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2024-03-14

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调查表明,现在绝大多数少年儿童均属独生儿女,从小很少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更未承担过来自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可以说是处于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条件之下,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使学生心理成熟年龄越发滞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情绪多变,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合作意识差,唯我独尊等等。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作为班主任应该加强关心学生心理教育的意识,走进学生心灵。

一 、班主任要乐于做“心理医生”,对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1)乐于做“心理医生”,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心理学讲,每个人的心理上都有自尊的需要,对于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果家长或教师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怒斥,讽刺,挖苦以及失望,不理睬,歧视等态度对待他们,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在这时没得到及时扶正,就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因此,必须满足他们的自尊的心理需要,防止产生逆反心理。

我班胡星宇,就是一位自控力差,缺乏合作意识,爱欺负同学报复心强的孩子,班级里许多孩子不愿与他玩。他见同学们远远避开自己,找人借东西也无人答应,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经常一怒之下,就把别人的文具摔坏,甚至还经常无故骂人,我了解这一情况后,便以平等,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他。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参加活动。这样,他那渴望被人尊重,被人关爱的心理得到满足,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为了让他改变那些坏习惯,经常采取激励手段,如:坚持做一到一个星期,给他和一些进步的同学发小奖品,坚持做到三天,我当着全班面表扬他等。渐渐地,他与同学的关系也有所改善,课间游戏也能见到他的参与,更会令人惊讶的是,从不上台的他,竟然还在“十分钟队会”的舞台上经常露一手。久而久之,增加了他的自信心,那种孤僻自负的心理得到缓解,满足了他自尊的需要。

(2)乐于做“心理医生”,帮助学生摆脱自卑,树立自信。魏书生在谈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时说:“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克制。”因此,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特点,激发他的“上进”意识,定出规划,进行自我总结,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自我以省,自我监督,自我改正……正确认识自己并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做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

我班学生辛月,是一个有着明显心理疾病的孩子,在班上,她没有朋友,也不参加任何班级活动,孩子们都远远的避开她,也都不愿和她一起玩,明里暗里都取笑她,戏称她为“辛月姐姐”。在我接手这个班的第一次的校庆活动,面对其他同学纷纷选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时,她却什么也不参加。问及原因,她说她怕失败,怕别人不喜欢她……她是个明显缺乏自信的孩子。为了帮助她改变这一现实,我通过讲古今名人的典型事例,创造多种活动,引导他参与,同时,我也暗中叮嘱我班上的班长和其他女同学,有机会多和她玩一玩,带一带她,使她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并经常鼓动他:相信你一定会干得非常出色。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思想上明显进步,自己主动参与活动了。这件事给我深深的启迪:学生身上发生的许多事,更多的是心理问题,他们需教师,家长,同伴的关心与理解。“心病”应以“心药”治。作为班主任,不能视之为品行不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而要以满腔热情地关怀和帮助,走进学生心灵帮他们走进心理误区,使他们保持一种正常的心境,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同伴的关心,促使他们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

二、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主动与家长沟通,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家庭教育是学校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目前,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就可以,其他无所谓。这种重智力、轻心理的倾向,致使孩子心理素质差,难于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我班一个学习成绩中上,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经常以分数论“英雄”。只要测验在95分以下,无论题的难易,拿着试卷就会流泪。为此,我大吃一惊 到十分震惊,并向他仔细询问情况。原来,他的家长十分看重分数,只要没“达标”,就会罚做卷子以此为惩罚,该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对此,我主动与家长联系,给他讲述有关这样做的事例和后果。并主动向家长推荐了一本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书,家长学习后,教育方法有一定改变。我也经常找这位同学谈心,让他淡化分数观,终于取得较大进步。

三、关注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1)教会学生做情绪的主人,造就一群快乐的人。不同的情绪对我们学习、生活、工作有不同影响。小学生年龄小,非常情绪化。如何引导他们的情绪的主人呢?我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树立积极的态度。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也有不同结果,作为班主任,有心要教会学生从不利环境中寻找希望,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克服急躁情绪,遇事都要冷静思考。教师在工作中,也应如此,否则,一个易怒的班主任,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其次,要和学生做朋友。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关系,和学生做朋友,学生有烦恼,不开心的事,才愿意和你交流,学生情绪才会得以宣泄。教给学生解除烦恼的方法,如:唱歌、打球、甚至大叫两声,用快乐驱走烦恼。当学生对生活、学习社会有了正确认识,快乐就会常驻心中。

(2)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造就一群坚强的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倡导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也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据调查有30%左右的孩子对学习有畏难情绪,28%的学生对干部落选表现出悲观失望,心灰意冷。小学生意志薄弱,做事缺乏耐心,一有困难就想后退。如我班在运动会“800米”跑这个项目上,女孩子无一人报名,连能跑的同学也畏惧。了解这一情况,我针对性地找了几位同学谈心,鼓动他们一定能行,并给他们讲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告诉他们,越是困难,越要战胜它。在战胜困难中,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快乐。从此,报名后的同学,天天坚持锻炼,力争取得好成绩。

苏霍姆斯基指出:“今天,当人的生命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为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应引起教育者的普遍关注。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维护者、协调者、沟通者。班主任要善于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充分利用班队活动,拓展各种教育资源,和谐人际关系,增进同学、师生间的情谊。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心理,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我乐意做一个“心理医生”,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坚强守护者。

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青年学生中逆反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主要试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对策作出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青年学生;逆反心理;原因;对策

一、青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青年学生中逆反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利,现象?原因在哪里?笔者通过对26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历史的原因。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千百年来,在这个封闭稳定的温床上产生了一整套思想观念。如对上司既不满又奉承,对强者既嫉妒又羡慕,对弱者既同情又欺凌,对恶者既仇视又容忍,对自身既清高又自卑等等。当新的社会制度确立之后,这些思想观念并不随着母体的消失而消失,而是潜存下来,根深蒂固。再加上我们的教育没有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出现了教育环境中的历史一贯制与社会结构变异的矛盾,从而产生了先进社会制度与相对落后的教育环境不相适应的现象。

二是观念的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各种社会思潮乃至生活方式都被介绍到中国来。这些大量的信息,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引起不小的震动,给我们古老的国度增添了不少活力。但是也应看到,这些信息中夹杂着不健康的因素,也给人们的思维带来副作用,有的造成极不好的影响,使人心理上发生了倾斜。

三是宣传内容与方法的失误。宣传内容与现实脱离或自相矛盾,朝令夕改,也令人产生逆反心理。近些年来,我们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对青年学生的正面引导,没有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这也对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起到了催化作用。

四是青年学生自身的原因。青年学生自身原因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决定因素。人进入青年期,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在心理断乳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又因独立不彻底,增强了对社会的批评性,不管是来自家庭的还是来自社会的教育,都使他们愤愤不已。

二、纠正青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对青年学生的逆反心理作出准确的理性评价。首先,应该认识到青年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是时代的产物,它产生于我们这个时代,它求新求异,有着开拓、创新的趋向和可能。其次,它不是完全地逆社会主义思维而动的个体思维和纯粹把个人的好恶与社会好恶颠倒对立的社会性条件反射,而是一种度的失衡,一种对社会主义思维和社会好恶的偏离,一种正在冲脱旧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心理平衡。第三,青年学生逆反心理是因为过多的希望转化为失望,过多的关注得不到响应而产生的麻木心理。这种心理所含的感情成分多于理性成分,是一种不成熟的心态。

面对客观存在的且不容回避的青年学生逆反心理问题,作为教育者来说,既不能视而不见,掉以轻心,又不能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引导。一是要解决信任感问题,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大量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给青年学生一种信任感,在充满信任的环境中,才可能帮助青年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稳定的心理系统,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二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者要不断了解青年学生的需求。摸清青年学生的脉搏,寻找最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三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正视现实,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启发教育工作,既要宣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要身体力行地以实际行动一点一滴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消除社会阴暗面,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素质,纠正他们当中存在的极端的个人主义人生观,培养他们大公无私的品格。

责任编辑 李建君

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几种不良恋爱观

1.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他们了解身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他们认为彼此志同道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希望取得学业和爱情双丰收。但是真正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的人为数不多。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个时期中,表现得极为敏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一旦感情出现问题就会陷入痛苦之中难以自拔,长此以往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更有甚者,为了爱情完全荒废了学业。

2.单相思

在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有些大学生单方面对他人怀有好感却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如果理解不当,甚至将对方的一般交往理解为对自己“有意”,从而整日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其中不乏苦苦追求未果,演变为死死纠缠,天天打电话、发短信,甚至出言恐吓:“如果不接受,就自杀。”或者整日盯着自己的恋爱对象不允许其他异性接触。不仅给对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也导致自身精神和生活的不良后果。

3.网恋

在现代社会的大学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促进师生交流和学生交往,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之一。但网络的负面影响也很多,现仅就大学生中的网恋进行研究。

目前,网上恋爱在大学生中的比率逐渐增加。网络具有隐蔽性和不负责任性的特点,导致网络上道德观念的弱化。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思想较为单纯、容易信任别人,往往在网络上碰到了自己认为情投意合的人就很快陷入热恋,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电话、网络聊天中去,严重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活动。一旦网络情人见面或者交往一段时间后,就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当然有部分学生感觉很幸福,但是大多数学生非常苦恼:有的学生认为不太理想要分手,有的学生遭遇了网络诈骗等等。一旦这些问题出现将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4.考研伴侣

目前,各高校中正悄然兴起“考研伴侣”热。所谓考研伴侣是指一对异性大学生自考研伊始就形影不离、出双入对,同上图书馆学习,俨然一对情侣,一旦考研结束即各奔东西。

各高校的宣传栏和BBS中也常见“寻找考研伴侣”的广告。这种现象有其深刻的原因。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增大、竞争激烈,考研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选择。考研所需时间长、心理压力大,不仅要有一个好的身体,还要有个好的状态。而大学生的自制力较弱,调节不好自身的状态,通常会出现中途退缩或心情烦躁。于是开始寻求外界的平衡和帮助。他们的原意是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同学共进,考上研究生。

但是,因为这种关系十分的微妙,所以存在很多弊端。有些同学日久生情,两人悄悄背离了原来的初衷陷入热恋,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事与愿违。也有些学生自己的恋人不在身边,又与他人组成考研伴侣,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从而影响了学习。

5.早恋的延续

有些大学生是由高中或者初中就开始早恋,进入大学之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自身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些人感觉自己早恋过于草率,从而提出分手或者出现移情别恋。失恋的学生如果无法走出误区,对自己的学业和前途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6.不严肃的恋爱态度

有些大学生恋爱时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恋爱的动机不单纯,并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从众心理:看着大家都谈恋爱,自己也跟随潮流,这类学生对己对人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等等。由于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7.无法正确对待失恋

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的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

二、针对不良恋爱观的对策

1.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帮助大学生认识爱情的本质与内涵。对于那些恋爱观不成熟的大学生,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爱情的深刻含义,使他们明白只有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顺其自然发展起来的爱情,才能真正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对于那些怀有不正当目的、动机的学生,多找其谈心,了解问题的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其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2.教育大学生摆正学业与爱情的关系

教育学生恋爱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就学生而言,天职还是学习。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应该拥有崇高的理想,正确把握学业和爱情的关系。

3.运用正确的方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和干预

恋爱是大学生难以控制而又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由不稳定向稳定转化的过渡时期。针对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自身人格特质中的移情理解来教育学生。所谓的“移情理解”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是指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体验他们的看法和情感,从而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针对失恋学生,教育他们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从自身找原因,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大学生的爱情烦恼既不愿意向周围的人倾诉,又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这种困惑长期积压在心中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心理教育,缓解、调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使他们的身心平衡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学习。

4.加强大学生心理管理机制

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职位,其职责就是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一旦发现心理问题,尽快上报,由老师提供心理咨询,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热线咨询电话”,在学院设立“心理咨询部”,网络设立“留言版”等,齐抓共管,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管理。

5.加强综合治理

帮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恋爱知识,避免盲目的恋爱,同时加强网络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走出空虚寂寞,教育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认识友情与爱情、提高他们的恋爱挫折承受能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今年,我摇身一变,有了个光荣的身份——班主任。一直陪伴四班孩子们的班主任休产假,轮到我冲锋陷阵的时候到了。以前只需要管好他们数学学习的我,现在要开始面对繁杂的班级管理工作,大到学校德育处安排的比赛、学习、培训,小到班级的卫生、纪律、文明,以及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其他方方面面。我的手机24小时开着机,生怕错过家长的一通电话、一道短信,学校群里的通知满满当当,我细细筛选,生怕漏了哪一个通知。

就在我忙着适应班主任这个身份的时候,孩子们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原先乖巧的班级开始变得躁动,以前在星级班级评比中常常名列前茅如今却下滑不少名次,老师们的投诉也在增多。我知道,孩子们面对换班主任这件事情,还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而我,也需要尽快和他们建立信任感、建立伙伴般的友谊。怎么做呢?我想,经过这一年的学习和摸索,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班主任的爱是陪伴左右

都说最好的爱是陪伴,如何快速和学生拉近距离?那就是变成他们最亲近的重要他人!做了孩子们的班主任,我便时刻与他们相伴,给他们安全感,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替他们解决问题。学校举行大课间的时候,我会跟着孩子们跳绳、跑步。吃早餐时候,我会走到孩子们身边,去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饮食爱好,聊一聊他们平时爱吃什么、会不会做菜等等。此外,我将批改数学作业的地点,从办公室改到了教室走廊外面,既不影响他们上课,又可以观察他们上课的状态,顺便下课的时候还可以辅导数学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的孩子们。午读时段,我坐在讲台旁边,手里也捧上一本教学管理的书籍,细细阅读,让爱读书的氛围蔓延开来,让孩子们明白,老师也在读书,在陪伴他们读书。

二、班主任的威是公正严明

在面对孩子们出现的一些小错误的时候,班主任往往要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有时候免不了要在全班进行公开性的批评与引导,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公正严明,对事不对人,不要早早对号入座,在还没有了解事情经过的时候就给孩子扣上犯错的帽子。班主任应该在充分调查事情的真相之后,先让孩子自己反思事情的经过以及当时的心理活动,不颐指气使,不气急败坏,更不要觉得孩子挑战了自己的權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替他想,去了解他做错事的原因,甚至是背后的家庭原因,然后引导孩子反思自己做错事的原因。我不想要学生因为怕老师而不敢做错事,而是拥有自省、反思的能力。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做一名公正严明、不偏不倚的班主任,孩子们才会真正地以老师为榜样,并形成“向心力”。

三、班主任的仁是和而不同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优秀班主任李镇西曾经说过,“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充满真诚充满人情味的教育,则必然要求我们对学生付出的情感不是对学生的居高临下,不是对学生时而热情时而冷淡,不是对学生时而充满信心时而丧失希望,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是对后进生和优秀生一视同仁的人道主义关怀。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既要要求他们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适当的约束,也要允许他们发挥不同的个性,打造一个和谐而又充满个性的班级。规则与自由同等重要,我们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引领他们按照心灵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首要。

四、班主任的义是绝不言弃

无论我面对的孩子是调皮捣蛋、喜欢欺负同学,还是作业习惯不好、喜欢迟到早退,抑或是家庭矛盾突出、心理健康出现了状况,而反复的教育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时,失望、遗憾甚至是迷惘的情绪,都不应当成为我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理由。倘若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教学经验无法帮助我处理此类问题,转向班级管理、学生心理管理的专业书籍寻求答案吧,找寻有经验的、有妙招的班主任们出谋划策吧,继续在不懈的努力中去摸索转化心困生、学困生的途径吧!绝不言弃的义,会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信任的种子,那就是老师永远相信他们有进步的能力,永远鼓励他们向上!

做一名有爱、有威、有仁、有义的班主任,能和学生平等地做朋友,却又能与学生的问题机智而又柔和地打交道。就这样,慢慢地,我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信任,看到了安心,他们平稳地从换班主任这一场“风波”中过渡,而我,也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享受做孩子们的班主任,我体会到了做孩子们最亲近的重要他人的快乐,感受到了做一名有威严的、公正的班主任的责任,并在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时刻践行着“和而不同”的教育观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开出一朵不一样的花朵。

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在校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同时,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虽未走向社会,但是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负担、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情绪调控等问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和各高校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1]。教育部为此专门印发文件要求各高校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诸如专门的课程、培训、讲座等,多数高校以选修课为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诸如包头医学院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对全校学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鉴于此,文章以包头医学院为研究的立足点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情况,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包头医学院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100名,未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100名,利用课间时间对学生进行SCL-90问卷的测试。由于本研究的心理测验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所以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二)研究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的形式,由课题组老师带领着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运用统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调查,所有被调查的对象均是在征得本人同意,身体状况良好、意识清楚、情绪平稳情况下的完成。

(三)研究工具[2]

采用SCL-90问卷,本问卷由90个项目组成,包含了十项反映个体心理状况的指标诸如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与生活习惯等有关的内容。

(四)研究结果的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有效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均已p<0.05的标准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性质的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如表1)

(二)是否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

由表可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心理问题不严重学生具有缓解作用,选修课程与未选修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选修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未选修课程的学生。前者在课程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而未选修课程的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程度有细微严重的倾向,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变化显著,其余因子变化不显著。

三、讨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存在影响

依据调查结果究其原因,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共8次,16学时,课时数虽有限但是每周一次90分钟的课程内容安排的比较紧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气氛愉悦和轻松,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可以参与到教学中,得到其他同学的分享和回馈,改善不良情绪;八次课程选择了学生最关心的心理问题,全面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这次调查结果中可以反映出这一点。我校心理健康的主要选课学生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医学课程细致而严谨,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学制时间长、职业前景迷茫、课余生活不丰富,很多学生的压抑情绪无法得到释放,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也较多。医学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对缓解医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释放情绪起到了促进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轻松和愉悦开阔了学生的心胸,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更好的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探讨职业理想,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更好的走向社会和医疗行业奠定夯实的心理素质,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提高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方面意义重大[3]。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一些有严重心理问题和心身障碍的学生还需要在课余时间结合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目前我校个体心理咨询主要服务的对象是集中在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学习、情绪等一般性心理问题,通过中、长程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减轻心理症状,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其中问题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转诊到专科医院就诊,心理咨询可做辅助治疗手段;由于个体咨询能服务的对象很有限,所以可以针对问题相似且症状不严重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的氛围和同学间问题的相似性可以对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积极和有效的促进作用,也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是共性的不是个性的,有助于学生缓解心理冲突,放松的面对学习、生活和交往,团体力量的足够强大使学生很有安全感,更能敞开心扉,使自己的问题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解决[4]。

(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心理健康与咨询教育

互联网+的时代,进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互联网与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应或是相互补充,互联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弥补现实生活中有心理需求但是没有得到及时心理辅导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不愿意在课堂上表达或不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是一个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4];互联网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找出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据进行干预或预防,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48-52.

[2]孙彦.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

[3]马红霞,陈晓美,王瑜,等.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4):468-469.

[4]刘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01):47-50.

上一篇:心理调控论文下一篇:教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