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创造范文

2023-09-20

发现与创造范文第1篇

“人造卫星”手抄报

教学目标:

1、通过“人造卫星”手抄报内容的学习,引起学生对搜集资料,自主编排手抄报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提炼信息,编排组织材料等能力。

3、让学生了解科学手抄报制作的完整过程,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围绕“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制作手抄报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搜集信息,整理提炼信息,编排组织材料的能力”这一主题开展的。 课前准备:

1、教师:教师在课前应大量搜集有关文本材料(文字图片等),对手抄报准备和制作过程深入了解。

2、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人造卫星和航空航天的材料并进行整理。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人造卫星的制造和发射,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随着我国新卫星的不断发射成功,人们对人造卫星越来越关注。今天我们就来办一期关于人造卫星的班级手抄报,向同学们宣传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

二、问号屋:

你知道怎样制作手抄报吗?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答:A,我认为要画草图。B,我觉得应该确立主题和标题。C,我想应该搜集资料。

三、活动天地:

完成一期手抄报,一般需要做:确定主题、设计栏目、根据栏目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编排内容、设计版面等工作。

如果让你设计并制作一张以“人造卫星”为内容的手抄报,你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制作“人造卫星”手抄报的步骤是:

1.(

) 2.(

) 3.(

) 4.(

) 5.(

)。 动手做:现在我们就来设计制作一份手抄报。请准备好4开白纸一张、彩色笔等材料。

1. 你可以参考下面给出的图片,补充相关的文字材料,自拟题目设计制作手抄报。

2. 你也可以用自己搜集的图片和资料,自拟题目设计制作手抄报。

动手画:画出你设计的草图 根据你的设计草图,在4开白纸上制作一份手抄报。

四、收获乐园: 我的收获:

通过亲手设计制作手抄报,我了解了制作手抄报的方法和步骤,同时我还了解了许多人造卫星方面知识。

五、举一反三:

发现与创造范文第2篇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飞机升空的道理”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科学,探索新知方面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科学知识的体验。

2、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通过学习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的知识,初步明白飞机升空的道理,并能简单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研究事物最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初步知道运动流体的特性。

教学难点:

由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而推导出科学结论是较为困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复习一下关于大气压力的知识。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飞机升空的道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教师要先熟悉实验,要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并能很好的操作。

② 要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视频课件。

③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3张A4白纸、学生用剪刀、胶带、直尺等活动用具。

④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是通过不同的气流小实验研究飞机升空的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对“气流实验”进行必要的解析。

落实提示内容关于“各项吹气小实验都不要太用力、要吹得平稳”。的要求,实验效果才更好。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吹不开的纸”的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纸间空气流动快了,则纸间压力减小了”的道理。

实验一是全课的基础,教学进程不要太快。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1. 实验二

2. 是通过“吹起来的纸条” 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空气流动快的地方,空气压力就减小了”的道理。

实验二与实验一的区别在于纸条由垂直状态而升起来,为本课题的研究又靠近了一步。教学中教师在语言描述上多使用“升起来”的语句,这样就为进一步的研究做了铺垫。

这个实验也要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

实验三

是通过“模拟机翼升起”的实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实验难度较大,教师要根据自己实验的体验进行指导:一是怎样制作好“模拟机翼”,二是怎样进行实验。

其中“思考问题”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虽然有一定难度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的。最后演示相关的视频课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引入小组讨论,关键的是两个问题:一是飞机起动后要逐步提高速度,二是速度越快空气在机翼上下产生的压力差才越大。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由历史事件的介绍,由气体引伸到液体,向学生展示了流体力学共同规律。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结合图6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不要过分强调概念性知识,让学生有所感悟即可。

“框架结构”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框架结构的研究”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搭建结构”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钻研、举一反三,拓宽自身科学知识的科学态度。

2.通过“木筷举重”的活动,学习科学的选择使用材料,制成“框架”作品,逐步提高分析各部件在整体中作用的能力。

3.通过动手制作活动,了解一些搭建结构方面的科学知识及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框架不易变形且能使框架的稳定性增强的特点。

3.

2.在“立体框架承重”的竞赛活动中,学知识、学方法、学技能、学合作,创造出不同式样的新颖框架。

三、指导策略

1.在搭建框架结构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2.搭建“框架结构” 是活动中的重点。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按“要求”落实以后再动手做。尤其是要求③中,计算材料是任何工程都不可缺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斜杆要比横、竖杆长些,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3.竞赛是培养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因此,时间限定在15~20分钟内,由老师称重后,排出名次。

4.本课的课堂组织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搭建、称重、评比等过程,请老师考虑周全,做到安全有序。

5.注意安全教育,在剪裁木筷长度的环节中,再三叮嘱使用剪刀的安全。

6.课后让同学搜集我们周围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实例,如桥梁、大型建筑„„。

3. 捆管子的数学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规律”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为实践服务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感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初步知道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公式应用及相关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教学活动中以让学生感悟为主,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方法。

本课教学难点是3根管子周长计算和公式的总结,教师要做好指导。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实物演示捆管子的情况并设疑:“有没有可以计算的方法?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能力研究出一个简易的方法?”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捆同尺寸多根圆形管用绳子长度的规律”,进一步调动

4.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方型食品罐2个、饮料瓶2个、A4白纸3张、胶水、干净砂子、小铲等。

②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制作视频课件,有条件的要准备一些安全的让学生进行实验的物品,使研究气氛更具有趣味性。

③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

5. 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比较、体验、观察,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全班再进行交流。

不一定追求统一答案。

实验二

是通过感觉圆形车轮的好处,即研究圆形车轮与方形车轮在动时它的中心距地面高低变化情况,由此联系到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逐步理解圆形车轮的优点。

教学时建议用演示视频课件办法进行讲解,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学中要生动形象的讲解乘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

最后全班要做出小结。

实验三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的面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活动。

各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细心做好各实验小组的组织工作,使更多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四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容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仍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按照实验程序完成实验。

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4)探索发现

教学中教师可用教材的语句,进行实验的总结。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两个实用事例。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理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道理。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问 6.

题的方法。课要上的生动活泼,有较浓的趣味性。

4.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有关“莫比乌斯圈”的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猜想、验证是探索科学规律的必要手段,培养学生具有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的信心。

2.通过“莫比乌斯圈”的趣味活动,使学生对新现象,新知识能独立思考,能进行猜想验证,逐渐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

3.以“莫比乌斯圈”为载体,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学习与研究的水平。

二、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实验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特点,体味数学的神奇魅力。

三、指导策略及相关答案

1.实验一:认识“莫比乌斯圈”中,纸条第一次对接(图2)与纸条第二次对接(图4),观察两个纸圈的不同之处,找出第二个纸圈的特点。

①在纸圈的中线位置,任选一个为起点,用红色沿中线一直画下去,会发现这条线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②还在这纸圈“边”上,用红色从这个红点开始沿着这个“边”一直用手指摸下去,会发现手指又摸到原来的红点上。

这就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3年发现,因此人们把它称作:“莫比乌斯圈”(图4)

2.实验二:体验“莫比乌斯圈”中,在“圈”的中间画一条中线(图6),用剪刀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线剪开,猜想是他会“变”成什么样子?答案:剪开后是一个较大的纸圈

沿纸圈中线剪开,剪刀沿中线可以经过里外两个面,再回到出发点,并不会一分为二,而成为一个较大的纸圈。

通过剪开后,结果初步感受到“莫比乌斯圈”的神奇。

为再次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可再加一个实验。如果:再沿着剪后的大纸圈的中线剪开,就会成两个跨在一起的纸圈。为了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之处,可以让同学们剪一下试试。先猜想,后实验。答案:再沿着剪后的大纸圈的中线剪开后,是右图,两个跨在一起的纸圈。

3.“探索延伸“中的“莫比乌斯圈”的另一种神奇

沿着其中带颜色的任意一条边线剪开,猜一猜要剪几次?剪后是个什么样子?先猜想,后实验。

①只需剪一次(很多同学都想剪两次)

②剪后是:一个大圈跨着一个小圈。

4.让学生逐步认识“莫比乌斯圈”的每个过程中,都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感受的空间,在探索中体味数学的神奇魅力。

小游戏:加深学生们对“莫比乌斯圈”神奇特点的进一步理解,为探讨它的用途做一些启示与铺垫。

5.进行安全操作教育。

5. 为什么系安全带

又分做两个实验来进行。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实验程序进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认真研究“思考问题”栏目内容。

小组内每个同学都要亲手实验,以获得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二

是通过实验研究本课主题,用小玩偶形象的进行实验,使学生既明理又认同了“为什么要系安全带?”的道理。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使学生明白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对“小知识”的学习,如果能够有实物来帮助同学理解会有更好的效果。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总结和结论,第二段内容是对课题研究结果的认同。第三段是学生的体会。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方式实施教学活动。关于学生的体会,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

(5)探索延伸

是静止惯性的研究,教师可以以智力竞赛形式进入研究,如:用什么办法把最下面棋子取出而棋塔不倒?

要利用上面知识来引导。在各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逐步引起思考得出结论。

2.应注意的问题

(1)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验。

(2)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多举生活中的实例来印证研究的结果。

(3)本课讲的是惯性知识但没有提出这一概念,如果学生掌握并不困难,也可以导出这个概念。

6.你的拳头有多大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你的拳头有多大?”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钻研、举一反

三、拓宽自身科学知识的科学态度。

2.通过检验拳头大小的实验,培养学生具有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物体力和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及浮力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测量橡皮泥体积的实验,学会重量与体积的换算方法:

1升水=1000立方厘米

1升水重1000克

所以1克=1立方厘米水

2.举一反三学会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的方法。

三、指导策略

1.实验一:用正方体体积是27立方厘米的橡皮泥,得出:称量增加了27克,橡皮泥体积是27立方厘米。取出橡皮泥,把橡皮泥捏成不规则形状,重复实验一的实验得出的结果,让学生自己说说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认识。

2.实验二:测量拳头大小

引导学生知道拳头是不规则的物体,同实验一的方法,可以测出拳头的体积,谁的体积大,谁的拳头就大。

3.为了让学生体验拳头大小的过程,可组织同学依次到讲台上测量,并由同学一一记录。

4.实验二中的思考问题:“物体的体积与质量(重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验中,为什么通过电子秤秤量能测量自己的拳头大小呢?”这一问题是巩固1升水=1000立方米,1升水恰重100克,所以1克=1立方厘米的计算方法。

四、参考资料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学者。重要贡献是发现了杠杆原理和计算浮力的“阿基米德原理”。

“探索延伸”中的故事虽是传说,但是根据阿基米德的“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原理编写的。

7.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质疑、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探讨与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研究事物的乐趣,锻炼推理能力,感悟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3.活动中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数”及它的实践意义,并学习有关的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感悟研究方法。对“黄金数”有初步认识。 教学的难点是关于寻找生活实例中的黄金数问题。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在介绍天津广播电视塔概况下,结合视频课件提出天津电视塔挺拔秀美,巍峨壮观,这与瞭望厅、 旋转餐厅设在250多米处大有关系的问题,引起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A4白纸3张、直尺1把、计算器活动用品等

② 收集有关 “黄金数”应用的资料。

活动设计:

明确本课学习方法是通过实验、观察、对比研究建筑艺术中的黄金数。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测量矩形,认识“黄金数”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19世纪中叶,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曾经做过一次别出心裁的试验,他召开的一次“矩形展览会”讲起,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水到渠成的导出“黄金数”。

在这里可以让学生把这一数值背记下来。

实验二

是通过模拟“建筑模型展览会”,体验黄金数

教学中让学生实际测量,会自然的认为“黄金数”是艺术的美。

如果有的同学有相反意见,也不能认为是错误的,大多数同学会认为“黄金数”是艺术的美。

对于其比值要采取接近值。

实验三

是通过研究世界著名建筑物与黄金数的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黄金数”。

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去感悟“黄金数”的意义。

如果校园中有某个符合“黄金数”的建筑物,教师把它引进教学中会有更好的效果。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第二段内容是建筑艺术中数学的延伸,列举了“对称”和“曲线”。

教师可以用相关图片加以介绍。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用小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方法和结论进行研究,并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研究问题的方法,课要上得生动活泼。

8.叠正方体纸盒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叠正方体纸盒”为内容的实验研究活动,引起学生对有关包装盒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方法。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哪些六方平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以及一些有关包装盒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知道哪些六方平面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内容。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感悟中理解空间概念。

教学难点是“活动延伸”的思考与实践。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要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观看插图,为后面环节进行铺垫。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叠正方体纸盒”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一把学生用剪刀、一个正方体小纸盒及白纸等学用品。

② 教师课前制作一个包装盒和一个包装盒的展开件,收集符合本课教学要求的包装盒,辅导学生制作包装盒用的剪刀、彩色笔、胶水以及包装盒的一些实用图案等。

③ 进行实验的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是通过拆、剪、叠等方法研究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有多少种,并探讨其中规律。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拆包装盒”让学生初步认识“叠正方体纸盒”的相关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两个问题,为下面的研究打好基础。

一是学生对展开图的认知。

二是让学生理解“连方”概念。

实验二

是对

二、

五、

六、连方叠正方体纸盒的研究。

通过描图、剪图、叠图进行研究,研究中如果学生能直接看出来该展开图能叠成正方体纸盒,是可以肯定的。

教学中对于

五、六连方不能叠成正方体纸盒的道理是实验二研究出结论的重点内容。关键是纸盒的六个面,其中有一对面占去两个面,只还剩四个面,因此最多是四连方。要结合实物去讨论研究。

实验三

是对三连方的研究。

操作程序如实验一,完全可以让同学自主进行实验。

提醒同学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共同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四

是对四连方的研究。

操作程序如实验一,可以让同学自主进行实验。

关键是把握好能叠成正方体纸盒展开图的共同特点,也就是规律的提出。应在实验后,在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再适时做出总结。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回顾。另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结论。

教师可以让小组内同学讨论,理顺结论,再进行交流。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在叠成正方体纸盒展开图研究基础上的延伸活动,是研究一个正方体包装纸盒的展开图。让学生把设计与制作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会更好。

2.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作实验。

(2)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强调小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完成研究任务。

9. 物体振动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的“物体的振动”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研究兴趣。

2.在学习与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的一些现象和科学道理,并认识物体振动的危害与变害为利的事例与道理,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振动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物体振动相互影响的实验与道理。并学习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这也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师要做好指导。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引言为切入点并演示一些筒易振动小实验,联系到钟摆的摆动而自然切入主题,提出物体振动有时带来的是福,有时带来的是祸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研究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物体的振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实验铁架台2台、带钩环的大小相等的小重物3个(如小锁头),45厘米长线绳2根、70厘米长线绳1根、30厘米长线绳1根、曲别针3个、计时表1块(一般电子表亦可)。

② 收集有关“共振”现象产生的利与弊资料。制作视频课件,组装好一套实验器材。

③ 进行操作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利用悬挂重物进行振动实验,通过实验研究物体振动的一些特点和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前按小组进行器材组装。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模仿教师的器材组装好小组的实验器材。

实验一

是通过实验测定物件A、B、C的固有频率。

对于“思考问题”教师要做好辅导使学生能较好掌握这些内容为以下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学生对物体振动问题是比较生疏的,尤其对摆动也是振动的一种,在理解上更困

难一些。

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使学生明白,要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才能取得满意的实验效果。

要指导小组做好分工。

可以交流测试情况,得出统一认识。

实验二和实验三

是研究物体振动相互影响的实验,就是研究物体的共振问题。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两点:

一是要强调每分钟振动次数,二是每分钟振动次数相同的物件在实验时发生什么情况,不相同的又发生什么情况。推理出结果。

在进行这两个实验教学活动时,建议教师先演示实验,边设疑、边演示、边推理。在师生对知识认同较顺畅时,再由学生进行实验,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对于学生的实验要强调分工合作和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的要求。

(4)探索发现

给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总结,给出实验的结论。

当两个物体每分钟振动次数一样的时候,由一个物体的振动就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的振动。第二部分内容是例举了历史上的一场悲剧,由于共振引起大桥倒塌。此点教师可以参考背景资料讲解这一事件。

关于人们利用共振的现象造福于人类的事例,教师能借助教学课件演示一下效果会更好。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与学挍的参观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条件不具备也要采用演示课件的办法进行教学。。

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1)关于一些概念如“频率”、“固有频率”、“共振”等本课都没有给出,教学中如果学生可以接受,不妨引入,这样教学进行起来更为顺手。

(2)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10.握手次数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握手次数的研究”的探索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积极思考,探究其中原因的

兴趣。

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等差级数”“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多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计算规律。

难点:通过五位同学演练握手次数,分析推导出计算规律的过程。

三、指导策略及相关答案:

1.建议:课前请老师准备A、B、C、D、E五张卡挂在五位同学的胸前,依次2人(A、B)、3人(A、B、C)、4人(A、B、C、D)、5人(A、B、C、D、E)演示不重复握手的次数,在监督员监督下,记数员作出记录。

2.把记录握手次数填写在第46页的表中。

3.对照第47页分析内容,复核不重复握手次数的正确与否。对照过程中要知道“P”代表握手人数,“n”代表握手次数,为推导计算规律打下基础。

4.找规律:

由n=1+2+3+„+(p-1)推导到n= ,了解p人不重复握手次数的逐步过程(参 看第47页“提示”栏)

特别让学生理解推导过程中的p-1的其中含意,启发学生讨论一下。

5.在“探索发现”栏目中,以“顶点连线数”即是不重复握手的次数总和。让同学用8个顶点练习一下。

6.“发散思考”栏目中“钥匙与锁”的答案如下:

对于第一把钥匙而言,配对所需次数,最多试7次。第二把钥匙,最多试6次,第三把钥匙,最多试5次,第四把钥匙,最多试4次,第五把钥匙,最多试3次,第六把钥匙,最多试2次,第七把钥匙,最多试1次。到第七把钥匙时,只试1次,便可分辨最后两把钥匙属于哪一把锁了。因此,对于锁与钥匙所需次数,应为(1+2+3+„„7)共28次。

设p为锁的数量,n为开锁的次数。

则:n=1+2+3+„„(p-1)

7.本课的两个活动都是生活中身边的科学问题,问题的提出体现了基础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不但掌握知识,而且能联系实际加以应用,不但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而且对更多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活动的种种环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大胆实践。

1.级数:把一个数列a1,a2,a3„„an„的项依次加起来所得的表达式a1+a2+a3+a4„„an叫做级数。

2.等差数列:也叫算术数列(旧称“算术级数”)。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总相等的数列。如:10,14,18,22„„是一个等差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数总等于4)。

3.等差级数:也叫算术级数。把等差数列的各项依次相加,所得的级数。 11.老国王的地图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老国王的地图与‘四色’问题”的课题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四色问题”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世界数学难题的了解。

2.通过对给地图着色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四色问题”的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四色问题”。

教学难点是由“老国王的地图” 到推导出 “四色”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在辅导上下些功夫。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从讲解“老国王的地图”的故事入手导入新课,引出“四色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老国王的地图与‘四色’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需要准备有关地图,制作教学课件。

② 课前学生需要准备好彩色笔、白纸等学习用品。

③ 有条件的可以将需要学生描下的图,课前给学生印好,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教学时间。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课是通过画“老国王的地图”和给地图着色的实验,探讨给地图着色至少需要几种颜色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两项实验操作完成这一课题的研究。

实验一

是通过王子们分地画图的实验,导出四色问题。

这一实验是分成三步进行的,由把土地分成三份、分成四份、到分成五份,逐步深入到课题的中心。

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把握住用几种颜色的问题。如:把土地分成三份成功了,那么用颜色来区分,用几种颜色合适?是不是因为每一个区城都和另外两个区域相接,因此区分三个区域用三种颜色就可以了。

这里教师一定努力让学生弄清楚:每一个区城都和另外两个区域相接与最少用几种颜色的关系。

把土地分成四份时也是要强调每一个区城都和另外三个区域相接与最少用几种

颜色的关系。

当要把土地分成五份时由于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一张地图每一个区域和另外区域相接,最多只能和三个区域相接,因此用四种颜色就够了。

这个推导过程有一定难度,教师要下功夫解决好这一问题。

实验二

是通过看地图和给示意图着色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色”问题。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第二部分内容是介绍在实际应用上的问题,有时由于实际需要在绘制地图时用了四种以上颜色。

可以让学生看中国政区图来理解这一问题。

(5)探索延伸

是用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可以先用数字代替颜色,先标号再涂色的办法,这样比较稳妥。

2.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研究问题的方法。

12.圆形物品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圆形物品的优点”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2.通过研究活动,让学生感悟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在生活当中大量圆形物品在使用上的优点和相关知识。并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由实验推导出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难点是实验二的实验与推理。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研究分折插图进入新课,让学生例举各种圆形物品的例子,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设问:“为什么要用圆形的,除了圆形给人以美感外,还有什么更多的道理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与引言连成一体,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方型食品罐2个、饮料瓶2个、A4白纸3张、胶水、干净砂子、小铲等。

②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制作视频课件,有条件的要准备一些安全的让学生进行实验的物品,使研究气氛更具有趣味性。

③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对圆形物品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比较、体验、观察,研究圆形物品的优点。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全班再进行交流。

不一定追求统一答案。

实验二

是通过感觉圆形车轮的好处,即研究圆形车轮与方形车轮在动时它的中心距地面高低变化情况,由此联系到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逐步理解圆形车轮的优点。

教学时建议用演示视频课件办法进行讲解,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学中要生动形象的讲解乘坐这样两种车的感觉。

最后全班要做出小结。

实验三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的面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活动。

各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细心做好各实验小组的组织工作,使更多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四

是通过研究圆形物品容积的实验探索“圆形物品的优点”。

教学仍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要分工合作,按照实验程序完成实验。

教师做全班小结,导出标准答案。

(4)探索发现

教学中教师可用教材的语句,进行实验的总结。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两个实用事例。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理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道理。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问

题的方法。课要上的生动活泼,有较浓的趣味性。 13.找“搭档”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找搭档”的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对分析推理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主动思考、拓宽科学知识,树立客观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

2.初步培养学生对“条件”的整理与思辨、分析综合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一些符合逻辑的推理与判断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找搭档”的思维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整理、思辨、分析等综合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

三、指导策略及相关答案

1.本课有四个推理活动实例:

①四种图代表几?(以竞赛形式活动。)

②“找搭档”教给学生推理的思路。

共经历

①提出的问题,

②给出推理条件,

③指导推理程序,

④得出推理结果,四个过程。

让学生理解:“推理的过程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条件,得出一个新的判断的过程”。

③让学生用学会的方法,推理“同年级的同学是谁?”

④用推理的方法,推导表中A、B、C方框中的代码。

2.在推理思维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严谨、缜密。学会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参考资料

1.推理:也称“推论”。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得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所得到的判断叫结论。

2.判断:对所反映的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3.根据: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

14.缺点列举发明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以对小发明技法之一缺点列举法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小发明活动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在研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小发明技法缺点列举法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缺点列举法小发明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解发明技法之一缺点列举法的操作规律。

教学的难点是运用发明技法缺点列举法进行小发明的设计活动。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引导学生在观看题图,阅读开篇语中初步明确什么是缺点列举发明技法。进而引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特点”,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图片与实物,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提高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课是通过研究身边许多釆用缺点列举发明技法而发明的新物品,分析它的特点、找出它的规律,实践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一次发明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准备阶段,学习发明信息,了解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特点与规律。

教学中对这条信息的处理,可读、可讲,注意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什么是缺点列举发明技法,要求学生理解即可。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分析相关物品,探索“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规律。

通过普通信筒、台式电脑、普通机械手表的缺点列举,到改革缺点,发明新物品的事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缺点列举发明技法”的规律。

对 “思考问题”中的这句话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结合具体事例谈出自己的看法。

7. 实验二

尝试对物品列举缺点的活动,是发明活动的初步模仿操作。

首先要让学生对“电视机”的缺点逐步发现逐步进行改羊,而发明新一代电视机的过程有所了解,进而结合实物或者图片谈出新一代电视机的变化情况。

对旅游鞋的缺点列举,可引导学生实施扩散思维,要让学生多方位去思考。列举出满意的答案。再进行全班或小组内交流。

“发现”一栏是提示了寻找物品的缺点的路径,这是很重要的,是教学的关键地方,最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三

是尝试缺点列举发明技法。举了四个事例,让学生体验其规律。可以按小组让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举办小型发明方案介绍活动。

对“自主发明尝试”,也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对一些“萌芽”的想法要给予帮助。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个内容,一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二是指出很多事物发展过程中看都是有缺点的。

教师可以用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一则发明事例。它是“缺点列举法”与“巧用缺点”相结合的发明例子。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注意所有的探讨都是“纸上谈兵”,不进行实际操作。关键是体验方法,进行思维训练。

发现与创造范文第3篇

泪颤抖着,滚烫滚烫的泪颤抖着。

谁的泪?谁悔恨的泪?噢!是那个老木匠,那个一生铸造了无数好房子,却给自己造死了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的木匠,孰不知,他被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生活中,多的也是那些人。就说邻居老张吧,从小无父无母,被人收养,当年轻力壮是,准备创造一份事业,却被赌博迷上了。从此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消极地应付生活。直到享年45岁,被一堆黄土埋了后,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处境,他哪里知道,他搬进了赌博房。呀!或许他一生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没做,一生太宝贵了,正如保尔说的一句话: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虚愧。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唉!如果人人都积极行动,到晚年,就能往进富丽堂皇的房子了,而不是连风都挡不住的茅屋。

但是,生活中又有这种人,就说张海迪姐姐吧,她虽然身残,但她毅志力坚强。她自学几国文字,翻译大量别国小说,更是以常人难以想像的环境写出了许多著作,假如她当初积极面对生活和无数困难以及挑战,她不会有如此成就,以至传为佳话。回首古代,像张衡,神农等,再放眼现代,聂耳,里根,他们哪个不是有磨难,哪个不是有一颗积极的心,勤劳的手!他们没有自己的心房,没有消极的态度,有的是无垠的天地,有的是七彩的彩虹,有的是积极的心。

我们还是青少年,要走的人生路还很长,我们的祖国是靠我们才能更强壮,所以,我们必须充实地、积极地过好每天,创造自己的大地,不要让自己的房子给困住了,否则,将永远出不来,让我们记住:我们有一颗积极的心,勤劳的手,让我们创造生活,创造未来,创造彩虹吧!

发现与创造范文第4篇

科技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赋予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高校是这一艰巨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和承担者,也就是要培养适宜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从而使其具备必要的和急需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比尔·盖茨等人说过:"在21世纪重要的竞争方式改革中,高等教育扮演的角色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历史进步的必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科技创新活动激发了大学生成才的动力。众所周知,社会需求是学生成才的主要动力之一。市场经济急需创新型人才,因为创新型人才能成为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骨干,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活动,能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正是社会的这种需求大大调动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成才的欲望日益强烈,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也因此高涨。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刚刚落下帷幕,"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也已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在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科研、社科、教务、产业等部门已越来越意识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整个学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纳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在以"挑战杯"系列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是很好的证明。

学习了本课程后,我们都收获很多,我们了解了每个有志发明者或者有志成功者,都应该用具体方法努力武装自己。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是发明创造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表现卓越的有效而有力的保证,也是成功的捷径。 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也应该了解知识产权的知识,学习如何申请专利,如何撰写专利书。一个人当它曾经申请过发明专利,才会深刻地认识——知识产权对国家、对民族和个人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专利是一个设计方案,要经历:需求→动机→选择→定题→解题→实验→开发的过程。申请专利也是对自己创造发明的总结,说明了自己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于所申请专利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并有独到之处,可让自己在就业、晋升或创业时带来很强的竞争优势。

发现与创造范文第5篇

一、创新人格的内涵

“人格”作为一个学科研究的对象性范畴,已被引入许多学科,成为跨学科的范畴。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气质、性格、意志力、观察力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一个人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素质中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方面,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往往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德育视野下的“人格”主要是指道德人格,它是“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作为人的全部尊严、价值、品格和行为范式的总和,是由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1]。创新人格是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中,能使人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它主要包括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敢于标新立异、不为环境所拘、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富有批判精神、完善和超越自我、坚韧不拔的性格等个体特征。好奇心、自信心、探索欲、热情、想象力、求新求异、质疑能力和意志力是其核心品质。

创新人格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方向性保证,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心理特征。大学生只有在创新活动中体现出有别于其他人格特质的,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格。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危机现状及成因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人格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创新人格危机,具体表现在:

1.缺乏创新欲望和激情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观出现缺位,理想信念淡薄,道德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下降,“高消费”、“不承担”、“不作为”是“80后”的大学生中较为突出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仅知识贫乏,心灵也“贫瘠”。他们在父辈们创造的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下,贪图吃喝玩乐,追求金钱至上,缺乏追求科学真理的欲望和热情,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渴望不劳而获。据调查,在“智慧与真理”、“权力与金钱”这两组未来可能的获得物中,如果可以自由选择,90%以上的学生选择后者,而进入社会的知识阶层几乎100%地选择后者。这样的人即便拥有再高的智商,获得再高的学位,在创新上也难有大作为。

2.缺乏独立自主性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们主观上渴望独立,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要求取得与成人同等的权利,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关注自我,开始了解、接纳和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角色,喜欢独自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但客观上,他们难以做到独立。因为,独立意识是建立在个体拥有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经验之上的,而这两点正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进入大学之前,他们长期生活在家庭中,交际面窄,即使遇到问题和矛盾也往往是父母大包大揽,出面帮助解决,客观上造成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当代大学生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生活经历简单,社会阅历和经验十分缺乏,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情感、判断力和抉择力都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不成熟性,难以独立客观地处理好各种事情。这些因素抑制了他们创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缺乏大胆怀疑的质疑精神

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唯一标准答案和高升学率,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强调死记硬背,从而阻碍了

学生探究意识的建立和探究行为的养成,使学生迷信书本、迷信教师、迷信教材、迷信权威,容易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能从“确信无疑”的答案或结论中发现破绽,大胆质疑、追求新奇、独树一帜、逾越常规的意识和魄力有限,往往只能人云亦云。大部分学生普遍善于接受、总结,而不善于发现、求异、创新。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创造力较差的主要表现是:思维空间狭窄,循规蹈矩,缺乏变化;易接受现成的事物,对事物很少有疑问;局限于事物表面涵义的理解,不能深入事物内部,不能举一反三;习惯于常规方法解题,奇特的方法很少想得出来等[3]。

华东师范大学对3445名大一本科生和2207名研究生做过心理测试,测试报告显示,40%的学生怀疑性低,遇事比较容易认同师长、权威的意见,反映出一种固化的思维和保守的心态,缺乏创新意识[4]。

4.缺乏坚强的意志力

创新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任何缺乏自觉性、坚韧性、勇敢性、自制力的人,都无法取得创新的成就。然而,有些大学生将“及时行乐”作为人生的目标,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崇尚“金钱万能”,惟利是图,相互攀比,挥霍浪费。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越挫越坚的斗志以及面对困难富于挑战性的品质。因此,有的整日留连于花前月下,沉迷于游戏网吧,学业、功课则抛至脑后。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测试报告还显示,39.8%的学生敢为性高,30.8%的学生有恒性低,这表示学生遇事勇于尝试,但往往难以坚持到底,毅力和恒心不够[5]。

面对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势在必行。

三、大学生创新人格塑造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对养成健全人格、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鉴于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1.改变传统的德育范式,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有三大特征,这就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窠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授德育知识为根本,“我讲你听”、“我说你服”、“我说你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没有养成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德育模式是一种以知识的接受和继承为主的“接受教育”,重视的是教育的继承性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发展、创新功能。这使得学生厌恶学习,害怕走进课堂,想方设法缺课、逃课,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开拓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很难使学生养成具有独立见解、勇于创新的人格品质。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和转换这种传统的德育范式: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本”;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为本”;从“课堂中心”走向“实践活动”;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6]。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营造民主、平等、互助、友爱、宽容、和谐的环境,只有如此,大学生才敢于异想天开,敢于突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人格自由舒展,思维活跃激荡,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创新潜能自由迸发,创新人格最终形成。

2.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主体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创新意识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创新欲望,表现为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热情、足够的自信心、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品质。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是一种要求去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是创新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它影响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提高创新意识,教师要从权威式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要培养大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科研开发、学术探讨和研究;爱护和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和欲望;激活学生重视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素质,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基本目的,营造乐于讨论、敢于竞争的课堂内外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境况,形成勇于探索、勇于提问、勇于求异的人格品质。

3.重视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

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和创造性比知识更为重要。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养成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的德育教学除了课堂传授必要的德育知识之外,还应该创造条件,加强实践环节,比如,校内进行科学实验、科技创新、专业设计、学术辩论,创办学术刊物和组织学术讲座等等;还要打开校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农村、街道、企业、军营等进行社会调查,注意观察,从中发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磨练他们的创新意志,养成他们的创新行为习惯,最终形成创新人格。

4.设置创新环境和机制

高校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重要的外部力量,是塑造创新人格的保障因素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文化”,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超越意识和勇于向教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权威挑战的超越意识,形成自由、民主、平等、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能恪守以往所教的内容,应该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脉搏,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多启发、多提问学生,培养学生大胆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考试内容上,教师要加大有关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方面试题的分量,少出死记硬背的试题;在成绩评定上,应以学生课堂内外的创新为第一标准和首要目标,只会死记硬背的人应成为落伍者;在课外实践中,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鼓励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进行不同观点的对话、交流,鼓励文理科交叉渗透,鼓励学生跨学科、多领域的学术探究和科学的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引导开展各种创意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引进激励机制,采取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重奖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并把它与高校的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和奖学金评比结合起来;用人单位应优先录用那些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让那些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人难以立足。只有形成这种创新的环境和机制,才能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5.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

意志力和耐挫力是大学生在实现创新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人性弱点及不良因素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它是认知、情感转化为行动的关节点,是人格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创新人格的培养过程中,特别需要这种坚韧不拔意志力的支撑。因为,创新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漫长的创新实践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这就需要创新者有异乎寻常的恒心和毅力,才能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战胜自我,克服困难,最终取得创新的成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空间和社会舞台越来越复杂多变,外在的诱惑太多,他们往往很难把握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容易被环境所同化,缺乏毅力和坚持精神。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不时地对他们进行挫折感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勇于从挫折中站立;在实践活动中,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遭遇失败,从而提高他们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创新的习惯。

发现与创造范文第6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外教育界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问题十分关注, 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全国数学督学联合会”提出的十大能力, 其中之一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并把它放在诸能力之首。

中国明朝科学家陈宪章说过:“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长疑则长进”, 主张学生要独立思考并注重提出问题。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过:“只有一门科学分支能发现并提出大量的问题, 它就充满生命力, 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该科学分支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清楚地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有这些都告诉人们: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往往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 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发现能力。

2 要积累发现的“经验”

青年学生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显然是有区别的, 但积累发现的“经验”同样重要。于是, 要指导学生从日常的学习入手, 善于探索和认识“芷在课本背后”的问题, 思考诸如:课本上的定义、概念是如何引入的?定理公式是怎样发现的?从课本中的定理、习题等能推出哪些新的结论?现实中的问题如何与课本上的知识点建立联系?从而逐渐学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推测有意义的“新知识”、“新结构”。

十六、七岁正是智力成熟的年龄期, 思维处于由直观形象进入抽象逻辑阶段, 是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变化之际。发现“经验”的积累, 是非常可贵的。这种“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的锻炼, 对成长为时代需要的创造型开拓者, 是大有裨益的。

3 培养与提高发现能力的途径

发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一个养成过程。那么, 如何结合平时的教与学,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猜想出一个新的数学事实呢?

3.1 观察——分析——归纳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要了解、熟悉周围的环境, 要探索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无不需要靠观察。一个人对周围事物越是进行精细观察, 就越能提出许多的“为什么”, 也就越想去弄清这些问题。可以说, 观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首要因素。当然, 仅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观察上是不够的, 还应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各种因素, 再通过归纳概括, 进而发现和提出具有广泛性的问题。

例1:由观察:

分析:等式左边为自然数列中前n项的k次方之和 (k为自然数) ;等式右边都是n的一次因式之积, 这样的因式共有k+1个。

通过分析、归纳, 于是可以推测:

14+24+34+…+n4是否也有上述特点?能否有1k+2k+3k+…+nk的结果?

分析:数列{an}的各项应为项数与项数加上1后乘积的倒数。

归纳、概括后, 有

猜想:。

3.2 借鉴——类比——联想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类似之处, 同样, 很多数学命题的结构、证明思路和方法都属同一类。它们因为相似而能互相有可供借鉴、联想之处。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命题时, 应该就题目的内容、结构特点去联想一个可供类比的简单问题, 从中受到启迪, 激发思路。

借鉴、类比的方式多种多样, 如“点”、“线”、“面”对偶互换, 依次升维;“面积”类比“体积”;集合运算与数的运算之间的类比;正、余弦间的类比;椭园与双曲线的类比, 等等。通过借鉴与类比, 产生联想, 形成猜想。

例3:三角形与棱锥可分别看作是二维与三维空间中比较基本的图形, 通过对关于三角形的有关命题的借鉴, 再进行类比, 产生联想, 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棱锥的类似的猜想与命题。

比较简单的如:

三角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棱锥:等底面积等高的棱锥体积相等。

三角形: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

棱锥:正四面体内任意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常数。

比较复杂的如由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可类似的得到四面体的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例4:由“平面内的n条直线最多能把平面分为个部分”, 可联想类比得:空间中n个平面最多能把空间分为?个部分。有趣的是, 两个命题的证法也极其类似。

3.3 调整——尝试——构造

通过对已知命题与结论的互换 (或部分互换) , 或将命题的条件加强或减弱等方法, 都有可能得出新的结论。

通过对观察到的部分现象, 按照一个确定方向尝试试验, 从中提炼信息, 进而也可得到想应的猜想。

按照数学问题的结构, 对命题的某构成要件进行更新、替换调整, 也能构造出新的数学猜想。

例5:对“命题:在对称区间 (-L, L) 上两个偶函数之和是偶函数”, 若将命题中“偶函数”进行替换调整, 就能构造出新的猜想如: (1) 将“偶函数”替代为“奇函数”, 则有命题:在对称区间 (-L, L) 上, 两个奇函数之和为奇函数。 (2) 将“两个偶函数”替换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 则有命题:在对称区间 (-L, L) 上, 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之和为一个奇偶性不能确定的函数。

还有, 如果将原来命题中的“和”改换为“乘积”的话, 那相应的会构造出另一组新的猜想。应该指出的是, 没有一种现成的模式或几种确定的方法来供人们进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 前述的三种方法也可算为对众多数学发现途径与方法的归纳概括。通过各种方法得出的猜想, 未必就会正确无误, 如例1的最后推测, 其结果的形式与已给出的几个式子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当然, 谬误的出现是难免的, 但通过反复、不断地“猜想”与纠正, 有易于最终得出正确的猜想, 获得有价值的科学发现。

摘要:基于数学发现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性, 提出了提升学生数学发现能力的三条途径:观察—分析—归纳;借鉴—类比—联想;调整—尝试—构造。

上一篇:学前班学期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报纸服装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