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物质范文

2024-05-14

林业生物质范文(精选12篇)

林业生物质 第1篇

1 林业生物质能源的现状探析

1.1 林业生物质极其能源的定义

林业生物质是指以木本、草本植物为主的生物质, 包括林木、林业、林副产品及废弃物、木制品废弃物、草本植物等。而林业生物质能源是指林业生物质本身所拥有的由太阳转化而来化学能, 可利用方法包括燃烧、热能转换、液化技术加工。

1.2 林业生物质能源目前现状分析

林业生物质能源丰富。地球每年固定的生物质能, 相当于世界总耗能的10倍以上, 其中有大部分存在于森林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 林业能源是主要的生物能。就目前而言, 薪材是继石油、煤、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全球薪材消耗量大17.5亿立方米, 占木材总消耗量的一半。而且全世界有大量的矿山、油田复垦地等边际性土地可供林业发展, 就我国来说, 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紧缺的问题, 三大能源的可开采年限平均在50年, 石油的进口度达到42%。种种想象显示, 能源短缺问题以成为阻碍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我国有孙林面积1.7亿公顷, 林业生物能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如果能够加强现有林业资源的维护和开发, 对于缓解能源短缺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影响林业生物能源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1 影响林业生物能源发展的因素

2.1.1 认识和重视都还不够。

虽然林业生物能源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但目前国人对于这方面的认识还没有足够重视起来, 过分依赖煤炭和石油, 在观念上没有完全转变过来。2.1.2转换技术相对落后。林业生物能源是近期才引起重视的, 虽然政府已经在大力提倡, 但转换的技术仍然远远落后于国外的生产水平, 严重影响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2.1.3投资成本与收益反差太大。林业生物能源的投资成本是相对偏高的, 但在具体应用时没有尽到物尽其用的原则, 工程规模太小, 设备利用率普遍偏低, 直接导致生物质能的投资回报率低, 难以发展壮大。

2.2 解决林业生物能源问题的对策

2.2.1 政府要大力支持。

具体在投资、价格、税收等方面支持新能源企业的大力发展, 培养新型技术产业和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 鼓励企业进入林业生物质能源领域, 加大开大力度。2.2.2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加强研发的重点在于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选择高产的新品种, 建立示范基地, 建立国家级的质量监控系统, 创新的重点在于促进资源培育和生产开发, 推进其能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 增强我国在这方面的竞争力。

3 未来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趋势

3.1 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可行性

林业能源发展的可行性总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我国目前林木总质量大约是180亿吨, 每年可提供的发展生物质能源为33亿吨, 如果全部得到利用的话能减少10%的化石能源消耗。此外, 我国拥有5700多万公顷的荒山林地和近一亿公顷的盐碱地、沙地、及矿山, 油田的复垦地等。可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二是发展优势明显。我国的地理人文情况是地少人多,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在确保国民吃饱饭的前提下, 积极地进行能源的开发。我国林业树种极其丰富, 大多数能源树种的适应性很强, 在非农耕地上也可以大面积存活。三是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发生物能源的能力。在这方面, 我国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已取得了分多的成果, 为大规模的生物能源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 林业生物质能源是我国“非粮”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主阵地

众所周知, 能源资源禀赋是制约能源供需的瓶颈, 资源禀赋不足的国家摆脱不了对资源丰富国家的依赖。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以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研究与开发列为国家关键技术和优先发展领域。在林业生物质能源的选择、开发及转化利用上, 以美国和瑞典较为突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 现实条件决定了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的“非粮”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一是,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能源的供应速度赶不上需求的速度, 这就要求我国需要在立足国内生产保障供给的同时, 扩大国际能源合作。但目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关系脆弱, 石油市场波动频繁, 各种非经济因素也不断影响着能源国际合作, 这就无形中加大了我国利用国外能源资源的难度。二是,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吃饭也是个大问题, 这也意味着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极为敏感。此外, 在国际市场粮价暴涨中, 除了加大投入, 提高生产力水平外, 多年的实践证明, 国人因为压低粮价政策而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这是中国粮食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三是, 我国的耕地资源禀赋条件不好, 人均可使用的农业用地不多, 粮食生产与其他生物能源作物很容易形成争地和争空间的矛盾。2007年12月14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此后, “不与农争地, 不与人争粮”成为了今后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方向。自此, 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结束了以玉米等粮食为原料的时代, 开创了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新时代, 非粮生物质产业的优势日益凸显。

因此, 面对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两大难题, 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我国生物能源矿业发展必须绕开与耕地和粮食争夺资源的瓶颈, 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 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非粮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

总结

林业生物质能源目前的可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重点开发, 循序兼用, 走有中国特色的“非粮”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 保证其可再生性, 为我国实现长期稳定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最为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费世民, 张旭东, 杨灌英等.国内外能源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J].四川立业科技, 2007, 28 (6) :18-26.[1]费世民, 张旭东, 杨灌英等.国内外能源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J].四川立业科技, 2007, 28 (6) :18-26.

[2]吕文, 王春锋, 王国胜等.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研究[J].中国能源, 2005.[2]吕文, 王春锋, 王国胜等.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研究[J].中国能源, 2005.

[3]祝列克.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J].中国科技投资, 2007 (4) .[3]祝列克.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J].中国科技投资, 2007 (4) .

赴瑞典林业生物质能源利用考察报告 第2篇

为学习和引进瑞典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快提升我国森林经营水平和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水平,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应瑞典西博滕省省长邀请,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组织延边林业集团、辉南宏日新能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共5人,于20**年2月14日至21日赴瑞典进行了为期7天的林业生物质能源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瑞典国家实行三级管理,即中央,省和市,市为最基层行政机构。

瑞典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面积约为2642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64%。森林资源以针叶树为主,约占森林总面积的84%,其中挪威云杉46%,欧洲赤松 38%。瑞典鼓励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据介绍,瑞典的森林只有5%是作为自然保护区完全保护而不做任何开发利用的,其余的95%都在开发利用。森林蓄积量超过27亿m,年采伐量近1亿m,主要用于木材加工、造纸以及能源等,分别占4300万m、3348万m和696万m。另有加工剩余物1652万m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瑞典森林只占全球1%,但其锯材产量占全球12%,纸浆产量占8%。更为重要的是,经过科学有效的森林经营,目前瑞典林地每年生长的资源量比采伐量多出20%,真正实现了林业持续发展。

瑞典全国900万人口中有近25万人直接从事林业工作,林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林业生产总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瑞典没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因此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别是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高度发达的森林工业为生物质能源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燃料资源。其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以林业生物质固体燃料为主。林业生物质固体燃料来源于林业加工如板材和造纸等剩下的废弃物。目前,瑞典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成熟,政策完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已成为重要的新型产业。XX年瑞典生物质能源消耗总量达,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而石油消费总量只有,占%。供热90%以上来自生物质能源。水电和生物质发电占全国电力消耗的53%。瑞典成为世界工业化国家使用生物质能源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正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源的迅猛发展,从1990—XX年,瑞典在经济增长48%的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却降低了9%,同一时期生物质能源使用增长了80%。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如今在瑞典已形成高校研究、政府支持、企业操作的运作模式。以森林为源头的林业、木材加工业、造纸业、生物质燃料生产、热电联产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仅将树木物尽其用,并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瑞典在这一产业链的发展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基

础设施、丰富的实际经验以及世界领先的技术。在XX年2月7日,瑞典语出惊人:计划到2030年成为全球首个完全不依靠石油的国家,而且还要从XX年开始,在2020年前将全国能源总消耗降低20%。

考察组在出访前做了认真准备,收集研究了瑞典林业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相关资料,与瑞典接待方反复讨论确定了参观考察对象、交流对象等。在为期7天的考察学习中,考察组一行主要参观了谢莱夫特奥机场颗粒燃料供热系统,谢莱夫特奥一代、二代、三代林业生物质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工厂,setra锯木厂、martinsons锯木厂、vimek森林机械设备生产厂、cranab森林机械设备生产厂、瑞典林业博物馆、瑞典农业大学生物质应用技术研究所、恩雪平热电公司、移动式颗粒燃料供热锅炉房等12个单位,听取了相关企业负责人的介绍和专门报告,分别会见了西博滕省前任省长和两位市长,详细了解了瑞典在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的历史、现状和经验,了解了瑞典政府在推进林业生物质能发展方面所采取有关政策法规措施和林业生物质能源市场运作机制,并就我国在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方面存在的技术、政策、市场运作方面的问题和难点与对方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认真讨论。

在瑞典方面的周密安排下,考察圆满结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瑞典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绿色增长的国家。从1990-XX年,瑞典在经济增长48%的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却降低了9%。同一时期能源消费总量虽先增约10%,但其后又降回至1990年的水平,而化石能源使用量降低了11%,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增长了34%,生物质能源使用增长了80%。在我们参观过的生物质热电联产工厂和集中供热区域,柴油锅炉仅仅是作为备用锅炉和高峰调峰锅炉使用,化石能源已经不再是主角。正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源的广泛使用,瑞典经济社会实现了绿色增长。

我国过去发展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往往以为利用林业资源会破坏环境资源,出现了“以钢代木”,“以塑代木”的短视政策。瑞典的成功告诉我们,绿色增长是可以实现的。以农林业生物质能源为主导,以化石能源作为补充,当前至少在一些生物质资源丰富而人口密度有限的地区可以实现绿色增长和循环利用,如XX区、延边地区等。通过绿色增长,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社会公平。我们可以通过正在开展的国家绿色能源示XX县建设,加大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力度,竖立示范样板,认真总结,加快推广。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瑞典已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森林蓄积量、年生长量和年采伐量稳步增长,成为欧洲木材蓄积量最丰富的国家,成为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典范。瑞典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非靠自觉,而是由一整套完善的

法律法规和坚决执行的结果。瑞典林地51%为私人所有,25%为公司所有,7%为大学、教会等公有,国家拥有 17%,国家所有的林地由一个独立的国有公司经营。私有林主大约35万个,林主平均拥有林地45hm2。政府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林业政策和措施,实现了森林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1903年颁布实施并经过7次修订的瑞典《森林法》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基本精神就是限量采伐、及时更新、永续利用。法律要求林地采伐后的林地必须及时造林更新,同时新林地应妥善管护;要求林主保护生物多样性;规定对于人工商品林,年采伐量占年生长量50%-80%的永续利用总体框架,由林场主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掌握。同时,瑞典政府还通过补贴引导私有林主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推进森林经营科学合理进行。正是这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坚决执行,瑞典林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瑞典森林利用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生长量大于采伐量的原则。瑞典每年的采伐量近1亿m,而其林业生物质的净增长量是采伐量的倍,因而不存在过度利用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二是木材分级分类利用原则。一根完整的原木,只能加工出%的可利用板材,同时产生%的刨花和边角余料,%的锯末和%的树皮。刨花、边角余料、锯末、树皮等剩余物都是

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工厂的原料。在参观谢莱夫特奥几座chpp工厂时我们看到,工厂将纯净不含泥土、树皮等杂质的木屑和锯末用来生产颗粒燃料,将含树皮等废弃生物质材料直燃生产高温高压蒸汽用于发电和烘干锯末原料。这样生产出来的颗粒燃料品质均匀稳定,易于满足标准化和全自动化高端炉具使用要求。

三是木材加工靠近资源地的原则。我们考察的setra锯木厂、martinsons锯木厂等大型的锯木厂都位于林业资源丰富地区,谢莱夫特奥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工厂也都位于林业资源丰富地区。木材收集半径一般不超过100公里。短途运输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符合生物质资源密度低,分布分散的自然属性。这几个原则也是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地方。

瑞典专家认为,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是保护林业资源的一个主要途径。通过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的做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现在全国林业资源利用率最大的省,不再是天然林等资源最多的省份,而是江苏、浙江等传统的林业资源小省。因此,应该向瑞典和江苏、浙江等地学习,总结当地经验,使林业资源大省也能通过资源利用提高森林蓄积量。

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贫乏,所以更要用好资源,实现物尽其用。在资源丰富的地方建立产业园区,将木材加工、能源生产等林业产业结合起来,发挥林业

综合优势。

一是政府部门互相配合。瑞典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得到了瑞典能源委员会、瑞典林业部、瑞典环保部门以及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考察团考察期间,分别受到了西博滕省前任省长以及两位市长的热情接待,了解了当地林业生物质能发展情况,询问了瑞典政府支持林业生物质能发展的做法。在坚决执行瑞典《森林法》的基础上,近年来,瑞典政府出台了诸多积极务实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生物质能源发展,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立法,征收co2和污染气体排放税、排放配额和绿色电力认证等。林业部门普遍树立为企业服务的观念,从做好服务,技术指导,加强监督三个方面着手,为林业生物质能源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科研院校鼎力支持。实现可持续、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以替代化石燃料,是靠科技创新。在此过程我国政府基金、企业和科研院校常常紧密合作攻关。科研院校是科研的主力,不仅通过主动立项与企业和政府合作攻关,也常常配合企业或社区政府的自主创新帮助完善。此次考察瑞典农大国家生物质颗粒燃料研发基地,是由国家能源署和瑞典颗粒燃料工业协会共同资助,研究开发新技术。谢莱夫特奥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的发展是由企业主导,科研院所协助攻关并得到中央政府能源署科研资助的结果;而ena将废水处理、能源柳种植、土壤净化、热电生产一体化的项目,是由

地区政府提出的创新,然后企业主刀,院校攻关实现的。科研创新的经费由中央政府基金提供。

三是林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协作共赢。林业涉及森林经营、木材加工、林业机械生产、能源生产等多个行业。在瑞典,这些以培育和使用林业资源的行业有机结合,既发挥各自专长充分利用了林业资源,又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vimek森林机械设备生产厂、cranab森林机械设备生产厂等专业企业研发生产森林经营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大幅度提高了森林抚育、木材采伐、收集运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使森林经营活动不再局限于冬季,而是全年都可以进行。setra锯木厂、martinsons锯木厂等木材加工企业收购原木,加工成板材等木制品,同时产生大量的锯末木屑树皮等废弃物;谢莱夫特奥能源公司则以这些废弃物为燃料生产高温高压蒸汽用于发电和供热,同时这些蒸汽还用于锯木厂木材干燥,生产的电力除供应锯木厂和自身使用外,多余的部分进入电网销售。供热需求不足时,余热用于烘干干净木屑生产颗粒燃料。我们参观的与setra锯木厂合作的谢莱夫特奥生物质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工厂于1996年建成投产,主要使用潮湿的生物质原料,年生产热量260gwh,发电170gwh,颗粒燃料13万吨。

一是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解决生产问题。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涉及的专业领域多,仅我们参观的谢莱夫特奥能源公

司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工厂,就涉及到湿原料专用锅炉、废热回收系统、烘干系统、制粒系统、远程及自动监控系统等的研发和集成。在其上游还涉及到能源林培育、森林经营、木材采伐运输等环节,恩雪平热电公司就有10%的燃料来源于能源柳。在其下游,还有颗粒燃料锅炉及其辅助系统配套,例如我们参观的移动式颗粒燃料锅炉房。各环节设计到热能、机械、自动化、林业等多个专业领域,单靠一个企业或单位来完成难度很大。而我们在瑞典看到,他们形成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有瑞典农业大学、sp、vemik林业机械公司、cranab林业机械公司、谢莱夫特奥能源公司等多个企业参与其中。

二是标准化。参观期间,对瑞典在标准化方面的成就感触深刻。瑞典在林业生物质能方面的标准化体现在生产设备标准化、颗粒燃料质量标准化等多个方面。在我们参观过的每个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工厂和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工厂,所有的电气设备、管道、接头、阀门等部件都附有号牌,在其备用配件存放处,每套备件也都编号,与生产设备上的编号和设计图纸一一对应。在谢莱夫特奥能量公司位于斯图吕曼的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工厂产品检验室中,我们看到一整套的生物质原料质量及颗粒燃料质量检验设施和标准化的检验流程,检测指标包括水分、热值、灰分、堆积密度、提取物、硬度等,每批产品都有相应的检测报告,而且都留

有样品,方便质量跟踪。正是有了严格的生产标准和颗粒燃料质量标准,瑞典的木质颗粒燃料才能占据稳定的市场,才能实现有序发展。

三是自动化。我们参观的谢莱夫特奥能源公司,其二代生物质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工厂仅有12名员工,而且其蒸汽锅炉及发电、制粒机组旁边全部无人值守,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而该公司在吕克塞勒的热电厂,每班只有1人值守,连同3名维修工人,总共只有6名工人,不但要负责这个热电厂,还要负责本市的其它锅炉和供热管网运行。此外,3名维修工还要兼顾位于斯图吕曼和谢莱夫特奥的2座热电颗粒联产工厂的维修。我们参观的恩雪平市的ena能源公司,使用 55%的树枝和梢头、20%的树皮、15%的锯末,以及10%的能源柳总计400gwh,年发电量100gwh,年供热量250gwh,供应全城100%的用热和60%左右的电量,工厂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每班只需2人操作,周末正常休息,靠类似bp机的设备传送设备运行状态,把故障分为三个级别,三级故障可以等休假过后正常上班是解决,二级故障可以延迟半小时到工厂解决,只有一级故障才需要马上回到工厂解决。

四是智能化。与国内工业电价分峰、谷、平不同时段调节相似,瑞典的电价也随不同时段用电负荷高低而变化。参观谢莱夫特奥生物质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工厂我们看到,他们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上网电价与发电量做了实时匹配,上

网电价低的时候减少发电量,生产的热能以高温热水的形式储存在大型储热罐里,或者用来烘干原料生产颗粒燃料;上网电价高的时候增加发电量,减少颗粒产量,并且使用储热罐储存的热水尽量多发电,增加企业收益。智能化分配发电、供热以及颗粒生产所需能量,实现能源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实时对接,企业效益得以最大化,并且避免了用电或用热高峰时供应不足的问题,也就不需要拉闸限电。

瑞典生物质能源企业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也促进了标准化,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绝大部分时间工人只需要操作电脑就可以完成控制。

利用生物质能源,在提供高品位电能的同时,满足供热的需要,余热还有剩余,则用来烘干生物质原料加工颗粒燃料,即实现热电联产或者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是瑞典的成功经验之一。今天,瑞典的生物质发电量已经从1983年的20亿kw·h增长至85亿kw·h。据预测,到2020年有望达到200亿kw·h。上世纪70年代还是以燃油为主的瑞典取暖系统,到XX年已经有61%的地区供暖系统使用生物质燃料,较1990年增加了5倍之多。XX年,瑞典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量达220万吨,全国17%以上的家庭已使用木屑压缩颗粒取暖供热,在瑞典全国各地的加油站即可买到袋装的木屑压缩颗粒。瑞典的木屑压缩颗粒的生产量和将其作为燃料发电供热的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生物质能使用总量已达,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

与单一的发电,或者单纯的生产木质颗粒燃料相比,采取生物质热电联产(chp)或生物质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chpp)的形式系统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能够大幅度提高能量综合利用效率。热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只有40%,剩余60%的能量都以热量的形式耗散出去了。单纯的生产木质颗粒燃料,需要将含水量 50%左右的湿原料烘干,然后才能制粒。烘干需要能量,而这部分能量随着烟气排放出去浪费了。而生物质热电联产或生物质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模式则能通过调节热/电/颗粒燃料产量实现能量充分利用,是林业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的最佳途径。发电余热用于区域供热或周边木材加工厂烘干木材,抽取的蒸汽则用于烘干木屑生产易于储存运输的木质颗粒燃料。正是由于采取了这种系统利用资源的方式,瑞典能源利用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考察时我们看到,谢莱夫特奥能源公司的生物质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工厂,热效率利用超过95%,其烟气排放温度只有58℃。

在参观瑞典林业博物馆时我们了解到,过去瑞典的林业生产也局限在冬季,依靠人工伐木,马拉爬犁运输集材,沿着河流向下游漂浮运送。通过参观setra锯木厂、martinsons锯木厂、vimek森林机械设备生产厂、cranab森林机械设备生产厂等企业,我们看到,目前瑞典的林业已经完全实现机械化生产。从整地、植树、抚育间伐到采伐、木材集运、枝

桠柴收集等都有专门的机械设备,木材生产可以周年进行,林业工人在驾驶室操作设备,工作环境和劳动安全都得到充分保障,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在vimek森林机械设备厂播放的抚育设备工作视频中,我们看到,其抚育间伐使用的采伐机械只有宽,油耗~5l/小时,可转80度急弯,能对直径最大30cm的树木进行作业,驾驶室配备有电脑控制系统、空调、气动座椅等设施;用于集柴的设备只有宽,油耗~/小时,最大转载,六轮驱动,还可加装履带,在满载的情况下道路宽度只需 即可行驶。这些设备还配有一系列附件,可以处理森林中的其它工作,如挖树坑,处理树桩等。

在我国东XX区,除了木材运输方式转变为公路和铁路运输外,冬季人工伐木、牛爬犁集柴等方式仍在沿用,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生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机械化是我国林业生产的短板,特别是在森林抚育、林间集材和打捆方面,机械化程度较低,造成利用时前期费用偏高,影响了细小枝桠柴的收集和利用。务必要予以林业机械高度的重视,加快研发、引进、转化适应我国需要的林业机械,提高林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应用成本。

此次赴瑞典考察,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从森林经营到林业剩余物收集运输、生物质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直至供电、供热、颗粒配送销售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采取系统、周详的规划和设计,每个环节在时间上、工艺流程上如何合

理衔接都有系统完整的解决方法。林业以及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亟需用工业化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做系统的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瑞典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林业生物质能源的系统开发利用,掌握了全球领先的技术、设备和经验。与瑞典的合作可以缩短工业化设计这个产业链所需的时间,减少中间过程投入。因此,在中瑞共同签订的林业备忘录中,建议将林业生物质能源研究与利用项目纳入中瑞林业合作项目中,加快引进瑞方在林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率先在延边林业集团等有良好林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基础的地区建立示范项目。

鉴于瑞典在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方面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建议我局利用引智项目组织有条件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重点林区林业局负责人和发改、能源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在XX年到瑞典参加林业生物质能考察培训,实地参观考察瑞典森林经营状况、林业生物质能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林业机械生产应用情况以及林业生物质能源生产应用研究状况,并邀请瑞典相关大学、科研单位、政府职能部门、企业负责人等授课,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拓展思路,为切实推进林业生物质能源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绿色增长打好基础。

生物质资源丰富,能量密度低,宜于分散利用,就地转化。然而,单一的生物质发电由于余热无有效利用途径,能

量转化效率最高只有40%;单一的木质颗粒燃料生产,由于原料含水量高达50%左右,烘干能耗高且高热焓烟气无回收利用途径,能量转化效率也十分有限。瑞典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证明,小规模的热/电/颗粒燃料多联产是能量转化效率最高的利用方式。发电是chpp模式的核心环节,所产电力的销路及价格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参与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的积极性。因此建议结合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补贴尽快出台分布式发电支持办法,调动各方参与林业生物质能源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

瑞典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该国的能源政策。除了执行欧盟提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外,瑞典还结合本国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和要求,并采取了积极和务实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高价购电、投资补贴、减免税费和绿色电力配额制度等。结合我国国情和现有政策执行情况,参考瑞典等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予以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是推动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林业剩余物,尤其是清林抚育剩余物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我国现有林木资源中能够收集用作木质能源资源约有亿多吨。这些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高效、经济的收集方式。林业装备发展滞后,依靠人工收集效率低,成本高昂。瑞典

简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第3篇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呈现频率加快、危害加大的趋势。本文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点

0.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呈现频率加快、危害加大的趋势。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危险性有害生物具有潜伏性、传播性和周期性等特点,控制难度大,一旦蔓延,极易造成大面积灾害,严重威胁森林安全。本文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几种方法

1.1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我国每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面积较大。我国的微生物制剂,特别是白僵菌的产量及应用面积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绝大部分微生物制剂为土法生产,全国又没有制定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制剂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致使近年来白僵菌在一些省份应用面积逐年下降,苏云金杆菌应用面积亦不大。

1.2天敌昆虫

我国应用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等。利用蒙古光瓢虫防治松干蚧,利用寄生性天敌蒲螨控制隐蔽性害虫,利用肿腿蜂防治粗鞘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利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杨天牛等有明显效果。但除赤眼蜂外,其他天敌均因未完全解决繁殖寄主、工厂化生产工艺或防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未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除人工释放外,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护人工林的生态环境,为天敌的繁殖创造条件,从而提高自然界各种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1.3益鸟

在杨树人工林中利用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招引大山雀、啄木鸟和灰喜鹊等益鸟,可以明显降低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密度。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要点

2.1建立监测体系

充分发挥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的骨干作用,配套完善市、区县(自治县、市)两级监测网点,建成国家、市、区县(自治县、市)“三位一体”的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员、护林员等兼职测报员的作用,建立举报有奖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举报。探索利用化学信息、航空和遥感信息等先进技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和核查,不断提高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2.2实行科学防控

林业、园林、文化、旅游、煤炭、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切实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等区域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要针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制定防治预案,建立疫情报告、技术合作、联防联治的协作机制。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和重点生态区域的重大生物灾害,要实行工程性治理,逐步推行工程承包制、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严格防治措施的监管,确保生态安全和森林食品安全。

2.3严格检疫执法

要严格执行《森林植物检疫登记管理办法》和《检疫要求书》规定,加强产地检疫工作,规范调运检疫程序。各级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机构要严把检疫关,切实加强对辖区内调入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复检,经常开展检疫执法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各木材检查站要依法查验过往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植物检疫证书》,继续配合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开展检疫工作。铁路、民航、交通、邮政等部门要加强本系统的管理,要求承运单位在承运、收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时,必须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对货物集散地、市场进行检疫检查。车站、机场、货场、林产品市场、花木市场及种苗繁育基地、木材加工厂、木材集散地、使用木材的厂矿、建筑工地等重点单位要积极配合森林植物检疫人员实施现场检疫。

2.4加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红火蚁、加拿大一枝黄花、刺桐姬小蜂等危险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工作,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林业部门批准,不得擅自从疫区调运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各级林业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引导和鼓励机关、厂矿、社会团体、社区和公众参与疫情查防和举报。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新发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的乡镇,要立即报告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并启动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

2.5创新防治工作机制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林业有害生物防灾控灾机制,积极推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由林业部门承担向社会中介、专业队承担转变,引导、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组织或个人成立除治公司、专业队、树木医院,或以专业户的形式开展咨询和除治服务。实行防治方案评审制、防治过程监理制和防治效果验收制,逐步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组织共同参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灵活高效的新型防治机制。财政局、林业局要在林业农发资金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市级集中部分中安排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研究制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经费分为预防补助和除治补助。预防补助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预防工作开展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少的区县(自治县、市)和单位进行奖励;除治补助费主要用于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灾害的除治补助,或者突发性、暴发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除治补助。坚持优先治理危险性和潜在危害大以及危害重要生态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坚持“谁经营、谁防治、谁收益、谁投资”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入机制。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灾害和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灾害治理工作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商品林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主要由经营者负责,确有困难的,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各级政府要安排必要的防治经费,保证行政区域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除治需要,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2.6强化防治工作的科技支撑

各地要把营林综合技术作为科学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治本之策,以恢复和培育健康森林为目标,积极推广乡土树种和抗病虫品种,大力营造混交林,严禁带疫苗木造林。加强对现有纯林、低效林的改造,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全面开展封山育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针对威胁我市森林资源、生态安全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测报、检疫工作中的技术难题,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发高新和实用的防治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松材线虫等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构成的威胁日益加大,影响林木生长和森林健康的有害生物种类多、分布广,如果防控不力,极易暴发成灾。因此,我们必须围绕加快发展这个大局,进一步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各项措施,维护森林健康,确保生态安全,为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林业生物质能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探索 第4篇

1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

1.1资源现状。按照利用方式分, 林业资源作能源利用可以分为木本油料能源资源、木质能源资源和木本淀粉能源资源三大类。

1.1.1木本油料能源资源情况。我国已查明的油料植物中, 种子含油量40%以上的植物有150多种, 能够规模化培育的乔灌木树种有30多种。如小桐子、黄连木、文冠果、光皮树、油茶、油桐、乌桕、核桃、毛、欧李、石栗树等。目前除油茶、油桐、核桃等少量油料资源已开发食用或工业用途外, 大多数油料植物基本上没有被开发利用。

1.1.2木本高淀粉、纤维植物资源。我国除食用果实板栗树种外, 一些非食用的木本果实含淀粉类树种也较为丰富, 如栎类果实橡子淀粉含量近50%。

1.2宜林土地资源丰富

1.2.1转换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目前, 一些发达国家在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形成配套的技术体系, 包括林业的收集与利用技术, 能源林培育的速生丰产技术, 成型颗粒工厂化生产技术, 林木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特别是热电联产技术, 木煤混燃利用技术等已得到了普遍利用。在生物燃料油研究和转换方面技术比较成熟, 开发利用实现了产业化。

1.2.2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从资源培育、资源收集、成型产品加工到燃烧利用各个环节资金密集程度不高, 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初期投资不大, 比较适合我国资金短缺、劳动力充足的国情。

1.2.3环境友好。林业生物质能源是清洁的绿色能源。一是生物质能源使用后二氧化碳0排放, 而且排放其他有害气体比化石能源少, 有利于环境保护;二是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发挥森林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护农护牧等生态保护作用;三是可利用荒山荒地和废弃土地种植能源林, 有利于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1.2.4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林业生物质能源不仅可以用于百姓取暖、炊事、简单生产, 还可用于小型发电、供热和中小型企业生产, 可以大大减少小城镇和中小企业对煤炭的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随着生物液化技术的研发和成熟, 生物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将部分替代石油燃料, 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发展前景广阔。

2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影响因素和策略

在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上, 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需要完善落实的地方, 存在这些问题, 就会阻碍项目更好的发展, 不能和预期的想象达成一致, 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因为多种因素制约进行速度。因此, 找出影响因素, 正确认识不足, 及时改进完善是促进稳定发展的重要部分。

2.1影响因素

2.1.1没有高度重视。在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上, 对资源的寻找缺乏积极性, 一直利用化石资源, 过于依赖化石资源会导致可再生能源没有稳定的来源, 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提上日程;没有充分发掘林业生物质能源涵盖的优势即潜力, 导致一些利用程度的极高作物出现荒废和被扔弃的现象, 从而忽视了林木资源在林业生物质能源中开发利用的价值;缺乏对产业链条的规范及统一, 没有制定并形成再生能源的管理体系, 不能有效的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忽视了管理体系对整体技术的影响。

2.1.2技术落后。传统的生物质技术主要是利用沼气和柴火技术, 原理是使用热气解体进行再生并保持新鲜的资源生成;但由于技术落后, 操作时间过长, 且原材料沼气不易获得, 在如今已完全无法适应;这就需要依据相同的原理创造出替代它的技术。但是, 生物质能源再生技术中包含很多的其他技术, 例如, 生物酒精、柴油、热解液化等工业技术, 由于原材料稀缺和技术过于落后, 导致进度过慢, 含有的技术成分过低,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能源的发展速度。

2.1.3高投入低产出。资源分布不集中, 收集手段不够先进, 整体的利用程度不够高, 工艺手段简单, 设备使用程度低, 使用效率低, 科技水平价值低, 这种缺点都使得在生物质投资成本上看不到效益的存在, 投入过多资金就会导致运行出现困难, 达不到预期的效益, 无法发挥具备的作用和意义。

2.1.4缺乏能源基地。林业生物质资源多数分布在偏远地区, 分布不均匀, 产量不稳定, 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对规范化、产业化的经营体制有所影响。

2.1.5缺少产业扶持政策。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是有很有可行必要的, 但这就要求在经济上有所投入和支持, 光靠获取的经济效益是很维持长远发展的;国家在对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政策投资上不够重视, 没有做好财政补贴及惠民利民政策, 在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上缺少积极性。

2.2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和措施。由于林业生物能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结合我国目前的林业资源情况, 要积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方法, 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应采用的对策和方法。

2.2.1在能源整体结构上提高生物质能源的经济价值及社会地位, 将林业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使用予以高度重视。

2.2.2健全完备的体制, 合理规划在林业生物质能源中可以实施的方案。确定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总体思想、明确总体方向、在部署目标和实行措施方面, 为林业生物质能源指出合理方向, 加快其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2.2.3创新体制改革, 在对林业资源的创新改革上要全面落实相应机制, 实现能源工业一体化的发展路线。选取适合当地发展的能源, 调整发展战略。运用先进的思想, 创建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制度。

2.2.4提升林业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水平, 增加能源产品的技术含量, 强化管理, 规模化经营, 提高开发利用企业的经济效益。

2.2.5采取政策和法律等措施, 大力扶持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 为林业生物能源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

数百万年前的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被埋到地下, 地壳的高温和压力把它们变成了目前可供人类开采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随着现代社会能源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人类正在谋求跳过掩埋步骤, 把生物质直接转化为清洁能源。林业与能源相结合, 是新时代赋予给林业人的一个新任务, 是林业科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任重而道远。

摘要:林业生物质能源是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全林业生物质能源模式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产业效益是最终目标。文章结合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现状, 做出可行性的假设以及在开发利用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障碍做出探究。

关键词:林业生物能源资源,现状,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生物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J].农业机械学报, 2013 (10) .

林业生物质 第5篇

文章简介:2007年是“十一五”的头一年,也是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键的一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林业六大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进森林健康新理念,以提高御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全…

2007年是“十一五”的头一年,也是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键的一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林业六大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进森林健康新理念,以提高御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等工作,开创森防工作新局面。

工作目标是:2007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60%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7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的目标。

全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点是: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南昌会议和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会议精神。一是继续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湖南省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长沙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对生物灾害突发事件的经费、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项工作;二是做好参加2007年4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的的准备工作;三是积极推进防治机制创新,努力抓好国家和省5项防治试点工作(国家级:浏阳市承担无公害防治、奖励机制和效绩考核二项,宁乡县承担信息素监测技术应用一项;省级:浏阳市承担植物检疫规范化执法一项,长沙市林业局承担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2、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结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突发生物灾害事件的现场演练活动,做好应对生物灾害突发事件的经费、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项工作,抓好应急机构建设和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

3、落实好以松材线虫为主的外来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除治工作。

一是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对从疫区来的松科植物及产品全部进行复检,对全市枯死松树进行调查和清理,并查明枯死的原因。对岳麓山、花明楼、灰汤进行重点监测预防;二是建立松材线虫病联合防御体系,密切与交通、铁路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强协作,共建松线虫病联合防御体系,做到全市不出现松材线虫病疫情。三是开展红火蚁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监测和除治工作。

4、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一是根据国家新颁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认真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严格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二是要开展专项整治,集中严厉打击森林植物检疫中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大检疫执法力度,规范检疫人员执法行为;四是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五是做好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

5、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控灾减灾工作。一是加强长沙县、浏阳市国家级中心测报站管理,完善监测网点建设。二是强化对测报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把上报有害生物基础数据列入责任考核范围,不断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三是组织全市学习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管理水平;四是抓好松毛虫、竹蝗、萧氏松茎象、杨树天牛和食叶害虫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五是启动速生丰产林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6、加强机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力争将市、县森保站纳入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为公务员;二是加强行业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敬岗爱业、热爱本职工作、热心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加强行业培训、科技推广和宣传工作,全面提高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做好迎接国家、省厅对我市十五期间国家和省重点项目验收工作,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以森防标准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7、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工作。一是将宣传考核指标纳入到年终目标考核中,要求全市每年在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网上投稿10篇以上;二是积极参加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协会的工作,发展会员;三是印发林业有害生物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宣传资料,对全市所有花店进行上门宣传。

8、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目标管理。一是配合省厅做好《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检疫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二是建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和考核检查办法。

9、制定我市十一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和省厅及市林业局交办的其它工作。

现代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现代林业 有害生物防治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229-01

我国发展建设现代林业,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构成我国林业建设发展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指导了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了解现代林业防治的基本内涵,然后对推进现代林业的发展进行研究。

1 现代林业化防护的基本含义

现代林业防护是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高效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坚持以人为本,并以现代化防治技术为依托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代化林防是现代林防建设的基础,是现代林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有害生物引发的病虫害是危害严重、损失较大的一种灾害。根据我国的相关调查表明,林业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繁多。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受到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多种因素影响。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分为预防和救治两大部分,通过对林业健康的监测和有害生物的封锁,达到减轻灾害的发生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在短时间内使灾害情况得到控制,表现在信息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对林业进行远程监测,在速度上得到了很大提高,有效的节约了时间;在生物技术上,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培育的物种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得到了广泛种植;化学药剂的研制转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新研制的化学药剂具有高效性,并且化学物残留少,毒性较低,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发展;传统的天敌昆虫研究技术日趋成熟,对有害生物的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化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日趋多样,防治的效果也更加显著,促进了现代林防的发展。

我国的林业防护工作从早期的“积极消灭”到现在的“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现代林防依靠现代化防治技术,现代方化技术主要有监测技术、检疫技术和防治技术三个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已开始步入现代化轨道,有力的推动现代现代林防建设的发展。在生态允许的环境下发展林业,要做到生态发展,贯穿林防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林业与有害生物防治的协调发展。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随着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森林的面积越来多大,为有害生物大量提供了寄生繁殖的场所,林业有害生物的物种和数量就开始增多,诶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还是比较薄弱的,每年都会造成林业有害植物的高发期,林业有害生物每年造成林业的巨大的经济损失。林业部门的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监测手段也相对落后,资金的投入不足,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不高。林业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合作,防治手段过于单一等,灾害的爆发现象比较频繁,以上因素导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3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

一要加强认识能力,提高领导能力。认识到在林业防护建设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促进现代林防建设。认识到林业危害给国家经济带来的损失,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可以减少社会经济损失,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认识到现代林业发展的跨越,加强林业防治工作,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加快林业建设,有利于社会产业的发展。认识到生态问题影响国际问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减少经济损失,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保护生态安全。

二要加强林业防护的预测。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工作是另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础,要全面、准确的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情况,及时预防,及时救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建设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定期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预报。通过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系统调查,不断更新信息数据库,用科技进行预报工作。加强预测人员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林业防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要加强林业防护的技术含量,改进防治手段。坚持发展生态林业,安全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科研水平,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科研水平,把科研成果有效的利用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去。

四要加强对林业的监测防疫工作。随着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市场上的流通产品种类也日益增多,带来了新的有害物种,增加了传播林业危害的机会。因此,加强监测防疫工作迫在眉睫,要严格遵守检疫工作的相关法规,结合检疫政策的特点,做好实际工作:一是加强关于检疫政策的传播,制定强有效的相关法规,增强执行力度,让人们对检疫工作有深刻的认识,支持协助检疫工作的进行。二是建设监测防疫站,对过往运输植物车辆的进行检查,防止有害生物的传播。三是加强产地的检疫工作,从根源上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阻止有害生物的传播。四是对于外来运输的物种,要进行反复的检疫工作,确保没有失误。

五要加大对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有足够的资金,是提高防灾能力的前提,国家辅助地方部门做好资金投入,地方部门要明确分工,条例清晰,多渠道的筹集资金。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响应林业防护这项工作,增强建设林业防护检疫工作的投资。建立合理的生态效益制度,从补偿资金中合理安排检疫防治工作的经费。

参考文献

[1]高立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5).

林业生物质 第7篇

1 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基本情况

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是全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种类繁多,林业生物质资源丰富。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03.49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77.1%,其中有林地面积271.31万hm2,森林覆盖率74.2%,位居全国前列。赣南有1 500余种树种,在这些树种中,许多都是发展能源林的优良原料树种。

1.1 油料能源林

全市现有油料能源林现状分布如下。

1.1.1 油茶。

现有面积9.49万hm2,球果产量750~1 500kg/hm2,出油率20%~30%,每年产油量37.5~75kg/hm2,利用初果期3~5年,利用年限25~80年。

1.1.2 光皮树。

现有面积300hm2,主要分布在于都、瑞金、赣县等县市,多数为乡土野生,少数于1970年代人工种植,现均以成林,平均蓄积达45m3/hm2,野生状态球果产量3 750~7 500kg/hm2左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1.3 油桐:

现有面积3 333.33hm2,球果产量750~15 000kg hm2,出油率25%~30%,年均产油量375~3 000 kg/hm2,利用初始期3~8年,利用年限10~50年。油桐在赣州市主要为人工种植,品种为三年桐和千年桐。三年桐多为块状分布,千年桐多为零星散状分布。

1.1.4 山苍子:

现有面积600hm2,球果产量600~1 050kg/hm2,出油率40%左右,年均产油量300kg/hm2,利用初果期3年,利用年限30年。

1.1.5 乌桕:

现有面积333.33hm2,球果产量1 200kg/hm2左右,出油率20%~40%,年均出油量360kg/hm2左右,利用初始期5~7年,利用年限40~50年。

这些油料能源林,大多管理粗放,有的林分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如光皮树、山苍子为野生状态,油茶、油桐、乌桕等多数只全铲抚育不施肥,生长势差。

1.2 木质能源林

全市现有木质能源林259.266万hm2,森林蓄积9 447万m3,灌木林900hm2,生物量1 349t。其中马尾松130.2万hm2,杉木73.6万hm2,国外松9.47万hm2,硬阔42.47万hm2,软阔2.07万hm2,黑荆树266.67hm2,桉树1.33万hm2,杨树66.67hm2,台湾想思20hm2,灌木900hm2。

全市以马尾松、湿地松为主的能源林面积139.67万hm2,可生产松脂600~1 050kg/hm2,利用初始期15~20年,利用年限10~20年,全市预计可年产松脂量5 000万kg。

1.3 新造生物质能源林可利用土地状况

据调查测算,全市现有可发展生物质能源林的土地面积为37.67万hm2,其中:

1.3.1 林地4.

3万hm2。其中无立木林地3.27万hm2,包括采伐迹地0.73万hm2、火烧迹地1.8万hm2、其他0.73万hm2;宜林地1.07万hm2,包括宜林荒山荒地0.97万hm2、宜林沙荒地200hm2、其他800hm2。

1.3.2

潜在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发展用地33.33万hm2。按现有马尾松林分面积的1/4左右改造新种生物质能源林测算,可用于新建生物质能源林面积33.33万hm2,主要包括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马尾松低产低效林地。

2 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发展现状

赣南能够用于营造生物质能源林的物种资源种类繁多,但可规模化培育形成有一定市场的生物质能源林,主要有光皮树、油茶、油桐、乌桕、山苍子、松树、桉树等树种,其中光皮树已列入赣州市能源林基地建设重点,目前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情况是:

2.1 发展以光皮树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

江西丰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在赣南投资发展以光皮树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10万hm2。已经在赣县、瑞金等地建立了原料林示范点,今冬明春可完成光皮树造林666.67hm2。计划在宁都、于都联系筹建新的原料林示范点,在赣县3年内完成光皮树造林1.33万hm2。据介绍,光皮树矮化集约栽培,可产15t/hm2鲜果,100t鲜果可产25t生物柴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2 申报生物质能源林重点建设项目

瑞金市有适宜发展能源林宜林地6 667hm2,可改造的低质低效林1.33万hm2。瑞金市委、市政府对发展能源林项目高度重视,已成立能源林项目领导小组,做好了建设规划,落实了预备造林地和低产林改造地块,由赣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承诺,申请世界银行或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近700万美元,计划5年内新造能源林3 333hm2,改造低质低效林6 667hm2。计划建议在该市工业园建设能源林开发公司,专门从事能源林的培育和开发利用。瑞金、崇义正在积极争取新建以薪材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发电厂。项目建成后,将探索出适合本地区能源林培育模式和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南方集体林区建设和利用能源林提供经验。

2.3 四旁零星种植的光皮树等能源树种

在于都、瑞金、赣县、定南等地存在以四旁零星分布的光皮树林和各地四旁零星种植的油桐、乌桕等能源树种。

3 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环境滞后,资金缺乏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的政策,形成了有利于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环境,四川、贵州、湖南、云南、内蒙古等省市由于前期投入多、研发基础和政策环境好,都相继争取到国家政策和项目的扶持,已开始大面积发展能源林,一些大企业也相继介入,形成快速发展的态势。而赣南作为南方重点林区却处在国家项目扶持的边缘,这与赣州市的林业地位不相称。全市速生丰产林投资热情高涨,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政策环境又相对滞后,许多有意投资能源林的投资者和企业处在观望和徘徊的状态,能源林建设进展缓慢。

3.2 缺乏生物质能源林发展规划

各地对生物质能源林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和造林地类、造林树种及经营技术缺少整体规划。

3.3 生物柴油木本能源植物可利用资源总量少

虽然木本油料植物种类繁多,但绝大部分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人工资源比较少,制约整个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3.4 林地少,基地缺,经营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

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群众造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山地租金增加,集中连片大面积流转山地难度大,大面积发展存在一定困难,形成不了规模化的能源林基地。缺少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进而导致种植经济效益不佳。

3.5 对赣南乡土优良生物质能源树种———光皮树重视不够

缺乏系统的研究推广,尤其是良种繁育和大面积矮化集约栽培丰产等技术急需组织科研攻关。

4 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几点建议

4.1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是一项新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能重视此项工作,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安排专门资金用于生物质能源林的研究开发利用,对能源林基地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4.2 认真搞好总体规划

要组织开展深入细致的资源调查与区划,摸清家底,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在组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设规划,在能源林基地建设上既要防止一哄而上又要反对一味等待观望、错失良机。

4.3 加强传统木本油料植物的改造和研究,力争在经营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上有较大的突破

赣南传统木本油料植物有油茶、油桐、山苍子、乌桕等,且有一定的规模和比较好的基础,但由于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大部分经营粗放,产量比较低,若在良种良法使用上下一定工夫,效果将是显著的。如油茶,全市现有面积约9.47万hm2,若通过改造产量提高75kg/hm2,将增加食用油产量7 100t,通过以茶油替代低质食用油,使低标准食用油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

4.4 加强高含油、高产量优良树种或优良材料的选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要加快研究解决在引种、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开展品种选育、栽培实验,制定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标准。光皮树是赣南优良乡土能源林树种,目前当务之急,必须加快优良树种或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尽快推出一批可供生产上应用的优良品种和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同时做好光皮树原产地保护工作,尽快组织争取申报赣南为“光皮树之乡”。

4.5 严把能源林基地建设质量关

严格按计划任务,建设质量标准,建设时间进度,工程管理要求,规范组织实施,严格检查验收。积极推行工程质量监理制,项目管理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实行责任事故追究制。

摘要:对赣州市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发展现状,提出生物质能源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发展,调查报告,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R].(发改能源[2007]2174号).

[2]白卫国,张玲,翟明普.论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培育与发展[J].林业资源管理,2007(2):9-12.

林业生物质 第8篇

关键词:榆林林业,能源林基地,战略规划,对策

1 榆林地区成为能源林基地的自然条件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 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 (区) 交界接壤地带, 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 西连宁夏、甘肃, 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 南接本省延安市。晋陕蒙宁区域中心城市。榆林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日差较大, 无霜期短, 年平均气温10℃, 平均降水400mm左右, 榆林市当前的林业面积达到了54.76万hm2, 占总面积的79%以上。其中现有林地1.87万hm2以上, 单一的未成林的面积达到了5.87万hm2, 苗圃面积266.67hm2。为榆林地区成为能源林基地奠定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基础。

2 完成能源林基地建设的战略规划

2.1 指导思想

榆林地区能源林基地建设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以三北防护林为建设重点, 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农收入、促进生产发展为建设目标, 以大力退休林权制度改革, 实现体制创新作为改革动力, 以优化林业产业化结构, 加强管理力度, 实现林业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把能源林基地建设与我市的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系统的结合起来, 共同的来促进生态、经济的增长, 实现榆林地区富民、绿山的目标。

2.2 建设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区域发展、培育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原则;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利益为引导, 以产业发展带动基地建设, 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

坚持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

2.3 总体目标

榆林市林业局面对新的形势, 提出了全市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种草, 治理水土流失和防治沙漠化运动, 到2050年, 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 有效遏制沙化土地扩展, 降低风沙危害程度, 建成比较稳定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水土流失面积基本得到治理, 建立起适应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 农、林、牧业协调发展, 基本实现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的山川秀美人居环境目标。

3 建设能源林基地的具体实施步骤

3.1 强化领导责任

榆林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斗争史。几十年来, 榆林市林业局历届班子发扬“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级干给一级看”的接力棒精神, 加强领导, 统一规划, 抓典型, 树样板, 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带领全市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 奋战在林业生产第一线, 为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取得了显著成效。所以在榆林能源林基地的建设过程中, 要将这种精神延续下去, 为榆林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3.2 强化政府引导, 多方筹集基地建设资金

一是增加财政投入。在基地建设的启动阶段, 市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对苗木和低产林改造给予适当补助。二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建设资金。三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鼓励农民、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主等不同主体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投资能源林基地建设, 调动社会方面投资林业的积极性

3.3 强化政策引导和监督, 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基地的积极性

对现有林地, 要结合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进一步明晰产权, 发放林权证, 确定经营主体, 切实做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各乡镇要把市政府下达的黄连木能源林基地建设任务进一步细化, 分解落实到村, 具体到山头地块, 建立工作台帐, 政府办、林业局要加强检查指导, 年终总结表彰, 奖罚兑现, 确保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3.4 强化市场引导, 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一是要按照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 切实搞好科学规划, 重点建设一批百亩园、千亩方、万亩区, 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 为实现产业化奠定基础。二是扶持发展生物柴油加工企业, 以加工带动基地发展。对来林投资兴办生物柴油加工企业的, 除享受土地、税收等有关招商引资减免奖励政策外, 市政府将积极帮助企业向上申报享受国家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 尽快促成生物柴油加工企业落户林州。

3.5 坚持把科技应用贯穿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始终

按照榆林区域特点, 确立“全封、远飞、近造”的林业工作思路, 即全面封禁, 大沙和远沙地区进行飞播造林, 交通方便、水分条件较好地方进行人工造林, 以绿色通道 (公路、铁路沿线) 和绿色长城 (古长城沿线) 为建设重点, 按照“灌为主、针点缀、乔搭配”的配置模式, 基本建成了“点─线─面、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造林过程中, 严把规划设计、种苗、栽植、检查验收四道关口, 严格实行“两证一签四见面”, 确保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

3.6 实行目标管理

要将黄连木能源林基地建设工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 与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 实行专项推进, 跟踪问效, 并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科学发展观, 是否具有长远意识的重要标准。

浅析林业生物灾害施药技术 第9篇

关键词:林业,生物灾害,施药,地面,航空

1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新理念———精确管理

在林业生物灾害的防治上很多专家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而生物灾害精确管理是在生物灾害双精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双精管理以对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和预测, 并对生态系统进行精确的管理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即精密监测和精确管理。在这个基础上对生物灾害进行精确管理, 是以主动实现对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维护为出发点, 以防治为其管理的关键点, 而在治理上也会切中要害, 在防治过程中在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将生物灾害带来的损失进行有效的控制, 这种精确管理方法有效的避免了被动防治和单种防治所带来的弊端, 实现了对生态系统环境的主动维护。

2 地面施药新技术

2.1 精准施药

精准施药技术是在利用视觉传感和地图的基础上来对农药进行精确喷洒, 其技术的关键点主要有目标信息采集、识别、施药决策和可变量喷雾执行等, 所以利用精确施药技术可以精确的对有害生物危害状况和林分性质进行处理, 而且在林间喷雾过程中, 其是随着生物灾害危害程度和环境性状不同来对喷雾的量进行控制和调整, 不仅达到了对有害生物高效防治的目的, 而且还节省了农药使用效率, 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有害生物防治的智能化、精确化, 而且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2 TIT法

由于利用TTR法是利用化学药剂被动的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不仅会给环境带来扰动, 而且其防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所以对其方法进行改进, 利用TIK防治方法来实现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此种方法是采用诱捕、接菌和传染等方法来实现防治的目的, 即利用诱捕剂来诱捕有害生物, 使诱捕的有害生物身上粘有微生物农药, 使其返回到群体生活的空间, 从而在群体之间相互传染, 达到防治的目的。而且这种微生物农药可以换成其他药剂, 如兴奋剂、性兴奋剂+不育剂等, 从而实现目标有害生物密度降低至安全水平, 达到防治的目的。此种生物防治方法由于其目标明确、对环境不会产生扰动、能够达到持续控制, 而且成本较低、高效等特点, 所以特别适用于防治个体之间频繁接触的有害生物。

2.3 注射

注射法是对林木被有害生物破坏的地方进行直接注射, 或是利用注射器械将药液注射进树干, 从而起到防治有害生物的目的。通常采用的注射方法有竹腔注射、虫道填塞、被害处注射、打孔注药机注射、专用注射液注射、输液滴注等, 这种方法由于用药较为集中, 而且能够达到需要的浓度, 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不会危害到天敌的安全, 所以在对有害生物防治上, 特别适合在高大林木上进行。

2.4 虫道注射

2.4.1 针头改进。

由于利用普通医用注射器进行注药时容易发生堵塞及药液外溢的情况, 所以将注射器进行改进, 增加其内孔的直径, 使其可以多加装药液, 缩短其针头的长度, 或是在针头基部套一个软橡胶塞, 这样在注射时可以利用橡胶塞堵住虫孔, 避免药液外溢, 而且针头基部的接口利用螺旋接口来, 可以一次配药时完成多次作业需求, 有效的提升了作业效率。

2.4.2 注雾。

为了减少用药量, 同时提高防治效果, 可以将注射药液改为注射药雾甚至是气溶胶, 但这需要专门的注雾设备。注雾设备由雾化装置、高压气泵和针头组成。注雾时, 雾化装置将药液雾化成药雾或气溶胶, 高压气泵将药雾送至针头, 再注入虫道内。

2.4.3 灌注。

使用灌浆机将药液沿蚁道注入蚁巢, 适用于土栖白蚁防治。

2.4.4 鼠道注烟。

使用喷烟机或喷雾机, 将烟雾、药雾或气溶胶灌入鼠道, 为了减少作业时药雾外泄污染环境, 可以使用专业的设备。鼠道注雾 (或气溶胶) 专业设备, 在注雾时将针头换成较粗的喷管, 喷管前端套上软橡胶头, 使得与鼠道密切接触, 保持药雾不外泄, 再将药量和高压气体量调大至适合鼠道即可。

2.5 缓释药包

将控释药包挂置在植株上, 让药包内药剂随雨水缓慢释放防治有害生物。药剂为必须具有内吸性 (向上传导) 、吸湿性、溶于水的固体, 其中用于生产食品的植株防治药剂必须符合国家农药管理规范。

2.6 风送式静电喷雾

首先把药液通过压力雾化或旋转雾化方式形成雾滴, 经过充电电极使雾滴带电, 并在气流的作用下二次雾化, 由静电力和气流将雾滴送到植株上。风送式静电喷雾技术具有如下明显优点:

(1) 利用气流的推动作用, 改善了静电喷雾雾滴穿透性弱的不足, 有利于对茂盛、高大林木的病虫害的防治。

(2) 合理控制静电喷雾时的气流, 喷雾飘移损失将会很明显减少, 环境污染小。

(3) 带上静电后的雾滴, 其表面张力会降低, 减少雾化阻力, 提高雾化程度, 雾滴在植株上不易朝着最小表面积凝聚, 有利于植株对雾滴的吸附。同时, 气流更易于使雾滴在叶片及虫体上铺展, 将会明显地提高杀虫效果。

3 航空施药

航空施药, 是利用飞机作为载药与施药工具, 对有害生物进行施药防治。航空施药快捷高效, 效果明显, 适用大面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3.1 航空器具的改进

我国目前现有的农用航空机型中, 对飞行作业条件要求苛刻, 作业效率低。为了克服这些作业缺陷, 首先, 在目前国产飞机中选择最适合农业航空作业的机型, 进行技术改造, 形成系列机型, 以适应不同的农业航空作业需求。其次, 引进先进国家的农用飞机, 吸收其中先进技术, 还可以与发达国家合作, 共同开发农用型飞机, 学习其中先进技术, 由仿制到自主开发。再次, 组织科研力量, 研发价廉、耐用、低维护成本甚至免维护的农用飞机, 以降低飞机购置和维护成本, 尤其是亟需研发普通燃油航空发动机, 以及稳定性好、适合于超低空飞行的碟形飞行器。

3.2 施药器具的研发

目前的航空施药, 还是常规施药技术, 不仅用药量大, 污染环境严重, 而且作业效果还受作业时天气情况的影响。因此, 植保航空施药技术, 是植保航空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4 结束语

虽然我国在对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上做了很多的努力, 但有害生物对林业生态资源的破坏还呈现逐步发展的趋势, 所以需要加大研究和投入的力度, 加快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制, 从而实现对有害生物预控的目的, 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

[2]郑晓都.雷山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几点体会[J].现代园艺, 2009.

[3]陈永辉.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内涵与原则[J].民营科技, 2011.

林业有害生物及其防控措施 第10篇

1 调查内容及方法

1.1 调查范围和寄主植物。

天然林、人土林、苗圃、花圃、木材 (果品) 加工厂、 (果品花卉) 市场、大宗林产品使用单位等。调查的主要寄主植物为:用材林树种、花卉绿化树种、经济林树种、中药材及林产品等。

1.2 调查对象。

1.2.1 国家林业局公布的233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

1.2.2 我省林业厅提出的22种林业有害生物;

1.2.3 从国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

1.2.4 从外地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

1.2.5 本土林业有害生物。

1.3 调查方法。

根据我省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划分五个类型调查区:

1.3.1 平原有林地类型区;

1.3.2 种苗花卉类型区;

1.3.3 木材加土储木厂类型区;

1.3.4 山岗有林地类型区;

1.3.5 济济林果品类型区。

采取访问调查, 野外踏查, 标准地调查三种方法, 共设置标准地1279个, 调查代表ICI积5.2万公顷。

2 调查结果

2.1 本次调查统计:

林业有害生物383种, 其中, 虫害270种, 病害102种, 有害植物11种, 大敌135种。1980年以后从外地传入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124种, 其中, 害虫63种、病害50种、有害植物11种。尚未发现国外传入有害生物。国家林业局公布的233种林业有害生物名单中有32种在我省发现。

2.2 本次调查统计病虫害累计发生2.

6万公顷次, 其中, 病害累计发生0.99万公顷次, 虫害累计发生1.65万公顷次。1980年以后, 新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面积0.45万公顷次。1980年以后从外省传入我省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0.08万公顷次。主要树种病虫害发生面积杨树1.46万公顷次, 泡桐0.39万公顷次, 栎类0.09万公顷次, 苗木0.28万公顷次, 经济林0.4万公顷次。

3 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及灾变规律分析

通过本次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分析发现, 林业有害生物年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危害严重, 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多,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扩散, 危害、威胁加剧。林业有害生物的大发生趋势严峻。其原因:

3.1 树种栽植结构不合理, 大面积营造人

土纯林, 造成树种单一, 没有隔离屏障, 是导致有害生物传播蔓延快, 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高, 难易控制的住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榆树为主要树种, 栽植面积大株数多, 90年代后期, 杨树栽植面积逐步增多, 调查统计栽植面积约占造林面积的75%以上, 到处呈现杨树林海。杨树病虫害已成为头号主要病虫害, 这些年发生都在0.7万公顷以上, 严重发生时造成局部暴发成灾, 形成“夏树冬景”现象, 已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安全和发展。

3.2 人为活动传播造成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加。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和国际间贸易的快速发展, 林业商品流通频繁, 林产品种类外销内调数量大增, 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不断增加。1980年前, 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为259种, 通过本次调查, 已上升至383种, 20年间增加林业有害生物124种。双棘长蠢、草履蚁、桑白蚁、朝鲜球坚蚁、锈色粒肩大牛、国槐瘤锈病、钡l柏毒娥, 这些外来生物已成为本地区的主要病虫害。在调运检疫工作中, 漏检或检疫不彻底, 也是造成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不断增加的原因。

3.3 思想认识不到位, 基础设施薄弱, 防治

手段落后, 测报土作滞后, 防控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林业有害生物多发性的原因之一。近年来, 各级政府和领导已开始重视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问题, 有的地方已将林业病虫害防治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但是, 重造林轻防治的思想仍然存在, 个别地方表现尤为突出, 森防机构不落实, 人员不稳定, 防治测报检疫工作根不上, 出现大灾, 无所适从。

4 防控措施

4.1 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行“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依法治理, 促进健康”的方针, 紧密围绕生态林业建设, 促进森林健康为目标, 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 以提高防控能力为突破口, 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严密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侵入, 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4.2 科学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加强林业生产管理, 规范营林综合措施, 是科学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重中之重。要大力提倡适地适树, 积极发展乡土树种, 选用抗病虫性强的良种状苗造林, 营造混交林, 采取多种形式的造林方式。在营林生产中, 坚持科学规划, 合理搭配树种, 调整纯林比例, 采取多树种多林种的造林方式营造混交林。

4.3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

认真落实《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办法及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国家级中心测报 (站) 点的骨干作用, 进一步完善56个测报 (站) 点, 努力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测报网络的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护林员的兼职测报作用。严格执行病虫情调查制度, 疫情监测普查报告制度, 做到预测预报准确, 信息发布及时。

4.4 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水平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在科学防控上下功夫,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研究, 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 防治组装配套研究, 频振式杀虫灯, 生物导弹防控, 超低量飞机防治病虫害等新技术、新成果。“十一五”期间, 每年至少要推广防治新技术新成果1~2项, 自选研究课题1项, 全面提升监测、检疫防治的科技含量和灾害除治的综合能力。

4.5 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检疫工作要结合地区花卉、苗木、中药材、木材加土调运频繁的特点, 重点抓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和复检工作, 严把产地、运输、复检三关。认真搞好林果、种苗、花卉及其繁殖材料的引进审批, 隔离试种和监测管理。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 规范检疫执法程序,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严防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确保林业生产安全。

4.6 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按照《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及时、准确、科学地对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做出预警。制定好本辖区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预案, 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办事机构, 确保应急反应机制落到实处。

4.7 加强森防体系建设, 搞好防控基础工程

加强防控基础工程建设, 建立健全森防机构, 是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保证。要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除治的通知》文件精神, 落实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 保障森防机构和队伍稳定, 为可持续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提供组织保证。

4.8 搞好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防控素质

桦甸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报告 第11篇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57-1

为摸清我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寄主、分布、来源及对当地生态、经济、社会的影响,建立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为今后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传播和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市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现将普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自然概况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山区,东经126°16′-127°44′,北纬42°30′-43°29′。地势呈东南、西北高、中间低。我市境内有第二松花江和辉发河两条主要河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市有林地面积427618hm2,森林覆盖率68.4%。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等针叶树和水曲柳、胡桃楸、柞树等阔叶树。

2 普查范围、对象、内容

2.1 普查范围

全市所有的人工林、天然林、经济林、绿化树以及苗圃、花圃、贮木场、木材加工厂等。

2.2 普查对象

2.2.1 所有本土能对林木、苗木、木材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病虫鼠兔类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和有害杂草

2.2.2 所有对林业有害的外来生物

2.3 普查内容

2.3.1 我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包括病害种类、虫害种类、寄生性种子植物和有害杂草种类)

2.3.2 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苗木、种子、果品、原木、板方材等)

2.3.3 我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地点、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

2.3.4 外来有害生物的来源,传入时间、传入途径、传入方式以及传入后对当地生态、经济、社会的影响

3 普查方法

3.1 踏查

林分的踏查以自然块(面积5-100hm2之间)为单位,选择一条最长的对角线(为兼顾林班内的小班也可采用折线)观察路线两边20m范围内树木受害情况、有害生物种类,尽可能采取有害生物标本。对于其它普查范围则沿道路进行踏查。

3.2 标准地调查

林分标准地调查要以小班为单位,标准地面积0.1hm2,随机抽取40株样树进行祥查,苗木类调查样方面积为1-5m2不等,但样方累计调查面积不应少于有害生物寄主發生面积的3%;行道树、园林绿化树木、经济林等调查样株不应少于有害生物寄主株树的3%;木材类抽样率不应少于受害数量的3%。

4 普查结果

这次普查查明林业有害生物1207种,已鉴定出来的有907种,未鉴定出的300余种。其中虫害13目,109科,包括鳞翅目800余种,分属于蛱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绢蝶科、粉蝶科、灰蝶科、弄蝶科、夜蛾科、天蛾科、舟蛾科、蚕蛾科、尺蛾科、灯蛾科、毒蛾科等等;鞘翅目有200多种,分属于花金龟科、丽金龟科、金龟子科等等;半翅目有30余种,分属于蝽科、猎蝽科等;膜翅目有10余种,分属于叶蜂科等;同翅目有10余种,分属于蝉科等;直翅目有20多种,分属于蝼蛄科等;双翅目有6种以上,分属于瘿蚊科等;脉翅目有5种,分属于蚁蛉科等;蜻蜓目有10多种,分属于蜻科等;革翅目有2种属褐欠蛉科;毛翅目有1种属石蛾科;长翅目有1种属蝎蛉科;竹节虫目有1种即小齿短杠棒修等。病害15目28科,有非褶菌目的猴头菌科、刺革菌科、韧革菌科、裂革菌科等等。在鉴定出的907种有害生物中,初步确定本土858种,外侵的49种。另外,还有天敌53种。在1207种林业有害生物中,虫害1083种,病害103种,鼠害9种,有害植物12种。在普查出的林业有害生物中,普查达到发生面积统计指标的病虫有3种,分别为落叶松落叶病、松瘿小卷蛾、栗山天牛,分布在全市各乡镇。

5 普查对象发生现状及趋势分析

在本次普查出的1207种林业有害生物中,常见的有150余种,经常给林木造成较大危害的有30多种。虽然绝大多数病虫呈低虫低感,处于有分布、无灾害的状态,但也有许多病虫危害较为严重,常给林木造成较大的损失。经常发生的落叶松落叶病、松瘿小卷蛾等,使落叶松年生长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银杏大蚕蛾在大发生年份可使胡桃楸树冠失叶率达70%以上;杨树烂皮病、青杨叶锈病近几年随着杨树造林面积的扩大呈上升趋势,对杨树苗和新植林危害较重;天牛类、干腐类病虫使通直的树干充满蛀孔、腐烂;红松疱锈病、柳蝙蛾、杨干象等危险性病虫会给森林造成毁灭性危害。根据调查测算,每公顷森林因病虫鼠的危害而减少生长蓄积12.9-21.5万m3,折合经济价值2580-4300万元,给我市的生态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6 问题讨论

(1)普查时间太短。这次普查范围广,面积大,种类多,而完成时间仅一年。

(2)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

(3)普查经费不足。

(4)是普查种类的识别难。

这次普查,虽采集了不少标本,但很难鉴别,特别是昆虫和病害,危害多在幼虫和病菌繁殖阶段,而幼虫和病菌的鉴别难度大,保存也困难。一些成虫也不好鉴别,因此,这次普查采集到的标本仍有300余种未鉴定出来。此次普查,虽告一段落,但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逐步完善,为我市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和除害处理及建立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提供较为全面和可靠的科学依据,以确保我市森林和生态安全,确保林业健康发展。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第12篇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1 林业有害生物概况

在我国目前的林业发展中, 危害林业安全的有害物种约有200多种, 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环境及树木的种类不同, 有害物种的分布也不尽相同。其中造成外来林业有害物种危害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间经济贸易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林业或是农业上的交易也在不断地攀升, 再加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人为也会为有害物种的传播增加渠道, 所以近几年来, 外来有害物种的数量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 外来有害物种在进入中国后, 由于没有相应的天敌, 所以在初期会进行大量的繁殖, 对我国的林业造成很大的危害, 最终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2 林业有害物种的防治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林业防治理念

在目前的林业安全防治过程中, 应该坚持“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方针。在进行林业有害物种防治的过程中, 能够树立正确的防治理念。因此, 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治观, 在进行林业有害物种治理的过程中, 不能只重视眼前的利益, 制定的措施不能只为林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最终对林业的整体发展产生危害, 在进行防治和治理的过程中, 应该遵照林业发展的规律, 制定有效的、科学的防治措施。因此, 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 应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进行各项治理措施的制定工作。

2.2 做好有害物种的预防工作

为了防治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林业造成的巨大危害, 应该从有害物种的传播中做好有害物种的防治工作, 避免出现境外物种传入中国的现象, 造成因没有天敌而进行大量繁殖, 进而严重危害我国林业安全的现象。因此应该做好有害物种的预防工作, 避免有害物种的入侵。在进行防治的过程中, 严格的执行和贯彻我国的物种检疫法规, 在物种出入境的过程中, 进行严格的检疫。在进行林业预防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进行林业种苗、造林、管理和利用等过程中, 做好各个环节的预防工作, 使外来有害物种, 没有机会进入我国并对我国的林业产生危害。同时, 为了预防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林业产生的恶劣影响, 应该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 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 当出现有害物种入侵时, 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 进行应急处理, 防止有害物种进一步扩散而造成的更严重的破坏。

3 加强林业自身抵抗有害物种侵害的能力

为了防止单一林业物种, 造成的有害物种没有天敌的现象, 应该在进行林业规划的过程中, 加强林业自身抵抗有害物种侵害的能力。因此在进行林业规划的过程中, 应该大力营造混交林。在林业的发展中, 进行合理的规划, 营造混交林, 不仅能使不同高度的树木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 光照、水分、风力等各方面的资源被充分的利用, 还能改善林内的气候, 使林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林内其它生物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生物链的完整性, 使有害的物种会有自己的天敌存在, 因此不会出现一种有害物种大量繁殖的现象, 能有效地防治林业有害物种对林业产生的巨大危害。

4 进行适当的生物防治

在进行林业有害物种防治的过程中, 对已经出现有害物种侵害现象的林业,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 保证林业内的生态平衡。可以选取造成林业受到侵害的生物的天敌, 对相应的有害生物进行消灭。也可以在平时的林业防治的过程中, 选取有益的生物, 对林业内的其它生物的起到抑制的作用, 这种林业有害物种的防治办法, 与其它的措施相比, 不会对林业内的其它物种产生危害, 具有无污染、无公害的优点, 所以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有害物种防治措施。

5 借助先进的措施进行防治

首先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为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发展做出贡献, 应该在林业规划的过程中, 多种植具有较高病虫害抵抗能力的树种, 并根据不同树木生长的不同特性, 进行种植密度及树种之间的组合。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 为了能够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 应该采取合理、科学的办法进行中耕、施肥、除草和灌溉, 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能够最终实现调整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还应该借助现代林业的发展技术, 运用化学物品进行病虫害的清除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对林业的保护, 防止出现乱砍乱伐的现象, 使林业内的各种生物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促进林业生态平衡, 形成完整的生物链, 通过相互制约和促进, 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林业所处环境的实际进行, 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 进行各项政策的制定, 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 做好有害生物的预警、防治和治理工作, 最终促进林业内的生态平衡, 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使我国的整体环境能够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泽新, 李仁贵, 李玉峰.通辽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初探[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 (02)

[2]李云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J].科技视界, 2012 (25)

上一篇:都市农业在日本下一篇:生活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