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管理下质量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24

ISO管理下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企业推行ISO9000的典型步骤:

1、企业原有质量体系识别、诊断

2、任命管理者代表、组建ISO9000推行组织

3、制订目标及激励措施;

4、各级人员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训练;

5、ISO9001标准知识培训;

6、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立法)

7、质量体系文件大面积宣传、培训、发布、试运行;

8、内审员接受训练;

9、若干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10、在内审基础上的管理者评审;

11、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和改进;

12、申请认证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

http:// 2009-4-14 13:41: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

1.质量体系认证的申请:

1.1.申请人提交一份正式的应由其授权代表签署的申请书.申请书或其附件应包括:

1)申请方简况, 如组织的性质、名称、地址、法律地位、以及有关人力和技术资源。

2)申请认证的覆盖的产品或服务范围。

3)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必要时提供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4)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名单。

5)最近一次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

6)有关质量体系及活动的一般信息。

7)申请人同意遵守认证要求, 提供评价所需要的信息。

8)对拟认证体系所适用的标准其他引用文件说明。

1.2.认证中心根据申请人的需要提供有关公开文件。

1.3.认证中心在收到申请方申请材料之日起, 经合同评审以后30天内作出受理、不受理或改进后受理的决定, 并通知委托方(受审核方)。以确保:

A.认证的各项要求规定明确, 形成文件并得到理解;

B.认证中心与申请方之间在理解上的差异得到解决;

C.对于申请方申请的认证范围, 运作场所及一些特殊要求, 如申请方使用的语言等,认证机构有能力实施认证;

D.必要时认证中心要求受审核方补充材料和说明。

1.4.双方签订“质量体系认证合同”。

当某一特定的认证计划或认证要求需要做出解释时,由认证中心代表负责按认可机构承认的文件进行解释,并向有关方面发布。

1.5.对收到的信息将用于现场审核评定的准备。认证中心承诺保密并妥善保管。

2.现场审核前的准备

2.1.在现场审核前, 申请方的ISO9000标准建立的文件化质量体系,运行时间应达到3个月,至少提前2个月向认证中心提交质量手册及所需相关文件。

2.2.认证中心准备组建审核组, 指定专职审核员或审核组长作为正式审核的一部分进行质量手册审查、审查以后填写《质量手册审查表》通知受审核方, 并保存记录。

2.3.认证中心应准备在文件审查通过以后, 与受审核方协商确定审核日期并考虑必要的管理安排。在初次审核前,受审核方应至少提供一次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实施记录。

2.4.认证中心任命一个合格的审核组, 确定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代表认证中心实施现场审核。

A.审核组成员由国家注册审核员担任。

B.必要时聘请专业的技术专家协助审核。

C.审核组成员、专家姓名。

由认证中心提前通知受审核方并提醒受审核方对所指派审核员和专家是否有异议。如以上人员与受审核方可能发生利益冲突时, 受审方有权要求更换人员, 但必须征得系认证中心的同意。

2.5.认证中心正式任命审核组, 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和日期应得到受审核方的同意, 必要时在编制审核计划之前安排初访受审核方, 察看现场, 了解特殊要求。

3.现场审核:

审核依据受审核方选定的认证标准, 在合同确定的产品范围内审核受审核方的质量体系,主要程序为:

3.1.召开首次会议:

A.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分工。

B.明确审核目的, 依据文件和范围。

C.说明审核方式, 确认审核计划及需要澄清的问题。

3.2.实施现场审核.

收集证据对不符合项写出不符合报告单.对不符合项类型评价的原则是:

A.严重不符合项主要指:质量体系与约定的质量体系标准或文件的要求不符; 造成系统性区域性严重失效的不符合或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符合,可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B.轻微的(或一般的)不符合项主要指:孤立的人为错误;文件偶尔未被遵守造成后果不严重, 对系统不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不符合等。

3.3.审核组编写审核报告做出审核结论, 其审核结论有三种情况:

1)没有或仅有少量的一般不符合, 可建议通过认证。

2)存在多个严重不符合, 短期内不可能改正, 则建议不予通过认证。

3)存在个别严重不符合, 短期内可能改正, 则建议推迟通过认证。

3.4.向受审核方通报审核情况、结论。

3.5.召开末次会议, 宣读审核报告, 受审方对审核结果进行确认。

3.6.认证中心跟踪受审方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

4.认证批准

4.1.认证中心对审核结论进行审定、批准自现场审核后一个月内最迟不超过二个月通知受审核方, 并纳入认证后的监督管理。

4.2.认证中心负责认证合格后注册登记颁发由认证中心总经理批准的认证证书, 并在指定的出版物上公布质量体系认证注册单位名录。

公布和公告的范围包括:认证合格企业名单及相应信息(产品范围、质量保证模式标准、批准日期、证书编号等)。

4.3.对不能批准认证的企业, 认证中心要给予正式通知, 说明未能通过的理由, 企业再次提出申请, 至少需经6个月后才能受理。

5.认证范围的扩大、缩小和认证标准的变更

5.1获证企业若需扩大或缩小体系认证范围时,由获证方提出书面申请,提出以扩大或缩小认证范围相应的质量手册,由合同管理部审查接受后,需扩大认证范围的签订扩大认证范围合同,需缩小认证范围的,办理原合同更改手续。现场审核时将负责审核扩大认证范围相关要素和部门、生产车间,具体实施按《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实施与控制程序》进行。审核通过后,给予更换认证证书,证书内更改覆盖范围,注明换证日期,但证书有效期不变。

ISO管理下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企业要保护环境,首先需要企业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根据标准的要求,进行企业的环境治理、管理。环境管理就是对那些可能造成损害或已经造成破坏环境质量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东营ISO14001认证企业内的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组织污染源调查,弄清和掌握污染状况,建立污染源档案,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

2)编制企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并作为企业生产目标的一个内容,纳入企业生产发展的规划和计划中去;

3)制定便于考核的污染物排放指标,环境设施运转指标、绿化指标等,同生产指标一样进行考核,做好环境指标的统计;

4)建立各种管理制度,经常检查督促;

5)坚强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6)组织开展管理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7)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劳动竞赛,表彰先进,发动群众。

企业根据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企业内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严格按照企业编制的环境手册,把企业内的环境治理好,保护生态自然。

山东普天认证咨询有限公司的崔老师,13563389797

ISO管理下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职业技术院校运行的现状

近年来,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众多职业技术院校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 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校园, 为学院的科学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从而使其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和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但是,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影响, 质量管理体系在众多职业技术院校中的推行仍相当缓慢, 有些院校在建立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突出问题, 在具体引入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后, 将体系当作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复审的门槛, 或者将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作为对外宣传的亮点或门面, 完全使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包袱或摆设”, 没有真正使质量管理体系在服务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其相应的作用。

2 职业技术院校在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观念存在偏差

对于IS09001质量管理标准, 教育工作者毕竟接触甚少, 在人们的观念中, 它是属于企业的, 不适合于教育。因此, 有些教学与管理人员习惯了传统的教学与管理, 不接受质量管理, 甚至认为质量管理与日常管理是矛盾冲突的, 对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有抵触情绪。这些都可归根于学校教学与管理人员的认识与观念问题, 他们没有完全理解质量管理体系对提升学校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且又不懂或不会将其用于实际工作中。

2.2 质量意识比较淡薄

许多院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意识不强的问题。领导层忽视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 未能将其完全纳入日常管理中;中层管理者和教职人员不能自觉地执行文件;有些职工认识不到按质量体系进行管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因此出现了重“建”不重“用”。有些学校仅仅为了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证书, 甚至连“建”也请咨询公司越俎代庖;有些院校一直为应付审核而编制、修改体系文件, 对质量控制过程和记录突击集中填补, 出现了严重的“两层皮”现象。

2.3 按部就班缺乏创新

大多数院校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几年之后, 出现了程式化问题, 什么时间按什么程序完成什么事情, 按部就班, 缺少新意, 没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学校的发展实际进行体系运行的改进和创新。没有把规范应用、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中成为一种多余任务, 而不是完全用来监控质量过程。

2.4 服务过程缺乏及时有效控制

大多数院校在理论教学及校内实习教学实施环节的质量管理上落实了很好的监控措施, 但是在校外实践教学实施环节没有很好地受到质量体系的监控, 尤其是学生在校外实习训练、以工代学、带薪实习的过程, 几乎完全游离于体系控制之外, 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程度难以控制, 严重影响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2.5 资源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质量体系的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源, 笔者调查发现, 多数院校安排的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审核与管理的人员偏紧, 也没有相关的组织机构, 客观上也是对质量体系运行重视不够的体现。这样, 由于资源配备的不到位, 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质量体系效能的充分发挥。

2.6 文件资料不能完全受控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及时更新, 保持与院校实际情况的符合性, 但各院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速度很快, 机构撤并、专业调整等情况变化较为频繁, 相应的质量管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相关体系文件也同样需要及时的修改、调整和更新。实际上多数院校体系文件更新滞后, 给体系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加强和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对策和措施

3.1 加强培训与考核, 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要全员参与, 这就必须要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要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去。

(1) 要加强培训教育。应定期对全员 (包括学院高层和所有教职员工) 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 并将这种学习培训融入日常的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之中。通过学习和培训, 使职工真正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领会学院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正确理解和运行有关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对质量管理骨干 (如内审员) 除了树立管理思想外, 还要掌握标准的各项要求, 参与体系的策划、改进和实施;对于最高管理层, 需要重点了解管理理念、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2) 要强化质量意识。把教职工的质量意识作为目标管理项目之一, 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平时检查和年度考核之中。职业技术院校只有做到了使每一名教职员工树立了较强的质量意识, 并把质量管理作为个人工作的自觉行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 要成立机构专人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必须成立专门工作机构, 明确职责, 专人负责, 定期编制工作计划, 按计划有序地分步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使质量体系运行始终如一, 持之以恒, 也才能使教育教学全过程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与测量。

3.2 瞄准质量管理目标, 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原则之一, 也是质量管理的目标要求。只有使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及时的改进和完善, 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1) 加强管理评审工作。通过定期开展管理评审, 研究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合格项的存在原因, 制定持续改进的方式方法和具体计划。

(2) 认真开展内 (外) 部审核工作。通过内审, 严格查找不合格项和存在的缺陷, 征求有关部门对体系运行的意见和建议。对定期开展的外部审核, 应妥善安排, 充分准备, 对查出的不合格项应认真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

(3) 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持续改进需要质量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充沛的精力和不断更新的质量管理知识。职业技术院校应不断充实、定期培训质量管理人员和内部审核员队伍, 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4) 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畅通投诉渠道。要对质量体系运行良好的部门、为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积极献计献策的部门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要对存在严重不合格项和多个一般不合格项的部门或者抵制与妨碍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部门及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5) 加强文件与资料控制。及时对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和改版, 保持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性, 确保学院使用的文件永远是最新受控版本。

3.3 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作为体系运行的落脚点

职业技术院校的顾客就是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职业技术院校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 只有明确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 并不断将其需求转变成与此相适应的服务, 才能使质量体系运行不断地得到持续改进。

(1) 要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的需求与期望, 使其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相结合。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问卷调查, 广泛收集各种数据和资料, 并进行科学地统计分析, 为办学决策提供依据, 为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2) 要依据学院发展规划和“顾客”需求与期望制定各项具体的发展目标, 将外部需求转化为内在要求。

(3) 要把内部沟通和任务分解变为可以执行的文件。通过不断修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使确定的目标变得可实现。

(4) 有计划、系统地调查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并依据测评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保持持续改进。职业技术院校必须要确保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顾客”的需求与期望, 并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 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总之, 职业技术院校应用建立和运行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提升学院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必将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和有效。尽管在建立和运行质量体系中还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质量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质量管理体系在职业技术院校运行中的更加成熟, 相信将会有更多的职业技术院校认可并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从而全面推动我国职教事业咫尺快速健康的发展。

摘要:随着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建立和运行, 它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也是院校办学目标及教学全过程和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 但是, 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职业技术院校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本文科学的分析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职业技术院校运行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职业院校,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001.6

ISO管理下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ISO 9000族标准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简称ISO) 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标准化专门机构, 1946年成立于瑞士日内瓦。ISO负责制定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国际标准, 以推进国际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1979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成立了第176技术委员会 (ISO/TC176) , 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9000族标准的问世, 吸收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经验, 是生产力发展和适应国际商品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标志[6]。该标准自1987年正式发布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分别于1994年、2000年和2008年对其进行了重大修订。现在广泛使用的是2008版的ISO9000标准。

2 高校公共实验平台引入ISO90 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目前, 我国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工作的欠缺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 在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组织和引导[2]。要提高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水平, 就必须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目前在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管理领域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规范和实用性强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而ISO9000族标准则是各行各业实施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 具有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并已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3]。因此, 将国际通用的ISO9000族标准体系引入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管理领域, 必将有助于提高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水平, 使其尽快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

2.1 有利于平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ISO9000族标准强调预防为主, 强调过程控制。依据ISO9000族标准体系要求, 编制质量体系文件以及必要的控制程序文件, 控制平台运行中的每个过程, 规范平台的服务质量, 使各种操作环节有法规可依, 有制度可循, 有记录可查, 有违章可究, 从而为平台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有利于平台服务质量的提高

“质量形成于生产全过程, 控制所有过程的质量”是ISO9000质量管理原理的核心[4]。公共实验平台提供的是检测服务,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后, 检测服务的全过程始终在有效的监督机制下进行, 从而能够保证检测服务的质量。

2.3 有利于平台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制度, 对实验平台进行定期的内审、管理评审、数据分析、制定预防与纠正措施, 一次改进活动的结束也是下一次改进活动的开始, 使实验平台的管理水平在一次又一次的改进活动中得到持续改进[5]。

2.4 有利于提高平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平台依据ISO9000族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之后, 不仅保证了检测服务的质量, 也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 这为平台与生物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铺平了道路, 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 使平台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 充分发挥了平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7]。

3 引入ISO90 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命科学实验技术中心”成立于2006年, 是一个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实验平台和管理机构。目前该中心已形成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以微观细胞生物学和宏观生态学国家重点学科为龙头, 学科群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性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与体系。2008年, 中心加入中国 (北京) 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 (ABO) 成为其成员单位之一, 目前已与ABO联盟成员中的多家生物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随着对外服务范围的拓展, 深感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们在ABO联盟的帮助下, 于2008年开始全面启动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3.1 体系建立之初, 需理顺平台的管理体制, 明确人员职责与分工, 并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

依据我们中心实际运行需要, 将中心划分为办公室和实验室两个职能部门, 这两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由中心主任任命。中心主任主要负责中心的运作决策、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等工作, 办公室主管主要负责体系文件管理、组织内审核和管理评审等工作, 实验室主管主要负责实验室各项具体事务以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3.2 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依据ISO9000族标准要求, 并结合中心实际情况, 编制《质量手册》, 它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布令、质量方针与目标、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及职责、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等内容。此外还编制了必需的程序文件, 包括《岗位任职条件》、《岗位职责》《仪器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检测流程和规范》、《设备标准操作规程》、《检测报告编制规范》、《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化学品管理制度》、《采购产品检验规范》、《顾客样品验证规范》等, 以控制平台管理中涉及到的每个过程。

3.3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持续改进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 还需要定期的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活动, 从中发现问题找出根源, 并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使平台的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改进。

通过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 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提高“管理意识”, 明确“市场概念”, 强化“过程管理”, 提升“服务理念”, 明晰“管理思路”, 才能拓展“服务范围”, 使高校现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技术平台的社会化服务成为现实, 也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条件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紧密结合, 实现区域平台共享。

4 结语

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校公共实验平台, 不仅是此类条件平台不断提高检测服务质量的内在需求, 也是一个如何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应用到高校服务平台管理中的探索过程, 为探索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摘要:该文介绍了ISO9000族标准体系, 讲述了高校公共实验平台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意义, 并将其应用到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技术中心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公共实验平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于振江.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3, 20 (3) :112~115.

[2] 徐春辉.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科技广场, 2006, 6:61~62.

[3] 肖素芳, 陈锦秀.构建高校实验室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平台的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7 (4) :63~65.

[4] 余跃海.引入ISO9000标准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管理[J].科技信息, 2007, 33:167.

[5] 李丽霞.借鉴ISO9001质量管理程序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管理[J].实验室科学, 2007, 6:125~126.

[6] 商悦, 段德宏.高校科研管理引入ISO9000族标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 2008, 5:29~31.

ISO管理下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ISO9000的理论基础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每一个原则都是当代管理学的最新成果, 代表着当代管理学的前沿。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 领导的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改进;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 互利的供方关系。

2 高职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2.1 高职生的现状

(1) 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主动性。随着高职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 生源质量则大幅度的下降。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动力和学习兴趣, 甚至有的学生基本技能难以达标。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薄弱、生源素质的良莠不齐, 给学校学生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

(2) 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能力欠佳。现在学生大多为90后, 从小娇生惯养, 遇到问题缺乏独立解决的能力;不懂得关心他人和集体, 在集体生活中难以与其他同学融洽相处, 逐渐形成“自我”为中心、自私、孤僻的人格特征。

(3) 心理素质下降、心理问题攀升。自卑是高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而眼高手低则是高职毕业生的普遍心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使他们不敢正视自己、家庭和社会, 开始怀疑自身能力, 人生目标发生动摇, 严重的则出现心理问题, 甚至出现弃学厌世的情况。

2.2 学校管理体制落后、观念陈旧

有些高职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缺乏统一的认识, 忽视了对高职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学校各级各部门对学生管理仍普遍存在着“压”的情况。

3 ISO9000标准应用于学生管理的现实价值分析

3.1 有助于学生管理确立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的教育服务理念

对于高职校来说, 应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积极主动、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同时要建立与学生、家长和社会良好的沟通制度, 如建立学生对学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反馈系统和学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系统, 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馈制度等, 及时了解学生和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及毕业生质量的反映, 并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学校的服务方向和持续改进学生管理的质量, 培养实际需求的人才。

3.2 有助于学生管理确立以过程为基础的系统管理理念

高职校的学生管理体系是以实现学生管理为目标的:制定学生教育管理的总目标、学生处、学生科、团委、学生会等职能部门的分目标, 明确职责、优化职能, 协调学生管理中各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识别管理的所有过程, 并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等。如对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首先应确定教育的过程、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的方法, 如采取德育导师制 (制定计划) 。过程中, 应高度重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组织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 排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引导他们顺利实现生理和心理上的转型适应;其次按照既定计划实施教育 (执行) ——谈心、言传身教、家访等;再次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检测、分析 (检查) ;最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并通过测量和评估对困难学生的教育过程和结果实行持续改进 (处理) 。通过不断的往复、不断的改进, 从而达到学生管理的更高境界。

3.3 有助于促进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关键, 学生管理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高职校的学生管理和质量评价虽然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体系和要求, 但有欠规范甚至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而ISO9000标准注重质量管理, 提供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方法。具体地说, ISO9000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严格学生管理程序、强化过程管理、注重过程评估和质量评估,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3.4 有助于提高全体教职员工 (全员参与,

包括全体师生) 的服务意识和质量保障意识

校长对学生管理全面负责, 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生管理队伍, 协调和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学生处、系部等学生管理职能部门是学校学生管理的主要机构, 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总结, 负责班主任工作的日常管理, 建立健全班主任例会、培训、考核等;做好学生学习管理、实习管理、生活管理和校园治安管理, 及时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等。同时, 让学生通过学生会这一载体学会管理好内部事务, 定期召开学代会, 发挥学校各级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的作用, 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四自”能力, 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

综上所述, 将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应用于高职校的学生管理中, 有助于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 它有机地把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基本思想用以指导学生管理, 突出了教育服务的理念, 强调了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重视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 从而有助于在学生管理中形成科学规范的、学校领导重视的、全面、全员、全程“三全”育人的管理和保障体系。

摘要:学生安全问题是学校的首要问题, 尤其是在高职校。学生管理是高职校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管理质量是高职校发展的基础。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引入ISO9000标准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对于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质量体系, 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有着重大的意义和现实参考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高职校,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 金晓丽.高职学生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1) .

[2] 罗国英.质量管理体系教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3] 曹勇安.ISO9000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ISO管理下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CAD、广联达等建筑领域辅助型软件的面世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提高。BIM技术(信息建筑模型)也逐渐步入中国建筑市场,促进了建筑行业进一步的发展。建筑企业想要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建造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BIM;施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

正文:建筑工程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之下,建筑企业如果想得到更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理念的创新。但建筑工程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的内容也非常之多,而BIM技术的普及应用,不仅能帮助建筑企业进行数据管理,提高工程和管理的质量,还能帮助建筑企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参数模型的整合,在项目施工设计以及运营管理维护方面改变传统的模式和方法,为项目盈利、提高效率以及精准管理或招投标等方面做出杰出的贡献。

一、BIM技术的概念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或者建筑信息管理的简称,通常意义上的BIM是指以建筑工程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建立三维模型以及数字化信息仿真来模拟建筑物本体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1]建筑信息模型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是拟真性非常强,而且具有可视化以及协调性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房建项目的施工过程之中,是帮助施工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带动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进行施工管理的科技创新是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长远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打造创新型现代化建筑企业时要在施工中增加新型现代化设备和系统,同时也就需要增加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企业正确判断自身发展方向,更新自身管理模式,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3]

2.提高数据运算的精确程度

在建筑工程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对于建筑工程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正常施工进度。采用BIM就可以将分布在不同结构的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处理,使其实现一致性和全局共享等的问题,从而提高数据运算时的精确程度,达到建筑工程降低风险的需求。

3.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采用BIM技术可以将在物料管理等的方面的人工操作流程简单化,在减少人为错误产生的同时大幅减低人员的投入,并且根据三维设计图进行成本等的估算,选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同时智能化管理方式的引入可以减少因不精细而产生的浪费,节约项目成本,同时提高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也有利于降低企业方面的成本投入。

4.BIM技术实现施工中进度问题的管控

土建工程施工具体运作时,可能會因为工程规划出现纰漏或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可抗力而影响而影响工程的进度。这时候,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中包含的3D协同技术就能够促进项目规划的合理优化,4D技术也能够模拟出各种不可抗力所带来的工程进度和延长工期等各种情况,严格控制施工进度能够如期进行。[2]

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费用管理

房建项目中施工成本管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利润,我们可以借助BIM技术来精细化完成这一环节的相关工作。整个造价预算的合理估算在建设项目过程中运用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的特征点,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实现数据和技术资料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且能够通过分析比对得到相关的结果,从而对建筑成本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要对分析得出的参数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基于此来寻找合适的材料最后导入精细化修改后的数据从而促进施工成本的节约。[4]

2.优化工程整体性能

建筑工程前期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工程整体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完善的建筑模型,直观地呈现在建筑设计人员眼前,这样能够保证后续的设计工作按部就班的高效开展。[5]将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把工程信息直观化的展示在三维模型之中,设计人员可以结合模型之中的相关信息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整体性能。

3.完善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之中,现场布置是工作的重难点。总的来说建筑项目工序复杂且受环境影响打,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困难。如此此时仅采取人工布置现场,会延长建设周期,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施工现场的合理布设,周边环境与建筑物做好数据采集工作,而后可以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建模的自动处理,并生成三维平面布置图。

4.成本管理

通过BIM技术模型中的数据信息,对工程涉及到原材料与机械设备,通过建筑信息模型中所具有的数据信息,对工程涉及到的原材料与机械设备通过BIM数据进行评估得出结果,可以较为精准地计算出各个专业单个构件的使用数量,对每个构件进行清单列表,统计具体材料的用量。成本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模拟实现对施工中原材料浪费及设备损坏等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完善的处理方案。

四、结语

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是是大势所趋,新时代BIM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房建项目的全周期。通过本文对BIM在房建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可以为施工过程中管理理念的创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BIM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不但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还能够有效的改变房建项目中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帮助施工单位在节约成本投入的过程中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建造项目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卞存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0(19):77-78.

[2]田学涛,张才刚,王开心,李正胜.探讨BIM技术在房建项目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1,7(14):20-21.

[3]刘磊.探究建筑施工智能化与绿色施工管理[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7):102-103.

[4]王伟.BIM技术在土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21(06):8-10.

[5]张华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装备维修技术,2021(22):0175-0175.

上一篇:发电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农业保险协调发展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