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简爱的爱情观

2022-07-26

第一篇:浅析简爱的爱情观

论简爱的爱情观

摘要:《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一步惊世之作,自1847年发表以来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其中主人公简爱自由平等的爱情观,成为了当时女性的先导,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女性追求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自身价值,受到世人的歌颂。她的爱情观从她与罗切斯特和圣•约翰的交往过程中得到体现。从这个追求自由平等爱情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简爱的自私和固执。 关键词: 独立 平等 叛逆

《简爱》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她通过简爱的视觉,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受尽欺凌,坚贞不屈的孤女经过重重波折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女性,并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突破了阶层和社会地位的局限,不做男权的附庸,坚持自己的独立自主,树立了一个独立自主,勇于抗争的新女性形象。她坚贞不屈的性格,造就了她追求灵魂的交融碰撞和平等独立的爱情观。这从她与罗切斯特和圣•约翰的交往过程中得到了体现。但我们也能看到她沉溺于形式上的独立,却自私而固执的伤害了深爱的恋人。

一 简爱与罗切斯特

简爱是孤女,出身低微,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罗切斯特出身名门,家财万贯,受人仰慕。尽管地位悬殊,但在粗暴专横的罗切斯特面前,简爱表现得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充分表现了她追求平等的反抗性格,而正是这一不寻常的性格深深地吸引了罗切斯特,对罗切斯特来说,可谓是前所未见的。

“要是这个陌生人哪怕只是对我的问话报以微笑并且态度和气,要是他对我提出的帮助乐哈哈地加以谢绝,我也准会继续走我的路,不再觉得自己有什么义务要进一步询问下去了。可是这位过路人那种厌烦和无礼的态度,却反而使我感到无拘无束。我不顾他挥手叫我走开,仍站着不动,并且断然说道:‘在看到你确实能够骑马以前,先生,我是决不会让你这么晚独自留在这条荒凉的小路上的。’简爱与罗切斯特偶遇时,罗切斯特的那种厌烦无礼的态度越激起了她的反抗性格。“但它毕竟是个主动的行为,而我对于完全被动的生活已经感到乏味了”。简爱不想被动接受,她有自已的思想,她要坚持自已的原则,她坚持在没看到罗切斯特确实能骑马前不会走开。“我说这话的时候,他看了看我,在这以前他的眼睛几乎从来没有朝我看过。”。其貌不扬的简爱的古怪的不屈不挠的劲头、不容违抗的神气引起了罗切斯特的注意。

到了桑府,在罗切斯特与简爱的第二次交谈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他指望我只是为说话而说话,或者只是为了炫耀而说话,那他就会发现他是找错了人啦”。罗切斯特认为自已有权摆点主人的架子,要简爱和她多说话以使自已高兴,但简爱断然拒绝了。她没有察言观色迎合主人的意图,她更没有因为自已地位低下而攀龙附凤,甚至没有因为自已未见过世面而在粗暴高傲的主人面前张惶失措、俯首贴耳。在后来的交往中,简爱沉着应对,继续显示出谨慎、自尊、真实、本分、善良、聪慧的独特个性。罗切斯特在简爱的身上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理想。简爱像一颗火星一样,把他熄灭了的希望之灯重新点燃。

罗切斯特为了考验简爱对他的爱情,引来了英格拉姆小姐。罗切斯特对英格拉姆的假装亲密、甚至是即将结婚的假消息对初涉爱河,也是深涉爱河的简爱来说,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但她仍极力地保持自已的自尊。她把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在喝茶吃午餐和傍晚的散步,她尽可能地若无其事、平静处之,尽管她内心正处妒忌与绝望的煎熬之中。当罗切斯特要求她留下来时,就有了下面一段经典的对白:“你以为我会留下来,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个机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小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仅有的一滴活命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简爱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在爱情面前,她表现出了超凡的勇气,惊人的大胆——她勇敢地向爱人表达爱意,但并不卑躬乞怜、阿谀献媚。相反的,她义正辞严地表达了主张婚姻独立自主以及男女平等的想法。正像罗切斯特所说的:“可是对于清澈的目光,流利的口齿,对于那种热情如火的心灵,既多情又稳重,既温顺又坚定的宁折不弯的性格,——我却永远温柔而忠实的。”多么精妙的概括。罗切斯特正是深爱着简爱那善良聪慧自尊坚定的性格。 简爱与罗切斯特要结婚了。罗切斯特带着简爱逛绸缎店、首饰铺。“他给我买得越多,一种烦恼和屈辱的感觉就越使我脸上发热。” “我不愿做你的赛莉纳•瓦伦。我要继续作为阿黛尔的家庭教师,我要凭这个来挣我的食宿,外加一年三十磅薪水。我要从这笔钱里开支我的衣着,你什么也不用给我,除了„„” “你的敬重,而且反过来我也用我的敬重来回报你,要能这样,这笔债就算两抵了。”热恋中的简爱并没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她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矜持的自尊,罗切斯特那“土耳其皇帝的全部后宫嫔妃”的比喻刺痛着她,她是有自尊有智慧而且有自知之明的简爱,不是男人的玩物。在嫁给罗切斯特之前,甚至是结婚后,她始终是自尊独立的简爱,她不要那些一向用来讨好女人的珠宝绸缎,她不是玩偶,所以那些东西给了她烦恼屈辱的感觉。她坚持不做赛莉纳•瓦伦那一类的轻浮拜金的女人。在嫁给罗切斯特之前,她还要做自食其力的家庭教师。她是多么地希望获得平等、获得尊重,她也一定要罗切斯特对她尊重,这比什么珠宝都重要。

在教堂上,理查•梅森的出现使得婚礼被迫中止,一切真相大白之后,简爱选择了出走。虽然我不尽赞同简爱出走的举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出走的举动的确突显了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执着追求。

在离开很久之后,简爱知道罗切斯特先生深陷困境,双目失明,几乎残废。在所有人离他而去,漠视他,抛弃他的时候,她却主动回到他的身边,担负起照料他的重则,并义无反顾的嫁给他。这时的简爱认为他们是平等的,没有财富和地位的差距,她不会成为他的附庸,所以她坚定地站在他的身边。这种不离不弃的爱情值得我们感动,这样纯洁而真挚的爱情更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更是表达了她对于独立平等爱情的追求。与金钱财富地位无关,只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和交流。 二 简爱与圣•约翰

简爱离开了罗切斯特,她身无分文地飘到了荒原庄。在她几乎被冻死饿死的时候,她被表兄圣•约翰救活了。圣•约翰把她当亲妹子看待,并为她找了一份乡村教师的工作。论人品,圣•约翰比罗切斯特漂亮,他身材修长、相貌堂堂,象尊大理石雕像。虽然简爱对圣•约翰献身宗教的精神表示敬佩,并对他的关怀与照顾时时怀着浓厚的情谊,但她并不爱圣•约翰,圣•约翰也不爱她。但圣•约翰却向简爱求婚,他说“上帝和大自然是打算让你做传教士的妻子的。他们给予你的不是外貌是而精神上的禀赋,你生来就是为了工作,而不是为了爱情的。你必须——你一定要成为我的,我要你,——并不是为了使我自已愉快,而是为了我主的事业。”。圣•约翰,一个英国殖民主义的忠实奴仆,他完全可以把自已的爱情欢乐献给上帝,但简爱怎么肯当一个“生来就是只为了工作”的传教士的妻子呢?是的,她不美、矮小、低微,但这并不能泯灭她对平等自由美好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她有她的原则,她有她的尊严,她怎么能苟同圣•约翰“你生来就是为了工作,而不是为了爱情”的断言呢?她是决不肯当圣•约翰完成他到印度传教使命的工具的。“被一辈子和一个男人拴在一起,而他只是把你当作一件有用的工具,这不奇怪吗?黛?” “明明知道他给予的每一个亲热表示都只是为了原则而作的一种牺牲,这我容忍得了吗?不,这样的殉道实在太可怕,我决不愿忍受。”简爱清楚地知道圣•约翰不爱她,她如果以殉道的精神一辈子守在他的身边,是永远得不到自由平等的,这是她最不可忍受的。当圣•约翰步步逼她就范的时候,愤怒屈辱的她终于爆发了:“我瞧不起你对爱情的看法„„我瞧不起你奉献的这种虚假感情,是的,你奉献它的时候我也瞧不起你。”。

简爱和圣•约翰的爱情观截然不同。圣•约翰可以把爱情献给上帝,但简爱则认为夫妇的结合应以爱情为基础,感情必须真实,否则不应结合。而且婚姻必须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能以另一方为工具去达到某种目的。因此,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追求爱情的平等,她断然拒绝了那没有爱情的结合,拒绝了圣•约翰的苦苦追求。

三 简爱在追求自由平等爱情同时的自私和固执

虽然简爱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的勇气得到了大家的颂扬,但却忽略了她在这个过程中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平等,过分的自尊使得她自私而固执的伤害了深爱她的恋人。集中体现在她知道罗切斯特先生还有一位疯掉的妻子时不顾一切的离家出走。

(一)简爱不该出走

教堂里,简爱和罗切斯特的婚礼正在进行,理查•梅森突然出现,宣布了罗切斯特和简爱的婚姻无效,因为罗切斯特的发妻还活着,婚礼被迫中止。事后,罗切斯特把自己的满腔苦水一下子倒了出来,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简爱,并虔诚地向她表示忏悔。但简爱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后,还是毅然地出走了。“我自己在乎我自己,越孤单,越无亲无友,越无人依靠,我越是要尊重自己。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原定的想法,已下的快心,是我眼前唯一必须坚持的东西,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简爱的这段内心独白历来被认为是简爱维护自己人格尊严,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及其反抗性格的最强烈的表现。的确,从某个方面讲,简爱出走这样的行为,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英国是应大加赞赏的。十

八、十九世纪的英国,妇女受到歧视,这必然使她们丧失独立自尊的地位,使她们沦为对男人在思想经济上的依附地位。简爱的出走的确表达了一种理想,一种抗争,能给人们鼓舞和力量,这样的设计无疑是非常积极的,有意义的。但我们也不可否认隐藏在简爱那自由平等的爱情观背后的自私,冷漠和固执。在简爱得知内情后,对罗切斯特隐瞒真情不无谅解和同情,也完全理解他的难言之苦。既然寄予了谅解与同情,又有那坚不可摧的爱情信念,为什么不留下来呢?就为了爱情的自尊与平等吗?这种置爱人于绝境之中而不顾的自尊与平等,在出走的途中,简爱自己都觉得可憎。“鸟儿们都忠实于它们的伴侣,鸟儿是爱的象征,可我呢?在我饱受内心痛苦和疯狂地坚持原则之中,我隐隐地对自己感到厌恶。我从自命正确,甚至从自尊自重中,丝毫得不到什么安慰。我损害了——伤害了——离弃了我的主人。我在我自己的眼里看来都觉得可恨”。为了坚决不处于罗切斯特的情妇的地位,为了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为了所谓的爱的平等,简爱坚决地选择了“损害”“离弃”。虽然她也十分清楚自己在罗切斯特心中的地位。“我可以回去,成为他的安慰者,——他的骄傲,把他从苦难中,甚至说不定是从毁灭中拯救出来。唉,担心他会自暴自弃,还远比担心我自己更厉害得多,这种心情正在竭力驱使我这样做!”在罗切斯特心中,简爱是一位天使,是一位能引领她早走出地狱的天使,可这位天使最终还是为了维护自已的自尊,置他于“炼狱”“毁灭”“自暴自弃”之中而不顾。“这么说,你并不爱我?你看重的只不过是我的地位和作为我妻子的身分么?”看来,罗切斯特深爱的简爱的确奉作为他妻子的身分为首要,甚至不惜可能毁灭爱人,把爱人逼上绝境。简爱出走时,她应该有想到十五年前,曾被自已发疯的妻子折磨得要开枪自杀的罗切斯特也有可能因为失去至爱的人而让冷冰冰的枪口再次对准自已的脑门吧。“他会痛苦,说不定会变得绝望。我也想到了这个”。为了所谓的自尊甚至不惜毁灭作贱爱人,这还不够冷酷、自私吗?

简•爱应该留下来,在当时那样的情境中,她应该留下来。她能谅解和同情罗切斯特是对的。我们的男主人公是多么的不幸、无辜。想当年刚走出大学的他,满怀着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但却落入了父兄的圈套,受到了父兄和梅森一家的蒙骗,成就了一桩肮脏的婚姻,成为了家族利益的牺牲品。他也因此绝望了。他真真正正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爱要以自尊平等为基础,但爱更需一种奉献精神。奉献能使美好爱情愈显圣洁。罗切斯特因父兄的坑害而背负沉重的枷锁,简爱声称自已深爱着罗切斯特,也能理解他的苦难,但为什么不能退一步,牺牲一点自已所谓的自尊,去为爱人分担一点苦难,去解救爱人于水深火热,而是为了自已所谓的自尊,不顾罗切斯特的一再哀求,顽固地、狠心地把爱人逼上绝境呢?聪明的简爱,你跟一个疯女人在争什么呢?自尊?为了自已所谓的自尊,你竟置爱人于绝境?你明明知道爱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呀!再来看看我们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多么有情有义之人啊!真相大白后,在谈到如何处置疯女人时,罗切斯特讲到“而我又不可能计划把疯子移到别的什么地方去,——尽管我有一所老屋子,芬丁庄园,甚至比这儿还要偏僻隐蔽,我满可以十分安全地让她住在那儿,可是顾虑到它地处森林中心,不利健康,良心上不忍作这样的安排。那些潮湿的墙壁说不定就会让我摆脱她这个负担。不过同是坏蛋,坏处也各有不同,我的坏处并不在容易间接去谋杀别人,哪怕是我最恨的人。”。罗切斯特很有良心,尽管是对自已最恨的人.他说他不会去间接谋杀别人,而我们那可敬的追求自尊的可人儿呢?她的离去却把自已的爱人逼到了爱人讲良心,不想间接杀人的芬丁庄园。想想我们的男主人公是多么绝望,以至于打发走了尊敬的女管家,只留下两个佣人,自我放逐到偏僻的庄园,过着惨淡的生活。当桑府着火后,我们的男主人公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在顶楼的疯女人——法律上的妻子,他最恨的人,他的美好的爱情的障碍。正因为这个人,他失去了明亮的眼睛,强壮的手臂。多么善良的、有情有义的人啊!对他最恨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对他挚爱的天使呢?可这样的不幸的好人却最终不能让挚爱他的天使为爱牺牲,为爱停留。聪明的简•爱,善良的、真诚地爱着你的罗切斯特真的值得你停留啊!

简•爱不该出走。她留下来,两人都会过得幸福。谁也不敢过多地去指责他们。真相大白后,梅森毕竟心虚,料想几个月前他亲姐姐的“一刀一抓”一定让他记忆犹新。要不是还受到简爱的叔叔的嘱托说不定他不敢来。罗切斯特再婚他又敢怎么样,以致于律师问他还有没有别的事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催促着律师快走。“牧师留下来跟他那位傲慢的教区居民谈了几句,不知是告诫呢还是责备。尽到了这个责任之后,他也走了”。从整本书中,笔者想找出几句指责他们再婚的话却始终找不到。人们不敢过多地指责他们再婚。但丁说过:“走自已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果我们的简爱有足够的勇气,肯为爱作一些牺牲,留下来救赎爱人,那只会让罗切斯特更爱她,更珍惜她,更感激她。如果他们按罗切斯特的计划,第二天就离开桑府,罗切斯特就不用留下来,疯狂地绝望地去寻找着简,最终造成又瞎又残的悲剧。为了赢得爱情的自尊,竟不惜以爱人的伤残甚至牺牲为代价,简•爱够狠心够自私的。简•爱归来之前并不知道疯女人已死。与其这样不顾一切地再回到罗切斯特的身边,不如根本就不用出走,也不致以让爱人落得个又瞎又残、吃尽苦头的下场。“你的想法是多么是非颠倒!把一个同类逼到绝境,难道比违犯仅仅是人为的法律还好一些么?——这种违犯并不会损害到任何人,因为你既无亲又无友,用不着担心因为跟我一起生活而得罪了他们”。屈尊作为情妇,简•爱起码不用受亲人的责难,难而她却不愿退一步,宁愿把爱人逼上绝境。同时,凭简爱的聪明、善良、热情、智慧,她一定能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当年在劳渥得学校,督学咯克尔赫斯特当众羞辱她是一个撒谎者,她伤心地甚至想死掉的。后来她不是凭着她的智慧最终洗刷了耻辱,赢得了尊重,还在这学校当了两年的教师吗?简•爱不该出走。

(二)如果疯女人没有死。

在简•爱即将答应圣的求婚的时候,冥冥之中,她受到了罗切斯特的召唤终于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那时,疯女人已死,罗切斯特成了一个又瞎又残的落魄之人。而这时的简爱则成了一个富翁,他们最终迎来了幸福的生活。这是读者也是作者希望看到的圆满结局。而问题是,如果疯女人没有被摔死呢?那么在罗切斯特与简爱之间的爱情障碍就还存在着。那被简爱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平等自尊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照简爱那为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可以舍去一切,甚至不惜置爱人于绝境的爱情观念,她应该会选择再次出走,至死维护自已的人格尊严、爱情的平等,不管爱人是瞎了、残了还是死了。多么冷酷自私而又顽固不化的一颗心啊! 简爱要不要出走?简爱出走更体现她敢于反抗、自尊独立的女性形象,也才有后面她跟圣•约翰的故事,才能成就一本好书。但请清醒的读者不要忽略了隐藏在简爱那自尊独立的爱情观背后的那颗冷酷自私而又顽固不化的心。她极力维护的平等自由的爱情,有时是要以牺牲爱人作为代价的。

四 结合作者夏洛蒂的人生经历谈简爱的爱情观 《简•爱》1847是一部自传成分很浓的小说,虽然书中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女主人公以及其他许多人物的生活、环境,甚至许多生活细节,都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围人的真实经验。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经历与简爱的经历是多么相似,甚至连她们的外貌也相差无几。作者是把自己的爱情理想投入在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去。简爱的历经坎坷,平凡,坚强,都是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因此,这篇小说实际上是作者半真实半虚构的爱情故事。也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成的愿望,到小说中来了却吧!那么,简爱的爱情观,实际上也就是作者夏洛蒂的爱情观。

五 分析《简爱》对女性爱情观的反映和影响,以及其反叛意识在当时社会的先进性。

简•爱作为爱情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这部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的。以往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丽温柔、高贵贤淑的女子形象。而简•爱,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为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坚定:“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也正因为此,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大胆的。幸福不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的专利,她属于芸芸众生的每一个人。只有两个相互对等的灵魂才能组成一份完整的爱情,所以简•爱坚持,自身的独立与追求爱情的完整是不能分离的。后来,简•爱含着悲痛离开了罗切斯特,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她决不能允许自己和一个有妇之夫结合在一起。那会是一份不完整的爱。如果她继续留在罗切斯特的身边,那她也就不会还是原来那个独立、平等的简•爱了。如果说简•爱的这次离去是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不得不做出的一次理性选择的话,那么她最后的归来则是她出于坚持感情的追求的又一次理性选择。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赢得了男贵族爱情的平民女子的苍白的灰姑娘的故事。而是简•爱勇敢果决的走出了灰姑娘的童话,迈向一个有着新女性、真女性的文学道路的起步。简•爱藐视财富、社会地位和宗教的威仪,她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的信念和行动展现出来的力量,,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使生活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的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简•爱是,一个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认识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追求的女性,一个不再只是盲从于男人和世俗要求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价值和情感做出了独立判断的女性,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夏洛蒂•勃朗特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简•爱发出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对于平等、独立、完整、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第二篇:浅析《简爱》的人性美

英美文学文化通识课程论文(2013年秋季学期)

浅析《简爱》的人性之美

顾洁

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121099032

【摘要】《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在刻板、冷漠的环境下长大,但是她并没有成为心理扭曲的女孩,而是自立自强,还积累了不凡的学识和修养。简爱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了爱情的自由和平等,阐释了人的价值在于爱和尊严。

[关键词] 自尊自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

《简爱》于1874年10月出版,一经出版就反响巨大,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次年印行第三版时,《评论季刊》上提到“《简·爱》与《名利场》受到同样广泛的欢迎。”究其这部作品被众人热爱的原因,或许在于女主人公的平凡与自尊,或者说,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平凡与自尊。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说过:“这部作品让我们深入了解夏洛蒂·勃朗特的创作天分,以及生活所赐予她的激情和感悟。”简爱出身卑微,外表平凡,但她的灵魂是炽热的,她敢爱敢恨,勇于反抗。这一形象无疑是不朽的经典,激励了无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的人格独立,创作一片属于自我的天地。正因为这一点,《简爱》塑造了一个英国文学史上的奇迹,简爱也成为了英国文学史上的光辉女性形象之一。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简爱的人性之美。

一、生活环境塑造了自尊自强的简爱

简爱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孤苦伶仃的她被舅舅收养了,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不久舅舅也离开了人世。失去了舅舅的庇佑,简爱的境遇变得十分凄惨。舅妈里德太太十分宠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对待简爱却冷酷而刻薄。她像对待仆人一样使唤简爱。面对舅妈的冷酷和虚伪,简爱曾经一味接受,并努力想要获得舅妈的喜爱,但是世事并不总是如意,舅妈对待简爱一如既往的尖酸刻薄。当舅妈的儿子约翰屡次辱骂并且殴打简爱时,简爱开始她的第一次反抗,他呵斥约翰是个恶毒残暴的孩子。两人随即不顾死活的扭打了起来。这次争斗燃起了她内心反抗的火焰。当她被舅妈关在红房子里时,她的理智不停呼喊着:“不公平——太不公平!”。当简爱的反抗和斗争精神逐渐萌芽时,里德太太再也不能容忍她了,便想要把她送去洛伍德学校。简爱为了摆脱舅妈开始新的生活,义无反顾的离开了盖茨黑德,来到了洛伍德学校。这是一所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学校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学生们只能吃难以下咽的食物,还要背诵枯燥乏味的经文,严厉刻板的老师从不关心学生的健康和心理。简爱的反抗精神在学校的欺压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她嫉恶如仇,面对牧师虐待婴儿的行为,她嗤之以鼻。面对冷酷的校长,她深恶痛绝。她告诉自己的好友海伦不能逆来顺受,面对无缘无故的挨打,她们要学会回击。简爱不甘屈辱,不愿意向命运妥协的性格使她能够在如此黑暗的学校环境中生存了下来,她从未失去过希望和爱。当海伦得了传染病时,简爱也从未嫌弃过海伦,她爱海伦,对海伦充满了眷恋之情。正是这种无私的爱和自强的尊严使简爱日臻成熟,她在八年的艰苦岁月里的得到了更大的锤炼,积累了不凡的学识和修养。

二、爱情经历塑造了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简爱

简爱长大后留在了洛伍德当老师,但由于洛伍德的环境太过压抑,她只好辞去工作,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做一名家庭教师。从简爱踏进桑菲尔德庄园的那一刻起,简爱的人生就拉开了新的序幕。虽然家庭教师的职业并不受人尊敬,但是简爱仍旧不卑不亢。她在自己的主任罗切斯特面前总是保持着应有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从未因自己的出身卑微而感到自惭形秽。她对罗切斯特说:“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她时时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以求得到做人的权利。

在与罗切斯特先生相处的过程中,简爱渐渐发现自己好像爱上了自己的主人。虽然家庭教师和和上流人物的地位差距十分悬殊,但是简爱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自己的爱情。简爱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取决于社会地会、财富和外貌。只有真心相爱的人,才能得到幸福。她曾经说过:“难道就因为我贫穷、低微、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灵吗?——你想错了!——我和你一样有灵魂,我的新和你的一样充实!如果上帝赋予我一些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简爱独立的人格,自尊自强的个性和纯洁高尚的心吸引了罗切斯特先生的目光,他们的相爱显然是对对等级森严的资产阶级门第观念的挑战和反抗,这进一步体现了简爱性格中的反抗精神。

当然,在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相爱的过程中,不得不提一个大家闺秀——英格拉姆小姐。面对高高在上的英格拉姆小姐,简爱从未妒忌过她。她认为英格拉姆小姐喜欢卖弄却缺乏诚意,外表很美多才多艺但头脑肤浅、天性贫瘠。当她误以为罗切斯特先生出于门第观念想要娶英格拉姆小姐

经历了重重困难后,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终于可以结为夫妻了,但是命运又和简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罗切斯特曾经结过婚,他曾经的妻子被囚禁在桑菲尔德

第三篇:浅析《简爱》中简爱女性形象

学号:080212009012 姓名:施航工业设计2009级

摘要——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本文主要从小说《简爱》的内容入手,浅析简爱这一女性的光辉形象,

关键字—— 简爱女性执着反抗成长

一、小说《简爱》简介

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伤寒,在一个月之中相继去世。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以后,简被送进了洛伍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在一次大的斑疹伤寒中去世了。这次斑疹伤寒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简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由于谭波尔儿小姐的离开,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偌大的宅第只有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她就是简的学生。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他只是想试探简对自己的爱情。当他向简求婚时,简答应了他。婚礼前夜,简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离开了罗切斯特。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最后在泽地房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

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决

定将财产平分。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请求简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但理由只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简拒绝了他,并决定再看看罗切斯特。

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失去一只胳膊,一只眼睛)。简找到他并大受震动,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二、《简爱》中简的女性形象

简·爱是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无论是她的贫困低下的社会地位,或是她那漂泊无依的生活遭遇,都是当时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能够把一个来自社会下层的觉醒中的新女性摆到小说的主人公地位,并对主人公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力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顽强斗争加以热情歌颂,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其中作品中反映出的女性三次不屈服的抗争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

1.第一次反抗

小说刚开始写到简小的时候父母双亡,自幼寄宿在舅母盖茨海德家中,里德先生去世后,舅母对她态度转变很大,对她咒骂甚至毒打,甚至将他关起来当牲口一样圈养,这些幼小的简都默默的记在心中,她不去反驳反抗不是因为她的懦弱,而是没有一个好的时机。直到,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的出现,将她带出了舅母家。临上车的时候,简在舅母家大门口将她这几年的怨恨全都说了出来,用最恶毒的话诅咒了虐待她的舅母和表弟。这是简第一次勇敢对自私,冷漠,恶毒的报复。

2.第二次反抗

从盖茨黑德“出逃”后,简来到了罗伍德。她本以为逃出了“地狱”,但是她所面临的又是另一个噩梦。布罗克赫斯特先生是个外表正派,却极度虚伪的人。从第一次见面,布罗克赫斯特对简就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简刚来时,他让简站在高高的凳子上,当着所有孤儿的面批斗她,说她是个罪人,只有主才能拯救她,洗涤她的灵魂。而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简的内心是无比的愤怒的,她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喉咙紧缩”的状况,然而,海伦的出现和坦普尔的教诲及时了制止了这个有极强自尊心的女孩子的愤怒。就是这样两个对简来说极其重要的人并没有一直陪伴在简的生活,而正是由于他们的离席,成就了简又一次的抗争。海伦过早的逝去,这是简一生中直面的第一场死亡,但是与海伦的最后一场谈话让简明白死亡并不可怕,这给这位本就勇敢的女人生命中加入了更多的无畏。加上坦普尔的教诲,简再一次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和面对自己。

这一次的反抗相较于第一次而言更拥有一种自主意识。简在身边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时候,敏锐的意识到应当到更大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样一种主动的反抗正是女权主义极力提倡的。

3.第三次反抗

简遇到罗彻斯特后,面对他喜怒无常,蛮横无礼的性格脾气时,简总表现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因为简的这种性格罗彻斯特也慢慢的喜欢上了简,而简也对罗彻斯特开始产生好感,继而一片痴情。但是因为伯莎梅森的存在,想到自己根本比不上伯莎梅森,她无时的不克制着自己的感情,无时无刻的不与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做着斗争,因为这些想法她的内心做着挣扎,最终决定离开。

如果说,前两次的反抗是基于情感支配下的冲动,那么第三次的反抗是简建立在理性思维后的反映。这种理性依然依附于其本身对于自由而平等的爱的渴望之上,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理性思维结果。

4.第四次反抗

面对圣•约翰的求婚,简从惠特克劳斯逃走了。这一次的逃走意味着简的两种反抗。一种是对宗教的反抗。圣约翰.里佛斯是一个野心勃勃,洋洋自得、个人英雄主义想法极强的基督徒。他企图简牺牲自己的情感需要去成就道义上的责任。简的反抗是对虚伪的宗教的反抗。另一种是对传统爱情观的反抗。简回到了桑菲尔德,回到了已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罗彻斯特的身边。简的这一举动是一个颠覆,颠覆的是传统的门当户对、颠覆的是以往的童话故事。最终,她在追求真爱和独立的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简在其抗争的一生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巨大飞跃,更成就了一个伟大了女权主义的诞生。简的反抗不仅是对一些人,一些事的反抗,而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些制度的反抗。

三、结语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虽然受尽磨难,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幸福的精神却让人们震撼。其中,简爱独特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有了这样的爱情信念,她在追求个人幸福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纯真朴实的感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简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仆人地位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对于她来说,爱情是纯洁高尚的,罗切斯特的财富与他们的爱情无关,她之所以衷情他深爱他,就是因为他能与她坦诚相见,能够读懂简爱身上不平凡的气质、才学、美德,简爱成了他生命中难求的知音。而罗切斯特用来对待简的那种正直又热诚的友好坦率也使简深深爱上了他。

这部小说中也描写了罗切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有力的批判了但是社会时代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而追求独立的人格的简爱,同时也更注重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即使她的经历不艰辛但仍热爱生活,坚定自己爱的信念,等待平等纯粹真实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已久的爱情,并最终经历磨难后与自己爱的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这部小说塑造的简爱的形象是高贵的,困窘的环境改变不了她的高贵,艰难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她的高贵。简在不幸中实现了自我超越,追求自由平等,实现了人生价值,而对于当代的女性,更应有自己的信念,为自己创造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英)著,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译.《简•爱》.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4版. [2]彭凌丽《浅谈一个女人抗争的一生对《简爱》女权主义的思考》

[3]董菊.《自卑——自强——自信——解析<简•爱>的人物性格》.《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4]杨玲谭贤军.《<简•爱>中的宗教、社会等级和两性等级的分析》.《大众文艺》. [5] 刘伯香. “我就是我自己”——论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第四篇:简爱浅析

《简·爱》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其实,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

——《简·爱》夏洛蒂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夏洛蒂.勃朗特以充满激情的笔法,塑造的这样一个谦谨、坚强而有独立精神的形象。简爱幼年父母双亡,寄人篱下,饱受欺凌;后来又进了孤儿院受尽折磨。她贫穷矮小,貌不惊人,但她凭着一颗坚强高尚的心灵,自尊自立。她与罗切斯特的爱真诚炽热,又坚决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最后历经种种磨难,终于获得真诚珍贵的爱情。

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那该是错了。因为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这是《简·爱》的灵魂所在,也是《简·爱》并不算浓重的悲剧根源。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和那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人,不因为美丽而可爱,却因为可爱而美丽喜欢《简·爱》,最主要是喜欢书中对爱情描写。没有任何露骨、低俗、色情的刻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种动人心弦、至高无上的爱。

其实,故事的主人公简·爱一直以为自己姿色平平,地位低下,贫穷,微不足道,只可以过一种平淡,清苦的生活,像野花野草那样无人欣赏,无人攀摘。但没想到她和她的主人之间燃起了烈焰般的爱情。一开始她把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在喝茶、吃午餐和傍晚的散步,她尽可能地若无其事,平静处之,但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她打开记忆的闸门,他们相处的一幕幕清楚的再现,陶醉在深深的幸福之中。她多次试探罗切斯特先生和英格拉姆小姐的婚事,罗切斯特先生也佯装与英格拉姆小姐亲密。他们相互之间试探,相互审视着对方,其实他们早已在心灵上合为一体了。罗切斯特先生对简刻骨铭心爱的表露:“我有时候对你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特别是像现在这样,你靠近我的时候,我左边肋骨下的那一个地方,似乎有一根弦和你那小身体同样地方的一根类似的弦打成了结,打得紧紧的,解都解不开。要是那波涛汹涌的海峡和两百英里左右的陆地把我们远远的隔开,那时候,我内心就会流血”“对于只是以容貌来取悦于我的女人,在我发现 第 1 页 共 1 页

她们既没有灵魂又没有良心——在她们让我看到平庸、浅薄,也许还有低能、粗俗和暴躁的时候,我完全是个恶魔;可对于明亮的眼睛,雄辩的舌头,火做的灵魂和既柔和又稳定,既驯服又坚定的能屈而不能断的性格,我却是永远是温柔和忠实的”这话既打动了简,也打动了作为读者的我。

普通的剧情本该让两位主人公一帆风顺的走下去,结婚生子,但正是《简·爱》的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一切都搁浅了。罗切斯特先生发疯的前妻出现,简·爱走了,为了她的自尊,也为了对爱情的忠贞。当简·爱怀着悲伤,受尽折磨离开逼自己离开罗切斯特后,安理说她应该伤感,消沉,颓废,因为他的精神支柱,她的所有甜蜜的梦都幻灭为空。如安娜.卡列宁娜卧轨自杀了,因为她输不起,害怕面对,可是唯独简爱没有。她怀着一颗隐痛的心,即使夜深时她会为自己把自己从罗的依恋中强行拉开的命运而哭泣,但当白天到来时,她依旧热爱生活,努力向上,甚至比任何人都能吃苦,都勤奋。再后来发疯的妻子烧毁了所有一切,跳楼身亡;罗切斯特先生为救疯女人被倒塌的房梁砸瞎了双眼。孤寂地隐居在森林间的小木屋„„这时简又来到了他的身边,在仿佛经历了几个世纪之后的相见,没有了语言,没有了火一样的激情,他们紧紧相拥,平静走向小木屋„„

《简·爱》这本书中,除了简这个主角,还有一个配角, 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动。那就是海伦,一个同样充满着智慧和爱心的小姑娘。她超凡,因为她完全放弃了现世,达到了浩淼高远的精神境界,有着难以比拟的忍耐精神。海伦的超凡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也包括简爱在内。海伦因小事受鞭罚,简认为这是无法忍受的。她说:“要是他用那个鞭揍我,我会从她手中夺过来,当着他的面把它折断。”然而海伦却以圣经中的以德报怨,告之以忍耐既然无可避免就非忍受不可,命中该你忍受的事如果你说受不了,那是软弱和愚蠢的。简惊异而无法理解这种信条,也无法理解和赞同她的宽容,她只是感觉到了海伦是“凭借一种我所看不到的光来考察事物的”。简·爱的反抗精神固然自然率直,令人振奋,但海伦的坚忍宽容更显豁达,更耐人寻味。海伦的超凡还体现在她能够把真正的智慧和勇气施及他人。在简·爱受到勃洛克赫斯特的诽谤和污辱时,她看到海伦眼中闪出奇怪的光芒。而且明了那是高智慧和真勇气的流露,凭借着这圣光的支持,简·爱抑制住将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但她只能以此抚慰自己无助又不安的灵魂,却无法踏入海轮的精神殿堂。然而,天使终归还是要回返天堂的——她永远的家。

曾看见过一段关于海伦的读者评论,他是这样说的:海伦在人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发出了流星般耀眼的光芒。海轮的一生,有如落日一般辉煌与悲壮,这是一种崇高的美,豁达的美,气势磅礴的美,可歌可泣的美。那次梦中醒来,努力搜集所有有关海伦的语言和描述。不知为什么,对她的死就是有一种不甘。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发现了一段被自己忽略了的细节,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在海伦的墓碑上有这么一个拉丁文,Resurgam意思是我将再生”。 一股郁结也心胸的感伤终于释怀了。我欣然,释然。“Resurgam”不正是象征了海伦的崇高精神永存不灭吗?”我想,这段简短的评论也是对海伦的死的最好诠释。夏洛蒂是我认为的一个伟大的作家,她连配角都塑造的如此成功。

简从一开始,就注定活在现实的孤独之中,这使她懂得拥有和珍惜,使她知道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她对这些的渴望是她在孤独生活中表现出的最强

烈的愿望,为了这些她甚至压制 住了自己的主见和理智,但最终她还是从这些中摆脱了出来,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是呀,人有权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景。在我看来,这才是爱情,简单,平静,不说外貌,没有财富,褪去地位,失掉名誉,什么都没有了,看似是一段需要再重新来过的爱情,但简和罗切斯特却用他们之间的力量,续写了这段感情。任何一个读者都会被这份伟大的感情所震撼。

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以夏洛蒂成就最高。《简·爱》在情节设置上有一处硬伤:简从桑非尔德出走后意外到了自己的表亲家,未免太过巧合,但这并不影响《简·爱》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毁灭给人看”,在《简·爱》中近乎完美而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必须牺牲的就是罗切斯特。他英俊,富有,有爱心,善良,而且细心,满足一个上层阶级所有的品质。相对于简爱的平凡,瘦小,贫穷,这是下层社会的代表。这一切都与罗切斯特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为了达到所谓完全“平等”,不惜让罗切斯特的眼睛瞎了,只好隐居到山里。女性的独立意识强盛的时期未免对于平等强调的有些过分了。在遇到简·爱之前罗切斯特的生活寄托在桑非尔德,华丽而空洞。简·爱出走后桑非尔德庄园也在大火中化为废墟,其实也是罗切斯特精神世界的毁灭。简·爱的回归又让他的生活重新出现光芒。

《简·爱》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特点,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人气质。作者在叙述中自然运用梦境、幻觉、预感、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小说“自然”境界扑朔迷离,情节扣人心弦。这本书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也反映了妇女摆脱男子压迫和歧视的要求。这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举,这也正是它的出现在当时社会引起强烈反应的重要原因。小说作者只活了39岁由于阅历有限,缺乏对社会现实理智而深刻的分析,但无论如何,它从侧面把我们带到了十九世纪的欧洲社会,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默秋在对《简·爱》的评价说: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声叹息;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注定是一场心伤。我重读《简·爱》第三遍的时候思绪万千,激情澎湃,总会被里面的每一个情节,每一句话深深打动,曾和一个朋友说过,可能简爱里有我的影子,我才如此热衷,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书里面有我们自己的影子而热衷于那本书。如:他爱《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红与黑》中的于连。我冥想,果真有我的影子吗?也许有一点点,可是自己和简比起来,终是没她优秀,也没她坚强。好几次想写《简·爱》读后感的,只恐自己才疏学浅,道不尽其中的韵味,这次提笔浅谈,只为记其一二。

第五篇:论简爱与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开题报告

中文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简·爱与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 开题时间:2012年1月

一、选题意义

(一)研究的现状综述

简·爱已成为唯美爱情的一个典型,是世界文学研究领域方面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近年来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并且出现一些专门研究简·爱的专门学者, 主要有这些周美池《论<简·爱>不同时代的意义——以女主人公形象为例》、周双《关于简.爱双重性格的分析》、谭蒙革《简·爱女性形象分析》、黄兴军《<简·爱>中的永恒魅力 ——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等等。这些都是国内研究的主要状况。

对简·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个高校中,主要表现为在各大学学报以及出版社发表论文的形式,比如论黄冈师范学院刊载的龚玲的《<简·爱>的女性哥特式特征》、泉州师专学报刊载的李红萍的《论简爱独立人格形象的塑造》、牡丹江大学黄兴军《<简·爱>中的永恒魅力 ——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等等。这一系列是对夏洛蒂作品中简·爱这一人物形象的进一步挖掘,对后代人认识夏洛蒂和简·爱以及她的其他作品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女性追求独立、自由主题的人,她的作品被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她的代表作《简·爱》塑造了一个出身寒微,长相平庸的、矮小的简爱,但她却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个性魅力的女性,她的魅力在于个性的力量,她善于思考,捍卫人格独立,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憎。简·爱用自尊、自爱与自强的内在美好人性唤醒了另一颗懂得珍惜女性的心灵,简·爱的出现标志着欧洲文学史上新女性的诞生。

简·爱这一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不甘屈辱、追求平等、为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而勇于抗争的精神典范,她虽然矮小,贫寒,长得又不美,但却直爽,单纯,倔强,自尊自立,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这种性格特征不知吸引了多少人,打动了了多少读者的心。许多女权主义者都以简爱为模范榜样。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而今社会中的“快餐爱情”,越来越让人们瞠目结舌。爱情在本质上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贫富之差,更没有地域之别。可在现实生活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门当户对”、“砖门对砖门、土门对土门”的不良习俗,爱情在金钱与权势面前出现的悲剧司空见惯。时至今日,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拜金拜权主义的思潮渗透到婚姻和家庭之中,使爱情蒙上了灰暗的面纱,但这一切的背后现代女性渴望的却是简.爱般唯美的爱情。

爱情是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无论是简·爱还是现代女性所追求的爱情都是以平等、以心灵的契合为前提的。一百多年前的简·爱要求的爱情就是民主、平等的。同样现代女性爱情的基础也是平等与民主,而且对这方面的要求比简·爱那个年代还要更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女人和男人是平等的,女人不再是家庭的附庸,她们不仅像男人一样有自己的事业,同时拥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她们不仅要求物质上的平等,更要求精神上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使彼此成为心灵的依靠与归宿。

二、前人研究的状况(需较具体分类分析):

(一)情感角度,比如许艺萍《简·爱和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孙伟民《自卑情结造就了简爱鲜明的人格魅力——解析<简·爱>》等等,这些作品大体上是从爱情、亲情上分析的。

(二)人物形象角度,谭蒙革《简.爱女性形象分析》、胡晴《论<简爱>的女性意识》等等,主要是从简.爱和现代女性的角度来写的。

(三)生命意识形态角度,胡晴《论<简·爱>的女性意识》、李红萍《论简爱独立人格形象的塑造》等等,都是从简.爱坚强的生命意识方面的问题。

(四)创作意识角度,黄兴军《<简·爱>中的永恒魅力 ——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是从简·爱的思想意识方面写的。

三、我的研究角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角度:从爱情的角度,对简·爱与现代女性进行比较、归纳总结。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的是简·爱与现代女性的爱情,这里主要针对的是夏洛蒂《简·爱》中的唯美爱情的存在意义。论文要表现出的比较主要从这两大方面来进行描述:一方面是时代的对比,简.爱与现代女性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另一方面是归纳她们各自对爱情的执着与自私。通过这两大方面整体架构这篇论文,使得全文条理清楚,目的明确,使自己加深对简.爱爱情精髓的理解,同时从深层次上感受唯美爱情的真谛,使自己浮躁的心灵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

(三)创新之处:打破对简.爱爱情原来的认识,以具体的作品为文本,在简.爱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爱情观等问题上以新的理论为依据,与当今社会中的“快餐爱情”进行比较,对简.爱的爱情进行新的认识。

四、研究步骤、方法

(一)研究步骤:本篇论文是文学性的论文,针对它的特点,我采用的研究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论文。搜集资料是写好一篇论文的必要准备,材料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论文内容的价值量的大小。我搜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图书馆查询、网络搜索等等。资料搜集好以后就要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要紧紧扣住本篇论文的中心对资料进行整理,去除于论题无关的,保留与论题有关的,使资料更系统化。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对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加工,即撰写论文。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主题,再者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另外遣词造句也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性格分析、比较分析等。

五、我的研究条件:

(一)基于我对简.爱的了解。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就读了夏洛蒂的《简·爱》,并在大学学习了外国文学后,对她的《简·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然,最大程度上还是基于我对简.爱对罗切斯特真诚而执着的爱而感动的,读《简·爱》使我对爱情的理解上升到另一个层次,所以我选择了写这个论题。

(二)相关资料比较丰富。国内外文学研究中对《简·爱》的研究有很多,这就对我查找资料提供了方便,同时,在本校的图书馆中有很多有关研究《简·爱》的书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我收集资料的负担。

(三)时间充裕。现在已经是大四了,相对以往课程量要小的多,所以可以认真的去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这一类事情,力争为写好这篇论文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主要参考文献(10种以上): [1]谭蒙革.简.爱女性独立形象分析[J].读与写杂志,2011,(5). [2]周美池.论《简·爱》不同时代的意义——以女主人公形象为例[J].时代文学,2009,(18). [3]吴珊.读《简·爱》有感[J].时代文学,2009,(12). [4]刘丽.一个时代的女性呐喊与追求——谈《简·爱》中的典型人物简.爱[J].2009,(10). [5]龚玲.论《简·爱》的女性哥特式特征[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2). [6]胡晴.论《简·爱》的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2008,(5). [7]李红萍.论简·爱独立人格形象的塑造[J].泉州师专学报,1998,(1). [8]李晓霞.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简·爱》[J].2010,(5). [9]毛竹生.简·爱的出走与自我实现[J].2001,(6). [10]王康英.论《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对真爱的追求[J].科技信息,2008.

七、指导老师意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缺陷分析的鱼骨图下一篇:群文阅读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