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范文

2023-09-17

维生素d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妇产科室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86例,将入选患者按数表随机分组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1.28±5.13)岁,孕期23~35周,平均(27.31±3.29)周,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2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1.83±4.96)岁,孕期22~36周,平均(28.54±2.81)周,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22例。两组患者于年龄、孕期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符合中国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者;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且同意入组观察者。

排除标准:近6个月内使用维生素D或钙剂服用者;同时伴发高血压、心、肝、肾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患者本人或家属不知情或知情后反对入组观察者。

1.3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入组前接受相同的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治疗及适当有氧运动等。给予实验组患者维生素D3注射液(规格:0.5 m L/支:15万IU,国药准字H20058980)30万IU肌肉注射,同时于患者每日3餐进食时进行门冬胰岛素(规格:3 m L/支:300 IU,国药准字J20050097)脐周皮下注射。

给予对照组患者维生素D3肌肉注射(10万IU),并于患者每日3餐进食时进行门冬胰岛素脐周皮下注射,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剂量依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推荐剂量进行注射(孕25~42周,全天基础量:15 U;3餐前追加15~20 U),并依据检测随时调整剂量。

1.4 疗效评价标准

维生素D水平标准经由患者体内血清25-(OH)D3测定结果确定。严重缺乏:<12.5 nmol/L;中度缺乏:12.5~24.9nmol/L;轻度缺乏:25~34.9 nmol/L;正常:≥35 nmol/L。

1.5 统计方法

研究所有数据经由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夜间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均存在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状腺旁素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以及血清全段甲状腺激素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产生情况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低血糖、1例巨大儿、3例剖宫产以及2例羊水过多,并发症产生率为16.3%;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低血糖、1例巨大儿、7例剖宫产及3例羊水过多,并发症产生率为32.6%,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产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2,P=0.006<0.05)。

3 讨论

胰岛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对妊娠期妇女使用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有研究表明,门冬胰岛素可在维持患者血糖正常的同时降低血糖的产生率,与生物合成的胰岛素对比,可有效减少夜间低血糖时间的产生。妇女妊娠后,随着胎儿的发育及骨骼的合成,对于产妇的钙需求量也随之逐渐增加,随之表现为孕妇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量增大,因此正常孕妇从怀孕中期开始均表现为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伴随钙浓度明显降低。胎儿的该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孕妇体内钙浓度不断降低,从而易出现腿脚抽筋、肌痉挛等不良反应[6]。

该次研究中主要得出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夜间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均存在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以及血清全段甲状腺激素均明显下降;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低血糖、1例巨大儿、3例剖宫产以及2例羊水过多,并发症产生率为16.3%;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低血糖、1例巨大儿、7例剖宫产及3例羊水过多,并发症产生率为32.6%,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产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并且说明了治疗组的治疗方案可及时的对钙磷代谢的紊乱坐吃及时的纠正,同时有效预防生理性甲亢的发生[7]。

联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联合门冬胰岛素及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患者可改善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有效控制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于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7]。

摘要: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间该院妇产科室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86例,将入选患者按数表随机分组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普通剂量维生素D)及对照组(大剂量维生素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夜间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均存在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以及血清全段甲状腺激素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产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联合门冬胰岛素及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患者可改善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有效控制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于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维生素D,妊娠期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华燕,蒋成霞,武金文.高剂量维生素D注射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4,23(12):38-40.

[2] 刘凛,孟晓东.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J].药物与临床,2016,13(2):70-72.

[3] 马静.二甲双肌联合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结局的影响分析糖尿病新世界[J].2015,13(8):21-23.

[4] 许桂平.维生素D与糖尿病[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2(1):80-81.

[5] 郭洪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10):22-24.

[6] 范二红.二甲双呱和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2):31-32.

[7] 邢深.二甲双呱与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58-60.

维生素d范文第2篇

期:___________

2021年B族维生素功效全总结

B族维生素全是辅酶参与人体糖、脂肪、蛋白质等重要物质的新陈代谢,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在碱性环境下容易被破坏,人体也无法自行制造合成,且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多余的B族维生素难以在人体这个水性环境下贮存,所以应每天补充。

先来了解一下每一种B族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吧。

各种B族维生素的功效

1、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

作用:

A、构成辅酶,维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

B、维生素B1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治疗消化不良。

C、被称为精神性的维生素,对神经___和精神状态有良好调节作用。

(缺乏可引起如:脚气病,神经炎,消化不良等)

2、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

作用:

A、构成辅酶参加氨基酸、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代谢。

B、构成红细胞的重要物质。维生素B___对防治缺铁性贫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C、参与细胞正常生长及机体新陈代谢,若缺乏B2即使小损伤也不易愈合,B2还能帮助成长发育,令指甲、头发坚固。

(缺乏可引起如:口角炎、皮炎、舌炎、结膜炎、角膜炎、脂溢性脱发等)

3、烟酸又称维生PP、维生素B3

作用:

A、构成辅酶,维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

B、保护心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大剂量的烟酸对复发性非致命的心肌梗死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缺乏可引起如:如体重减轻、倦怠、虚弱、记忆力减退、失眠、皮炎、腹泻等)

4、泛酸又称维生素B5

作用:

A、重要的辅酶,有助于维生素的利用及脂肪、糖类、蛋白质的代谢转化。

B、有助于伤口痊愈,维持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可制造抗体抵抗传染病,防止疲劳,缓解多种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缺乏可引起如:低血糖、长期十二指肠溃疡,皮肤粗糙等)

5、维生素B6又称吡哆素

作用:

A、做为辅酶可参与氨基酸的代谢,包括中枢神经中的谷氨酸的转化都离不开VB6,因此可营养中枢。

B、参与糖原与脂肪酸的代谢,可以促进人体分泌胰岛素平衡,预防糖尿病。

C、参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合成,降低同型半光氨酸在血浆中的含量,同型半光氨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高危因素。

(缺乏可引起如:如贫血、情绪低落、失眠、皮肤炎、唇干裂症等)

6、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

作用:

A、是身体正常生长和红细胞生长所必须的物质。

B、可血中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缺乏症:如巨幼细胞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手脚冰冷、四肢感觉异常等)

7、叶酸又称维生素M、维生素B11

作用:

A、是细胞增殖、___生长和机体发育的物质基础不可或缺的,可预防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

B、叶酸还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预防贫血。

C、叶酸还有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

(缺乏可引起如:胎儿神经管畸形、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巨幼细胞贫血等)

B族维生素容易缺乏的原因

1.谷物的维生素B族主要存在于胚芽中,常___制米及添加了碱性的面条会导致维生素B族摄入量不足。

2.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如饮酒、抽烟、喝咖啡可影响维生素吸收或增加消耗量,高糖、高脂饮食需要消耗B族维生素去代谢。

3.长期吃西药可减少维生素吸收,维生素在碱性环境下不稳定,很容易被破坏。

4.不恰当的烹调方式,如过分的焖、煎、炸、煲,都会导致大量的维生素流失。

___服用B族维生素比单一的维生素B效果更好?

B族维生素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之间具有协同的作用。比如:维生素B2可以激活维生素B6,同时参与色氨酸合成烟酸的过程。

所以一次摄取全部B族的维生素,要比分别摄取效果更好。

哪些人群需要补充B族维生素?

1.工作学习任务繁重、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群。

2.经常痛经、脾气急躁、情绪悲观以及更年期妇女。

3.比如VB12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所以节食减肥、素食的人群要补充。

4.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的人群,经常患口腔溃疡的人群。

5.需要长期服药,尤其是长期服用抗生素的人群。

6.肝脏功能不好、肝病患者等。

范文仅供参考

维生素d范文第3篇

3联系电话:010-62665210 62664210(传真)

Email:service@cninfo360.com

报告链接:客户服务:本报告免费提供后续一年的数据更新服务

温馨提示:如需购买报告英文、日文等版本,请向客服咨询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维生素的相关概述1.1 维生素的相关知识1.1.1 维生素的定义1.1.2 维生素的特点1.1.3 维生素的分类1.1.4 维生素发展史1.2 维生素其它品种的介绍1.2.1 维生素D1.2.2 维生素K1.2.3 维生素H1.2.4 维生素P1.2.5 维生素PP1.2.6 维生素M1.2.7 维生素U 第二章 医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1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概述2.1.1 中国医药研发状况2.1.2 中国医药百强企业分析2.1.3 信息化提升医药产业竞争力2.1.4 中国医药产业投资发展详解2.2 2012-2014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2.1 2012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2.2 2013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2.3 2014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2.4 2014年中国医药工业运行分析2.3 2014年医药产品进出口分析2.3.1 2014年中国医药产品进出口剖析2.3.2 2014年中国医药行业进出口综述2.3.3 2014年医药商品进出口分析2.4 医药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4.1 中国医药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2.4.2 中国医药技术市场存在的问题2.4.3 整治中国医疗市场混乱的策略

2.4.4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 第三章 维生素市场发展分析3.1 国际维生素市场的发展3.1.1 世界主要维生素生产企业简介3.1.2 世界维生素产业格局解读3.1.3 世界维生素产销分析3.2 中国维生素市场的发展概况3.2.1 中国维生素的发展历程3.2.2 维生素行业发展走向上升时期3.2.3 维生素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3.2.4 维生素市场走向谋求共赢局面3.2.5 2014年维生素市场剖析3.3 2014年中国维生素市场价格动态3.3.1 2014年维生素价格浅析3.3.2 2014年维生素类重点产品价格分析3.3.3 2014年维生素产品价格全部上涨 第四章 维生素C4.1 维生素C的相关概述4.1.1 维生素C的介绍4.1.2 维生素C营养特点4.1.3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价值4.2 维生素C市场现状4.2.1 维生素C行业发展状况4.2.2 2014年维生素C价格猛涨4.2.3 中国维生素C发展面临的问题4.3 VC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分析4.3.1 VC市场竞争格局概述4.3.2 VC制造业的发展环境解读4.3.3 中国维生素C企业价值链分析4.3.4 以创新提升VC企业竞争力4.4 中国维生素C出口分析4.4.1 2014年中国维生素C出口统计4.4.2 2014年维生素C出口状况4.4.3 中国维生素C出口价格分析4.4.4 欧盟REACH法规对维生素C出口的影响4.4.5 资产价格重估利于VC出口 第五章 维生素E5.1 维生素E的介绍5.1.1 维生素E的定义5.1.2 维生素E的功能5.2 中国维生素E市场发展5.2.1 维生素E市场状况分析5.2.2 维生素E产品科技含量是竞争关键5.2.3 2014年中国维生素E出口状况5.3 维生素E的应用

5.3.1 维生素E的应用综述

5.3.2 维E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剖析

5.3.3 维生素e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5.3.4 皮肤科领域维生素E的应用分析

第六章 复合维生素

6.1 复合维生素概述

6.1.1 复合维生素的定义

6.1.2 世界复合维生素增长状况

6.1.3 国内复合维生素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6.1.4 复合维生素营销策略探讨

6.2 复合维生素市场京沪等地药店的调查解读

6.2.1 京沪等地复合维生素市场发展综述

6.2.2 京沪等地复合维生素市场销售分析

6.2.3 京沪等地药店复合维生素产品销售推广分析

6.3 复合维生素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综述

6.3.1 复合维生素的配方设计

6.3.2 复合维生素的原料选择

6.3.3 复合维生素的加工工艺

6.3.4 复合维生素的包装及贮存

第七章 其他维生素

7.1 维生素A

7.1.1 维生素A的介绍

7.1.2 中外维生素A强化食品发展综述

7.1.3 2014年中国维生素A出口状况

7.2 维生素B

7.2.1 维生素B简介

7.2.2 维生素B市场正在不断壮大

7.2.3 中国维生素B12的发展综述

7.2.4 2014年中国维生素B2出口状况

7.2.5 中国维生素B12生产工艺的改进策略

7.3 饲料维生素

7.3.1 中国饲用维生素生产状况

7.3.2 中国饲料维生素市场分析

7.3.3 维生素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7.3.4 饲用维生素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7.3.5 饲用维生素的发展走向

第八章 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进出口数据分析

8.1 2010-2014年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进出口总体数据分析

8.1.1 2010-2014年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进出口分析

8.1.2 2014年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进口分析

8.1.3 2014年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出口分析

8.2 2010-2014年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主要省市进出口数据分析

8.2.1 2014年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主要省市进口数据分析

8.2.2 2014年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主要省市出口数据分析

8.3 2010-2014年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主要国家进出口数据分析

8.3.1 2014年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主要国家进口数据分析

8.3.2 2014年中国维生素原和维生素及其作维生素的衍生物等主要国家出口数据分析

第九章 国外主要维生素生产企业

9.1 巴斯夫

9.1.1 集团简介

9.1.2 巴斯夫在中国的发展

9.2 帝斯曼

9.2.1 公司简介

9.2.2 荷兰帝斯曼看重中国市场

9.2.3 帝斯曼新战略加强维C优势

9.3 罗氏

9.3.1 公司简介

9.3.2 罗氏在中国的发展

9.3.3 罗氏加紧开发高值维生素新品

第十章 国内主要维生素生产企业

10.1 浙江新和成股有限公司

10.1.1 公司简介

10.1.2 2014年新和成经营状况

10.2 华北制药股有限公司

10.2.1 公司简介

10.2.2 2014年华北药业经营状况

10.3 浙江医药股有限公司

10.3.1 公司简介

10.3.2 2014年浙江医药经营状况

10.4 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有限公司

10.4.1 公司简介

10.4.2 2014年鑫富药业经营状况

10.5 湖北广济药业股有限公司

10.5.1 公司简介

10.5.2 2014年广济药业经营状况

第十一章 维生素行业发展的前景趋势

11.1 中国医药的发展趋势

11.1.1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11.1.2 维生素价格未来趋势分析

11.1.3 "十二五"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维生素d范文第4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维生素d范文第5篇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所以,本节教材对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不可少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⑵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⑶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⒉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对生活中一些物质元素含量的确定,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时:2课时

二、学况分析

1.知识基础: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

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教学要求,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理清他们的区别就行。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设置问题]

(1)什么是元素?

(2)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如何?

(二)、新课教学 一元素 ⒈元素概念

通过说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使学生对“元素”有初步的印象。进一步分析,氢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相同质子数的氢原子。同样,氧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元素的概念在举例中导出。 ⒉学生讨论:

①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总结]: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 ②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学生总结]: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种。 [教师讲解]:物质的简单分类。 ⒊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设疑: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关系?

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

举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讲成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⒋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中地壳中各物质的含量,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而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并要求学生记住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利用“养闺女”的谐音,帮助学生记忆。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生物细胞中元素分布的资料,使他们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

(三)知识迁移

[分组讨论]:课本P73,学生讨论活动。

利用讨论让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

(四)本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知识反馈:

⒈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是()

A硅铝氧

B铝硅氧

C氧铝硅

D氧硅铝

⒉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A核内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中子数不同

D原子的相对质量不同 ⒊水是由__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构成的。 ⒋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元素,还可能含有__元素。

(六)课后作业

⒈从生物学或科普刊物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⒉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交大的集中元素及其存在。 ⒊背诵课本P75,常见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 五板书设计 一元素 ⒈元素概念

⒉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⒊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维生素d范文第6篇

维生素C具有预防感冒、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形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好胆固醇含量, 促进胆固醇代谢、降低胆固醇合成的速率、预防脂质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有研究发现, 缫丝花属植物富含维生素C, 金刺梨为缫丝花近缘种, 所以金刺梨应该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然而有关报道较少, 仅在报纸有零星报道。笔者以贵州产金刺梨为原料, 研究其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为金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材:供试金刺梨材料采自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罗仙村。抗坏血酸标准品购自上海生工股份有限公司;二硝基苯肼、浓硫酸、草酸、硫脲、活性炭均为分析纯。

试验仪器:UV530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PRACTUM124-1CN电子天平, BPH-9052电热恒温培养箱。

1.2 方法

1.2.1 样品制备

将在4℃冰箱贮存的金刺梨鲜果去萼、果柄及皮刺, 用水洗净, 置阴凉通风处风干30 min, 再准确称取50 g鲜果置于搅拌器内, 在避光的环境下加入50 m L纯净水并快速碾磨成匀浆, 备用。

1.2.2 标准曲线的制作和样品的测定

准确吸取抗坏血酸溶液, 分别置于250 m L容量瓶中, 用1%硫脲溶液定容, 配置成浓度分别为2, 3, 4, 5, 6, 7μg/m L的抗坏血酸标准液, 然后准确吸取抗坏血酸标准液5.0 m L, 添加2%2, 4-二硝基苯肼溶液0.5 m L (空白管不加) , 置于37℃电热恒温箱中3 h后取出放入冰水浴中, 最后样品管和空白管分别缓慢滴入85%硫酸溶液5.0 m L, 震荡室温冷却30 min后以空白调零点测其吸光度[3]。标准曲线为y=0.0002x+0.004 (R2=0.9903) 。

称取50 g鲜果置于搅拌器内, 在避光的环境下加入50 m L 2%草酸溶液快速碾磨成匀浆。取匀浆30 g, 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60 m L, 摇匀, 并用纱布过滤。取滤液5.0 m L按照标准曲线的试剂添加顺序依次加入, 最后测其吸光度, 然后带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维生素C的浓度。

1.2.3 工艺优化

维生素C易氧化, 因此维生素C提取过程中需加草酸溶液保护, 温度和提取时间也直接影响结果的测定, 所以本研究选用草酸浓度、温度以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 每因素选3个水平, 选用L9 (34) 正交表安排试验[4], 方案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交试验结果

按正交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每组试验重复3次, 结果取平均值, 试验结果见表2。

由方差分析可知 (表3) , 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金刺梨维生素C提取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草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

由极差分析可知 (表4) , 综合考虑金刺梨维生素C提取过程中加入的草酸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最终提取的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本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组合为:A2B1C1, 即加入的草酸浓度为4%、提取温度为0℃、提取时间为10 min时所提取的金刺梨维生素C含量最高。

2.2 验证性试验结果

根据正交试验得到的最适提取工艺, 当加入的草酸浓度为4%、温度为0℃、提取时间为10 min时提取的金刺梨维生素C含量为14.83 mg/g, 高于正交试验中的各组结果, 表明采用最佳工艺提取效果较好。

3 讨论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金刺梨在制浆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 而草酸有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作用, 在提取过程中加入草酸溶液可以起到延缓维生素C氧化的作用, 但本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的草酸浓度对维生素C提取的影响不显著, 这可能的原因是维生素C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尤其是在碱性条件下更快, 而在酸性介质中, 它受空气氧化的速度稍慢, 较为稳定, 2%的草酸溶液提供的酸性环境已经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所以再增加草酸浓度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增加已经不明显了。未来可以考察下不加草酸和加入更多量草酸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

维生素C遇光会分解, 王劲等研究指出, 鲜橙汁在冷藏避光条件下储存维生素C保存率最高[5]。为了达到最好的提取效果, 本研究提取过程均采取了避光环境下进行试验处理, 保证了维生素C提取的效率与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郭启庆等研究指出, 蓝靛果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6], 因此试验开始之前将温度作为其中一个因素。本研究试验结果, 温度是影响结果的第二因素, 且提取过程中温度越高提取的维生素C含量越低, 符合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的规律。

摘要:采用2, 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金刺梨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得到维生素C含量高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 最适提取工艺为:采用4%浓度的草酸、温度0℃、提取时间10 min。

关键词:金刺梨,维生素C,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参考文献

[1] 刘松, 赵德刚.无籽刺梨 (Rosa kweichonensis var.sterilis) 研究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 (1) :76-80.

[2] 邹天才.贵州省植物园建园与发展40年[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4.

[3] 孙艳丽.2, 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J].广东化工, 2013 (13) :200-201.

[4] 李光, 余霜.应用正交设计优化甘薯叶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J].北方园艺, 2014 (11) :119-121.

[5] 王劲, 吴春香, 姚凰.短期不同储存条件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A].//上海: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45-48.

上一篇:酒店有关消防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欧美妈妈和儿子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