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2024-05-17

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行动导向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它在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通过引导课文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与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的法学专业能力,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构建行动导向法的考核机制,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学生一专多能,满足用人单位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使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法学;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

一、行动导向法应用于民办本科院校法学教学的意义

(一)研究意义

1.民办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生俱来具有二重性: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学术研究以“985”、“211”普通高校为代表,职业教育以高职(专科)院校为代表,而作为夹心层,地方普通高校的定位比较尴尬 ,高不成低不就。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此就业结构性矛盾,目前,国家教育部已明确表明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即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其中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1]。因此,民办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是必然发展趋势。

2.法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国是一个属于以成文法为基础的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严谨,客观上要求学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法学专业基础知识。但是传统的讲授法又将学生置于学习的被动地位,法学理论知识枯燥、单调,一些学生上课参与度不高,他们常常是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刷微信,或看其他书籍、做考证课程的相关练习,他们甚至逃课,导致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的学生毕业后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专业人才需求,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对于法学专业的教学而言,如何实现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实现一专多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在此,本文借助于高职院校中推行的行动导向法,由此进行迁移,探究该种方法在民办本科院校法科教学中的运用,推动法科教学的改革发展。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行动导向法最早是由德国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德国创造的Handlung-sorientierung,英译为Action-orientation,翻译成中文为行动导向或行为导向。Meyer认为,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同一[2]。

除了德国之外,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在教育中也特别强调培养人的综合能力。英国在职业教育中认为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美国在实施教育改革过程中,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指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日本提出要发展学生在复杂的技术社会里承担领导重任所必需的想象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2.国内研究现状。行动导向教学是近年来我国引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學理念,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马庆发学者认为,行为导向的教学论通常包括几种具体教学方法,即项目教学法、模拟、表演、案例研究、角色扮演[3]。赵志群教授认为,行动导向学习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本质区别。行动导向学习强调学习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建构,强调个体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的自我反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外部强化因素,把学习看作是外部控制的条件反射过程,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因作用[4]。在社会实践中,行动导向法是职业教育在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的运作,它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中、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推行。

二、行动导向法的基本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行动导向法的基本思想

行动导向法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比较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它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5]。行动导向法的核心在于统一了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行动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今后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民办本科院校和职业教育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行动导向法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思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可以看作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在法学教育中可以吸收的合理内核。

(二)行动导向法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现在的大学生都是1990年后出生的,相对于“70后”、“80后”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个性张扬、乐于表现,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个性发展的需要。

2.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建立在自己的经验背景基础上,无法由他人代替。对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教师和大学生处于同一个信息源的背景之下,教师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甚至有时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信息更新比不上大学生,也是常有的事情。此时教师一方面要及时更新信息,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并注意提炼理论;另一方面就得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因势利导,和大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行动导向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法的核心意图是突出学生个体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的职业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下面笔者就这三方面的能力在法学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

(一)提升学生法学专业能力

法学专业能力是和未来从事法律职业直接相关的能力,是通过专业教学获得的,是法科学生职业能力中的基础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获取法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对于大陆法系的学生而言,他们必须接受法律系统的知识、原理和制度,但是法学理论知识枯燥、单调,传统的讲授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行动导向法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行动导向法主要是通过引导课文教学法的方法实施。即教师首先布置本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讲授出答案,并说明答案中哪些是需要加强理解的知识点,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进行适当的调控,直到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点为止。到后期,可以由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学习任务。这样法科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大大锻炼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该方法在施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它对法科学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对理工科学生不能适用。原因在于法律基本理论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社会生活经验理解课本上的专业知识。二是选取一本合适的教材。教材内容既不能过于简单,对专业性名词没有解释,又不能过于复杂,讨论的问题过多,让学生看不明白,类似于研究生教材,教材的选用应适合于本科生学习。

2.培养学生分析与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对于法科学生而言,此种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

一是案例分析法。法学案例分析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

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法科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案例情境,不断深化理解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形成一种分析、处理、迁移性的应用能力,学习过程潜移默化于案例分析的过程之中。该方法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案例。相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合适的案例一般具有真实性、代表性、启发性等特征[7],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学原理以及法律规范的适用,提升他们的思考高度,培养他们全面的思维能力。

二是角色扮演法。角色理论是通过分析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动逻辑,以阐述社会关系对人的行为的重要影响。这一方法可以运用在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去分析人的动机、策略和现实效果。在法学教学中,角色扮演的特定情境是案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任何一个诉讼案件都会包含不同的角色定位,如原告、被告、证人、法官、律师等,不同的角色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需要,每一种角色都会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最佳行动策略,纠纷的最终解决是在尊重法律原则、规则的前提下多种策略相互博弈的结果。在整个角色扮演过程中,抽象枯燥死板的法律原理、规则被活化在具体的案件纠纷解决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案件、解决纠纷的职业能力。

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这两种教学法关系密切,案例分析的情境中常常可以穿插角色扮演,但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案例分析一般以“事件”为纽带,关注事件发展的最终结果,角色扮演以“人”为中心,强调角色扮演、角色冲突,充分展现不同角色的利益博弈。

(二)锻炼学生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需要的工作方法。对法科学生而言,关键是要具备独特的批判性法律思维。批判性是一种独立的、多角度的分析视角,一名律师需要从多元角度对同一事实和法律提出不同意见,一名法官需要有兼听各方意见并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8],不

能出现舆论审判。

在某种程度上,批判性思维能力比法学专业能力更为重要,因为在信息时代和法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

生在短暂的四年时间内,很难学习完多如牛毛的法律知识,即使学完了全部法律知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法律也会被修改,新的法律会不断产生。所以学生在校学习的不仅仅是现有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形成法律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取之不尽,有助于学生应对将来法律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解决各种复杂和新鲜的问题,成为合格的法律职业者。

另外,在培养法律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学习习惯和日常生活习惯区别开,日常生活中应有“和为贵”的精神,如果学生之间发生纠纷,应该注意包容,会不争辩,惹不起躲得起。但在学习中需要争辩,要培养像法官、律师那样的思维,进行全面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各自站在原告、被告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方法能力的获得可以通过前文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进行,也可以通过现场讨论法进行,在现场讨论中,要求学生从学习的角度去进行辩论,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三)增强学生的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个人所具备的社会交往、沟通,和他人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单指法律职业,它具有职业普遍性。对于法科学生而言,这种能力体现在,一名合格的法学毕业生应当不仅仅了解法律条文,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还应当有与各种相关人员打交道的技能、出庭发表法律意见的技能等。就像一名合格的律师,他除了应当对社会现象有所了解,有能力对事实进行判断,把握社会动态外,还要有能力与各种当事人打交道。但相对于法学专业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言,这种技能和素质的培训往往被学生忽视。

社会能力的训练可以在多种实践场合进行,不必局限于课堂,如学生的社团活动、兼职、创新创业活动等都可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当然在课堂内也可以进行,如角色扮演中的角色互动就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另外,现场讨论法和小组分析法也是比较好的训练方法。现场讨论法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下提高人的沟通能力,这毋庸置疑。小组分析法,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6—7个学生一组,通过小组讨论,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可以培养学生共同的学习情感,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

四、行动导向法考核机制的构建

第一,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机制。有的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能不参加会尽量不参加,对于此种情形,可以通过抽签的形式逼迫其参与,将他们拉入到课堂的情境中来 ,并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记载的重要依据。

第二,选出参与度高、分析能力强、表现积极的学生,用班费给予适当奖励。一方面,鼓舞他们再接再厉;另一面,对其他学生而言,也可以树立榜样,创造良好的氛围,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第三,在学生期末考核中,减少卷面中仅靠记忆就能得分的题量,而要侧重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增加案例分析的分值和比重。

总之,行动导向法改变了教师上课一言堂的教学格局,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它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引导他们学会“思维”和“行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法在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法学教学中的表现是培养学生的法学专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一专多能,满足用人单位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庞丽静.600所本科转型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酝酿大变

[EB/OL].2016-07-10].http://www.eeo.com.cn/2014/

0509/260258.shtml.

[2]刘邦祥,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

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

[3]马庆发.行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取向——职业教

育教学论研究之二[J].外国教育资料,1997,(2).

[4]赵志群.关于行动导向的教学[J].职教论坛,2008,(20).

[5]趙莉丹,李建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行动导向教

学法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2).

[6]刘天君.法学案例教学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海南广

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7]郝晶.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案例教学法探析[J].牡丹江大

学学报,2010,(5).

[8]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

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

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针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上课出勤率偏低、不认真听讲、课前课后学习积极性不高、考试纪律性较差等学风现状问题,文章分别从学生自身因素、客观环境因素和教学管理因素角度分析了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改善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 学风建设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1 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

近年高考生源逐渐减少,民办高职院校生源的校际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如何通过改善办学质量来提高社会名誉度,以此来应对校际竞争,摆脱生源危机,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值得探索的问题。

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通过网上问卷调查、院校走访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广东省内25所民办高职院校各年级专业的601名在校生进行学风现状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总体表现为部分民办高校对学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管理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纯、态度不够端正;学习适应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方法策略不科学,学生厌学情绪和浮躁心态日益浮现。在日常学习行为中,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会不断下降,另外许多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出勤率低、旷课迟到、课堂气氛不活跃等问题突出。大部分人不能做好学习计划安排,只偏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操应用,进入大学后未能改变过去完全依赖老师讲授的学习方式,不能适应大学较为独立自主的学习模式。

2 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因素分析

2.1 学生自身因素

大部分民办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属于学习成绩较差的群体,学习基础不牢,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经过紧张的高考后,来到较为宽松的大学校园里往往会更加放松学习。不少学生旷课睡懒觉,沉迷于上网聊天、看电影和打网络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关于身边是否存在有同学因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习的调查中,仅有13.7%的人认为不存在,52.1%的人认为身边个别存在这样的情况,34.2%的人认为身边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大学教学及学生学习方式与中学具有很大差异,不少民办高职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在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等方面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当中不少人表示来上大学只是为了跟随社会形势发展,混张纸文凭,又或顺应父母要求,不得已继续读大学。这种应付式的求学动机和学习态度,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未来职业规划目标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去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在调查中发现,42.3%的人认为自身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目标及方法等因素对学风状况影响程度很大,45.4%的人认为影响程度一般。此外,52.3%的人还认为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及兴趣也是影响他们是否有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

2.2 客观环境因素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办学体制,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地处偏远郊区,教学软硬件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日常教学缺乏实操实训环节,使学生对理论教学产生厌恶情绪;生活配套服务跟不上,不能给予学生一个安心学习的校园环境。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可知,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宿舍学风和班风较差,部分爱学习的勤奋学生深受此种环境干扰影响,日久后在学习方面也会产生惰性。在调查中发现,41.2%的学生表示曾想过要认真学些专业技能,但散漫的校园环境逐渐侵蚀他们原来的目标,最后他们也只能安于现状,随波逐流加入到“混文凭”的队伍中。近年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失业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社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认可度普遍不高,这些社会形势很容易使民办高职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慢慢会陷入从不思进取、自我放弃到读书无用论的恶性循环中。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物质至上、享乐主义和急功近利等社会不良风气也蔓延至高校,严重影响着民办高职校园风气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

2.3 教学管理因素

目前,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领导管理层变动性较大,教学管理制度也朝令夕改,在学风建设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人只重视对学校基建、招生宣传等方面的投入,对有利于学风建设的软硬件投资以及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经费支出则很少将其纳入到学校重点建设范畴。虽然一些民办高职院校虽已明显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度措施实施方面不能严格执行,使学风建设大多流于形式,例如:教师日常停调换课频率较高、考勤制度不能做到严抓不放、考风考纪制度不能严格执行、补考重修课程缺乏严格的考评态度,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会助长校园“学风不正”的现象。

民办高职院校相对其他普通高校而言,每周课时较多,但工资福利待遇却较低;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现象明显,专兼职、中老青年教师比例不合理,任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这些问题不利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从严重地影响到校园学风建设。一些教师对民办高职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心态不稳,不能全心投入教学管理工作中,有的教师忙于每天备课上课而疲惫不堪,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部分返聘的退休中老年教师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辅导员忙于日常学生管理的一般事务性工作,容易疏忽学风教育工作.

3 改善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的对策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知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上课出勤率偏低、考试纪律较差,因此,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考勤管理,严抓考风考纪,改革考试制度,适当给予学生考试和毕业压力,以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在调查中发现,有64.52%的人认为学校在评优评先评奖学金时,更加注重考试成绩,对学风建设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29.3%的人认为这样做会对学风建设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学校在评优评先进评奖学金活动时,应当结合各专业课程任课老师的意见,适当提高专业科目考试成绩的比重,并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嘉奖力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更多学生争优评先。

3.2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选择旷课或迟到早退,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授课乏味或学生本身缺乏对专业的兴趣。针对此类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优质师资的培养和仿企业教学环境的建设,一方面应不断督促各系专业教师做好授课前的准备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以提高课堂授课水平;另一方面应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与企业实际工作接轨,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特点,将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带入课堂,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各系部还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使专业知识系统衔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未来就业方向,同时还应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学习和探索国内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改善教学软硬件设施,增加实训实操课时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是强调学生动手操作技能。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基础普遍较差,他们对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足够兴趣,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学软硬件设施投入,增加实务型及操作类课程的实训实操课时,抛弃传统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应持续补充、完善教学所需的各种现代化设备设施,建设仿真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枯燥的理论讲授课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务实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4 积极开展和组织参加各类校内竞赛活动,积极开展学习标兵评选活动

从调查中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外内竞赛活动热情度比较高,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以竞赛为载体,经常开展各种与专业知识技能相关比赛活动,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比赛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利用宣传效应营造学习氛围,提升整体学风。先进的个人事迹往往能对群体产生一定的触动作用,学校应该积极开展类似校外重大比赛获奖团体个人、学习标兵、校园感动人物、专插(升)本先进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以点带面,通过宣扬这些优秀学生的个人事迹,号召更多学生向他们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5 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身优势和树立未来职业目标

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目标缺乏规划,即使少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目标,但他们往往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从众心态比较严重,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最后还是形成慵懒的学习态度和散漫的学习生活作风。对此,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做好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教育,使他们树立明确的大学学习生活目标,通过专业毕业就业情况介绍和职业通识教育让学生对未来职业工作有大致了解,从而促使他们逐渐确立未来职业发展目标。与此同时,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使他们比较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劣势,教育他们要克服自卑心理和浮躁心态,应朝着未来职业目标踏实地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磊.民办高校学风的现状分析及建设机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7.

[2] 刘亮军,王金蕊,刘云.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

[3] 刘小张.江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调查研究——以江西S学院为个案[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4] 汤祝琼.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C].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2009年.

[5] 马小红.以特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民办高校学风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2).

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而专科学生又可以分为公办院校的专科生, 他们入学由于有国家财政的支持, 硬件设施的建设有较大优势, 实习实训条件好, 学费相对于民办院校有巨大优势, 所以公办院校的专科学生分数较高, 入学学生整体素质高于民办院校, 有较好的管理基础。民办院校却没有那么幸运, 整个教育支出均来自于学费的收取, 实习实训条件较差, 学费较高, 导致了学生报考人数较少, 进入难度较小。入学专科学生整体素质较差。面对这这些没有参加高考的单招学生或者高考分数在180—300分左右的学生, 务必抓住学生特点, 进行有效管理, 保证学生在学校的管理和引导中, 改掉陋习, 学习本领, 自信迈入社会。

一、民办高校专科学生的显著特点

(一) 意志力不强, 纪律意识淡薄

在中学学习的过程中, 正因为意志力不强, 自制力差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知难而退, 缺乏迎难而上的意志力, 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弱, 学习成绩较差。自制力差, 无法保证学习时间, 面对枯燥乏味的中学生活早已经想要逃离苦海。但是这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 仍旧无法及时改掉自己的陋习, 意志力不强, 自制力差的缺点会延续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进入大学的专科学生, 在高中阶段能够得到班主任照顾较少, 所以中学阶段缺乏管理与关爱, 学生表现出来了无纪律意识, 行为散漫。专科学生入学后, 轻则宿舍卫生、个人卫生不注意, 上课上操出勤率低, 重则出现打架斗殴现象。在上课的过程中, 专科生上课不专心, 精神不集中, 互动不积极的现象较为普遍, 考试成绩普遍较差。

(二) 学生选择性强, 自我意识明显

虽然在进入大学后, 专科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 纪律意识淡薄, 但是作为95后的专科学生的自我意识却很明显。学生喜欢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 在学院的精武门、爱乐社、轮滑等社团中, 精英很多是专科学生, 在整个社团建设和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参加体育运动会成绩明显, 在每年的院部的秋季运动会和校级的春季运动会中, 专科学生单项竞技得分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有压倒性优势。

(三) 喜欢虚拟的网络世界, 沉迷于游戏

随着网络的不断深入, 网络游戏也已经形成不可抵挡之势深入大学生活。大学生活中大量的空闲时间, 已经被这些95后的大学生全部或大部分用在了网络游戏上。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 发现专科生是沉迷于虚拟世界, 沉迷于游戏的程度已经很深。有的学生在网络上结婚, 生子, 已经做了“爸爸”。沉迷于游戏, “王者荣耀”“地下城”“英雄联盟”“吃鸡游戏”等等网络游戏已经比老师更加能深入宿舍。因为沉迷游戏, 学生竟然开始旷课、不参加集体活动, 缺乏体育锻炼。上课期间, 学生低头玩着“王者荣耀”, 无法认真听课, 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 甚至出现较多的挂科的现象。

二、针对于专科生的特点如何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

(一) 用军训树立规矩意识, 锻炼意志力

进入大学的第一课就是军训, 在军训期间, 是对学生进行规矩意识教育, 锻炼意志力的最好时机。军训搞不好, 三年管不了。在学生刚进入大学后, 对于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重新认识, 在熟悉一个陌生环境之前, 每个人都有恐惧心理。一个陌生的辅导员, 刚接触, 脾气秉性摸不清楚, 学生也会心存敬畏。再加之教官的威严所在, 军训期间务必保证辅导员和教官密切配合。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这一段时期, 加大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树立规矩意识, 服从意识, 锻炼学生意志力, 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以减少大学三年的管理成本。用短短的20天左右, 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三年甚至一生。

(二) 管理过程中, 加强引导, 给予选择

在专科学生的管理过程中, 要加强引导。对于专科学生管理, 一味的“管卡压”只能管一时, 不能管长久。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 逆反心理, 导致之后工作很难推进。专科生管理过程中不要出现“你们要怎么样”“学校让你们怎么样”“你们必须怎么做”。在管理过程中要敢于给予学生选择。当一项工作布置, 而且为一件事情先进行合理解释, 正确引导。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加以引导, 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要敢于给予选择, 学生在接受的任务时, 虽然知道不愿意, 但是他们很清楚不得不做。那么就给予学生选择, 给学生一个相较很差的选择, 这样既能让学生最后选择老师布置的任务, 又能让学生满足自己的选择欲望。最后学生认为会认为自己选择的, 必须认真做好。学生自我意识较强, 那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面子。作为老师, 不能一味的满足自己的自尊心, 而不考虑学生的自尊心问题, 学生一旦认为自己人前丢人, 那么以后对于该学生的管理基本宣告无效了。引导既要会“动手术刀”的快速处理, 又要会“熬中药”的小火慢熬, 不能急于一时的管理, 也要学会细水长流的“好事多磨”。

(三) 了解网络游戏, 寻找共同话题

95后的学生现在已经离不开网络, 也已经离不开游戏。既然离不开, 那就进行合理引导, 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游戏时间, 减少游戏时间, 参加集体活动, 参加体育锻炼。现在学生玩到网络游戏基本作为老师应该有所了解。看到学生在宿舍“开黑”玩游戏的时候, 随便聊几句, 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而对他们进行引导, 合理安排时间, 参加集体活动, 按时参加教学活动。

专科生的管理虽然会身心俱疲, 但是如果能够跟学生“玩”在一起。在玩的过程中严格管理, 耐心引导, 树立纪律意识, 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以让让学生在“心”中接受老师, 从接受一所学校, 再到接受各项制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辅导员手里既有“手术刀”快刀剜疮, 也要有一个“中药锅”小火慢熬。

摘要:专科学生已经占了高考录取的半壁江山, 针对如此之大的一个群体, 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如此大的群体。对于在高中阶段学习基础差、自律观念弱的专科生而言, 进入大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已经成了比较普遍的现象, 然而在专科生管理的过程中, 老师们仍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辅导员手里既有“手术刀”快刀剜疮, 也要有一个“中药锅”小火慢熬。与学生身在一起, 心在一起, 志在一起, 乐在一起。

关键词:95后,专科学生,引导性管理

参考文献

[1] 马若伦.浅论专科生管理教育工作的特点[J].科技信息, 2009 (32) :748.

[2] 王怡青.关于高校专科生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创新科技, 2013 (5) :90-90.

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转型发展规模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设置不合理、后发优势不明显等问题。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从办学质量定位、办学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这五方面突破。

自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至今已经两年多了,全国600多所本科高校都根据新时期我国经济形态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转型发展。民办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股转型的改革浪潮,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

就山东省而言,在《意见》的指导下,民办本科高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和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山东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从目前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现状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若找到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将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民办本科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也可为教育主管部门及政府、企业相关部门制定民办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面对新时期所呈现的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等新特点,山东省民办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规模:数量稳中稍增,后续力量不足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民教处公布的数据,截止2014 年,山东省的民办本科高校数量趋于稳定,经过大浪淘沙的竞争生存下来的老牌民办本科高校,经教育部批准陆续升本,开始向高水平民办本科高校发展。截至 2017 年底,山东省各级各类民办本科高校40所,其中本科高等学校12所,独立学院11所,高职(专科)14所。在校生36.84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8.46%;专任教师18981人,占全省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7.62%;教职工总数达27027人,占全省高校教职工总数的17.98%。从这些数据看,民办本科高校后续力量发展不足,这对于以职业教育起家的民办高校来说,不利于其进一步的发展。现有的民办本科高校只有几所实力相对较强,大部分学校实力和全国民办高校相比差距较大,致使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后续发展力量不足。

所处区域: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省会及沿海地区

地域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特色鲜明地域的高校,学生的就业率高,反之亦然。这就导致民办本科高校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蓬勃发展,而在偏远地区发展缓慢。从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的分布地域来看,民办本科高校主要遍布山东省各地,但区域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表1 民办本科高校所处地域看,山东省 12所民办本科高校,其中 10 所位于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根据课题组调研数据,山东省另有14所民办高职(专科院校),其中10所位于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可见,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發展地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济南、沿海城市青岛两地,其他地区虽然也有民办本科高校,但都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可持续发展实力不够强劲。

自我定位:定位盲目,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近几年发展迅速,从最初的非正规化办学到现在的规模化正规办学,从非学历教育到现在具有颁发本科学位证书资格的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层次逐渐多元化,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普遍存在着定位趋同盲目,低质同构、贪大求快的弊端。

具体表现在办学类型、层次、规模等问题上不切实际,都希望把自己学校办成高水平本科院校、全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民办大学,这种盲目的定位导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准,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部分民办本科高校为争夺有限生源,实行地毯式轰炸、传销式宣传,夸大其辞甚至诋毁其他民办本科高校。有些学校为了招满生源,过度降低录取标准,使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甚至有个别学校因找不到生源而倒闭或暂停招生。

如在2012年专科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山东省仅有29所完全“吃饱”,至少有19所院校计划缺额在千人以上。如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在省内三次投档仅有200多人,缺额1000多个计划,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在省内三次投档都只投出了不足百人。

专业设置:过度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战略规划

“高校专业设置应着眼未来,对学生和社会负责,它既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学校人力、物力和智力等资源的储备。”以此来看,民办本科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遵循市场的法则配置资源,虽然提高了办学的经济效益,但却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和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学科专业设置缺乏战略眼光,价值取向功利化,导致各校重复设置。

山东省大部分民办本科高校设置专业和招生多集中在市场短期需要的热门专业,如财经、物流、学前教育、旅游等,但符合潜在需求且能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专业较少,如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盐化工及海洋化工产业发展、信息服务、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园区发展、交通运输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利发展、土地开发利用、海底矿产勘探开发开采输送加工等,而且专业设置及发展与行业、企业和职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对市场所需人才数量和规格及发展趋势调查不够深入,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不能密切联系,对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特色考虑不充分等。

后发优势:竞争优势尚未形成,软实力仍需强化

后发优势理论本是针对经济领域的学说,也常常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此理论引申到教育领域,对民办本科高校来说恰好符合,即民办本科高校的后发优势。

从改革开放起始,追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逻辑和特征,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异军突起、蓬勃发展、迅猛壮大、逐渐收缩、转型谋变、特色提质六个时期。在这一曲折发展过程中,作为应具有“后发优势”的民办高等教育力量,民办本科高校在发展模式上本应该具有办学理念的创新优势、发展模式的借鉴优势、发展路径的比较优势、社会资源的获取优势、政策支持的环境优势等等,但从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历程看,后起的民办本科高校经过大浪淘沙的竞争,一些竞争实力弱小的学校被淘汰,脱颖而出的都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学校,这些学校虽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并且争取到了政府与社会的认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但从发展状况看,基本是拷贝和复制公办学校已有的“范式”路径,自身在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内涵提升、特色凝练、品牌建设等方面还欠缺。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的突破口

通过上述对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梳理,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实际,探寻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的突破口,不仅是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从课题调研实际看,在转型发展大势下,民办本科高校持續健康发展的突破口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办学质量定位的突破、办学层次定位的突破、学科专业定位的突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突破以及服务面向定位的突破。

办学质量定位的突破

如何找到引导学校发展的、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及与此相联系的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使社会公众能正确理解和识别其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征,这就是办学质量的定位。

如前所述,目前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发展规模和所处地域均具有局限性,从短期来看不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就现状而言,若能有效利用这种弱势,变不利为有利不失为一种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首先,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山东省民办高校可联动发展,即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要素协同、错位竞争”等互动模式集体发力和协同作用,必能充分发挥民办高校面向社会办学的自主性作用与市场在供需结构调节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民办高校提供更多“精准性、有效性、引领性”的教育供给,形成更加优质、多元和可选择的民办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从而实现“内涵发展”“创新驱动”的转型。

其次,要提升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质量,必须进行差异化的选择,“探寻差异化战略,通过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差异化’选择,走特色与个性发展道路”。

办学层次定位突破

对高校来说,办学层次的定位是最基本的定位。办学层次主要是指学术贡献以及人才培养层次。在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中,按照学术科研水平的不同,一般把高等学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民办本科高校还不可能定位于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

按照《意见》,民办本科高校的定位应该是“技术应用型”本科高校。2000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迈进的历史转折阶段。国内上千所一流高校、重点高校、地方高校、职业院校、民办院校等卷入了数量规模扩张和院校合并的浪潮中。

但有些民办本科高校,如青岛滨海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并没有盲目追赶风潮,而是清醒敏锐地审时度势,在质量、规模、效益和速度之间实现均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就如何办好高水平的民办本科高校提出了调整结构、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创建特色的发展思路,尤其是2015年《意见》下发后,两所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明确的发展阶段目标定位,目前学校稳定办学规模、注重内涵发展,实现平稳上升,办学声誉较高。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突破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等问题,不同层次的高校,其培养规格要求和服务行业类型、工作岗位种类等是有差别的。高校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确定以培养哪种规格的人才为主体,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结构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价标准。转型时期,民办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基础厚、口径宽、重实践、善应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按照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型定位,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对于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来说,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使所培养的人才具备谋职生存的专业技能,适应市场的专业定位,基本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质量。此外,民办本科高校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缩小与公办高校的差距,在教学工作上有所突破,形成一定的竞争力。

学科专业定位突破

学科专业定位是指学校对开设什么样的学科专业、构建什么样的学科专业体系的定位。在转型发展时期,民办本科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在学科专业设置定位上有着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科专业的定位上,民办本科高校一定要坚持按需建设与“产销”对路的原则,将生源充足、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热点专业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挖掘与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

对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而言,在学科专业的定位过程中,民办本科高校应在国家高等教育整体的学科建设原则指导下,主动对山东省社会经济需求的种类、程度以及学科建设现状进行调整和优化,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确定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为地方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同时,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与结构的调整要以社会需求、学校办学条件和质量的最低保障为前提,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突破

“‘地方性’是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既是其应尽的职责,也是衡量其是否实现转型发展的标志。”高校服务面向的定位是指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找准自己服务社会的空间和地理范围。

按照学者们提出的“第三职能理论”,大学的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这说明大学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校自身职能扩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就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而言,在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方面,建立合作关系,使转型民办本科高校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

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和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格局。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战略,加快建立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万众创业的一体化发展机制。

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经历了依附发展到相对独立、单轨统一到双轨并进、自主招生到分类考试的演进历程。总体来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也面临选择性程度不够,考试招生的改革动力、主体身份,招考监管不明确,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在制度供给质量、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机制、考试招生形式、分类考试基础上的“分类”及按照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考试招生制度;分类考试;自主招生;高职院校;制度变迁

分类考试是我国高考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是对“统一考试,分批录取”传统考试招生模式的重大变革。两种模式、两条路径的选拔方案,使高职院校、普通高校两类人才选拔方式由“单轨统一”走向“双轨并进”,使高考制度与我国的教育实情及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更为匹配。在“分类考试”的政策安排中,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开始作为高考制度体系的子系统,专门服务于高职院校人才遴选,考试招生制度的体系独立性逐步凸显。但是,分类招生并非是对已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否定,而是为改革与创新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在完善与继承的基础之上,探索符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诉求的考试招生制度。

一、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基本模式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基础模式、主导模式、政策模式。这三种模式的演进也基本反映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由依附到逐步独立的变迁方向,体现出了高职院校身份的排他性不断确认的过程。第一,基础模式:统一高考。统考模式即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自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就遵循“统一高考”的模式进行招生录取。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体系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沿袭了这一制度安排。截至当前,統一高考依然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考试招生模式。第二,主导模式: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模式是高职院校主导的考试招生模式。在统一高考的制度环境中,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新的考试招生模式,并形成了“单独招生”“自主招生”“提前招生”“单招单录”“技能拔尖人才”等考试招生形式。从其实质来看,这些考试招生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统一高考制度的主导地位,也没有实现考试招生与院校类型的联姻。第三,政策模式:分类考试。分类考试是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分类考试、分类招生的考试招生模式。进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周期后,分类考试成为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将考试招生制度与生源类型、高职院校类型联系起来,实行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模式。这三种模式呈现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类型形态,也呈现了其制度变迁的演进历程,反映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由具有明显依附性的制度变迁,向凸显身份独立性的制度创新方向转向。

二、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的成效

从以上所述及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三种模式来看,弱化统一高考与强化分类考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政策变迁与实践改革的基本趋势。贯穿其中的中心命题即是符合高职院校属性要求的“自主招生”(这里的自主招生是指除高考之外的,由高职院校组织的考试招生方式)。这是因为,在趋势变迁的宏观环境中,自主招生是改变传统统一高考的绝对主导地位、凸显分类考试趋势目标的核心内容。随着自主招生由补充角色到主导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的成效也逐步呈现出来。

(一)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

长期以来,普通高考占据着高考制度的绝对主导地位,高职院校长期依附于普通高校的统一考试招生制度[1]。但是,这并没有阻碍高职院校探索相对独立的考试招生模式。总体来说,这种自主探索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主导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实践探索。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各级政策及本科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探索高职院校主导的考试招生模式。其体现出比较明显的路径依赖的阶段性特征,略滞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考试招生制度。如有研究者就提出,高职单独招生改革体现出既依附又区别于学术型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特殊发展关系[2]。这也表明其制度安排依然处于依附发展的阶段,但是这种依附发展体现为制度的“移植”或“学习”。2005年,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3所民办高职院校率先试点。以此为计时元年,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自主改革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同意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四省在部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复函》,确定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为首批试点院校。在单独考试招生的探索过程中,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比如,湖北省2011年首创“技能高考”[3],江苏省2010年在苏南地区实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探索,安徽省的单独招生改革等。这些都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重要实践。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适度超前于分类考试的政策安排,而并没有改变统一高考的主导地位,这是由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依然处于国家主导统一高考的制度变迁阶段。

第二阶段:国家推动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建构。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分类考试”的制度环境中,实现考试招生与高职院校的科学匹配,形成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其阶段特征是基本实现了从依附向独立的转型。依据政策要求,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和培养需要,规范实施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各省已经出台了“分类考试”制度实施办法及进程安排。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成为提前招生试点院校,正式由自主招生跨入提前招生。提前招生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5所学校,2016年,提前招生计划报名2390名,共录取414人[4]。分类考试背景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遵循“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开始探索符合“地域高职教育特色”的招生模式。2010年,江苏省在部分民办学校开始试点注册招生,之后逐步推广。山东、河北、辽宁、陕西等也开始试点注册入学。通过注册入学,弥补了高职院校“招录缺口”,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提供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有效利用,提高高考的制度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制度供需的基本逻辑来看,注册入学制度暂时缓解了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的生源供需矛盾。这一阶段改革基本形成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体系与实践模式。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的快速推进得益于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国家主导统一高考转变为推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并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上升到国家层面教育战略布局的重要地位。

(二)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是渐进性制度变迁的过程,逐步实现了统一高考模式向多元考试招生评价模式的转变。在政策推进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参与程度和改革涉及的范围逐步扩大。以单独招生为例,至2008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由开始的4个省份8所高职院校增加到8个省份2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扩大到200所,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及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3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所包含的高职高专院校均开展了单独招生试点。从政策安排的推进过程来看,单独招生改革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创新,但又遵循了渐进性制度安排的基本逻辑,其范围的逐步扩大为推进高职院校探索独立的考试招生模式提供了实践佐证。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不断落实,“分类考试”的实践先于政策出现。诸如湖北的技能高考、湖南的职业技能测试、浙江的提前招生、江苏的注册入学等改革,其实质是以“分类”模式,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其有别于早期的自主招生和单独招生,并不是对本科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借鉴与移植,而是主动呼应高职院校类属特征。当前,分类考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计划招收的中职生源占比为10.92%,其中对口单招占比为9.44%。面向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生源占比为37.15%,普通高考占比为51.93%[5];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招生生源中,普通高考招生占比为42.41%,单考单招生源占比为27.79%,“3+2”和五年一贯制转入占比为16.47%,提前招生占比为12.99%[6];2015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考生源占比为84.49%,自主招生占比为8.33%(其中,中职为0.87%),“3+证书”高考占比为4.21%,三二分段占比为2.97%[7]。诚然,分类考试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统一高考主导向分类考试主导的转变依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甚至在某些省份,依附于统一高考的考试招生制度模式将长期存在。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逐步完善

制度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依据与保障条件。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制度变迁历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作为“高考改革”的应然组成部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并没对其进行专门的制度安排。在政策缺位的前提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实践探索领先于制度安排,但仍未改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传统路径依赖。直至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不断被凸显,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才开始承担了“试验田”的角色[8]。2006年“单独招生”政策颁布并实施,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才正式进入基于类属特征的制度设计阶段。形式的多元化并不是对单独招生形式的否定,而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实现路径的多元化。究其实质,单独招生是高职办学类型特征的突出体现,是我国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定位和要求采取的特殊人才甄别方式。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标志,高职院校开始进入“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新阶段。之后,各级政府在贯彻落实“分类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录取”的进程中,对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模式、招生对象、招生形式、考试内容及录取方式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安排。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也基本形成了以统一高考为主导,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为主要方向的制度变迁新趋势。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分类考试政策实施以来,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考试招生形式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強。但从实践上看,普通高考在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中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从完善到落实、直至全面实施的进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选择性”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本质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模式并没有完全形成,其模式的特殊性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根本原因在于界定考试招生制度的“选择性”时,忽略了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选择性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本质特征,选择性高低决定了考试招生制度的公平程度与科学水平。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符合高职院校发展阶段、类型属性及人才培养特征的人才选拔机制。这种人才选拔机制的特殊性在于多元“选择性”的安排。第一,体现选择主体的基本需求。这是选择性的基本内涵,也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选择性”的底线。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政策安排初衷在于提高学生与高校的选择适合度[9]。在这个方面,分类考试招生通过生源分类、分类考试,基本契合了不同类型生源进入高职院校、高职院校选择不同类型生源的诉求。第二,体现高职院校的特殊要求。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选择性既要体现院校类型特征,也要兼顾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殊需求,二者构成了考试招生制度合理与合法的基础。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机会供需逻辑,供需结构失衡的现实决定了选择性的高低;二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逻辑,职业性决定了选择性制度设计依赖于职业需求;三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与实践的逻辑,政策空间与实践创新提供了选择性的新形式。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对选择性的安排主要解决高职院校与生源的科学匹配问题,也就是选择性的第一个层面,而对于当前面临的生源规模的合理分流,并没有给予合理的制度设计。但占据高等教育规模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规模稳定是保证高等教育系统安全的首要任务。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稳定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面临的主要时代命题,也是其选择性应该包括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三个基本要素依然比较模糊

第一,改革动力:生源多元化与院校类属特征。高考制度是协调生源供需的制度安排,是基于供给与需求逻辑而形成的遴选工具[10]。由此可知,考试招生改革也就存在两个基础动力:第一是为高职院校选择合适的生源;第二是为生源提供不同的高职院校。从制度变迁视角来看,考试分类依附于高等院校分类。分类考试的制度设计中,考试招生形式的多元化能够分配不同生源获得高等职业院校的入学机会。但从现实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生源结构依然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体、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为重要补充的二元生源结构。多元化考试的选择功能,转为补偿性的评价功能,使其选择性逐步降低。低选择性的考试招生制度如果缺少科学的遴选机制,那么生源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将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主体身份:学校主体与企业主体。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考试招生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将产教融合理念融入改革内容是必然趋势。分类考试中,考试招生自主权逐步下放,高职院校主要参与主体与实施主体的身份被确证。以行业企业组织为代表的“产业主体”的考试招生参与权利的界定比较模糊。产业主体的缺位或者定位模糊造成高职院生源知识能力结构与“产业标准”脱节。在政府推动、院校主导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中,行业企业参与机制缺失,弱化了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办学主体身份,有违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逻辑。

第三,招考监管:权力下放与权力监督。与分类考试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改革是考试招生权的下放。省级统筹、院校主导成为考试招生管理的主要特征。各省负责统筹省级考试招生;单独招生的文化和技能的考试科目、内容、方式和录取办法由学校确定,并报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备案。但考试招生权的监管机制处于相对缺位状态。新时代的分类考试制度依然是新生事物,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分类考试依然处于不完善阶段。在考试招生权下方,高职院校权力监督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管理权力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可能存在过度增加制度交易成本的行为。如各地区在落实分类招生中实施注册入学制度,其多元化程度正表明了考试招生权的分散化与监督管理举措缺失并存的现实问题。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中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招生方式和考试内容(科目)是高考改革的基本内容,考试内容的改革通常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不仅影响高校选拔人才的规格,而且对于中等教育的导向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考试招生内容的设计在高考改革中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与更为重大的意义。分类考试改革从形式来看,是基于分类的招生形式的改革,但其实质是“知识+技能”考试内容的变革。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如何体现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1],是分类考试面临的关键问题。考试内容是发挥考试导向功能的根源,是助推教育系统变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所在。

考试内容主要分为考试、考核两种。考试内容主要是针对文化素质考试和职业能力测评,考核主要是针对学业水平综合评价、技能评价等。“雙轨制”高考制度构建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妥善设计高职院校招考中职考生的“职业技能”测试和普通高中考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12]。但是,当前关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安排重点是对考试方式的程序设计,而对考试内容缺少指导性政策。针对考试内容,《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提出,技能科目主要考察考生通用技术基础、职业倾向和职业潜能等内容,可由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考试,也可以使用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科目成绩或由招生学校组织校考。文化成绩可结合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使用考生部分高考科目成绩或由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组织高等教育入学统一考试。但是,鉴于各省及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异,考试内容选择通常被基于“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职业适应能力测试等代替,表现为文化素质等同于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职业技能等同于职业适应能力测试或者技能大赛获奖等。尤其是在学校招录权下放的背景下,各校基本沿用了全省相对统一的考试内容标准,对于行业或者企业的特殊诉求,并没有将之在考试内容中充分体现出来。考试内容的这种政策确定性安排,导致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可能产生的不确定结果,即高职院校遴选的人才能否在专业成长起点上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制度供给质量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解决的是教育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是招考制度改革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其直接决定改革的原则、目标及主要任务。综合本次改革的背景及实施情况,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首要解决的是教育问题,这是高职院校社会责任的最终目标。鉴于此,完善制度设计需要厘清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明确效率优先,在坚守公平底线的基础之上,完善符合高职院校类属需求的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弱公共性的制度安排。二是理清中央-地方的管理权限,建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省级主管、国家监督的制衡机制,国家发挥好引导与监督作用。三是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保证选择性考试招生制度与非选择性考试招生制度的科学性。四是解决好试点与全面实践的关系,在试点选择过程中要兼顾到不同类型高职院的特殊性。五是加强考试监管,对考试招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新领域加强引导与监管,如加分政策、注册入学等。

(二)建立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的长效机制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体现出的特征之一。针对当前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改革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章立制,将行业企业参与进行制度化、组织化,推进专门制度安排,建立包括行业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的第三方考试评价组织机构。二是扩大参与范畴,应推动行业企业参与招生计划制定、考试内容及评价标准制定,在职业技能测试环节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三是在不同类型考试招生形式中体现行业企业参与的差异性,如现代学徒制招生可以实施由行业企业主导、院校参与的考试招生模式;在注册入学中引入行业企业评价,提升制度设计的科学性。

(三)推動考试招生形式的创新发展

鉴于我国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异性和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愈发多元化,进一步创新考试招生形式,实现考试招生制度与高职院校发展的科学联姻,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一是维护特殊群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分配公平,以“申请-考核”考试招生形式,维护生源与院校的公平选择机会。二是科学安排不同考试招生形式生源构成比例,明确考试招生在普通高考及分类考试的生源比例结构,同时根据报考情况,科学确定不同招生方式招生计划比例。三是推进技能拔尖人才入学标准,坚持成果评价与面试结合(成果答辩),实行入学之后再评价的多层次评价模式。四是实现注册入学由生源补偿向形式补充的方向转变,并逐渐扩大注册入学的范围。

(四)探索“分类考试”基础之上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体系内部分类机制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是基于院校考试分类的产物。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在类型、办学水平、布局及属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较为复杂。因此,在分类考试制度背景中,各省应统筹推进本省高职院校招生改革。同时,各省应根据院校类型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推动地域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方式创新。因此,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分类机制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探索不同的招生形式,形成不同的考试形式和建立差异化的管理机制。这三方面的前提是建立高职院校分类机制,形成体系化、系统化的高职院校结构图谱。

(五)改革专业招生模式,完善“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录取形式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是“专业”为招生分类的基本单位。但是随着新技术、新岗位的不断出现,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始转向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以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为基本招生分类单位,有助于开展基于专业群的宽口径人才培养。另外,按照专业群和专业大类进行招生有助于节约招生成本。通过改革基于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的“技能测试”内容,可以更好地体现专业通用技能,提升考试内容的效度,节约考试成本。这种招生考试方式的关键点在于,制定招生计划及编制考试内容时,按照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进行,考试内容要能反映专业群所涉及专业的基本通用知识与技能。

参 考 文 献

[1]蒋丽君,边新灿,卓奕源.对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7):97-101.

[2]蓝洁,唐锡海.中国高职单独招生改革十年的回顾与检视[J].教育与职业,2015(35):10-13.

[3]詹嘉仪.“技能高考”: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论述——以湖北省为例[J].教育与考试,2012(3):20-24.

[4]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6-01-16)[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6092.

[5]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2-2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5661.

[6]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2-1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6092.

[7]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3-2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5243.

[8]杨卫军.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19-23.

[9]柳博.选择性:高考制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研究,2016(6):72-80.

[10]李小娃.效率导向视角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实践逻辑与改革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7(13):25-31.

[11]田建荣.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设计与推进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0-26.

[12]何颖.高考双轨制改革:受教育权深化保障的有益机会[J].重庆高教研究,2015(1):20-25.

Key words entrance examination institution; classifying examination; autonomous enrol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stitutional change

Author Li Xiaowa, research assistant of Shunde Polytechnic ( Shunde 528333)

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侧重提高学生实践业务操作能力。目前民办院校普遍开设有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以理论学习为主,以教材为中心展开教学,但也开始逐步重视实践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推广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行难度较大等问题。要提升教师行为导向教学技能,强调个性化教学方案,选择适合行为导向教学的专业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形式和比例、配备相关教学设施与环境。

关键词:行为导向;金融;民办院校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教学出发点,教学内容被逐层细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作为学习的行动导向,全面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通过引导和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民办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的特征

(一)金融专业教学仍以理论学习为主

金融学专业理论是一个庞大的复杂体系,很多技术分析和实践操作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数学基础或者经济学基础理论。所以现有的民办院校金融专业教学很重视经济学、金融学的基础教学,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都属于这类基础教学,这类基础教学学时、学分都高,讲授内容以经济学相关名词含义和基本理论、理论模型为主,理论性很强。即便是实践性很高的专业课如证券投资学、投资基金学、期货交易、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等课程,受到实验室和教学软件的限制,也往往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金融专业的实践操作往往需要一个操作周期,学生应该在反复的操作中提高对技术分析的理解和操作手法的熟练程度。目前的金融专业传统教学是没有足够的学时和相应的软件、实验室供学生实践的,所以,目前的民办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仍是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

(二)金融专业教学以教材为中心

金融专业知识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相对抽象。现阶段民办院校的金融专业教学主要以任课教师选取难度相对适宜的教材,以教材为教学中心开展全部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成体系,但是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都过分依赖教材所传达的知识体系,而忽略了金融实践。而且金融行业创新产品、金融发展模式层出不穷,金融监管政策也不断变化,例如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等,这些金融实践在教材中体现必然是不足的,但却是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是将来毕业从事相关工作必然要应用的知识。这对传统的理论教学提出了挑战,目前各民办院校的金融教学都开始注重金融案例的教学方式。

(三)逐步重视实践教学

一般来说,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所以近年来,各民办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都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例如,建立各种金融学专业实验室尤其是应用型实验室,购置相关的金融模拟交易软件,提高实验室开放时间和教学比例,积极参加各种专项金融模拟竞赛,尽可能地提供相关金融岗位实习机会,引进具有金融相关行业从业经历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或者专业导学等等。目前,民办院校金融学专业普遍建设有专业实验室,配备有相关的金融专业教学软件,实践教学环节占比基本能够达到20%左右。

二、民办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开展“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难点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行为导向教学法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具备相对扎实的基础知识,团队合作和参与性强。但是民办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较差的情况。他们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课堂上极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自控能力强的同学,往往会积极参与,紧跟课程进度,在团队行为中会居于主导,甚至是各项任务的主要完成人;而基础差又学习主动性差的同学,很可能无法参与到每个项目当中,甚至出现搭便车获得成绩、实际没有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情况,这直接导致团队行为导向的教学环节出现一两个学生在学在做,而很难进行团队合作。

(二)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民办院校金融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显然是不够的,一般受制于两个方面,第一,金融相关实践基地不易建立,民办院校一般很难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营业部门建立实习基地联系,金融机构与普通企业不同,一般很难安排一定规模的短期实习岗位。例如,金融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很多学生的实习岗位都是某企业的会计岗位或者销售岗位,真正能够在毕业前进行金融相关岗位实习的学生比例很低。第二,民办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以实验室+模拟软件为主。受到资金的限制,民办院校的各类金融模拟交易软件购置的不够齐全。基于此可以看出,民办院校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和合作程度不够,缺乏全真化教学和实训,这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也是开展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难点之一。

(三)实践教学实行难度较大

民办院校目前的金融专业教学主要偏重理论,实践教学严重落后理论,这对于实践操作性很强的金融专业学生培养是不利的,例如商业银行各基本岗位的基本操作,股票、基金、期货等金融产品操作的实战经验并能向客户提供可以让人信服的投资建议等,这些能力都不是仅从相关金融概念和经典理论中学到的,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过程,通过反复的实践操作才能掌握其流程和技能。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金融实验室模拟操作是主要实践教学手段,但目前看,民办院校实践课教学仍以教材为中心,与实际岗位操作有差异。而且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受到实验室资源的限制,实践教学一般不能够随时进行,大都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集中进行,这样的教学安排没有将实训课融入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相对较差。民办院校的金融实践教学很难做到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实训时间,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即便有实践教学环节,往往由于学时较少难以在实验室进行。

三、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在课堂运用的措施

(一)提升教师行为导向教学技能

行为导向型教学法目前并没有在民办院校普遍开展起来,所以任课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例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因此,要开展相关的教学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既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又熟悉新的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积极对接相关金融机构或者引进双师型专业教师,让教师先对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和经营过程有深入了解,有助于教师结合相关金融理论知识,去合理设置若干项与课程有关且成体系的教学实践任务,通过实践项目任务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去分组完成实践任务,达到行为导向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业务能力。

(二)选择适合行为导向教学的专业课程

金融专业教学需要传统理论教学和行为导向教学的有机结合,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为目标,尽量提升行为导向教学的授课比例。传统教学有助于形成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尤其对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民办院校学生,一些专业基础课需要传统教学方法为主来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基础的搭建,让学生实现对基础知识全面和系统地掌握。在此基础上,对于涉及学生未来就业能力需求较强的专业课,进行行为导向教学,并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尤其在学生的选修课中,提高行为导向教学的比例。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所选,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行为导向教学目标。

(三)强调个性化教学方案

教师在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主要的教学目标。课程不同、班级不同,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实践任务设计不同,所以要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行为导向教学方案一般需要涵盖“情境导入、教师讲授、自主学习、探究讨论、练习巩固、考核评价”等多个环节。例如,情境导入可以有多种方式,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经典案例、简短的相关小视频、相关的小故事、某些实践经历等等。合理的有意义的情境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兴趣,实現主动学习的目标。所以针对不同课程、甚至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教学方案设计是必要的,要求教师对课堂和教学的把握程度更高,并实现教学功能向教育功能的延伸。同时,教师要有能力控制课堂,不同学习项目要注重难度适中、前后衔接,并根据教学效果及时动态地调整教学方案,如怎样和课堂参与度低的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小组成员的及时调整、考核的相对公允客观等等。

(四)增加实践教学形式和比例

金融专业的特点和民办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然要求金融专业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要尽量增加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学时比例,而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也主要将应用于实践教学较多的金融专业核心课。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等课程中,按照课程所对应的岗位进行实岗实务进行行为导向教学的设计,按照岗位认知阶段、轮岗实践阶段和顶岗实践阶段流程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和创业能力。积极参加各级金融专业竞赛,尤其是岗位模拟竞赛、商业银行模拟经营、外汇交易、股票交易等,实现“以赛促教”,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下,展开团队协作,无论是赛前的集中培训,赛中的应对策略,还是赛后的经验总结,对于提升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都是课堂教学不能够达到的,可以作为行为导向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

(五)学校要配备相关教学设施与环境

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引导为主,理论讲授相对较少,注重大规模的与学生交流和指导。为了更好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和保证教学效果,必然要求小班级教学,尽量避免合班上课的情况。要配置有金融专业实验室,各种教学设施和仪器例如电脑投影仪、张贴版、大白板、卡纸、磁板、实物展台、相关课程软件、足够的耗材和场地等。

参考文献:

[1]高华.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从企业用人标准[J].现代商贸工业,2017(8):165-166.

[2]李光.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178-179.

[3]李华娟.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106-108.

[4]陈士亮,王晓望.行为导向教学论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5(12):50-52.

上一篇:股权投资成本处理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创新学习有效途径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