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范文

2024-05-23

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2016年11月7日,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保障信息安全问题。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各单位要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网信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结合工作职能和业务需要,提高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自觉将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纳入国家网络安全总格局和服务国家信息化建设总目标。

会议要求,教育部近期要推动理顺工作机制、制定教育数据管理办法、开展网络安全综合治理活动等三项重点工作。各单位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主动作为,在推进教育系统信息安全工作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安全与发展、使用与责任、内容与设施、信息采集与开发应用、教育部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教育部:关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使用新规出台

为加强对中央高校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稳定支持,财政部、教育部2016年11月27日公布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和管理,提升中央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

办法指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中央高校开展自主选题研究工作,使用方向包括:重点支持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升基本科研能力;支持在校优秀学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支持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研究;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

办法强调,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和管理要纳入中央高校财务统一管理,专款专用,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标准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注重绩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办法还强调,基本科研业务费不得用于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和福利支出;不得购置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不得分摊学校公共管理和运行费用;不得作为其他项目的配套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支付罚款、捐赠、赞助、投资等支出;也不得用于按照国家规定不得列支的其他支出。

办法明确,中央高校应当按照国家科研信用制度的有关要求,建立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科研信用制度,并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纳入国家科研信用体系。

教育部:全国教师在国家级平台“晒课”400万堂

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工作推进会,目前在宁夏银川市召开。据悉,在不到5个月时间里,全国共有4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报名参加活动,“晒课”近400万堂,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据了解,2016年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于5月正式开放“晒课”。根据活动要求,教师所提交的网上“晒课”内容应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有条件的老师还可以上传课堂实录和测评练习等。

安徽:民办职业学校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

为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安徽省发文鼓励按“非禁即准”尝试多种办学模式,符合招收条件的民办职业学校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

安徽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学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技工院校)、普通高中学校,其招收的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对在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符合国家标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三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民办高校招收的符合条件的普通本专科学生,其中包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助学金。

广西:开展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专项行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教育督导办近日下发《开展普通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全区中小学配足配齐课程教师,开齐开足音乐、体育、美术等课。

通知指出,要配足配齐课程教师,提高乡村教师待遇。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向村小、教学点倾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標准。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定向培养、学费代偿等多种方式,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乡(镇)村小、教学点教师。加大全科生毕业从教和特岗教师从事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教学的人数比例。实施中小学教师走教计划和县域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通知提出,多种形式增加学科教师供给,加强对乡村学校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尤其是转岗教师的培训,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各地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农村中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师资结构性紧缺问题。同时,完善教学活动场所,配齐配足教学仪器等设施设备。

首届中俄青少年冬季运动会进行赛事外人文交流

2016年12月1日,首届中俄青少年冬季运动会新闻发布会在哈尔滨召开。主办方透露,赛会期间将组织速度滑冰、冰球、高山滑雪等项目的两国运动员混合训练,并由中俄两国参赛教练员对两国运动员训练情况进行点评。其中,开展中俄两国之间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被列为与比赛同等重要的活动。

为此,本届运动会期间,除进行体育比赛之外,组委会还安排了中俄参赛运动员经验交流、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交流、中俄运动员联欢、参观哈尔滨城市风貌等活动,旨在促进中俄两国之间人文特别是体育交流,增进两国青年之间的友谊。

首届中俄青少年冬季运动会定于2016年12月7日至11日在黑龙江省举行,共设置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高山滑雪5个分项27小项。中俄双方各派出由117人组成的代表团参会,运动员年龄在13岁至21岁之间。本次赛会由国家体育总局、黑龙江省政府主办,黑龙江省体育局承办。

浙江: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三年内全面铺开

2016年11月25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縣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嵊州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丁天乐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既是中小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保障,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要进一步深化对该项改革的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改革的合力。要明确改革对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消除顾虑,促进教师认同与参与,同时还要保障改革各个环节的公平公正公开。

会议强调,“县管”就是探索建立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使用的新机制;“校聘”就是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按岗聘用、竞争择优、强化考核的新机制。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要明确教育等各个部门在中小学教师“县管”中的管理职责,科学合理地统筹配置好师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另一方面要强化中小学校在教师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落实用人自主权,并探索竞聘上岗、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根据部署,接下来,被确定为“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的杭州市上城区、临安市等28个县(市、区)将于2017年9月前完成首次改革任务,全省将在2耀3年时间内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

河北:石家庄“教师+志愿者”托管5.9万名学生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省会文明办、共青团、关工委联合发文,倡导建立“教师+志愿者”的托管服务模式,推动形成“教育部门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托管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参与免费托管学生达5.9万余名,占在校生人数的31%,基本实现“公办小学全覆盖、申请学生全纳入”,解除了12万余名家长的后顾之忧。

志愿者服务主要以协助学校看护学生为主。在此基础上,志愿者可发挥自身特长优势,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托管活动。内容上,志愿者可协助教师看护学生,可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等兴趣社团活动,可开设书法、篆刻、剪纸等传统文化课程,也可举行专题讲座,传授卫生、防灾等生活常识,改变了学校单一托管的管理形式,进一步丰富了托管活动内容,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北京:空气污染“红色预警”不再统一停课

2016年11月24日,新修订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对外公布,将现行的“红色预警”统一停课,调整为采取差别化应对措施,实施弹性教学。

根据新修订的预案,预警由北京市教委统一发布,各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区域实际污染情况采取差别化应对措施。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时,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课,中学(含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弹性教学方式,由区教委、学校根据所在区域空气质量状况灵活掌握。

弹性教学具体有三种模式:学校不停文化课,缩短学生在校时间;学校实施半日制上课;学校实施停课,可利用与邻近的周六或周日进行调休安排。

此外,预案提出高等院校要严格落实红色预警指令的有关措施要求,指导学生安排好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减少户外活动,停止户外体育、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

吉林:大力发展足球运动和冰雪运动

吉林省日前出台《吉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提出通过建设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打造四级足球竞赛体系,加快发展足球运动。吉林还提出,要加强对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开设冰雪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达到500所以上,青少年冰雪活动基地达到100个以上。

吉林省将着力加大足球场地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小型、多样化的足球场地;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深入开展;抓紧完善常态化、纵横贯通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推动延边州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和长春市净月区校园足球特色县区建设;建设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50所左右;引进国内外高水平足球讲师指导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开展校园足球管理人员、(专、兼职)教练员、体育教师业务培训;相关高校修订完善体育专业人才培训方案,鼓励学生选修足球专业。

江苏:2017年起职称评定取消外语计算机门槛

从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该省出台《关于调整我省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从2017年1月1日起,不再将外语水平与职称评审挂钩,取消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为人才“松绑”。

按照最新政策,从2017年起,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江苏省各类专业技术资格,对职称外语水平原则上不作要求。对县及以下基层单位、年龄满50周岁的、已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或外语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外语水平要求不高的系列(专业),一律不得将职称外语作为申报和评审的必备条件。确实需要评价外语水平的,不得作为申报必备条件,可作为评审时的参考因素,按评审权限事先报经同级政府人力和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同意,并向社会公开。

政策同时规定,彻底取消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今后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江苏各类专业技术资格,不论层级、不论单位性质,一律不得将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职称申报和评审的必备条件。

吉林:长春校园及周边食品监管无死角

吉林省长春市食品安全办等6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全部纳入监管范围,要求学校周边的食品经营者全部要进行许可、备案、登记。

《方案》要求,以学生为就餐主体的食堂,学校不得以学生食堂的名义对外承包。在校园内或利用学校房产开办的主要为学生服务的小卖店、超市中的食品流通活动,学校应将其纳入学校食品安全范畴进行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依法依规对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小食品商店、小餐饮、家庭托餐等进行许可或备案、登记,将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全部纳入监督管理范围,实行监管全覆盖。

根据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学校校园及周边地区作为日常检查、随机抽查和飞行检查等重点地区和单位,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和食品抽检,每年春秋季开学后对学生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开展专项检查。

首个开放式职教集团在江苏挂牌

近日,江苏开放大学职教集团在江苏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导,由江苏开放大学联合行业、企业、教育机构等单位共同组建的紧密型联合办学实体。

据介绍,江苏开放大学将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从中职、高职到应用型本科的全程对接。其中,依托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学习成果累计和学分互认方面的功能,将有力推动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之间的互通、融合。

据了解,集团今后将着重探索建立不同教育类型的同一化质量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优化办学业态。

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工作, 把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尊师重教, 首在尊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在教师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在教师的素质。而青年教师的成长状况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系着一个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学院要从发展实际需要出发, 把对青年教师的选用、激励、培养工作, 做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突破口, 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综合素质优良, 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 视为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 在青年教师培养中, 采用“传帮带”的组织形式

青年教师在学校里只获得了从事教师职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某项专业上打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但是缺少实际经验和情感体验, 刚走上教师岗位, 不会组织教学, 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难以突出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他们总是用自己的专业标准去衡量学生, 产生超学生实际水平的教育教学形式, 造成师生各自为战。有的由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不得法而出现工作挫折, 于是消沉畏缩, 甚至失去信心。青年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反思和学习才能熟悉专业及学生活动的基本规律。

“传帮带”就是组织青年教师与同科室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结成帮扶关系, 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训练, 早日胜任教师岗位要求。开展好教师“传帮带”活动不仅可以达到“以老带新、共同发展”的目的, 而且有利于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 促进教学工作, 弥补教师队伍断层,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传帮带”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教学工作。首先选拔担任培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 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 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然后由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协商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 经教研室同意后报学院院办审批备案。

指导教师必须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 对青年教师政治上关心、业务上指导、生活上帮助;从工作态度、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手段等环节悉心指导、传授自己的工作心得;每学期有重点的认真审阅青年教师教案不少于六篇并签署意见;每学期至少听新教师上课10节, 每节课都必须与新教师交换意见。开放自己的课堂、公开自己的教案本与学生练习本;加强与相关班主任和学生联系, 了解新教师的工作情况, 指导青年教师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每学期末, 学院按照“传帮带协议”要求, 检查“教案指导意见”、“指导工作记录”。鼓励指导教师带领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应积极选听一门或若干门课程, 并主动参与或承担指导教师的一些工作, 如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经常找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

要求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双方签订培养指导协议并按照协议要求履行各自职责。学校认真抓好计划的执行, 定期对师徒双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将培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使培养计划真实有效。

“传帮带”活动的检查考核由教研室进行, 分为日常检查和阶段检查及综合考评三部分。日常检查主要检查教案、听课本和作业本, 每两周一次;阶段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在每学期末结合常规工作、工作效果、大型活动中的表现、课改科研等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给予表彰。

2 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 建立了青年教师试讲制度

青年教师在担任主讲任务前必须对课程的主要章节进行试讲。由本人提出试讲申请, 经教研室考察同意后进行试讲。

青年教师试讲可以三次, 内容先易后难, 本教学部门全体教师参加并对其试讲进行评论。听课教师根据听课教师对试讲评议, 帮助青年教师对教学环节不足方面进行针对性培训, 准备下一次试讲内容。

青年教师最后一次试讲青年教师试讲由本部门主持, 邀请教学部门教师代表、教研室参加, 对青年教师的试讲进行评论, 合格后由教学部门向教务处递交该青年教师开课申请报告, 待批复后, 青年教师可独立授课。

3 对青年教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大力表彰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对他们除了给予荣誉外, 还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使每个青年教师都明确自己工作的状况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对稳定青年教师队伍, 留住人才, 用好人才, 吸引人才都有很大的号召力。

学校应建立青年教师业务发展档案。学校从青年教师入校起便应建立青年教师业务发展档案, 把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学术活动、教学竞赛的有关情况和成绩, 要逐项记入青年教师个人业务发展档案。根据青年教师个人业务发展的情况严格考核制度, 把好聘任和奖惩关。对于责任心不强, 教学效果差且没有改进的青年教师视情况给予处分, 严重者可以进行待岗、解聘等处理。

学校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 鼓励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教案评比、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优秀课件评比等, 为青年教师创造充实自己、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感受到事业上创新有机会, 干实事有舞台, 要发展有空间。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 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和参加相关的一些学术研讨会, 使青年教师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中博览众家之长, 借他山之石, 丰富自己, 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特色,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取得更高层次学历, 学院在费用上予以报销。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 在老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下, 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培训, 促使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做到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教书育人, 忠于职守, 青年教师讲课水平逐步提高, 已经能够独立走上讲台, 学生评价逐年提高, 已具备独立带实习、讲授部分章节, 上好每一堂课的能力。我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日趋合理化, 老中青教师队伍阶梯排列, 新老教师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和谐共事, 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优秀的人才基础。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工作, 把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尊师重教, 首在尊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在教师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在教师的素质;促进教育公平, 难点也在师资配置。而青年教师的成长状况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系着一个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几点实施措施, 供大家参考。

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发展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越发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和培养学生的直接实践者,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教师是保持学校稳定的中坚力量,学校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的总要求。职业道德修养主要体现在敬业、爱护学生、为人师表等三个大的方面。

敬业

教师作为职业,作为劳动者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不可否认,教师是受尊重的职业之一,形容教师的话语经常被提及,如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烛等。教师在敬业的基础上还具有责任感,就像在汶川地震中,有多名教师为救学生,放弃了求生的机会,无愧于“为师”两个字。他们除了敬业,更多体现的是责任,在危险时刻想到的是孩子家长的托付,祖国将希望托付给他们,就必须履行责任。

教师在带学生外出写生时,由于学生们都分散在不同地点,所以,作为老师要做指导,不仅要走很多路,还得有耐心。虽然很疲惫,但一回想起自己做学生时,没有教师的关注和辅导很辛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教师敬业的体现。常听老教师讲:“当老师是个良心活。”说得有一定道理。老师可以做得很轻松,只是上课,确实不累;但当反思时,就会感到愧疚。既然做教師,就得负责任,要对得起学生,让他们能够有所收获,品质有所提升。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奉献,因为所有的模范教师首先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作为教师,应该立足自己的教育工作勤恳付出,精神饱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如此才能对得起教师职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爱护学生

爱护学生包含两个方面:尊重学生、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尊重学生 学生处于心灵成长的阶段,心理相对比较脆弱。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别需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运用,切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简单言语可能一闪而过,却会在学生心里留下痕迹。要告诉学生: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尊重学生的另一个体现就是要敢于听取学生的意见。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愿意表达自己,作为教师不能觉得学生思想幼稚,应该擅于与学生平等交流,适时吸纳和认可他们合理的地方,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塑造健康的人格。

后进生的教育 教师应该发现优点让后进生找到自信,后进生的教育对班级教育的整体提高非常重要,是一项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工作。教师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关怀后进生。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往往会有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在这种情况下,何种教育都不会起太大作用。在采取措施时应该深入了解情况,对学生情况有全方位的认识,认真分析其落后的原因;给他们更多关心,消除与老师之间的隔阂,并对其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怀。

二是让后进生参加更多的活动。由于成绩差,有的老师甚至把限制或禁止学生参加活动作为惩罚手段。这既违反教育规律,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在自卑、压抑的心境中,只会愈发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应该优先让后进生参与各种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兴趣特长,如此才能有利于建立起信心。

三是注意多进行正面表扬。后进生虽然缺点多,但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同样希望受到其他同学的尊重和教师的表扬。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及时肯定和表扬;后进生取得同样的进步,教师应优先表扬,借此增强其自尊心,建立自信心,强化正确行为,并促使他们将这种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他方面。

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言传身教很重要。青少年学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幼儿时期容易受父母影响,学生时代自然容易受老师影响。常有老师说,班级情况和班主任很有关系。学生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一些行为方式和做事态度。因此,作为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要对学生负责。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大字,就是对这一点的昭示。曾有个老师在汶川地震时不顾学生,第一个冲到操场。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结束语

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教育工作的要求。为此,笔者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角度入手,结合切身体会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综上所述,教师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应该从敬业、爱护学生、为人师表这三个大的方面入手:热爱教师事业和自己的岗位,勤恳工作;爱护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品质;对于后进生不抛弃、不放弃,通过发掘优点促进他们的进步;注重教师的形象,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教育。可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是一项重要而持久的工作,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努力,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用品格培养品格的工作,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在他本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果上,而且对学生的心灵也会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本文从分析加强教师职业道德重要性、紧迫性入手,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剖析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处理好“义”和“利”、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自由和纪律、道德的借鉴与创新的关系,详细阐述了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四个途径。

关键字:教师 职业道德 建设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给我们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理念,去探索和创新。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言:“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自重,可见教师要自敬、自重,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培养出新时期的人才。”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四有”公民的需要

人的素质是多面的,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而基本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倾向、思想情操等,教师只有具备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远大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那就会对本职工作再现出深沉的爱、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培养“四有”公民作出积极的贡献。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对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人们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教师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自立、自尊、自强、创新、进取以及平等竞争、讲求效率等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形成。但是,我们不能漠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师队伍中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消极的思想道德观念正在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献身教育、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根本措施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发展二十一世纪本国经济的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加大。通过对外开放,我们不但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且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渗透到教师队伍中来。窗户打开了,不单有清新的空气,还有污浊的空气一同进入,清新的空气我们要吸收,污浊的空气有时也难免在不知不觉中吸入进去了,清气健肺,浊气败肺,如果不加强抵御能力就势必日久成疾,最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们既要采取措施缩小其消极影响,更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的体现,但又突出教师职业领域内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是评价教师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劳动,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产品也是人。教师道德是与教师教育劳动、教师职业相适应的,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互相关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的这种长周期性,要求我们教师一切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计名利和个人得失,也可以说教师的职业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奉献。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提出了“精业”,就是我们要把教师看成是一种事业,放在第一重要位置上。只有这样爱岗,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服务之中;才能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才能乐于奉献勇于牺牲;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事业因而才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要力求做到:一是教学过程的道德规范;二是教育科研中的道德规范;三是师生关系及与同事间的道德规范;四是教师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五是教师的服饰仪容、言谈举止、行为态度和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这也是教师个人德、才、学、识等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目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育战线,广大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把自己的学识、能力、青春年华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爱校如家、精心育人、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但是,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与职业道德规范不吻合的现象,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事业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够

主要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作为教师本来是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培育,为祖国造就出一大批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但是,由于这样教师的存在,无法更好地贯彻我们的教育方针。

(2)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主要表现在不接受新事物,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只是一味地用老一套的观念和方法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用一本教案教一辈子,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可以说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

(3)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泛起

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角色意识淡化,道德理想迷失,教育过程的功利行为强化,下海、跳槽、第二职业影响部分教师的思想。这也是在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4)个别教师存在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不良行为

这些不良行为主要有利用节日向学生索要礼品,利用学生搞创收,把学生当成赚钱工具,不注意生活小节、说话随意不检点,经常拖课、误课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形象。另外,政治信念不坚定、集体主义意识差、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体罚学生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但与前面几个问题相比分量要轻得多。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1.强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发挥表率作用

这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领导干部是师德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起示范作用的实践者。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校风,关系到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干部道德素质高,才能有威信,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提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不因为眼前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放纵教师中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2.制定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师德行为

制定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教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有章可循。在制定规范时,应当注意既要符合教师职业活动发展的规律,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规范中还应包括明确的奖惩措施,对教师好的行为要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对不好的行为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不仅会激励素质高的教师做得更好,同时又会对不具有自律精神的教师形成一种有力的外在约束。在道德教育进行思想引导的前提下,要使广大教师都遵守道德准则、道德规范,还必须建立必要的道德制度建设,强化纪律,以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文明的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怀,进而有效地提高教育领域总体的道德水平。

3.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当人民教师的荣誉感

利用一切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使之家喻户晓。同时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提高教师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通过宣传,使整个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使教师体会到自己从事的事业无上光荣,同时又充分认识教育工作岗位所处的地位,从而自觉地履行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4.采取措施加强社会监督,优化道德实践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各种教育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改善,但师德建设的直接推动力却是教师的道德实践,而道德实践的深化需要道德监督的保证。教师的道德实践活动要真正达到提高教师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准的目的,必须加强社会对教师的道德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促使教师的道德实践形成良性运转机制,确保教育工作者实践道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总之,教师作为“人之楷模”就要严于律己。俗话说:“己不正,何以正人。”人们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教师若要无愧于这些称号,就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就更应该时时注意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人事司.《教育职业道德》.新华出版社

2.陆炳坚.《谈师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教育与职业

3.张乐福.《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教学与管理

4.冯莉.《中国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调查分析》.上海教育科研 ■

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教师成长文化的建设过程既是完善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过程。依据教师成长文化的主体性、整体性、实践性、过程性、稳定性特征,基于“做完整教育,促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教师成长文化,并以课程建设、团队打造、管理创新、尊重个体、关注心理为切入口,探寻教师成长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教师成长文化;职业危机;实践路径

教师职业生态危机是当前教育生态失衡的重要表现之一。从外部环境看,教师整体社会地位偏低,职业认同感不高,社会的要求与教师群体所具备的能力形成反差。从教师自身来看,其专业发展难以适应知识更新速度过快的需要,教师的专业习惯也不能适应教育转型的需要,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加大、强度增大。这些现实问题,是导致教师职业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

教师职业生态危机直接导致大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而教师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就鲜能体验到职业的自豪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实践证明,要消除或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必须加强教师成长文化建设,要求学校将教师的成长文化建设融入到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去,促使教师自身不断寻求自我超越。教育的生命活力来自教师的真正成长,而教师的真正成长来自教师内心的深度觉醒。为此,建设教师成长文化,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即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意识的唤醒需要规划愿景,需要搭建平台,更需要提供助力。教师成长文化的建设是缓解教师职业生态危机、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路径。

一、对教师成长文化的理解

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教师文化系指教师的职业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感受‘教师味’的规范意识与价值观,思考、感悟和行动的方式等,即教师们所特有的范式的职业文化”[1]。教师成长文化是教师文化的重要部分,但对于教师成长文化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界定。为此,笔者仅结合对文化及教师文化的粗浅认识,认为教师成长文化应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制度下,基于校内外的教育环境,通过专业成长活动所形成的专业态度、职业意识、价值取向和教育规范的总和。

这样理解的教师成长文化,是一种个体文化,也是一种协作文化;是一种尊重文化,也是一种反省文化;是一种建立爱的文化,也是一种感恩文化;是一种建立激情的文化,也是一种激励文化;是一种动力文化,也是一种张力文化。我校把建设教师成长文化看成是学校“人格完整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教师成长文化的过程既是完善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过程。

1.教师成长文化的目标

连云港市墟沟小学确立教师成长文化的建设目标是,以构建教师成长文化为载体,消除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引导和帮助全校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职业绿色的“生态家园”。

2.教师成长文化的核心

由于教师成长文化的构建是基于个体、形成于全体的,为此,我们经思辨研究后确立学校教师成长文化的核心是“人人有成长,人人能成长”。人人有成长,是指向成长具有终身性,不分阶段、不分年龄;人人能成长,是指向成长具有多维性,成长的方向不止一个。

3.教师成长文化的特征

对于教师成长文化的确切概念一时还无法界定,我们只试着从其特征上进行认识,认为教师成长文化体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主体性特征。是指教师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清晰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成长、主动发展,这既揭示了教师成长的根本,也揭示了学校文化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教师内心的深度觉醒才有教师真正的成长。

整体性特征。教师成长文化的建设对学校而言是学校整个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和学校的文化建设同步进行。同时,教师成长是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社会的发展、课程的改革、学校的环境、自身的条件等等,因此教师的成长文化应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教师与所处背景的和谐,是教师自我与社会教育需要的主动适应。

实践性特征。教师成长文化建设不只是理论的建构,而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的学校和教师的行动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成长必须扎根于自身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土壤,教师成长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检验教师成长的主要标志。

过程性特征。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个不断地汲取精华、不断改进、争取超越自我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师的真正成长,才能形成教师的成长文化。教师成长文化的建设只有目标,没有终点,永远在过程中,永远在路上。

稳定性特征。一所学校的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共同的行为特征,这种特征既是教师在成长中共同创造的,又影响着教师的再成长、再发展。换言之,教师成长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但是一旦形成便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外具有强大的张力,不易改变。

二、教师成长文化的构建

“做完整教育,促全面发展”是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文化建设的主题,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这是一种立足师生实际、面向师生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既重视学习、又统摄综合素养提升的整体教育,更是一种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生活教育。“人格完整教育”是基于我校现实状况与独特教育理解的充分表达,最终指向师生有个性而又全面的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教师成长文化的形成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内在的指导性影响。这是由于办学理念需要被每位教师理解、认同、接受并内化为个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具体的工作目标,并通过每位教师的个体教职活动得以践行和实现。反过来,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在个体的专业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成长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但个体成长文化在共同的理念和目标下,能逐渐整合而成教师整体的成长文化。因此,我校教师成长文化的构建,是基于学校文化建设来进行的,主要从规划愿景、搭建平台、提供助力等方面进行建构。

1.整体规划——从宏观层面建立成长共同愿景

学校的办学思想或教育哲学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走向。在研究、传承历任校长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做完整教育,促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并调动学校教干、教师的力量,在专家指导下,研制了《墟沟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墟沟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纲要》和《校本课程纲要》。研制的过程采取上下结合的形式进行,使研制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共建学校愿景的过程。共同愿景的建立第一次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使学校增加了发展的软实力,也为教师成长文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机制保障——从中观层面搭建成长平台

在机制保障上,我们努力做到“一个坚持”和“一个完善”:坚持教学增值评价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一个坚持”和“一个完善”不仅涉及公平和规则,还涉及导向。以教学增值评价为例,这是一个体现过程管理与优化教学效益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体现了我们墟沟小学良好的管理文化——尊重和承认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劳动。其最大优势在于,对于教师教学的比较不仅是在横向的班与班之间进行,还有纵向的自己班级两个时期的比较。从教学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视角看,增值评价伴随教师六年,教师通过增值评价数据记录自己的教学成绩轨迹,可以在每个时段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这种对全体教师劳动和付出的尊重和肯定使教师在关照和自觉中实现主体的觉醒和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在近期连续两年获得连云港市教学质量奖。

3.策略跟进——从微观层面提供成长助力

适契性是教育发展的品质追求。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助力,是教育适契性的必然追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需要研究学生之间在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以及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尽可能地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提供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课程。这就需要改进教学行为,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助力,需要研究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研究教师的个性特征,尽可能地根据每一位教师的自身现状,提供差异性、诊断性、个别化的服务。因此,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形成团队优势,成为教师成长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

三、教师成长文化建设的路径

教师的工作表面上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教师职业的工作性质、对教育目标达成的预期将每位教师的成长内在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有机的互动整体,由此构成了教师群体的成长文化,推动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程。为此,我校以教师群体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课程建设、团队打造、管理创新、尊重个体、关注心理为切入口,探寻教师成长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1.进行三种课程建设,引导教师从入格到升格再到有个人风格,以“激励”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

近两年,我们先后进行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建设。学科课程的建设重点有两个:一是为高效实施国家课程,进行了“一二四”建构式生态模式的研究,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教学范式。其间组织专项培训4次、专项研讨9次,开设各类研究课、评比课197节。我校几乎每天都有以课为载体的研究活动,这类课基本上都是先由教师自主申报,经过团体打磨,最后进行展示。这个展示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尽快“入格”。二是进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校本课程建设,全校90%的数学教师参加。2014年全省小学数学特色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们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成果展示,来自江苏省的43位特级教师及全省各地的教干、骨干教师云集墟沟小学,参观、学习我们的校本教材、课堂教学和数学学科教室。类似这样的活动每年都有10余次,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升格”。在活动课程上,我们通过108个社团的活动,初步实现了跨班级、跨学科的选课走班的试点。这108个社团从组建开始活动完全自主,即社团活动课程根据教师自身优势和特长自主开发,社团成员由教师和学生双向自主选择。在环境课程上,我们建设了两间在省内领先的数学活动室、数学探究室,室内设计、文化布置和资源包建设等工作全部由学校教师承担。社团和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初步具有个人“风格”。实践证明,给教师创造的机会,成就教师创造的快乐是建设教师成长文化的一条捷径。

2.打造团队优势,助推教师、学校发展,以“协作”凸显教师的主体能力

仅2014年度,全校就有7人获业务类比赛省级一等奖,23人获市级一等奖,占全校一线教师总数的1/4左右。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如何将教师个体的优势转化为集体优势?我们确立了“1+1>2”的理念。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建设为例,教学、科研、后勤部门协同作战,在短短一学期内完成了课程纲要、校本教材和学科教室的建设。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每个层面都在做,大家虽然都在做同一件事,但重点和视角不同,这样形成的合力是立体的,也必定是“1+1>2”的。我校连续三年获省“教海探航”论文竞赛优秀团队奖,近两年每年均有教师获特等奖。2013年初,我校教师问卷显示:教师最需要提高的是教科研能力。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从教师的需要出发的,其成效非常显著。仅2013—2014学年度学校省、市级课题共立项67项,主持省、市级课题的教师达到一线教师的50 %。

3.尝试管理改进,践行学校完整教育,以“创新”凸显教干的主体价值

此方面工作主要体现在教干轮岗和能上能下上。2013年以来,先后有3位行政人员因工作不适应自动离开原有岗位,2014年校级教干的轮岗或调整面达67%,中层教干的比例更高,达87.5%。新岗位提出新挑战,极大地激发了教干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微创新”不断涌现。岗位的变动也促进了大家对工作的理解和相互支持,学校的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我校承办了全省教科研协进会,会上展示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果。2014年我校创编的心理剧《大头菜的春天》在省教科研协进会上展演,获得一等奖。同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4篇文章发表在《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

4.重视校内每一个群体和每一个“我”,以“尊重”凸显教师的自主意识

教师主体意识的唤醒需要对每一个群体、每一个“我”的尊重和关心,这种尊重和关心是教师归属感的重要基础,而归属感又是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前提。我们评选学校年度“突出贡献”人物、为普通教师召开教育思想研讨会、为退休教师专门举办隆重的退休仪式、布置校园诗人文化长廊、设立30年教龄贡献奖、绩效方案中增加名师津贴……从微观层面尊重校园中的每一个群体、每一个“我”,为他们提供向上成长的沃土和助力。校长眼里有教师,教师心中才有学校。对每一个群体、每一个教师的“尊重”凸显了教师的自主意识,使很多教师对学校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5.关注心理健康,远离心理疾病,以“爱”凸显教师的自由意识

学校对教师的关注不应该仅限于专业发展,还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学校通过将“爱”传递给教师,让教师也不断地将更多的“爱”传递给学生。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邀请心理教育专家不定期地为教师开设团体辅导讲座,走进教师的心灵。2014年我校成立了“教师心灵工作坊”。工作坊利用校本资源,定期请区心理健康中心教研组成员、校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思等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援助。工作坊还通过为退休教师举行隆重的欢送会,为教师提供健美操锻炼场所,举行班主任联谊会、“墟沟小学的春晚”,开设周末影剧院等多种方式关心各年龄段教师的身心健康,让教师在集体活动中释放压力,增进感情,增强凝聚力,让教师在心理疏导、心理援助中建立安全感,远离心理疾病和伤害。现在,“教师心灵工作坊”已经成为教师的心灵家园。

教师成长文化的建设逐步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也使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更具张力。

参考文献:

[1]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

责任编辑:丁伟红

Key words: teacher growth culture; professional crisis; practice path

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高等院校教师肩负着对大学生培养、教育的特殊使命,要求其应具有更加高尚的道德素质。当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分度的结构;高校教师应在遵守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努力成为一个能够在实践中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求知创新、治学严谨;团结协作、见贤思齐;立德树人、以爱育生等高标准道德要求的人。而以上这些也正是《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高校教师在其教育活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行为要求。

[关    键   词]  高校教师;道德规范;职业道德

高等院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一般知识的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有培养人、教育人的特殊使命,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前沿地带、缓冲地带。这就要求高校教职工必须具有更加高尚的思想道德,时刻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保持带头实践高层次的道德规范,以此带动和提升所教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而高校教师所遵从职业道德规范,是高等学校教师在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所要严格遵守的行为要求,同时它也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所有行为关系,尤其是有关道德的关系和道德行为的规律性概括和总结,《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以说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核心[1]。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人际关系,是高校教师职业行为优秀与否的评价,甚至是高校教师在道德作用上对学生的影响,都必须通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所以,高校教师必须是高标准的道德规范实践者。

法律,尤其是《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和维护的。每个中国公民都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以及利益的义务,这是公民的根本任务。而高校教师,必须遵守《教师法》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因为这些法律、规范明确了国家的教育制度、教育方针,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高等学院的教师,不应该仅仅满足达到合格的标准,作为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引路人,其应该更加热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阶段是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期,高等院校自身也肩负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历史任务[2]。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工作的高校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有培养人才、教育人才的基本任务,在社会层面则还有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明传承等更加重要的使命。目前,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公认的三项职能。因为要培养人才,所以高校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播人类最先进文明的神圣殿堂,因为要发展科技,所以高校是一个社会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做到了培养人才、发展科技,高校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高等院校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充满了竞争的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如果高等院校中的高校教师自身道德水平一般或过低,往往导致其教育的学生出现重大问题,即使专业素质优秀,也不能为社会所用,会造成非常巨大的浪费。所以,爱国守法是高等院校教师应有的道德使命。育德是高校教师教育学生的头等要求,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各种文化传播迅速,造成价值观多元化、利益格局复杂化,高校学生每天会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各种各样社会、网络上海量的资源信息。这些刚刚成年的学生对这些信息还不能进行有效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时,其心理健康成长就只能靠对其负责教育的高校教师进行引导。所以,高校教师应该对学校内部的舆论加以正确导向。引导在校学生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高校教师更要在日常行为中自觉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在平时的教学及交流中坚决抵制一切可能有损国家的形象和人民利益、有可能违反国家法律的言谈举止等行为。对高等院校教师个人来说,自己的工作看上去是一个劳动体的单独行为,可能仅仅包含教书过程中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科研工程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但从高等院校教师这个群体上来看这是在为我们民族、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复杂性社会群体劳动行为,教书育人劳动与其他劳动相比较,最大不同就是育人的弹性非常大,也就造成了其工作成果、品质质量极难进行量化考核,教师对教书育人各项工作投入得多少、用心与否更多依靠自身的自律或者是良心的付出。特别是高等院校教师作为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面临校园外的机会和诱惑。将心比心,如果教师能够遵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的道德规范,做到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其对学生的引导意义更加深远,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目前,高等院校教学工作因为其从业门槛较高,能够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应该说是在我国接受教育时间最长、教育的程度最深、文化水平最高的社会阶层之一。以上这些都决定了高等院校教师必须具有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品质和高度自觉的行为能力。

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科学研究服务。一个高校教师如果只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积极的育人愿望,却没有真才实学的话,就会误人子弟。因此,治学严谨、勇于钻研、精通业务亦是衡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也就是教师在科研和学术活动中必须坚持的基本道德品质。求知创新、治学严谨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党和国家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校庆中明确讲到:“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所以,求知创新、治学严谨必须是一个高校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也是其成为高标准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的必然要求。

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泛同时又极具创造性的非常复杂的社会群体性工作。教师不但要在工作过程中处理好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总结、归纳或者创新,还要正确处理与人的关系,也就是所引导所教授的大学生学业掌握程度、心理健康与否。除了个人的工作以外,高等院校教师也要与学校、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关注、互相配合,系统、严谨地处理学生在学习、实习、就业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与问题。这都要求高校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耐心、不断探索的同时,还要完成教学团队中的各项任务。团结协作精神是当今社会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目前社会分工极为明确,每个人各司其职才能完成好一项系统性工程,单打独斗往往会导致自身失败。同样,学校作为一个群体的工作场所,内部各种事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完结都依赖于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高等院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团结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曾有句名言:“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宾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4]具体方面就是高等院校教师要能够正确地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关系,因为教学管理人员很多时候并不直面教学工作,而教师不负责学校管理工作,双方不能互换思维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就要做到坦诚交流,多进行换位思考,出现矛盾及时互相协调、沟通,互相帮助,最终共同提高,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共同发展的校园工作环境。如果教师与同事之间出现了离心背德、岗位相轻甚至是相互排斥、相互诋毁,不仅会在团队中产生严重的内讧,更会对其所教学生的思想品德、团队观念的形成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后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现今社会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某个领域高度分化的系统性研究,单独依靠某一个人的劳动是不可能完成的。仅就设备一项,必须要有相关学科的支持甚至是跨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其他的实验对比、控制变量研究如果仅靠一人去工作,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终其一生也难以完成。因此也只有组成一个个研究团队才能够进行集体的协作、攻坚,最终得到相应的研究成果。比如,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课题组曾历时数十年,对贵州各地大山进行实地的测量考察,贵州山区所处山脉山势结构复杂、道路狭窄、沟壑纵横,并且天气变化迅速、无常。理论上,这种选址工作比较适合年轻人,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可以咬牙坚持通过各种艰难险阻,但实际工作过程中都会有随团考察的数位五六十岁的专家、院士。他们互相帮助,年轻人实地采集数据,老专家实地分析研究。为了共同的科学目标,劲往一处使,夙兴夜寐、共同奋斗、苦心孤诣,这才能最终完成FAST的选址,使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也是世界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建设成功,并且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这才是团队团结协作的最好证明,团队精神的奏鸣曲。这进一步说明,团结协作、关心集体是高等院校教师处理与他人、与团队关系的道德行为准则,是高等院校教师高标准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5]。古人曰:“师者,人之模范也。” 立德树人、以爱育生既是高等院校教师从事对学生的各项育人、教学活动的客观道德要求,也是教师道德规范明显有别于其他职业道德最为显著的特征。高等院校是传承人类文明同时不断促进社会各方面进步的场所,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高校必须成为首善之地。而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院校教师,就更加应该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以身作则,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表率,高标准、严要求地实践,做到立德树人、以爱育生。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名作之一,也是曾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的《理想国》中高度地概括了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谛:“教育是把一个人从黑暗引向光明,教育是把一个人从低俗引向高尚,教育是把一个人从虚假引向真实。”所以说,教育的中心必须是学生,他们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育始发站、出发点,也是教育终点站、最终归宿;广大学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没有学生,何来教育。一切教育都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才是今天各类教育最基本价值的行为部分。具体来讲,教师教育学生是积极引导,是身体力行地影响感化、感染;而不对学生进行支配控制甚至是教训。总的来说,教育的本质更多的是一种解放,而不是束缚、操控。真正为人称赞的教育全都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学生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社会人文的阳光、科学技术发展的壮丽。培养他们对人生的积极态度,遇事能够独立创新地判断,并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思想体系。教育的本质灵魂就是以學生为本,对教师来说就是热爱学生。

教育中的教师大计是以师德为本,师德大计是以大爱为本。所以,大爱是教师的灵魂,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大爱是无形的,但又最具有感染力、感化力、生命力,可以透人心脾、深入骨髓。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应该成为教师的座右铭,做到以大爱之心,以更高的道德层次要求自己,最终才能做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长江日报,2001-09-20.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王新华,任军利.,浅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6).

[5]王新山,梅倩.试论改革开放视野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N].中国改革报,2002-10-23.

编辑 冯永霞

上一篇:人文渗透体育新闻传播论文范文下一篇:实验教学通信电子线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