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论文范文

2024-01-30

民办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是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做好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既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的要求,也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几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归纳总结出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大环境、民办高校办学体制以及基层党支部建设三个方面探究了原因,并从认识到位、教育到位、建设到位、党政合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力求促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民办高校 青年教师 党员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2013-2014年度党建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梅,武昌理工学院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李超峰,武昌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自200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来,民办教育进入了快车道,民办高校发展迅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各种软硬件条件快速更新,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师资队伍结构的独特性,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较大比重,他们伴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渐成长,是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做好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既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的必然要求,也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以武汉几所民办高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调研样本(我们所说的青年教师是指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专职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老师),采用调查问卷和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随着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以武汉某民办高校统计为例,专任教师730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就达到365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0%。而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人数为108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4.7%。该校专任教师党员总数为304人,青年教师党员人数占全校教师党员人数的35%。而这些青年教师进入民办高校后申请入党并得到发展的状况并不乐观,2011年到2013年仅发展了6人。在我们调查的非党员青年教师中,只有13.78%的青年教师表示“有机会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些有入党意愿的青年教师中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屈指可数,表示“最近两年递交过入党申请”的仅占4.43%。

统计数据表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数量与其较大的青年教师总量相比则较少,比例是偏低的,特别是民办高校非党员教师中递交入党申请的青年教师人数很少,这说明在民办高校中缺乏一支相当规模的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大部分青年教师入党的积极性不高,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在民办高校严重滞后,每年新发展的党员数目过少,这势必影响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当前情况下着力落实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刻不容缓。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滞后的成因分析

本调研组通过向武汉几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含党员和非党员)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有效回收教师答卷410份,其中有效率为82%。调查内容包含青年教师基本信息、教师思想状况、工作与生活状况以及党组织生活的开展状况。其滞后原因归纳如下:

1.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我们所说的青年专任教师基本是80后,处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迅速发展的变革时期的他们,思维活跃,特立独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而且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基本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分,这个比例占青年教师的80%。同时受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影响,缺少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认识和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青年教师普遍地认为谈政治是虚的,对政治学习冷淡,对入党缺乏应有的热情。而党内不正之风的盛行也直接损害了党的形象,使青年教师对党组织缺乏信任,入党的积极性自然不高。

2. 受民办高校办学体制影响

民办高校的办学体制与公办高校的办学体制存在差异,没有国家财政的拨款,主要由国家机构认可的社会组织或个人自筹资金办学,自负盈亏,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较大。国家为了规范民办高校的发展,保证办学质量,开展了各种类型的评估。如专业抽检、本科评估、学位授予权的审核和转设的审批等,对于这类赢得社会认可、争取更多更好生源的事情学校都会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但这类评估指标对硬件考核多、软件要求少,对教师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实质性的评估。这类引导影响到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和培养方向,导致重学历业务、轻政治思想的行为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如在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培养骨干教师等青年关心的问题上,没有严格的政治条件要求,这就使一些青年教师认为教学、科研等业务的提升才是首要考虑的,入不入党对自己的成长发展影响不大,持这种观念的青年教师比例占到了78.8%。

民办高校的教师一般实行合同聘任制的用工制度,不同于公办高校的事业编制,且工资待遇不高,稳定性不强,这导致一些青年教师存在打工意识,并不安心于目前的单位,而是“骑驴找马”,利用高校自由安排时间相对较多等特点,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以期获得收入好、社会地位高的稳定工作。正是这种打工思想使有些青年教师党员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转不转组织关系不要紧,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我们在进行数据调查时发现,不少青年教师甚至没有将档案和组织关系转入民办高校。

3. 受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不到位的影响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近年来我省民办高校逐步建立起相对健全的党组织体系,调研的几所民办院校都成立了党委,各院系成立了教工党总支或党支部,实现了两级建制或三级建制的管理模式。但党支部建设不到位,教师基层党支部的作用发挥也不够。

在民办高校,考虑到办学成本,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一般由行政负责人或教师兼任,专职党建机构人员没有或较少。而这些兼职党务工作者大多缺少党务工作经验,较少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政治需求。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内部人员因流失而经常变动,这也是发展工作开展缓慢的一个因素。此外,有些民办高校上级党组织对基层教工党组织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指标考核,基层党组织对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缺乏认识,思想上不重视,党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我们调查发现,多数民办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单调枯燥,多是采用开会、听报告、念文件、写心得等形式,存在着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的问题。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

1. 重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的发展

学校董事会要充分认识到做好青年教师党员的发展,将优秀的青年教师吸引到党组织里来的重要意义。这既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了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民办高校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党员的知识层次,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有利于完成民办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团结、引导、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对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发挥党对民办高校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意义。

2. 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激发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

我们要看到,尽管青年教师存在思想意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但这个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我们要根据青年教师信仰还未完全定型、有较强可塑性的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错误的认识加以引导和教育,逐步提升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党的认同,自觉向党组织靠拢。

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使其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御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充分发挥党校的主渠道作用,逐步完善二级党校培训教育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或非党员青年教师进行较系统的党的基础知识培训和党性教育,并聘请党建研究专家介绍党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成绩,邀请时事政治专家结合时政谈党的决策领导,结合目前大力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谈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加强青年教师对党的支持和认同,激发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

3.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员发展工作的执行主要是在基层党组织,所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首先要认真选派业务素质好、政治觉悟高的优秀党员来担任支部书记,并在工资待遇和经费保障方面给予落实。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其次对基层支部要实行目标管理,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使发展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各基层党支部应主动积极找青年教师谈话,指定党员教师联系人,建立“青年教师党员导师制”,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关心青年教师存在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愿意向组织靠拢。

最后是加大对党建工作的资金投入,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吸引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在我们的调查中,80.4%的青年党员希望组织外出参观红色资源,75.5%的青年党员希望多开展兄弟院校的学习交流,70%的青年党员希望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先进人物来校做政治报告,72.5%的青年党员希望组织外出进修考察的活动,这说明青年教师党员对实践教育活动的需求。

4. 党政合力,做好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

首先,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实行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党代会制度、合理化建议制度等,畅通教师表达民主权利和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个党委系统要致力于了解和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扭转青年教师对民办高校的偏见,安心于民办高校教育事业,增强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

其次,在教师普遍关心的人事考评上要注重对政治素质的考评。在人事招聘上,既考察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要关注其政治素养。对青年教师除提出业务上的目标要求,还应有政治上的目标要求,启发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在组织设置上,在教研室基础上建支部,使党务工作有了载体,要求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教研室业务中,把党员发展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职务升迁中,优先考虑政治思想好的青年教师。

总之,民办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找准问题症结,采取有效措施,壮大青年教师中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培养一支优秀的青年教师党员队伍,推动民办高校稳定持续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何鹏.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现状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29(03).

[2] 胡滨.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9(04).

[3] 杨烁.关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4,(02).

责任编辑:刘芳玲

民办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人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落实在农民工学校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如何才能提高以招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学生的艺术素质,个人、学校、家庭、社会都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民办学校;教育公平;审美标准;农民工;随迁子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素质教育的任务也就日渐迫切。那么在国家、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候,人们是否关注过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素质呢?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大批学龄儿童随父母也来到大城市,数量在增加,流动速度在加快,孩子们在城市的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使他们在大城市安定下来并接受了义务教育,但他们现在接受的教育是否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素质教育呢?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在以招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的现状又是怎样呢?为什么接受过素质教育的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公办学校的学生素质还是有明显差距,这个差距从何而来呢?作为一名民办学校美术教师,笔者将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浅析以上几个问题。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艺术素质

一般来说,这些农民工随迁同住子女来到大城市,他们出现了不适应性和不稳定性两个特征,整体的艺术素质普遍偏低,并且参差不齐。不适应性表现在:他们随父母来到大城市,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不同,南北方生活习惯有所差异,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同,上课方式、方法的不同,种种的不同都会使孩子不适应,不适应的结果要么接受要么排斥,所以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厌学现象,艺术课程也不例外。不稳定性表现在:学生的流动性很大,今年来了明年可能就走了,他们往往是跟随父母工作的地点转移而转移,固定下来的学生成绩也是不稳定的,究其原因在于不稳定性使孩子心理变得浮躁,他们如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适应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低,对艺术的追求低,他们没有意识到艺术素养是他们一生的财富。但是他们毕竟是孩子,他们有着同龄孩子的心理特征,大多数孩子还是喜欢艺术的,特别是美术,他们缺少的是专业指导,很多孩子的绘画水平还停留在随便涂鸦的阶段,没有好的成果可以展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丧失了自信心,他们会渐渐失去对美术的热爱了。也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绘画,艺术天赋极高,但是家长担心影响他们的主课成绩而并不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只能用课余时间随便画画,时间长了,孩子也只能把这个作为一个爱好,孩子的艺术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接受的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素质教育吗

1.民办学校的艺术教育。一般来说以招收农民工随迁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来源以个人或企业投资办学为主,小学教育为主要办学层次,学校多设立在农民工广泛聚居的城乡结合地区。上海的转制民办学校都是在教育局的统一管理、管辖下,它按教学要求设置了音、体、美、劳等素质发展课程。以美术学科为例,一至三年级每周两课时,四五年级每周1课时,这与公办学校一致。但是相对于公办学校,民办艺术教育资源缺乏,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很多学校没有固定的艺术教室,没有钢琴,没有画架等等,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因为缺少了这些配套设施,许多课程无法进行,老师只能凭借一张嘴,一只笔,没有硬件保障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软件方面: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人为的把所开设的课程分为主科和副科,从一学期课程的设置和时间的分配上来看,主科远远大于副科,那么人的主观意识强迫人们不得不承认艺术教育不重要,重要的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主科老师拼命的“抓成绩”而占用大量的副科时间,艺术课程的开设也变得形而上学了。另一方面,很多学校没有专业艺术老师,艺术课程就由语、数、英老师兼任,由于他们缺少专业知识,课堂上谈不上艺术的指导了,放任学生随便画。

2.民工家庭里的艺术教育。曾在几个班做过一个对家长的学历、职业、工作时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是本科的凤毛麟角,高中学历的占1/3,初中学历的1/3,有1/3的是没有念过书的;他们的职业也受学历的影响,有一部分是给别人打工的,一部分是自主创业的。他们的工作时间也是不固定的,比如说一些家长是卖菜的,他们晚上7点多睡觉,早上3点多要起来进货,有的家长是晚上10点多才回来。由于民工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工作比较繁忙,思想比较封闭,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认为艺术学不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三科成绩。有的家长连画笔这样的基本绘画工具都不能满足学生,家长的配合度决定了学生的艺术成绩。另一方面,很多民工的家庭居住环境恶劣,生活都不安定,更何谈艺术的熏陶。笔者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她很有艺术天赋,也很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比赛,每次发给她的画纸,第二天带给我看时都会弄得皱巴巴的,我心想:一个女孩子怎么会这么脏呢?我试着问问她怎么弄的?她说在菜摊上弄脏的。原来她的父母是卖肉的,她每次都在肉摊上画画和写作业。所以这样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审美。

3.社会对民工子女的艺术教育。教育公平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所有的人都提倡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力,但是落在实处,是否是平等的呢?每学期,社会各种组织的美术活动很多,但是被邀请参加这些活动的学校很多都是公办学校的,民办学校往往变成了弱势群体,常常被忽略。这也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正如前面说的,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相对薄弱,社会上也就不会重视,正是因为减少了参观、参与的机会,孩子们的艺术修养也减少了,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教育公平与对策

1.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用工制度。孩子的艺术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两个学期就能转变的。当我们努力的在改变落后的艺术教育的同时,孩子却因为种种原因转学了,又有一些新的学生转来,我们的教学计划不得不相应的调整,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孩子的艺术水平,另一方也要兼顾基础薄弱孩子的水平,所以想要达到所有孩子的均衡发展,困难重重。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用工制度是先让一切都稳定下来,一切都不稳定,让人无心谈教育,我们的硬件软件设施都是为孩子服务的,孩子的流动性大,我们的努力转瞬即逝。

2.加大对学校软硬件投资力度。为了提升孩子的艺术素养,各个学校的举措有所不同,但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我所在的学校在软硬件投资力度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现将经验总结如下:(1)将三十多个教室全部配有多媒体设备,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并配有学生电脑房,做到一人一机。(2)配有专门的艺术教室和展览室。(3)学校聘请上海市认定的一级校长主持工作。(4)学校招聘音体美专业专职教师。(5)学校引进华师大熊川武教授提出的“自然分材教育法,”有专家团的指导帮助,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很大提高。

3.配有专业的教师加以指导。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民办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耐心辅导。可以说老师的教是从零基础上开始的。这样就要求美术老师的课程要不断的拓展,向课前延展,向艺术前沿延展,向课后及生活延展,向其他学科的延展。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要求教师对小学课程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4.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的配合度会提升教育的效果。多利用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转变家长的观念,让素质教育的观念落在实处。不断的用学校宣传橱窗展示孩子们的作品,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家长的认可度,家长认可了,才能配合。家校联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改变社会对民工学校的看法,多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牵手互助,资源共享。他们能参加的活动,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参加,孩子们通过参加社会上的一些活动,眼界开阔了,因为参与了,会渐渐适应了,融合了,稳定了,进取了。

6.改变传统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要求,对学生艺术的评价标准自然分才。审美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审美价值的相对固定的尺度,是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发展,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文化心理结构和特定对象审美特质制约,既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又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传统的审美标准说白了就是人们常说的像不像。儿童画,由表面看来是不讲什么技法的,不讲“画理”、“画法”,逾越了透视、解剖、构图等一般常规,是非“学院”派的画派。在造型上儿童画常常不按物体的实际比例进行描绘,在表现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也有其自己的特点。儿童画好的造型,由于是在自己直观感受的支配下进行的,所以我们不能光凭像与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学生的水平不一样,我们对他的评价标准也要自然分才,但不管怎样我们看到学生的进步,就应该给予鼓励,虽然他的作品还很拙劣,只要他的态度是端正的,是用心的。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

纵观以招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我们感到身上的任务是艰巨的,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新一代有素质的文明人。

[责任编辑 魏 杰]

民办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具有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共同的属性和特征,也有着不同于世界主要国家的本土化特征。由于受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影响,在发展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方式、发展资源、发展能力与发展结果等维度产生了一定的特殊性。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是统一的。制定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时不能只看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性或一般性而忽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注重研究和分析特殊性才能更好地使政策制定符合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从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办;特殊性

在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创立不是传统高等教育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从整体上移植西方的。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方面,剿袭依傍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制度,不断地扶墙摸壁,使之我國高等教育具有相似于欧美国家的特征;另一方面,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又形成了植根于本土的特殊性。作为由私人或非政府举办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在移植西方高等教育制度的过程中,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具有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共有的属性和特征。在具体的、历史的发展情境中,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影响下,它也有着不同于世界主要国家的本土化特征。我们应该看到这些特殊性的存在。这些特殊性有的成为一种独特的发展优势,有的成为一种历史的遗憾与巧合;有的是由特定的国情所致,有的则是在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化。分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实际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文化传统、现实情境,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升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从文献来看,部分学者就这一议题作了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特殊性,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邬大光教授较早地就这一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出:“投资办学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也可以说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遇到的各种困难,几乎都与对投资办学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有关。”[1]胡建华教授运用比较研究的视角,认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环境上面临着强大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短缺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和不完备的法律制度等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明确民办高校性质、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营造良好制度环境。[2]孟凡认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发展历史的特殊性、发展环境的特殊性、办学经费的特殊性、区域发展的特殊性以及评估的特殊性等方面。[3]但只是单纯地分析特殊性,并未就特殊性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特殊性所蕴含的理论价值进行拓展。上述既有的研究要么聚焦于某一特殊性进行深入剖析,要么仅分析了其中某些特殊性。以上研究往往只看到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而未认识到普遍性与一般性。研究者主要是从特殊性出发以寻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突破,但往往忽略了普遍性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一、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一)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性

这种一般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私立高等教育公共化。从发展趋势看,公私立高等教育的界限已日益模糊。公立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日益多样,政府公共财政占办学经费比例已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比例。私立高等教育已开始接受越来越多的政府公共财政资助,私立高等教育的公共化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一般性特征。第二,私立高等教育优质化。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来看,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涌现出了一批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往往能提供优于公立高等教育的品质,私立高等教育呈现出优质化的一般性特征。第三,私立高等教育的灵活性。与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相比,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较为灵活的体制机制,往往有着不同于公立高等教育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第四,私立高等教育使命的一致性。从世界范围来看,不管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政策、管理制度等有多么大的差异性,其为所在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使命是一致的。

(二)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第一,产生背景和发展历史的特殊性。由于各国具体情境的不同,私立高等教育的产生背景与土壤也往往不尽一致。有的国家具有深厚的私人办学传统,有的国家私立高等教育则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也表现出迥异的特征,有的国家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延续了历史文化传统,有的国家则由于特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剧变,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历史的断裂。第二,私立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特殊性。由于各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不一致,执政党对于高等教育的政策也差异较大,反映在私立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对于其管理制度的差异。在外部管理制度、内部治理结构、评估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同的国家往往表现出相应的特殊性。第三,发展模式和程度的特殊性。不同国家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具有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在同一国度,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也是多样化的,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由于发展历史、发展资源和发展政策等的差异,各国在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程度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有的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已占据很大的规模,但是发展程度不高,有的甚至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有的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程度则很高,有的甚至已经全面超越公立高等教育系统。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

(一)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主要是曲折性与中断性。我国具有悠久的私立高等教育历史,但是现今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历史上的私学教育传统并没有直接的历史继承性。曲折性表现在民办高等教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既有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有极度萧条的时期,发展过程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和复杂性。中断性表现在建国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随之变迁,私立高等学校收归国有或并入公立高等学校。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公立高等教育一枝独秀,私立高等教育被政府政策所稀释,退出了历史舞台。正是由于这近三十年的发展中断期,使得我国私立高等教育再度发展时必须重头再来,形成与公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

(二)发展环境的特殊性

在社会转型与经济制度变迁的背景之下,我国私立高等教育开始重新获得发展,但是与其他主要国家不同的是,这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的特殊的发展环境。首先,在强大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背景下萌芽和发展。西方主要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或早于公立高等教育发展或与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同步。这种早于公立高等教育发展或与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同步的情形使私立高等教育在起始阶段就获得了领先地位或至少是与公立高等教育发展保持相应的竞争格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西方主要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不同,主要是因为它在一个强大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背景下萌芽和发展起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出现之时,公立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即使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不论是在发展规模还是在发展质量上,与公立高等教育比较起来仍然是相形见绌,民办高等教育整体依旧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和發展的阶段。其次,在不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中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兴起和发展的,由于受到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观念和对旧制度的路径依赖,导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一直处于一种不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中发展。在政策环境上,政策歧视民办高校,民办高等教育的话语权缺失;在财政资助上,公共财政资助政策长时间缺位;在教师待遇上,民办高校教师待遇偏低,并未享受与公办高校教师一致的国民待遇;在学生待遇上,民办高校学生在助学贷款、政府资助、学历文凭、公务员招考、就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等方面饱受歧视;在招生环节,民办高校永远处在招生链末端。第三,在极深的社会偏见的氛围中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由于政府规制措施的滞后以及民办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导致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具有极深的偏见。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为“次级高等教育”的代名词。在普通民众眼中“民办高校=赚钱”、“民办高校=质量差”,社会上很少有人真心愿意到民办高校读书。这种偏见和不信任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也影响了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研拟及执行。第四,在相对不完善的政策法规制度环境中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应当具备法人条件。”[4]这就意味着民办高校具备我国法律关于法人成立的条件,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但目前我国法律对法人的分类还不能囊括民办高校这类新出现的法人。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与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两大类,而民办高校无论是哪一类都难以定论,定位于所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属于一种不明确的法律地位。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中没有按照民商法的原理设置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所有权,转投资、抵押担保等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种不完全的法人财产权对于必须完全凭借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谋求发展的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不利的。不仅会直接影响社会的教育捐赠以及政府公共财政经费投入,影响其他民间资本的投资行为预期,而且由于资产抵押的限制、转投资的限制,其办学经费来源也主要被局限在举办者投资和办学收入两条途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地位、构成与职责等,但在董事会构成的规定上,由于没有亲属关系的限制,极有可能出现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全部或大部分为出资人及其亲属的状况。另外,该法对董事会或理事会的监督也没有任何规定。这样也就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不完善的治理结构制度安排。

(三)发展方式的特殊性

第一,投资办学的发展模式。从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捐资办学在许多国家占据主流地位。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却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在一开始走的就是投资办学的道路。[5]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由于当时的经济背景和条件,属于捐资办学的极少甚至可以说是空白。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最初举办者绝大多数都是利用市场机制,以较少的资金投入,从举办培训班或开展自学考试助学等做起,再逐步过渡到学历教育的。最初的举办者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以营利为目的的动机。第二,外延式的发展道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至今,走的基本上是一条外延式的发展道路。大多数的民办高校都是依靠滚动发展模式发展起来的,扩大办学规模、完成学校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成为众多民办高校在现阶段寻求的办学目标。由于学费成为现阶段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经费的主要来源,民办高校想要获取更多的发展资金,必须扩大招生规模,以增加收入,除少量民办高校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扩张,已形成规模效应,学校得以良性循环,开始注重内涵建设,致力于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外,我国民办高校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处于靠扩大办学规模以求生存的发展阶段。第三,模仿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前文述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在一个强大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中萌芽和发展的,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要想获得政府和社会承认,模仿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成为不二的选择。加上民办高校的首批创建者多是从公办高校退休的人员,他们所聘请的办学者及教职人员也多是公办高校的教师,这也就使得民办高校很容易走上一条模仿公办高校办学模式的发展道路。

(四)发展资源的特殊性

第一,短缺的经费资源。从西方主要国家来看,学费、政府资助、社会捐赠、社会服务与销售等共同构成支撑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支柱。但在我国学费收入占据绝对主体,政府财政支持长时间处于空白期,社会捐赠不见踪影,社会服务与销售仍处于萌芽状态。经费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厦门8所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为例,学费、住宿费两项收入已占到全部收入的82%,举办者投入只占到8%,而这三项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90%以上。[6]与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私立高校主要依靠社会捐赠支撑办学的情况不同,我国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有限,政府政策对引导民间资金捐赠举办民办高等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操作性。因此,民办高校接受社会捐赠的机会和额度都非常有限。第二,“剩余”的学生资源。民办高校的目标生源主要是公办高校的剩余生源市场。我国民办高校的生源与公办高校的生源有着显著的区别,民办高校尚不具备与公办高校争夺生源市场的能力。公办高校的生源是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高考择优录取的,而民办高校的生源主要是未能进入公办高校的落榜生以及一些在职的希望获得学历文凭的成年人。民办高校的目标生源主要是公办高校的剩余生源市场,在这个有限的剩余市场内,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第三,频繁变更的校名资源。校名作为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我国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也具有其特殊性,即校名变更频繁,这在世界上恐怕很难再找出哪个国家的私立高校校名的变更像这样频繁的。以南昌工学院为例,1988年建校时称赣江大学,1998年变更为赣江专修学院,后改为赣江职业大学,后又更名为赣江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又更名为南昌工学院。变更校名时有意无意地在规避“职业”、“技术”、“民办”等称谓。目前升格为“大学”的民办高校寥寥无几,优质的校名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五)发展能力的特殊性

发展能力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发展特色不彰和缺乏核心竞争力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兴起和发展三十年,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业已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也可以说正走着一条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发展道路,也是一条逐步确立合法性并不断突破与发展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发展特色并不够鲜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走的依旧是公立高等教育发展的老路,民办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的优势尚未充分地发挥其优越性,并未给民办高校带来发展优势。民办高校要发展,必须掌握和拥有资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严重短缺上。首先,随着公立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持续推进,民办高校的原来所依仗的制度优势正逐步消失。其次,资金瓶颈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学校发展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缺乏发展后劲。第三,学术发展资源严重不足,缺乏人才吸引力。人力资源储备与建设、生源质量等与公办高校形成的巨大差距。第四,品牌积累不足,品牌效应缺失。民办高校除少量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完成规模扩张、实现规模发展,开始注重内涵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办学品牌和声誉外,其他的要么由于未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机遇期内实现规模发展而处在生死挣扎的边缘;要么由于办学条件太差、办学品质不高或者办学行为不规范而处在平庸办学的阶段,根本谈不上品牌积累。

(六)内外部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第一,“家族式”治理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600 余所民办普通高校中,60% 左右属于家族式治理。[7]从绝对的“家族式”治理模式逐步演变发展到一种扩大化的“家族式”治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下,民办高校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处于一种相对临界的状态,董事长与校长分设,主要或核心的控制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同时,家族以外的人也掌握一定的权利,如教学及专业设置、招生、学生管理等。在产权制度和民办高校管理体制不进行颠覆性变革前提下,“家族式”治理将在一定的时期内构成我国民办高校的主要治理模式。第二,内部治理呈现受利益集团控制特征。我国民办高校治理形式以“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定决策”和“校长执行政策”为特征。[8]在这种治理形式主要代表投资者和办学者的经济利益,体现了民办高校由利益团体掌控的本质,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式微、寻利性趋强。第三,党团系统辅助确立政治合法性。首先,热衷于聘请政府部门及公办高校退休领导担任校长或核心领导,将这些人员置于战略位置,将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本或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视为战略性资源,以期在政治上确立合法性。其次,建置党团系统,开展党建工作,从政治上确立正确性与执政党和政府走在一边,以期获得政府认可。复次,热衷于创造条件让政府官员莅校视察或参访,以作为获得政府部门认可的标志性事件,藉由政府权威寻求社会认同。

(七)发展结果的特殊性

发展结果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发展区域性特征显著、地位不高与影响相对有限等方面。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性现象和区域性特征。总体来看,拥有发达民办高等教育的区域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地方政府在教育政策上从多方面给予支持与鼓励,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时间推移,地方政府从教育政策上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加大了管理、保障与扶持力度,从而形成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陕西现象、江西现象、浙江现象等,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从国内来看,民办高校虽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但仍旧处于高等教育竞争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在发展规模上,根据教育部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民办高校698所(包含独立学院),占全国2409所普通高等学校的28.97%。民办高校在校生为5050687人(其中独立学院在校生2674448人),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的21.88%。[9]在办学层次上,依旧以高职高专层次为主体,少量本科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截至2012年5月,我国已有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87所,其中有5所成功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全国的高等教育格局中,民办高校处于严重的弱势地位。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基本没有竞争力,尚未涌现出一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而国外私立高校已有很多走向国际高等教育市场。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整

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可以用来说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特殊性的问题。教育要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起作用。[10]高等教育的发展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中。建国以后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私营经济被彻底改造。在当时的背景之下,私人举办的高等教育丧失存在的合法性。私立高等学校被全部撤销或合并到公立高校中,因此就导致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特殊性。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命运始终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或者说是高等教育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特殊性很大一部分与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不可能脱离于这些因素而获得独立发展。

作为由非政府举办的高等教育类型,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有着高等教育的共同属性,这是认识特殊性的前提。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一种培养高级专門人才的社会活动,培养目标一般是高素质公民,这一点无论是公私立高等教育都能获得认同,不会因举办者的不同而导致高等教育根本属性的改变。随着人类社会的继续演进发展,高等教育还可能成为社会成员均得接受的一个教育层次。即使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性,就其本质而言,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和为国育才的核心使命是一致的。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从整体而言仍然处于剿袭和依傍欧美的发展阶段,由于发展过程的中断性,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民办高等教育整体仍处于模仿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是由于受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富有本土化的特征。一方面,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仍处于瞄准和追赶世界先进高等教育国家教育制度的阶段,所谓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特色大学发展模式”依旧处于摸索之中。由于丧失历史继承性,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系统除了模仿本国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以寻求合法性外,也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境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实践,政策制定者也在积极向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先进国家取经,以寻求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政策。另一方面,外来的高等教育制度置身于本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受制于我国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东西融合的社会主义文化,难免打上了本土民族文化特色的烙印。这一点,公私立高等教育均是如此。只不过就民办高等教育而言,由于发展历史尚短,这些烙印显现得相当明显。

我们在制定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时不能只看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性或一般性而忽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注重研究和分析特殊性才能更好地使政策制定符合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从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意味着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受制度环境因素影响,因而必须重视制度供给对民办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发展历史的中断性意味着我们必须客观理性以及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国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发展环境的特殊性意味着我们必须审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承认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艰难性,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纠正和扭转社会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偏见与歧视;必须进一步健全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发展政策。发展方式的特殊性具有基本性,投资办学的基本特征意味着我们制定政策时不能比照捐资办学的标准来要求和管理民办高校,必须为民办高校取得合理回报预留相应的政策空间。在外延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内涵的提升,从而在事实上、在能力上获取合法性和社会认可。发展资源的特殊性意味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在国家不给一分钱的情况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典型的公共财政替代性,满足了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认识到了发展资源的特殊性也就能理性地认同目前研拟公共财政资助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必要性。发展结果的特殊性意味着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处于爬坡阶段,未来发展的路途遥远、任务艰巨。发展的区域性意味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一种确定和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也能够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一些欠发达的地区能够取得民办高等教育的领先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反而更映衬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程度不高的客观现实。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是统一的。特殊性可以向一般性转化,一般性也可以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而生成新的表现形式。一般性构筑了民办高等教育得以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民办高等教育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可的重要条件。特殊性既赋予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优势,也为民办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着力点。有的特殊性是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有的特殊性是阶段性的,它将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而逐步消逝;有的特殊性所展现的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薄弱之处或者弊端;有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又往往可以视作是一种发展优势。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将进一步增强各国私立高等教育的交流,私立高等教育的普遍性或者说一般性将会更加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许人们也不会再去纠结到底由谁来举办高等教育的问题,而将目光聚焦于高等教育的使命责任与教育品质。原先存在的特殊性,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演变成一般性;原先所展现出来的意味着薄弱之处或者弊端的特殊性,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或许会得以改进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应在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特殊性的同时看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性,在一般性的基础上认识特殊性,在特殊性的分析情境中认识一般性。

参考文献:

[1][5]邬大光.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与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7(1):3-8.

[2]胡建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特殊性的若干分析[J].教育研究,2007(1):9-13.

[3]孟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2):57-58.

[4]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EB/OL].[2002-12-2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 7/1317.html.

[6]胡天佑,石猛.從厦门市看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困境与突破[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62-68.

[7]卢彩晨.家族式民办高校治理模式的演变及调试[J].大学(学术版),2010(10):9-15.

[8]闫凤桥.中国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形式及其国际比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9):1-8.

[9]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3-09-04].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index.html.

[10]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及教育规律问题[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0:12.

民办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

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的基本概念有相似性特征,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在理清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1.基本概念辨析

1.1超常教育

我国超常教育的概念是1978年“少年班”这一事物发展而来的教育,超常教育对象是对某方面有超常能力学生的教育,超常教育为了适当教育对象的超常发展提出的教育。超常教育在本质上贯彻了差异化教学与分层教学的理念,强调在集体教育的理念下满足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首先,超常教育有加速教育的特征,以个别录取的方式进行某领域的快速教育,跳级学习、提前毕业是超常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次,超常教育有短期培训的特征,有时超常教育不脱离正常的集体授课制,把超常生集中起来进行短期培训。例如,我国风靡一时的奥林匹克数学班教学等。但是,超常儿童的鉴定仍然是制约超常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后天教育环境中有效的改变超常儿童的弱点是教育工作的难点。

1.2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由于地域不同,因此对英才的理解不同。一方面,英才教育是流于欧美的教育理念,英才教育主要指的是某方面获得高度评价的群体。英才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强调从受教育者的权力、财产和地位等构建教育类别,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是英才教育的主要倡导实施者。另一方面,英才教育的理念通常可以理解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能够完成高水平的任务,具有较好的创造性的教育对象。英才教育的概念是不断拓展的,英才主要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能力的专才。英才教育是与大众教育相对应的理念,但其本意更多的指的是对有天赋才能的人的教育,现代英才教育理念更多的指向于对幼儿的某项专长进行培养,注重每个孩子都是专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成为新时代英才教育理念的最好注解,注重培养幼儿的使命感和做人做事性格魅力。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好,德国在倡导优化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运用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专业性技能。

1.3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主要指的是针对高智商天才开展的教育,通常指的是对智商超过140的群体开展的教育。这些天才在某个特殊领域通常有独特的本领,天才即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也有一个根据天才特点进行独特培养发展的过程。历史上英国的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在天才教育理念下培养了牛顿、达尔文、英王伊丽沙白一世等科学、政治等精英。美国与前苏联也开展过天才教育。天才教育的理念不应理局限在天才儿童教育的观念里,天才教育本质上是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化资源配置而制定的独特培养策略,天才教育不是通过遗传因素来决定开展的教育。当前天才教育的范围还小众化,是对智力处于中上等且身心健康儿童开展的教育。天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特殊才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现代天才教育的理念逐步的转变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天才教育的内涵也由单一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价值,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价值的整合,达到从关注传统的自然禀赋到关注后天学习环境的目标,注重以多种方式推动幼儿智能多元发展。如果说天才教育是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那么超常教育则赋予天才教育以具体的形式,基本质上都是对幼儿某些特征的培养。

1.4资优教育

资优教育属于地域性的概念,资优教育主要指的是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开展的优质儿童的教育。泛指对有一定的思维力、能够进行思考、判断、推于是活动幼儿开展的教育。资优教育与天才教育从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资优教育也不是针对特定集团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但是,资优教育不会使人们像天才教育一样产生误解,资优教育的概念更有科学性,资优教育强调做好教育准备工作,注重集中教育工作的注意力,强调构建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环境。资优教育更注重满足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强调培养幼儿的多种兴趣,注重在提高幼儿思维清晰性的基础上达到优质教育目标。资优教育的分类多样,包括智能资优教育、艺术资优教育、创造力资优教育等。资优教育更关注幼儿的特殊才能。港台地区的资优教育还是大众化的教育,不设置教育门槛。

2.指导启示价值

2.1尊重学生个性

无论是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还是资优教育,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资源供给,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在信息化、创新化的时代已经发展到新阶段,现代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层次进行教育资源的供给。首先,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与资优教育都有阶段性的特征,都注重个人潜能素质的开发。其次,四种教育方式教育注重对学生个体的鉴别,强调挖掘出学生身上最优势的资源,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三,多维评价与以用为本成为新时期教学的指导理念。因此,超常教育、天才教育更注重向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的方向转换,我国更注重拓展英才教育的理念,强调在满足大众需要的基础上,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特长,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2.2优化教育模式

无论是天才教育、超常教育、英才教育或资优教育,其本质上都是围绕着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资源禀赋给开展才针对性教学活动。从本质上都强调在后天给优质幼儿以积极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目标,首先,应当设置弹性的教育机制,注重合理的调整优质幼儿的教学进度,能够以适当的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形式来压缩减化教学内容,控制不利的教学因素,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目标。其次,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更注重分组教学,强调构建有效的班内分组或者自组教育群体。超常教育与天才教育更注重某些特别课程的供给,强调强化提供超越一般的教学内容,教师更注重运用个别指导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特征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第三,现代教育更注重在微课、慕课机制下打造兴趣培训班,强调建立各种教学实验班,丰富各种类型的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相关知识的目标,引导学生全面提高个性化活动能力水平。

2.3强化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工作有效性,还要在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理念辨析的基础上优化学制,科学的设制课程,在优化知识供给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下功夫,注重以必修课为主,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活动内容。其次,实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发挥班级授课制与个体指导的具体价值,从而形成完善的指导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结论: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概念在本质上有相近的特征,应当顺应每个人的具体教育需求,注重将天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在挖掘学生潜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曹原.美国英才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2]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

[3]蔣明珊.普通班里的资优教育之一:我的研究经验与观点[J].资优教育季刊,2010(115):1-7.

民办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是在认真分析民办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借鉴教育部2014年提出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方案,提出适合于民办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渠道的“优课”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教师对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等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期对民办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能力;优课;民办院校

一、 引言

民办高校合格评估后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建设一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内容能够落实到课程、课堂和学生学习中。大多数民办高校采取广泛培训和专家听课反馈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但实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通过培训学习到自身课堂教学之间缺少有效的实践环节,并最终影响了教师培训目标的实现,这种实践过程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尤为重要。

二、 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1. 主观认识上重科研、轻教学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把科研项目及成果的数量与质量逐渐成为衡量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而民办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职称晋升的压力导致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科学研究,撰写论文、申报获奖等科研项目上,真正投入到教学中的精力相对偏少。

2. 教师培训效果不明显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常设机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也就成了该部门的主营业务工作,在每个学期末开展专题性质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被大多数高校形成惯例,但这种集中式培训虽传递出了很多很好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但是对于大多数教师产生的触动很小,大部分教师的思维完全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及时的实践过程,达不到教师培训预想的效果。

3. 课堂教学经验明显不足

教学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提升,再总结、如此往复循环,通过以学期为单位的优化,实现学年标准的积累,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实现了教学能力的提升。在这种规律下,民办院校教师由于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方面明显不足,教学能力提升难度较大。

4. 开展信息化教学积极性不高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翻转课堂、微课教学、MO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强大冲击,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危机,但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主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是关键因素,多数教师缺乏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勇气,甚至对信息化教学不认可甚至抵触。

三、 依托“一师一优课”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西京学院提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师一优课”项目建设,以每位教师做好一门基于信息化手段和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资源,以课程资源的“建、用、讲”的实践过程锻炼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方法手段运用能力,并最终实现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1. 明确“一师一优课”建设目标,提升教师改革创新意识

学院所提出的“一师一优课”建设是为了通过课程建设与改革,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通过“一师一优课”建设,在开展教师培训的基础上,有助于新进教师尽快适应教师岗位,青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更是实现老教师“传帮带”作用重要抓手。

2. 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运用能力

“一师一优课”网络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视频、电子版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案、练习题、试题库等内容。另外,教师应结合所建课程特点建设符合“一师一优课”标准的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一方面促进教师从多个角度梳理课程教学内容,锻炼了教师的课程认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辅助视频、微课的录制、教学课件的制作等教学准备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3. 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调控能力

信息化教学时代,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师一优课”课程建设需要建课教师根据所建课程特点,积极探索以项目化教学模式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积极组织开展启发式、案例式、项目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应用的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学校网络课程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模式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设计与教学调控能力的提升。

4. 完善“一师一优课”评课机制,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可持续提升

通过相关评审指标体系確定评审标准,通过专家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多维度反馈机制评估课程教学效果,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大幅地促进教师对“一师一优课”建课、用课、讲课的教学总结与反思,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与改进,不断完善优化,配合周期性“一师一优课”课程评审制度,实现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良性循环管理机制。

四、 结语

“一师一优课”建设,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资源,重视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加强对已建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实现“教师建课——教师讲课——学生用课”的三个环节的有效结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占元.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为实现“十三五”教育信息化良好开局做出贡献.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国家级培训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6(6):1-6.

[2]任华,刘辉.新建本科院校民办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4):48-48.

[3]穆晓央,梅巧萍.浅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45转157.

[4]王宏.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J].高教论坛,2015(9):76-77.

[5]郑庆华,张健,鲍崇高等.抓好基础课程质量建设促进基础课程教师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87-91.

作者简介:杨彦柱,陕西省西安市,西京学院教务处。

上一篇:外语教师论文下一篇:大学语文教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