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乡市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新乡市中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结构和不同性别中学生群体之间体育消费动机、结构的差异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指导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提高其体育消费意识,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乡市;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前言

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是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体育活动有关的消费活动和行为,它反映了中学生的体育意识与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1]。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加上现在的青少年独生子女很普遍,这为中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2]。中学生是体育消费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城市中学生是体育消费中不可忽视的中间力量。不论是在个人消费方面、家庭消费、社会消费趋势的影响方面,中学生群体都表现得相当积极。作为在校中学生,他们是体育运动开展的主群体[3]。中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消费问题,它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4]。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新乡市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中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所中学的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以河南师范大学附中、新乡市一中、新乡市二中、新乡市铁一中、新乡市十中等五所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体育经济学、统计学、体育社会学、消费心理学等相关书籍,还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有关体育消费资料90多篇文章。

2.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每个中学160份,回收778份,回收率97.2%。有效问卷748份,有效率93.5%。

3.访谈法。通过访谈,直接获取了部分相关信息,对新乡市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现状的调查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运用SPASS11.0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新乡市中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

可用价值(货币)单位来表示。体育消费金额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体育消费水平[5]。从表1我们可以得出,目前新乡市中学生在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上还是相对较低的。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以下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由于中国目前中学生升学仍以应试手段为主,中学生担负的学业任务较重,较少有时间精力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就谈不上在体育方面投入,进行体育消费。二是目前新乡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对不高,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子女的体育消费水平。

(二)新乡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居民的各类体育消费在体育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及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体育资料(包括体育劳务资料)的比例关系,既反映了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也反映了人们体育消费的层次水平和意识水平[6]。下页表2调查统计显示,体育服装是新乡市大多数中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内容,分别占所有男生中的40.24%和所有女生中的48.57%,比例最高。在第二大消费项目上男女生之间有一定的差别,男生第二大消费项目为健身运动器材,占所有男生的23.61%,而女生第二大消费项目为体育杂志、图书音像制品,占所有女生的11.16%,而其余各类消费金额相对于前面这两类则明显减少。

从表2可以看出,在新乡市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中,实物型消费的比例远高于观赏型和参与型消费的比例。分析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由于中学生升学任务的需要,文化课学习所占时间比重较大,较少有余暇时间到健身场馆去健身或去现场观看体育比赛。二是广播电视高度发达,对重大体育比赛经常进行现场直播,这也使得中学生在多数情况下不必去现场观看比赛。三是目前各中学所具有体育场地和器材基本上都是无偿向中学生提供服务的,不存在支付使用费的问题,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中学生对参与型体育消费的需要[3]。

(三)不同性别中学生群体之间体育消费动机、结构的差异

1.不同性别中学生之间体育消费动机的差异性。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男女中学生在体育消费动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男中学生以健身要求为消费动机的人数较多,占95.6%,明显高于女中学生,这跟男女中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男女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旺盛期,男生的好动和女生的好静恰恰是个性差异的突出表现,体育消费的差异性也随之表现出来。这些特征决定了男、女大学生在需要和行为上的差异。由于男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较大,所以男生对本身体质上的要求与期望就比女生要高。而且,男生在长期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明显感到运动后身心的放松,学习的精力更为充沛,效果更加明显,由此可促使他们形成锻炼身体的价值观念[7]。

2.不同性别中学生群体之间体育消费结构的差异性。调查统计结果发现性别使中学生群体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从性别来看,男女生在健身运动器材上的花费和观看比赛门票上的花费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男生在购买体育器械和体育比赛门票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要高出女生许多。这种差异的造成与男女生之间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和各自所具有的相关体育消费动机有很大关系。本文调查统计发现,男生选择的运动项目以篮球、足球、乒乓球三项居多,女生选择的运动项目以体育舞蹈、羽毛球、乒乓球三项居多。相比之下,男生花费在相应体育器械上的费用当然要高于女生。

结论与建议

(1)新乡市中学生目前月平均体育消费金额大约有50%以上在30元以下,这与新乡市的经济发展是基本符合的,说明新乡市中学生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尚待提高。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全面提高居民的经济收入[8],为中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保障。(2)新乡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中目前仍以实物消费为主体,其中以体育服装所占比重最大,但已初露向参与型发展的端倪,并且消费方式也将趋于多层次、多样化。(3)不同性别中学生群体,其体育消费动机与消费结构呈现出与各自群体基本一致的态势。男女中学生在体育消费动机、结构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部分中学生在体育消费上盲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日趋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引导中学生在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之上树立体育消费意识和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提高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层次。(4)针对以上现状,建议中学体育教育进一步采取措施,营造良好健康的学校体育氛围。让更多的中学生关注体育事业发展,形成科学的健康、健身理念,增加体育消费投入。各级体育产业部门应根据当前中学生具有各种消费动机的不同情况,去生产与其动机需要相对路的产品或采取相应的措施[9],以进一步挖掘中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的潜力,促进中学生体育消费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振.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研究[J].体育学刊,2000,(6):125-126.

[2]蔡军.对中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4):57-60.

[3]储亚娟,宋丽娟.对城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7,(2):37-39.

[4]朱惠文.现代消费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63-64.

[5]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4-26.

[6]李宗浩.体育经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7-89.

[7]孔祥生,李大新.试论体育消费行为的流行与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

[8]林建君,丛湖平.中国体育消费研究综述[J].体育与科学,2001,(2):18-22.

[9]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1-43.[责任编辑 陈鹤]

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一、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现状如下:第一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不足。大学的课程比较少加上还有双休日, 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利用空暇时间进行体育运动, 而是在寝室打游戏, 睡觉或者进行网上购物, 这就导致了大学的大量消费花费在了娱乐和购物上面, 花费在体育消费上面的少之又少。其次, 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很高, 但是大部分花费在体育海报, 杂志, 运动服饰, 鞋子上面。极少部分把他们花费在体育锻炼和健身当中, 这对身体素质的提高是没有帮助的。

第二, 消费动机, 当代大学生中有部分同学体育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娱乐。由于大学人性化的课程安排和双休日, 导致大学生的空闲时间很多, 他们进行体育消费是为了打发闲暇的时间。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是为了追星。部分大学生作为体育明星的热衷粉丝, 会经常购买他们代言的一些体育产品, 还会大量购买自己喜欢明星的杂志和海报。只有一小部分大学生把体育消费花费在体育运动和健身上面,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提高身体素质。第三, 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不同。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多依赖于家长, 家庭条件的不同导致他们消费水平的差异。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体育消费以贵为主, 会选择一些价格高的体育用品, 相反家庭条件不好的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时主要以便宜的物品为主, 这两种体育消费差别很大。

二、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研究

(一) 体育消费观念

应该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认识, 加强他们的消费观念。适时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方面的宣传, 加强他们对体育的认识, 当大学生体育认识加强时, 他们会更加关注体育方面的事情, 从而对体育更加感兴趣,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导他们进行体育方面的消费。当大学生受到正确体育观念的引导时, 他们会了解到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情操。同时进行体育锻炼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 当大学生遇到心烦的事情时, 可以尝试进行体育锻炼来改善心情。与其把钱花在娱乐上面不如花费在体育锻炼上面, 购买一些健身器材让自己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体育锻炼。

(二) 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促使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而产生的意识及需求。对体育的不同认知会有不同的消费动机, 所以不同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消费动机。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 他们的体育动机不再是单纯的进行娱乐和用来追星, 在有了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后, 他们进行体育消费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 为了强身健体。当下关键是要摆正大学生的消费动机, 让他们以强身健体的动机进行体育消费, 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体育消费当中, 让他们正确地进行体育消费。

(三) 体育消费水平

大部分大学生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都不具备赚钱的能力, 他们的消费多依赖于自身的家庭。家庭的经济水平和家庭的消费观念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经济条件好和家庭经济差的学生在消费水平上有较大的差异。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 对家庭经济好的学生, 在满足自己产品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价格合理的商品, 不要对价格过于追求。在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 要综合考虑体育用品的耐用型, 选择性价比高的体育用品, 不要盲目的选择便宜但是劣质的体育用品, 在满足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消费。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观念的加强可以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动机, 促进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形成。正确观念的形成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新时代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的研究, 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当代人民在随求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健康意识的重视也是越来越明显, 体育消费在整体消费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新时期大学生作为体育消费的重要人群, 是体育消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体育消费的发展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成宇.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 (高等教育) .2017 (3) :41-42

[2] 张谷旻.符号消费视野下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8 (3) :65-68

[3] 魏明飞, 大学生运动风险感知现状及对其体育消费的影响[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7, 24-26

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结构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高校教师体育锻炼与体育消费意识较差,体育消费支出较低,且消费结构不合理。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消费

随着高校在教师的工作岗位、课时津贴方面的调整,高校教师的工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高校教师却在体育消费方面没有多大的变化。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消费状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众所周知,一些高级人才英年早逝都是因为不断透支身体的工作,缺乏体育锻炼造成的。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的现状直接反映他们的健身意识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调查河南高校教师的体育消费状况,提出了培养他们良好健身意识和积极进行体育消费的措施,从而积极主动地为增强体质而投资,更好地进行教学科研工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自河南省普通高校教师抽样,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20份。被调查教师学历比:本科62%,硕士30%,博士8%;性别比:女性43.6%,男性56.4%;年龄比:40岁~50岁44.7%,50岁~60岁18.3%,40岁以下37%。

全部数据运用spss12.0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河南高校教师生活消费结构水平

2007年与2006年相比,高校教师人均收入平均增长17%左右,而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消费表现为:大部分收入支出用于住房消费,其次是生活消费,第三是子女教育消费,第四是交通和通讯消费,最后才是体育消费,说明河南高校教师体育消费水平较低。随着住房消费的结束,用于身体健康、精神文化娱乐的消费将成为高校教师的一大消费内容。

2.河南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结构水平

课题组在对高校教师家庭所拥有的体育器材的调查发现经济条件好的高校教师家庭体育器材比较缺乏。其中49.5%的教师拥有运动服装,35.4%的教师拥有羽毛球拍,50%的教师拥有乒乓球拍,17.4%的教师拥有游泳衣,11.4%的教师拥有毽子,29.3的教师拥有足、蓝、排球,12.6%的教师拥有网球拍,7.2%的教师拥有冰鞋,0.2%的教师拥有各种器材。从以上调查可以发现,高校教师家庭体育器材的价值分布在50元~100元之间的占大多数。而且多数家庭购买体育器材是为了儿女,如各种球类、球拍、冰鞋等。由此看出,体育器材单一且数量偏少,体育消费意识的滞后势必给高校教师家庭的健身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全民健身活动在高校中的顺利开展。

从体育消费结构来看,可以直观地看到高校教师各项体育消费总额的分布结构。按比例依次是:一是体育服装,即鞋袜帽的费用为54.3%;二是购买体育运动器材费用为29.6%;三是旅游和郊游费用为5%;四是购买体育场、馆门票费用为22.4%;五是购买体育书刊杂志费用为14.7%;六是观看体育比赛和参加俱乐部协会费用均为8.3%。从中我们可以得知,高校教师的体育消费,体育服装等实物消费仍是第一大消费,而在体育健康咨询及医疗保健方面的劳务消费还停留在学校代扣的每人每月工资3%的医疗保险费上,这说明高校教师体育保健消费意识仍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层面上,这势必会对他们未来的健康产生影响。

3.河南高校教师体育意识、体育锻炼项目和体育活动时间地点的选择

4.河南高校教师体育消费滞后的影响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高校教师的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支出并不同步,收入大大提高,而体育消费支出仍停留在原有水平,多数还未将健康保健、体育旅游等纳入他们的主要精神生活中。

(2)高校教师体育消费是以实物消费为主,而体育健康咨询,保健等劳务和无形价值的健身精神和健身理论方面的消费较少,这说明高校高职称教师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加强引导。

(3)体育锻炼观念已被大多数高校教师所接受,但体育消费意识较差,体育消费水平处于较低的层次,且内容较单一。制约高校高职称教师体育锻炼、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闲暇时间少,工作压力大,缺乏对体育锻炼、体育消费深层价值的认识等。

2.应对措施

高校领导应重视本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使教师在这个浓厚的体育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应大力宣传健康的重要意义,提高对体育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促进高校教师体育消费。

各高校领导委托校工会积极邀请知名专家为广大教师举办有关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保健、健身运动的知识讲座,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各年龄阶段、各季节、各不同紧张程度工作的时期,体育保健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运动比赛,力争扩大参加人数的面积,通过比赛来调动每个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举办多种体育内容的培训班。如:针对女教师爱美的心理,可以举办不同年龄的健美操、形体训练及瑜珈培训班;针对男教师,可以举办不同年龄的乒乓球、羽毛球、篮、排球和网球运动的培训班,督促他们购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器材,长久地坚持体育运动;针对北方秋冬刮风的寒冷季节,学校工会要多组织一些体育锻炼的活动;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进行一定的福利补贴,发放健身卡,并限制时间进行消费,以督促教师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引导他们的长期体育锻炼消费。学校工会要在每两年为教师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教师对健身运动的重视,将其纳入日常生活安排;开展各院、系体育锻炼绩效的评比活动,以此作为领导工作业绩的重要评价指标等。

参考文献:

[2]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19(1):4~7

[3]王

常乃军:山西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份额与消费方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年女性;体育消费;消费文化

1672-1101(2021)03-0087-04

收稿日期:2020-02-13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AHSKY2020D73)

作者简介:杨菲菲(1986-),女,安徽芜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Alienation of sports consump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sumption culture of Young Women

YANG Feifei,YAN xiao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Key words:young women; sports consumption; consumer culture

一、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现状

(一)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结构和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女性在社会分工合作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据不完全调查, 青年女性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同时青年女性的经济独立性也得到提高,这些因素提升了青年女性的购买力,也有力促进了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增长。

从消费结构上看,因对自身“颜值”和完美身材的追求,青年女性在体育塑身消费上的比重较大,并具有从实物型体育消费向享受型体育消费转变的趋势。享受型体育消费又可细分为参与型体育消费和观赏型体育消费。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动机、意识和需求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一般来说,体育消费的基本动机是个人提升或享受,如健身、健美和休闲娱乐等。而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其心理和社会认同动机也有所增加[1]。黄丽妃的调查表明,目前,上海城市女性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其中参与型体育消费的需求最大,同时大部分受调查者有增加享受型体育消费的想法[2]。

从消费方式上看,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具有复杂多样性。以健身服饰消费为例,男性一般多追求舒适透气、耐用、实用等功能,而青年女性更倾向于个性化、品牌化,除考虑功能性和实用性外,青年女性会更多的考虑审美需求,在综合考虑款式、颜色、时尚潮流等附加元素的基础上做出消费决定。再如,在减脂或者增肌消费领域,男性多以到健身房参加健身为主要体育消费内容,而青年女性则会选择更多的体育运动形式丰富自己的健身生活,各式各样面向青年女性开设的瑜伽馆、街舞房等正因此而兴起。

(二)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内在动因

现代社会语境下,形体与自我认同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形体的建构和控制[3]。青年女性通过体育消费实现其自我认同是其内在动因。青年女性以形体作为消费载体,通过体育运动等方式对形体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年女性群体自我意识的理性回归,在促进自我认同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体育消费与其他消费不同的是,体育消费以“身体”为中心,不管是出于对健康体魄的需要还是对理想身形的追求,均是对自我“身体”的塑造,这是一种对自我认同的表达与呈现。诸如购买运动器材自行运动或去健身房健身,运动的结果是强健了体魄,改善了身形,在这个过程中也强化了对自我的认同。

同时,运动过程是对自身极限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同时也是对心理的挑战。对于许多青年女性来说,一次运动过程就是对自身身体和心灵的一次“折磨”历程,且这种“折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其本身就是自我毅力、自我控制、自我负责的一种决心表达。在体育消费的过程中,青年女性除了完成身形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还可达到心理的改变。比如现在瑜伽正变得越来越流行,正成为受到青年女性广泛欢迎的运动方式之一。因为瑜伽除了能够塑造身形,还能通过冥想以达到身心统一[4]。通过运动塑身强体的体育消费,可在宣泄压力、释放情绪的同时,见证、体会和感受日益改善的自我身体,内心的自我认同油然而生,并由此激发对生活的信心。例如把运动塑身强体的体育消费过程和日趋完善的形体改变,做成视频或拍成照片,放到抖音或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上赢得赞许和羡慕,亦会满足自我存在感和自我荣誉感。

(三)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外在动机

被社会文化认可是我们每个个体实现社会化进而融入社会的重要路径。社会文化的发展在不断形塑着女性的审美意识,比如通过身材管理,塑造完美身形,以达到社会文化认可的审美标准成为诸多青年女性的认识。因此,围绕形体进行体育消费,塑造格式化的身材,满足社会文化期望,重构女性形体话语,成为当代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重要外在动机。例如有些青年女性如果认为完美的身形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关联着择偶、就业、职业流动等,她们就会通过体育消费,塑造完美身材,以增加择偶、就业和职业流动的机会。

二、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异化

(一)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双重单一化

增加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是很多企业的目标,当下有些企业推动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刺激青年女性对身材永不满足的欲望和需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设置一些模板式的“标准身材”,引导青年女性以此为标准去审视自己和她人的身体形象,寻找自我身材的欠缺,利用青年女性对媒体中某个或某群体女性身材的羡慕以及对自身身材的不满和焦虑,达到推销体育健身产品或服务的目的。这种现象很容易使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取向形成双重“单一化”趋向,即体育消费单一于身材塑造,而身材塑造又单一于统一的“标本”,对“女性的身体进行切割,把它分解成各个部分,并对这些部分进行具体的格式化的规定[5]”,诸如 “天鹅臂”“A4腰”“蜜桃臀”等。

然而,体育消费应以提升身体素质、满足身体健康需求为初衷,身体健康远远不是身材能够度量的。而且,即便是为了塑造身材,单一的“马甲线”并不能涵盖每个个体多元差异的身材美感和魅力。现代消费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身体的审美框限于一种特定的标准,误导片面追求这种审美标准的青年女性,使其体育消费变成为“单一”地追求身材而且是他们所定义的“单一”的身材。现代技术的发展能够快速实现身体的某部分成为标准或理想的模式,但是女性身体与其理想身体之间必然又存在一定的差距,于是片面追求这种审美标准的女性一直处于身体焦虑状态。有关产业正是利用了这种焦虑心理,使女性陷入制造身体美的消费中,以促进自身行业的发展[6]。“双重单一化”正在使女性体育消费产业逐渐异化为单一的“美丽产业”。

(二)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突出女性形体物化

塑造特定的身材、实现自我认同、满足社会文化期望,成为当代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重要动机,这些动机的实现往往融入在女性形体被对象化的过程中,并在互进互融的过程中强化女性形体的对象化。

为实现自我认同和满足社会文化期望等,青年女性通过体育消费塑造社会需要的标准格式化身形,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身体美,使女性身形客体化。比如有部分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目的是为让形体更好迎合社会审美标准,成为大众更愿意观看的客体。如苏珊所言:“按照男人的观点,真正的男人不需要用什么花招来取悦别人,而女人却要靠伎俩和受罪来证明她们的女性气质,因为按照男人给女人的定义,美本身就是目的” [7]。她们按照男权目光通过体育消费塑造身体的美,固化性别权力结构,加重自身的“他者”身份,加深男权目光对女性身材标准的建构,强化女性身体的被格式化。在此过程中,青年女性进行的体育消费及其文化建构成为对象化女性形体的重要手段。

(三)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被操控化

表面上,青年女性进行体育消费是自由的,是自主选择和自主决策,但透过表面我们可以发现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实则是被社会权力网络所控制的,前述“双重单一化”和“女性形体的被对象化”实际上就是青年女性体育消费被操控的结果。社会权力网络制造出青年女性对身材永不满足的欲望和需求,利用青年女性对身材的焦虑,推销自己的体育塑身产品或服务,最终达成消费目的,使青年女性在集体无意识中按格式化的身材标准“被消费”了体育产品和服务。现代媒体和性别结构均是社会权力网络中的一种。福柯认为:“现代媒体已经成为社会权力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系统” [8]。今天的现代自媒体、社交媒体发展迅猛,在微博、直播、短视频等各类平台,各类博主、主播、网络红人等向其庞大的粉丝资源宣传格式化的身材标准,其背后是心照不宣的商业目的。打开各类自媒体,不经意跃入眼帘的经常是高桃性感的青年女性。而这种标准身材的宣称又契合了男权目光,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与推波助澜。以男权性别结构作为社会文化铺垫,“网红”作为身材代言人,商家和媒体不断创造和刺激体育和身体消費欲望,诱导和控制青年女性体育和塑身消费。

三、重塑青年女性体育消费文化

(一)回归健康旨向的体育消费信仰

重塑青年女性体育消费文化,首先要回归健康旨向的体育消费信仰。从医学角度看,腰瘦如A4纸、譬如天鹅、臀如蜜桃、形如S等并非一定是健康,而其对立面亦未必是不健康或疾病。消费文化宣称的身材完美程度并不等于真实的健康水平。体育消费应以提升身体素质、满足身体健康需求为信仰,身体健康是体育消费的主要目的,而身材的塑造如果与身体的健康相抵触则违背了体育消费的原有信仰。青年女性在体育消费过程中,如果过度注重身材的塑造,忽略体育消费对身体健康的本真意义,就会导致体育消费的主旨偏离。“女性消费者在对健康美丽的功能符码的追求过程中强化自我认同与快感体验,但功能符码在不断增殖的同时也消解了自身的重要性。个体在对符号进行编码时,往往容易导致自身与符号之间关系的失衡,而被迫处于‘被消费’的地位”[9]。现代媒体与性别结构等社会权力网络在操控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同时,消解了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主体意识。青年女性应回归体育消费原有信仰,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健康,摒弃违背健康的体育塑身消费。即使是利于身体健康的体育塑身消费,其目的也应是合理的,对社会有机体也应是“健康”的,符合社会良性发展的。

(二)重构青年女性身体主体价值

重构青年女性身体主体价值是重塑青年女性体育消费文化的根本途径。青年女性体育消费动机的异化导致其体育消费的双重单一化和身形的被对象化。只有重构其身形的主体价值,才能消解其体育消费动机的偏离与异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现代社会女性身材的塑造得到极大重视和过度关注,推动着以塑造格式化身材为单一目标的体育消费及其偏离。“标准身材”通过体育消费获得,又可以通过他人的注视而被消费。青年女性的这类消费动机和内容将难以摆脱被审视的客体地位[10]。然而身材总归只是外在,头脑才是根本。因此,青年女性体育消费再尊重自身身体的主体价值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主体的深度与广度,明确区分对自我-主体与对象-客体,追求身心的统一,避免在视觉主导与媒介规训下盲从。要强化多元化的身体形态认同认同,建立对自身身体的独立话语权。不仅如此,社会权力网络还应进行反思与文化重构,破除“囚禁”青年女性形体的权力“铁笼”,让青年女性按着主体价值进行体育消费。

(三)培育青年女性多元身形审美观

采取简单化、符号化、单一化的身体形象将女性的身材标准格式化,塑造女性形体的刻板形象,她们“拥有漂亮的脸蛋,高挑的身材,纤细的手臂,修长的双腿,丰满的胸部,性感的双唇,高挺得鼻梁,雪白的肌肤”[10]。然而,青年女性身材的美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富有生命感的,而不是单一的、同质的、不变的、格式化的。女性身形美可以“是娇嫩稚气的纯真美;或是生机勃勃的青春美;或是成熟沉淀的韵味美”。诸如,一些微胖的青年女性展示出其一种“肉肉”的可爱美被逐渐得到认可。只有培育青年女性多元身形审美观,方可使其在进行体育消费时遵循和坚定身体健康旨向的消费信仰,从而忠实于自身形体形象的真实性和自然性,责无旁贷、无所顾忌地投入到身体健康的追求中,并把身材的塑造作为一种意外的积极改变,信任“只要是健康的就是美的”身体审美观,将身体的健康与身材的审美统一起来,回归体育消费的本身意义。

四、结语

现代社会女性对身形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的快速发展。减肥塑身成为女性塑身符号化进程的一部分,也慢慢变成了女性体育和塑身消费的重点。青年女性有建构自己身体形象的需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似乎出现了异化。本来通过体育消费满足身体需求,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身体健康的手段,但由于部分女性为迎合社会文化的期望、男性的凝视、他人的认同,忽视了自身的真正需求。这警惕我们,青年女性在体育消费的过程中,权力系统要进行反思与文化重建,建立多元的身体审美,回归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本真意义和原有信仰。

参考文献:

[1] 时清.开封市不同社会阶层城市女性的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6):68-71.

[2] 黄丽妃.上海市中青年城市女性体育消费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5.

[4] 趙岷,许国宝,李翠霞.由教化身体走向解放身体———体育教育的 21 世纪猜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0):53-57.

[5] 白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消费身体的现代性悖论[J].中州学刊,2010(5):123-127.

[6] 叶燕燕. “完美”身体形象的背后[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 苏珊·布朗米勒.女性的人体形象[A].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C].北京:三联书店,1998:114.

[8] 刘榕.从权力视域看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消费的控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8):98-99.

[9] 徐颖.视觉隐喻下女性身体消费的规训化反思[J].宜春学院学报,2019,41(8):50-54.

[10] 王慧.女性消费异化的社会学研究——基于身份与认同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责任编辑:吴晓红]

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是指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体育活动有关的消费活动与观念。它反映了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是中学生培养素质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经调查与分析, 可以了解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教学质量, 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部分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参考了国内体育类期刊中有关探讨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 对其研究内容与方法作了深入分析与借鉴。

1.2.2 问卷调查法

就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设计相关的问卷, 征求专家及部分研究对象对初拟调查问卷的意见和建议, 对初拟问卷加以修改和定稿。在调查前对问卷的可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正式可信后正式使用。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120份, 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00份。

1.2.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结果作常规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方式、体育消费目的、体育消费的量与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

2.1 体育消费观念

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一般偏上, 有59%的学生认为如果有多余的钱他们会用来体育消费, 说明这一部分的学生体育消费意识领先, 消费旺盛。

2.2 体育消费的目的

表1显示中学生体育消费的目的是以增强体质为主, 其次是减肥健身, 最后是社会交往和攀比争先。这说明中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精力旺盛, 较为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男女生在体育消费目的上是基本相同的, 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女生在减肥这一方面比男生高出5%。

2.3 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

表2表明, 没有时间、没有钱和缺少场地设施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 课业负担较重, 学习十分紧张, 每天上课时间几乎都在8~10节课以上, 甚至周末也不例外, 几乎都没有时间进行体育消费。这都是学校的生活制度决定的。 (所谓生活制度是指一天内的睡眠饮食、工作或学习休息和体育锻炼等各项活动, 做出基本固定的时间安排。)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来源是父母, 没有自主权, 而且每月的生活费都是固定的, 所以体育设施的开放与否是影响他们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们的体育设施还具有滞后性, 各种体育场馆的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学生的需要, 社会上仅有少数的体育场所归体育管理部门后所属的单位管理, 对外开放的极少。另外, 调查还表明除学校的体育课外, 中学生的体育消费大多是自发的无人组织和管理, 更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 缺乏科学性, 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虽然学校和一些体育组织相继开设了体育俱乐部和辅导班, 学生们参与踊跃, 但还是受规模、时间、费用等条件的限制, 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2.4 体育消费的方式

表3表明中学生体育消费方式中, 参与性体育消费高于观赏性消费, 其原因在于参与性体育消费的产品如运动服装、运动营养以及体育器材等, 其特质都能满足运动和生活的双重需要, 这一点恰好能满足中学生的消费水平的要求。所以在参与性比赛中, 体育服装、运动营养和体育器材所占比例较高。指一方面说明学生家庭的体育消费讲究效益, 家长及满足了孩子们的体育消费也解决了孩子的吃穿等生活费用问题, 可谓一举两得;另一方面在体育消费中专门针对孩子的体育培训的投资也在逐渐增加, 表明“花钱买健康, 体育消费已经成为必要的生活消费”等价值观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在体育消费方式上尤其在观赏性体育消费上, 可以明显看出男女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体育报刊在观赏性体育消费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是比赛门票。这是有中学生喜欢的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等, 有着固定的职业联赛制度, 因而影响较大, 有的比赛还特意针对中学生采用大幅度优惠, 所以能吸引中学生到现场观看, 而且现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多位外国体育明星。他们平时最关注如美国NBA篮球赛, 欧洲五大足球联赛等体育赛事,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中学生对体育报刊和有关纪念品的消费大。在这方面女生的积极性明显低于男生。男生在观赏性比赛中的体育消费占有绝对的分量。

2.5 体育消费的费用

表4中表明从中学生学期费用的百分比中可以明显看出男女生之间的差距, 男生的费用是在两个极端较多, 尤其在300元以上者占了19%, 因为男生的消费方式较多、花样多, 费用自然比女生多。女生的费用都集中在50~100元, 这一部分占了整个比例的28%比男生高上了13%, 主要因为她们的体育器材都是小样化, 充其量就是羽毛球拍相比较男生的篮球足球等价格低了很多。在众多的问卷中, 有两名女生的费用比50更少, 这会是什么情况呢?对他们进行谈话得知, 她们的运动服就是校服, 不用额外花钱, 最多就是买运动鞋。即使是运动鞋也因为家庭条件的影响而购买价格较低的那一种。

3 结语与建议

(1) 从调查结果看出, 目前中学生体育消费均以实物消费为主。其中男生以体育服装、器械和报刊为主, 占总的体育消费的73%, 女生以服装为主, 器械和运动营养为次, 此类消费占总的体育消费的62%。在观赏性体育消费中男生占有大部分的比例。女生在这方面的投入较少, 与她们对体育的喜好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 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建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在现有的条件下, 结合自己年龄阶段的特点, 在达到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过程中, 以全面发展身体健康为目的, 合理分配体育消费比例, 少做攀比争先, 多倾向于知识性、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消费。

(2) 现在中学生的体育意识有待加强, 建议学校多组织一些兴趣活动小组, 开展内容丰富的竞赛活动, 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 同时也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为此, 我们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主导者、引导者、指挥者, 积极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 及时总结经验, 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使自己的体育课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欢, 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 随着中学体育课课时的增加, 相信会使更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还通过组织趣味性的校园比赛、活动, 如体育节、校五项联赛、还开展了“阳光运动60分, 健康快乐每一天”的一系列活动, 不仅落实了国家关于中学生每天不得少于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规定, 而且也使学生掌握了一些不需要再投入消费的锻炼方法, 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拓宽了学生的参与面, 推动了学校体的发展。

(3) 开发培育适合中学生的体育消费市场, 引导学生自发主动的体育消费行为。体育产品多样化, 以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要。理顺市场价格, 降低体育生产成本, 促进体育消费品价格适应中学生的需求, 刺激消费。

(4) 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健身娱乐活动, 使“花钱买健康”成为中学生的共识, 引导中学生为健康投资, 促进体育消费。不仅仅使在校学生受益, 同时也希望以学生带动家庭, 家庭带动社区, 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全民重视健康、参与体育活动, 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奥运会。

摘要:在国家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 通过对所任教不同年级的初中学生连续3年问卷调查, 对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他们的消费目的明确、态度积极, 但是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较多。主要表现在没有时间、没有钱和缺少场地器材上。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对其进行研究, 对于合理的引导他们的体育消费, 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 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正确指导思想、成为符合国家新的《体质健康标准》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 姜振.中小学体育消费行为分析[J].体育学刊, 2000 (6) :125~126.

[2] 王伟, 梅茂荣.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2 (5) :16~17.

[3] 顾国祥, 俞仁龙.消费行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

[4] 黄小波, 李一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技, 1997 (18) :1~2.

[5] 邵淑月, 陈梦周, 张智全.我国体育消费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6 (4) :43~46.

[6] 于振凤.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技, 1999 (19) :30~31.

[7] 何敏学, 都晓鹃.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 2004 (5) .

[8] 陈嘉惠.福建大学生体育意识与消费现状的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 1999 (4) .

[9] 许杰.中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J].四川体育科学, 1999 (4) .

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西赣西地区5所高校2000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赣西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不高,提出可行性建议,达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带动地区体育普及、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地方普通高校 大学生 体育消费行为

体育消费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消费己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关联到经济、文化、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综合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将逐渐成为未来体育消费的重要群体。通过分析研究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特点,了解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培养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以促进地方普通高校学生这个素质较高群体合理的体育消费行为,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行为习惯。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对江西省赣西地区的5所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现状进行调查。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归纳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发放情况:在赣西地区5所普通高校中发放《地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960份,有效问卷1920份,有效率为96%,满足本研究的需求。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 EXCEL软件中相关应用程序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闲暇时间经常从事的活动

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接受调查的地方普通高校学生(1920人)在闲暇时间最喜欢从事的活动是上网;其次是体育活动;再次是学习。其中男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远大于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通过对地方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余暇活动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上网是大学生在闲暇时间首选的一项活动。这表明网络己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部分学生座谈后了解到,他们在网上最主要的行为是游戏、QQ聊天、网上购物、看新闻等事情;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过观看体育新闻及赛事转播、看体育产品介绍、进行健康咨询等行为。今天,网络虽然拓展了体育发展的空间,使体育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有一点应该引起警觉,那就是网络已经占据了人们闲暇生活的主要部分,这一趋势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已经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对学生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普通高校男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存在较大差异,男生整体上喜爱篮球和台球,而女生对乒乓球和和健美操运动情有独钟。同时男女大学生都很喜爱登山和羽毛球运动,这和赣西地区多山的地理环境和地方普通高校具有良好的羽毛球运动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羽毛球和登山运动可以进一步在地方普通高校中普及和开展。

2.闲暇时间体育锻炼习惯

对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进行了调查。有关调查表明:男生中有93.45%喜欢体育锻炼,女生有73.42%喜欢锻炼。而部分大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原因是他们都对体育不敢兴趣、不懂锻炼方法和缺少场地及经济困难。虽然大多数学生喜欢锻炼,但是在正常的体育课外,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每周参加3~4次课余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情况不太乐观。

三、地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现状

1.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而进行准备、选择、决定、购买、使用和评价体育商品(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等一系列脑力和体力活动的总和。它是消费者主体与客观环境(和体育活动有关的一切空间)相互作用而存在的一种开放性的动态系统。这一动态系统与人们的体育消费心理有密切的联系,是表现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一种过程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经济收入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从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月平均经济来源来看,绝大部分是家庭按月给学生的汇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收入的改观,家庭对学生支持的费用会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受到社会文化背景、消费习惯、消费意识及体育价值观的影响。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们必须首先满足生存需要,然后才可能追求发展及享受的需要。因此,当人们的经济收入还不足以充分满足其生存需要的时候,人们就不可能去参加体育消费,所以经济直接影响着体育消费。

本文将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在最近一个学期中的体育消费额度划分为四个水平:0元为最低水平,1元~60元为较低水平,61元~120元为中挡水平,121元以上为较高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地方普通高校学生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高,在最近一学期中,被调查的2000名大学生中有721人进行过61元以上的体育消费,占总人数的36.0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赣西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开始出现较大程度增加。但在未进行体育消费的100人中,有72名女大学生未进行过体育消费,占未进行体育消费人数的72%,这表明地方普通高校女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远不如男生。

2.体育消费机构

体育消费结构是一定体育意识和消费行为的具体反映。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仍然是以体育实物和体育信息消费为主。

(1)体育实物类消费指人们购买体育实物类商品或在参与和体育有关的活动中,所消耗的实物产品。主要包括运动服装、鞋帽、运动器材等实物。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在这项消费的有1922人,占96.1%,其中运动服装91.56%,小型运动器械84.43%和体育比赛纪念币、体育明星画像等3. 19%。男女大学生在这项开支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2)体育信息类消费。指人们为获得有关体育知识、信息而购买体育期刊、书籍、报纸、杂志、音像或上网查寻收集相关资料所进行的消费,也称体育精神型消费。在调查中发现,有这项消费的大学生为196人,占41.61%,其中男生占74.51%,女生占25.49%,没有这类消费的大学生为58.39%。

(3)参与性体育消费。指人们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而参与到与体育相关的各种活动中进行的消费。本文主要调查了地方普通高校学生观看比赛门票、租用场地费用、参加班级或学校的体育活动所交费用等。有这类消费开支的大学生为794人,占39.2%。其中参加班级或学校体育活动所交费用占53.68%,租用场地费用占31.43%,观看比赛门票占14.89%。在这类消费活动中,男生所占比例要远远大于女生。目前还有60.72%的大学生没有此项消费,有待引导和开发。

(4)劳务类体育消费。指为了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或因身体状况而需要相关体育活动进行辅助治疗的消费。本文对地方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训练、培训活动费用和身体康复性体育消费两项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300人在最近一学期进行过这类消费,其中参加体育训练、培训活动占93%,身体康复性体育消费占7%。其中参加各种培训活动的女生比例要大于男生。

(5)博弈性体育消费。本文只对地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彩票消费进行了调查。体育彩票是政府给予体育的一项优惠政策,在社会上己经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普通高校学生没有这项消费的占95%,仅有5%的大学生偶尔进行这项消费,且都为男生。

四、体育消费评价

体育消费评价是体育消费行为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维护消费者的体育消费权益以实现体育消费行为的预期结果,即消费者通过体育消费评价认识和分析体育消费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非主观因素所产生的问题,如服务态度差、商品质量差、买到假货等等,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途径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以便使体育消费顺利进行或补偿满意度。纵观近年消费权益各种侵权事件的报道,很难发现关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方面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好象体育消费环境很好、体育消费品质量合格等等。其实未必,经过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在体育消费行为过程中的消费权益问题还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还没有树立强烈的体育消费权益意识。而我国在体育消费权益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体系或稳定的、专门的组织机构。

1.体育消费满意度较低

对地方普通高校学生消费体育商品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4.31%的大学生在体育消费的过程中出现过不满意。占了很大的比例。这说明在地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体育消费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自身的原因,也有体育商家或产品的原因。但不论怎样,最终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再次进行体育消费的积极性。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应该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对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对体育消费品的不满意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体育类商品质量差成为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对消费体育类商品出现不满意的首要因素,也说明目前的体育类商品的质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商家应该努力提高体育类商品的质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此外,和同类商品相比后发现该商品价格太高这一原因排在第二位,则表明学生的体育消费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不满意行为分析

经过筛选确定了学生在出现不满意情况后所采取的几项主要措施包括:抱怨几句,凑合着用;劝朋友不要再买同类商品;转卖他人;找厂商退还;采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和其他做法。这依次反映了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品的不满意程度。不满意程度越高,大学生的不满意行为可能就越激烈。上表说明以劝朋友不要再买同类商品和抱怨几句、凑合着用是学生采取的主要补救措施,总计占被调查大学生总人数的84%。这一结果让人感到吃惊,作为未来社会消费潮流引领者的大学生而言,存在如此淡薄的消费权益和法律意识,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结论与建议

1.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力度

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介与传播渠道,让大学生明确“体育能够提升生活品质”,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大力宣传体育消费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提高他们对体育消费行为的认识,促进他们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大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大学生的“健康观”,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2.转变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观

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自己的发展,而且还间接地对他人起着“示范效应”。把社会上的一些合理的消费观念、消费认识经过加工后引入高校,成为塑造大学生消费观念和健康生活观念的工具,然后这些工具经过高校这个“文化场”浸润后又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社会上,从而实现社会消费环境的不断优化。

3.加大对高校体育场馆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调查与综述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的空间多指向单调性和单一化。这不仅与现今高校体育倡导的“健身方式的多元化”和与大学生展现时代精神的趋势相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在扶持和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空间结构的同时,应加大对现有运动场地的功能建设,使其更好地为大多数学生服务。

4.多开展一些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体育运动项目

不仅可以多开展一些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如街舞、网球、瑜珈等项目,而且也可以根据学校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秋千、武术、拔河、毽球等项目,并形成教材。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女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开拓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创造条件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宋亨国.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其模式的确立[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4)

[2]陈华:体育消费行为理论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

[3]段鹏,肖德赵汉华: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定量分析——以湖北为例[J].体育科学,2007,(5)

上一篇: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