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市场分析范文

2023-09-20

农业产业化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培育农村发展新业态、激活发展新动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发展背景和相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得出促进中国农村三产融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六次产业化三产融合农村发展

一、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内涵

为了转变日本农业发展的固有模式,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于1996年首次提出农业六次产业的概念。今村奈良臣认为, 农业一直以来只是简单地负责农产品生产,在二次产业和三次产业部分创造的价值却大量流失,大部分的利润都被转移到了农业以外的部门。六次产业化的目的就是将农业作为主体,将农产品的附加值尽可能地留给农村、农业和农民。根据这一主旨,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都等于6,因而称作六次产业。今村奈良臣强调,六次产业的内涵是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通过三产之间的相互融合,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创造的利润,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多样化发展。

(二)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特征

1农业六次产业化的本质特征是产业融合发展,根据产业融合理论,六次产业化通过打破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间的界限,使得三大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达到优化市场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目的(陈柳钦,2008)。

2农业六次产业化最具特色的流通模式是“地产地消”,农产品生产后直接在产地进行消费,有效的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减少了流通环节和交易费用,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李凤荣,2012)。

3农业六次产业化主要包括产地加工型、产地直销型和旅游消费型三种形态,即:通过加工本地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建立直销店的形式培育当地特色品牌,通过自身地缘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姜长云,2015)。

4农业六次产业化具有内生式发展的特征,利用区域内的资源、技术、产业和文化,以区域内企业创新为动力,致力于改善本地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本地居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日本大力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原因之一就是原有的的农业发展模式没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既能有效的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又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

二、日本农业六次化的产生和发展

(一)日本农业六次化的产生条件及背景

日本政府通过在1961年颁布《农业基本法》,1997年颁布《新农业基本法》等一系列的农地政策和法律,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日本农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也为推行六次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尽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日本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长远考虑,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农业产业化集中利用了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但农业资源中其他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比如文化、景观、生态多样性、休闲养生、旅游等资源。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为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还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六次产业化通过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显著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其内生性发展的特征决定了增加的附加值可以更多的保留在农村。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农民老龄化现象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日本农村,大量人口由农村迁徙到城市,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使得老年人成为主要的农业劳动力,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传统农业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六次产业的理念,是通过农业进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农业六次产业化的产生,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二)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014年,日本与食品相关的六次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1万亿日元,占农业三次产业总产值的1%。根据日本农业水产省的预估,至2019年,要将这一数字提高10倍,即超过10万亿日元,占农业三次产业总产值的10%,大致与农业在第一产业的产值相当,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日本政府把发展六次产业视为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朱富云等,2015)。

具体来说,日本农业六次产业的形式多样,并且许多形式之间相互融合,并不孤立。主要的形式包括直销、观光农业、民宿農庄、农产品加工、农家乐等,在六次产业发展中,日本农民选择最多的是农产品直销和加工的方式,分别占总数的806%和685%;选择较多的是经营农家乐和观光农业,分别占总数的236%和158%,大部分农民选择多种方式经营,并不局限在单一形式,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直销的方式,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拓展,升级了产业结构(王娟娟,2014)。

三、日本农业六次化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一)日本农业六次化的制度保障

日本农业存在人均耕地少,兼业农户多,生产规模小的特点。为保证本国粮食安全,日本在1961年颁布《农业基本法》,这一阶段主要以价格支持和农业生产支持为主(王军杰,2012)。此后,日本政府为紧跟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解决农业中出现的新问题,又于1999年出台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即新农业基本法。这一阶段的目标转变为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从过去的价格支持模式转变为收入支持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食品安全问题和农业多功能协调发展。为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六次化的过程,日本政府于2008年又制定实施了《农工商合作促进法》,旨在鼓励中小企业与农林渔业生产者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需求,从而提升农林渔业经营的综合价值,促使农林渔业生产者成长成为农工商业经营主体(姜长云,2015)。

(二)日本农业六次化的政策支持

为了鼓励农村本土经营者的成长发育,日本政府对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和农村采取非常严格的限制,企业较少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农业的生产经营中,只有在涉及较大规模产地的农村农业综合开发中,才会有拥有先进技术的食品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销售企业参与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农村本土经营者的主体地位,使得农产品生产经营权掌握在本土生产经营者手中。

四、日本经验对中国农村三产融合的借鉴和启示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过程给中国的三产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借鉴日本经验的时候,应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农业和农村的实际着眼,从中国一二三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入手,吸取有益的部分,做出适当的调整,得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转变传统思路,树立发展新理念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产品在由生产者生产出来之后,便进入了一个多渠道的流通领域,经过产品的多层级加工和销售之后,才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在这一个产业链当中,大部分的经济利润被处于产业链中后端的企业和营销商获得,而农民只能获得较少部分的收益(朱富云等,2015;邱天朝,2016)。这种状况极大的阻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改变传统农业单一的发展路径,积极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三产融合,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到除农业生产之外的更多领域和环节当中去,创造条件让农民在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家乐等休闲服务项目中也能发挥能动性。这一理念的有效实施,还能够让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回到当地就业创业,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二)整合优势资源,注入发展新動能

日本在农业六次产业化的过程中,优先发展壮大本土生产经营者的力量,在制度和政策上均对本土经营者有所保护和倾斜,鼓励和帮助农村的生产经营主导权掌握在本土生产经营者手中,在利用工商企业的人力和技术资源时相对谨慎,以防止对其形成依赖。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在教育上的差距也非常巨大,使得农村农业发展缺少充足的人力资源,人才和技术的短缺极大的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不仅在数量上,更是在质量和多样化选择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同时,农业生产者向加工、销售、休闲服务综合从业者的过渡,也需要技术的支持。因此,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向农村地区注入促进发展的技术成果,帮助农业生产经营者掌握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技能,并且积极鼓励农业生产者与工商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工商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完善生产体系、提升生产效率、丰富产品种类、扩大销售渠道,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多元社会资本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积极动能。

(三)促进产业融合,建立发展新模式

利用农村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推动农业与林业、渔业、工商业、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建立“生态+”、“旅游+”、“互联网+”等发展新模式。根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着力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寻找多渠道资金来源,有规划的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风貌。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打造特色村落和生态园区,并在此过程中遵循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培育复合人才,提供发展新活力

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下,原本只负责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也开始参与到农产品的经营推广环节,不仅掌握着农业生产的主导权,还对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流通等环节负有责任。除此之外,农业生产者还参与到了农家乐以及农村观光休闲项目等二三产业当中,这就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了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相配套的综合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转型升级后的农村发展新模式。因此,应建立三产融合发展服务体系,成立知识技能培训组织,对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国际国内的农业发展状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并且提供专门性的技术人员和顾问,前往农村地区进行指导。同时,积极打造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等,吸引和积聚人才力量,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

[2]姜长云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03):5—10

[3]李凤荣日本农产品地产地消流通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3):3

[4]邱天朝让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动能[J].中国经贸导刊,2016(34):16—20

[5]王娟娟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王军杰日本农业国内支持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探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2(5)

[7]朱富云,柯福艳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逆社会分工视角下的主要特征——日本案例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12):2234—2239

〔本文系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信息收集与分析”阶段性成果。〕

(张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实习员。胡盛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宋启道,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农业产业化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1 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统筹发展的机理

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一起进步、一起发展即为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的统筹发展,通过有效发展农业产业化土地,提高农业经营组织的效益,更利于我国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到农业产业化中,让农民身份和就业形势发生时代性的转变[1]。

1.1 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更利于我国农业有效发展,以往农民的土地分布比较分散,通过土地流转,可以让土地连成一片,在种植的整个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技术规范化地种植,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并帮助很的农民解决就业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2]。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土地流转通过将分散的土地规模化,让农作物生产更加便捷,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第二,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病虫害,通过农业规模化,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农作物的病虫害,达到精致生产的效果,从而让餐饮行业推行绿色生活,有效地保证人类身体健康。

1.2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土地流转的推动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第一,农业产业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农业生产、加工及销售等,农业产业化可以使各环节有效结合;第二,农业在转型时,创新和改革相应的制度、管理部门;第三,订单经营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新模式,可以有效地处理农业的一些影响因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3]。

1.3 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统筹发展的实践效果

1.3.1 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不断进步

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近些年通过对土地的连片开发,发展了很多家庭农场,而且占地面积很大,很多地区的专业合作社也发展迅速,并且数量在不断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也在不断地增加,有效地帮助农户提高家庭收入。

1.3.2 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地流转规模进一步扩大。

1.4 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推动粮食产量的增多

我国通过对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达到我国粮食单位的产量和总产量得到有效增长的目标。

2 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统筹发展的制度瓶颈

2.1 土地流转主体意愿的缺失

很多研究者在与农民交涉土地流转中,认为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原因是农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实这样的看法并不十分合理,造成土地流转主体意愿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农民对土地的有着很强的依赖感,农民认为种地能够让自己的家庭收入增多,更是他们的“命根子”。其次,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保障。在很多地区,农民通过种植土地让自己获得收入,并且可以在农闲时里去城镇寻找一个适合的工作,然而,由于农民工综合素质较低,所以一般的工作干不长久,这就让农民更不会放弃土地[4]。

2.2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在实际土地流转时,土地流转主体的缺失,给土地流转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我国对农村土地所有权规定上写的是集体拥有土地,然而,个体的农民使用土地时,会造成土地流转的缺失,实际中,土地种植大户和农业经济组织在协议签订时,都是村委会来签订的,而不是农民签字。

2.3 产业发展支撑土地流转的缺失

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农民来说,只有在城镇找到比农业收益高的职业,才会真正意义上流转土地,乡镇无法满足农民的就业,只能到城镇中寻找适合的工作[5]。一般来说,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土地流转的规模扩大及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农业产业发展必须支撑土地流转,我国在这方面尤其的不足。

2.4 市场运行和政府推动存在问题

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统筹发展的前提是政府必须有一定的财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提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问题,还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更利于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然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土地流转也需要慢慢进行。在实际中,政府对于土地流转过于着急,甚至有些地区的政府通过强制的行为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愿意信任政府,只要能够提高收益水平,农民肯定是愿意认可土地流转,但我国政府在推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3 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统筹发展的对策

3.1 土地流转主体利益保障机制的建立

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统筹发展要有效进行,必须制定土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和政策,改革和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利于土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6]。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土地流转问题的探索,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通过法律确定农民主体以及流转补充等方面,政府在操作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农民土地所有权制度,确定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其次,政府土地托管和收回机制的建立,在很多地区,有孤单老人无力种植农作物,政府可以托管,对于没有子女继承的土地,应将其收回,然后再次分配。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在党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农民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成果的权利,在权利上是平等的”。想要农民真正意义上分享现代的成果,政府必须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上不是很早,对于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正在大力推广,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流转。

应大力加强农业就业能力培训。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对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业的职位,将更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需要我国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业技能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让他们真正适应城镇的生活,从而不依赖土地,不依赖农业。

3.2 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主体利益的正确处理

在我国,农民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各类农业经营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在整个推行发展的过程中,各类经营组织和农民既有利益,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想让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一起发展,政府必须有效、正确地处理各类经营组织和农民的主体利益,在土地流转时,必须是农民自己愿意进行土地流转,而且要保证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经济效益。对于土地流转的执行,应以签订的合同为主,政府做好监督的工作,更利于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因此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容忽视,通过不同地区的实践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政府以不同地区的特点为出发点,遵循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律,从而稳步推动土地流转在各区域的实施,有效地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

摘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我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现,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效益。基于此,应从不同方面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和探索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从而选择一种更适合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分析

参考文献

[1] 河北:到2020年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覆盖80%以上农户[J].北方牧业,2016(22):17.

[2] 胡松.石泉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65.

[3] 刘异玲,肖李,李松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动态选择投资战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46-48.

[4] 潘建国.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J].广东合作经济,2017(1):23-30.

[5] 吴鸾莺,李力行,姚洋.农业税费改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状态转换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7):48-60.

农业产业化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农业产业化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 主要依靠高新科学技术,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对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实行分区化的管理、科技化的生产、完善化的服务、一体化的经营、区域化的布局和专业化的加工, 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 依靠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进行农业基地的建设, 从农业种植基地到农户, 实施种养管、产供销、贸工农、物流通和科教学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生产机构和农业运行机制[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行, 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龙头”企业为主要依托, 形成农户组成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的基础, 形成农工商有机结合的产业链,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中的各经济主体之间, 形成利益共同体,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增加农业附加值, 提高农民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 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的收入[2]。

近年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新事物, 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增加农民的收入, 要坚持农业产业化指标的基本原则, 即效益化、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商品化。从产业化经营效益看, 提高农产品综合增值率, 增加农业化经营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提高农民的收益率, 带动相关产业的增值, 实现效益优质化。从一体化的程度上来看, 利益是否共担和紧密型联合并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龙头企业刚开始建设并且发展的时期, 企业的优先生存并发展比从农民得到利润回馈更重要, 但等到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相应的实力之后, 与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签订合同或以其他的经营方式联合, 仍对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从农业生产规模化的程度上看, 农业生产规模越大农业的效益就越好, 农业生产基地的面积越大对收购和建设加工企业越有利, 加工企业的市场经济效益越好, 农户积极性越强继, 形成的生产规模就越大, 就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从专业化经营程度看, 专业化产品率越高, 规模就越大, 效益就越好, 实现农产品和市场的专业化。从市场商品化的角度上看, 农产品的用途一般都较少的用于自我消费, 而是经过了不同加工业环节生产成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后进行销售, 这样能得到较多的经济效益, 这就是农业产业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4]。这个过程体现农业不再是小农经济生产的自给自足的产业, 而是走向了科技化、商品化、规模化回效益化。而近几年农用物资的采购率越来越高, 表明了一部分农户已从“小农”中脱离了出去,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农民农用生产耕作物资走向现代化、工业化、机械化、科技化的发展。效益化→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排序。

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在现阶段的发展, 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需要解决并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2.1 当地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较弱

目前, 虽然我国现已经存在了很多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 但龙头企业的“小、散、窄、弱、乏”的自身状态还没有完全摆脱。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龙头企业还仅仅是小企业, 经营的规模小, 经济发展实力弱, 资金链匮乏, 辐射区域狭窄, 带动能力较弱, 抵御市场风险, 外来资金融入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低, 并且所谓的龙头企业科技含量和生产加工技术普遍低下, 对农业科技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 在农产品从加工到销售到售后服务等方面技术支撑力度不够强大, 导致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弱小, 直接减少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 降低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 减弱了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头作用[5]。

2.2 企业主导的产业对农业的长远发展能力的欠缺

我国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时候, 小规模的、分散经营的主导产业较多, 相反生产加工大规模的、集中经营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相对较少。有些地方由于信息、技术、交通闭塞对龙头企业的规划没有提前做好, 农产品区域布局极不合理, 生产基地没有形成规模, 不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优势[6]。更有部分地区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 缺乏自身品牌特色, 缺乏与主导市场的紧密联系, 同相似企业的竞争力相比明显低下, 影响了主导产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要领导作用, 不能长久快速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2.3 农户组织化的程度较低

分散、单一的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很好地应对市场风险, 没有强有力的农户生产组织对其保护, 在一些情况下农户的自身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维权呼声被纷乱的市场浪潮吞没打消, 农民在当下农业新阶段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农户组织化程度低而受限制。另外, 由于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底下也会造成农业科技推广的困难, 以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 涣散的农户组织化很难适应新阶段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2.4 不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而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内在持续动力, 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众多的农户的利益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在生产加工中企业也没有以农户为主, 不能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为农业、农户和小生产联合生产提供足够的农业资金、科学技术、专业指导等各项服务, 不能形成“利益均沾, 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就不可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7]。

3“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主要内容

3.1 企业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的模式

合作协议模式就是指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中, 企业与农户之间关于原料、技术、资金、生产和收购等方面达成契约并签订合同。这种形式在实际中还是形成较低水平的利益共同体,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营效率、经济效益。在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的模式中, 农业生产者 (农户) 与工业生产者 (企业) 在生产效率水平上通常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利益分配会偏向于加工企业, 会造成受益分配不均, 但只要农民参与合作所得利益大于不合作的风险, 农民即使没有得到平均利润, 仍然会积极参与合作[8]。契约的签订与顺利实施, 需要双方地位的平等, 但是农户规模小、资金弱和生产销售能力差, 且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等因素, 与龙头企业相比处于劣势地位。因而在这种形式中, 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平等的关系, 二者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特别是当市场出现动荡时, 企业与农户之间不能有效的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来风险, 造成合作内部也出现风险, 具体表现在:当市场价格整体下跌时, 企业为自身利益考虑会压低价格或拒绝收购;当市场价格上涨时, 农户为了眼前利益, 有可能不按合同私自将农产品在市场上出售, 不卖给已签订合同的企业。市场的变动随时就是企业与农户之间信誉的考量, 签订的合同以及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都有可能瓦解, 进而损害双方的长期利益。

3.2 投入的生产资料实行入股的模式

生产资料入股模式, 是指在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合作中, 农户以土地、人力或则部分资金等生产资料入股, 与龙头企业按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股份合作关系。在生产资料入股的模式中, 农户通过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龙头企业, 来获得公司的一定股份, 农户既可以直接参与公司的运营, 也可以不参与公司的运作, 按照投入多少进行分红。在这种形式下, 有生产经验的农户可以直接从事生产经营, 没有生产经验的农户通过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投入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即土地、人力的问题;同时, 分散、单一的农户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 也可以解决自身规模不经济、资金来源短缺等问题, 龙头企业在管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渠道等各方面可以有效地弥补农户分散经营的不足。同时, 这种模式与当下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相适应, 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这种模式有比较规范的组织形式, 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生产资料入股模式对企业和农户有较高的要求, 交通、技术以及长期的小农小户经营这种模式依然很多年, 所以短期内还难以在我国农村全面推广[9]。为了能更好地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并且能在全国进行全面推广, 政府可以在一些有条件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实行试点, 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虽然产业化经营不断的发展, 但目前, 我国农业专业化总体水平并不高, 不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制, 不协调的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 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还较为少见。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例如, 龙头企业的实力不够强, 不能打造核心品牌战略等困难与问题。仍然需要当地的政府的支持, 农户和企业之间加强团结, 紧密协作, 互帮互助, 协同发展。

4 建立“龙头企业+农户”良性模式, 需要采取的措施

4.1 强化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我国的小农经营使农户种植只限于口粮, 没有形成规模, 也不具备进入市场的条件, 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底下, 在政治、经济力量又比较薄弱。但农户作为市场主体, 与其他企业一样, 享有平等合法权益, 各利益主体之间通过相互合作, 利益互惠, 共同享受经济市场带来的效益。靠政府行政手段和市场垄断与农民建立的组织形式是不稳定、不持久的, 也是难以成功的。因此, 应当充分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 保障农户在市场的权益, 保障农户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 保障农户在市场上的平等身份, 在市场中形成尊农、爱农、护农, 并且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不能因为扶持龙头企业而损害农户利益, 出现企业独大而使农户受到侵害的现象, 强化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4.2 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实力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前,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农户与龙头企业还存在着不和、摩擦, 由于龙头企业的竞争实力不强, 出现一些只顾企业自身利益舍弃农户利益的现象, 龙头企业本身很难适应市场, 更加不可能带领农户提高生产效益。因此, 不能与农户建立良好完善的农企利益关系。首先, 龙头企业要更新利益取向观念, 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 谋求长远利益, 追求互惠互利, 树立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观。其次, 龙头企业要走农业生产与农业学习研究相结合的路子,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争抢市场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把农产品加工做精做细, 以新、特、优取胜, 实施品牌战略, 开拓市场空间。此外, 龙头企业要加快企业体制改革创新, 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制度章程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4.3 为龙头企业和农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产业化经营体制, 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形成良性产业化经营机制发挥积极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今我国农业专业化的高度发展的成果, 使农户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不同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有效完善了农民生产资料, 销售条件, 资金运作和售后服务整体的产业化经营, 使农户在生产上消除了后顾之忧, 提高了农户生产积极性, 加强了农户与企业的结合;同时, 促进了经营模式的更加优化。

摘要:当今中国农业中产业化经营是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三位一体, 紧密相连的一体化农业经营模式。自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 不但农业自身生产结构不断调整, 而且农产品产地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的调整。在整个过程中, 农产品产地通过内部调整结构和方式、外部优化设施和条件, 为龙头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农产品。同时, 龙头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和需求, 为农业产地机构的调整提供了技术手段、销售市场、生产资金、客户服务等的支持, 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结构调整水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分析,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 周立群, 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 2001 (5) .

[2] 常向阳, 戴国海“龙头企业农户”的演进逻辑[J].三农问题, 2008 (7) .

[3] 吴群.农业产业化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软科学, 2005 (11) .

[4] 翟海, 唐艺荣.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四种模式[J].江苏农村经济, 2008 (3) .

[5] 王爱群, 郭庆海.中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起亚竞争力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8 (9) .

[6] 周远和.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作用[J].广西农学报, 2004 (1) .

[7] 欧晓明, 曾小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 2003 (8) .

[8] 郝朝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 2004 (4) .

农业产业化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1 民族团结乡农业产业现状

民族团结乡现有耕地面积1.02万hm2, 其中水浇地0.33万hm2, 有机电井428眼。以蔬菜、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牲畜7.2万头 (只) , 以肉羊为主。全乡大型指针式喷灌圈17套, 实施膜下滴灌793 hm2, 种植蔬菜1 200hm2, 杂粮1 200 hm2, 马铃薯种植面积1 933 hm2, 向日葵533 hm2, 玉米种植面积2 800 hm2, 以青贮玉米为主, 共流转土地2 667 hm2, 全乡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农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格局。

目前, 该乡的大五号、黄土村、西三号、打拉基庙、兴胜、二号、八报梁、台基庙、二十七号和四十号10个行政村, 土地自然状况较好, 土地平坦, 水资源相对丰富, 机电数量都在16眼以上, 尤其大五号村机电井数目最多, 达到118眼, 有日光温室86座, 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目前, 该行政村耕地流转面积较大, 大多是山东人承包种植蔬菜。马铃薯、向日葵和玉米种植面积也较大, 以旱作为主。该乡的大海旺、张家村、官六号、乔龙沟、东七号、十二号、八号、西壕堑、友谊、十六号、十四苏木、夭子沟12个行政村, 水资源匮乏, 大多是旱地, 旱作杂粮种植面积较大。民族团结乡人口及耕地基本情况调查见表1。

2 民族团结乡农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大五号、黄土村、西三号、打拉基庙、兴胜、二号、八报梁、台基庙、二十七号和四十号10个行政村的蔬菜种植规模较小, 销售渠道单一。大海旺、张家村、官六号、乔龙沟、东七号、十二号、八号、西壕堑、友谊、十六号、十四苏木和夭子沟12个行政村水浇地种植向日葵或玉米, 玉米多为青贮玉米, 蔬菜种植面积小;耕地多以坡地为主, 养羊多分散养殖, 不成规模。

3 民族团结乡行政村农业产业发展思考

大五号、黄土村、西三号、打拉基庙、兴胜、二号、八报梁、台基庙、二十七号和四十号10个行政村应扩大土地流转面积, 大量种植冷凉蔬菜, 突出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 建设冷凉蔬菜生产加工基地, 吸引专业大户进行经营, 更好地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扩大市场销售途径, 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种植, 辅助种植旱作马铃薯、向日葵和杂粮等。

十四苏木、十六号、夭子沟、八号、西壕堑、大海旺和张家村7个行政村, 应扩大干旱区牧草和青贮玉米面积, 以肉羊养殖为主, 种植业为辅, 引进“杜蒙”肉羊良种, 提高养殖规模, 引进畜产品加工企业, 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发展旱作马铃薯、向日葵, 扩大销售途径或引进加工企业, 建设特色鲜明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官六号、乔龙沟、东七号、十二号和友谊5个行政村, 扩大土地流转面积, 可集中连片种植马铃薯、向日葵, 辅助杂粮, 同时发展肉羊养殖, 增加收入。

4 民族团结乡农业产业总体发展思考

民族团结乡农业发展中形成冷凉蔬菜和肉羊养殖两大主导产业, 马铃薯种植为辅助发展产业, 在全乡积极吸引山东或当地专业大户进行土地流转承包经营, 更好地发挥当地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扩大市场销售途径, 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种植, 在水资源丰富的行政村大力推广种植冷凉蔬菜, 扩大土地流转经营规模, 建设蔬菜示范种植基地;全乡发展1个千只肉羊养殖示范基地, 10个农民合作养殖基地, 300个家庭牧场。

摘要:在分析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农业产业现状基础上, 以行政村为单位提出了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 最后对全乡的农业产业发展提出思考, 为贫困地区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发展,内蒙古兴和县民族团结乡

参考文献

农业产业化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1 山西省36个国定贫困县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1.1 农林牧渔业产值状况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的全部产品总量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 是观测农林牧渔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 研究农林牧渔业内部比例关系的重要指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是指农林牧渔业生产及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提供服务活动所增加的价值, 为农林牧渔业现价扣除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后的余额[4]。2015年山西省统计年鉴显示 (表1) :2014年, 山西省36个国定贫困县乡村人口人均农林牧渔增加值,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 913.25元的12个,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4个, 最低的方山县1 575.33元, 为全省均值的32.06%, 最高的神池县10 459元, 为全省均值的213%, 差异性很大。

1.2 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状况

2015年山西省统计年鉴显示 (表2) :2014年, 山西省36个国定贫困县乡村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89.48kg的16个,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0个。最低的娄烦县241.89kg, 为全省均值的30.64%, 最高的五寨县3 231.19kg, 为全省均值的409%, 差异性巨大。

1.3 人口密度状况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平均居住的人口数, 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稠密程度, 适当的人口密度可保证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生产条件。由表3可知:2014年, 山西省36个国定贫困县中, 常驻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3.84人/km2的1个, 为壶关县293.51人/km2, 其余35个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乡村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个, 分别为:广灵县、浑源县、壶关县、平陆县、临县, 最高的壶关县210.13人/km2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94%;其余31个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最低的岢岚县23.57人/km2, 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1.81%, 差异性较大。

2 36个贫困县农业产业发展分析与归类

依据乡村人口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同全省平均水平的比较, 将36个贫困县分为四种类型:

2.1 两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类型

共8个县, 分别是:阳高县、大同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偏关县、隰县、永和县, 人口密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农业内部结构相对均衡, 特色农业产业突出, 农民收益基本稳定。阳高县是全国蔬菜生产基地, 大同县山西省商品粮生产基地, 神池县是山西省油料生产基地, 岢岚县是“三晋绒山羊第一县”和“中华红芸豆第一县”, 五寨县是山西省养牛和养羊基地, 偏关羊肉和小米于201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隰县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金梨之乡”和“中国酥梨之乡”, 永和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枣乡”。农业发展潜力较大, 通过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可望率先实现稳定脱贫。

注: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年鉴2015》P661-663, 688-693, 44, 259.

注: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年鉴2015》P661-663, 706-711, 44, 262.

注: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年鉴2015》P661-663;《山西省地图集》[5]P58-362.

2.2 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人均粮食占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类型

共4个县, 分别是:吉县、浑源县、右玉县、平陆县。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端, 是半农半牧县, 粮食作物以小杂粮为主, 产量相对较低, 但乡村人口密度低, 发展空间大, 增收途径多, 可以通过小杂粮增产增效和畜牧业发展, 实现稳定脱贫。平陆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 乡村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是山西省传统粮棉产区—运城市唯一的国定贫困县, 属中条山区, 山区丘陵面积占70%~80%[6], 发展粮食生产受限, 但光、热资源禀赋较好, 区位优势明显, 借鉴周边县区特色农业发展经验, 加大果业、畜牧业发展, 实现稳定脱贫。浑源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 是农业大县, 但乡村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只能在因地制宜进行移民搬迁后, 根据当地条件发展特色农业,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辅之以必要的生态补偿, 实现稳定脱贫。吉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 是优质苹果的适宜产区, 吉县苹果为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4年水果产量19 033.8万kg, 苹果产量18 925.8万kg, 为全国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县, 进一步加大果业发展, 提升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稳定脱贫。

2.3 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类型

共8个县, 分别是:天镇县、广灵县、武乡县、和顺县、河曲县、大宁县、汾西县、石楼县。除广灵县乡村人口密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 其余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粮食生产发展较好, 其它农业产业发展不足, 应重点发展多种经营, 加强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农业的综合产出水平, 实现稳定脱贫。天镇县耕地面积大, 宜开发非耕地资源充足, 是北京市“场地挂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可以因地制宜发展蔬菜、草食畜、马铃薯、牧草等特色产业, 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广灵县是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 地方特色农副产品花样多, “东方亮”小米、葵花籽、豆腐干、黄花菜、画眉驴、大尾羊、蘑菇等农产品开发潜力大。武乡县地形、气候独特, 生产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条件优越, 有机谷子市场需求旺盛, 开发潜力大。和顺县牧坡广阔, 水草丰盛, 是全国畜牧重点县之一, 畜牧业生产以牛为主, 改良西门塔尔牛已经成为当地当家牛种, 所产肉品供不应求;和顺县宜林面积10万hm2, 林产品加工和四荒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河曲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 地处黄河九曲十八湾, 除以糜子、谷子、马铃薯、杂豆为主的小杂粮开发潜力较大外, 林业、渔业也有一定开发潜力。大宁县、汾西县、石楼县均位于山西省西部黄土丘陵残垣沟壑区, 大宁县土地资源优势明显, 特色农产品、林产品开发尚有较大潜力可挖;汾西县是山西省的核桃产业重点县和肉鸡产业重点县, 特色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石楼县红枣、甘草、红薯、柏叶籽羊等地方名产, 应加大产业开发力度,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4 两项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类型

共16个县, 分别是:娄烦县、灵丘县、平顺县、壶关县、左权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保德县、兴县、临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第一种为重点生态保护县:娄烦县、宁武县, 均为省内重要的水源地, 只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涵养好水源的前提下, 才能进一步考虑发展农业生产, 应重点通过争取生态补偿, 实现稳定脱贫。第二种人口密度过大, 生态承载压力较大的县:壶关县、临县。只能在因地制宜进行移民搬迁后, 根据当地条件发展特色农业,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辅之以必要的生态补偿, 实现稳定脱贫。第三种人口密度不大, 特色农业发展逐步起步的县:灵丘县、平顺县、左权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静乐县、保德县、兴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依托当地优势, 重点发展像“岚县土豆”、“左权核桃”、“和顺肉牛”、“平顺党参”、“五台台蘑”、“保德油枣”、“方山沙棘”、“中阳柏籽羊”、“代县酥梨”等特色农业产业, 辅之以山区的道地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等多种形式,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稳定脱贫。

结束语

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 贫困面持续减少, 绝对贫困人口大幅下降, 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但欠发达地区的连片分布格局仍未发生显著变化。2011年发布的《中国农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将14个连片特困地区确定为新时期扶贫攻坚主战场, 山西省的36个国定贫困县就位于14个片区中的燕山-太行山片区和吕梁山片区。周侃等对2012年国家级贫困县的分析发现, 欠发达地区受资源环境承载力制约十分显著, 依托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经济发展带动实现脱贫[7]。产业扶贫是带动贫困农户稳定脱贫的有效途径, 2010年山西省政府把扶贫开发与“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结合起来, 确定重点培育6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和10 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产业重点帮扶地区都取得显著效果[8]。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 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资源潜力得到挖掘, 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山西省36个国定贫困县中已有20个县乡村人口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或粮食占有量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 通过增加科技含量, 提升效率和效益, 有望率先稳定脱贫。

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6个县, 要实现稳定脱贫必须充分分析当地的生存资源禀赋, 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 选准特色优势产业与可持续的脱贫路径。生存资源禀赋严重不足人口压力过大的贫困县, 单纯依靠发展农业生产脱贫难度很大, 主要原因是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难度大, 难以培养出可行的农业支柱产业, 依靠产业发展短期内实现稳定脱贫有一定困难, 应当重点在生态补偿、易地搬迁和社会保障兜底上多做文章, 多下功夫, 否则, 很可能事倍功半。属于河流源头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贫困县, 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需要移民的实施生态移民, 贫困人口依靠扶贫移民搬迁, 实现稳定脱贫。

摘要:为准确辨识山西省36个国定贫困县的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制定符合实际的脱贫方案, 选择科学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径, 本文选择乡村人口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乡村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两个一级指标, 辅之以人口密度、乡村人口密度两个二级指标, 采用综合比较法, 以2014年山西省统计资料为依据, 通过对全省36个国定贫困县与全省均值的比较, 归纳出: (1) 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人均粮食占有量两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型; (2) 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人均粮食占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型; (3) 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型; (4) 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人均粮食占有量两项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型等4种不同类型, 进一步结合乡村人口密度情况, 通过对相应县区自然生态条件等的细化分析, 提出了贫困县相应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径、特色农业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业产业,贫困县

参考文献

[1] 汪磊.精准扶贫视域下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致贫成因与扶贫对策[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6 (4) :29-33

[2] 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M].商务印书馆, 2009:107-130.

[3] 刘颖琪.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培育[M].科学出版社, 2010:5-10.

[4] 山西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统计年鉴2015[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273.

[5] 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省地图集[M].西安地图出版社, 2010:58-362.

[6] 韩亚珠.运城地区出现贫困县成因及对策探析[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1996 (5) :76-79.

[7] 周侃, 樊杰.中国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与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 2015, 34 (1) :39-52.

农业产业化市场分析范文第6篇

日前, 从河北省农业厅获悉, 我省将力争用3~5年时间, 建立起统筹产前产中产后、生产加工流通的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模式, 组建起适应农业市场发展需要的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团队, 形成分析反应快速、信息内容全面、预测判断准确的工作格局。

2016年, 河北省启动了全省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工作, 第一批选择粮、棉、油、肉、蛋、菜、水产七大类农产品开展全产业链农产品分析预警试点, 在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遴选了1000名信息员, 组建起全省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信息员团队。

日前, 河北省农业厅 (省农工办) 在石家庄举办了全省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信息员培训班, 对全省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工作进行部署, 对全省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平台应用操作进行了首次培训。承担全省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工作任务的2个省直管市、11个设区市、109个县 (市、区) 农业 (农牧、畜牧、水产) 部门的139个信息员参加了培训。

上一篇:辉煌中国范文下一篇:化工研发岗位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