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化学式范文

2023-09-21

二氧化硫化学式范文第1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通过随机抽取各个部门的门诊患者空腹情况下的血液样本,分为三天采集,每天20份,总计60份。

1.2 实验方法

在采集到患者血液样本之后,分别装入红头管和绿头管之中,其中红头管直接放置于37℃的孵箱中进行孵育,而绿头管则直接采用3000转/每15分钟进行离心。红头管在孵育15分钟之后也开始离心。经过离心之后将血浆和血清标本分成6支平行管,每组各选择一只进行立即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作为本次实验结果的参照组。

1.3 统计方法

对于标本类型放置时间对二氧化碳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统计所选择的方法就是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来进行专业的数据处理,同时计量资料采用T检测,保证P<0.05,从而使得检测的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血清与血浆在放置时间不同的条件下平均二氧化碳的水平

在室温条件下,针对60个样本结果进行的对照显示。其中第一组即放置1个小时的样本与对照组的样本测试结果并无区别,即P大于0.05,而其余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情况来看具备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其中:t1、P1,t2、P2,t3、P3,t4、P4,t5、P5分别表示了1h、2 h、3 h、4 h、5 h的检验结果。

2.2 标本类型在不同放置时间中二氧化碳的变化趋势

标本在放置一小时之内测试的二氧化碳结果与对照组之间的结果并无明显的变化,当放置时间超过1小时之后,二氧化碳的浓度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并且放置的时间越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越明显。血清与血浆的变化趋势相同,平均在放置2小时之后二氧化碳降低了1.5m mol(L.h),在放置了3~5个小时之后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为0.07m mol(L.h)。而在两小时之后血浆的下降趋势不如血清的明显。

2.3 标本类型血清与血浆之间在不同放置时间点测量二氧化碳的结果

在针对60例样本分析之后,对于同时采集的不含肝锂素抗凝剂的红头管与含有肝锂素抗凝剂的绿头管的对比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血清和血浆进行分离自后,立即进行上机测量标本的过程,对于每一个时间点上的检测结果进比较来看,并且依据统计学的分析,两者之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3 实验结果讨论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由于各种因素的调节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并且二氧化碳对于人体的作用也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缓冲碱,对于临场医学来说是判断酸碱平衡的重要标准。临床医学中常常会通过动脉血气来分析血清中的二氧化碳,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出组织气体代写以及酸碱失衡的庄康,从而更加准确的解释了检测结果。所以对于二氧化碳的检测结果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酸碱失衡的准确度,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二氧化碳在湿生化上所受到标本类型和室温放置下的时间影响,我们设计了这一次的实验,并且通过相关的实验结果,我们也了解到了不管是血清还是血浆的标本,只有将标本放置在1小时之内与对照组才没有明显的差异,而超过一小时之后,对照组与其余各组都会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4 结语

在常规的临床医学检测试验项目中,标本类型和放置时间对干化学二氧化碳检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试验。由于二氧化碳的检测结果如果存在异常的情况,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疾病的原因所引起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会因为标本类型放置时间的原因而引起的显著变化。所以在实际临床试验中,常常会出现一份样本来为多个项目进行检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置在冰箱中进行冷藏又会对其他的检测项目造成不良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二氧化碳检测的过程中,应该用含肝素锂抗凝剂的绿头管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采集管,并且针对相关的实验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使得标本送检流程更加简化,对于含有这一项目的标本视为急诊标本,从而做到优先处理,尽量的缩短分析前标本周转时间,减少二氧化碳检测结果的变化,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精确的检测结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不同标本类型的不同放置时间条件下对于干化学二氧化碳进行研究的结果变化,通过事先准备好不同采血患者的血清与血浆样本,每份样本选择60个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离心之后将标本分为6支平行管。其中1支立即检测样本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作为整个实验的参考依据。剩余的5支标本按照每个一小时的放置时间来进行检测,从而将五组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的结果显示来看,放置时间为一小时的标本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检测结果不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而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即P<0.05。对于血浆和血清的检测结果来看,两者在放置时间相同的基础上的检测结果并不明显,即P>0.05。

关键词:血浆,血清,放置时间,二氧化碳,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 谢细娜,陈尤佳.影响血液二氧化碳测定的不稳定因素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5):86.

[2] 陈文彬,潘祥林.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7-546.

二氧化硫化学式范文第2篇

电化学方法是利用外加电场作用, 在特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 通过一系列设计的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 制备出氧化铝的前驱体, 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不同晶型的纳米Al2O3。

2实验步骤

2.1以三氯化铝化学纯作为前驱体, 将三氯化铝溶于蒸馏水中, 配成一定浓度的三氯化铝溶液。

2.2将制好的溶液置于电解池中, 磁力搅拌, 在一定初始电压和初始电流密度下, 插人惰性电极电解。

2.3待电流密度降低到一定值时, 溶液为p H=3时得到一清亮的粘滞胶液。

2.4滴加氨水使胶液凝胶化, 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三次, 待除去Cl-离子。

2.5将产品进行冷冻干燥, 或将干燥后的粉体在不同温度下锻烧 (升温速度10℃/min) , 得到不同形态的氧化铝粉体。

2.6在以上实验基础上样品的X射线衍射 (XRD) 测试、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等表征, 并比较结果。

3实验参数研究及其影响

3.1反应浓度

考查不同浓度的反应溶液对纳米氧化铝的粒径的影响。

3.1.1配制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铝溶液与按比例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氨水按步骤添加反应。

3.1.2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

3.1.3实验结果

由实验可得, 浓度~的电解溶液适合制备纳米氧化铝。

3.2初始电压大小

3.2.1和上述方法一样, 先配制0.5mol/L的三氯化铝溶液500ml, 每次量取50ml进行实验, 电解浓度为0.5mol/L, 电解时间为1h, 电解p H值为3, 滴加氨水量的比例为1:3, 考查不同的初始电压大小对纳米氧化铝的粒径的影响。

3.2.2实验结果及影响原因

实验可得, 制备纳米氧化铝的适合电压为13~16V。

3.3电解时间

3.3.1和上述方法一样, 每次取已配制好的0.5mol/L的三氯化铝溶液50ml, 电解浓度为0.5mol/L, 初始电压为15V, 电解p H值为3, 滴加氨水量的比例为1:3, 考查不同的电解时间长短对纳米氧化铝的粒径的影响如下:

电解时间:1.5h, 实验现象:粒径较大, 产率低;

电解时间:0.5h, 实验现象:粒径较小, 产率较高;

电解时间:1h, 实验现象:粒径较大, 产率低。

3.3.2实验结果及影响原因

由实验分析得:电解时间过短, 溶液没有电解完全, 形成的纳米氧化铝含量过少。电解时间较长, 使得电解更完全, 形成的凝胶更加粘稠, 纳米粒径小, 产率高。11.5h

实验可得, 溶液电解时间为1~1.5h的中间产物粒径小, 产率高。

3.3煅烧时间和温度

考查煅烧时间和温度的不同对纳米氧化铝的粒径的影响。浓度为0.4~0.6mol/L的三氯化铝溶液、电解电压为13~16V、电解时间为1~1.5h、滴加氨水量比例为1:2.5~1:3、用离心洗涤的方法所得的中间产物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煅烧和测量。

经热处理后, 粉体粒径有一定程度的增大;经500℃煅烧2h之后, 粉体粒径有一定增大, 并出现了较多团聚体;经950℃处理1h, 粉体粒径进一步增大。煅烧完毕后, 还需进行研磨, 否则粒径大, 达不到预想的结果。

4结语

4.1通过条件实验, 找到电化学制备纳米氧化铝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反应浓度:0.4~0.6mol/L;初始电压:13~16V;电解时间:1~1.5h;煅烧温度和时间:500℃2h、950℃1h。

4.2实验表明:电化学制备的纳米氧化铝的粒径大小要比其他的制备方法所得的粒径要细小, 方法简单且容易收集, 产率较高, 因此各个方面的性能也有明显的提高。

4.3以分析纯Al Cl3·6H2O为原料, 采用电解三氯化铝溶液制备氧化铝溶胶, 经冷冻干燥制备了氧化铝的纳米粉体在500℃和950℃分别锻烧2h和1h, 得到了平均粒径为20~60nm的纳米Al2O3。

摘要:本文探究电化学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的各个反应参数, 确定最适合的反应条件。

二氧化硫化学式范文第3篇

1 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治疗的化学原理

一氧化碳来自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 煤矿井下一氧化碳则是采煤过程中由于煤层高温、自然发火、火灾、瓦斯爆炸等原因造成煤的不完全燃烧形成, 亦有文献资料报道红薯窖由于生物呼吸代谢而生成一氧化碳致人死亡事件发生。

1.1 一氧化碳中毒的化学原理

一氧化碳引起机体中毒主要化学过程为: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入血, 进入血液中的CO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子中的原卟啉Ⅸ的亚铁复合物通过螯合反应以配位键方式与亚铁离子发生紧密而可逆的结合, 该过程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特点 (1) :CO与Hb的结合位点与O2和Hb的结合位点相同。

特点 (2) :CO与Hb的亲合力是O2的250倍。

特点 (3) :CO与Hb中一个血红素结合后, 增加了其余3个血红素对的亲合力。

由于特点 (1) , 一旦CO与Hb发生结合, 因位阻效应则阻碍了与Hb与O2的有效结合, 无法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

由于特点 (2) , CO在和O2共同存在的条件下, CO的分压PCO仅需O2分压PO2的1/250即可与之进行拮抗结合, 因此, 在一般情况下, 即使CO为低浓度存在, 仍然会严重阻碍O2与Hb的结合, 造成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严重偏低[1]。

由于特点 (3) , 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抑制O2的解离, 即使Hb.O2到达组织器官, 也难以迅速有效地释放出O2供给组织器官使用。

综上所述, CO中毒既阻碍了Hb与O2的结合形成Hb.O2;也妨碍了Hb.O2在组织器官中对O2的解离。

1.2 一氧化碳中毒治疗的化学原理

针对CO中毒的化学原理, 临床上可采用治疗的措施如下。

(1) 脱离CO中毒环境。

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虽然是紧密结合, 但仍然属于可逆式结合:所以, 仍然遵循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因此, 脱离CO中毒环境, 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PCO, [CO]近于零, 促使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持续移动, 体内CO.Hb逐步解离为CO和Hb, CO可经肺脏排出, 缓解中毒症状。

(2) 给氧。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在O2+Hb⇌ Hb.O2平衡体系中, 增大PO2或提高[O2], 都会使平衡右移, 生成更多的Hb.O2, 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在临床实践中, 可根据中毒程度不同, 采用给予患者给氧治疗:给予氧气吸入或者积极给予常压口罩吸氧;有条件或者必要时给予高压氧治疗。

2 亚硝酸盐中毒以及治疗的化学原理

2.1 亚硝酸盐中毒化学原理

亚硝酸盐作为食盐误用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 其中毒的机理是亚硝酸盐将血红蛋白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

NO2-中的N为+3价, 为中间价态, 所以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 但以氧化性为主。而且它的氧化能力在稀溶液时比NO3-离子还强, 这一点从它们在酸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值可以看出:HNO2/NO=0.99V故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当亚硝酸盐被误服后, 经消化道吸收后入血, 致使血红蛋白成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 致使组织缺氧, 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更为敏感。

2.2 亚硝酸盐中毒治疗的化学原理

(1) 吸氧:亚硝酸盐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 因此根据O2+Hb⇌Hb.O2采用吸氧, 提高机体内PO2, 有助于提高[Hb.O2], 改善组织供氧。

(2) 美蓝 (亚甲蓝) 的应用: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 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 恢复正常输氧功能:亚甲蓝在低浓度时, 6-磷酸-葡萄糖脱氢过程中的氢离子经还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传递给亚甲蓝, 使亚甲蓝转变为还原型的白色亚甲蓝;白色亚甲蓝又将氢离子传递给带三价铁的高铁血红蛋白, 使其还原为带二价铁的正常血红蛋白使其恢复携氧功能, 缓解缺氧症状。而白色亚甲蓝又被高铁血红蛋白重新氧化为亚甲蓝, 亚甲蓝可以氧化、还原循环作用。

3 苯胺中毒以及治疗的化学原理

3.1 苯胺中毒的化学原理

苯胺为无色油状液体, 臭味, 经呼吸道、消化道, 亦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经代谢生成苯基羟胺, 对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而言, 苯基羟胺表现为强氧化作用, 致使亚铁血红蛋白被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随接触苯胺时间的延长, 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快速增加, 导致[Hb.O2]下降, 引起全身组织及其脑组织缺氧而表现出的高铁血红蛋白症状[2]。

3.2 苯胺中毒治疗的化学原理

在脱离中毒现场后, 采用小剂量亚甲基兰 (美兰) 给予治疗, 其化学原理为:在葡萄糖脱氢还原过程中, 还原型辅酶Ⅱ的氢传递给美兰, 使其转化为白色美兰, 白色美兰又将氢离子传递给高铁血红蛋白, 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 达到解毒目的, 白色美兰被氧化为美兰, 然后循还重复美兰→还原型辅酶Ⅱ的氢传递给美兰→白色美兰→氢离子传递给高铁血红蛋白→美兰的过程, 这里美兰作为氢传递体的作用使高铁血红蛋白中的Fe+3还原为Fe+2。

摘要:一氧化碳、亚硝酸盐、苯胺进入人体, 引起机体中毒, 主要是它们与血红蛋白发生了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反应, 在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 除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外, 还与化学平衡有关。

关键词:血红蛋白,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亚甲基兰

参考文献

[1] 朱大年.生理学 (第7版) [M].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氧化硫化学式范文第4篇

1实验内容

1.1实验材料和仪器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的是高硫石油焦,其硫的含量高达3.39%,然后配置需要的冰醋酸、硝酸、盐酸和王水,并对其进行提纯处理。硫检测仪采用的是HDS3000型全自动检测仪,其能够对石油焦中的硫含量进行准确的测量。此外,还有Nico-let670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

1.2实验方法

选择一定体积的硝酸、硝酸-冰醋酸混合液和王水,将相同数量且大小相似的石油焦颗粒放入溶液中,通过搅拌棒对其进行搅拌,使颗粒在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液固比和温度的控制,对反应容器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处理完成的混合液进行分离,得到脱硫石油焦滤饼,对其进行清洗,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对其进行干燥处理,这一实验内容就完成了。最后对石油焦中的硫脱除率进行测试和计算:

Y=(W1-W2)/W1×100%

该公式中的Y为脱硫率,W1代表实验前的石油焦硫含量, W2为实验操作后的硫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石油焦颗粒大小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知,在对石油焦颗粒进行脱硫操作时,其颗粒的大小和脱硫效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随着石油焦颗粒的减小,其脱硫的效率也在逐渐提高。这是由于随着颗粒的体积缩小,其同氧化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比越来越大,能够大大提高脱硫效率。而在三种溶液脱硫实验中,最佳的脱硫氧化剂为王水。

2.2液固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液固比的脱硫效率进行研究可以得知,脱硫率随着液固比的变化呈现一种曲线变化,首先,脱硫率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加,在达到峰值后,脱硫率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趋于平稳,变化点为20m L/g。对于这种现象,其主要是由于液固比在达到一定值后,反应液中的石油焦颗粒和反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在发生变化,而在达到节点之前,脱硫率随着接触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因此,脱硫率会先增加,然后呈现一种平稳的趋势,此外,对于三种脱硫溶液,王水的脱硫率是最高的。

2.3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

对于反应时间和脱硫率之间的关系,其呈现一种先增长后平稳的变化过程,而在这一反应过程中,王水溶液的脱硫率变化是最快的,最慢的溶液是硝酸。当反应时间达到20h后,脱硫率基本不再发生变化,这是由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石油焦中的硫含量在逐渐减少,脱硫20h之后,石油焦中的化合态硫基本上已经和氧化剂反应完全,因此,其脱硫率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对于三种溶液,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2.4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通过对反应温度和脱硫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发现, 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各氧化剂的脱硫率也在逐渐增加,且不同氧化剂之间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在梵音温度达到50℃时,各氧化剂的脱硫率都不在增加,甚至还会有一定的下降。通过对不同氧化剂之间的脱硫率进行观察可以得知,王水的脱硫率是所有氧化剂中最高的,在最佳条件下,王水的脱硫率能够达到42.3%。

3结语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对于三种氧化剂溶液,其随着石油焦颗粒的减小,脱硫率也在逐渐增加,此外,液固比的增加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等都会增加石油焦的脱硫率, 但这些条件在达到一定数值后,脱硫率不再增加。对于三种氧化剂,其中王水的脱硫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氧化剂,其最佳的脱硫率条件为:颗粒大小0.1mm,液固比控制在20m L/g,反应时间为20h,反应温度控制在50℃左右,在这一条件下,王水的脱硫率能够达到42.3%左右。

摘要:在本文中,主要是对硝酸、硝酸冰醋酸混合液以及王水在石油焦中化合态硫的脱除作用进行研究,采用的实验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在进行脱硫操作时,石油焦粒越小,其脱硫效果越好,此外,随液固比和反应时间的延长等操作都会增加脱硫率,而在脱硫操作达到饱和后,其趋于稳定。对于三种不同的脱硫物质,王水的效果是最好的,在采用王水进行脱硫操作时,其工艺条件需要保持在:颗粒大小为0.1mm左右,液固比为20ML/g。脱硫时间为20h,反应时的温度需要控制在50℃,在这一条件下的脱硫操作是最佳的,其脱硫率达到了42.3%。

关键词:石油焦,脱硫,化学氧化,化合态硫

参考文献

[1] 肖劲,杨思蔚,赖延清,李劼.混合酸脱除石油焦中硫的研究[J].矿冶工程,2010,03:62-65.

[2] 肖劲,杨思蔚,赖延清,李劼.化学氧化法脱除石油焦中的硫[J].化工环保,2010,03:199-202.

二氧化硫化学式范文第5篇

1 实验研究

(1)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仪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等。

试剂:吡咯;高锰酸钾;硫酸钠;丙酮 (均为分析纯) 等。

(2) 实验过程 (1) 聚吡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合成釆取2m L吡咯和200m L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置于三口烧瓶中, 将配置好后用盐酸酸化过的0.5mol/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加入到该三口烧瓶中, 在特定温度下用电动搅拌器搅拌8h后停止反应, 将产物抽滤, 然后用丙酮和去离子水各洗涤3次至滤液呈无色, 在60℃的恒温箱中干燥10h, 即得到系列复合材料。

注:将反应温度0℃、20℃、40℃、60℃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编号为A、B、C、D样品。

(2) 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釆用美国赛默飞生产的Nicolet is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样品的成分和结构进行表征;用日本理学生产的Rigaku D/max-2500 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粉末进行晶相分析;用日本日立高新生产的SU350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

(3)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釆用北京华科普天科技公司生产的CHI660D型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复合材料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其中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用复合材料作工作电极, 铂丝作对电极, Ag/Ag Cl电极作参比电极, 电解液为0.5mol/L的硫酸钠溶液, 电势范围为-0.4~0.8V。交流阻抗测试初始电位为开路电势, 测试频率范围为10-2~105Hz, 电位稳定时间为2s, 其余条件同上。循环性能测试采用0.5Ag-1的电流密度对复合材料进行恒流充放电, 通过分析放电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来评价电容器容量的稳定性。

2 结果与讨论

(1) 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分析 (1) IR测试釆将样品的IR谱图与标准图库对比, 1541cm-1和1449-1出现的吸收峰为聚吡咯环的C=C特征吸收峰, 1382cm-1和1041cm-1处出现的是聚吡咯环的C-N吸收峰, 3403cm-1处较强的则为聚吡咯环的N-H伸缩振动峰, 这表明合成的为聚吡咯。

(2) XRD测试釆样品的XRD图中主要衍射峰2θ为22°, 这也表明合成的为聚吡咯, 在22.4°、26.3°处出现较宽的衍射峰, 则说明聚吡咯存在一定程度的晶化。

(3) SEM测试釆对比不同温度下制备的样品的SEM图可知, 温度较低时制备的A样品呈不定型结块, 且随着温度增高, B、C样品的结块逐渐减少, 60℃时制备的D样品呈球形, 颗粒细致均匀, 无结块, 单位体积内电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积大、空隙多。

(2)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1) 循化伏安测试。当实验扫速为30m V s-1时, 4种复合材料样品的CV曲线都接近于矩形, 且随着扫速增大, 它们的CV曲线都发生变形, 但是温度较低时制备的A、B、C样品变形较大, 当扫速达90m V s-1下, D样品的CV曲线仍保持对称性较好、较规则的矩形。

(2) 恒流充放电测试釆在0.5A g-1的电流密度下对4种样品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 它们的实验曲线都有一定的对称性, D样品的尤为明显, 根据公式可以计算, 其比电容量也最大;增大电流密度后, D样品的电容降低趋势也最为平缓, 说明其倍率特性较好。

(3) 交流阻抗测试釆对比4种样品的交流阻抗曲线, 样品制备的温度越低, 其在高频区的Rs和Rct越大, 即测试表明D样品的扩散阻抗最小。

(4) 循环性能测试釆将D样品在0.5A g-1的电流密度下进行了800次恒流充放电测试, 经过800次充放电后其比电容衰减到初始值的92.6%, 说明其循环稳定性能很好。

摘要:本文以吡咯、高锰酸钾为原料, 用化学氧化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系列聚吡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 采用FTIR、XRD、SEM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 并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 循环性能等方法对其进行电化学电容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60℃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单位体积内电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积大、空隙多, 比电容最大、倍率特性较好、扩散阻抗最小、循环稳定性能也较好。

关键词:聚吡咯,超级电容器,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1] 马慧荣, 李梅, 徐清钢, 等.导电聚吡咯的研究进展[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2011, 25 (1) :14-18.

二氧化硫化学式范文第6篇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减少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对学生的学习环境造成影响, 并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上得到直观的印象, 笔者参考了一些资料上对该实验的改进, 对氧化物性质演示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1二氧化硫性质的简易实验

实验用品及装置图 (如右图):点滴板、表面 皿、亚硫酸 钠、浓硫酸 、品红、PH试纸、石蕊、溴水。

实验步骤:(1) 取点滴板一块,在中间凹槽放上亚硫酸钠。其他凹槽分别放品红溶液、石蕊试液、干燥的红纸、湿润红纸和溴水。 (2)向亚硫酸钠上滴加浓硫酸,迅速用一个表面皿将点滴板盖住,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改进的优点:(1)整个实验药品用量很少,节约了药品减少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2)现象明显,直观,适合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一氧化氮的制备及性质演示实验的改进

2.1 实 验用品

铜丝两根(直径0.5mm,长度30cm,一根在一端 缠上细铁丝,另一根一段弯成螺旋状)、大试管、小试管、玻璃三通管、烧杯、止水夹、玻璃导管、洗耳球、漏斗、铁架台、稀硫酸、稀硝酸、氢氧化钠。

2.2 实 验装置图 (铁架台略 )(如下图 )

2.3 实验步骤和现象

按图装好实验装置,关闭止水夹,上提2号铜丝,将1号铜丝插入稀硫酸中。这时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利用氢气将整个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收集产生氢气,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氢气很纯,那么整个装置中的空气已经排干净。

整个装置中的空气排干净后,将1号铜丝提起,把2号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由于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所以2号铜丝会很快的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

待铜与稀硝酸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利用洗耳球向装置中吹入空气, 可以看到一氧化氮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为红棕色。

整个实验中产生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用氢氧化钠吸收。

2.4 实验的改进说明和优点

这个实验将一氧化氮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融为一体, 既可以看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 也可以看到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个变化,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这不仅有效地保障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并且明显的现象变化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整个实验过程几乎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 有害气体几乎不会泄露,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污染的现象发生。

该实验利用提拉铜丝的办法, 巧妙地实现了反应的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灵活方便,节约了药品。

实验装置简洁,材料易得,实验原理简明,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并富于创新,既适用于教师课堂上演示,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验,激励学生对实验的大胆改进与创新。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对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眼熟认真的科学态度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其“价值”和功能 ,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性质是高中化学必修部分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很好地利用演示实验展开知识的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演示实验的该进途径,旨在使实验的现象更加明显,而且更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上一篇:科室年度总结范文下一篇:人事专员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