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范文

2023-05-03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范文第1篇

我叫xxx,是xx级xxx班的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并丢失了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我认识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在此我向党组织做出深刻检讨,希望党组织给我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机会。

我于xx年xx月转正为正式党员,由于临近毕业,转正大会结束时,党支部书记说刚转正的党员材料不齐不能统一开介绍信,等材料齐全后自行去开,如因毕业离开可以找人代开。我4月5号毕业典礼后离开学校,离开前曾委托我们班一位和我同时转正的同学,让她帮我代开介绍信并通知我。6月份我到工作单位正式报到,

6、

7、8月份车间实习,一方面没有收到我委托同学的通知,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本身观念淡薄,没有及时关注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9月我们人力资源部通知我参加了一次预备党员转正的大会,我便以为我的党组织关系已经转过来了。直到后来单位找我要党组织关系,我才意识到我的党组织关系还没有转过来,才开始联系我曾委托的同学,结果是她的介绍信已经委托别人开好了,但是忘记我的了,我又找在校同学帮我去开,到学校组织部发现记录显示我已经开过了,我想也许是我自己去开过却忘记了,一系列原因导致了我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的丢失。如今,大错已成,我懊悔不已,对自己的粗心大意深感自责。这件事是我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思想觉悟不高,对重要事项认识严重不足,对自己的事情责任心不强,行事做风涣散的必然结果。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我没有严格按照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须知的要求及时办理转移手续造成党组织关系介绍信丢失,通过学习和反省,我深刻地认识到这是我党组织观念淡薄的表现,也是我纪律性不强的表现。

我向xxx组织部做出深刻自我检讨。通过这件事情,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党性修养的不足,从而也增强了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一定在思想学习上,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严格以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要求来鞭策自己,时刻关注党的实时动态,跟进党的新风新政,学习党的重要新举措,做到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努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组织生活上,我会积极与党组织靠拢,参加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每个阶段主动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情况;在工作中,我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活动,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争起先锋模范作用。

我再次向党组织做出深刻检讨,恳请组织部领导对我进行批评教育,并希望组织部领导给予理解和帮助,重新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给我一个改过自新,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x xxxx年xx月xx日篇二:重开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申请表 重开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申请表 到证)等有效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2、介绍信丢失的,本人要写出详实汇报,做深刻书面检查,所在基层党组织应对丢失介绍信的情况进行审查,对丢失介绍信的党员,应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应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3、无正当理由,不及时转移组织关系,导致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过期的,但是未超过6个月的,党员本人要就自身存在党的组织观念淡薄问题做出书面深刻检查。 属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可到党委组织部重开介绍信。

4、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按《党章》规定作自行脱党处理。

5、该表不得代填、代签,须本人填写或签章。篇三:补办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思想汇报 补转党员组织关系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本人**年**月**日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月**日被批准成为正式党员,自入党至今已有n年多了。对我来说,党员身份既为我带了荣誉感,也带来了使命感。在这三年内,我一直非常重视党组织交付于我的任务,非常积极地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并曾在党支部担任宣传委员职务,为所在支部党员尽心服务,可以说,党组织生活成了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年7月大学毕业的我即将进入***工作。毕业前我对要转交单位的各项材料仔细检查了多次,尤其是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因为它是我转入新的党组织的凭证,没有它就不能顺利转入新的党组织,也不能正常履行党员的义务,享受党员的权利。7月8日入职报到时我将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连同毕业证复印件等材料一同交与我单位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处。但此后代办组织关系的同事将我的介绍信遗失,致使介绍信过期。直到当12月我再次询问该同事时,该同事才又找到了原介绍信,并让我撰写一篇关于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情况的说明。上交说明之后直到五月份才被告知还需开具原介绍信的单位盖章,为了稳妥起见,我决定重新开具党组织关系介绍信,保证顺利转入。

思考从介绍信丢失到找回再到补办的这个过程,我认为虽然综合管理部同事的疏忽是主要因素,但也有我个人的一点怠慢导致了介绍信过期许久。党组织关系的转接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有人代办,但党员个人也应该及时主动了解转接过程是否顺利进行,毕竟关系到自己组织关系的落实,不能全指望他人。当得知介绍信过期时,我没有主动了解介绍信补办等事宜的相关程序,而是等待代办人的回复,这是一种非常被动地行为,也是一种党员意识淡薄的表现。所以,我经反思后想到,今后在完成党交代的任务时应尽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得去完成任务。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范文第2篇

二、《登记表》和《介绍信》填写要求:

1、《介绍信》必须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用A4纸按要求打印。

2、接收组织关系党组织的确定:

(1) 市内组织关系转移:接收毕业生单位系广州市内的,其组织关系接收党组织为广州市委组织部(或区委组织部或广州市教育局直属机关党委)。

(2) 市外省内组织关系转移:接收毕业生单位系广东省内但系广州市外的,其组织关系接收党组织为相应的市(县)委组织部。

(3) 跨省组织关系转移:组织关系转移至省外(自治区、直辖市)或跨系统单位的党员,先由学院党组织开具抬头为“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去向为实际去处(并了解清楚其组织关系所属的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组织名称)的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学院派专人到校党委组织部集中办理即可。

(4) 高等院校之间组织关系的转移:接收毕业生单位系广东省高校的,可视高校的隶属情况确定组织关系接收党组织,省教育工委系统内高校之间可直接接转组织关系,省教育工委系统外的高等院校,应将组织关系转至其上级主管党组织;接收毕业生单位系外省高

校的,应先转往广东省教育工委,再由广东省教育工委转往相应党组织(由组织部统一代为办理,无需本人前往省教育工委接转)。

(5) 其他:接收毕业生单位系铁道、民航、军队或武警部队的,其组织关系接收党组织为相应的组织部或政治部。

3、《介绍信》其它项目的填写要求:要注明是正式党员还是预备党员;“转出单位”存根部分填写各院系名称,正文部分填写学校名称;“党费交至日期”统一为2010年6月(未交齐的要补齐);“有效期” 省内工作单位为30天,外省工作单位为60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情况为90天;“落款日期”为2010年7月1日;“编号”由校党委组织部统一编排;第三联回执不用填写。

4、《介绍信》经组织部审查合格并盖章后,正文部分和回执部分发给毕业生,存根部分留存组织部。

(以下材料每个毕业生党员人手一份) .................

党 员 组 织 关 系 转 移 须 知

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是一项制度,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手续。学生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在毕业离校时,须持有由校党委组织部或广东省教育工委开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才能按规定到工作单位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

党员在转移组织关系时,要统一使用“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每张只限一人,必须加盖公章;凡以私人名义开出的介绍信,一律无效。介绍信的有效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出后如遇报到单位有变动的,须持批准机关和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证明,才能重新办理转接手续。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一般应由党员本人携带,妥善保存。到新单位报到后,应立即按规定办理组织关系的接转。组织关系介绍信自己不能携带的,应由党内交通或机要邮政传递。

党员个人拿到组织关系介绍信后,应妥善保存组织关系介绍信,不得丢失。一旦发生丢失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情况,党员要立即向党组织(原所在党组织、校党委组织部或负责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委)报告。对丢失组织关系的党员,党组织应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经党组织查明原因,确属本人不慎丢失的,可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办。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范文第3篇

由何处

xx高级中学

姓名

去 何 处

材 料

件 数

中青字第号 200 年 月日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兹介绍 同志自

xx高级中学

去你处,请接转组织关系。

姓名

去 何 单 位

团费交至何时

xx高级中学团总支委员会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范文第4篇

中共xx省直机关工委:xxxx同志(男/女),xx岁,x族,系中共(预备/正式)党员,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由xxxxxx去中共xx省司法厅机关党委。请转接组织关系。该同志党费已交到xxxx年xx月。(有效期xx天)(盖章)xxxx年xx月xx日党员联系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党员原所在基层党委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传真:邮编: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范文第5篇

近几年,江苏如皋正在实践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 活动单教学。 如皋是一个滨临长江黄海边上的人口大县。全县145万人,苦读求学的莘莘学子也很多,如何让更多的孩子读好书,成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是如皋人的一种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如皋终于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 活动单教学。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后,我们的教学设计简约有效,教学效果显著,不少孩子“读大学的梦想”成为现实,最近几年包括本三录取大学的人数每年都在万人左右。笔者以英语学科为例,介绍这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活动单教学”的理论支撑

“活动单教学”源于一个“让学习更简单、人人都可以学有所成”的简单梦想。当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凯洛夫在论及教学实质时就曾指出:“教学一方面是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伊·阿·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这实际上就是倡导一种交际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离不开交际活动的中介。

活动教学的着眼点是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并使其各方面素质得以充分和谐发展,变消极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探究式学习;变重结果的学习为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变单向封闭式教学为多向开放式教学。此“三变”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落实,活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活动的和谐性得到了充分的和谐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论支撑,“活动单教学”提出“四主教学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学生会学为主旨”。所谓“活动单导学”模式,是以“活动单”为学生的学习载体和媒介,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课堂反馈与评价机制”为保障,充分体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

英语学科的“活动单教学”实际上就是践行英语的“任务型教学”。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教学活动设计,列成目标导学、教学操作的单子,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即使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只要照着单子实施教学,就会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的设计简约摈弃繁琐,教学的操作易于执行落实,教学的流程活泼开放流畅,教学效果的高效显而易见。

二、“活动单教学”的模式介绍 1.三个核心概念

“活动单导学”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二是“活动单”,三是“导学”。 “活 动”: 是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及其知识和能力生成的过程”。“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

“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内容及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导 学”: 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激趣、引思和导行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是“活动单导学”的基本策略。

2.三条设计原则

“活动单导学”有三条设计原则,一是“先学后教”,二是“以学定教”,三是“以教导学”。

“先学后教”:活动单的设计,首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学生被定位在从属的层面上,教师低估甚至无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方法、训练语言知识运用的技能与能力、优化思维模式为根本目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活动单在设计时,要突出学生学的内容,教师在教法中要融合学法指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五不”,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自学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不教,班上只要有学生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结论,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先学后教”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学习。

“以学定教”:“活动单导学”最大的特点,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学情。老师通过课堂观察,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以便确立点拨的内容和时间。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和反馈,不失时机地写好教学反思,形成系列教后记。

“以教导学”:有人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弱化甚至无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其实,“四主教学原则”中“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已经为我们规定了导学规范。课堂无论怎么改,教师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点拨。这如同汽车要进入高速公路就必须先上引桥或匝道;如果没有路标,就可误入歧途。教师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桥、匝道和路标”。“活动单导学”非但没有弱化教师的作用,相反是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

“以教导学”的关键不是教知识,而是教思想、教方法。“以教导学”的本质,就是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也就是把教师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讲的“教方法”,是指把方法传授渗透和融入到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注,养成“方法”意识。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三、“活动单教学”的模式思考

如何实施活动单的有效设计,促使我们对“活动单教学”模式进行理性的思考。

活动单设计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和起点。

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依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无效的设计是不可能牵动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的。笔者以为,设计有效的活动单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一)活动设计要有助于语言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首先要求准确和明确。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包括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重点与难点等。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并具有多元性与可操作性。

活动单里的活动应有利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的技能。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项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每个活动都应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导向。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有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语言学习。因此,评价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劣标准,不能光看教学活动表面上的活和学生形式上的动,要看活动设计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多思考:“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活动与目标的实现是否很匹配?”

(二)活动设计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了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我们在活动单设计时,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价值取向为出发点。

1.巧妙设计导入

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方法。成功的导入,像磁石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像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其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比如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几种方式导入:

①游戏导入

游戏不仅仅是小学生的专利,也深受高中学生的喜爱。游戏能使人感到快乐,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②歌曲导入

英语歌曲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很多广为传唱的英语歌曲不仅在韵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歌词也很优美和经典,歌词往往蕴涵着很深厚的社会文化信息。

③图片导入

图片含有丰富的信息,是常用的导入方式。教师平时可精心搜集各类高清晰图片,以备教学所需。笔者在教学NSEFC Module3 Unit5 Canada时,用一些趣味枫叶图片导入课文,激起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枫叶之国的愿望。如:

2.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能使学生猜测到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将会发生什么,这种情况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且也无法组织有效的互动活动。就组织形式而言,既要有如individual work, 又要有pair work, group work, class work, chain drills等,而非只停留在老师问,学生答的层面。在活动的形式上,可以使用Ranking, Guessing, Role Play, Interview、debate、copy- show等形式来展开活动。在课堂的互动模式上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等。

(三)活动设计要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活动不能只图表面热闹,而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支撑,并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

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实践范围的扩大,经验的丰富,知识的增加,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自我意识强了,不满足现成的答案,已表现出独立思维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活动时不仅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更要注意设计的活动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以引发学生积极探究,表达观点,发表见解。

2.活动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 教师在设计活动单时应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定相应的活动难度和要求。Jeremy Harmer(1998)在How to teach English一书中提到:成功教学的最大敌人之一就是学生的厌烦心理。而活动设置过难或过于容易,容易引起学生的焦虑情绪甚至厌烦心理。因此,我们要注意使语言活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具有层次性。缺乏层次的活动安排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3、活动要尽量真实,体现开放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注:本文根据如皋市城西中学佘远兵老师的一篇文章编辑而成

阿鹏

上一篇:单位介绍信下一篇:实习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