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征文范文

2023-04-26

幸福家庭征文范文第1篇

身边的幸福

一说起幸福,大家一定并不陌生,说不定还有人经常挂在嘴边呢!可是,我们并不知道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时候老百姓的物质生活还是极其贫乏的。所以,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这些后代能够幸福,实施了很多政策。

记得在我六岁那年,我刚好要报名上学前班。报名前一天,妈妈还在家里抱怨道:“现在报名肯定要很多钱,如果是这样,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到哪儿去弄这么多钱呀?”可是,到了报名的那一天,妈妈的反应却与当时说这话时截然不同,我见妈妈乐得合不拢嘴,就问道:“妈妈,你今天捡到钱了吗?怎么这么高兴呀?”妈妈笑着说:“比捡到钱还要高兴。”我有些等不及了,连忙问:“什么事啊?能比捡到钱还高兴?”“先卖下关子,等下我要对你奶奶说,我说的时候你在旁边听着就是了。”妈妈这一卖关子,我便更加着急了,真想一下子就知道什么事让妈妈这么高兴。不一会儿,奶奶洗衣服回来了,妈妈一一说明了她高兴的原因。原来,自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安徽省各地便实施了这样的政策:免除了学生们的学杂费。对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国家更是免除了我们的书本费,这样就对有困难的家庭给予了莫大的帮助。听说,以后还会减轻我们这些有学子家庭的负担呢!听到这儿,妈妈和奶奶都笑了,她们笑得是那么的明媚,宛如灿烂的阳光。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社保”这个词语,社保,是社会保障的简称,而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所以,人们都形象的把社保比做

1( 共2页)

张溪镇兰桥小学六年级章鹏亮

生活的“安全带”。有一天,一群人来到了村长家,说是政府要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补贴一些费用,一听这个消息,外公和外婆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已经是60多岁的老年人了,符合要求,可以领取“赡养费”。外公和外婆很节俭,就连平时都很少看电视,所以,这个意外的“赡养费”让外公外婆很吃惊,因为“赡养费”是个多么遥不可及的词语啊! 这次政府居然落实了这一政策。每当外公和外婆领过政府给的“赡养费”时,都会开心地笑,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伟大啊!

当然,国家给予我们的“幸福”政策远远不止这些,有一首幸福民谣写到了很多“幸福”政策:

种地不交税,

上学不付费。

养老不犯愁,

看病不太贵。

身为其中受益的一员,我应时刻记住:祖国给予我幸福,我也要让她幸福。

幸福家庭征文范文第2篇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参加建设幸福中国读书教育活动,通读《建设幸福中国》读本,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对幸福生活的认识,明确了肩负建设“幸福中国”的责任。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今天我要说:“我为建设幸福中国而学习”。

通过读书教育活动,我增长了知识,了解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幸福起来”的不寻常的历程,认识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爷爷说,他小时候生活在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战火纷飞,甚至连生命都无法保障。爸爸说,他小时候,吃的以粗粮为主,穿的多是旧衣服,住的是低矮的草房,没电视看,甚至连自行车都没有,那时候,偶尔吃顿好的、穿件新衣,都感觉好幸福。可是在我的记忆中,从懂事起,住楼房,家电齐全,吃穿不愁,出行打的坐车,甚至生活中都是一家人围着自己转,可自己却总是没有什么太多幸福感。通过学习和对比,我才认识到原来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躺在蜜罐里不知道甜,和父辈们相比,其实我们的生活是最幸福的和来之不易的,只是我们原来不懂得去珍惜和体会。

通过读书教育活动,我明白了幸福生活是靠劳动来创造的,做人要勇于奉献,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父辈们通过奋斗和奉献,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必须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争做“幸福中国”的建设者,让中国更加繁荣富强。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壮则中国壮”。做好建设者,要求我们每个青少年都必须茁壮

成长,奋发图强。“独木不成林,独花不是春”,一棵树、一朵花微不足道,但是千万棵树、千万朵花将组成茂密的森林和芬芳的海洋;一个人的力量和贡献有限,但是千万人一起将汇聚成巨大的力量,就可以创造伟大的奇迹。让我们牢固树立为建设“幸福中国”而学习的远大志向,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加强道德修养和体育锻炼,争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好少年”,为建设“幸福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幸福家庭征文范文第3篇

在参加这一期读书活动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三件事。

第一,我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母亲、爷爷和奶奶年轻时对幸福生活的期望。我的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了,他对我们说他们年轻时是挨过饿的,有的时候,饿的实在不行了,就挖草根儿吃。他还说那时他上学的时候,老师最好的一件衣服就是一件朴素的长衫,但是却没有第二件长衫可以换洗。爷爷还希望能交得上学费继续上学,因为当时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上不起学,只有让比爷爷学习好的学生继续升学不要去当学徒。会玩过去,看看现在,在想想将来,今天放在我们面前的对幸福的期望已经完全不同了。这本身就是来之不易的巨大幸福。 第二,是在学习每一个章节时,了解一下实现这些目标有多么大的困难。我们所期望的幸福不只是某一个人的幸福,而是全国人的幸福。可是用十三亿人来平均,我们国家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我们国家的人均耕地不到全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们的人均谷物产量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不到俄国的二十分之一。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不到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在这样的基础上向新的幸福目标前进,任务是多么的艰巨,要克服多少的困难呀。

第三,我想自己为建设幸福中国可以作出什么贡献。想一想今天可以做什么,在想一想将来可以做什么?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亿万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也有小,所做的贡献也会各不相同。但只要我们全国人民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我们的贡献就一定会集合成巨大的力量,就可以成为中华民族腾飞华彩乐章中生动跳跃的音符。 想一想,我们真的是太有福气了!

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我们的国家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幸福起来”的不同寻常的历程。一代代前辈的发愤图强,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的未来属于我们的新一代,幸福中国等待我们去建设!

我们要刻苦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打好知识根基;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幸福家庭征文范文第4篇

最美学习之家事迹材料

最美学习之家事迹材料

大宁县城关小学

苏志琴

我们这个家庭组建于2000年11月17日。结婚时的那幅对联记忆犹新——同窗三载志同道合同学成夫妻,携手一生教书育人夫妻亦同事。

十几年来,无论是容身不足24平米的大宁一中原教师办公室,还是身处现在上下两套小二层,我们始终谨记长辈的教诲,热爱教育事业,时刻不忘学习。

记得当时大宁一中的李建军老师住在我们家楼下。有一年暑假,我和老

公天天傍晚拿着普通话书练习普通话。开始时,我们一个读,另一个听,然后互相指正,继续练习。后来我们打开VCD上的麦克风,读,录音,播放,听出毛病来马上改正。大宁一中的简易楼房隔音效果很差的,邻居们都能听到我俩练习普通话,大家都说我们读得够好了,可我们还是不十分满意,坚持天天练习。有一天李老师听见我们打开了麦克风,笑着对左邻右舍说:“听,播音员出场了!”当时教生物的张记生老师听见我们练习,就赶紧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坐在他家门口跟着学习。有时候个别字的发音难掌握,他还跑过来请我们教他。现在,我和老公普通话级别分别是一级乙等和二级甲等,成绩的取得,源于辛勤的付出。

我们夫妻俩爱看书,枕边床头一直有各自喜欢的书籍。不管是十几年前每个月挣270元还是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再大,都不影响我们买书,看书。刚结婚时家里有一个专门的小柜子

放我们的书,

后来柜子渐渐放不下那么多书了,我们就憧憬将来有了大一点儿的房子,一定要有一个专门的书房,要有足够大的书柜来放书。有了张舒雨之后,家里多了不少婴幼儿启蒙读物。性价比最高的是《启蒙》,最贵,最高质量的是在大宁书店买到的一套《嘟嘟熊》。孩子非常喜欢,不到一岁半,就能说出里边小动物的名称,和它们正在做什么事。晚饭后,我和建军各自拿着自己的书看,孩子见了,就拿着她的《嘟嘟熊》坐在我们旁边看,像模像样。有时候她见我在写东西,就拿出笔来,在纸上勾勾画画。所以她开始握笔时,姿势就是正确的,不用像有的孩子那样纠正起来特费力。张舒雨懂得“街”这个概念时,我们就带她去书店,从我们帮她挑书,到由她自己挑选喜欢的书籍,从没有空手离开书店。到了张舒雨四岁的时候,正是学前识字的黄金阶段。我们在书店买来了识字卡片,家里门窗桌椅锅碗瓢盆家用电

器上到处粘贴。有一位同事来我家,见到这情形,直夸这个识字方法好。别人家孩子上个幼儿园,哭爹喊娘的不愿去,张舒雨却是哭着喊着要去幼儿园。到了幼儿园,看到别的孩子哭,她一本正经地说:“妈妈,他们哭得吵哩吧?”

我和张建军都是教师,虽然我们一个教小学,一个教中学,但无论谁工作上遇到难题,总是拿出来夫妻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最好的教育方法。他的学生和我的学生,都从我们手里借过书,包括一些早就毕业的学生,需要书籍了,就来家里拿。他认得我教过的好些学生,我也和他的弟子相处多次。孩子们对我们非常尊重,每年都有已经毕业的孩子来家里探望。2016年的情人节,我们夫妻二人就是和他的

学生们一起过的。

有一年我要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稿子写好之后,老公提出了修改意见,帮我纠正发音不准的地方,很是认真。还有一次老公也要演讲,我们斟词酌句

共同写好演讲稿,然后逐句琢磨语调语气,老公还对着家里的大镜子练习演讲体态语,效果很好。在我们的影响之下,张舒雨在朗诵方面也愿意下功夫联系,她一直是学校出类拔萃的播音员,她的古诗文吟诵和大队长就职演讲都获得了大伙儿的好评。

我们夫妻二人爱学习,交往的也大都是爱学习的朋友。他们都非常关心张舒雨的学习。大宁一中的辛鑫虎在孩子两三岁时就送她一套带光盘的儿歌书籍。县教科局的冯治平知道舒雨学书法,送给她书法练习字帖,还教她怎样运笔。曲峨小学的杨芳丽,多次送给孩子美术类书籍——《儿童色彩画入门》《儿童国画技巧入门》《儿童彩色铅笔画入门》《少儿油画棒》和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的《我不是完美小孩》《森林唱游》在孩子十岁生日的时候,送了她一套少儿版的四大名著。孩子的老师张艳艳,也送过孩子全套的《成长的书香》。展艺画廊的陈永华和吉振海老师更喜欢心灵手巧的

张舒雨,收她为徒,专门邀请张舒雨和吉老师一起到临汾师大讲学。我们夫妻非常也支持孩子学习,双双陪她去临汾听课。爱心浇灌之下,孩子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获得了临汾市“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她的画作多次获得市级奖励,去年九月,她的《我的中国梦》,在山西省中小学“我的中国梦”主题系列书画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

我们不仅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还关心亲戚朋友孩子的学习。舒

雨看过的书,有不少有针对性地送给了大伙儿的孩子。一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分别借给贺心阳、李晨韬、李晋聃和贺嘉苇四个孩子读,他们读完,都能及时归还。每次回娘家,带给侄女的礼物总是新书,有全套的《不一样的卡梅拉》还有《360夜故事》和多本《儿童文学》。闺密张艳红从隰县来我家,每次都要带走几本书,有她看的《无字》《林徽因传——你是人间四月天》,有给她儿子景铭书看的《今天我是升旗手》和多

期《少年文艺》。朋友家有亲戚的小孩儿要看书,总是找我们来借。舒雨班同学要看什么书,也总是第一个想到张舒雨。为了方便表弟家孩子侯壮志上初中,我们把我骑了一年多的赛克自行车送给他,叮嘱他要好好学习。

家里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孩子们来找舒雨玩儿,总是一起下个围棋,画个画儿,看看书,走的时候还要借几本去读。张舒雨去别人家玩儿,十有八九是奔着人家的书去的。政府办的岳耀增,一见到张舒雨,就要说舒雨去他们家看书的事。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舒雨去找岳倚帆玩儿,孩子恰好不在家。他以为舒雨会扭头就走,没想到她却说:“没事,我进去看会儿书,顺便等她。”然后就在岳好的卧室里看了一下午书。他们夫妻非常喜欢张舒雨,也乐意岳倚帆和舒雨一起玩儿。知道舒雨爱看书,姑姑们也总是买书给她。这不,她大姑刚买了《夜色玛奇莲》《美术家开的店》和《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给她捎回来。

全家人都爱看书,家中书房里一面墙的书柜都装满了,还到处是书。去年新年的时候,别人家都花几千块钱添置新衣服,我们家却是

又买了一个书柜,放在卧室里。新书柜一进家门,就受到了“盛情款待”,全家人高兴地整理出自己没地儿去的书来,抢着往里边放。家中藏书上千本,涉及教育教学、文学、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旅游、卫生保健、人文科技„„有些书在别人借阅的过程中不小心遗失了,我还会想方设法再买回来。印象最深的是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我自己看后觉得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推荐给同事看,没想到学校搬家就遗失了。想起来我心里就难受,就像是丢了自己的孩子一样,于是就在网上又买了一本。一买回来我们母女就忙着看,女儿心细,还发现了这本和丢了的有些小差别,“好像是盗版,妈妈”她嘟着嘴说。

有了智能手机和wifi后,别人玩

儿《天天酷跑》《全民飞机大战》,刷微博,翻微信,看韩剧。我和老公是下载了掌阅iReader,看莫言的《生死疲劳》《檀香刑》,看《中国通史》《狄仁杰奇案》《那些不能告诉大人的事》《当时明月在》等。别人和网友聊天视频,我们交往的网友则是退休了的老头老太太,年龄最大的快八十岁了,是一所大学的退休教师。大家互相去空间里看日志、照片、评说说,很少聊天。新来的特岗孙雯都发现了我交往的老年网友文化品位高,爱学习,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确实,他们中有不少人,操作起电脑、相机比年轻人还顺溜。他们的风景照和花鸟照,总是能让我的心静下来。他们空间的日志,在文学网站点击率杠杠的,有些好文章真的能上教科书。他们独到的人生见解,也总是让我如醍醐灌顶,我尊敬他们,喜欢他们。我笑着告诉孙雯,他们的现在,就应该是我们的将来,我们也应

该像他们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学

习,活到老,学到老,快乐到老!2016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2016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2016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在美丽宁静的xxxx河北岸许老庄,住着既普通又和美的一家人。户主叫xxxx,妻子叫xxxx,二人育有一双儿女,女儿如今在xxxx大学读研,儿子在xxxx学院读本科。这平凡的一家人在二十多年的时光里用善良、勤劳、奉献阐释了什么是家庭之美。

户主xxxx曾是一名镇聘民办教师,xxxx年之前的十几年,xxxx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三尺讲台,认真负责是同事和学生对他的评价。xxxx年眼看女儿高中毕业考入大学,儿子进入高中,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下xxxx辞掉工作进城务工,转身成为万千农民工的一元。

xxxx上面有个哥哥,叫xxxx。xxxx小时候因意外摔断了一条腿,一辈子只能拄拐,生活不便又未能娶妻,独自居住在一间小房子里。大哥一些生活不能

自理,弟弟xxxx就和妻子xxxx一起帮哥哥买面买油,经常把大哥叫到家里吃几顿好的。妻子xxxx承担起大哥衣服、被褥的换洗工作,逢年过节还会为其添置衣物。年届五十的xxxx生了眼疾,需要开刀住院,xxxx夫妻二话不说,为独身的哥哥垫了医药费,夫妻二人每天轮流到医院照看哥哥直到出院。丈夫在外教书育人、照料田地,妻子虽然身体不好但不畏辛劳主持内务、育养儿女。一家人日子虽过的清贫,但也和和睦睦、美美满满。

然而就在xxxx外出务工的第二年,不幸又降临在大哥xxxx身上。09年的一天早晨,xxxx突发脑血栓,口齿不清,半身不遂。在医院治疗的一个月里,xxxx夫妇承担了照顾大哥的大半责任,邻里街坊每天都会看到xxxx或者丈夫xxxx不畏风雨骑着电动车带着饭盒赶去医院的身影。如此一个月后,大哥虽然出院了但脑血栓留下的后遗症却让他半身瘫痪,不幸的是,瘫痪的正是没有

残疾的那半身,也就是说,本就瘸一条腿的大哥如今另外一条腿也失去了行动能力。后遗症附带的伤害是大小便失禁,生活严重不能自理。这对一个刚刚六十岁的独身男人伤害是巨大的,因为往后的生活完全要依靠别人护理,然而自己孤身一人,没有子嗣,谁能来照顾这个半老头子一辈子呢?

命运无情人有情,xxxx一家再次承担起照顾瘫痪哥哥的责任,从大哥住院归来开始,衣食住行、日常护理几乎都是xxxx之妻xxxx一人完成,丈夫外出务工养家糊口,妻子便在家照看田地和瘫痪在床的大哥。大哥胃口一直还不错,一日三餐从来不是糊弄,xxxx总是问问大哥这顿想吃什么?明天想吃什么?然后买来做好亲自端给大哥吃。xxxx说:“俺家老大现在想吃还能吃,我就得好好做给他吃,一点不能饿着他。”做饭送饭不算什么,关键是大哥xxxx大小便失禁,小便全部在裤子里面,大便一半在裤子里面,身为弟媳的xxxx虽然

多有不便,仍能及时为大哥清理、换洗。如此以往,不论寒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近六年。六年来,瘫痪的xxxx身体不仅没有变差甚至有好转的趋势。寒暑不断照顾他六年的弟媳不仅没有半点怨言,而且还能够时时挂念家里面等待她

去照顾的大哥。xxxx到亲戚朋友家作客从来不能留下吃午饭,她总是说“家里老大还没吃饭,让他在家饿着,我哪能吃得好呢?”这个淳朴善良的农家妇女身体也不好,一直都在服药,却从来没有拿身体不好当作借口拒绝照顾大哥,反而深知病痛的苦恼,同情并尽心照料深处更深病痛中的大哥。四十多岁的妇女,将儿女育养成人送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送走年迈的父母,转过头来照料意外瘫痪的大哥,这一切不仅仅是身为妻子、母亲、弟媳的责任,更是一种无言的坚守,一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诠释。

这个家庭充满活力、洋溢着亲情。

幸福家庭征文范文第5篇

【同期声】美丽广元 幸福家园,我现在是在迎新年送文化到基层的演出现场。新年将至,广元市宣传部、文联,也将新年的祝福送到了青川县黄坪乡,为当地的老百姓带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正文】1月15日,我市宣传部联合市文联文艺演出团到青川县黄平乡开展文艺汇演,给当地百姓带去给新春的祝福。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优美的舞姿,文艺演出拉开了序幕。

【正文】据了解,此次文化下乡活动共有12个节目,涵盖传统戏曲、歌曲、舞蹈、等多种类型。其中由退休的老干部组成的老妈妈艺术团表演的舞蹈《老妈妈》赢得了在场村民的热烈掌声。

【同期声】老妈妈跳舞

【正文】川剧《拜新年》,脱口秀《方言趣谈》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同期声】黄坪乡老百姓:这个演出非常丰富,节目比较精彩。形式多样,有器乐演奏、有舞蹈、然后也有一些戏剧、小品等等的,我觉得这样的演出非常好 ,丰富了我们黄平人们的业余生活,作为我们黄平老百姓来说我希望更多的时间看到这样的演出。

除了一批内容健康、生活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外,艺术家们还把春联送到了群众手里,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据了解,随着我市三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期1个月活动巡演涉及我市四县三区,为百姓群众带去丰富多样的文艺演出。让老百姓不仅感受到那份热乎劲,更重要的让群众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实惠。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征文下一篇:清明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