讲明患者所输药物的名称、性质及用途,让患者有所了解,包括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说话时尽可能通俗易懂,注意语速,平和、亲切注意说话的科学性,避免不良暗示。有些药物不能空腹输入事先告知患者,过敏试验前问清患者有无过敏史,做好解释以免发生纠纷。告知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不适及时反馈,给予及时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6结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门诊输液不但方便了患者及家属,而且也适应人们多元化的医疗需求。但是由于抢救条件有限,一旦发生反应会引起严重后果。护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了解各种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素质及专业水平,熟悉输液反应的病因、诊断、抢救处理方法,加强护患沟通,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患者更细心、周到的护理,才能避免差错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门诊输液患者的输液安全,杜绝输液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白玉花、梁淑琴

门诊输液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护理与预防,当代护士杂志2012.11 [2]骆颖红

门诊输液室月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不得不说中山医院的换药室是个好地方。换药室的实习活儿很轻松,基本上只有三种伤口处理:感染,缝线,敷料。感染伤口所需要的是各3个盐水,酒精棉球,一把血管钳,新霉素沙条,镊子等。缝线伤口所需的是3个酒精棉球,一把血管钳,新霉素沙条,镊子等。其中缝线伤口拆线的话,要4个酒精棉球。

敷料护理大多数是青敷膏,治疗的是手/脚沟炎,大的疖等。

换药室的药品也不多,大致有青敷膏,新霉菌素,东方一号等。新霉素就是普通的抗生消炎,东方一号名字听听就很嗲,是对于烧伤擦破渗出伤口有很大的帮助,去污生肌,不过现在已停用。青敷膏是中山医院的特制中药,用于手/脚沟炎为多见。

所以说换药室的任务很简单,我一天就上手干起来了。

我最拿手的就是切开引流伤护理口和拆线技术。

切开引流说穿了就是处理那个那个被挖去肉的洞,我最喜欢拿盐水棉球拉成长条塞进这个看不见的血淋淋的肉洞里进去擦洗伤口,棉花在我镊子和血管钳的操纵下,简直鱼贯进出!这个时候我有一种变态的快感一定要把病人的伤口给弄干净了!

拆线真的就像以前小学的手工课,我要仔细地把线头从肉里拉出,要火眼般区别出肉和线之分,然后手敏眼快地减下去!然后大功告成!实习2周来,我包扎过脚部的伤口,绑过手部石膏,拆过头部线头。闻过恶臭般的脚臭,看过被截去指头的血手,摸过油得出水的头发!其中让我感受最大的就是现在的男人根本不是男人!我已经见识到N个男人换伤口时候的哭泣和尖叫甚至疼得跳起来!比女人还不如!我到没到几个女孩子哭的。以后要考验男人的男子气概,就一定要带他来换药。哈哈!阴盛阳衰啊!换药室里的老师也很好玩,很八卦。她们都蛮亲切和蔼的。平时下午没病人的时候,我们就坐着发呆听老师们的“侃大山”,从股票到房产到八卦应有尽有!离开换药室难免有些怀念,这个是我实习的第一站,想起2个饿礼拜前我还是很害怕地看着老师换切开引流的伤口时,感叹那个恐怖的经历时,一个礼拜后的我,竟然已经娴熟地处理起这种伤口了!

我现在再也不会害怕任何恐怖的伤口了,因为我已经看多了!

每天中午的午睡,下午拿胶布折星星,极度奢侈地挤出洗手液,20张高温券,可爱的寿司,看到病人的喜悦„„

再见了,我亲爱的换药室,至少你是我往后忙碌的实习生活中可以值得回忆的轻快!

2、换药室出科小结

一周的实习时间一晃而过,在这一周里我们学到的还远远不够的。在换药室里每天都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病人,让我这个还没去过病房的实习生很好的提高了人与人的交流能力,在换药室无菌原则很重要。每天都有很多换药和拆线的病人。每个病人的伤口都不同。

首先要评估伤口才能拆线和换的药物。并且要和病人多交流才能知道伤口的更多情况,拆线的要和病人说三天不潮水等。虽然只有一个礼拜,但是换药室的氛围以及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我会铭记在心。

3、换药室出科小结

实习的第一周终于在忙碌中度过。虽然在换药室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周,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可谓受益匪浅。

第一天去的时候,换药室的带教老师就告诉我们,她们的的宗旨是:用心为病人服务。通过之后的五天的观察,我真正的理解了“用心”这两个字的含义。她们认真仔细地处理每一个伤口,友善地与病人交谈,询问其病情,告知病人其伤口的愈后情况,对于一些特殊的、比较严重的伤口还会耐心地指导他们日常的护理方法。有些病人术后初次换药尤感疼痛,老师会边换药边与他们聊天并进行适当的安慰,以减轻病人的疼痛„„从中我体会到老师是用心在工作,像老师这样热爱工作、用心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我学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起初我们只是看老师换药,老师会边做边给我们讲解,之后在无人换药的间隙,老师就会指导我们包扎的手法,如何拆线,以及各种药膏的作用等等。我们也会在闲暇时拿着纱布相互包扎,之后的几天我就能独立做一些简单的操作了。当病人微笑着对我说谢谢的时候,我终于体会到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豪。期间,我们还看了几台门诊手术,分别是因甲沟炎而拔指甲,皮疣的切除术,皮脂腺囊肿引流术。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起初会觉得有些血腥,之后就渐渐适应了。

在换药室的实习生活是既充实又快乐的。要感谢我们和蔼可亲的带教老师,是她们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我们,也要感谢那写给予我亲手实践机会的病人,是他们的充分信任使我的能力有所提高。一周虽短,但我这在这一周里所学到的技能,所体会、领悟到的道理将是一生受用的。

4、换药室出科小结

经过这近一个月的换药室实习,使我对换药室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学习方面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总之,在换药室实习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浅,虽然我还只是学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不断摸索,用微笑温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温故而知新,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门诊输液室月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探究門诊输液室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门诊输液室220例患者和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患者和10名护理人员。给予观察组以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不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就两组护理投诉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睡眠状况及焦虑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情况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投诉几率,促进护理人员睡眠与焦虑状况的改善,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门诊输液室;应用效果

在门诊输液室中,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也能够得到改善。本文主要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门诊输液室220例患者和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患者和10名护理人员。观察组患者中男102例,女108例,年龄19-42岁之间,平均年龄(25.1±2.1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07例,女103例,年龄20-43岁之间,平均年龄(26.8±3.07)岁。科室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22.5±2.07)岁,其中包含主管护师7名,护师7名,护士6名。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不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设立值勤制度。门诊输液室中护理人员有限,此种情况下可建立二级三班值勤制度,合理调配护理人员,以满足紧急状况下的人员需求。人员配置方面可采取年长护理人员与年轻护理人员相配合的方式,尤其是夜间值班中应当配备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协调护理人员之间合作关系。在医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分别针对儿童、成年人及老年人设置相对应的输液室。

其二,学习护理业务。护理工作的开展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护理经验,因此应当加强护理业务学习,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门诊输液室可定期组织开展系统学习活动,包括护理业务理论及技术操作等,定期抽查与考核,以调动护理人员知识学习积极性。

其三,规范工作制度。结合门诊输液室风险管理实际出发,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奖惩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等,加大门诊输液室管理力度。结合护理工作实际制定安全防范事件标准,完善易发生医疗不安全事件的管理制度,细化门诊输液室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责任明确,确保在重大护理事故发生时能够有章可循。应建立护理服务有效证据系统,做好相关文字记录,输液之前告知患者相关事项,治疗单上应当体现患者姓名、药名、计量、用法、治疗次数、输液疗程等信息,依托系统录入护理证据,为护患双方取证提供便利。以护理人员为对象加以安全管理教育力度,全面提升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应当运用多种方法来监督并考核护理工作质量,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改进,在护理实践中总结经验,以保证门诊输液室管理的有效性。此外应加强风险事件呈报,结合风险对患者损害的性质明确风险类别,激发护理人员对于风险事件呈报的积极反应,不可将风险事件呈报作为惩罚依据。规范制定风险事件呈报表,包括原因分析、事件发生前后患者变化、科室讨论意见等,仅令护理人员写出事件客观过程,不要求其做出自我检讨。

1.3 观察指标

就两组护理投诉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睡眠及焦虑改善状况进行对比。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判断护理人员睡眠状况,以高分数表示睡眠质量差。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护理人员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价,以高分数表示焦虑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并处理数据,以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处理,以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投诉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睡眠及焦虑改善状况对比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投诉情况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投诉情况为2.73%,少于对照组的14.5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门诊输液室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并且有助于减轻护理人员焦虑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因而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薛孝梅. 研究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人人健康, 2020(13).

[2]魏传芝. 护理风险管理在输液室的应用效果[J]. 健康养生, 2020, 000(002):141.

[3]曾涛,苏飞. 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 人人健康, 2020, No.523(14):592-593.

[4]顾丽丽.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v.17;No.414(07):56-57+60.

[5]吴文娟.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心理月刊, 2020, v.15(13):123-123.

门诊输液室月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1 方法

1.1 寻找用药安全隐患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输液患儿父 (母) 及家属进行调查, 每月发放20张表, 共240张, 收回200张。调查内容包括治疗环境、病情观察、用药信息指导、护理技能、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沟通技巧。满意度调查表中发现:与用药安全有关的问题从多到少依次为: (1) 患者对药名不知晓; (2) 对药物注意事项不明了; (3) 年轻护士多, 穿刺技术差; (4) 护士未及时巡视、观察。

依据《2009年CHA患者安全目标》中用药安全制定质控检查细则, 共16项, 在1个月内对输液室当班护士进行随机检查。存在问题从多到少依次为 (表1) 。

1.2 原因分析及对策

1.2.1 管理方面因素

(1) 各岗位人员的安排是以完成治疗任务做位首要, 巡回护士少又不固定。护士常常是忙完就走, 不能主动巡视沟通。 (2) 关键环节流程制定简单, 如查对, 告知,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以及输液困难患儿的处理。 (3) 科内质控组检查内容空洞。对策: (1) 弹性排班, 根据各个时间段输液的工作量情况, 随时调整护士数, 避免病人集中引起的忙乱现象;避免护士处于疲劳状态引起注意力分散出现护理缺陷。 (2) 排班时考虑以病儿需求为中心, 加强巡回力量、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并主动为家长提供服务;注重人员新老搭配, 优势互补。 (3) 提高穿刺技术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熟练的一针见血的穿刺技术是硬道理。此外对穿刺困难的患儿, 事先与家长充分沟通, 并制定处理流程, 人人落实, 是保证穿刺成功率的重要管理手段。 (4) 根据安全目标细化重点环节的流程。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查对病儿, 如姓名和床号等;将告知, 沟通贯穿整个输液过程;实行电子处方, 减少药房转抄的中间环节, 但仍需核对病历, 以防医生手写病历和电脑输入有误;实行收药、配药、输液、换瓶、拔针签名负责制, 这样使护士工作每一步都有责任心。 (5) 鼓励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科内出现问题, 最快时间积极上报护士长或组长。先科内分析, 提出整改方案, 在护理部帮助下进一步的分析整改方案反馈至科里。

1.2.2 护士方面的因素

(1) 部分护士缺乏主动服务的观念, 以完成任务为主。主动巡视少。 (2) 年轻护士穿刺技术不够熟练, 对肥胖儿、脱水患儿等穿刺难度大的患儿感到操作困难。 (3) 部分护士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输液速度, 输液顺序安排未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能调整, 对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不清晰。 (4) 沟通意识及能力弱。 (5) 护士用药安全意识薄弱, 多为机械执行医嘱, 年轻护士专科知识及用药知识缺乏。对策: (1) 学习和考核细化后的重点环节流程, 使工作要求和结果保持一致。 (2) 新入儿科组护士有一对一带教老师, 每周交流工作心得, 并完成操作量化指标。 (3) 定期进行专科及用药知识培训与考核。年轻护士入儿科组前须经过该岗位的科内带教培训和考核。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减少输液反应。操作前后清洁治疗台、有效进行手卫生, 规范配置药物, 严格消毒穿刺部皮肤。输液区及治疗室臭氧自动循环消毒每日3次并早晚2次开窗通风。 (5) 用药安全:收药护士仔细核对药名, 查堵漏错以表扬奖励;一岁以下小儿用药2人核对后做特殊记号;输液时告知家长不能随意离开输液区;规范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批号、皮试结果的记录[1], 用原液皮试;抗生素现配现用避免不良反应。中药注射与抗生素用生理盐水间隔, 防止药物间反应, 同时应高度重视及时观察。使用新药应详细阅读说明书, 严格控制滴数, 尽量让患儿不要空腹注射, 可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2]。

2 效果

儿童输液室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1年间与08年同期相比上报有效投诉由0.5% (18例/3524输液人次) 减少至0.17% (10例/5824输液人次) 。护士工作缺陷差错发生率由0.2% (10例/3524输液人次) 减少至0.1% (6例/5824输液人次) , 家长对工作满意度提高至91%。

3 讨论

WHO (世界卫生组织) 已将注射液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多数患儿家属竟认为打针挂水比吃药见效快, 主动要求给患儿输液, 以致儿童输液数量猛增。因此对患儿用药安全的管理尤为重要。专家指出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3]。就此, 对门诊儿科输液室用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笔者体会这三点尤为重要:

(1) 将09年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做为质控评价标准, 并制定成细则渗透至工作流程中, 使管理者对门诊儿童输液室的重要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 使护理人员更有严谨的做事标准。 (2) 护理人员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儿科输液的用药安全, 同时及时把问题反馈给儿科医生, 医护共同把住儿科输液室用药安全管理的环节。 (3) 管理者不仅应重视技术管理, 还要注意服务环节的管理, 并在沟通中达到请患儿家属参与的目的。提供主动服务, 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有限时间与患儿或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做到与患儿家属说好第一句, 主动巡视, 有效解决问题, 从而改善门诊儿科输液室的护患关系, 使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即达到预防、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又保证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门诊儿科输液室用药安全的管理。方法 依据《2009年CHA (中国医院协会) 患者安全目标》, 制定细则作为科室质控的评价标准, 对儿科输液过程中有关用药安全的隐患,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结果 调查表统计显示上报有效投诉减少, 护士工作缺陷差错发生率降低, 家长对工作满意度提高至91%。结论 将患者安全目标中用药安全的原则做成质控评价标准用于儿科输液室的用药安全管理, 可以使管理者对门诊儿科输液室的重要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 达到减少护士工作缺陷差错发生率, 减少纠纷提高满意度的效果。

关键词:患者安全目标,质控评价标准,门诊儿科输液室,用药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余秀颜.门诊输液区的安全防范[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11) :62.

[2] 钟丽华, 农彩琴.门诊静脉输液用药措施的探讨[J].华夏医学, 2001, 14 (5) :683.

门诊输液室月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1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学龄前儿童的年龄为0~7岁, 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0~2岁的儿童年龄处在感知运动阶段, 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感知运动的图式是这一时期婴儿的主导智慧结构。2~7岁的儿童处在前运算阶段, 开始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 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认为事物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 对抽象概念尚未很好的掌握;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而且没有获得物体守恒概念。

2 患儿常见心理问题

2.1 恐惧

大多数儿童害怕“打针”, 对医院有恐惧心理。产生恐惧原因有:对医院环境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 因疾病产生的身体不舒服, 以往治疗所带来的疼痛等不适, 以及其他患儿的恐惧反映影响等。

2.2 依赖性强, 行为控制力弱

由于疾病导致精神状况不佳及体力下降, 还有家长的呵护和纵容, 患儿更容易形成依赖心理, 从而行为控制力下降, 情绪也变得不稳定, 稍不遂意就乱发脾气。

2.3 抗拒

由于以往的医疗不适经历和恐惧心理, 会对医疗活动产生抗拒的情绪, 表现在一进输液室就大哭大闹, 不配合治疗, 挣扎, 逃离等, 甚至产生攻击行为。

3 对策

3.1 改善输液室环境

在输液室张贴儿童喜欢的卡通人物画报, 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 为患儿提供一个安全, 亲切, 有趣的医疗环境, 减轻儿童对诊室的陌生感觉, 从而减轻儿童的恐惧情绪[1]。

3.2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护理人员应该保证护理知识扎实和护理技能熟练, 主动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术等学龄前儿童护理常识, 以尽量减轻患儿的痛苦、缓解恐惧心理。在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遵循“三查七对”, 严格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2]。

3.3 与儿童家长进行沟通

学龄前儿童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所以家长的情绪对患儿有很大影响。加强沟通, 向家长解释治疗程序、治疗时间等事项以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 能间接抚慰患儿。另外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怀抱姿势, 交代儿童输液注意事项[3]。

3.4 心理护理

对不同年龄的患儿应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0~2岁的患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和交流, 因此医护人员的面部表情、动作、态度和语调等会影响儿童的情绪和心理变化[4]。在治疗时, 医护人员应先与家长和孩子打招呼, 让患儿有时间去熟悉输液室环境, 缓解紧张情绪。而且态度要和蔼亲切, 对患儿给予积极的回应, 即使不能达到预期期望, 也要耐心的对待, 从儿童感兴趣的点出发 (如墙上的卡通画) , 给患儿更多的时间接受环境。尽量避免强制、暴力地对待患儿, 以免给幼儿造成恐怖的治疗体验。

2~7岁的儿童发展到具体运动阶段, 已经可以用简单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与人交流,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 医护人员可采用易懂的语言与其交流, 如“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这个阶段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 需要别人的肯定, 因此医护人员要多去表扬他, 这可以使患儿的心情愉快从而乐意接受护理安排, 积极配合治疗。为使患儿能主动地接受治疗, 医护人员还可以使用积极的暗示性的语言。暗示性语言是指医护人员将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逐步地暗示给患儿。如可以对即要注射的患儿说:“哦, 昨天打针是不是就一点点疼, 你只哭了一下, 今天打针肯定不哭了, 肯定是自己伸手出来给阿姨打针的。”或对其他患儿和在场人员说:“啊, 你们看看, 今天打针肯定很勇敢”。在医护人员数次的暗示之后, 大多数患儿都能逐渐消除恐惧心理和抵抗情绪, 接受打针这项医护操作[5]。除此之外, 医护人员还要耐心地解答儿童所提出的任何问题, 可以选择预先告诉患儿输液的真实过程, 增强他们对输液的理解, 从而减轻他们的畏惧和抵抗, 使之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摘要:对学龄前儿童门诊输液时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策略。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门诊输液的有效方法, 提高护理质量, 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儿童,心理特征,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陈璐宁, 李玉兰.门诊输液患儿的依从性引导护理[J].临床护理, 2010, 1 (226) :117.

[2] 李玉晶, 佟春荣, 安辉.门诊输液患儿的护理[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6, 6 (19) :1638.

[3] 文丹静.小儿门诊输液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30) :96.

[4] 朱延力.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49.

门诊输液室月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1 门诊输液室临床带教现状

1.1 实习护生情况

实习生均来自大、中专护理学校及部分本科护理院校, 其中以我市卫校的毕业实习生为主, 实习时间均为1~2周, 实习护生由在门诊的护师以上带教。

1.2 教学方式

护士长指定一名主管护师为科室教学组长, 负责科室带教工作, 为护生制定具体带教计划与目标, 安排科内理论学习与输液技能操作, 并将每一位护生具体分配到带教老师。每批护生实习结束时进行理论与输液技能操作考核, 并征求护生对门诊带教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护士长与带教老师对本批护生的教与学情况进行讲评。具体程序图见图1。

2 门诊输液室带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 护生主动学习意识不足

部分护生无法将临床技能操作与学校理论灵活结合, 想主动做又不敢做, 严重影响带教老师正确客观地评价其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遇到老师及患者提问时, 不能准确回答, 或回答不上, 自信心不足, 不敢与患者交流等。

2.2 无菌观念薄弱

部分护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无法将所学无菌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想将自己几年所学的理论学习大力实践一番, 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临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 临床带教工作解决对策分析

3.1 完善带教制度

尽量完善临床带教制度, 做到出问题有制度可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采取老师学生一对一跟班制, 这样, 可以让老师在门诊输液室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把各种操作知识传授给护生同时也可拉近师生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

3.2 带教老师的选拔和管理

带教老师是护生临床的启蒙者和指导者, 其一言一行对护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2]。因此, 可对带教老师的资历进行相关规定, 例如, 选择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热爱护理带教工作、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理论水平高且临床经验丰富, 有能力在临床教学中正确运用语言技巧指导学生操作等护理人员为带教老师。

3.3 注重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护生到科的当天, 门诊输液室的护士长做好入科宣教介绍工作环境、工作特点, 使护生尽快熟悉科室情况、护理安全风险特点及患者病情特点等, 使护生第一时间就能做到对门诊输液室的工作环境和所治疗患者的情况心中有数, 鼓励护生与患者大胆沟通, 逐步培养工作自信心。要求护生对带教老师的理论课要认真听讲并记录, 当天的操作示教要求护生下班后结合实际思考复习, 找出当天实习的问题, 及时向带教老师请教, 做到实习结束时不带着问题离开科室。

3.4 增强护生无菌观念

规范技术操作行为, 在实习中期对学生们在无菌技术操作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定期评教, 定期安排相关经验充足的护师为护生进行无菌操作示教。在操作前强调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 用物准备以及检查方法, 增强护生对无菌操作的理解和记忆之后, 再将6项无菌操作进行一一示教, 并告知每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操作完毕后, 要求护生进行演示, 台下的同学则予以点评, 在此过程中, 带教老师即可发现和捕捉护生每一个细节上的错误, 对多次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和错误耐心讲解, 使护生记忆深刻。

4 体会

门诊输液室的特点是流动性大, 患者相对集中, 环境嘈杂以及工作量繁重, 且治疗用药种类繁多, 对护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患者对护生不信任的连锁反应。而且部分护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无法将所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感到自己是个旁观者, 帮不上忙, 极易导致护生心理脆弱[3], 这给临床带教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 带教老师必须在具有丰富经验的基础上, 增强责任心, 明确任务, 提高与护生沟通的技巧[4], 注意观察分析、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增强无菌观念, 进一步完善带教制度,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摘要:新形式下门诊输液室的临床带教工作要求医护工作者与时俱进。在有效管理护生的同时使护生获得相应知识、技能和能力, 达到圆满完成实习计划、无差错事故发生的双赢效果。

关键词:新形式,门诊输液室,临床带教

参考文献

[1] 董爱珠.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室的管理探索[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9) :710.

[2] 吴春芳, 吕改玲, 王雪兰.做好护生带教工作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 (9) :143.

[3] 章亚儿.手术室临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3) :65~66.

上一篇:高一学期自我总结范文下一篇:企业文化调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