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养护论文范文

2023-09-07

道路养护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和道路绿化养护工程,是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关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民生工作。由于施工项目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养护工作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要探讨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有效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促进科学施工态度和合理施工手段的普及,从而促进美好城市的营造。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施工;道路绿化;养护管理

园林景观和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体现出城市的建设重点和规划方式,同时还是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涵盖的方面和内容较多,主要是集中在了排水、景观小品、园林绿化给水、植被种植以及保护等方面。同时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建设,需要积极采用有效措施提升道路绿化工作的整体效果。

1、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况

1.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园林施工和道路绿化工作的成功率,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并根据实际的气候特点、土壤肥力、水质条件和市政要求进行植株的选择和施工设计。在正式施工之前,要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图纸的学习和探讨,从而更好地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找准施工中的重点、难点,特别要关注排水施工和定点放线等环节,为施工的有序进行做好准备。另外,在正式开工之前,施工单位还要对施工当天施工地点的天气状况和气候特点有所关注,对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条件进行研究,从而按照客观规律,选择合适的季节、合适的天气进行植株的移栽,保证植物的存活率,避免苗木的浪费。

1.2积极开展城市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城市园林景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会涉及到较多的方面,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效果。首先,需要针对城市園林景观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和记录,积极配置相应的施工设备和材料,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其次,还需要全面设计好施工内容的保障措施,同时提升技术交底工作的完整性效果,积极促进施工技术取得良好完成效果。再者,还需要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水平,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施工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到园林景观中的各个部分,比如说植物、假山、亭台楼阁以及各个水域情况等。

1.3施工中期的进度、质量和资金控制

施工中期,是工程进行的关键阶段,也是决定工程进度、质量和资金控制的中心环节。施工中期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保证工程完成时与图纸的高度一致性。另外,由于城市市政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期,还要做好施工进度、质量和资金的控制,从而保证顺利完成施工计划。

1.4针对施工人员素质的管理

施工人员是园林景观施工的具体实施和操作人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意识直接决定了园林施工的质量高低,园林景观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对施工工人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定期开展施工工艺标准、操作规范与质量检验的知识讲座与培训,或不定期开展现场质量分析会等方法。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园林材料的名称,及各材料的特点,不仅要掌握绿化常用的树种名称及树形,特别要掌握它们的生活习性,才能在苗木种植时,进行合理的搭配,以达到项目所要求的效果。

2、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良好措施

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是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外在形象,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道路绿化养护的效果,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出行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能够展现出城市的良好风貌。(1)关注土壤改良工作,积极创建出适合树木生长的环境。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土壤本身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生长效果。针对土壤进行评判的时候,主要是针对质地、肥力、酸碱度以及土壤结构等指标进行评价的。现阶段,在开展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土壤以足够的重视。积极开展土壤改良工作,提升土壤的肥力,为植物生长创建良好的环境。在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之中,使用最多的植物就是树木。通常情况下,树木本身的成活率较高,但是依然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养护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土壤施工工作进行当中,首先,需要针对种植区域进行全面清理,主要是清除各项杂物,比如说垃圾、砖屑以及“二灰”等方面。其次,需要积极开展土壤的测定工作,这主要是针对有机质含量和ph值进行检测的,针对其中存在着的问题,及时采用有效的改良措施。(2)加强科学考核的工作效果,积极提升绿化管护的整体水平。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除了重视植物的种植方面工作,更多的是需要积极开展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管护效果。首先,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道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需要积极制定好全面的养护管理方案,并按照方案开展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这样能够积极提升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整体水平。其次,还需要针对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日常性的检查工作和考核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表现进行打分。再者,还需要积极开展常规技术工作质量的检查工作,针对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日常生长情况进行记录,定期开展相应的技术检查,针对一些发生病害的植物,需要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结语:

总之,园林景观施工与后期绿化养护对整个园林景观项目的效果都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园林景观施工单位及后期的养护单位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施工管理水平及专业技能,才能保证整个项目达到设计要求的效果,以满足美化城市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成.刍议道路园林施工与绿化养护管理[J].四川水泥,2014(12):333,336.

[2]吝振岗,吴红梅.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心得[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5257.

[3]汪升波.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5(18):200.

作者简介:

庄沛林,北京佳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济南。

道路养护论文范文第2篇

1 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技术的必要性

在所有城市基础建设中, 市政道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车安全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因此,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市政道路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重视, 不断提升自身的道路养护与维修技术, 确保道路的通行顺畅与城市的稳定发展。

1.1 定期修缮保障道路使用年限

其一, 道路裂缝。道路裂缝是整个市政道路的维修与养护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 出现裂缝的深浅程度及位置也各不相同, 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也有很多种。在对道路进行维修与养护工作的时候,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确定, 然后在根据裂缝产生原因找出最合理的处理措施, 确保道路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其二, 道路在潮湿的状态下其坚固程度会大幅下降, 车辆的碾压很可能会导致车辙的出现。

其三, 由于车辆的不断增多, 道路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增高,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货车通行时, 会给道路带来严重的压力负荷, 长期如此就会给道路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坏, 导致道路表面出现路坑、裂缝以及车辙现象, 严重影响人们的通行安全。

其四, 由于夏季温度过高, 而市政道路的修建材料又大多是沥青材料, 这种材料遇到高温很容易会出现软化现象, 如果车辆在这时通行的话, 会给道路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坏。一个城市的道路状况不仅影响着市民的出行通畅, 还可以直接看出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了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顺畅、更加安全, 使城市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 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道路的养护与维修工作。

1.2 保障居民出行保障居民出行, 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不过这些基础设施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需要维修与保养, 否则再好的质量也没有什么意义, 尤其是市政道路, 尽管建设质量很好, 但是如果没有做好相关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长时间的通行仍然会给其带来严重的损坏, 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通行的安全性。因此, 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对道路的维修与养护工作, 及时的发现问题的存在, 并找出问题原因, 然后根据问题原因找出最合适的处理措施, 确保道路时刻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 避免因道路损坏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确保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 从而达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2 就针对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技术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2.1 以预防性养护为指导思想

在对市政道路进行维修与养护的时候, 相关部门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维修养护措施,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 向道路养护人员灌输先进的养护技术, 不断创新道路养护理念, 对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对其实施最合理的养护措施, 确保道路的养护效果。此外, 能够导致道路出现损坏的因素有很多, 而因不同原因而导致的道路损坏也需要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 因此, 在对道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道路有出现损坏的地方, 首先需要对损坏原因进行分析与判断, 选择最合理的维修方式来对其进行维修, 尽快恢复道路的正常通行。对道路实施预防性养护不仅能够防止道路损坏, 还能够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推动城市经济和平稳定发展。

2.2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技术的运用

从一个城市的道路状况可以直接看出该城市的经济实力, 它不仅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 还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如果城市道路损坏严重的话, 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威胁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对道路的养护与维修工作, 不断创新道路养护方式, 提高城市道路质量, 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外貌, 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为人们的安全出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2.3 加大对市政道路的监测力度运用

在对市政道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 采取先进的维修养护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道路质量, 进一步提升道路的使用寿命。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维修养护工作的重视, 制定完善的养护质量监管制度, 对养护工作实施有效的监测, 要求道路维修养护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对道路进行维护施工, 确保市政道路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养护。此外, 养护部门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仪器来对道路情况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所存在的质量隐患, 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对质量隐患方位进行养护, 防止其出现进一步的恶化, 给市政道路通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供保障, 从而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城市道路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对我国经济与交通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使我国经济及交通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道路维修与养护工作的重视力度, 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城市道路的畅畅, 才能保障我国居民出行的安全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促进了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 做好对市政道路的维修与养护工作, 对于有效的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畅行以及有效的为城市道路的完整性提供保障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对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不断革新新的道路维修养护技术, 确保道路能够顺畅通行, 进一步延长市政道路的寿命, 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城市交通

参考文献

[1] 张萌.浅谈市政道路维修和养护技术方面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 (25) :172.

[2] 邓福胜, 王薇.浅谈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J].科技风, 2014 (21) :146.

道路养护论文范文第3篇

一、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定村级道路养护管理的村规民约。

二、宣传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范村级道路养护工作。

三、实施日常养护,按照道路分布情况实施分段养护,发动群众集中养护。

四、村委组成人员中必须有专人负责村级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每村组安排1-3名养护人员,由村委与其签订养管合同。

五、纳入党员双向承诺内容,鼓励党员参与道路养护。

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对村公路两侧环境进行整治。

七、道路养护经费可多方筹集,经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以“一事一方”方式筹集。

八、村级公路养护资金实行专户,统一管理。

九、村级道路及其用地范围内(边沟外缘1.5米),严禁超载超限车辆行驶,严禁堆放、焚烧秸杆、倾倒垃圾、堆放沙、石料等建筑材料,严禁打场晒粮、采石、取土、沤肥、排放污水、损坏道路的引水灌溉等行为,提高全民养路、爱路意识。

道路养护论文范文第4篇

一、浅析当前市政道路的常见病害

(一) 市政道路的坑槽情况

从各地区市政道路的病害情况上来看, 坑槽现象是比较常见的病害种类。导致坑槽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一种主要是在铺设市政道路路面的时候, 沥青材料的温度没有把控好, 导致沥青材料在高温天气迅速融化, 底部未能牢牢黏附到路基上, 但是表层却开始产生融化现象, 在大量车次经过之后会迅速产生坑槽情况;另一方面, 很多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上下层的厚度, 在建设之初变没有完全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 使得上层结构的厚度过低, 难以满足大量车次的负荷需要, 增加了坑槽的出现概率;此外, 沥青材质相对来说比较特殊, 在路面裂缝进水之后, 会迅速通过沥青材质渗透到路基中, 导致路基的稳定性能逐渐下降, 久而久之造成基层结构的损坏, 坑槽也会随之频繁产生。

(二) 市政道路的裂缝情况

市政道路的裂缝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 分别是非载荷型裂缝以及荷载型裂缝。其中非载荷型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市政道路的沥青材质, 在温度高的情况下会产生性能方面的变化, 导致路面逐渐开始融化, 车辆经过便会印上轮胎痕迹;载荷型裂缝出现的原因一般不在于市政道路的材质情况, 往往是因为该路段经过大型车辆或载货量较大车辆的频次多, 导致路面在无数次的承压之后, 能够承受的最大强度逐渐被削弱, 导致路面结构渐渐被破坏, 裂缝情况自然随之产生。

二、浅析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技术

(一) 在路面覆盖雾封层

由于市政路面长期经受车辆往来的载荷压力, 容易导致裂缝情况的出现, 久而久之雨水以及杂物都会流进路基, 导致市政道路被侵蚀被损坏。因此, 可以采用在路面覆盖雾封层的方式, 逐渐在市政道路表面生成具有缓冲作用的保护层。例如, 大连市相关部门在维修市政道路裂缝情况的时候, 考虑到市政道路的建设材料主要是沥青混凝土材质, 所以在维修与养护路面的时候, 首先在路面喷洒了乳化沥青, 以便迅速达到保护路面的效果, 这层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乳化沥青层面世雾封层。为了确保维护的有效性, 维护人员选取的雾封层材料通常具有非常高的流动性, 能够以其较强的渗透性能迅速在路面形成雾封层, 使得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得到有效的维修与养护。此外, 市政道路的维护人员通常还会应用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 以此改善沥青混凝土容易出现的渗水情况, 有助于提升市政道路路面整体的平整度以及载荷性能。

(二) 现场热修补技术

现场热修补技术一般用于预防性养护施工过程中, 能够对市政道路的病害进行预先维修与养护, 以缓解市政道路的病害程度。热修补技术常用的方法包括微波加热、红外线加热以及热风加热等, 应用于现场热修补技术之前, 需要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上出现的病害程度有个充分的了解, 之后再使用加热装置对沥青材质进行软化处理, 使得病害位置的沥青材质变得松软。接着, 维护人员便可以将已经制作好的沥青混合料或是再生剂, 添加到病害沥青路面处进行混合处理, 等到混合后的材料稍干些, 便可以借助光轮压路机对热修补后的路面进行压平处理, 一段时间后若无明显裂缝情况再出现, 便可以再次投入使用。

(三) 路面大小缺陷修补

在维护市政道路的时候, 要注意结合道路出现的实际病害问题, 之后再逐渐选择合适的维修与养护技术, 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修补与完善。例如, 针对市政道路常出现大小裂缝情况, 技术人员应当先分析出现裂缝的原因, 若是缝隙处于刚产生的初期阶段, 不会影响路基的承载能力, 可以在表面涂抹沥青进行简单的修护;若是道路已经开始出现较大的裂缝问题,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对市政道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造成影响, 维护人员则可以考虑使用沥青灌浆法或是钢板加固的方法, 借助压缩空气的方法将市政道路大裂缝中的杂质清除干净, 之后再将沥青浇灌到裂缝当中, 最后将钢板嵌入到在市政道路的大裂缝底层, 使得整个维修养护工作具备规范性, 以此确保市政道路的稳定性。同时, 还要注意做好市政道路的防腐工作, 以此保护好道路下面绑扎的用以固定的钢筋等材质, 延长路基强度支撑材质的使用寿命。

(四) 路面预防性养护

市政道路的建设材料不仅有沥青混凝土材质, 还包括水泥混凝土材质, 一般来说, 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容易出现病害问题便是最薄弱的接缝位置, 在外界荷载量大或者雨水的冲刷作用下, 都会产生严重的裂缝问题, 所以应当做好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例如, 可以选择接缝灌缝维修养护施工工艺, 一般来说, 接缝灌缝工艺包括三大步骤, 分别为切缝、清缝操作, 以及最后的嵌缝操作。市政道路的维护人员若是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板存在着脱空状况, 可以尽快使用压浆的方法对缝隙进行抢救式修补, 首先要确定好路面板块的脱空区, 之后选取可用的设备以及维护材料, 再逐渐进行压浆空的布置, 最后按照规范操作进行压浆作业。

结束语:综上所述,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 城市车辆数量的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了常态, 甚至交通拥堵也成为伴随城市化进程一同发展的社会景观。在发现市政道路的局部出现缺陷情况后, 相关部门应当尽快指派技术人员对道路进行及时的修补与养护, 最大限度将问题控制在局部, 避免进一步蔓延, 导致市政道路开始大面积出现病害情况, 增加城镇居民的出行隐患, 不利于发挥市政道路建设的社会效益。

摘要:提升市政道路的舒适性以及稳定性, 能够提升城镇居民的出行安全感, 而且还有助于降低因市政道路质量问题, 引发道路安全事故情况出现的概率。基于此社会背景, 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我国市政道路的常见病害, 并立足于病害的发生原因以及主要类型, 分析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的技术, 希望能够为关注该行业的相关人士提供技术参考, 借以提升市政道路投入使用之后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现场热修补

参考文献

[1] 王明华.论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14) .

道路养护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将当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城市道路作为最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对城市形象化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的。为了可以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必须要强化对道路日常养护工作, 加强精细化管理, 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 很多老旧工程已经出现了质量问题, 道路出现的损坏问题越来越多, 不得不对道路工程进行大规模整修。这就需要做好日常养护维护工作。

1、道路日常养护

道路日常养护需要贯彻“及早治疗、及时主动”原则, 确定道路养护时机, 全面调查、评价道路技术情况, 做好日常养护工作, 采用道路维修措施, 制定相应的养护计划, 控制中大修的比例, 应用正确的技术措施治理道路病害和消除新欢, 保证道路工程养护质量, 避免路面被破坏, 从而提高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

在城市道路维修养护当中, 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 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也就是在早起病害期间就要开展相关工作, 勤保养、勤维护,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道路使用性能, 同时也能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降低道路工程后期维护成本。所以需要采用道路预先养护措施, 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实际工作情况上来看, 道路养护主要包括人行道、路面、路基以及附属设施等, 结合道路工程的性质与规模、技术实施难易程度等, 可以将养护划分为小、中、大三种情况。常见的道路病害包括:线裂、块裂、龟裂、错台、接缝列碎等。

2、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可以将管理工作分工实现精细化, 以服务质量精细化提高现代化管理质量, 是建立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精”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最佳、最优, 要求工作人员可以做好每一件事;“细”是指细分岗位职能和管理流程, 将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处理, 让道路养护管理可以涉及到各个层面、环节当中, 甚至是每位领导和员工, 从而实现最终的管理目的。实现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2.1 构建市政道路管理机构

从本市上说,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通信、产权维护、治安等都属于同一个系统, 这些工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在各环节之间相互制约, 同时也是一个整体。当今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管理并没有实现统一管理模式, 这是因为各地区市政道路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差异性, 无法进行大范围的统一管理, 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缺陷。因此, 这就需要构建第三方结构加强管理制约, 对城市周边地区道路养护进行统一筹划, 从而保证日常养护质量。

2.2 强化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在道路养护当中, 需要贯彻日常养护和精细化管理相融合的理念。针对道路维修, 需要结合道路实际情况针对养护工作提出解决措施, 并对精细化管理进行学习。对于干路日常维护与精细化管理中的每一道程序都好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关养护和精细化管理目标时, 要考虑本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关系比例, 构建符合当地交通状况的规范流程与运行模式。

2.3 构建精细化管理制度

精细化管理需要将原有的管理工作划分为很多的管理环节, 并且每个环节都要做的更好, 这样才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因此, 为了保证各个环节、岗位能够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 构建一个完善的制度是基础中的基础, 用制度规范行为标准。在制定规章制度过程中, 需要结合实际的道路情况, 如果是不利于道路的养护工作必须要第一时间制止, 并征求多方意见, 总结道路养护经验, 在此基础上制定道路精细化管理制度, 对于一些特殊的养护环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路基积水严重, 作为一项大工程, 必须要一次到位, 提高路基的防水性能。在养护管理中, 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责任监督制度, 遇到问题要随机应变, 而不是投机取巧, 这样才能够在遇到管理缺陷时, 及时作出调整。此外, 需要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帮助管理部门做好道路管理工作。

3、常见的道路养护相关措施

3.1 灌缝

由于道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 如不均匀沉降、荷载过大、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等。一旦裂缝出现, 车辆运行和路表积水都会侵蚀沥青和集料, 直到损害路基。为了避免扩展, 需要先将裂缝中的积水用细管排出, 并用同配比的沥青填缝。

3.2 就地热补

如果道路局部出现了裂缝、松散、龟裂、沉塘等问题, 可以采用就地热补方法。将破坏区域的旧沥青全部剔除, 之后采用热沥青混合料填入压实, 该种方法主要是应用在冷接缝中, 冷热相同的沥青调补完毕后容易留下缝隙, 如果碾压工作不到位会造成道路再次受损。当今, 可以采用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进行就地热补, 不仅可以减少施工量、实现快速修补, 同时也可以降低I13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3 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作为近些年应用较为广泛的封层技术, 可以有效的治理道路裂缝问题, 提高道路平整度和防水、防磨性能, 并且在施工中效率高、造价低, 可以改善、恢复道路表面功能, 特别适用于沥青路面。

3.4 道路再生密封

在频繁交通荷载与温度膨胀反复作用下, 沥青会产生老化现象, 油脂也会不断碳质、胶质, 道路各项指标均有下降, 这时可以采用沥青道路再生密封技术对路面进行涂刷, 可以补充沥青当中的油质, 让老化的沥青更具活性, 从而提高道路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事业不断发展, 当今城市中的道路工程数量不断增加, 一些老旧工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强化日常维护工作, 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 采用一些先进的道路养护技术对道路进行修补, 如填缝技术、就地热补、稀浆封层、再生密封等, 并结合精细化管理标准开展施工, 这样才能够保证道路工程整体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发展, 当今城市中以及周边的道路工程越来越多, 为了能够保证道路的公共服务效益, 必须要做好道路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基于此, 本文重点探究道路日常养护和精细化管理, 旨在保证人们可以正常出行以及城市美观度。

关键词:道路,日常养护,精细化管理,维修

参考文献

[1] 武钦培.道路日常养护与精细化管理分析[J].交通世界, 2017, Z1:41-42.

[2] 卜林虎.谈市政养护工程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J].山西建筑, 2017, 4314:218-219.

上一篇:道路材料论文下一篇:道路交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