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检验范文

2023-09-11

药品质量检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药品质量 医院存放管理 规范化管理

为保证药品疗效,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存放及管理方式,药品的存放方式、存放环境、存放时间等都可以影响到药品的疗效,其中药品存放为保证药品质量的重点,将药品进行分类整理存放,整理过程中能及时对过期药品、包装潮湿、破损药品等进行处理,药品除过根据药效分类外,同时根据药物本身特性(如:见光易分解、易挥发等)进行存放。常规管理方式存在弊端,药品过期、破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因此本研究提出将规范化管理方式对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中心医院药学部药品进行管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总结分析从2018年1月-2019年3月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中心医院药剂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档案中选取100种药品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每组各50种,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根据问题制定合理解决方式及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因存放不合理造成的药品质量下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根据药品性质对药品分类管理及存放,防止药品出现差错、混淆、变质等,账目记录清楚与账务相符,毒麻药品应定点分开存放,有明确记录,药品数量以及使用记录,定期对药品进行排查,核对药物数量,检查药品包装、质量、生产日期等,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药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定时对库房温度及湿度进行检验,定时消毒。

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方式,分析药品库现存在的问题,再进行药品分类存放,(1)按照药品储藏温湿度要求存放,根据药品本身特性选择阴凉库(温度在20。C以内)、常温库(温度在0-30。C之间)、冷库(温度在2-10。C之间),储存环境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定时对药品库房的温度及潮湿度进行测评,保证其在规定范围之内,如超出范围,应及时处理,避免对药品药效产生影响。(2)按照药品性质分类存放,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应该分库存放,外包装相似容易混乱的药品分开存放,有气味的药品,如中药、化学药品等为避免造成药物性质改变应分类存放,危险药品定点存放于危险品专用库,处方药于非处方药分开放置,退货药品现暂存在退货区中,经检查无误后再移入合格药品区,药品按照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放置,根据生产日期从前向后排放,生产日期靠前的药品摆放在前端,对于近效期不足半年药品,应该有明确记录,并且悬挂近效期标志,搬运药品及整理分类过程中,严格按照药品标识要求搬放,注意轻拿轻放,不倒置药品,且堆积不宜过高,以免发生翻倒对药品造成影响,按时清洁卫生,及时清理与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污染等工作。(3)放置药品的货架保持一定距离,两货架之间距离大于100厘米,货架与墙面、屋顶等距离大于30厘米,药品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0厘米,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大于200厘米。照明灯垂直下方不堆放药品。(4)药品库实施色标管理制,绿色为合格药品区,零散药品区,红色为不合格药品区,黄色为等待检验区。每月定时做好检查工作,确保药品与记录无出入,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5)药品包装可能会在搬运及转移时出现破损,药品入库时应仔细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有效期较短的药品做好记录。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并且认真落实。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药品发生过期、破损、潮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行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管理后药品存放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管理后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药品存放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现阶段药品存放存在的问题较多。常规管理方式常常出现药品混合放置的现象,不同种类、不同剂量药品堆放在一起,通常由于药品拿出后又放回,或者药品无明确日期及包装受损等情况引起,这种情况下取药时往往容易出现差错,可能会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存在隐患;药品过期问题,药品没有根据有效期进行整理,取药时没有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对近效期药品没有明确记录与明显标识,导致药品过期;药品出现破损潮湿问题,入库时对药品检查不认真,存放库温湿度存在偏差未能及时处理改正,以上问题都会造成药品质量下降,为减少因药品存放造成的质量影响,现对药品实施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有明确的管理制度,针对现存在的问题对药品进行分类存放,对于过期、包装潮湿、破损等问题有明确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有效改善因药品存放对其质量带来的影响,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本研究比较两组药品发生过期、破损、潮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的总概率为24.00%,观察组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医院药品存放管理采用规范化管理方式能减少药品过期、破损、潮湿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有效提高药品质量,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长英.医院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J].2016,1(11):65.

[2]夏云侠. 根因分析法在提高科室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014(016):111-112.

[3]徐升贵. 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 健康之路, 2015, 12(v.14;No.142):282-282.

药品质量检验范文第2篇

在实际工作中,为确保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并持续不断改进,生产安全部牵头将标准与体系运行情况定期进行对照,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控制和管理:诸如要求各部门职责应清晰,并严格按职责展开工作;加大对规章制度及文件的执行力度,对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制度及时予以修订;强调过程管理对质量的作用,加强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监控,努力提高和确保产品的实物质量;加大环境管理,确保达标排放,保证厂区干净、整洁;加强工艺纪律检查、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等等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和强调领导核心作用的管理理念。具体讲,一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文件控制,加大文件、制度执行力度。

制度执行不力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意识问题,有的职工不去了解熟悉相关文件的规定,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操作进行管理;二是有的文件、规定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组织机构变动而不适应时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改;三是有的制度有人觉得执行起来困难,增加工作量或工作难度。众所周知,在认证工作开展过程中,培训是基础,审核是关键,文件是难点。这个难点就在于制定时难,严格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逐步完善更难。针对这一难点,我们一是在贯标培训时或在相关会议上经常性地要求各部门提高意识,勤看文件。尤其是要熟悉与自己工作息息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文件,只有熟悉了才能很好地执行;二是通过熟悉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逐步修改完善,使文件更加规范,更易于操作。2009年,我们依据ISO9001:2008标准对公司体系文件进行了一次换版修订;三是对执行难度大的文件规定,如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确有帮助,再困难也要求执行,否则就进行删减。

二、进一步明确各岗位职责,通过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支撑质量目标的实现。

2009年,公司新线建成投产,生产工艺变化了,职责也随之变化,岗位随之调整变动,岗位调整后,合并岗位工作量明显上升,通过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大部分岗位人员有了紧张感,绝大部分岗位能在半年内适应并接受新业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通过履行好各自岗位职责,确保本部门质量分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公司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深入开展培训工作,努力提升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在提升公司整体人力资本的条件下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何提升人力资本,培训是一种手段,通过培训可提高能力、意识、专业知识和技能。2009年,我公司按照计划,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开办《技能培训班》6期,参加人数达136人次,《设备维护及保养规程培训班》5期,参加人员达103人次,《市场营销知识培训班》1期,参加人数达15人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班1期,参加人数达46人次,技术比武1期,参加人数达32人次,组织了368人参加全员考试(实际操作考试),196人次参加技能复核考试(实际操作考试)。组织67人次参加了水钢、博宏两级组织的技能比武。培训覆盖率达99.3%。针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的这些培训,均采用PDCA过程方法模式,确保绝大部分参与培训的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履行好岗位职责、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达到提升公司整体人力资本的目的,在资源管理方面,通过技改项目,投入环保设施,减少污染源,为职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严格控制产品实现过程,达到过程增值的目的

产品实现是体系运行的实施过程,实施过程是否增值,最大程度地体现体系运行是否有效,水泥产品的实现要通过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包装)等过程来实现,这些过程的实现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首先是生产部门的策划;其次是供应部门根据策划的结果准备输入,设备部门及生产车间通过设备点检维护提供物质保证,操作人员按程序精心操作,化验部门对原燃材料及半成品进行检验等。2009年,各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相关部门质量分目标分别得以实现,这些目标的实现,保证了产品实现过程的增值,产品产、质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上了一个台阶。

五、采用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手段,对体系进行测量和分析,并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2009年,我们充分发挥第三方审核的指导作用,采用管理评审、内部审核、岗位履职能力审核、走访用户等手段对质量体系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薄弱环节,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体系。2009年8月第三方审核,发现三个一般不符合项,均按要求制定措施整改完毕,2009年6月本公司内部审核共发现一般不符合项六项,观察项二十二项,均由相应部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按期整改完成,对部分管理岗位的履职能力抽查审核即贯标工作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均由各岗位制定措施整改完成。从以上数据我们应看到,尽管在各类审核中均未发现严重不符合项,并能通过查出问题后整改,持续改进质量体系,但这也说明我们在工作中不注意细节问题,预知能力欠缺。这些数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示,只重视宏观、不注重细节,只重脉络,不注意枝叶,即便是工作干完,也难以做到出色和圆满,这一点在以后工作中需重视和落实。

以上是一年来我公司在文件控制、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几个环节以点带面开展的工作描述,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看到存在的不足;尤其是有些工作反复和多年的均未觖决的问题需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予以解决:

1、意识不够新,自学能力差,多年的认证企业,经历了94版标准到2000版再到2008版标准的转换,但我们的管理干部对标准知识了解尚有欠缺,甚至有个别干部对标准、文件的掌握仍很模糊;

2、不注意细节,自查能力差,有很多问题只需岗位人员自己留意一下就能预先解决好的,但最终还是让别人查出来;

3、不善于总结和规范记录,对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比如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过程中,一些小改小革、一些好的建议,相关人员不能认真总结并做好记录,导致一些取得的成绩和做法未完全得到巩固和发扬,一些做得不到位的事又有反弹。

请各评审员针对提出的问题讨论,提出具体的措施。

药品质量检验范文第3篇

2、贵重药品、疫苗、生物制品、血液制品、需要冷藏的药品

3、对于存储时间较长和效期较近药品(有效期在半年以内的品种)品种应该列入重点养护品种。(并且还要填催销表催销)

4、发现质量问题的药品和国家药监局通报的药品品种的前后批次的药品,一定要列入重点养护品种。

5、其他的药品根据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和实际存储条件决定,药品存储条件要求越苛刻的品种,越需要重点养护。如对湿度、温度和光线敏感的品种,在特定时间也应该列入重点养护的品种,比如:易吸潮的品种在梅雨高温季节也应该列入重点养护。

以上是重点养护药品品种确定表的确定理由,至于你们公司有哪些品种需要重点养护,就要根据公司现有的药品品种来填写了。

如果有中药材的话,中药材应单独有 重点养护药品品种确定表。

药品质量检验范文第4篇

本单位生产的_无线传声器(型号规格为:PS-7300 P-SOUND®)_产品在_广东省质监局组织的_ 监督抽查中,因_产品技术参数的信噪比值与产品说明书中标注不符合标准而被判为不合格产品。

经认真查找后,发现造成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单位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此报告。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名称(公章):

药品质量检验范文第5篇

摘 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研究以该课程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总结了教学改革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以期为其它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劳动教育;课程思政;实施;反思

随着我国药品行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要求日趋严格。《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SP)是涉及药品经营、储存、运输、销售等行为的医药企业必须遵循的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简称GSP实务)课程对接新版GSP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要求,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标准,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诚信守法、劳动教育穿插其中,结合医药行业特有技能大赛要求,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职业院校要“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責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2020年5月,国家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覆盖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为响应国家号召,《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重在将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入项目化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中。现梳理了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其它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整体教学设计

1.1 岗位任务为导向的知识整合

按照药品经营企业筹建、企业验收、企业运营为主线,以质量管理、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出库等岗位职业任务为导向,以教学标准为纲,以实际应用为本,依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本课程共56学时,划分为6个项目,16个教学任务。

1.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岗位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岗位任务为目标、以教师引导与总结为辅助。结合企业岗位能力,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了课堂实训项目开发,并将实训项目有机融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1.3 基于学生学情的课程设计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从招生来源来看文理兼收,从录取分数来看,略低于其它药学类专业。这类学生的特点是个性张扬、与面对面交流相比,更习惯于在线交流,比较难于长时间专注一个较难的任务。手机的运用比较熟练,遇到问题首先会借助网络寻找解决办法,往往因为自身缺乏知识储备而缺乏鉴别网络资源的能力。阅读、记忆能力较弱,更擅长动手。因此,在正确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在课程设计中,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增加了学生参与、互动环节,如投票、讨论、头脑风暴等。同时对学生面对面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锻炼也没有放松,如对学生的提问、分享等。

1.4 兼顾德才的目标设定

课程从整体设计上,以培养企业岗位专业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也兼顾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首先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融入素质目标,作为课程正式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在课程设计中,将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等内容深入浅出的融入其中,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进而实现德才兼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实施过程

2.1 任务驱动 明确目标

以药品经营企业实际为任务来源,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结合课堂实训指导书,运用智慧职教云平台、KSOA企业信息融通平台,将教学任务分为医药企业筹建、药品采购、药品收货与验收、药品储存与养护、药品销售等几个教学项目,各个项目环环相扣,使学生如置身企业之中,相应岗位技能逐步提升。

2.2 课前预习 遭遇困难

依托职教云平台进行线上互动,教师发布课前预习任务,学生在智慧职教云课堂APP接收预习任务,并完成课前预习。教师通过预习任务完成情况掌握学生易错点、疑问点,进而根据学生问题制定教学策略。同时,学生也可通过预习遭遇到困难,进而明确自己在课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2.3 课中碰撞 抽丝剥茧

课中通过教师引导的讨论或课堂实训,充分发挥各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发散思维、各抒己见。通过不同的思维碰撞,开阔视野、开阔思维,增加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同时了解不同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教师的总结而理出问题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

2.4 课后练习 巩固所学

课后绘制本次课堂内容思维导图、在职教云完成本次课程内容测验或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同时锻炼思维能力,有助于语言表达、思维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2.5 立体评价 量才全面

立体评价体现在评价环节、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等方面。

评价环节上,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全环节。学生的预习程度、完成情况、课中到课情况、课堂参与度、学习资料完成情况、课后作业、测验完成情况等,在云课堂中均有记录,可作为学生评价的依据之一。

评价主体上,不同评价主体的视角差异,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是否真实、全面。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有教师对学生作业、课堂提问的打分评价,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可以对其它同学进行点赞评价。学生互评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从评价标准上,除了有规则明确的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标准,学生还可以对同学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等个人品质方面进行评价。因此,评价标准更加多元。

3 教学实施成效

3.1 教学目标高效达成

通过采用多种教学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预期教学目标高效达成,主要体现在课程考核方面,及格率100%,优秀率16.7%;到课率大幅提升,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较好。

3.2 技能大赛成绩突出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课程授课内容是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医药商品购销员和医药商品储运员竞赛内容的重要方面。我校参赛队多次获得医药商品购销员竞赛团体二等奖、医药商品储运员竞赛团体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等奖项。

3.3 专业实力得到提升

本专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重點建设专业,本课程为河北省2019-2021“双高”建设项目-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资源库建设中的课程之一。课程组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课程组成员主持省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2项。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了专业实力的提升。

4 特色创新

4.1 资源建设助力课程教学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是河北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子项目之一。依托此项目,该课程根据教学需求,设计制作了微课、二维动画、交互动画、图片、案例等大量教学资源。目前该资源在智慧职教平台,助力了课程教学。

4.2 企业真实案例助力教学效果提升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课程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深入药品经营企业一线,广泛听取企业人员意见,将企业经营的真实业务资料作为案例材料进行了收集。以此帮助课堂上的学生足不出户接触到企业经营中的真实文件资料。

4.3 课证融通强化岗位技能

围绕药品购销员证书教育要求,在课程资源中增添了证书教育模块,涵盖证书所涵盖的岗位工作情境和特点,以及岗位知识点和技能点,并以题库方式为学生提供备考练习。

5 反思与改进

5.1 教学反思

通过及时的教学诊断,仍发现有如下需要改进的方面:

(1)医药商品购销员已在第四批职业证书名称中公布,但考核标准尚在研究制定当中。因此《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课程需进一步完善课证融合。

(2)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多次分小组任务,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5.2 改进方式

(1)密切关注第四版医药商品购销员考证标准的发布,及时根据新标准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2)丰富教学形式,在进行小组任务的同时,结合头脑风暴、抢答竞赛、个人自测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享个性作品,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特长。

参考文献

[1]林克松,熊晴.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2):57-58.

[2]刘志军.职业院校“课程劳育”实施的难点及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20,36(09):145-150.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00603133)。

作者简介:王芳(1984-),女,汉族,河北赵县人,硕士,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医药行业发展。

上一篇:汽车营销创新论文下一篇:企业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