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2023-07-27

志愿服务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招募对象:

全校同学

二、选拔制度

1、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遵循自愿原则。

2、参加青年志愿服务队必须书写申请书。

3、经考察合格者,须参加入队仪式,宣誓后方成为正式队员。

三、注册志愿者基本条件:

1、年满14周岁。

2、具有奉献精神。

3、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

4、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至少选择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

5、遵纪守法。

四、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注册志愿者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登记、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

经过审核吸收为马高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将统一上报马站镇团委,进行注册登记,发给青年志愿者服务证件、纪念章等,成为注册志愿者,将享受相应的权利,尤其是能优先获得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等。

五、马站高级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将下设弱势群体服务小组、环保小组、一帮一结对小组等三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校、社会范围内开展志愿活动。

五、马站高级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将秉承“让爱心永存校园,用真情奉献社会”的活动宗旨,坚持“团结、热情、踏实、创新”的基本工作作风,打造“用我们的行动来证明我们的爱心”口号。

六、报名时间:11月25日——12月2日;

向本班团支书报名(递交入队申请书)。

来吧!马高学子,伸出你的双手,献出你的爱心,树起一座丰碑!

马站高级中学团委

志愿服务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从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角度来看, 乡镇基层的法律服务中心要抛弃“诉讼万能主义”的传统思想观念, 推进建立以调解、仲裁为主要形式的纠纷解决机制, 将诉讼作为纠纷解决的辅助机制。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要注意尺度的把握, 结合适当情况考虑私力救济, 确保相关纠纷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总之在纠纷的处理过程中要尽量考虑一切可以使用的非诉讼途径, 将诉讼途径作为纠纷处理的最后手段。另外, 从预防纠纷矛盾产生的角度讲, 农村基层法律工作人员以及乡镇单位聘请的法律咨询者要重视日常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帮助农民认识其拥有的权利以及应当履行的义务。主要的法律意识宣传手段可以有召开法治宣传会、进行案例讲解、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强化纠纷调解工作等, 使得纠纷在初期阶段就得以合理解决。

2 促使法学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担当基层志愿者

目前国内对于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工作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 培养了大批的法律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但是针对这些人才法律素质的培养更多地局限在理论知识层面, 而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是目前大部分法学专业高材生的就业实习地点都是法院、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机构, 一方面这样的实习机会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在这些机构普遍从事程序性工作, 极少会参与案件办理和纠纷处理等工作, 专业知识得不到有效实践, 而农村基层法律中心恰恰为法律专业高校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平台, 在处理和解决大量法律纠纷的同时学生必定会对曾经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与此同时也能弥补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人才不足的缺陷。

3 建立农村法律诊所制度

法律诊所制度的概念最初起源于美国, 该制度主要是以医学领域的实践教育制度为模板, 在法律诊所制度中, 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学生、社会工作者是实习医生, 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律专家和执业律师是执业医师, 而受困于法律矛盾纠纷缺乏必要法律知识的农民, 通过法律诊所这个服务中心,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对农民进行专业的指导, 对相关高校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实践培训,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纠纷矛盾得以合理解决, 高校生的法律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通过提供法律咨询、代书以及调解等服务, 实现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法律院校引进了相应的法律诊所制度,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西南政法大学, 在学校团委领导和司法研究中心的协调指挥下, 坚持以“所有人的正义”为服务宗旨, 积极开展相应公益法律服务的活动, 免费帮助农民解决相关的矛盾纠纷, 提供无偿法律服务。

4 加强农村法律服务资金的支持力度

现阶段广大乡镇地区的法律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公益基金还有社会捐赠等, 来源渠道相对狭窄,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 因此必须要拓宽农村法律服务经费支持的来源, 提高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法律服务工作的工作质量,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农村法律服务区别于其他法律服务工作的主要点在于其公益性, 无偿的法律援助和调节工作是法律工作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因此各地政府必须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实际的法律服务需要, 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专项制度, 制定相应的农村财政预算, 另外, 政府还要考虑当地经济、政策、法律建设的实际情况拓宽法律服务资金筹集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政府还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服务资金监督管理制度, 确保筹集到的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结束语

为了完善农村法务服务, 作为一名学生, 本人发表了几点个人的看法, 应当建立农村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促使法学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担当基层志愿者、建立农村法律诊所制度以及加强农村法律服务资金的支持力度。

摘要:农村法律服务对于对于发展以及稳定农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 需要从农村的法律服务的实际情况出发, 积极探索出符合当前农村实际以及切实可行的完善农村法律服务的路径, 从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以及避免农村纠纷。本文主要是根据笔者所学, 提出了几条农村法律服务的完善路径以供参考。

志愿服务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是县水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后,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肩负单位领导的信任与重托,义无反顾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自驻村以来,他深入走访农户,详实掌握了解村情,把症问脉寻找穷根,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工作有序深入开展,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精准扶贫驻村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

深入走访农户

掌握村情民情

为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驻村后就和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深入开展走访农户活动,全面掌握**村的基本情况。**村位于**乡政府东南3公里处,该村只有一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XXX户农户,1XXX人,大多数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经济作物种植较少,科技含量较低,群众技术水平不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且增长速度缓慢。虽有一小部分农户从事养殖业,但养猪、养羊、养鸡数量较少,均没有形成养殖规模,没有形成经济增长的支撑产业。该村群众有加工粉条的技术和经验,近几年带动的群众越来越多,但粉条加工属于季节性加工产业,仅能为部分村民提供季节性用工岗位,无法满足常年务工的需求和愿望。

通过与农户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对生活困难户、残疾人贫困户等的走访,全面了解掌握了村情民情,为群众发展生产,实现增收献计献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工作方法

推动工作开展

在深入走访群众了解村情的基础上,为方便全村群众与驻村队员联系,及时反应情况,**还在主要村道、活动广场、村民集中活动等重点区域的醒目位置,自费制作悬挂精准扶贫宣传标语,公布驻村队员的手机号码。

向群众发放精准扶贫宣传资料,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工作队与乡村干部坚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工作法,通过入户识别对全村贫困户、已脱贫贫困户和老党员困难户,全面进行精准识别。在深入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们发现了“访谁、谁贫”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详实掌握群众的真实经济收入,在反复向群众宣讲精准扶贫政策的同时,耐心与群众交流,了解真实家庭信息,改进工作方法,一笔一笔算账,把实际收入情况,核查核实清楚,让非贫困户心服口服。为激发贫困村民自觉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致富”,**常常工作到深夜和村民座谈,宣传扶贫政策,让他们抛弃“等、要、靠”思想,鼓励贫困户凭借双手用勤劳实现致富梦想。针对民主评议贫困村民工作中,村民都是邻居不愿表决表态的现象,他提出了采用以村中老党员、老干部联合推荐提名的办法,以家庭收入从高到低列出名单,进行现场唱票计票的方式,提名人要签名按手印并对资料存档。在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严格把关,有效的解决“开会不表态,会后乱议论”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精准识别的精准度。

心系贫困人口

帮扶务求实效

**驻村工作期间,他的父亲因摔倒造成骨折需住院治疗,但当时正处在精准识别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关键阶段,他眼含泪水向母亲询问父亲的病情,请求母亲一定照顾好父亲,原谅他因工作紧张不能在病床前护理父亲,直至他父亲出院,他竟没能抽出时间去医院探望一次。每每说起此事,他总深深感觉到对不起家人,更对不住深爱他的父亲。

麦收期间,他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亲人,帮助他们联系收割机收麦,无法用机械收割的小块麦田,就帮助群众人工收割、翻晒、脱粒、装袋、入仓,抢收抢种,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夏粮及时播种。他还在谋划着如何引导群众土地流转,发展特色种植,依靠土地增加经济收入,凭借双手尽快脱贫致富。

切实为民办实事,谋划解决大难题。该村加工粉条一直是以煤作燃料,随着环境治理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由于煤不符合清洁能源标准,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全部关闭粉条加工小作坊,直接导致部分村民闲在家中,减少了经济收入。**与驻村队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县燃气公司协调,为该村铺设了专用燃气管道,免费为村中加工粉条的贫困户接通用气设施,这一举措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称赞。

志愿服务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XX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支持下,山水乡党委政府深入研究新时期群众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把扶贫工作放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开拓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提出了“优化环境、产业帮扶、持续增收”扶贫新战略,紧紧抓住省建设厅结对帮扶的良好机遇,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立可持续收入来源。

一、科学谋划、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农民收入可持续来源。

抓落实、重管理,强化扶贫工作规范化管理。山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规范化建设,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管理,使省市县各项扶贫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规范档案管理,完善低收入农户档案,全面掌握全乡低收入农户现状,为决策提供参考。严格扶贫资金使用,按照要求专款专用,把每一分扶贫资金都发到百姓手里,全年没有出现任何扶贫资金违规使用情况。重视扶贫项目落实,特别是低收入集中村产业项目,从管理、技术、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向县扶贫办争取补助资金,全年完成项目9个,争取到资金9万元。积极向省建设厅争取扶贫资金,在山水村入口工程 争取到240万基础上,今年又在山水小学太阳能浴室等项目上争取到120万的扶贫资金。高度关注涉及扶贫维稳工作,要求各乡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透明原则,全年没有出现跟扶贫工作相关的信访事件。

抓项目、治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当前,山水乡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速度相对较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地区发展环境差、软硬件设施不完善,阻碍农民创业致富和外地企业投资落户。XX年,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扶贫工作的优先环节,重点抓项目建设,完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软硬件环境。通过省建设厅的帮扶,完成山水村入口整治工程,美化村庄生态环境,为村民和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完成山水乡小学太阳能浴室立项工作,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吸引更多更多人才留在本地发展。完成横溪流域防洪堤初步规划,提高防洪抗台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减除农民后顾之忧。

请进来、走出去,扩宽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山水乡作为一个山区乡,工业产业几乎是一个空白,农民收入来源基本是靠传统农业,使得脱贫致富工作进展一直比较缓慢。XX年,经过充分调研和讨论,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丰富农民的收入来源。走出去,根据山水乡临近温溪镇这一地域优势,乡政府出面与温溪镇大型企业建立就业 信息平台,向企业和村民双向提供就业信息,鼓励和引导富余劳动力到温溪镇工业企业就业创收,全年通过平台实现500多村民名到温溪镇就业。请进来,根据温溪镇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采用来料加工模式生产经营,主动出击邀请来料加工企业经理人到山水乡拓展业务,带动当地农民在农闲时节来料加工增加收入,全年发展来料加工农户200多户,每户每月可增收近千元。

重产业、搞特色,形成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作为一个农业乡镇,发展农业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山水乡根据乡情、民情,大力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种类,打造生态农业品牌。抓住省科技特派员帮扶大好机遇,通过技术帮扶引进蓝莓、白鹜鸭、清水小龙虾等种养殖技术,成功建立了蓝莓种植、白鹜鸭与清水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三个,初步打造了山水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发展原有农业产业,建立杨梅基地XX亩、油茶基地1500亩、田鱼养殖500亩、桃园基地200亩、生态山羊与猪养殖基地5个,农业发展规模化初见成效,带动近千户农民增收致富。

二、开拓思路、创新方式,以省建设厅结对帮扶为总抓手,实现扶贫工作新跨越。

资金帮扶与职能帮扶相结合。山水乡党委政府转变扶贫思路,不再单一向省建设厅寻求资金支持,而是与其积极沟 通,争取厅职能处室从业务给予支持,优化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山水乡入口工程,争取到省厅240万资金扶持,同时寻求省厅规划设计处帮忙设计,从更高起点上完成项目建设。山水乡横溪流域防洪堤规划,初步设计拿出来后,主动专门送到省厅,请相关专家审查并完善方案。邀请省厅下属职业建设学院专家到山水乡实地指导新农村建设,从专业角度帮我乡完善山水村省级示范中心村规划、横溪景观绿道设计等。通过省厅资金与职能的结合帮扶,进一步推动山水乡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

纵向帮扶与横向帮扶相结合。省建设厅作为一个省级重点部门,拥有我们乡级政府无法匹及的行政资源。山水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寻求省厅纵向帮扶的同时,也通过省厅指导员积极与厅领导沟通,希望其能利用行政资源横向帮助协调各个部门,在项目建设、优惠政策落实等给予我乡更多倾斜,推动我乡经济社会走上发展快车道。全乡共有9个项目被列为一事一议项目,争取到省级资金180万,有效推动乡村公益事业发展。

智力帮扶与产业帮扶相结合。转变帮扶思路,通过产业扶持与智力帮扶相结合,丰富村两委主要干部发展思路,推动农村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形成农民可持续收入来源。针对村两委主要干部农民出身,发展思路窄这一特点,与省厅协调组织村干部到XX省厅干部培训学校接受再教育,从理论 上提升发展理念、丰富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并组织干部到安吉、德清等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实地调研走在全国前列的新农村是如何规划、如何发展,为推动本村发展提供可靠借鉴。根据山水乡地处山区,生态资源丰富,以及农民在种养殖业方面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新兴生态种养殖业,并使之形成规模、做成产业、成为品牌。

项目帮扶与结对帮扶相结合。创新帮扶模式,在原有一对一结对帮扶基础上,开展项目帮扶新模式。在我乡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寻求省建设厅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优化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硬件环境。如山水村入口工程给予240万资金支持、山水村省级中心村示范给予技术支持等,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群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展一村一户一策帮扶活动,通过调研、走访,为每一个行政村制定一条发展路子,为每一户结对农户制定一条致富路子,实现从传统输血扶贫到输血扶贫的转变,为农民打造一个可持续收入来源。

志愿服务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镇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包村(社区)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印发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镇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扎实精准识别。及时安排部署,明确包村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各村(社区)严格按照识别标准,本着真扶贫、扶真贫、见实效原则,组织五人小组人员和包村组干部深入村组,按六看法逐户见面,逐户识别,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了4次全面系统的回头看。通过精准再识

别,落实回头看,确定最后进入系统精准贫困户1822户5532人。

(三)抓实精准对接,推进扶贫行动。实施以党建帮扶、结对帮扶、产业带动、救助保障、搬迁脱贫、合作社组团等措施开展扶贫行动。一是党建扶贫促进行动。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结合实际,专门组建了5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组,成立了13个联合党支部,镇党委下派5名副科级包村领导到5个贫困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每个贫困村重点培育种养殖业农村致富带头人2户以上。二是救济救助保障促进行动。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功能。XX年将符合条件的122户188人纳入相应的城镇低保,4548户6824人纳入农村低保。三是技能培训发展产业行动。组织镇村干部和产业脱贫户代表20人到镇域各种养企业和合作社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讲解传授种养技能,强化农+合作社、农企对接。推动三变四化建设,让贫困户有一定稳定收入。到村(组)开展共商工作,培训种养殖累计541人次,发放种养殖技术资料1160份。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业。截至目前,全镇发展烤烟种植户2387户(其中:精准扶贫户642户2889人,签订种植合同6092亩,预计实现产值1500万元,户均预增收30000元以上),XX年在稳定现有烟农的基础上突出向烤烟能手、优质生产基地集

中,并扎实推进集群式烤房、烟水、烟路、烟机、烟地配套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收烟8万担优质烟叶;草地畜牧业采取品改繁殖,瘦育肥饲养黄牛等方式养牛,以分散厩养为主,培育10头以上养殖大户50户,全镇牛饲养量达到3500头,出栏XX头。发展规模养羊21户。发展规模养猪(50头以上)20户,实现年出栏生猪10000头,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林果产业在继续抓好核桃种植管护,组织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户合作,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发展蔬菜、特色水果、百合、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户627户2479人,其中,精准扶贫户286户1231人,为走稳产业发展脱贫一批路子奠定扎实基础。四是住房保障促进行动。按优先建卡贫困户,保障农村低保户,照顾重点优抚对象,兼顾其他贫困户的原则。建成小康房67户。确定XX年危房改造任务502户,目前已完成357户。其中:建卡精准贫困户178户。

(四)紧盯易地扶贫搬迁,精准助力脱贫。积极探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思路,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以期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等问题。按三帮共商队伍工作法(即镇党政主要领导一帮共商队伍、 13个共商会一帮共商队伍和 五人小组结成联系对子一帮共商队伍)机制,以五共工作法为抓手做实群众工作,用优惠政策帮他们算好脱贫发展

的账,把要我搬变为我要搬。截至目前,召开易地扶贫共商会61次,发放易地扶贫相关宣传资料9000份。同时,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评议公示,组织人员成立调查核实组下到各村(社区)逐户开展走访调查,核对搬迁对象名单、家庭信息,确保搬迁对象信息准确完整、真实可靠。确定 十三五期间搬迁439户1780人。截止目前,XX年有二道岩、高林、三冲寨、打磨沟、窑湾、倒马坎等6个自然村寨作为易地扶贫整寨搬迁实施点,总计195户839人。

(五)干部驻村帮扶,充实扶贫力量。我镇结合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即一名领导、一帮队伍、一台车子、一块阵地、一笔经费),按照州、县派驻工作队不重合的原则,实行领导包村(社区)、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落实了600余名干部进村入户履行帮扶工作职责,确保了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一)认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甚至对到底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楚。对于产业到户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派驻的部分扶贫工作队则认为,工作队是到镇入村协助当地政府、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希望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目前的现状觉得工作无动力、无信心,感到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贫困户,当问及打算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不假思索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安排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重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镇开展的产业脱贫户到镇域各种养企业和合作社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讲解传授种养技能为例,一些贫困户不参与或积极性不高,认为搞种养殖没多少收入。

(三)社会参与度不高,氛围不浓。一些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老板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识,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新建产业兴趣不浓,对社会扶贫的认识模糊。

四、下步工作建议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要深化认识,增进共识。一是开展对县、镇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培训。首先培训要开宗明义,着重解决对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和要求理解不透,无从下手的问题。其次是通过培训增进共识,要从根本上杜绝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问题发生。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要制定更具操作力,具体化的考核措施,实行考核积分制。三是注重通

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

(二)加快推进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强化和上级部门以及企业的对接,加强贫困户中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广度和力度,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上一篇: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下一篇:扶贫走访排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