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范文

2023-09-15

通信电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通信电源故障、措施分析

引言

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所使用的各类设备也实现了高速的更新换代。在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持下光传输等大型通信设备实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提升了通信设备供电的可靠性。然而,通信电源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电源故障会影响信息传输的效率,还可能会导致区域的线路停电问题,及其容易造成导致安全事故。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就需要针对电力通信电源的故障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可以实现更加稳定的供电。因此,针对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的维护措施进行分析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力通信网中常见的电源样式如图一、图二所示。

1. 电力通信网通信电源的基本概况

1.1告警形式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在运行期间如果出现故障,一般都会告警,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在实际运行期间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对问题进行合理分类。如果电网出现过载或者欠压问题,那么蓄电池会发出相应的欠压报警。如果系统长期运行之后设备温度过高,也可以及时进行高温报警。

1.2故障分析

通信电源出现故障后一般会使用性能分析法和仪器测量法实现对于故障的检测。检测结果出来之后可以判断故障的形成原因和故障的类型,为后续措施的采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性能测试法的应用为例,在实践中通过对历史记录的比较与分析确定故障的实际情况,并判断报警信息的准确性。从以往的应用案例中可以发现,这种测试法的应用存在很多的应用优势,使用较为便捷,但是准确性方面有所缺失。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有效应用仪表判断法进行检查,通过对异常数据的分析准确定位故障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分析故障原因。

1.3电力通信网通信电源的价值和意义

电力系统的运行具备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如果出现问题,故障的定位与分析也比较困难,甚至还会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为保障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转,就必然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力度,并引进专业人才开展高效的管理工作。随着电力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逐渐被应用到很多领域当中,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对电源相关技术的升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电源出现问题,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自然会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电力生产差动保护、稳控装置通信等重要业务的正常运行,因而电力系统通信电源具备很强的应用价值。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电力通信网当中实现了部分高新技术的合理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系统的故障并提升维护效果。

2.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中存在的故障

2.1蓄电池短路故障

蓄电池短路故障是比较常见的故障问题之一,出现上述问题之后会电源中电流会出现问题,严重者还会导致电池爆裂的问题,影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出现短路故障还会破坏电池中的负极绝缘层,进而导致蓄电池接地的问题,对地面放点产生异常电流,导致大量设备停电,造成通信网络瘫痪的同时,最终会由于线路过热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

2.2电力通信电源故障

通常情况下电力通信电源一般都是由站内两路交流市电供电,先输入到交流屏,两路交流电经过接触器二选一输出到整流屏,在整流屏侧经整流模块的整流作用将交流电变为供电设备需要的直流电,最后输出至直流分配屏为直流负载供电。在整个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交流输入部分故障,主要表现在交流接触器不动作,无法切换导致另一路出现交流失电的问题。第二,整流模块故障,这种故障会导致整流屏整流容量的下降,进而使得整流屏内局部线路出现短路的问题。

3.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的维护措施

3.1改善设备环境条件

为降低通信电源发生故障的概率,在利用高质量电源设备的同时创造更加安全和稳定的设备运行环境。首先,电力企业应当尝试学习新的知识技术,利用高新技术对硬件进行合理开发,也可以尝试使用现有的高端设备,实现系统内部的更新,及时更换老旧设备,使得系统内部设备的应用具备现代化的特点,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电力通信网当中电源处于长期运行的状态,因而做好电源的维护与保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防尘和除尘工作。我国部分气候比较干燥的地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设备内部的整流模块中含有大量的粉尘颗粒物,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例如水分增多,会导致设备出现短路的问题。同时,大量灰尘的堆积不利于设备的散热,散热器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系统整体的运行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此,为实现良好的除尘效果,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电源室安装合适的空调,对温度进行实施控制,也便于工作人员掌握电源的具体情况。第二,做好电源室的清洁,避免灰尘的堆积,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第三,定期进行设备除尘,除尘不仅包括设备表面,还应当注意连接的部分,确保设备之间保持良好的连接状态。

3.2加强通信电源作業管理

强化通信电源的作业管理也是避免电源发生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通信电源在运行期间会存在一定的作业风险,导致风险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为主要的就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操作不当所导致的人身伤害方面的风险。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可以做好如下两项工作。第一,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运维作业,在日常电源巡检工作中,面对需要进行两路切换的电源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电,确保两个电路都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对电源一路直流输入进行检修是,需要按照相关规定核对好直流标签,以免出现由于错误判断所导致的设备断电问题。在单直流输入的电源蓄电池组的充电放电方面,需要提前设置好备用的蓄电池组,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第二,避免操作错误。在进行通信电源整流模块更换期间,需要做好绝缘处理,否则会发生线路接线短路的问题。在进行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是则需要确保接线质量,避免连接部位出现严重发热的现象。

3.3规范通信电源的使用方法

电源的规范应用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电源故障问题的出现。首先,在电力通信网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制定合适的通信电源操作规程,并将其有效落实。在电源安装方面也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安装完毕之后要对安装效果进行检测,确保电源应用的有效性,降低电源故障出现的概率。第二,电源安装完毕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处理好电缆接头,结合相关规定与实际需求制定维护方案,排除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风险。第三,针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可以规范使用电源,并掌握电源的操作规程、控制方法等,避免由于操作不当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电源运行环境。

3.4优化预警体系

电力通信网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为提升电源维护工作的有效性,在实践中可以针对电源事故预警体系进行持续性优化,这种管理模式也便于工作人员掌握电源的实际情况,进而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时态扩大。现如今,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都可以被应用于预警体系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中电力企业需要做到与之俱进,将现金的信息技术利用到电力通信网运行环境和控制体系中,并利用人工费智能技术开展精细化管理,实现对于预警体系的优化。举例而言,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于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一旦发现不正常的数据,可以及时在系统中发出预警信号,工作人员也可以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现对于故障的有效排除。与此同时,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于通信电源的远程操控,快速排除故障问题,为电力通信网的运行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从而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中电网规模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电力通信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保障电力通信网可以真正发挥作用,实现安全运行的目标,可以通过改善设备环境条件、加强通信电源作业管理、规范通信电源的使用方法、优化预警体系等方式提高电力通信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就可靠性。使得电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思,高原,牧元利,王瑾.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及维护关键技术[J]. 通信电源技术,2021,38(04):178-180.

[2]赖真豪.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的故障分析與维护[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4):26-27.

[3]朱潇. 对于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的分析与维护[J]. 信息通信,2019,(10):197-198.

[4]董良雷,钱金鑫.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常见故障成因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19,21(18):30.

通信电源范文第2篇

摘要:现今社会物物相连,以此形成了物联网的架构,而物联网技术也被应用至较多的生活场景,为人类各项生产活动带来较大帮助。传统光缆运营维护中各项管理措施相对落后,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为资源进行标注绑定,由此实现资源的分层化管理。该文将基于物联网的相关技术,结合配电通信系统展开分析,探究接入网光缆的运维管理系统其具体功能,并讨论搭建方式内的技术应用组成,为光缆资源提供运维管理支持。

关键词:通信工程;物联网技术;光缆运维

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转程度加深,带动配电通信行业高度发展,随接入网光缆被大量设计生产、投入运营,我国通信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通信用户数量增加,光缆运行负荷由此变大,维修养护工作量日益繁重,但管理模式及体系却仍旧沿用传统方法,所以造成较多配电通信的故障产生。高效管理办法能为配电通信工程其系统运行提供较高效率保障,因此引入物联网技术,将运维管理模式加以优化,实现信息管理、实施监督等功能落地执行,提高光缆资源的科学利用率。

1 光缆运维管理现状

电力通信企业在进行智能化电网线路的大面积铺设阶段,应将接入网光缆的后续运维管理模式进行有效探讨,以此来提升管理运维能力,促进通信企业减少光缆资源损失数量。随线路拓展速度加快,现当下的运维管理工作已然跟不上新時期下的光缆资源管理需求,需要分析其管理现状,促进管理模式进行全新优化措施。

1.1 标识管理落后

我国通信网光缆设备多数分布于室外环境,其建设方式采用架空、地下埋设等施工操作进行,由此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光缆资源的铭牌标识将受到外界环境侵扰,其上存储的信息数据将会磨损消失。而且因为采用的是实体化铭牌记载的方法,所以在检修期间,运维人员能从标识上获取的搭载有用信息较少,数据一旦产生变更,则光缆运维管理将受到较大影响,不能及时对光缆信息做出科学判断,制约通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

1.2 信息化水平低

通信光缆在应用中具备较高的分布范围,因此带来了节点众多、运行网络排布复杂、方式多变等运维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项目。在现场运维管理时,由于现场条件限制,电力通信网络不能在有限条件中完成内网搭建工作,此时进行运维工作的效率较低,往往不能准确判断通信系统相关信息。若想对现场运行运维管理工作,需要和调度人员取得联系,由此降低了运维效率,并且在现场实际操作中因数据不能准确变更还将造成后续网络维护工作的困境。

1.3 缺失现场环节

对电子运维系统进行电力网络通信管理,常因管理运维工作时的工单流程中欠缺现场环节,而造成运维管理系统的效率变低现象。通常在运维工单的全流程中将骨干通信电缆作为主要搭建目的,其建设过程中未涉及配电通信下的接入网光缆设备,由此现场环节中缺失该类信息的准确录入,现场环境中无法展现出较为有利的现场实际信息,因而产生安全盲区。

1.4 缺失实时监控

在通信管理系统中现有管理模式下,并不具备光缆运行实时状态的监控能力,所以进行配电通信的运维管理,在接入网光缆发生故障时,不能第一时间确定故障位置,且故障类型的判断也需要找到并到达故障现场才可进行切实判断,由此便降低了通信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工作故障期间进行的监控展示画面能为运维工作带来较高应用效率,为更好地配置光缆资源带来积极意义。

2 接入网光缆运维管理系统

2.1 系统概述

根据对现阶段实际运维需求的分析,可以清晰了解到接入网光缆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进度,并为了更好地将配电通信接入网光缆,特此将运维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改善,以此便可更好地服务于光缆承载业务。利用更加集约丰富的信息化手段,完善包括基础设施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应用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对接入网光缆资源梳理,建设一套能够支撑接入网光缆日常运维管理工作的“接入网光缆运维管理系统”。该系统建设,能形成统一模式下的配电通信接入网光缆运维管理的应用平台,并可加强光缆运维的工作监管力度,由此更加方便去扩大日常运维管理其服务影响范围[1]。

2.2 系统功能

资源管理。该系统下包含了对光缆设备进行的资源管理功能,主要实现目的是将配电通信资源做以数据化的常规分析,并进行有效的常态管理,因此在该功能基础上进行了拓扑管理,以便于更好面向服务通信用户的需求,针对性调整光缆资源的管理模式。资源管理中包含对数据同步、故障作业指导、信息查询等功能,以标识资源的管理为例,其功能设定中绑定了光缆的实地位置信息,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设备、塔杆、人井等信息做以捆绑,由此便可在虚拟ID的运维管理中,将数据信息进行及时调整,方便作业人员开展运维工作。该管理资源的功能还能将各系统下的有效信息做以充分管理,做好导入、导出、更新、查看等一系列功能的输出。

运行管理。配电通信工程中需要对光缆作业的运行期间状态进行充分分析管理,其功能具体体现在巡视期间管理、现场管理、巡视考核等方面,因此该功能的落实切实保障了光缆的安全运行过程。以现场巡视管理为例,采用WEB端口光缆作为巡视数据,在现场巡视期间做出信息化的支撑管理,并对管理考核模式进行充分运维支持,由此完成现场工作的巡视。在现场巡视期间,主要将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确保设备巡检过后生成完整的运行管理记录,以供后续参考。

流程管理。在作业流程中,需要运维管理全新的系统功能对其提供流程梳理帮助,以此来确保接入网工单资源的完整性,其中包括了检修单、缺陷单等光缆信息资源产物,另外工单流转期间需要对派工单工作进行一体化运维管理。比如在故障申告的流程管理中,需要根据现场已发现故障问题展开对申告单据的填写,在此流程中需要包括对申告单的切实管理,并对故障类型进行妥善的配置处理。

综合监视。该功能下包含光功率监测、在线监测等实际功能落实,能将接入网光缆在物联网技术下进行妥善的设备信息监控,将不同位置下的设备信息做以物联模式的管理。以光功率监测功能为例,监测设备提供了关于ONU和OLT等设备的实时采集数据,并提供实时采样PON口的光功率数据,以此进行自动监测记录,按照监测规则,生成事件触发告警信号,并将此过程生成历史曲线[2]。综合监视功能可对光缆运行中的各项数据做以监测、统计,并做好数据整理录入工作,该性能体现与资源管理功能相类似。

3 搭建系统的技术组成

3.1 资源管理阶段

光缆的搭建期间,由于接入网节点较多,需要进行妥善管理的光缆数量较多,其上搭载的网络资源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类型,因此在进行物联网技术下的光缆资源管理阶段中,需要对其运维管理系统落实的关键技术进行准确分析。光缆资源运行期间发生故障,光缆自身无法将运行情况做以信息化的上報,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针对室外接入网光缆的资源管理体系,由此来将光缆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及时的监督管理,确保运维工作高效展开。

使用光纤设备和它的附属设备,对光缆设备的空间地理信息进行获取,通过采用GIS系统与该运维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更加精准地确定故障光缆位置,该过程中将为电力通信系统接入光缆资源提供较为智能化的支撑体系,并能在光缆实时技术支持中,有效提高光缆管理效率。

3.2 运行管理阶段

网络结构复杂,设备种类众多,资源量大,对通信接入网光缆资源性能数据全面监测,产生数据量将十分巨大,不具备可操作性。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通信接入网室外光缆性能数据管理策略。管理员能从现有资源中选择目标资源,并设定相应的性能采集量及采集参数(主要包括光功率衰减和环境对于光功率影响),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性能采集任务[3]。性能管理服务在此采集任务的驱动下,对各性能进行智能采集、分析、入库。

3.3 运维支撑阶段

为将接入网光缆的进程提高现场运维效果,管理系统开发人员应对运维支撑体系提供较大帮助,基于物联网技术,将RFID、GIS等功能融入现场管理模式的交互方式中,并进一步结合服务端口、TCP等交互形式,完善光缆资源数据的信息获取步骤。通过将电力通信系统有效接入光缆资源的信息收集、查询功能中,可在电力通信保持较高安全性能基础上,逐渐适应光缆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管理人员可利用GIS技术下的较好规划路径模式,来将作业人员的轨迹进行监督确定,由此便可进行现场标准下的作业运维管理,为有效降低光缆故障发生频率,可在现场运维支撑系统体系下,实时监控巡检工作的有效性,实现运维支持。

4 结论

综上,传统光缆资源进行运维管理时,常会发生标识管理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缺失现场环节、缺失实时监控等情况,不利于室外资源的合理应用。通过本文介绍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展开的运维管理全新模式,能将接入网光缆管理工作可视化运行。对管理模式的基础结构做以功能化分析可知,运维管理工作能实现实时交互、协作运维等工作模式,提高配电通信工程的管理效率,使得光缆资源能被安全可靠应用至对通信用户的服务中。

参考文献:

[1] 陈静.山区电力通信光缆运维管理[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7):87-88.

[2] 王坤.5G时代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5):187-188.

[3] 欧郁强,彭志荣,李瑞德.基于GIS的光缆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7,45(10):1960-1964.

【通联编辑:代影】

通信电源范文第3篇

摘 要:通信工程具有专业范围广、限制条件多等特点,为避免与土建施工发生矛盾,在土建施工前提出准确合理的工艺要求尤为重要。本文梳理了具有普遍性的8类通信工程对土建的工艺要求,总结了一些标准规范与普遍做法,为保证通信工程顺利推进提供参考借鉴。

關键词:通信工程;土建工程;工艺要求

通信工程与土建工程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土建工程作为基础,为通信工程提供设备机房、线缆管沟等硬件设施;通信工程作为“中枢神经”,其安全畅通直接关系到土建工程的信息化水平。由于土建工程一般先于通信工程施工,在土建施工前有针对性地提出通信工程对土建的工艺要求,一方面可以为通信工程后续施工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土建工程因不符合使用要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难以弥补的损失。由于通信工程涉及五大类近40个专业,本文仅以8类有代表性的通信工程对土建的工艺要求作以讨论。

1 通信建筑抗震设防要求

甲类通信建筑,如国际出口局、国际海缆登陆站,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乙类通信建筑,如长途传输干线站,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丙类通信建筑,除甲、乙类以外的通信生产用房,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2 通信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通信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高层通信建筑属于一类建筑,一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其他的高层通信建筑属于二类建筑,二类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通信建筑及与高层主体建筑相连的附属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通信建筑地下室及油浸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3 通信建筑防火分区要求

通信建筑的防火分区应符合下表要求。

通信建筑防火分区表

建筑类型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m2)

一、二类高层通信建筑1500

单层、多层通信建筑2500

一、二类高层通信建筑地下室

多层通信建筑地下室750

4 通信建筑门窗要求

通信建筑门窗应采用高效节能材料,门窗的材料、尺寸、功能和质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并具有耐久、节能、密封、隔声、防尘、防水、防火、抗风、隔热、防结露等优良性能。

安装通信设备及通信电源设备的房间门应根据其室内最大设备的尺寸确定其门洞宽度及高度,门洞宽度不宜小于15m,门洞高度不应小于2.3m,门宜向疏散方向开启。

对常年需要空调且无人值守的通信机房不宜设外窗,必要时可设双层密闭窗、中空玻璃窗;有人值守的通信设备用房及业务管理用房应有自然采光,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

5 通信建筑楼梯、走道要求

多层通信建筑楼梯净宽不应小于1.5m,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8m,楼梯平台及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楼梯间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m,门洞高度不应小于2.3m。

通信建筑内走道净宽,单面布房时不应小于1.8m,双面布房时不应小于2.1m,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3m。

6 通信建筑空调、通风要求

长途干线传输机房、程控汇接局机房、数据中心、网管机房等一类通信机房,不论气候条件,均应设置长年运转的空调装置;通信电源机房、微波通信机房、卫星机房等二类通信机房,不论气候条件,均应设置季节性运转的空调装置,其他值勤维护用房,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置季节性空调装置。

计算通信设备发热量时,一般通信机房课按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计算,电力设备按效率损失转换成热能计算。

通信机房的新风量以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新鲜空气不应小于30m3/(h.p)。

地下电(光)缆进线室、无外窗的通信机房、防酸式蓄电池室应采用机械通风措施,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5次/h计算。

7 通信建筑电气要求

供电:供电通信建筑应有可靠的电源保证,一般分为市电电源和保证电源,应为380V三相五线制和220V单相三线制,可根据通信设备的用电种类、用电量、脉冲电压值等因素,提出设备的具体供电需求。

照明:通信机房照明分为正常照明、保证照明和备用照明。保证照明宜不小于通信机房全部照明的50%,备用照明不宜小于机房全部照明的10%,其连续照明时间应不小于0.5h,平时可作为保证照明的一部分,正常照明与备用照明的转换时间应不大于0.5s。

8 通信机房电磁屏蔽要求

通信机房电磁屏蔽的结构形式和相关屏蔽材料应根据电磁屏蔽室的性能指标和机房面积选择确定,电磁屏蔽室与建筑(结构)墙之间宜预留维修通道或维修口,接地应采用联合接地。

建筑面积小于50m2的电磁屏蔽室,其结构型式宜采用可拆卸式;建筑面积大于50m2、电场屏蔽衰减指标大于120dB的屏蔽室,其结构型式宜采用自撑式;电场屏蔽衰减指标大于60dB的屏蔽室,其结构型式宜采用直贴式,屏蔽材料可选择镀锌钢板;电场屏蔽衰减指标大于25dB的屏蔽室,其结构型式宜采用直贴式,屏蔽材料可选择金属丝网。

9 结语

通信工程涉及的项目种类多,除上述8类适用范围较广工艺要求外,例如无线通信工程的天线基础制作、集群通信工程的基站铁塔建设等项目,均需要土建的密切配合,通信工程提出的工艺要求既要符合相关标准,又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完善,才能确保后续工程顺利实施,最大限度实现工程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003-2014.

[2]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YD5054-2010.

[3]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2005.

[4]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T1821-2008.

通信电源范文第4篇

一、通信电源相关内容概述

通信电源组成整个通信网络中的关键基础设施,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电信运营商每年会针对设备维护、系统设置对通信电源产品进行采购,其中对电源设备的维护产品采购量较大。所谓的通信电源主要是指直接向通信设备提供电力的一次性电源、AC/DC高频开关整流电源以及二次电源DC/DC直流开关电源。生产通信电源产品的技术具有涉及学科知识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当前我国主要采用集电力变换、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

通信电源系统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容量可以将其分为中小容量电源系统、中大容量电源系统以及大容量电源系统等。我国现代通信电源运行主要使用的电源有三种,包括相控电源、开关电源以及线性电源。这三种电源各有优缺点,并根据具体的电源系统进行具体选择。相控电源体积大、效率低、功率因数低,具有较强的污染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已被淘汰。开关电源作为现代通信网络的主导电源,出现时间较早,具有关断速度快、电荷储存时间短、开关效率高的优势,被我国通信行业广泛使用。相较于开关电源,线性电源需要消耗较大的功率和散热器,其主要缺点是发热严重,只能用于小功率电器。

二、当前我国通信电源市场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通信电源行业的发展,国家政府积极出台相应政策促进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加强对电信行业的法制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公平有序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推动我国电信监督体系的建设。同时,为更好适应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实现产业绿色发展,我国于2005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对通信产业的发展提出要求,要注重发挥电源技术产品在节能、开发新能源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适合我国新时代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新趋势。此外,在行业内部业绩及召开成果研讨会,促进我国通信电源行业的陆续可持续发展,并针对电源科技领域出现的新技术进行研究,探讨我国通信电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通信电源产品技术标准实施方面,也做出具体指示,先后颁布《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通信局(站)用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等标准,指导我国通信电源产品的生产技术,促进高频开关电源在行业内的推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通信电源市场逐渐扩大,消费者对智能化的电源提出新的要求,通信电源产品的生产商也积极加大科研投入,实现电源产品的优化升级,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实现对通信行业的改造、升级。随着我国有关通信电源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技术实施标准的制定,使得通信电源行业正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国民经济运行出现新变化,市场消费、投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通信电源市场发展趋势良好。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通信行业实现大规模发展,通信行业开始进行大范围的网络建设,通信电源市场的外部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通信行业正朝着宽带化、移动化的方向发展,在顺应消费者对高宽带业务需求的同时,吸收更多的资金进入通信行业,为通信电源市场发展提供强大的用户支撑。在通信电源的产品结构方面,主要以-48V产品为主,+24V产品则主要为维修固网的用户提供,在未来发展趋势上,更加安全、节能的产品将占据较大的市场前景。从价格上看,我国通信电源产品的价格变化不会较大,保持平稳状态。在通信电源市场未来发展方向上看,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产品的性能要求也有所提高,通信电源产品的使用环境日趋复杂,其维修运营成本也将有所降低。

三、我国通信电源市场销售队伍管理现状

虽然我国政府积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来规范通信电源市场的发展,我国的通信电源行业在此基础上取得不错的成绩。正所谓销售队伍,企业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企业的发展中,有大部分问题是销售问题,而在这些销售问题中,销售队伍成为最主要的问题。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在中小型企业中,销售队伍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销售专业化与销售队伍管理的专业化问题已经凸显,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销售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销售人员的心态、销售技巧和销售能力方面。当前,在通信电源市场销售中,普遍存在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强,没有足够的工作主动性;在内部竞争中,缺乏正常的竞争心态,攀比严重;团队的凝聚力不强,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不高,销售队伍不稳定等。同时,销售队伍在销售技巧和能力方面也存在欠缺,受传统销售理念的影响,销售人员的整体专业知识较为缺乏,大多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的经历。以上这些都影响着我国通信电源企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其长期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销售队伍的管理人员出现管理角色错位,整体的销售策略有待进一步创新完善。在原有的员工晋升机制中,销售管理人员大多是由于自身的销售业务成绩较好,进而被提升为管理人员。之后其角色发生转变,由销售人员变为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制定团队的销售计划,创新销售策略,以实现销售目标。销售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对销售队伍实施有效的过程管理,在管理日常销售活动的同时,注重对销售人员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实的工作中,销售队伍的管理人员仍坚持销售人员的工作,忽视对销售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以及对于销售人员的管理和指导,造成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没有明显提高,进而导致整个销售队伍销售效率下降。

在对销售队伍的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奖励机制,过度重视销售人员的销售额,忽视对人员综合能力的考察。对于销售人员的奖励机制建设是当前企业提高员工积极性的主要做法,但许多销售主管过度重视对员工销售额的考核,重视金钱的奖励作用并将其视为最有效的奖励手段,忽视从支出、销售效率等其它方面对销售人员的考核。当前现存的这种奖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其实现自主管理,进而导致销售人员“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很难进行创新销售。此外,不合理的奖励机不利于销售效率的提升,虽然仍有很多的业务员在市场上拜访客户,进行产品销售,但往往拜访率降低;或者出现拜访率高,但交易成交率较低,只有效率没有效果;再或者出现产品销售量较大,但是销售成本和回款率低,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增强我国通信电源市场销售队伍管理的有效举措

随着我国通信电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积极提高销售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其市场营销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拥有通信电源销售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开展适当的培训活动培养专业的电源销售人员,从整体上提升销售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软实力。由于各个公司的产品、要求存在差异,通过渠道培训能够帮助渠道销售人员更加熟悉公司产品的特征和企业文化,进而在各个销售渠道为客户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和优质的服务。同时,一定的培训活动能够帮助销售队伍承担更多的渠道功能,降低销售渠道的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除了对公司内部人员的培训,还要加强对销售队伍中代理商的产品技术培训,更加重视对企业销售理念、企业文化的培训,帮助代理商更好地了解通信电源产品,积极开拓产品市场,促进通信电源市场营销水平。

制定渠道激励政策,提高销售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产品质量、价格竞争向服务、渠道竞争转变,开发新的销售渠道成为企业目前发展关注的重点。通过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对销售队伍和代理商等进行适时的奖励,实现短时间内提高销售量的目标。在进行奖励时,要根据销售人员的现实表现进行综合评估,不仅仅关注销售额,同时要考虑支出、利润率等因素。在奖励方案的设计中,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在最大程度上激发销售队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此外,针对通信电源销售的流程管理并适当给予销售人员一定的决定权,让销售队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把握时机。

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销售队伍体系,进而实现有效管理。为了使销售队伍的销售效率有所提升,要积极建立完善的市场销售队伍体系。在建立和管理销售队伍时,要注意控制整个销售过程,针对销售人员的每个销售细节进行管理控制,将销售热情充分运用到客户身上,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当销售人员在询问客户的需求是,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提问技巧,注意创新交流方法,进而提升销售效率。同时在建设和完善销售队伍体系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销售氛围,通过早、中、晚例会、多样化的互动活动,增强队伍的销售热情,让其保持积极、亢奋的状态。此外,在完善体系建设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通过小组竞赛、末位淘汰、超额重奖等方式,激发销售人员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销售队伍内部创新发展,进而提升销售队伍的销售效率。

制定多样化的营销策略,为销售队伍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一般意义上,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而实现销售产品的目标。销售人员通过对消费者提供其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进而提升通信电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制定多样化的营销策略时,要为企业的电源产品进行合理定位,以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企业可以针对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根据产品实际情况进行品牌营销,通过媒体广告宣传,提升高端电源产品的知名度,通过品牌优势占据市场先机。同时针对市场普遍消费的产品,通过增强电源产品自身的质量、耐用性、可靠性等特性,全面提升通信电源产品的质量。通过以上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能够在销售队伍进行产品销售时呈现出较大的优势,进而提升电源产品的营销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认真分析我国通信电源市场的发展情况基础上,销售队伍作为影响通信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我国通信电源市场销售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途径提升销售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和渠道奖励政策,实施多样化的营销策略,从整体上提升销售队伍的管理水平的工作效率,以实现我国通信电源行业的健康长效发展。

摘要:随着当前互联网与计算机等新兴技术的深入发展,我国的通信事业在短期内取得快速发展。与通信行业密切相关的通信电源也随之发展起来,国家政府相继出台有关政策,推动我国通信行业发展以及通信电源产品的优化升级,逐步替代早期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受国际通信行业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我国通信电源市场也面临巨大发展压力。在这种环境下,加强通信电源市场销售队伍的质量显得至关重要,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高通信电源产品的销售水平,进而实现行业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通信电源相关内容进行阐述,深入分析我国通信电源市场的发展情况及市场销售队伍管理现状,进而指出加强市场销售队伍管理的有效措施,推动我国通信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通信电源,市场销售,队伍管理

参考文献

[1] 郑宏.通信电源市场发展趋势分析[J]通信世界.2005(09)

[2] 陈大泉.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研究[D].2013(05)

通信电源范文第5篇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技术在通信电源的应用,标志着通信电源的维护和管理从人工看守式的维护管理模式向计算机集中监控和管理模式转换,其目的:(1)与通信技术发展相适应,提高对通信电源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2)提高通信电源供电质量,使供电系统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3)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使电源设备管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4)实现通信电源设备少人、无人值守。(5)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目前通信电源集中监控技术发展与监控系统的实施已进入一个新时代,主要表現在:

(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于一身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条件。(2)在监控系统开发、实施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3)人们对监控技术有了较全面的认识。(4)新技术、新工艺在通信电源设备中的应用,通信电源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5)监控系统标准、规范、要求在过去的几年里相继出台,并得到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6)监控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监控入网制度即将实施。这就为通信电源监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监控系统进一步实施创制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时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将就监控系统的发展情况以及监控工程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二、监控系统的构成情况

根据通信电源集中维护,统一管理基本模式,监控系统在结构上是一个多级的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网络,一般可分为四级,即城市监控级、区域监控级、局站监控级以及前端现场部分(包括智能设备、蓄电池检测仪、前端采集设备),其中局站监控级的监控主机与前端部分构成二级分布式系统,通信接口方式为RS485/RS422,在一定条件下也采用RS232。区域监控级监控主机与局站监控主机、城市监控级监控主机与区域监控级监控主机通过通信网络进行连接,构成多级远程分布式网络。目前监控网络从结构和信息交换方面大体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基于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的监控系统,另一种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的监控系统。另外为了解决城市监控级、区域监控级监控主机负担过重的问题,城市监控级、区域监控级在监控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局域网系统,用来完成对监控系统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等功能。目前大部分监控系统都在城市监控级、区域监控级建立起相应的局域网系统,而使用较多的局域网络系统是Ethernet(IEEE802.3)。

三、监控软件特点和系统功能情况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是一个实时性要求很强的大型分布式网络系统,不论是以通信网为基础平台进行数据信息交换,还是以网络系统为基础平台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其监控网监控主机所采用的操作系统具有实时、多任务、网络功能的特点。在城市、区域中,已建立局域网系统和采用集中式数据库为监控系统开发强大的管理功能提供了可能。监控软件模块化、组态化是监控系统的又一特点,使监控系统有更灵活的设置和更好的扩展功能,同时也特别强调其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准确性。监控系统支持通用的网络协议是对现代监控网络的基本要求,以便使监控网具有良好的扩展和接入其他网络的能力。在功能上,为实现对电源设备少人、无人值守的要求,电源监控系统更强调对电源设备故障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故障告警的准确性。现在电源监控系统在对基本功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同时不断扩展新的功能等。

四、智能设备接入情况

在监控系统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利用智能设备的资源,将智能设备通过对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的转换直接接入其监控系统,通信接口基本上属于RS232、RS485、RS422间的硬件转换,比较容易实现。目前通信协议和通信接口的转换本要是采用协议转换器的方式。所谓协议转换器的方式,是将一种被称作是协议转换器的装置接入智能设备和局站监控主机之间,一端与智能设备的串口相接,另一端与局站监控主机的串口相接,从而完成通信协议和通信接口转换。简单地说,协议转换器是一个具有CPU、EPROM、RAM、串行通信口等的微机系统,协议转换器一般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至少有两个串口且分别与被转换的智能设备的串口以及局站监控主权的串口相匹配,其二,将智能设备的通信协议转换为局站监控主机协议,转换软件固化在协议转换的EPROM里。这种方式对多个不同协议智能设备同时接入一个监控主机的情况更有效。还有一种转换方式是将协议转换功能放在局站监控主机里,但这种转换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多见,因为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将具有单科协议智能设备接入一个监控主机的情况。如果在监控主机里科换的协议种类过多,就会造成监控主机负担过重,影响监控主机科正常工作,同时也给监控主机软件开发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另外,统一的通信协议出台为智能设备接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民间舞蹈下一篇: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