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论文范文

2023-04-15

大学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学生管理

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当前复杂而且变化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健康的成长,还为了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学习方式中有着不同的变化,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我们就要对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进行严格的要求,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有着一定的了解,使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下面我国就对大学辅导员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明确自身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大学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对自身在大学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角色扮演进行明确,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首先要对自己进行一个定位,让自己认识到自身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其次,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想着乐观、积极的方面发展。而且在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向学生灌输相应的法律知识,让学生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法律常识,进而对自身的日常行为进行相应的规范。最后,大学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与时俱进,并且有着一定的创新能力,使得自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适应于各种突发情况,使其大学生的管理效果得到明显的增强。

二、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许多大学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因此为了呈现出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综合素质高以及交往能力强等方面的特点,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且對其进行灵活的掌握,将其应用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进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要求,还充分的体现出了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

可见,我们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对其进行分析。其中在学习能力方面,大学辅导员可以作为大学生和学习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和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大学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的方针政策和信息学习进行传递,使其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在综合素质方面,辅导员则是通过相关的管理方法,使得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日益的淡化对大学生对家人的依赖性,使得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有着比较广阔的人际关系,并且让他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有着相关的精神上的享受。使得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给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大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

在对大学生进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的品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就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除了要有较好的品德以外,我们还要在学生中树立一定的威信,使得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的了解,而且使得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得到相应的提升。为此,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和学生管理的就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还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荣辱观的教导,使得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以及思想做出明确的辨别,使得自身的控制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强,从而致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让学生可以从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四、加强班风建设

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还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严格管理为核心。班主任、辅导员应该经常查课、记考勤、定期开班会、讲评学习情况、进行考前纪律教育、考后及时总结等,促使学生重视学习,教育学生珍惜大学时光,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学生有了学习压倒一切的观点,动力有了,主动性就出来了。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信念,这将是他们在大学里所收获的毕生财富。此外,还应广泛开展各项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进而加强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使班级形成一种团结、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

五、经常深入宿舍,开展寝室互动活动,促进大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

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及规划,有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学风。大学生寝室不仅是休息居住的场所,而且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他们不仅在此学习、休息.而且在此就餐、娱乐、交流思想。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及时了解关注寝室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规律,指定相关措施,经常深人寝室,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活动,和他们谈心,讲理想谈人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升学、就业等方面的难题,让学生感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无时不在,使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

六、培养和营造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氛围

目前辅导员在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管理时,必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出发,使得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一定的增强,使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和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然而,大学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中路标,在对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做好榜样,从而将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应用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总之,大学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以上六个方面入手,从而使得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中,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为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管理系统打下了基础,还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七、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1.引导学生做好人生理想定位。辅导员战斗在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线,要利用好入学宣传阵地,做好入黨启蒙教育,可以开展系列主题讲座、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辅导员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寝室和课堂,及时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在第一时间进行思想引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带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树立远大理想,为今后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良好基础。

2.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入学后,由于学生对学校、专业不尽了解、部分学生还可能是专业调剂生等,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学生会存在专业情绪问题,进而导致学习无兴趣和动力。

3.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由于大学授课模式、生活环境等的变化,学生要面临从父母督学到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调整问题,面临老师带领复习难点及旧知识到提高自学能力的转变,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大学生活质量,学生调整适应的越快。

八、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学辅导员在其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得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还能让学生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简宾,刘新华.高校辅导员如何当好“心理医生”[J].青年文学家,2010(02)

[2]梁维,张法 辅导员如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13)

大学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作为高校人文素质课,大学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大学语文课堂多是延续文本分析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应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方式。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语文;应用

作者简介:秦俊嫄,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9)

作为高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大学语文主要是通过阅读、鉴赏古今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欣赏、理解、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然而,目前实际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校数量有限,即使有的高校开设了这门课,也并未覆盖所有非中文专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学语文是公共基础课,课时安排较少,且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没有太大区别,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课程教学仍以文本分析为主,课堂缺乏师生互动,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意识淡薄,缺乏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探究、品味和应用,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吸引学生加入大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中。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翻转课堂始于美国Wood-landpark学校,该校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录制了一些在线视频课程,为那些耽误了课程学习的学生重新创设了校外听课的环境,进而创造了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录制的短视频为载体,将课上传授知识和课下内化知识的教学过程进行了颠倒安排,彻底改变了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自己决定学习过程的学习者,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

作为一种将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重新规划与分配的新型学习模式,翻转课堂的目的是将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手中,其实质是将日常的课堂学习时间转化为更加积极、更有效率的自我学习时间。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围绕教师给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与探究,解决由学习任务和教学内容衍生的实际问题,进而获得对教学内容更为深入的理解。学生可以在课下按自己的节奏学习课程内容,完成课程要求的知识点学习,并采取自测练习或在线评估方式检验已学到的内容,针对还未掌握的内容进行补充强化学习,弥补知识缺漏,从而掌握知识点并做到实际应用。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个性化教学的有益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探究或小组协作研讨发现问题、寻求解答、获得结论,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学生在课堂上按照教师设计安排,囫囵吞枣似地全盘接受,然后在课下进行吸收内化。而翻转课堂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分发的视频材料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完成知识接收的过程,原本需要在课下进行的知识点吸收内化被转移到课堂上通过生生和师生间的互动活动完成。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应结合课程目标,深入挖掘大学语文课程内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具体而言,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重構教学流程。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翻转”,即学生通过课下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完成知识的传递;而课下的练习或拓展活动转移到了课堂上,通过生生及师生间的协作探究和深度交流,共同完成知识的内化,这种教学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的流程。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仍多以优秀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为主,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全面统筹设计,将其分成不同板块,按照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或让学生提前观看相关的教学微视频或阅读材料,并设计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课堂上抽查学生概述学习内容,组织小组讨论或进行单项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着重总结学生观点,发现问题并改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课后教师仍要布置相关的拓展任务,可通过各种在线平台和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度学习。这种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了网络教学的优势,强化了师生面对面的课堂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2.发掘新的教学资源。大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作品都是各个时代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但很多作品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在的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包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更不用说体会文中的语言文字之美。因此,教师既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有共鸣,也要想方设法拓展知识点,提供新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有所得。

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出现的新概念,通常是教师准备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学习材料或练习题,以短视频为表现形式,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可以使用暂停和回放功能,边做笔记边思考,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并进行巩固复习。教师应发掘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借助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和相关大学语文网络资源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视频材料;同时还要设计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视频学习内容。在翻转课堂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在课上享用校内资源,各种云端资源也为学生的课下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提供多个资源库供学生参考,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观看视频后,可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所学文本。

3.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通识课,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而它不是单纯的文学欣赏课,也不是专门的写作训练课。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将人文知识融入各自的专业学习中,并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表达技巧,从而达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创设个性化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探究活动供学生选择、参与,并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学习,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学习内容和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提出的疑问总结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确定可用于课堂探究的共同话题。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兴趣选择适合的探究项目,然后教师根据所选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开展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进行独立研究,再进行协作探究;完成小组选择的项目讨论后,可以交流学习体验,在课堂上汇报,和同学一起分享问题解决的成功和喜悦。这样既发展了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转变师生角色。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互动交流的伙伴,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变成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探索者,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的热情。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通过课下学习探究活动,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了充分的准备,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大大增加,教师针对学生个体问题的指正次数也大大增加,对文本的阅读分析更加深入、广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逐渐增多,而教师的讲解分析逐渐减少,通常只作为导师进行适时点拨和方法指引,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不再是课堂的绝对主宰者,这也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内化知识的教学目的。

5.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翻转课堂的评价机制与传统课堂完全不同,多采用调查报告、小论文、学生档案袋等评价方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测试方式。课程评价最终由教师、同学和学习者本人共同完成。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独立学习过程以及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不仅要注重对学习结果评价,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通过协作学习中的活动表现以及个人活躍度对他人进行评价,并对自己的表现加以说明和总结。这样通过多个角度的综合评定,教师能够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了解课堂讨论和课后学习活动的效果、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有效参照。

三、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预期

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这一模式面临信息技术和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挑战。比如,教师制作视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以及适应不同专业需求的个性化学习目标的落实,都需要相关技术和人员的支持。因此,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结合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参与线上线下的课程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

另外,学校方面也应给予一定支持,以促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有很多高等院校自主开发大学语文校本教材,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交互性教学模式,并采用“课堂+线下”等多种测试形式,促使学生学会阅读欣赏古今中外作家的经典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达、应用和写作能力,掌握阅读分析的技巧,真正做到“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需求和日常行为习惯,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人生。

参考文献:

[1] 山笑珂.翻转课堂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影响与创新[J].语文建设,2016,(29):5-6.

责任编辑 程 华

大学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大学行政管理组织是大学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行政管理组织不同于学术组织,它有着自身的组织管理形式、结构、层次。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对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以促进大学行政管理高效和规范。

关键词:学习组织;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李正和(1956-),男,山东胶南人,大连交通大学组织人事部,高级工程师;吴爱萍(1964-),女,浙江东阳人,大连交通大学高教所,副教授。(辽宁 大连 116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研究”(课题编号:JG09DB215)、辽宁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力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09A119)的研究成果。

大学组织分为学术组织和管理组织两大部分。作为非营利的公共组织,我国大学在连续多年的扩招后,办学规模扩大,2010年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万人,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的组织结构相对精英时代的大学层次增加,其行政管理的组织逐渐庞大。2009年普通本科高校行政人员达到292046人,管理的层次逐渐增加,管理的分类和项目越来越细,事务性工作也越来越多。面对巨型大学的行政管理组织,如何提高大学的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发挥行政管理的高效职能,提高大学行政管理队伍能力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学习组织理论内涵和特点

学习型组织理论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斯特教授在系统动力学原理基础上提出,由他的学生彼得·圣吉博士完善。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建立共同愿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的五项要素。《美国2000 年教育战略》提出:“今天,一个人如想在美国生活得好,仅有工作技能是不够的,还须不断学习,以成为更好的家长、邻居、公民和朋友。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而且是为了创造生活”。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1]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在于组织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立的愿景;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组织智力的开发;上下级的沟通,组织成员边工作边学习,形成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构建学习型大学中和在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培养和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旨在改变传统组织的管理模式,将管理理念中的管理改为激励,挖掘和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竞争力的一种管理和发展的组织运行模式,以使大学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

二、我国大学行政管理队伍的现状

大学行政组织是大学发挥教育和科研作用,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机构。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规模的逐步扩大,2010年与2000年相比大学在校生规模扩大了五倍,这使得大学变成了一个人员积聚、资金庞大、复杂的巨型组织机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复杂化给大学的组织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大学行政管理队伍与精英教育时代相比也存在的问题。

1.大学行政管理内涵、特点

大学的行政管理是大学为了实现教育的目标,依照一定的规章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有效地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它是一个学校办学效率的总要标志,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2009年我国有2305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分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两大类。大学行政组织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般的行政组织机构设有20个左右的部处。行政管理部门分为: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纪委、监察审计处、工会、团委;人事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计划财务处、学科发展规划处、离退休处、招生与就业处、基建处、保卫处、总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学院、房地产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重点大学的行政组织机构会有所增加。

大学行政管理组织与学术组织相比有自身的特点。(1)行政管理工作的繁杂性。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大学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了教学、科研、人事、组织、宣传、基建、后勤、财政、学生管理等。日常工作较为繁琐复杂,工作量较大。(2)行政管理工作的单一性和专业性。行政管理工作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工作内容较为单一,工作流程程序化。同时,行政管理工作涉及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这些部门在完成组织、协调等职能外,还要承担对各项工作的评价和认定等工作,如,教学质量监控,科技成果的评价,科研材料的选择等,这使得对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化。(3) 行政管理工作的突发性。行政管理工作的突发性工作较多,涉及行政管理工作中各种政策的制定等,增加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和压力。

2.大学行政管理队伍现状

(1)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庞大,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表1、图1看我国大学行政管理人员2009年与2000年扩招时相比人员有了较大的增加,是2000年时的0.59倍,十年来增加了10万多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5%。行政管理队伍的迅速增加,管理机构膨胀,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滞后于人员的增加。行政管理越来越细分,职责细化到个人,管理变成了为管理而管理,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行政管理人员在部门利益和学校整体利益间的取舍上更注重部门利益,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同时,用人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2)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与专任教师相比我国高校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从学历层次看博士学历在行政管理人员中占少数,大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为本科和硕士学历。表2反映一所地方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学历状况,博士学历占行政管理人员的4%,硕士学历占行政管理人员的24%,本科学历占行政管理人员的82%。高级职称占行政管理人员39%,中级职称占行政管理人员53%。

在专业知识结构上,由于行政管理人员来源于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真正具有教育学和管理学专业的人员较少,这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对高校管理规律的掌握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上有较大差距。由于行政事务性工作繁忙,许多行政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精力潜心钻研行政管理的规律和行政管理的业务,不少人是凭自身积累的经验进行行政管理的,管理层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同时,专业的学术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混合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中并存,削弱行政管理的规范性。

(3)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开拓创新意识不足。

在大学的行政组织管理中,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形成在管理方法上的行政命令,管理手段上的强制,现代的管理思想如人本管理、校本管理、管理创新等思想在行政管理中的体现较少,在管理和服务上缺乏民主意识,更缺少协作精神。一些行政管理人员日复一日地重复既定的思维模式的工作程式,学习和创新意识不足,在工作中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工作效率低,缺少主动、创新、进取精神。

三、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路径

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成为人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强调人和组织的发展需要持续的学习,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激发人的活力,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保持组织的创新活力,提升组织的应变能力。

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要素主要有:知识基础、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时期行政管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因此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针对行政管理人员中存在的问题,在组织和文化等方面建立一个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及发展环境。

1.在组织结构上:强化制度环境,完善管理机制

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扁平的,有利于上下级的沟通,增强组织间的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因此,大学的行政管理组织改革逐步向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发展,使大学的行政管理组织成为更具有学习能力的组织。

组织的制度环境建设对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大学的行政机构依据科学的管理设置,权限的划分明确、职责分工的明晰,减少管理的层级,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行政管理的制度建设在于做好职员职级体系的设计,合理地设置岗位,变行政管理人员的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施行政管理干部的任期制、岗位交流与轮换制。学习型理论强调组织学习的激励,围绕行政管理的目标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一是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抵触;二是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进取心。建立科学的富有竞争力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定期考评和评估岗位的绩效,以激励和支持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与进步。

2.在组织文化上:构建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文化氛围

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持续学习的组织文化,提供管理人员成长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前提。从个体上看,行政管理人员在自身发展的愿景激励下,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从组织层次上看,行政管理队伍通过组织共同愿景的塑造,改善心智模式,通过学习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建立有效的互动学习进修机制,培育以人为本、知识共享组织文化氛围,组织跨地域、跨学科的学习与交流,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知识吸收和获取能力,促进行政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3.在管理上:提升行政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学校内部的学术、行政事务日益繁重,大学的组织结构日益庞大,使得传统的大学行政管理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形势。现代的行政管理要求高水平、高效率、科学化与民主化,这要求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因此,在管理上建立优化、精简的行政管理专业队伍;建立适应大学行政管理队伍特点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的符合行政管理队伍专业要求的职业培训体系,使行政管理人员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复合型知识,逐步提高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规范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从而达到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提升行政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艺术与学习型组织的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责任编辑:麻剑飞)

大学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状况和管理效能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实现。应当认识我国现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缺陷,重构科学合理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

[关键词]中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控制;自主

西方国家大学兴起与形成的历史说明大学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短缺不是单纯的数量性短缺、而是一种制度性短缺。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门机构,这一任务主要是通过大学教学活动来完成的,离开了教学,大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大学的中心工作。良好的教学管理虽说不是取得教学高质量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一个必要条件。我们相信,低效的教学管理是使高等教育不能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制度问题是大学教学管理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加强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是促进我国大学教学与改革的内在需要。

一、我国现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

我国高教体系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发展起来的,虽然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和教育体制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各项改革也逐步深化,但是,当前大学的教学管理仍然呈现计划体制下的基本特征,如集权、刚化、封闭等。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始终围绕教学计划的完成而进行着被动式的管理,过于强调管理过程而忽视了管理效果,管理层次、管理环节繁多杂乱,导致管理成本高;又由于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又,使大学教学管理系统缺少应有的活力,最关键的是基层院系的办学积极性发挥不充分,不利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主办学机制的形成;大学培养的学生也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自觉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缺少社会适应性与竞争力,缺少批判思维、独立精神和自由思考。诚如杨福家院士所言:“造成清华等高等院校学生水平提高不快的原因不在学生,而在于中国高校目前的教育制度:不仅清华如此,中国其他高等院校也都如此”。概而言之,现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缺陷表现为三个“中心”和三个“不足”。

1.以学校为中心,院系教学管理活力不足

当前我国大学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学校一级集权相对较多,院系教学管理自主权相对不足的问题。学校层次对教学管理采取了集权方式,院系的职责范围与学校层次基本相同,其主要职能是院系将学校制定的教学政策与计划以及有关要求付诸实施。学校层次几乎掌握了教学管理的全部决策责任,院系承担的只是贯彻执行学校层次的决策,从院系的角度提出咨询建议或反馈意见,缺少决策自主权。学校统一要求多,各院系创造性少,即“只当家不做主”。在许多大学,教学管理权力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务处(部),教务处(部)实际上成了全校教学工作的指挥中心,行使全校教学规划和决策、教学组织与指挥、教学控制和评价等多项职能,院系在教学管理中则主要扮演一种“事事请示,时时汇报”的“办事员”的角色。特别是实行“大教务”体制的大学,教务处实际上成了位于校长或主管副校长之下、介于学校与院系之间的亚校级权力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学委员会应有的职能。而院系在教学管理上缺少自主权,如在招生上缺少应有的发言权,在教学基本建设上缺少主动权,在课程管理上缺少自主权。这样一套以管理者为本位、以教学控制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压抑着院系管理积极性的提升,规限着大学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制约着大学教学生产力的发展:

2.以控制为中心,教与学的自由和自主不足

“自由是人成长必需的正当性条件,因为只有自由才能让每个人把自己最好、最优秀的东西发挥出来”,个人只有在自己自主时才是真正自由的或充分发展的。自由和自主是大学教育存在的开始,“真理是很多头脑在一起自由运作的结果”。大学保障教与学的自由和自主,师生才能成为实现自己精神成长可能性的自我决断者,才能成为自我升华的自我引导者,否则大学教育就是在模塑、规训甚至是奴役:而目前大学刚性的管理制度。对大学教与学的保障不力,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不够,对大学师生的个性发展关照不多:过强的规范约束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过强的共性制约导致学生个性的缺乏;不尽合理的管理制度限制了教师教学上的发展:以上情况突出表现在:学生转换专业困难;选课不能做到真正的“自主”;课堂管理制度僵化死板;考试和学籍管理制度不尽合理。一旦大学中教与学的自由没有了,知识和人都带上了物的属性,大学的精神与价值,大学理想与信念也就丧失殆尽了。

3.以管理者为中心,制度的平等性和服务性不足

我国大学长期在一种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下运行,必然形成以行政约束为主导的运行机制,相对应教学管理制度的特征是集中控制、服从模式、不计成本、封闭发展。在大学教学管理决策上,以校长和分管副校长为首的教学管理队伍在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教学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大学民主参与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教学管理系统内,“人”依旧被置于教育或管理“对象性”的地位,依旧是被塑造和被加工的客体,而非教育或管理行为的主体,师生并没有摆脱“物器”的身份和命运。师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程度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制度的制订和实施也不平等。规章制度往往过于强调师生应遵守与服从的义务,忽视了他们应当享有的自由和权力;过于重视管理者对师生的管制与处罚的权力,忽视了他们应当履行的指导与服务义务。在教学组织运行中,学校教学支持服务制度不健全,管理者教学服务意识比较淡薄,使被管理者在貌似科学、公正和平等的管理机制中臣服而失去个性和创造力。

二、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重构路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学生将从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的对象。所以管理方式也要从被动式管理向主动提供服务转变,谁提供的服务好,越有人性化,越符合国际标准,学生就选择接受它的服务:因此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需要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着重解决提升院系教学管理的活力、增强管理制度的弹性、提高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强化管理制度的服务内涵等核心问题,逐步形成学校统筹协调、院系管理为主、师生自主发展、服务体系健全的教学管理新体制。

1.管理理念放开:以师生和院系为本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重构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院系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除了要反映学生的利益、给予学生思想自由、重视学生独立、自主的存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学生来进行大学教育。“学生就是大学”,把大学教育的全部价值落实到学生身上,以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教育根本。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的重点,不

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内在的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使他们自由地成为他们自己。以教师为本是相对于我国高等院校以管理者为本位提出来的。以教师为本,就必须改变教师缺乏“教”的选择权状况,赋予教师相应的教学权力,保障其教学上的相对自由。大学教育要让学生更富有(有知识),更聪明(有思想),更高尚(有道德),关键是教师在对学生起引导作用,“没有教学的自由,教师的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独特个性和高度责任感的创新人才也无法造就出来。”阎教学自由是由大学教学工作的精神性、创造性等特点决定的,而且教师的自由是学生学习自由的必要条件。以院系为本,是针对以学校(校部)为本而提出来的。以院系为本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前提。院系层次对各个具体专业、具体学科教学的情况最了解,也最熟悉,他们应当最有发言权。以院系为本可以充分发挥院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出院系自主发展的欲望,形成院系各自办学的特色。管理理念的放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博大的、批判的、追求新知和真理的现代大学精神。

2.校部适度放权:增强院系管理活力

管理学者萨维奇曾对组织管理中的等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认为“今天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在管理的分工与再分工中采用了劳动分工模式的结果。”大学行政信号过强的最终结果就是个体追求方向的迷失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滑坡。因此,大学教学管理改革应从集权管理转向分权管理;从过分集中转向相对分散,从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从事务管理转向服务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实现本科教学管理的重心由上向下的转移。管理的重心在“理”而不在“管”,“少管是管好的必要条件,管好是由管与不管两方面构成的”,大学需要学习更多的是:学会不管:在这种改革思路下,大学及其职能机构“能做”和“应做”的主要是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矛盾协调、质量监控、信息服务等工作。一方面,教务处(部)等职能部门要简政放权,让院系自主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教务处(部)等部门要强化调查研究、规划设计、政策指导、协调服务、督导评估等宏观性、导向性、智囊型、服务型职能。特别要强调教务处(部)等职能机构对院系的服务和评估的职能。赋予院系更多自主权,使其成为本级教学管理的中心,这将有利于促进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院系的教学改革发展,挖掘其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潜力,增强院系管理的活力和竞争力,最终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绩效。为此,各院系也要切实履行相应的职责,努力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用好、用足、用活学校赋予的权力,创造性地开展本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并通过实行院长(系主任)负责制、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等,确保院(系)成为本级教学管理的中心:此外,还应健全和完善教学民主管理的组织制度(包括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使其在教学管理的一些重大问题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3.管理制度放松:保障学生学习自由

保障学生学习的自由,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必要前提。学习的自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专业学习上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有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和教学方式的自由,在教育管理上有参与评议的自由。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生在学校的自由气氛中,通过个人的自我教育可以获得内在的自由,这是大学教育的优越之处。假如实行的是一种像军校或某些修道院式的教育以极严格的纪律来约束学生,那么这点优越之处就荡然无存了。”保障学生学习的自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建立自主学习制度。实施学分制,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条件,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甚至自主选择教师:创新教学评价制度。注重形成性考核,不以考分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如在大学中引入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科研学分等;推广免听免考制度;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失败保持宽容和理解,在制度安排上允许学生学习失败。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刚性的特点突出的反映在学籍管理制度上。目前弹性学制已经成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大学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自主选择学习年限,提前与推迟毕业。与弹性学制相配套,大学要适应学生来源多样化、学习需求多样化和休学创业等需要,放宽休学、转学等方面的限制,制订和完善学生休学与转学的规章制度,满足休学创业的需要。

4.管理姿态放低:强化教学支持服务

我国大学的管理问题不是管理不强,而是管理不善,甚至是管理不对,原因就在于价值导向出了问题。大学的性质关键在“学”字上,一是“学术”(教师),二是“学习”(学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应体现出对教学服务的特性。权力意志不能成为大学管理的价值信号,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学“管理”,更重要是为教学“服务”。过去大学过于强调管理,而且是控制性管理,导致大学缺乏活力和自由,致使大学难以形成或保持旺盛的学术活力和教学自由,难以做出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难以产生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学术思想,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的人才,当然也就难以成为一流大学;管理不是制约人、控制人、约束人,而是创造条件服务人、发展人、提升人。有了这样清楚的认识,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放低管理姿态,强化服务观念,坚持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师生。

大学最初的建立就是学者在共同学术目标下自由结合而成的学术团体,其基本特征是按照学术的逻辑建立内部组织结构的运行机制,形成的是一种学术协商的关系。大学教学管理不能完全套用韦伯的“科学”、“效率”的科层制理论,教学管理最终所关注的是:“以人的变化为标志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此与科层化所要求的‘非人格化的’特征迥然相异”。它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院系为本的理念,重视师生独立、自主的存在,保障院系的相对自由。忘记了自由的大学,是丢失了活力的大学,是丢失了思想的大学,亦是丢失了真理的大学。

[责任编辑:崔颖]

大学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学生管理

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当前复杂而且变化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健康的成长,还为了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学习方式中有着不同的变化,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我们就要对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进行严格的要求,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有着一定的了解,使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下面我国就对大学辅导员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明确自身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大学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对自身在大学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角色扮演进行明确,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首先要对自己进行一个定位,让自己认识到自身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其次,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想着乐观、积极的方面发展。而且在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向学生灌输相应的法律知识,让学生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法律常识,进而对自身的日常行为进行相应的规范。最后,大学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与时俱进,并且有着一定的创新能力,使得自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适应于各种突发情况,使其大学生的管理效果得到明显的增强。

二、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许多大学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因此为了呈现出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综合素质高以及交往能力强等方面的特点,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且對其进行灵活的掌握,将其应用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进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要求,还充分的体现出了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

可见,我们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对其进行分析。其中在学习能力方面,大学辅导员可以作为大学生和学习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和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大学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的方针政策和信息学习进行传递,使其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在综合素质方面,辅导员则是通过相关的管理方法,使得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日益的淡化对大学生对家人的依赖性,使得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有着比较广阔的人际关系,并且让他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有着相关的精神上的享受。使得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给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大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

在对大学生进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的品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就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除了要有较好的品德以外,我们还要在学生中树立一定的威信,使得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的了解,而且使得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得到相应的提升。为此,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和学生管理的就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还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荣辱观的教导,使得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以及思想做出明确的辨别,使得自身的控制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强,从而致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让学生可以从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四、加强班风建设

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还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严格管理为核心。班主任、辅导员应该经常查课、记考勤、定期开班会、讲评学习情况、进行考前纪律教育、考后及时总结等,促使学生重视学习,教育学生珍惜大学时光,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学生有了学习压倒一切的观点,动力有了,主动性就出来了。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信念,这将是他们在大学里所收获的毕生财富。此外,还应广泛开展各项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进而加强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使班级形成一种团结、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

五、经常深入宿舍,开展寝室互动活动,促进大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

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及规划,有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学风。大学生寝室不仅是休息居住的场所,而且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他们不仅在此学习、休息.而且在此就餐、娱乐、交流思想。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及时了解关注寝室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规律,指定相关措施,经常深人寝室,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活动,和他们谈心,讲理想谈人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升学、就业等方面的难题,让学生感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无时不在,使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

六、培养和营造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氛围

目前辅导员在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管理时,必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出发,使得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一定的增强,使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和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然而,大学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中路标,在对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做好榜样,从而将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应用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总之,大学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以上六个方面入手,从而使得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中,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为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管理系统打下了基础,还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七、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1.引导学生做好人生理想定位。辅导员战斗在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线,要利用好入学宣传阵地,做好入黨启蒙教育,可以开展系列主题讲座、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辅导员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寝室和课堂,及时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在第一时间进行思想引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带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树立远大理想,为今后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良好基础。

2.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入学后,由于学生对学校、专业不尽了解、部分学生还可能是专业调剂生等,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学生会存在专业情绪问题,进而导致学习无兴趣和动力。

3.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由于大学授课模式、生活环境等的变化,学生要面临从父母督学到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调整问题,面临老师带领复习难点及旧知识到提高自学能力的转变,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大学生活质量,学生调整适应的越快。

八、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学辅导员在其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得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还能让学生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简宾,刘新华.高校辅导员如何当好“心理医生”[J].青年文学家,2010(02)

[2]梁维,张法 辅导员如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13)

上一篇:自我管理论文下一篇:社区妇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