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体制管理论文范文

2024-05-03

民办教育体制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现行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弊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其他部门协调配合,还需要政府组建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协调机构,形成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促使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管理体制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 体制改革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又称“中专”)、职业高中(又称“职高”)和技工学校(又称“技校”)这三类职业学校。这三类学校曾经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培养企业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国家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政策上给予职业学校很大的倾斜,这三类职业学校当中的“中专”曾经是我国青少年学生竞相追逐的理想学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的“中专”录取分数线比重点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还高出很多,这在现在来看,是难以置信的。社会主义建设慢慢步入正轨以后,国家对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越来越欠缺,因此普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职业学校则退居二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普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社会呼吁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管理人才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一大主题,职业学校特别是技工学校的发展受到各方的关注。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城市之一,本省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广东地区的人才需求,而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直辖市,其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也是问题多多。本文拟从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略做探讨,以窥见一斑。

一、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

2013年,广州市、区属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共有54所,技工学校有28所,技工学校占三类职业学校的34%;28所技工学校中,民办技工学校19所,占了技工学校的68%;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当年的招生数44899人(其中民办2553人),技工学校招生数44434人(含非全日制學生),技工学校招生数占三类职业学校招生数49.7%;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当年的在校生129278人,技工学校在校生122216人,技工学校占三类职业学校在校生48.6%;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教职工6912人(其中专任教师5010人),技工学校教职工4998人(其中专任教师4290人),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在校生与教职工的生师比是18.7,技工学校在校生与教职工的生师比是24.5;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在校生与专任教师的生师比是25.8,技工学校在校生与专任教师的生师比是28.5;三类职业学校毕业生62355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40891人),技工学校毕业生21464人,占34.4%。

二、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行管理体制

目前,广州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是: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这两类学校统称中等职业学校,统一归口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归劳动部门管理。

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大部分属于事业编制学校,办学经费能基本得到保障,师资队伍相对稳定,生师比例较低,专业设置以三产类业居多。近几年来,广州市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的比重占三类职业学校毕业生的60%以上;但相对而言,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其“双师型”教师、实验实训设备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基础条件较差,培养的毕业生仍然以“文职类”居多,对企业迫切需求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贡献不大。

劳动部门管理的学校具有较强的企业背景,许多学校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按办校性质分,目前广州市、区属28所技工学校中属于民办性质的有19所,占三分之二以上,而属于事业性质的学校仅有9所,不到三分之一,与广州市、区属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大部分属于事业编制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这一状况与我国技工学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建之初的定位(即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文化素质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工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时至今日,这种联系仍然是技工学校的一大特点。

由于技工学校的企业背景较强,因此其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度也较高。技工学校的一批以二产类为主的特色专业,是中专和职业高中所不可替代的,这些学校和专业在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是为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三、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两条线管理下的不公平现象

学生层面,中专和职业高中的招生由国家或地区统招,有成绩要求,毕业证由教育部门颁发;而技工学校的招生没有成绩要求,大部分由学校自招,毕业证是劳动部门颁发。某些专业的资格证书也向教育部门倾向,比如几年前,会计从业资格证,教育部门管辖下的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会计专业全日制学历的学生不用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凭毕业证就能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劳动部管辖下的技工学校全日制会计专业学生则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申请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上种种的“不公平待遇”导致学生及家长甚至教师都普遍认为技工学校的学生不如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学生,社会上也偏向于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误认为教育部颁发的毕业证的含金量要高于劳动部颁发的技工类毕业证,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学生家长认为孩子读技校就是下工厂、做苦力,不支持孩子就读技工学校。对教育对象的不公平,导致技工学校成了“差生”的最后“栖息地”。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仍然未得到彻底改变,从当下的“高技+成人大专”双学历制就可窥其一般。

教师层面,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绝大部分属于事业编制学校,教师大部分是有编制的(即“铁饭碗”),教师的福利待遇有保障,吸引了大批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师资力量相对充足;而劳动部门管辖的技工学校大部分是民办学校,民办技工学校的教师都是合同制的(即“合同工”),教师的福利待遇远远比不上事业编制学校的教师。即使是公办的技工学校,由于技工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更多、任务更繁重,正编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比不上同级的教育部属下的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教师。加上技工学校的招生相当一部分是非全日制学生,学校教师要承担假期招生的任务,带学生下厂、下企业实习的任务等,造成教师职业倦怠加剧。技工学校的教师职称评定名额较少、要求偏高,一些优秀教师从教多年,奖状不少,科研也有,到最后参评的时候,却被告知这些奖项、科研项目是行业协会的或者是劳动保障系统颁发的,不符合职称评定要求,评职称事宜一拖再拖。教师工资待遇的差异导致技校教师纷纷跳槽,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被企业挖走,技校教师流动性过强,给学校的生存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二)看似人人管,实质无人管,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现有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管理上的整体性、统一性、协同性不足,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协调困难,难以形成整体优势资源,经营效率仍相对较低等等问题。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难以进行统筹协调,专业设置重复,办学质量参差不齐,专业特色建设不明显。据估计,目前广州市中职校开设“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学校数多达90%以上,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校数占三类职业学校的60%以上。因各个学校都想走综合路线,学校大力推广开设新专业,旧专业也照开,导致部分职业学校开设专业数目过多,管理跟不上,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开设的专业大同小异,毫无特色可言,有点大杂烩的味。

许多部门的部委,仍然存在部门利益争夺和重复学校。特别是教育部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学校教育、社会培训、教材出版等诸多领域,用自己的方式,形成了职业教育管理职能分割模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教育局统一管理,其他部门协调配合

所有学校不管中专、职高还是技校,不管公办还是民办,统一划归教育局管理,不再划分劳动局和教育局分管机制;教師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均由教育局统筹,人事局、财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予以协助;所有职业学校招生均采用统一分数线,由学生自由选择,保证受教育的机会均等,招生对象公平;学生的毕业证书统一由教育部门颁发,均具有普通高中同等学历,毕业后享有同等的升学或就业机会;调整劳动部门的职能,主要负责职业技术、技能的鉴定,职业岗位的上岗证、操作证的考核、颁发、后续培训,社会人员的非全日制职业教育等。有关专家早已提出把技工学校并入教育局管理,但广州市职业学校至今仍未执行。

(二)组建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协调机构,定期召开职业教育联席会议

组建职业教育高层协调机构,形成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学校参与。通过定期开展中等职业大类专业办学的调查,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推动校企合作项目,推动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企业职工培训和专业办学交流与合作。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协调教育、劳动及有关行业部门的工作,制定和落实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领导,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广州市已成立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下设土木水利、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房地产物业、旅游、文化艺术、服装、工艺美术、学前教育、司法、公共管理与服务共15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因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不包含技工教育,各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中,根本没有技工学校的代表,可见教育局仍然是把技工学校拒之门外。俨然一副“这没你的事!”的姿态,不得不怀疑其带有歧视色彩。笔者认为此类的专业委员会不仅要有技工学校的代表,还要有民办职业学校的代表。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这三类职业教育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三股重要力量,唯有把三股力拧成一团,才能使得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发展更加合拍。

参考文献:

[1]郝克明.谈松华.王欣.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开放20年[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许凤琴.论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法律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2(3).

[3]陈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职教论坛:综合版,2006(9).

[4]孟广平.余祖光.迈向21世纪的职教改革之路——我国职教体制如何适应多元化所有制结构[J].职教论坛,1998(1).

[5]黄尧.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2012(24).

(责编 张景贤)

民办教育体制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新时期,“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转型以就业和升学为办学目标。与之相应,语文课程在肩负提升中职生文化素养重任的同时又承担部分学生高考的任务。目前,“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语文课程主要借助于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和教材,导致二者在课程体系上的冲突。解决此类矛盾和冲突必须重构“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语文课程体系、重新定位语文教学大纲、编订语文教材、改革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等。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以为国家培养大批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兼具的劳动者为目标。然而在终生学习、就业形势严峻、学子求知欲望增强等现状下,部分中职学校突破了毕业——就业的单一办学模式,开拓出就业和升学——“双重任务”并重的办学之路。

语文学科在肩负培养优质劳动者的任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教学语文知识,锻炼听说读写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重任。然而在“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中,语文学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

一、“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课程两难现状

语文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中一门必修的公共课。中职生多以“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的消极学习态度对待公共课,因此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窘况。在“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中语文学科又挣扎于就业、升学的夹缝中。

(一)语文素养的降低

中职学校在国家大力倡办职业学校的良好环境下,仍然存在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等现状。其中生源不足是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瓶颈。针对于此,学校只能在低门槛、低标准的条件下招生,以保证学校正常运营。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淡漠、学习习惯较差,这些客观事实制约着文化课实施的有效性,阻碍文化课程的良性循环。

语文作为公共课,同样面临着这一窘况。何英在新疆中职学校的调查中指出: “学生阅读能力弱,77.5%的学生处于中差水平,中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整体不容乐观。体现在归纳能力弱,分析能力差。学生在稍难一点的赏析题表现出语文综合能力较低。”作文“突出表现在文章立意平淡,结构松散,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能力较弱,内容平淡,部分学生字迹不整洁,书写不规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存在错别字、用语不当、格式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通病,以错别字和用语不当最为严重。”一斑可窥全豹,凡此种种,不是个案,而是国内中职生的真实反映。

毋庸讳言,语文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却是被忽视的科目。部分学生在原有基础薄弱的前提下,通过三年的学习,语文知识、能力、素养仍然不尽人意。

(二)升学导向的无奈

中职学校以优质劳动者为目标,然而在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学历、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等硬性指标都是就业的重要参考标准。基于此,部分学校转型以就业和升学双重目标的培养导向。据笔者调查得知,这部分学校以艺术类和以对口专业升学的中职学校为主。既然培养目标有所转变,那么中职语文课程也应调整。语文学科不得不在原有以就业为目标的培养目标上,兼顾升学重任。至此,中职语文学科踏上有违于以提升劳动者文化素养为目标的变态之路。在原来不堪重负的窘状下,语文学科又担负起高考升学的压力。

二、“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课程问题之所在

(一)双重目标下的语文课程体系冲突

中职语文以教育部2009年3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为根本性的指导文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基础、职业、拓展为模块,建构和组织教学内容以达到语文课程目标。

而目前对于“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课程研究较少,缺乏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在面对高考升学压力下,只好求助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普通高中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语文课程实施、教材编订、课程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是以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目标为鹄的,以必修加选修的课程模式实现课程目标。中职语文在借助于普通高中语文的同时,也借助其教材,其中以使用人教版《语文》为主;课程评价亦是采用期中、期末闭卷考试的评价方式。

基于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中职学校以挂中职语文课程这一羊头,卖的却是普通高中语文这一狗肉。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课程嫁接势必造成两种课程体系冲突和下文即将介绍的其他矛盾。

(二)语文素养提升与升学压力的碰撞

语文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属于公共课。从学理角度来说,中职语文课程肩负教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奠定语文素养、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然而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学校对于语文课程实施持以轻视态度,学生对语文持以及格万岁的态度。所以中职语文课程的各种学理功能挣扎于理想和现实之间,这点从何英对新疆中职生语文能力调查中可见。

语文素养的提升在几乎沦为空中楼阁的情况下,中职语文又不得不肩负起高考升学的压力。因此中职语文只能求助于普通高中。而中职语文同普通高中语文分属不同性质的学科体系:前者以学习语文基础知识,锻炼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为主;后者强调更多的是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运用、探究、审美能力,着重考虑语文素养提升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两者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使用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中职语文本已是公共课的“困难户”,然而在部分中职学校办学目标转轨的背景下,语文课程不得不承担起高考升学的压力。另外,我国高考仍以应试教育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同中职语文以职业教育为主的目标有较大差别,毋庸讳言,中职语文势必与高考语文的要求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三)语文学习资源与时间的冲突

目前,“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课程为了突出升学目标,借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材和评价方式。中职学校在课程体系方面,以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相应的分配课时量。而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以语数外为主,其他科目为辅,课时安排也以语数外课时为最。所以,在学习资源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冲突。

另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体系是以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达成课程目标。必修课和选修课建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两种课型既能提升大部分学生语文素养,又能兼顾不同水平和需求的学生。普通高中能以充裕的时间完成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内容。而中职学校语文课程只能以捉襟见肘的课时量学习普通高中的语文必修课程内容,更别奢求学习选修课,最终结果以两败俱伤而收场。

(四)教师的难言之隐

中职语文教师在职前教育中同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师没有丝毫差别,然而在职后却要承担着迥异的教学任务。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多以职业语文教育为主,关注更多的是和职业有关的语文知识,更注重语文实践的训练。这给新教师带来巨大的困惑和挑战。

在中职学校肩负双重目标的现状下,教师需改变固有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转向以关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目标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来说,这种转变困难程度是不一的:年轻教师接受能力强,容易改变;中年及岁数更大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已经形成教学风格和模式,在向普通高中语文看齐的过程中无疑是痛苦和困难的,即使有所改变也需要长期磨合。另外部分中职学校采用不同目标的学生混合上课的课堂组织形式,整齐划一的按照高考要求去做。这种课堂组织形式必然给教师和学生带来难以言说的痛楚。

三、“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改革策略

(一)重构语文课程体系及学理基础

“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我们采取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改革中职语文。“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开发涉及到语文课程目标厘定、教材编写、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

语文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选择材料、组织内容、评价结果的参照和标准;教材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如何使课程目标教材化,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体现在教材中即如何在一篇选文中细化和具体化课程目标。这一点我们认为做的远远不够,以至于教师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千差万别的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知识的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社区文化环境的相应改变等。” 在目前国内流行的课程理念下,课程实施集中体现为教师对教材的开发程度。同样,“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课改中,也体现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开发、使用程度;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目标达成程度的检测。它对于语文课程建设起到诊断、反馈、修改的功能。我们在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中采用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三种立体交叉的评价模式,以促进课程、学科建设良性循环。

(二)重新定位中职语文教学大纲

教育部门在2009年颁布了奠定中职语文学科基础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倪文锦在《中职语文教学(2009)大纲解读》中评价:“2009教学大纲实施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结构,在课程内容上凸显了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显然不能适用于“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课程。如何理解和使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成为了“双重任务”下中职语文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2009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虽名曰教学大纲但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却行使的课程标准功能。比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实际是语文课程达成的目标,而不是原有教学大纲所规定和限定的僵化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学内容和教材。虽然没有更名为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但暗自起到课程标准的功能。基于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分析,我们认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在语文课程目标上,两者都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再如两者都是从阅读与欣赏、表达和交流两大方面来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和要求。在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外延的大语文教育观念下,我们认为,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性,并非水火不可交融。

无论是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具体化的过程中,皆是转化为教材内容。而语文教材以其独特性区别于其他科教材,在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连贯性上区别于其他学科;在教材内容安排上采用选文涵盖一切教学内容的理念。既然语文教材的选文涵盖所有内容,那么从教材的角度来说,两者具有共通的基础。

在目前对“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课程研究可资借鉴较少的情况下,我们建议依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阅读与欣赏、表达和交流两种方式为框架,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为模版的基础上,采用普通高中语文的课程理念、内容、方法,修订和完善适合“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课程。

(三)编订中职语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目标的深化和具体化,是教学工作的凭借和工具。目前,中职语文教材使用混乱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学者调查,常使用“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通用教材,五年制高职教材,电大高职教材,成人高考教材,普通高中教材,上教版中职教材。中职语文教材使用情况混乱无序,甚至有同一个学校用几种教材的现象。” 况且没有一种适合“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教材。基于“双重任务”下中职学生的特殊学情,大多学校以使用人教版普高语文教材为主。普高人教版语文教材与“双重任务”下中职学校的学情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制定适合“双重任务”下中职语文的教材内容、编订适合于“双重任务”下的语文教材成为此类中职语文的当务之急。

教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繁琐的、艰苦的工程,因为教材编订不仅涉及到学科专业知识,而且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同时还需要兼顾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生心理发展顺序性,并非简单地选取文质兼美选文草草组合了事。我们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指导下,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精选选文内容、合理编排,力图使教材既符合语文学科的逻辑体系,也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语文教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采用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提出的定篇、例文、样本、用件作为选文原则和标准。

在采用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原则选文基础上,我们将采用主题——情境单元模式编排。主题——情境单元模式是指在一定主题的引导下所确立的包含所学知识的情境为单元的模式。“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通过一两篇课文的讲读,带动单元中其他课文的自读,以点带面,以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每个单元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为线索排列。

另外在教材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将依据惠勒圆圈式课程模式对教材进行修改、完善。

(四)改革语文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方法、手段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然而学情复杂的“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不能简单采取班级授课制,因为学生文化基础差异大、毕业目标不同、学习状态和习惯不一。

我们认为针对复杂的“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应灵活机动设置教学组织形式:一、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学校首先应以目标为标准进行分组,确定升学为导向和就业为目标的两类学生。针对部分以就业为目的的学生,语文课程设置难度相对低于高考,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辅之以活动教学、现场教学。即在部分课文讲解和基础知识学习的时候,采用班级授课制;而在训练语文能力时,根据我们所倡导的主题——情境单元模式结合专业内容组织学生以活动或作业的方式,通过相互之间的活动学习。二、以升学为导向的部分学生。针对部分学生面临高考升学压力,我们认为在自编教材和选文以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基础上,在主题——情境的单元组织模式下,对普通高中实行的班级授课制应略作调整,以适应我们“双重任务”目标的中职生。如何调整班级授课制?我们采取20世纪50年代特朗普创立的特朗普制,即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的方式,三者相互交叉,相得益彰。“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上大班课教师必须充分备课,小班课教师随时指导,教师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学生有一定时间自学、讨论和独立钻研,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能力,并有利于学生获得多渠道信息。”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针对“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组织形式,我们采用摸索、实践、逐步完善的策略,力争契合学生学习规律。

以上仅是对“双重任务”下中职语文部分问题的思考、摸索和探究。总之,“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教育系统。就目前研究现况来看,仅涉及到皮层,对其教育规律、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生教育特点等内容研究远远不够,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 考 文 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 叶至善,等.叶圣陶集第十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4〕 李秉德.教学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 〔Z〕.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2009.

〔6〕 郑国民,孙宁宁.语文教学单元的反思〔J〕.学科教育.2002,(05).

〔7〕 钱禹清.中职语文课程定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8〕 何英.新疆中职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探究 〔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8.

〔责任编辑:侯庆海〕

民办教育体制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

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的基本概念有相似性特征,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在理清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1.基本概念辨析

1.1超常教育

我国超常教育的概念是1978年“少年班”这一事物发展而来的教育,超常教育对象是对某方面有超常能力学生的教育,超常教育为了适当教育对象的超常发展提出的教育。超常教育在本质上贯彻了差异化教学与分层教学的理念,强调在集体教育的理念下满足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首先,超常教育有加速教育的特征,以个别录取的方式进行某领域的快速教育,跳级学习、提前毕业是超常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次,超常教育有短期培训的特征,有时超常教育不脱离正常的集体授课制,把超常生集中起来进行短期培训。例如,我国风靡一时的奥林匹克数学班教学等。但是,超常儿童的鉴定仍然是制约超常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后天教育环境中有效的改变超常儿童的弱点是教育工作的难点。

1.2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由于地域不同,因此对英才的理解不同。一方面,英才教育是流于欧美的教育理念,英才教育主要指的是某方面获得高度评价的群体。英才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强调从受教育者的权力、财产和地位等构建教育类别,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是英才教育的主要倡导实施者。另一方面,英才教育的理念通常可以理解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能够完成高水平的任务,具有较好的创造性的教育对象。英才教育的概念是不断拓展的,英才主要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能力的专才。英才教育是与大众教育相对应的理念,但其本意更多的指的是对有天赋才能的人的教育,现代英才教育理念更多的指向于对幼儿的某项专长进行培养,注重每个孩子都是专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成为新时代英才教育理念的最好注解,注重培养幼儿的使命感和做人做事性格魅力。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好,德国在倡导优化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运用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专业性技能。

1.3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主要指的是针对高智商天才开展的教育,通常指的是对智商超过140的群体开展的教育。这些天才在某个特殊领域通常有独特的本领,天才即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也有一个根据天才特点进行独特培养发展的过程。历史上英国的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在天才教育理念下培养了牛顿、达尔文、英王伊丽沙白一世等科学、政治等精英。美国与前苏联也开展过天才教育。天才教育的理念不应理局限在天才儿童教育的观念里,天才教育本质上是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化资源配置而制定的独特培养策略,天才教育不是通过遗传因素来决定开展的教育。当前天才教育的范围还小众化,是对智力处于中上等且身心健康儿童开展的教育。天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特殊才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现代天才教育的理念逐步的转变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天才教育的内涵也由单一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价值,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价值的整合,达到从关注传统的自然禀赋到关注后天学习环境的目标,注重以多种方式推动幼儿智能多元发展。如果说天才教育是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那么超常教育则赋予天才教育以具体的形式,基本质上都是对幼儿某些特征的培养。

1.4资优教育

资优教育属于地域性的概念,资优教育主要指的是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开展的优质儿童的教育。泛指对有一定的思维力、能够进行思考、判断、推于是活动幼儿开展的教育。资优教育与天才教育从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资优教育也不是针对特定集团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但是,资优教育不会使人们像天才教育一样产生误解,资优教育的概念更有科学性,资优教育强调做好教育准备工作,注重集中教育工作的注意力,强调构建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环境。资优教育更注重满足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强调培养幼儿的多种兴趣,注重在提高幼儿思维清晰性的基础上达到优质教育目标。资优教育的分类多样,包括智能资优教育、艺术资优教育、创造力资优教育等。资优教育更关注幼儿的特殊才能。港台地区的资优教育还是大众化的教育,不设置教育门槛。

2.指导启示价值

2.1尊重学生个性

无论是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还是资优教育,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资源供给,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在信息化、创新化的时代已经发展到新阶段,现代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层次进行教育资源的供给。首先,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与资优教育都有阶段性的特征,都注重个人潜能素质的开发。其次,四种教育方式教育注重对学生个体的鉴别,强调挖掘出学生身上最优势的资源,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三,多维评价与以用为本成为新时期教学的指导理念。因此,超常教育、天才教育更注重向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的方向转换,我国更注重拓展英才教育的理念,强调在满足大众需要的基础上,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特长,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2.2优化教育模式

无论是天才教育、超常教育、英才教育或资优教育,其本质上都是围绕着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资源禀赋给开展才针对性教学活动。从本质上都强调在后天给优质幼儿以积极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目标,首先,应当设置弹性的教育机制,注重合理的调整优质幼儿的教学进度,能够以适当的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形式来压缩减化教学内容,控制不利的教学因素,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目标。其次,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更注重分组教学,强调构建有效的班内分组或者自组教育群体。超常教育与天才教育更注重某些特别课程的供给,强调强化提供超越一般的教学内容,教师更注重运用个别指导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特征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第三,现代教育更注重在微课、慕课机制下打造兴趣培训班,强调建立各种教学实验班,丰富各种类型的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相关知识的目标,引导学生全面提高个性化活动能力水平。

2.3强化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工作有效性,还要在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理念辨析的基础上优化学制,科学的设制课程,在优化知识供给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下功夫,注重以必修课为主,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活动内容。其次,实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发挥班级授课制与个体指导的具体价值,从而形成完善的指导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结论: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概念在本质上有相近的特征,应当顺应每个人的具体教育需求,注重将天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在挖掘学生潜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曹原.美国英才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2]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

[3]蔣明珊.普通班里的资优教育之一:我的研究经验与观点[J].资优教育季刊,2010(115):1-7.

民办教育体制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概述

所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体系化的高等教育管理组织的制度, 其是与高等教育事业相关的机构、隶属关系和职责的制度的总称。其包括国家的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高校自身进行的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方面包含政府、社会与高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组织运行的方式;另一方面还包含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过程, 已经从以前的国家集中进行计划, 然后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进行投资办学, 过渡到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

2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不足

从高等教育投融资的角度看, 目前, 虽然政府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占GDP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但是增长额并没有真正达到预计的目标, 这是由我国的财政支出的结构所造成的。实际上, 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教育和行政费用排名在前三位。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因此投资经济建设仍然是核心。这就直接造成教育投资经费的不足, 为弥补教育投资所需的资金缺口, 就一定要扩大教育的融资渠道。对社会收益同私人收益的比较可以看出:初、中等类别的教育应归入到义务教育的范围内, 这主要是由于此时的私人受益比社会收益要小;而接受高等教育体现出的是私人收益同社会收益相对平衡, 这可以用充分的激励和个体理性思维进行约束, 进而逐渐实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的协调。

2.2 高校教育模式不够完善

从目前我国的就业局势看, 目前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目都在不断提升, 但是与之相对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却是居高不下, 可以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十分紧迫。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大学教育同市场的脱节。由这点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和知识结构体系存在很多缺陷, 造成教育需求和实际的生产力出现脱节, 进而导致规模性的失业现象。假如教育同生产力成正比, 那么失业的人员就会相对集中体现在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群中。不断改善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就应当借鉴学习型组织的理念, 在高等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强化实践环节。

2.3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为了实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就应当对改革目前的政治体制, 逐步实现政企分开, 最终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利归还给企业, 真正使企业自身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过去中央部门对高等院校进行管理, 主要是为其管理的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 在进行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后, 这种职能也就会相应发生改变。因此, 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3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3.1 形成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协同合作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政府、高等学校和社会在高等教育中的相互关系, 主要是通过政府来进行监控, 并且依靠法治来进行保障, 而高等教育的主办方是学校自身。政府监控的主要体现是监督学校的办学质量、专业设置、收费标准和招录程序中。逐步形成政府、高校和社会这三者的高效、协同的合作关系, 从而不断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利益损害, 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而法治保障的作用是实现高校办学程序的法制化, 通过法律来使个人受教育权得到保证。学校主办是学校自身基本运作完全由学校独立完成, 同时还应当避免出现营利型学校的欺诈性行为。所谓市场导向是指在学校进行不同专业的设置, 在人才培养等方面要尽量做到有目的, 并且能够按照市场人才结构需求特征, 来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 从而规避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的风险。

3.2 加大高等教育投资的支持力度

我国政府应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压缩不必要的财政支出, 来确保对教育投入的稳布增长。近些年的实际情况是, 我国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所占的比例在不断下降, 但是财政支出实际并没有降低, 各种补贴却在不断增多, 这就造成国家财政困难的局面, 使得政府很难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如果要改变目前财政上的这种局面, 必须要对现有的支出结构途径进行调整和改革, 特别要要通过简化机构设置, 下大力度压缩过于膨胀的行政人员的经费支出。还要通过推行价格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来不断降低价格补贴和亏损补贴等方式进而减轻财政的压力, 保证对教育投入的稳步增长, 使得教育投入中高等教育发展的比例得到有效保障。

3.3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和监控体系:第一, 要不断强化对教师的选拔和使用工作, 逐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教师, 如果没有一支真正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那么教学质量的保证只能成为空谈。第二, 要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为了确保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就应当实现教学计划中开设的课程, 都必须进行考核, 而且还应当逐步实行教考分离的制度,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 还应严格考风和考纪, 保证考试的真实性, 使得考试能够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目的。最后, 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检查。

4 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把握好政府、高等学校和社会相互关系, 真正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进行改革时, 要保证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真正落实到位, 还应当逐步实现对自主权的有效制约, 即在政府进行只能转变的同时, 高等院校自身还必须建立自我制约的体制, 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摘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 其可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管理效率,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后结合实际情况,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回顾[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6) :32~33.

[2] 李超, 张剑.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报, 2009 (7) :142~144.

民办教育体制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仅是国家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各级政府实施高等教育管理监督的主要方式。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支配着高等教育的全面管理工作, 是促进高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顺利改革的关键。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 更新高等教育管理理念,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 完善高等教育体制, 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稳定、快速发展, 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及管理工作者仍旧受制于传统的管理理念, 缺乏改革与创新的主动性。政府机构过多地对高校的教学及管理进行干预, 高校的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仍按照“指令性指标”、“调节性指标”、“特批指标”进行, 对于政府的习惯性依赖还存在着, 缺乏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 高校只有扩大办学自主权, 致力于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管理的主动性, 才能够增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2、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向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此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 在进行集中领导的时候, 开展协调工作较难, 在进行分级管理的时候, 存在放权难的问题。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 未能提供科学完善的体制环境, 因而导致改革与创新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3、资金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当前仍普遍存在着高等教育资金不足的现象, 由于国家及其政府的投资力度较小, 致使部分高等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 大大限制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1、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管理

中央政府的管理对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只有中央政府发挥出应有的宏观调控的作用, 才可以保证高等教育更好的改革与创新。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区域分布, 还是在办学水平上都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对此, 中央政府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 协调均衡发展。与此同时, 中央政府还要进行教育立法, 以法律、制度的角度来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强制性的管理, 从而保证改革与创新的顺利完成。

2、加强地方政府统筹管理

1) 重视教育规划

通过高校与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根据地方经济和发展要求共同研究制定地方教育规划, 结合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情况统筹规划高校数量、高校地点布置、各高校定位和教育体系等, 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提高地区高等教育的竞争力, 实现高等教育的真正效益。

2) 合理配置教育经费

地方政府需要对高等教育进行合理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高校进行拨款, 对高校办学的效益以及高校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进行全面考虑,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公开透明。对教育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 从而为高等教育在教学以及科研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

3) 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在对高等学校进行管理的时候, 地方政府需要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坚持落实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每个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 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 所以政府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只有这样, 才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保证高等教育更好的开展学术交流, 进而不断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3、加强社会参与

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性决定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势在必行。在高校管理过程中, 淡化政府力量的同时要不断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管理体制中体现出社会的人才需求, 因而要将社会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是促进高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全面发展提升的重要基础,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前景, 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因此, 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阶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带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不仅能够对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进行合理优化, 还可以对高等教育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进而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本文研究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改革创新的途径, 以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马景惠.政事分开视角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2] 岳武.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 陈浩, 马陆亭.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反思与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6:17-23.

[4] 袁红英.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5.

民办教育体制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共享教育体制的构建

教育“共享”主要是针对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形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育物质材料、人才团队、课程题库等;无形的教育资源则包括教学和管理理念、生源信息和学分认证等。

教育物质材料主要指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设备以及固定资产资源。各个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不尽相同而且常常各具特色。以沈阳市东北大学为例, 其游泳馆及相关设施建设较为完善, 游泳课程设置体系也较成熟, 同一区域的其他院校完全可以以有偿的方式共享其游泳课程以及设施, 丰富学生的体育课选修科目。除了高校之间的固定资产共享, 可以进一步发掘社会闲置资源的利用率, 如滑雪和滑冰场、高尔夫球场、击剑馆、射箭场等场馆, 在其淡季时可以与高校进行有偿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师资和教育团队是教育共享的核心内容之一, 高校之间可以经常开展学术交流、项目合作, 互派教师听课, 开办讲座, 进行教学研讨。鼓励与外省以及国外优秀高校进行访问、访学师生的学习交流, 优质的课程可以借助网络和云平台在不同的学校进行共享, 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跨校选修、跨专业辅修、假期集训和课外拓展。学生也可以共享题库和论文资料库, 在线上进行实时交流和模拟测试。此类教学资源共享的范围也可以延伸到社会, 实现所有人都可以按照各自的需求获得优质的学习体验的目标。

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是各个学校不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各个学校的管理人员可以定期互相走访, 交流办学经验、育人体验, 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多发问题共同协商, 探索解决方案。比如“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2017年9月下旬, 教育部正式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辽宁省有4所高校的5个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针对这些入选学科, 我省应该重点培养, 从政策、资金、师资等多方面扶持, 加强这些学科的优势;同时, 我省其他高校应该多学习经验, 结合客观条件, 发掘自身的优质学科资源,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共享的特色课程, 联盟学校间可以采取学分互认, 让大学生不出校门就可学习其他高校的人气课, 有更多机会与知名教授、学者“亲密接触”, 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 高校间可以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 结合先进的理念, 互相借鉴、优势互补, 实现我省地区教育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共享教育体制的实施方式

共享教育的实施以网络和云平台为主要媒介, 包括横向的跨专业、跨学科共享, 满足个性发展和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纵向的可跨校、跨区、跨市、跨省甚至是跨国的优质资源共享;同时, 还可以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信息、技术共享, 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发展需求。在信息时代, 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跨专业、跨学科的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共享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提供量身定制式教育。同样, 高校也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 通过共享教育迅速调整培养方案, 缩短课程设置以及师资调整的消耗时间, 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教学调整的滞后性, 缓解人才供需的矛盾。共享学习的进行可以完全打破时空的限制, 省外名家讲座, 甚至是国外优秀教授的课程, 只在鼠标和键盘的“点击”间便可畅享无阻。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 共享教育体系完全可以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让有需要的人可以在客户终端随时随地择优而学, 按需而学。

三、共享教育体制的实施原则

共享教育可以改善教育均衡问题并实现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 推广“共享教育”体制改革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 破除狭隘的办学思想以及自我封闭的管理模式是打破教育壁垒的第一步, 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故步自封的教育理念只能导致落后和被淘汰。教育管理者应该形成在开放中求创新, 在共享中求进步的理念, 要善于学习其他高校的经验和优势, 同时也要广泛分享自身的特点和长处。其次, 在“共享教育”体制构建初期会面临教育资源共享的内容单一、层次不深、品质不佳、效益效率不高等问题, 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协同合作, 早日完成对课程资源以及品牌资源的建设。共享教育体制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共享平台的打造也是需要大家共同支持和维护的。再次, “共享教育”体制改革的配套鼓励、监督、评估机制应该尽快完善, 共享内容的传播主要依托于网络, 必然也会遇到当前网络传播过程的许多问题, 比如共享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题, 共享平台的健康环境营造问题, 共享材料的品质问题等等, 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和保障。同时, 在共享教育的传播过程中, 应该进一步激发人们对共享教育资源的认同感和积极性, 使我省的“共享教育”体制改革有效、稳步地实现。

教育共享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定的共享原则, 共享的有形资源的品质应该有所保证, 无形资源应该具有一定的有效实用性和普遍适用性, 具有推广价值和研究意义;共享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原创、鼓励创新、完善监管机制和法治机制, 做好知识产业的维护工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的共享资料, 防止资源的过度占用和浪费;此外, 还应该尊重教育体制的享受主体的意愿, 维护教育消费者的权益。共享教育体制的构建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教育的服务功能。

综上所述, 共享教育体制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 避免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浪费。不同学校可以通过互聘教师, 互认学分, 互开辅修专业, 互用教育实践基地等形式,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扩大发展空间, 提升办学效果。社会各界人士也可以通过网络和云平台实时共享教育资源, 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

摘要:社会形态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引发教育的深刻变革, 随着共享时代大门的开启, 共享教育被众多教育研究者视为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 成为当下热门的研究课题。本论文将从促进省内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出发点, 以“共享教育”体制改革为核心, 深入探讨能够促进我省发展的共享内容、共享方式以及共享原则, 搭建辽宁省“共享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并分析潜在的影响改革效果的制约因素, 尝试为辽宁省教育体制改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共享教育,体制改革,改革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羽艳, 陈菡, 邹智宇, 韩叙.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推广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9 (7) :181-183.

[2] 马潘红.利用资源教室共享融合教育[J].教育与装备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9 (3) :20-23.

[3] 周进, 周仁祥, 马开宏, 张燕明.以公平共享的智慧教育助推贵阳教育均衡发展[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 (2) :73-76

[4] 钱晓如, 付月媚, 王宇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途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9 (10) :226-228.

[5] 孙照辉, 陈少武.高校校际教育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困境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4) :20-23.

上一篇:农业远程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学生个性发展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