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介范文

2023-09-18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第1篇

摘要:进城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从社会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该群体发展诉求的本质以及教育与培训促进其社会化的必要性,并对该群体再社会化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再社会化;进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1001-7518(2011)07-0030-04

一、进城农民工的发展诉求——再社会化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城市数量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就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作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随之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到2009年已经发展到的46.6%,年平均上升0.9个百分点,大量农村人口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下转移进入了城市,他们不仅面临就业与生活的困境,同时也面临完善与发展的难题。大量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他们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他们向城市转移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个体的生存问题,而是更加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体在城市的发展,以及像现代市民一样生活。

进城农民工的发展诉求从表面上看是个体身份的转变与确立,从本质上看则是他们改变、学习、提升、再适应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socialization)一词于1895年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在“社会学问题”中开始使用,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社会化的解释为:“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社会化对于个体而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社会化可以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和再社会化三个时期。

对于我国广大进城农民工而言,他们除了要和社会其他成员一样完成自身的继续社会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农村乡土社会和城市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差异,必须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的再社会化,即当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发生巨变时,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而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行新的学习的过程。城市与农村环境上的差异不仅使进城农民工因人力资本所造成的谋职和生活的不适性表现出来,而且使他们在城市生活与工作方式和观念上的不适性更加突出,这些不适性促使进城农民工群体在主观上要求逐步提升自我知识、能力和观念。产生强烈的再社会化的主观愿望。

二、教育与培训促进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

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实现,需要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在城市发展多个层面的适应性,而该群体的城市适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经济层面适应、社会层面适应、文化和心理层面适应。经济层面适应是个体城市适应的基础,对于进城农民工而言,其进入城市谋生首先是着手解决个体在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即必须通过个人努力获得一份能够满足个体生存需要的职业,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但进城农民工的诉求并非仅局限于此,他们希望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实现个体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全面适应,从而满足他们从农村人向城市人、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发展诉求。

(一)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实现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

进城农民工为了在城市谋得一份满足生存与发展的职业,实现个体的再社会化,需要教育与培训更新和丰富他们在就业、创业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其适应全新且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对于大量进城农民工而言,他们不但在文化程度上普遍低于城市市民,而且在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上也有所欠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乡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1,受高中教育人口比为4: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0.91: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1。进城农民工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缺乏导致我国进城农民工在进入城市这一新的生存空间,面临全新的工业化、现代化生产方式与机器设备时通常底气不足,他们大多要从简单的、职业地位偏低的工作做起,面临艰难、繁重的工作环境。再加上进城农民工对法律、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知之甚少,缺乏自我维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他们通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处于弱势,难以满足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只有通过教育与培训实现他们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基础上的再社会化,才能快速缩小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人力资本水平上的差距,使进城农民工能够尽快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

(二)通过教育与培训增强观念意识和行为能力,实现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

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实现,还需要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性,使他们具备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能力。进城农民工在经济层面的适应是个体城市适应的基础,是其进入城市谋生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但进城农民工的诉求并非仅局限于此,他们希望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实现个体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全面适应,从而满足他们从农村人向城市人、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发展诉求。进城农民工社会层面的城市适应,主要是指转移人口实现生活方式上的城市性。城市化发展对于每一个转移劳动者而言,不仅是生存空间和发展地域的变化,更是一种生存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引导的、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早在1938年。学者路易斯,沃尔斯(Louis Wirth)就曾在其文章《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中明确提出“城市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一观点。进城农民工除了要形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外,还需要在文化和心理层面形成其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即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和适应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从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来看,他们更加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员,应该得到城市市民的同等的社会地位。据调查显示:新生代进城农民工认为“农民工还是农民”的仅为18.94%,认为“农民工不以务农为主,应该得到市

民同等社会待遇”的占56.82%。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发展诉求的实现,需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树立其与城市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主体意识、法制意识,能够形成与市民沟通与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够在与市民交流与共同工作的过程中,融入市民群体中,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全面适应城市社会。

三、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教育与培训的实施

(一)拓宽教育培训内容

教育与培训是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只关注该群体生存而忽视其再社会化发展的教育与培训内容仅仅局限于工作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度。对于他们的再社会化发展而最终成为未来城市新市民所应该具备的观念意识和综合知识素养并未提及或者尚不全面,而这些内容恰好是转移劳动力从“农民工”向“现代市民”转化时所面临的素质瓶颈。因此,必须拓宽进城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多方面提升进城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以使他们能够实现对城市这一新环境的全面适应。

拓宽进城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必须将过去单一化城市生存、就业知识和技能拓宽为集知识、能力、观念意识三个维度为一体的现代市民综合素质。其一,观念意识维度。教育与培训要着重转变进城农民工对于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将主体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塑造纳入到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之中,使转移人口消除对城市的隔离感,形成城市主人的自觉意识,将自身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个体主动性,承担公民义务,增强城市归属感,实现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而持久的发展。其二,知识素养维度。教育与培训要帮助进城农民工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掌握工作岗位变化和社会快速发展对劳动者所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维权知识、求职知识。具备与现代城市生活相适应的城市生活知识,成为能够适应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和社会知识化、信息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型劳动者及学习型公民。其三。行为能力培养。进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不仅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在城市工作必需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使他们具备学习的能力,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将学习成为其内在需求和发展的支撑手段;使他们掌握业缘式人际交往的能力,转变其原有的同质性与血缘、地缘本位的交往方式,促进他们形成市民社会的复杂而间接、交往面广的异质性与业缘本位人际交往:使他们形成应变能力,应对和实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被动变化和主观改变,适应实践活动中人员、岗位、内容、方式的各种变化,不至于在多变的社会发展中陷入被动局面,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多元主体职责

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与培训学校、企业和社区多元主体的有效功能,通过进一步强化多元主体的职责,增强他们的工作实效性,完善进城农民工的素质结构,从而促进他们在城市的后续发展。

其一,强化企业培训功能。企业作为进城农民工的重要聚集地和实现个体继续发展的重要媒介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对聘用的进城农民工进行岗前准备性培训和在岗提高性培训。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专门培训机构或组织,也可以和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等部门合作,对进城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主体意识等综合素养。其二,强化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功能。作为在职人员进行继续学习的通道,成人教育具有与全日制学校学历相同的权威性,必须成为进城农民工继续提升自身学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人教育一方面要发挥其学历提升的重要作用。使进城农民工能够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获得系统性的专业教育,实现学历补偿和提高,使他们的文化程度能够达到高中及以上水平,另一方面,成人教育要增强其岗位培训的作用,充分利用其资源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各类岗位培训,使已经具有一定职业工作能力的转移人口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实现个体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使他们能够通过这种非学历教育的形式为个体的后续发展积聚实力。其三,发挥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功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初阶段,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其对即将进入城市和已经进入城市人群的准备型和补偿型的教育与培训功能,使大量拟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农村当地获得各类准备性培训,使那些缺乏培训但已进入城市的转移劳动力能够获得短期补偿性培训。完成上述工作后,职业学校还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发挥对在职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转岗和素质晋升的功能,通过周期性的岗位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合格农民工素质”的基础上具备“现代市民素质”,使那些具有强烈发展诉求的进城农民工能够具备社会流动的技术资本和综合素养。其四,发挥社区的教育与培训功能。社区在教育与培训上具有对象大众化和内容多样性的天然优势,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强化社区的教育与培训功能的发挥,在学习时间和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充分考虑灵活选择性和实效性,利用办新市民学校、农民工培训班等方式,在进城农民工的闲暇时间,对其开设文化知识、职业技术、公民素质、家庭教育等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提高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构建学习型和谐社区,促进进城农民工不断学习和提升,推进其再社会化进程。

(三)完善外部保障措施

教育是现代社会大系统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项调整、变革都逃脱不掉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大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问题,不但需要通过教育与培训系统的努力,增强其在城市社会的综合适应性,而且需要来自教育系统之外的相关部门及有关措施给予有力保障,通过多方协调共同促进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

其一,政府支持。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政府必须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政策支持上,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紧迫性,制定专门政策,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推进机制,以督促教育、劳动保障、农业、建设、财政等多个部门的积极协作,明确责任分工,并纳入工作考核内容职责:明确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的教育与培训职责,制定鼓励政策。在资金支持上,要建立和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进城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减少或减免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各种不必要的服务费用,同时监督企业、相关教育与培训部门的工作实效。其二,户籍改革。为了促进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目标的达成,我国必须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进行进一步改革,确立以职业为身份确认标准的户籍制度,彻底取消过去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此外,对城市落户政策进行相应调整,鼓励农村劳动力到城镇落户,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改变户籍这一先赋性因素的决定作用,加大后致性因素对个体城市落户的影响性,使进城农民工能够凭借自身在城市的努力工作、稳定就业、人力资本获得市民这一社会身份,最终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成为城市新市民。其三,传媒引导。大众传播媒介必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杜绝对进城农民工的歪曲报道,为进城农民工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社会氛围。大众传媒不仅能够消除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继续发展的不良影响,而且对于实现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众传媒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了接触现代社会思想与行为的途径,能够使他们通过耳濡目染,逐渐转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与城市和现代社会相一致的素质结构。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大众传媒必须发挥应有的导向与促进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传播;教育功能;价值取向;遗产传承

“传播”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事情,它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化”是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事物,它就在我们身边。将这两个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讨论的主题——“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以文化信息为媒介内容的传播,是人类交流、开化的特殊形式,是传播的特殊范畴之一,是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功能。威尔伯·施拉姆称文化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社会学家扎尔斯·科利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和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人类学家爱德华·撒皮尔强调:“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明晰或含糊地涉及传播”。这些描述说明了文化传播的可能性、普遍性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文化传播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文化传播加速了全球化进程;文化传播促进了文化整合和文化增殖;文化传播造成了文化积淀;文化传播促成了文化分层;文化传播导致了文化变迁……文化传播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崭新的社会现象,面对着文化传播巨大功能产生的强烈冲击,我们准备好了吗?

一、 文化传播功能的横向细分

说到“文化传播”必须先明确“文化”的概念。我们对文化的定义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上的文化是与特定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对应的,包括思想、道德、风尚、宗教、文艺、科技、学术、法律以及相应的制度和组织。广义上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经过劳动创造的一切社会成果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凡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的成果(或结果),都属于广义上的“文化”范畴。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对文化传播功能进行如下分解:

从横向来看,文化传播主要有教育功能、影响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和传递文化、建设道德规范功能三个方面:

(一)文化传播的教育功能是我们最熟悉的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文化传播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就个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文化传播紧密相连,从根本上讲,都与人的教育紧密关联。

文化传播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性要素,这种文化传播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完成的。事实上,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教育的内容就是文化的内容,教育的形式就是文化的形式。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也是人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文化传播,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进行交往的文化传播的功能。

(二)文化传播的文化价值取向功能

“文化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这个定义如此诠释可能太过抽象,这里可用三个具体例子来做解释。

第一,关于媒介内容中妇女形象的研究。媒介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已经成为当代许多媒介研究者一个重大的研究主题。妇女模式的观察者指出,过去和现代的媒介很少展示扮演职业角色的妇女,缺少强大的、重要的妇女形象。在美国电视中,妇女主要以两种面貌出现:家庭妇女或从事地位低下的、从属性职业。美国的媒介广告也常常通过安排妇女的从属性姿态这些视觉手段把妇女描述成需要被保护的弱者,传播了妇女依赖男人的旧思想意思。具体而言,“男人是医生,妇女是护士;男人是律师,妇女是秘书,男人在公司,妇女照料时装用品商店。”可是现在,很多人已不再认同这样一种观念。“事业型女强人”的形象在哥特式小说、爱情喜剧、肥皂剧中塑造得越来越多。女人已不再被认为是男人是附属,相反,男人常常要面对“顶头女上司”的现象已不再罕见,甚至出现了靠“吃软饭”生存的男性。

这是KooKai时装公司的一幅广告宣传画。KooKai这个法国时装品牌专为15-25岁的年轻一族度身订造,以活泼反叛的少女形象出现。无需多做解释,这幅宣传画已经鲜明地表现了这个女性时装品牌的倾向:极为夸张地渲染女性独立自主的叛逆形象,把男性玩弄于股掌之间。女性形象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并且这种巨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正是体现了文化传播对人们价值取向的改变。

第二,关于非主流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中的扩散。我们主张建立的社会是在主流文化的导向下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体,这就要求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将社会整体认可的观念与准则进行复制,将不同的个体同化。正如古代社会所提倡的“三纲五常”、“君臣之礼”,就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但是,现代社会中,“非主流”这个名词对于大家来说已不陌生了。早在1997年,美国一档电视节目“爱伦”(Ellen)就公然在镜头中表现了两位妇女浪漫地亲吻,这在美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时至今日,非主流生活方式在社会中已越来越多。例如非主流人群追求的与众不同——打扮入时、造型夸张,在生活中喜欢穿颜色鲜艳的服饰,发型前卫,有的还文身、打耳洞、唇釘、脐环。他们爱自拍,多用手机或摄像头,统一从头部上方45度斜照下来,男生喜欢照侧面长发,女生则爱瞪大双眼加嘟嘴或抿嘴,然后PS自拍的照片。“非主流”虽然不会成为主流,但是“非主流”能够在社会中生存和蔓延已充分证明有这样一部分受众在被同化,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在被改变着。

第三,“明星制造”为平凡人走向星光舞台筑路。随着“超女”、“快男”、“快女”的迅速走红,中国社会一大部分人投入了这场“明星制造”的热潮中——不管是作为观众还是演员。这样的选秀节目原是效仿美国的“American Idol”,这场选秀风能从大西洋的另一岸刮到中国来并将热潮持续这么久足以见得文化传播的神通广大了。我们在传统观念中对明星的种种认可被“超女”、“快男”、“快女”所颠覆。明星应当漂亮标致,而李宇春走红后“中性美”比漂亮标致更吃香;明星应当演技超群,而湖南卫视制造的青春大戏《一起来看流星雨》中大胆启用从未涉足演艺界的魏晨、俞灏明等明星饰演男主角,演技的要求已退居二线;明星应当歌声优美,而曾轶可的“狮子座”也以拿捏的唱腔风靡一时……文化观念的改变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宣传,文化传播不仅仅是将外来文化带入本土,还使外来文化在本土中蔚然成风、逐渐渗入民众的传统观念并悄悄改变我们原来的看法。

以上三个例子已经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文化传播对文化价值取向产生的深刻影响。文化传播正以它自己的方式树立起新的文化价值取向。

最后,文化传播还能够传递文化和建设道德规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继承均离不开社会文明的代代相传和社会规范的建设和传递。这些都离不开文化传播。此外,文化传播又是传递社会道德准则和建设社会道德规范方面的一股无形力量。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从正面宣传社会道德准则,如:尊老爱幼、舍己为人、廉洁奉公和乐于为国为民奉献等品德,赞扬体现这些美德的人物和行为以促进社会道德准则的实施;也可以从反面揭露背离这些准则的行为和倾向,以引起对这些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的社会舆论制约。近年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在揭露批判贪污腐败和行业不正之风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 文化传播功能的纵向细分

从纵向来看,文化传播主要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和政治功能(包括法律、习俗、民主传统)两个方面。

社會遗产传承功能是文化传播内容的重要方面。人类社会及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文化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谈及政治功能,很多人会觉得政治与文化是两个并列的概念,何以能把政治功能纳入文化传播功能的细分之中呢?其实不然。首先,先来看一个概念:政治文化。何为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文化总体的一个方面,早在18世纪的一些启蒙学者的著作中就已提到。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就殚精竭虑地探讨了一个民族的“普遍精神”、“道德和习俗”对该民族的政治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托克维尔在他论述美国民主制度的专著中,也就美国人的民族习惯、思维方式及观念对其政治制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印象政治文化的社会因素很多,除了物质关系外,首推社会文化的制约。因为各种政治文化都是其置身的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者说是亚文化,亚文化或子系统总是免不了受到大系统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政治文化是维持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能够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心理环境。它将确定社会公民对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信念和基本态度,维持公民对政治体系的基本认同和价值评价”。所以,每个国家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政治文化的传播,希望代表统治集团利益的政治文化能够为全体公民接受。而在传播政治文化的各种渠道中,大众媒介的效果不容忽视。通过文化传播,统治阶级所倡导的政治文化在一辈辈的社会公民中代代相传,并从某一特定群体(意见领袖)扩展到社会其他群体之中,从而巩固某种特定的政治文化的地位,甚至形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有的政治传统,在历代沿承中扩大影响并被不断改进。

横向、纵向论述了这么多的功能,其本质都是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各种深刻影响,也正是文化传播这一显著功能的进一步细分。

三、 对文化传播策略的考察

深入研究文化问题、探讨文化传播的文化策略已是当务之急。讲究文化策略,是为了促进文化传播更加合于人类理性、更加科学、更加有效,使文化传播真正成为文明的推进器。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事业,它的国际性、民族性与时代性都要求文化事业管理者、从业者具备深厚的文化意识和传播技巧,掌握其内在的文化规律,并确定具有战略眼光的文化策略。宏观意义上的文化策略,应该是将国内国际的文化传播都包括在内,把中国纳入世界体系来考虑。具体而言,要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正确对待和充分利用跨国媒介,促进文化的沟通,实行价值观念的交流,将受众的自主选择和舆论引导相结合起来。

2.以系统观念协调跨国、跨文化的新闻传播与国内新闻传播的关系,让全球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三者统一起来。

3.我国新闻传播的文化目标应该是顺应世界潮流,推动社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现代文明。

经过以上考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的推论:如果没有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任何文化都将是一种“死文化”而不是一种“活文化”;如果没有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把自己同外界封闭起来,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割裂

开来,任何文化都不会葆有生机和活力,最终都将终结和消亡。毋庸置疑,文化传播不仅仅是大众传播一个不容忽视的功能,还是文化的首要功能和基本功能。这也正是我们关注文化传播所包含的深刻复杂的涵义的原因及其必要。

[参考文献]

[1]雪莉·贝尔吉.赵敬松主译,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9,(1).

[2]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4,(1).

[3]张永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1).

[4]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1,(1).

[5]吴信训.文化传播新论——以历史与现实为镜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1).

[6]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1,(1).

[7]陈卞知.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8,(1).

[8]吴格言.文化传播学.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3,(1).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第3篇

摘  要:文化产业作为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机会和挑战,其中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因此,从现状分析、机会与挑战等方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人才培养建议,以期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和目标人才的需求培养,为产业发展与教育结构提供对接。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培养;OBE理念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产业发展和竞争格局正在不断演化,无论是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还是后发经济体,都迫切需要产业转型升级来应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安全形势的极大挑战。中国在努力扭转传统产业在国际竞争格局演变颓势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力度,其中,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绿色、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分工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日益深化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成为目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快文化发展的步伐和力度,以此来实现文化强国[1]。

文化是民族之魂,尤其传统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管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构建特色文化体系时会把传统文化作为加工材料,间接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推广,不断被接受、学习和认同,在发展过程中建构的一系列内容会成为研究的对象和议题。文化产业发展内涵丰富,可以对其赋予时代价值,化身优质文化产品,从而提升其文化经济价值,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和文化消费,强大的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竞争力。在新媒体时代,青年作为主力军和先锋,如何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青年群体的文化之中,如何有效学习和推动文化的传播与管理,对培养青年群体的正确价值观、以更加包容与自信的姿态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和我国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至关重要[2]。

目前,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多,但与新兴文化创新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却在近年来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有的学者从特定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发展梳理,有的学者从社会学、主流意识形态、新媒介技术、商业与消费等特定视角和逻辑作出各自的解讀[3]。大多数学者对文化产业及其创新融合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讨论了文化产品如何以新方式进行主动生产和创造新的意义。在相应人才培养方面,讨论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培养学生更契合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单独从某些文化现象或者热点中进行考察也在目前研究中较为常见。

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学者聚焦在研究内容、实践规律等的理论定性探讨上[4-5],大多数问卷调查和访谈以现状描绘为主,并且建立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定量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和优化,越来越多元化的研究手段应用在数据收集、挖掘与分析过程中[6-7]。本文立足宏微观双重视角,在宏观探讨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同时,对青年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过程中基于OBE理念的人才教育教学培养等方面进行微观剖析,以加快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相应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一)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业态不断创新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新兴文化的传播相互融合,既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又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引领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类多元文化价值越来越被提及并受到重视,以新业态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8]。

纵观当前的社会与媒介环境,各类新技术、各种新文化形式的渗入必然会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变化。虽然很多文化日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但是其产业化的创新发展困境仍然没有消除,而互联网时代虽然拓宽了其传播发展的路径和渠道,但文化冲击、意识薄弱、受众共鸣、与时俱进等问题都进一步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让其在融入主流产业发展中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促进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并分析其传播发展过程的主体和受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文化借力为推动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创新寻得对策。其中,由于青年群体的个性特征、社会地位等使其有较多的激进观点和价值取向,或者是消极的自我调侃和麻痹,大多数不可避免地蕴含着抵抗的属性,因此其群体文化领域得到更多人关注与重视。

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可以根据其需要,自主而有意识地对各种内容进行选择吸收,因此,文化产业的受众往往是本身就对文化有兴趣,或者是对文化有硬性需求的一批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批受众也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贡献者和建构者,他们通过不断汲取文化相关内容,反过来哺育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自发地为文化产业开辟发展空间。文化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地考虑需求和目标,并且需要对文化产品内容不断更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也就是说文化产业相比于其他产业需要更多的竞争性,从而让受众群体的注意力放置其上。

传播价值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对于整个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蕴含着值得学习和倡导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但目前文化产业还有许多尚待挖掘的领域,通过新媒介会创造更多价值,新兴机会和创新空间也会助力这些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并不断被赋予新的价值,得到与时俱进的更新。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成为资本链条中的一环,经过创意环节的转换和商业运作,转化为具有特色内涵的文化产品,形成经济价值[9],许多文化元素和信息产品被纳入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品开发之中,在市场的推动下实现了实质性、创造性的转化,衍生出各类新式文化产品,带来了更多的文化消费,促进了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机会与挑战

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建立在有关文化政策扶持的基础上,既有新兴文化的创新尝试,也有传统文化助力的宝贵实践。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政府的目标之一,建设文化强国也是我国的长远战略。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在国家政策中,既有总体性的发展措施,也有针对具体的保护策略,既包括文化产业,也囊括文化事业,并注重教育培养文化管理人才,这些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好的创新与融合以及新时代相应人才的教育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媒介技术的结合,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是5G、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赋能,并且在数据化趋势下,进一步激发了文化的活力与价值,让其能够更好地被用于文化生产与再创作。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也有很多挑战。首先,网络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造成视觉化的转向,让各种文化形态汇聚其中,文化的意象特征和扁平化风格带来了大众传播的“快餐式”消费,造成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厚重感有被消融的风险,因此,需要重新思考文化产业如何促进文化在网络这个视觉媒介里创新表达的方式。其次,信息不断碎片化,虽然其能够实现更快速地流动与分享,但浅表化的信息接收方式让受众对于很多内容实质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无法进行深層意义的理解和心理上的认同,导致文化的流俗,更难以传达传统文化等的底蕴和内涵。同时,信息的撕裂状态极易导致信息失真和混淆,使受众的理解可能与原意不符,给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三)创新融合发展启示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创新和融合提供了载体,而在多元文化之下,文化产业要有自身的新发展和新实践、开拓自己产业空间并让更多人投身其中,就需要采取各方面措施,与各主体通力合作,解决其在文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化被动的融入为主动的转化,从而实现文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性。

首先,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与规范。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是文化产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文化发展秩序的有条不紊,离不开积极而有效的政策监管。政府作为监管主体和把关人,在增强自身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应联动各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文化产业规范的不足,有利于文化相关的内容生产者、运营者自觉担起责任,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互动,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关于文化内容的监管由于其背后的文化意指以及价值取向难以判断,使得技术限制无法通过机器等审核,必须通过人为进行监管,但是仅靠政策的监督和法律的制约仍有不足,还需要借助行业、产业及其成员的自律,这就需要设置合理的产业规范、培育积极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同时完善而积极的产业规范也是文化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通过推动建设、管理和维护形成一种自治公约的默认行为准则,从内容生产者源头减少违法或者不良现象的产生,这也能够极大降低内容审核的成本,使得文化作品有序产生,并让优质的内容得以更多的展现,促进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氛围,共享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再次,塑造优质文化内容。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则必须把握好作品的定位,根据不同的产业情境进行改造创新,同时也要做好受众定位,精准施策,充分考虑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既把握群体普遍的兴趣爱好,也要了解群体间各异的需求,基于市场实际需要进行文化创新和产业發展。在传播方式和发展载体上注重内容形式的选择,特定文化产品内容紧附网络变化而不断更新,让其成为生活情境的一部分,这样会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更易形成规模化发展。

最后,打造优质文化品牌。在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融入符合时代审美的元素并建构出自身产业意义,每个产业领域都有其典型的代表和符号象征,文化产业也需要衍生出文创产品及服务,打造自身的优质文化品牌,通过统一的视觉符号和形象语言,增强受众的认知,形成持续的关注和传播。不过,在文化品牌的培育过程中,必须警惕商业的过度收编,防止让文化品牌成为文化消费的符码,忽视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传承。商业元素的融入不能强行挑战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严肃性,需要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利用合适的风格、元素、符号等进行文化的表达实践。

二、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人才培养

目前,文化管理能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标和价值维度,在文化加剧融合的今天,文化管理更应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和重视。其为中国经济、外交以及安全等影响力的扩展提供了更加有效和有利的软环境,同时作为知识、绿色、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结构优化调整和分工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培养新时代文化管理人才,为促进以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知识基础和人才支持。

管理学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以及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有学者主张管理是一种文化,并认为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即文化管理理论阶段[10],在此背景下,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成为热点,新的文化管理思想、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国外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内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与国外研究大体一致的演进阶段,但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并且中国具有丰富、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等,因此,结合国内的文化制度、政策以及战略导向,使其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更具有自身特色。

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其本质是为了向更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演进和优化,真正培养学生符合社会需要的能力,其离不开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大背景,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文化新兴产业开始不断涌现,并且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建设等也不断加入其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学习文化管理相关知识理论,结合国内国际新形势以及我国当前文化体制创新和文化事业发展等现实需要,进行相应课程改革与优化,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以及核心价值观、真正践行文化强国、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新时代文化管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文化产业市场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形式,文化产品基于不同形态融入不同的多元文化,以巧妙的方式糅合进内容之中,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根据实际形势转变文化管理方面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明确目标和预期表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输送人才,同时为避免文化产业的过度娱乐化和形式化,提高文化素养、引导正确价值观形成也是重中之重。其中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成果导向和目标导向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由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最早用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强调以学习的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教学评价[11]。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也开始应用OBE理念来引导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体系[12-13],在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构建理念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基于OBE理念探索一种围绕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新范式。目前为了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主要通过新工科建设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而文化作为最基本、深沉和持久的力量,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指导和新兴文化产业加入下,应基于OBE理念,探索形成一种在优秀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繁荣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渐改、内生外化的工文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并且根据新兴文化产业对接和新经济行业需要,培养出具有文化格局、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其次,在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的引导下构建不同目标标准的人才培养体系。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对正确选择、准确理解、合理评价多元信息并能成为创新型传播者具有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培养青年的文化素养并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其保持着理性的认知,掌握批判性的思维,有效识别优秀文化,共同助力于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在此基础上基于OBE理念,高校应充分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成长阶段进行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并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和需求构建不同评价标准和成才目标,为实现双向需求奠定良好基础。

再次,在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基础上构建以应用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以往传统文化内容单向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网络内容是基于受众需要而进行创作的。因此,在相关文化教学上也应注重互动,培养青年涉猎新兴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在学习交流中实现共鸣。基于OBE理念和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在加深自身兴趣认同的同时,以应用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促进青年从文化消费者身份向创作生产者身份转换,用所学知识对文化内容进行个性化改造,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

三、结束语

不难发现传统文化因为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问题,一直有着传承困难、传播渠道不畅的困境。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加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参与的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不僅促进经济政治的深刻改变,同时也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和习惯,让人与人置身于无形之网。在互联网这个载体上,诞生了很多新兴文化产业,既有以主流文化为主体的源流,同时也伴生许多独特而多元的新兴文化群,彼此在新媒介环境中逐步变得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并通过娱乐化、碎片化等方式进行再度产业创作,为其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时代内涵,随着政治考量、市场融入、商业资本和网络媒介等的加持,文化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融合。但这个过程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的努力,其中高校在人才培养与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对文化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通过基于OBE理念对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研究进行实践性思考,为教育结构与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对接窗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可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支点[J].学术交流,2012(5):127-129.

[2]Agnieszka B G. The role of you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industry [J]. Management, 2017,22(1):226-237.

[3]范玉刚.“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研究”的问题导向,多维价值与时代关切[J].学习与探索,2020(10):120-130.

[4]张曾芳,张龙平.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02(2):98-106+207.

[5]梁竞阁,肖丽.文化产业安全理论分析与保障措施[J].中国行政管理,2020(4):130-133.

[6]吕乃基.Big Data and Epistemology[J].中国软科学,2014(9):34-45.

[7]刘静,惠宁,南士敬.数据赋能驱动文化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研究——基于STR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7):31-46.

[8]Zhu Z.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culture industry of our n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4):104-106.

[9]傅才武,岳楠.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以当代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9(1):28-38.

[10]罗争玉.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J].湖南社会科学,2003(1):90-92.

[11]施晓秋.遵循专业认证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54-160.

[12]周桐.基于OBE理念下高校专业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8):81-84.

[13]苏芃,李曼丽.基于OBE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29-135.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区域创新政策驱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网络演进研究”(GD18YGL09);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文化自信下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管理学》项目式教学改革与优化”(广工大教字〔2019〕70号);广东工业大学校内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政策导向下创新项目合作行为及其合作网络的演化研究”(18ZS0201)

作者简介:赵雷(1987-),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决策、合作创新。

*通信作者:陈俊喜(1987-),男,汉族,内蒙古莫旗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第4篇

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方面来看。一般意义上来说, 媒介产业属于内容制造行业, 作为一种特殊产品的制造行业, 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并编码。因为生产流程的原材料是信息, 制造的生产线是大脑, 所以行业内认为媒介信息产品的制造是不存在原材料供应商的。从媒介产业的五力模型来看, 原材料供应商议价能力这一模块不存在, 也就无从谈及对行业造成的压力或影响。制播分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 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 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由于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越来越高的需求同当时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之间存在冲突, 所以迫切需要广开渠道, 拓宽节目生产平台, 聚集全社会的力量, 即实施制播分离来生产丰富多彩的节目。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10年代前期, 我国为繁荣文化产业, 丰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并推动媒介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开始推行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的制播分离制度, 自1986年开始办颁发《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制度》开始, 到2004年, 以颁布并实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为标志。2008年12月2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开办6周年, 同日,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控股的“央广智库广告有限公司”挂牌成立。“音乐之声”实行制播分离, 成为中央台制播分离的最早实践者。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炫动卡通频道组建了由集团控股的节目制作公司, 频道与公司机构分设、人员分开、资产和财务分离。直到2012年7月, 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开播, 标志着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得以完整实现, 制播分离政策在传统大众媒介电视行业中全面实施。《中国传媒产业蓝皮书2013》显示, 我国截止2012年12月, 全国在2012年电视剧制作企业5363家, 比2011年增加685家, 其中非公有制4500家, 生产电视剧437部, 共14729集, 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截止当年12月全国共有各类型电视台182家, 比2007年的287家减少了105家, 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从数据上来看, 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的电视剧制作企业的数量远超电视台的数量, 且二者之间的数量对比成反比方向发展。从波特的五力模型角度来看, 当原材料供应商的数量远多于产业内的企业数量时, 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会明显呈现弱化趋势。此种现象正好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何从2012年前后开始出现大量粗制烂造的电视作品, 并最终为了防止电视剧制作企业的资本叛离, 确保电视媒介的社会文化属性不动摇, 国家在2014年制定“一剧两星”相关政策, 并于2015年元月开始执行。

从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来看。北京美兰德于2015年11月12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2015年全国68家卫星电视频道累计覆盖达到537.8亿人次, 较2014年增加10亿人次, 再创历史新高, 1999-2015十七年间保持高速增长, 年均增长率达10.1%。其中, 中央电视台17家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3家频道的全国累计覆盖共计191.0亿人次, 相较于2014年稍有回落, 十七年年均增长率为7.9%。48家省、副省、市级卫视频道的全国累计覆盖共计346.8亿人次, 十七年年均增长率为11.6%。总体来看卫视频道覆盖仍然保持增势, 但增幅不断趋缓。2015年全国数字电视 (有线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数字电视、无线微波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 覆盖用户规模合计达3亿户, 约占电视用户总量的83%, 较2014年净增约1400万户, 电视节目传输及接收的数字化时代持续深入。从波特的五力模型角度, 从电视台的总数量和消费者 (受众) 的总市场存量来看, 成明显的正金字塔式分布结构, 即在电视行业同受众的对比中, 电视行业企业处于金字塔顶端, 而受众处于金字塔底端。因此, 在这个市场中电视行业拥有“定价权”, 消费者 (受众) 处于质押地位, 在对来自于电视媒介的内容进行选择时消费者 (受众) 经常处于“霍布森的抉择”境地。我国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的消费者群体 (受众) 处于明显的弱议价能力状态。

从潜在进入资本角度来看。传统大众媒介产业尤其以电视行业为例来看, 由于原材料供应商和消费者 (受众的) 议价能力较弱, 正常情况下这类产业会对外在资本极具吸引力, 但是由于要充分发挥传统大众媒介产业作为党的“党的喉舌”的作用, 实现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的政治文化使命的产业第一属性, 我国对传统大众媒介产业采用的是“完全国有, 有限商业运作”的媒介管理体制, 对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的市场化进程采用“法治先行适度市场化”模式。因此我国的传统大众媒介产业业态类型是属于典型的资本管控型业态, 即传输卫星的端口、电视的频道、电台的波段、报纸期刊的刊号、图书出版的书号等都有着严格的管制。这种类型的产业内资本流动一般都是在政府或执政党的引导下完成的。对于外来资本而言, 虽然该产业的赢利能力极强, 颇具吸引力, 但由于缺少资本进入市场“五大原则”中的“可进入性”而只能望业兴叹。从波特五力模型角度来看, 我国传统大众媒介产业不会引入行业外的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 所以由民间资本兴办的传统大众媒介企业几乎是不存在的, 行业内部的国有资本掌控的传统大众媒介企业也就不会受到潜在进入资本的影响。

从行业内部竞争来看。我国对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的管理受到三方面政府因素的制约, 即媒介资产方面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的资产隶属于各地方的国资委进行管理;内容制造方面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生产经营内容隶属于各省广电局管理;人事编制方面传统大众媒介产业工作人员编制核定隶属于各级党委宣传部。同时, 我国对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的“条块分割、区域限制”保护政策, 导致在我国媒介集团化进程虽然已经拉开帷幕, 但是仍踏步于分类型媒介集团和区域性媒介集团层次。在“条块分割”的保护下我国广播、电视、电影媒介可以整合为同类集团;报纸、杂志可以整合为同类集团;图书和音像出版可以整合为同类集团, “融媒体”的全类型媒介集团在我国几乎不存在。在“区域限制”的保护政策之下, 我国跨省的媒介集团也是即为稀少, 除中央级别的媒介巨头企业可以实现跨省运营, 其他类型的媒介集团主要的经营范围还是控制在区域之内。从波特五力模型角度来看, 由于“条块分割、区域限制”政策的保护, 我国传统大众媒介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门类之间几乎是不存在竞争的, 同一行业门类中的媒介企业的竞争也不激烈, 如果说传统大众媒介产业内存在竞争的话, 那么这种竞争也仅仅是几个“上星频道”之间的竞争。

从替代品市场来看。对于传统大众媒介产业来说, 替代品市场基本上所指就是移动媒介和互联网。《中国传媒产业蓝皮书2013》显示, 截止, 2013年3月, 我国传媒产业总产值7600.5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13.4%。媒介产业呈现传统大众媒介、移动媒体、网络媒体三分天下的局面其中, 传统大众媒介产业占据58.3%、网络媒体占16.7%、移动媒体占25%。在传统大众媒介产业中电视行业独占鳌头, 占据整个媒介市场的23.5%, 占传统大众媒介产业份额的40.3%。至2015年, 我国传媒产业总体产值超过1.2万亿大关, 同比增速12.4%, 开始出现放缓迹象。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同传统大众媒介相比较时被区分称为“新媒体产业”, 新媒体产业虽然在数据上看目前还稍落后于传统大众媒介产业, 但上升势头明显。从波特五力模型角度来看, 新媒体产业对于传统大众媒介产业存在较大的冲击, 由于全新的信息传输和展示的方式的变革, 无论从媒介要素的多元化角度还是消费者接受信息服务的便利性角度来看, 新媒体产业都能够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 因此新媒体产业作为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的替代品市场对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的影响最为显著。

综上所述, 从波特的五力模型角度来分析我国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生存现状,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原材料供应商议价能力极弱;第二、消费者 (受众) 处于质押状态;第三、潜在进入资本进入产业存在政策壁垒;第四、行业内几乎无竞争;第五、替代品市场 (新媒体产业) 对传统大众媒介产业冲击明显。结合以上五个特点可以基本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生存状况总体优良。如何利用优势、发挥专长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下, 竞争与合作并举, 实现媒介融合, 将是接下来传统大众媒介产业要着重去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摘要:1978年末, 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首都8家新闻单位联合提出试行“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经营方针的要求, 通过自主经营来弥补政府补贴的不足。从此, 我国传统大众媒介产业开始进入了“双轨制”管理体制时代。至2015年末, 电影、图书出版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事改企”改造, 但是电视行业、报业、期刊杂志行业中还有部分企业享受政府的差额补助并未完全实现企业化运营改造。本研究将以波特五力模型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 从原材料供应商议价能力、消费者议价能力、行业内部竞争、潜在进入资本、替代品市场五个方面以传统大众媒介产业中的领跑行业电视产业为例进行分析, 探究我国传统大众媒介产业的整体生存状况。

关键词:传统大众媒介产业,波特五力模型,生存现状

参考文献

[1] (美) 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 2005.

[2] 郑丽勇.媒体管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字时代新闻编辑面临的工作方式的变化,针对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工作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笔者实践及本次探究,最终对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对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方法进行探索和归纳。

【关键词】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特点

数字时代的来临,给新闻编辑的工作造成了重大影响,其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闻编辑应该如何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从而适应数字化时代社会对新闻编辑人员的要求,成为了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因此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下文将从数字时代对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开始分析,然后总结出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并对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方式进行探讨。

一、数字时代对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形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数字传播因其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丰富以及影响力大等特点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数字化时代对新闻编辑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素材的来源、表现形式、具体内容、发展情况更加得不可预知[1]。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素材获取的途径更加得广泛,这对新闻编辑新闻素材的整理和收集增加了难度。

数字时代的新闻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全球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新闻事件都能快速地被公众所了解,新闻的传播随着科技的进步真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新闻之间的联系更加得紧密,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也逐步扩大。科技的进步,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手段也更加得丰富和便捷,新闻事件对社会公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

(一)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担当一个编辑方针制定者的角色

新闻编辑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这对于新闻材料的获取、编辑、规划设计等活动的进行都是必不可少的。新闻编辑主要规划的新闻栏目和版面都要在编辑方针中得以体现,新闻编辑的设计和决策能力直接决定了新闻水平的高低。新闻编辑要能够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制定相应的传播方案,才能使传播效果更佳。

(二)新闻编辑是新闻报道的规划和指导者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报道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新闻接受者对新闻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对新闻进行更加细化地报道和更加深入的分析,甚至要求对新闻事件发展趋势进行预估。这就使得新闻编辑的工作模式发生变化,对新闻编辑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新闻编辑对记者采访任务的掌控也更加重要。新闻编辑对记者具体采访任务的分配以及采访活动的全面进行都要有效地部署和掌控,这样才能完成新闻素材的采集,提取更多的新闻价值。

(三)新闻编辑是新闻的把关者

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要求新闻编辑把记者采编的单独新闻事件进行整合。例如报社的新闻编辑,需要利用计算机采编系统对采编记者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判断、选择和编辑加工,形成新闻稿件。经过相关人员的版面设计之后,就可以印刷出版。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新闻编辑对新闻内容的把关最为重要。这种把关既要对采编记者在采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取舍或弥补,要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甄别,还要考虑稿件对社会大众的会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杜绝思想上出现的偏差等。这些内容的把关,直接影响了新闻价值,也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开展意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数字时代对新闻编辑活动的要求就是不仅要广采博纳,学会整合新闻内容,更要对新闻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及实用性,体现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和精神。

(四)新闻编辑是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包装者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大众获得新闻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微博、电视、广播、广告都能成为新闻的传播媒介。因此,新闻编辑要对新闻的内容在保留真实性与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与包装,增强新闻内容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增加市场占有率,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获得成功[1]。比如,新闻编辑可以广泛调研社会热点内容,积极讨论社会热点话题,反映社会关切。了解公众的新闻需求,对新闻传播的内容进行多元化包装和加工,是顺应数字时代新闻传播变革潮流的必然选择。

(五)新闻编辑会对公共话题起到引导的作用

数字时代的新闻传播,不仅仅需要向公众主动传播新闻信息,还要为公众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服务平台。如今微博、网络论坛、社交软件等都成为了公众表达想法和观点的平台,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许多热点话题,新闻编辑作为公众新闻的传播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公众话题进行引导。首先,新闻编辑对自己工作的性质要明确,准确定位一个作为公共话题引导者的使命和责任,在新闻编辑的工作中,以此为原则,做好一个公共话题引领者的相关工作。其次,新闻编辑要适应数字时代媒体传播方式的转变,要与公众进行积极对话和交流,采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公众的愿望和诉求,扩大新闻媒体的受众范围,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当下,一些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开设了众多的互动专栏,新闻编辑在这样的活动中担当主持人的角色,吸引公众参与到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当中来,这一角色的转变正是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充当社会话题引导者的充分体现。

(六)数字时代的新闻编辑是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

新闻编辑拿到的稿件由于种种原因或多或少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并不能达到直接报道的要求。比如,作为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和采访者,记者在获取新闻素材时往往会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自我观点掺杂在提交的稿件当中,这样就不能保证新闻素材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其新闻素材的价值就不能完全体现。因此,作为新闻编辑,要对记者或作者提交的稿件进行思考和分析,以自己客观的立场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对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和加工,探索出更具有深度和价值的新闻主题,使新闻更能反映社会关切,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使新闻素材的价值得到提升。由此可见,一方面,新闻编辑对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体现在对素材内容的优化整合,并不是对新闻素材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遵循相应的政策方针和价值导向,对新闻素材的深度进行再挖掘,提升新闻的价值内涵。另一方面,新闻编辑要对新闻的表现形式进行优化。采编记者在获得采访素材的时候,往往由于时间仓促或其他限制条件使得提交的稿件在表达上存在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新闻编辑对其表现行式进行提升,通过自己的编校,使稿件能表达流畅、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从而获得公众的认可和接受。

三、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方法探索

通过分析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我们也对于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一)创新工作方法

首先新闻编辑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数字时代的新闻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内容,还增添了包括图画、音像等表现形式,需要新闻编辑设计更好的版式来容纳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新闻内容,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敢于创新,引领媒体传播潮流,满足公众的新闻需求。其次,要创新工作方法,在新闻素材的编辑过程中,要挖掘新闻的价值与深度,以服务大众为目标,增进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满足公众对媒体的需要。

(二)将新闻传播与高新科技相结合,增进新闻传播的力度和广度

数字时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高新科技比如网络技术等与新闻传播的结合,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对高新科技尤其是网络科技要能熟练地运用。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运用网络科技去搜集资料和新闻事件相关的背景进展等等,要学会通过网络遴选合适的新闻素材,丰富新闻的内容,提升新闻的深度,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对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新闻编辑的工作发生了转变。笔者通过调研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基于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新闻编辑在数字时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分别担当了编辑方针制定者、新闻报道的规划和指导者、新闻传播内容的包装者、公共话题的引导者、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等角色。这些新闻编辑工作特点新的转变,使得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我们总结出适应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新特点的工作方法包括创新工作方法、将新闻传播与高新科技相结合,增进新闻传播的力度和广度等,希望对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特点的研究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同时笔者也希望更多的学者和相关专业人士能够投入到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特点的研究中来,使新闻编辑的工作更加有效,更能体现出新闻服务公众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谭艳丽.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J].科技传播,2014(22):65-66.

上一篇:就业网下一篇:病毒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