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范文

2024-04-06

多元化教学范文第1篇

[摘 要]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大力推行中西医结合诊疗,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西医结合疗法更是大放异彩。为加强中西医学科发展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突破技术瓶颈,推进中西医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已成为必然。中西医结合实验创新教学模式的提出要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同时结合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模式,为今后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模式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开窍药引药上行’机制在胶质母细胞瘤新型耐药逆转剂研发中的应用”(2018RQ56);2019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一流学科平台构建中西医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及联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G18DB117);2019年度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基于一流学科平台构建中西医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及联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探索”(B3-YX20190304-03)

[作者简介] 周 博(199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2019级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徐子涵(1998—),女,四川自贡人,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2020级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孙 铮(1983—),女,山东烟台人,博士,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药方剂学教研室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

目前,关于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的研究主要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课题,而诸多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比较孤立局限,往往以单一学科为着眼点,从本专业角度出发,缺乏对广泛联系的多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认识。大多数一线教师中医、西医思维相对独立,教学普遍参照国内固有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研究不足,对新的教育内容缺乏了解,对新的教育理念认识有限,自身专业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各兄弟医学院校所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涉及范围小、学科间系统整合不足,更多为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延续与微调。本项研究立足我校实际情况,全面探索新形势下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与创新,全面改革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材配套、实验整合、考评机制,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一、建立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加强中西医结合,需要正确认识中西医并重的基本工作方针,改革创新中医药发展模式和中西医教学体系。中医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医药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不仅要求我们改革中医教材和教学内容,加强中西医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西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中西医教学是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1],这就导致两种医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根本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为主线,努力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创新领军人才是当前中西医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而目前諸多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比较孤立局限,往往以单一学科为着眼点,缺乏对广泛联系的多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认识,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中西医学科教育的要求。为适应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需要,全面探索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和中西医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我校坚持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创建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平台,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探索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继承精华,发展中西医结合学科,突出各学科优势,吸收科技和文明成果,创新并不断改进中西医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摸索探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紧密结合[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该教学体系的改革包括传统教学的改进和现代化教学的创新两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的改进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主动参与,这种模式承担不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中医与西医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它们都以治疗疾病恢复健康为目的,因此要根据各自特点“因科施教”。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主题内容相对单一,模式固化,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独立自主的收集数据,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将由教师主导为中心转变为学生或学教并重为中心。通过数据检索和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盲目走向有目的地探索答案和寻找答案过程的本质。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问题的探索也成为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首次将PBL教学法引入我国,此后,PBL教学模式逐渐被我国一些医学院校所应用[3]。通过PBL教学法,使学生学会查阅文献,了解研究课题的起源、发展和前沿,掌握基本操作的一般规律和实验原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现代化教学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实验教学。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多媒体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实验教学平台基于互联网,教学内容以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具体、形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我校引进了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又称灵境技术,由VPL公司的Jaron Lanier于1984年首次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实用技术。目前VR技术已应用于全身解剖模型、医学图像模拟、康复辅助治疗,甚至一些外科手术的操作训练中。虚拟现实结合手术直播教学增强学生实践技能,虚拟现实结合中医实践操作更利于推动中医的发展。在中医诊断教学方面,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建立脉象数据库,然后通过VR仿真技术,使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四诊合参,对今后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指导性的意义[4]。在针灸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模拟图像上准确定位穴位,了解穴位的定位和经络的循行,为以后的针灸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可以对模拟的人体进行针灸,并通过传感器进行反馈,从而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针灸手法,提高针灸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5]。同时,将模拟病历输入数据库,建立虚拟病人模型,供学生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并上传诊疗方案,系统给出疾病的“预后”或“疾病演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臨床辨证诊断能力,降低医疗风险。

三、组建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师资队伍

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归根结底是建立专业的或具有中西医教育背景的教师队伍。根据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特点,从生理学、病理学、方剂学、药理学等教研室选派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组建中西医结合功能性实验教学小组,选派优秀教师开展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教学。在讲授本课程的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相关的中西医知识、综合医学知识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思维。

合格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求教师“经验型”的传授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素养。学科骨干教师要密切关注本学科的最新进展,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利用多媒体网络获取大量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巧妙地将科学研究的前沿技术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中西医结合本科在2016年首次实行“双导师”制,即基础实验教师主要负责基础阶段的学生,附属医院教师主要负责临床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临床技能等方面进行考察,遴选出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能力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双导师”制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6]。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科研临床双向提升。

四、建设中西医实验教学平台

我校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强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打造“中医为本,西医为用”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中西医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平台(中医诊断学、针灸推拿学)、中药方剂学实验教学平台(中药学、方剂学)和西医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人体解剖学、机能学、形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时数约占总学时数的30%。构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医与西医相互交融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五、构建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教师对学生考试和实验结果的测评,难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起到交流的作用,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变传统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发挥对教师教学的监督作用;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深入思考,也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改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激发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教学双方的综合素质[7]。学生定期对教师教学的态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和效果等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8]。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该评价体系有效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客观地评价学生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起到激发师生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促进双方共同提高,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形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教学与科研平台共享,具有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独立课程。该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升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效果。既继承了中医经验教学理论,又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创新。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坚持“以中为本,以西为用”的发展思路,实验教学平台和现代科研的结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设开放式、现代化、综合性的科研教学平台[9]。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对知识体系的渗透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目前,该体系虽然达到基本预期,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中医药传承与现代科学研究的相关验证实验还比较少,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尽快丰富和完善。

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是中国特色健康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中西医结合现代化,建设一流的实验平台,实现中医药与科研相结合,需要每一位中西医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为促进中国健康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福祉做出贡献。

參考文献

[1]石岩,王德山,柴纪严,等.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1):80-81.

[2]唐娟娟.中医药院校生理学教学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7):30-32.

[3]吴碧兰,袁长深.我国医学教育PBL教学的过去、现在、将来[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271-273.

[4]朱顺,王超,霍晓奎,等.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7):5-8.

[5]许啸虎,郑翠红,刘艳娟,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西医院校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1):74-

77.

[6]吴若霞,马星雨,唐婉斯,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32-33.

[7]李文芹,卢国忠,赵宗志,等.高校学生评教的意义[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06-107.

[8]郭生春,张丽芳,李鹏云,等.“三位一体”医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126-127.

[9]季旭明,李茂峰,石作荣.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80-381.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Integrated Medicine under the Innovation Model

ZHOU  Bo, XU Zi-han, SUN Zheng

(Institute (College) of Integrated Medicine,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44, China)

Key words: integrated medicin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on model

多元化教学范文第2篇

我是一名高校美术教师。从执教多年的专业角度讲, 美术专业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很精确。依据这一教学形式, 我系在日常教学中加大了对于基础绘画知识的课程安排。原因如下: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有上大学的迫切希望, 因此考美术类专业就自然成了热门, 这样也就造成了3个月上大学的现象。这样的学生绘画基础自然会相对较差, 如不及时将所亏欠的知识补齐, 那么后面的课程就更难继续。还有一些中等水平的学生, 基础也不是特别牢固, 这样的教学, 也能够强化和巩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为此, 素描课程就大面积分配在每个学期。通过这些大量的基础课程的训练, 学生的总体水平都有所提高。基础差的学生不再报怨跟不上, 并且进一步提高的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础中等和稍好的学生在基础课的训练中找到了自信, 同时在大量的基础绘画练习中学生找到了新的表现方式和绘画技法, 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在现代教学中, 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依据这其中的弊端, 采用绘画类教学的素描多元化教学, 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和套路, 引进西方当代的教学方式, 与现代教学更好的融合。在我们美术类院校的教学中, 大都延续着前苏的恰斯契克夫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教学方法依然被广泛应用, 但已经落后于当代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在于方法的不灵活呆板, 对任何学生的千篇一律。以此种方法教学, 首先对学生不利。统一的要求, 刻板的教条, 会严重抹煞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只能严格的依据统一的要求去完成作业, 丧失了应有的新意和灵气。如此下去, 学生会变成只会完成作业的傻子, 所谓美术类中的高分低能。他们走出校门, 步入社会, 后果可想而知。其次, 是对教师的不利。教师同样受到这种束缚, 不敢大刀阔斧的教学。其实每一个教师都会有与众不同的教法, 都有他们自己的精彩的教学经验。采用老旧的方式教学, 他们的优点丝毫没有体现, 也得不到应用。渐渐的教师就会麻木于现状的教学, 不在去求取进步, 因此也没有教学的激情。社会在发展, 教学方法也要相应进行变化。综合我前面的论述, 现今的学生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差距大。面对这一问题, 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 我系教师总结出一套适应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协调, 让学生分组绘画, 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基础稍好的学生) 。在课堂上, 教师将总体的教学任务布置下去之后, 就开始分组辅导, 因材施教。针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优缺点教学。同时, 加大课下辅导的力度, 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可以临摹或写生。发挥学生组长的作用, 辅助教师进行辅导。一方面提高基础差的学生, 一方面可加强学生之间的向心力, 起到一个共同进步的作用。

上面的只是一个举例说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方面。这个是我们的主导思想, 其他所有的改善都是源于这个主导。在现代的素描教学中, 分类很多很广。基于素描是其他课程的基础,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 必然要狠抓。常规的素描教学是要“找形”, 即形态和结构比例不准确, 就不要向下深入了。从开始的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像、素描人物和素描人体, 这个整体的教学是必须要与形相结合的。面对一张作业, 如果学生的形不准, 那么他就要留在找形的阶段, 不断徘徊, 直到达到要求, 甚至有些学生一直困惑在这个问题之中。这样, 有些基础差的孩子, 就会失去对课堂的兴趣, 因为他必须停滞在这个阶段, 很枯燥并且无聊。现代的学生已经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孩子们需要理解, 我们作为教师, 必须去了解学生, 否则代沟也会影响教学。在教学中我的体会就是, 如果你一直不停的让他们去找形, 他们就会渐渐偏离教学的轨道, 变得对课堂失去兴趣。他们会觉得总是画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这不出效果的画面谁也不回去愿意继续进行。于是, 他们就扔下画笔, 走出教室, 远离课堂, 这样就背离了我们教学的初衷。本来我们是为了学生好, 却适得其反, 害了学生。因此, 面对这种形式, 教师就要去了解学生的心理, 因材施教。面对学生的画面, 如果他们的形不准, 我们就要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引导。有些想法多样的学生, 引导他们多看些名作, 去学习和借鉴。在他们的画面中, 加入创作的因素, 融入情感的精神, 这样, 他们的画面就不会变得缺乏生气。间接的避开了形态和结构的因素, 从另外的方面去开导学生,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完善了画面, 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在教学中加入多种教学手段。现代的素描教学周期长, 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在课堂中就要依据时间和需要, 丰富课堂的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去欣赏大师的绘画作品, 大家组织讨论, 各抒己见。学生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可采取阶段性的小型讲评。针对某一阶段的画面中的问题, 进行一次改进和点评。学生同样会感到益处。如果有画展那就最好了, 带着他们去看画展, 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体会到现在所学东西的应用。

我系依据种种的现状进行实验性教学,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体系。聘请国外资深教授进行授课, 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应用到现实的教学中, 效果很好。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我进行了大量的专业调研和社会调研。通过互联网, 和实际教学, 总结出许多经验和教训。同时也综合了其他院校的教学实践经验。

素描多元化这个课题的学术研究价值很大。课题的提出和深入研究, 丰富了教学经验, 弥补了现在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我系将此课题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研立项, 目前正在进行中。随着这一教学方法的广泛实施, 我的素描课程教学经验又得到了新的提高, 我也将继续为此努力, 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摘要:面向现代社会, 美术的应用面极广, 时时处处都有艺术元素的存在。因此, 培养与造就与社会相适应的美术人才就成了教学的必然, 现在的高校美术教育必然呈现热点。素描教学是高校美术专业课程的重中之重, 但却一直存在弊端。本文从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出发, 分析了采用素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和套路, 引进西方当代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更好的融合, 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素描教学,多元化,美术院校,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旭东.影子的素描[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

[2] 杨景芝.基础素描教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3] 傅志强.静物素描教与学[M].天津杨柳青画社, 2005.

多元化教学范文第3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素质教育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初中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课程,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主要体现在积累文化知识、培养文学素养、掌握学习技能等方面。激发学生持续化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教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以便从容应对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基于此,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教学

引  言

语文教材中收录的篇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教授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语文教师可适当地改进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教学,增加学生学习体验,全面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其知识体系,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思维尚未革新

当前,很多教师没有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创新,无法将多元化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到语文课堂上。部分教师甚至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或者通过“题海战术”来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过于被动,学习压力较重,学习质量较低。

(二)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激发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提升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及自身兴趣的影响,对缺乏兴趣的学科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综合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果教师不能将多元化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到语文学科教学中,提高课堂趣味性,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无法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在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的语文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会对语文课堂逐渐产生抗拒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三)學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当前,部分教师仍然认为自己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这也给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多元化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有效地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如果不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仍无法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元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教学思维更加多样,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评价更加灵活。教师将多元化教学方法有效地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教学形式发生一定的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此外,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以自身为主体讲述知识及解决问题,这使学生探索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其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多元化教学方法主张“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更加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培养也是初中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主张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探究,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能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直奔主题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课堂师生互动较少,教学氛围沉闷,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听讲、记笔记,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应积极地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尊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研读课文,更好地开展思考活动[1]

例如,在讲授《秋天的思念》一课时,教师可先介绍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作家史铁生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20岁左右在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家乡。他长年与疾病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他在写作中常提及自己的母亲,《秋天的思念》就是怀念母亲的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中心,教师可提出问题:“怎样理解‘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学生陷入思考,回答:“通过砸玻璃、摔东西的生活细节描述了作者在疾病折磨下的痛苦。”“对,不仅是痛苦,还有喜怒无常。”然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为什么侧重描写‘喜怒无常’呢?”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点出“原来是用来衬托母亲坚忍顽强的品格”,增强学生对作者母亲的认知。“文中‘悄悄地’‘偷偷地’表达母亲怎样的情感?”学生说法不一,有学生说母亲“悄悄地”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痛苦,无声地离开体现了母亲的小心谨慎,怕“我”难过;“偷偷地”表现了母亲的细心和慈爱。“文章结尾处的‘好好儿活’在文中有什么用意?”有的学生说表达“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和鼓励,有的说这是母爱的体现……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从通篇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有的学生回答:“这是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非常好!这段是运用反复的手法,结构上首尾呼应,文章布局严谨。内容上表现了‘我’终于读懂了这种感人至深的母爱,正是基于这份深情,才让‘我’走出封闭,并重建对生活的热情,只有‘好好儿活’才是对母亲最大的怀念和最深的安慰。”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一步地阅读思考,培养学生深入研读的精神[2]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课堂生生互动,使学生通过彼此的学习和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布置学习任务。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各组学习情况,及时对其进行启发,答疑解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克服学习困难,在讨论中提出鲜明的观点,提升学生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每四五人分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组情况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如有的小组负责课前收集与古代桥梁建筑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相关的信息,在课堂展示;有的小组探究《中国石拱桥》课文的写作结构;有的小组总结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有的小组研读课文,分析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有的小组对比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具体特点;有的小组分析作者先写赵州桥的原因;有的小组总结卢沟桥的历史意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问题,展开思考,最后由小组代表提出观点。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收集有关古代中国桥梁的诗词,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教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展开联想,并用句式回答:“由桥我想到了……。”学生发挥想象回答:“由桥我想到了炊烟袅袅的故乡。”“想到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想到了充满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取长补短,各展所长,课堂教学氛围浓郁,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通过拓展阅读,学生开拓了知识面,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寓教于乐的目的指引下,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周末参观科学馆、博物馆,组织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不同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在路上收集有趣的牌匾,在课堂上从语言的视角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修辞方法、形象语言的理解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下撰写文章,以带有实用性的背景准备演讲稿品析教学。为了达到直观化、实践化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可根据课文内容举办剧情表演等活动[4]。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阅读分享大会、朗诵比赛,并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让学生之间充分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在竞争中有效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讲述《智取生辰纲》一课时,由于这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段有关《水浒传》中的经典小说情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智取生辰纲”为主题排练情景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杨志和军兵发生矛盾以及晁盖、吴用等人借机巧取生辰纲的情节,使学生深刻体会文章内容,更好地把握文中不同人物的形象特征,强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學习参与度,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还要有效完善教学评价方式。第一,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互评这一方式,使学生在互相评价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及合作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互评是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过程,通过互评能够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第二,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找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及问题,使学生了解到自身学习的优势及缺点,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改正自己的不足。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我。第三,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在传统的评价理念中,教师往往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但这一评价方式过于片面化,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及其他素养方面的评价,不能全面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单一的评价方式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抑制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有效完善评价的内容,从而使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得到

提高。

结  语

总之,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应用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达到有效运用的程度,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构建高效课堂,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兰家中.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01):109.

[2]张家鹏.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7(42):157.

[3]周秋丽.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浅谈[J].课外语文,2017(10):93.

[4]吴丽萍.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读天下(综合),2019(20):181.

作者简介:李影(1983.10-),女,安徽阜阳人,任教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三中学,中教一级,2018年9月被评为阜南县优秀教师,2020年在阜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市级一等奖。

多元化教学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多元化音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改中运用,重点强调了高校多元化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元化音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改中实施的方法作为切入点,对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展现音乐的多元性、创新音乐形式以及提升教学水平五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化;音乐教学;高校音乐教改;应用

引言:

相较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多元化音乐教学更具有优势,能够培养拥有独立思想的复合型人才。而对多元化音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改中运用进行研究分析,则能为多元化音乐教学提供依据,继而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便利。

1现阶段高校多元化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模式十分落后,依然以说教为主,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十分单一,教学内容也十分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将多元化音乐教学应用到音乐教学当中,但是应用程度不高,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并且大学阶段的学生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他们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还会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无形中便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使得音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音乐教学的兴趣,所以导致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开展。很多教师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在教学时,忽视了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思维,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不牢固,音乐水平得不到提高。

不仅如此,很多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过度强调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因为过多重视西方音乐文化,忽视民族音乐和本土音乐的渗透,使得很多高校的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往往以西方教学方式为主,不仅阻碍了我国民族音乐和本土音乐的发展,还影响了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此外,目前国各大高校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无法对音乐教师进行有效考核,从而使得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动力,甚至会出现专业水平不足的情况,难以满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音乐知识的需要。

2对于多元化音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改中实施的方法

2.1音乐教师更新音乐教育理念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及无法符合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需要。因此,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高校的音乐教师必须要更新音乐教育理念,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组织多元化教学活动,以此来促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为此,高校的音乐教师应该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对本土音乐和世界音乐做到一视同仁,理性研究各种音乐之间存在的差异,给予足够的尊重。例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将多元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对世界各地的音乐开展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掌握世界各地的音乐,并理解各自音乐的差异,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2.2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参与度

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将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因此为了促进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使多元化音乐教学能够得到广泛应用,高校音乐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让高校学生具备音乐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师时可以从兴趣出发,开展各种音乐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样便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例如:高校可以在学校中开展合唱比赛,并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唱比赛当中,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音乐表达能力。

不仅如此,大学阶段的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他们对于音乐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3因地制宜展现音乐的多元性

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没有地域限制,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音乐,特别是在一些多民族的地方,本土音乐还有民族音乐更是十分突出。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可以因地制宜展现音乐的多元性,通过这种方法将本土音乐和民族音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学当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区音乐差异,还可以展现音乐多元性,培养学生多元化音乐素养。

例如: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二人转、河南地区有豫剧,这些都是我国优秀的本土音乐和民族音乐,教师可以将这些音乐加入到日常音乐教学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音乐素养,还可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

2.4对传统音乐形式进行创新

时代不断在变化,历史不断在发展,音乐不会停滞在同一个地方,也经过了不断的创新和优化,才构成了多元化的音乐[1]。因此我国高校在进音乐教学改革使,必须要加强多元化音乐教育,同时还要对传统音乐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古典音乐进行创新,通过新的曲调将古典音乐演奏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调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音乐不断发展,促進多元化音乐形成。

2.5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在一线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多元文化音乐的主要推动者和施行者[2]。如果教师将多元化带入到日常音乐教学当中,能够更好的开展多元化音乐教学,发挥出多元化音乐教学的作用。因此必须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使其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多元化音乐发展。为此高校应该定期对教师展开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符合音乐教学的需要,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

例如:高校可以定期召开研讨会,让教学水平丰富的教师在研讨会上分享多元化音乐教学的经验,从而提高其余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推动音乐多元化发展。

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加强多元化音乐在高校音乐教改中的运用,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多元化音乐教学实施方法和实际情况,从而进行有利方案选择。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各种多元化音乐教学实施方法进行有效整合,进而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翠.多元化音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改中的应用分析[J].黄河之声,2020(23):164-166.

[2]刘佳.多元化音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融入[J].艺海,2020(07):126-128.

作者简介:周昊,1992年6月,男,河南沁阳人,硕士研究生,音乐教育方向

多元化教学范文第5篇

【摘要】舞蹈艺术能给人们带来较良好视觉享受,同时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促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对于舞蹈专业教师而言,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以及高素质舞蹈艺术表演人员。本文主要关于高职舞蹈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 舞蹈教学 多元化 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舞蹈是一门较特殊艺术学科,舞蹈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要充分彰显舞蹈艺术魅力,而且要采取有效以及多元的教学方式提升舞蹈教学效果和质量,舞蹈是宣泄感情以及表达情绪重要方式,舞蹈艺术由于动人姿态以及美妙旋律受到高职院校学生欢迎,教师要使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运用情感“诱导”引导学生理解以及感悟

舞蹈教學过程当中最关键应当突出情感元素,舞蹈当中情感元素对于提升舞蹈艺术魅力及艺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舞蹈艺术人员而言展现舞蹈过程中能够促使人们情感得到激发以及共鸣,同时能够展现出舞蹈艺术灵魂以及生命,能够促使舞蹈艺术给人们精神带来快乐以及感动。相反,如果舞蹈艺术展现过程之中仅仅只是展示动作,而不从动作之中展现情感,就会导致舞蹈魅力大打折扣,导致舞蹈缺乏情感以及内涵,人如果没有灵魂就如同行尸走肉,舞蹈缺乏情感亦是如此。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要求学生融入思想情感,端正好态度,舞蹈表演的过程之中要用心、用情,通过舞蹈展现情感、灵魂以及思想。另外,教师通过情感诱导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及感悟舞蹈内涵,教师舞蹈教学过程当中要融入鉴赏以及情感元素,给予学生讲解某些著名舞蹈艺术作品,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深入感知舞蹈情感,促使学生对舞蹈作品深刻理解进而帮助学生产生饱满情感。另外,教师进行教学之中应当将感情渗透在舞蹈表演过程当中,促使学生能够深刻感知舞蹈艺术情感。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舞蹈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采取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方式是一种高效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启发学生智慧,舞蹈教师应当灵活使用情景教学法。第一,舞蹈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通过多媒体工具创设情境,促使晦涩枯燥以及深奥舞蹈知识更生动形象,同时对学生视觉产生较大冲击,还能够对学习气氛进行活跃,促使学生能够愉快参与到课堂中。第二,通过音乐渲染实现舞蹈和音乐完美融合,舞蹈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表达情意,音乐宣传能够促使舞蹈表情达意效果更为良好,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以及舞蹈情感。第三,对于舞蹈学习资源要进行拓展,从而促使学生视野更开阔。

三、运用个性化教学法开展针对性教学

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本身都具有显著个体差异,为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培养,切忌使用一刀切教学方法,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同时运用个性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相对于大众化教学而言,使用个性化教学主要将学生兴趣作为基础,同时个性化教学开展之中教师更关注不同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兴趣,个性化教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舞蹈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另一方面,个性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对于舞蹈知识产生更深入理解。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课程设计要注意多元化,由于学生舞蹈素质参差不齐,对于教师而言,课程设计过程当中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特点,针对于每个学生特长开展个性教学,切实保障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发展,课程设计过程当中要注意多元化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第二,实际开展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针对性,舞蹈教师要为不同层次以及不同能力学生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最好能够实现对学生一对一教学,对学生舞蹈潜能进行挖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学过程当中使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舞蹈艺术是一门技巧性以及实践性都较为突出艺术门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才能够打破教学局限性,同时实现高效教学提升学生舞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素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J].音乐时空,2014,23:178.

[2]刘荣.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6:159-160.

[3]贺美群.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J].才智,2017,01:75.

作者简介:

雷元丽(1989.6.17-),山西省娄烦县人,大学本科,助教,主要从事舞蹈教学工作。

上一篇:审计模式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