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范文

2023-12-27

设计思维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新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生活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也在不断的在变化。尤其在社会经济的形态已经进入体验经济的情况下,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产品设计思维的变化也会随着新时代的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对产品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和理论这一重要的内容和规律随着我们的认识和研究将会有更新的概念。

【关键词】体验经济 产品设计 设计思维 设计理论

一、新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体验经济

所谓的体验经济可以用马斯洛的层级需求理论来理解:制造业满足的是一般的生存需要,服务业满足的是发展的需要,体验业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西方经济学家托夫勒在30年前做出“制造业-服务业-体验业”这种独特的产业演进划分,同时人类的经济活动又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方面,而体验经济与其三个经济活动的区别在于在体验经济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二)新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体验经济时代的带来,市场竞争也日益的激烈,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现代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是不断的在进步。它依赖于时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却又同时促进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设计的发展也受消费者对物质生活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也在间接的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时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产品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促使产品设计把科技成果从理论变为现实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同时也有利于检测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合理性。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产品设计的发展也会相应的进步改善,促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二、新时代产品设计的思维理念

(一)固定思维的改变

产品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点。同时产品设计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思维的转换。而人们原有的思维活动往往又是人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说只有突破原有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才能提高产品设计的思维能力,优化原有的思维模式。在现代的生活活动当中,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观念都在影响着其周围的人,同时在大多数的人的心里都倾向于相信大多数人的所相信的知识以及相信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当个人与大多数人的思想或决定产生分歧时,往往是以大多数人的决定为标准的。但是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就是求异,追求效果就是与众不同,而不是随大流,没有什么突出的特征。而且设计者本身就是一个个体,所以设计者会因为自身的感受和经历的不同,相应的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从而在产品设计上产生很大的差异。但同样的设计者的固定思维会影响产品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产品设计拘泥于狭隘固定思维模式,从而阻碍产品设计的思维创新。

书本知识是产品设计的基础,也是产品设计的思维的起点,但是产品设计的思维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积累。我们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设计领域知识,而是要学会灵活运用,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而且在生活中的很多设计作品也并非都出自于专业领域的人才,这样间接说明视野的开阔远比单纯的局限于书本的知识领域重要。

(二)产品设计中的事与物的关系

在设计的产品或者是对产品的品质进行评价时,我们通常会把它们想成或者定位在“物”的基础上。当然,产品是可以触及的物质形态,而且,产品是功能的载体,消费者购买的是其产品的功能,而非它的物质形态。所以说,产品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它的功能属性,而不是它的物质载体。产品设计实际上是针对依附于产品的实际结构。因此设计者不能单纯的看产品的存在。而且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所设计的不仅是物质的产品,还包括其产品背后的体验。

(三)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体验经济时代是以消费者为主要时代,它是新产品与否,只有消费者才能决定。而一切都打上了顾客导向的烙印是以消费主权的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消费者需求的方向来说,只要是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改变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它就是新的产品。

三、新时代产品设计的理论方法

第一,新知识是一个动态的集合,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要坚持不懈的积累和进化。

第二,设计知识分为单元知识和集成知识两种,能力的积累和进化只有由不同的实体进行,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效率。

第三,单元知识多数是和专业有关联的,其获取总是依赖于某些特定的资源,只有长期的关注才能积累和进化到能够支持设计竞争。新的知识往往首先掌握在很小的专业团队手里,资源单位是以单元知识提供服务的实体。

第四,集成知识它是一类很特殊的单元知识,它与行业,也就是产品生产对象的产品生产过程和资源是相关联的,只能在产品生产企业、设计实体里积累和进化,是设计实体的核心知识。

第五,单元知识与集成知识的关系:传统观念是设计实体垄断可能得到新知识,但这并不符合国家利益,也不符合企业竞争取胜的需要。设计实体的竞争就在于在正确的时间,找到正确的知识,并正确的加以运用。设计者只有能够使用它,但是不必去拥有它,才能实现以最低的研发成本和最小研发周期引入最新知识。竞争要求设计实体要集中力量于集成知识获取能力的积累和进化,以竞争来取胜。

【参考文献】

[1]高媛媛.现代产品经济的发展与工业设计[J].艺术科技, 2012(06).

[2]王蒙.设计思维的模糊性研究[D]. 山东大学,2009.

设计思维范文第2篇

一、概述

1、数字动画广告

数字动画又被称之为计算机动画, 它的基本原理是按照传统的动画而生成, 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来制作一系列可以动态播放的计算机图画。动画形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二维动画, 第二种是三维动画。而数字动画广告则是动画与数字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这种广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这种形式的广告给人以与众不同之感, 个性比较鲜明, 新鲜元素比较多, 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第二点采用动画技术进行广告创作, 更加具有夸张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通过数字动画广告设计能够将企业想要表达的产品设计理念充分的表现出来。第三点数字动画广告是与最时尚的元素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

人的思维本身就分为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 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是概念与意识上的数量差异, 而不是认识形式上所产生的差异。在广告中, 感性思维是表达广告情感, 直抵人得内心的一种力量。而理性思维则是情感的骨架, 在广告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在理性的角度上, 然后加以感性去进行广告设计。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是互相联系且密不可分的, 所以我们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感性设计, 并使二者之间达到一个协调统一的平衡。

二、我国数字动画广告设计的现状

近些年来, 我国才开始发展数字动画广告,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无论是在创新性上还是技术上都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设计者们的自身原因, 我国数字动画广告设计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 其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例如很多企业愿意在广告投放上花费很多的资金, 但是却不愿意在广告设计上投入更多的成本。通过这一现象反映出的问题就是很多企业并不注重企业文化的构建和企业文化品位的提升, 而是一味的强调企业产品的实用功能。在此情况下, 设计师为了迎合企业需要, 不得不设计出一些缺乏创意的广告作品。可想而知, 这种广告作品所取得的效果一定是极其糟糕的。同时长此以往下去, 企业的品牌形象也会受到损害, 企业难以稳定的发展下去。而近几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一些企业受到西方先进理念的影响, 已经开始将关注点放在企业文化构建和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上, 所以他们也开始更为注重通过广告设计来传递企业理念, 希望通过数字动画广告这种方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三、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在数字动画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1、理性思维的运用

理性思维是我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 所产生的一种接近事实本质的反映。他凭借客观事实说话, 不掺杂任何情感因素。在数字动画广告设计中, 设计师们喜欢运用色彩、音效以及光的运用来将广告更好的设计出来。因为对于观众而言, 首先我们会先看到和听到广告的内容, 当我们的大脑吸收这些内容之后, 会产生一定的反应。例如Darring Ring的数字动画广告, 在观看之后会给人一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感觉。所以在对数字动画广告进行设计时应该掌握知觉方面的规律, 最后使广告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数字广告本身就是以向消费者传达企业的产品信息为主, 这就要求作为广告的设计者不能够单单只懂得广告设计的知识, 还要懂得传播学、营销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 对于消费者的年龄、购物需求等也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设计出更好的数字动画广告。

2、感性思维

在生活中, 人们会随着自身经历的不断丰富, 拥有越来越多的情感体验, 这些情感会存在我们的大脑之中。当我们遇到事情时, 这些经验就自然而然的会从大脑中涌现出来, 然后指导我们去处理事情。在数字动画广告设计中运用感性思维能够让自己所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创新性, 因为通过想象, 能够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的表现出来。同时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能够更加直抵人心, 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因此, 作为广告设计者要善于运用感性思维, 找到在广告设计中的灵感, 从而设计出更为优秀的广告作品。

摘要:随着我国迈入数字化时代, 我国的漫画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尤其是数字动画广告在这种形势下顺势而生。数字动画凭借自己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造的独特视觉效果被广泛的应用于广告创意设计之中, 并且这种形式成为当代新型广告创作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想要创造出更具有鲜明特色和创意的广告则取决于设计者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本文就是探究数字动画广告设计的理性思维与感性的运用。

关键词:数字动画,广告设计,理性思维,感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孔祥芬.杜启明.理性与感性思维在数字动画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 2014, 06:15-16.

[2] 刘峰.李晓娟.数字动画设计在电影特效中的应用探究[J].电子测试, 2014, 12:134-135+131.

设计思维范文第3篇

一、创新思维和意识——艺术设计的核心内涵

就艺术设计本身而言, 其属于一项多领域综合性的学科。其作为艺术与科学相互结合的时代产物, 艺术设计已经成为科学与人文历史之间相互交流和配合的纽带。艺术设计本身不单单局限于艺术设计流程, 还包括了科学技术、材料技术及文化美学等方面, 是建立现代社会人员交流与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对于提升和促进现代社会的整体精神生活质量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深远。作为一门创新性和实用性综合的学科, 宏观上分析, 目前的艺术设计主要呈现以下四大基本功能, 即:实用性功能, 创意审美功能、市场信息功能及营销推广功能[2]。

可以明确的是, 目前主流的艺术设计流程主要以线条、色彩及体积造型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 并深入结合现有的材料、工艺技术及各类信息为辅助, 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艺术品。在艺术设计实践中, 之所以将审美因素设定为艺术设计流程的灵魂, 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 作为艺术创造而言, 其形式和内容必须做到新颖, 不能掺杂过多的抄袭和模仿;第二, 基于艺术设计的全过程分析, 除了艺术创造之外, 其他的流程专业技术门槛较低, 一般的非专业者在经过简单培训后均可胜任, 但对于创意而言, 必须体现较高的专业水准, 做到无可替代。艺术设计的使命是赋予设计物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实用功能解决了人们一般生活状态下产品的物理问题, 如电灯的照明、冰箱的制冷、电话的通信等。伴随艺术欣赏群体综合素质和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于点灯而言, 早已超出了对其采光的实用性需要, 如何能让点灯更具创意造型成为大部分艺术设计者和欣赏者追求的关键。除此以外, 在满足艺术设计作品实用功能的基础上, 通过提升其审美效果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还能拓展和加深物品的使用功能, 所以, 毫不夸张地讲, 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实用性的特殊表现[3]。

二、艺术作品在设计实践中受抑制现象分析

对于艺术设计本身而言, 更多的体现出的是创新行为, 因此, 将创新视为艺术设计的灵魂并不夸张。在具体设计实践中, 使用到的创新方法和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不同的设计手法、效果及使用材料的差异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创新结果。但是, 比创新方式和方法更重要的当属艺术创新思维。一般情况下, 人们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 都会不同程度产生思维定式, 且思维定式体现在思维活动的方方面面。在艺术设计实践中, 为了尽可能提高设计表达效果, 设计者们往往会竭尽全力运用这些思维方式去寻求理想的效果。然而, 人的创新思维的展开和发挥, 经常会受到各自的经验、习惯、知识结构等因素的束缚和抑制, 如何克服这些束缚和抑制因素, 如何在冲破这些束缚和抑制的基础上去积极调动好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左右着设计师审美创意的思维能力, 无疑对艺术设计活动具有事半功倍的积极意义。

创新思维在表现过程中, 一般会收到外界因素的抑制和干扰, 这种抑制和干扰的主要原因就是“沿轨思维”在作祟。艺术设计者和创造者站在专业的角度和平台上审视艺术设计问题时, 一般会借助以往形成习惯的思维模式做出快速、粗略的评价和分析, 并可以在长期的专业积淀中快速寻找出最佳的应对方案。很明显, 这种思维模式就是从“已知”出发, 通过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分析和导出对“未知”的评价, 我们将这种思维方式定义为“沿轨思维”。通常情况下, 为了提高效率, 艺术设计者会率先采用该思维模式处理和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困难, 在长期的定势思维训练下, 会快速形成较为系统和综合的设计方案, 这种设计方案可能是将问题与已知的知悉体系进行对接, 形成针对性的方案;抑或是直接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创新方式具备处理迅速、结果可靠等优势, 但该方式存在较为严重的思维定式特性, 在创新实践中会出现明显的排外性和封闭性, 这与创新思维是严重相悖的。

针对艺术设计中出现的“沿轨思维”问题, 可以考虑采用“跃轨思维”予以针对性解决。所谓“跃轨思维”, 顾名思义, 就是从以往的“沿轨思维”约束中走出来, 通过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和理论, 使自身的知识体系、思维活力得到“保鲜”, 让艺术创意更加新颖。相较于“沿轨思维”, “跃轨思维”属于弱势思维的特殊表现, 由于“沿轨思维”是设计者长期实践及经验总结的表现, 具有较强的根基性, 不容易被引导, 此外, “跃轨思维”在产生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 通常设计者在无法使用“沿轨思维”解决问题时, 才会考虑使用“沿轨思维”。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对于艺术设计而言, 创新思维直接决定了艺术设计作品的成败;此外, 对于艺术设计者而言, 只有通过艺术设计作品才能完美诠释和体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艺术设计与创新思维相辅相生。对于一个合格的艺术设计者来说, 其创新思维绝非一朝一夕间形成, 作为艺术设计者应该重视积累和反思, 让艺术设计作品更加富有创造性。

摘要:从学科核心内容方面讲,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 创新精神和意识是奠定艺术设计学科的根本和前提。在具体的艺术设计实践中, 创新思维及创新行为决定了艺术设计的生命力。但是, 通过分析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形式可看出, 大部分艺术设计内容过分强调实用性和经济价值;这样一来势必削弱了对于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且这种削弱作用在创新思维的延伸和扩展方面尤为显著。本文以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为主要研究切入点, 详细分析了艺术设计实践中创新思维的意义、价值和地位, 并针对目前抑制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发展的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思维,核心价值,抑制

参考文献

[1] 高媛媛.对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艺术科技, 2015 (05) .

[2] 胡卫国.浅析艺术设计中的思维特点[J].中国包装工业, 2014 (24) .

设计思维范文第4篇

[摘要]针对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因素的出现,从创意思维的形成机制来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意思维培养。

[关键词]广告 广告创意 创意思维 培养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一个好的广告其实也是在用一种巧妙的语言宣传一件产品或诉说一件事情,这种“巧妙的语言”便是广告创意的表现,是创意思维的产物。而作为广告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语言,更是以创意为根本!一个广告设计从业人员,要想在这个行业立足并成长,则必须养成独特的创意思维。对于高校设计教育来说,也应始终将创意思维的养成,作为贯穿教学活动始末的终极目标,并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广告创意与创意思维。广告一词的产生一说是源于拉丁语,原意是“我大喊大叫”。后演变为英语中的广告Advertise,其含义是“一个人注意到某件事”,再以后演变为“引起别人的注意,通知别人某件事”,而它的最终目的是——引起注意、广而告之、促进商业销售。

广告创意是表现广告主题的新颖构想,是为了表现广告主题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是广告的思想内涵和灵魂,是具有说服力的要素。它可以在广告中有创造力地表达出品牌的销售讯息,以迎合或引导消费者的心理,并促成其产生购买行为,或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广告诉求,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宣传目的。

创意思维是众多思维方式中的一种,但创意思维不同于其他思维方式。从构成学角度,创意思维是一种类似于特异或打破的思维方式,总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其目的是通过特殊的思维构建方式,体现寻求突破的思维过程,传达标新立异的创新欲望。创意思维是人类智力活动中最有创新精神、最具奇特性和最富创造力的部分,它包括各种新思路、新谋略、新对策以及各种新发现、新思想、新设计、新产品、新筹划和新假设,并且它又是文艺创造、广告制作、公关策划、企业CIS、城市规划、产品设计等策划和设计部分的“灵魂”和“核心”环节,是其中最有创造力最奇特的共鸣节点。

创意思维的精髓是反常规、新创造和新意境。而任何学科创造的第一步都离不开反常规,因此创意思维是科学发明与设计创造的源泉,更是广告创意不断产生、广告设计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由于广告设计是审美、工艺、载体材质、产品功能及社会文化等诸多的结合体,因此创意思维在广告设计中也将必然的遇到很多既定因素的约束,这些因素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创意思维的拓展和发挥,尤其是部分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反而更易受到教学引导、市场、风格、技术和成本等现实因素的制约,难以摆脱习惯思维和迎合教师审美情趣思想的束缚,因而很难形成具有典型创意思维精髓特征的设计作品。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僵化限制了设计师和广告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创意思维的养成与拓展在此意义层面上显得更为重要。

同时,广告设计的发展与时代背景、地域条件、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综合因素息息相关,广告设计伴随新材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时代对其期望也越来越高,并且出现一种由单一促销目的向文化艺术、社会责任体现等方向发展的新的价值取向,同时广告设计已成为流行与时尚的前沿阵地。这就使得社会对于广告设计的创新要求愈发强烈,因此在广告设计活动中及教学实践环节,创意思维的培养也变成越来越棘手的一项任务。

创意思维的形成机制及培养。创意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完全孤立的个体行为,它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需要有效的引导、需要得当的方法。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不一定会有丰富的创意、一个稍显愚钝的学生却也可以经过训练而使大脑中充满令人惊奇的创意。但可以肯定地是,不想成为好的设计师、没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执著精神和目标的学生一定不会有所突破。

总体来讲创意思维是在环境、动机与方法三要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因此培养创意思维的主体工作要紧密围绕这三个要素开展,既创造环境,培养动机和讲求方法,同时鼓励设计者形成自己的思维拓展体系,深入挖掘广告设计的灵感源泉。

1.环境。让我们来看看广告创意过程的一般经验:首先,当接到一个任务时,一般情况我们都会去思考,先明确“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终达到怎样的效果”。这样的思维方式结果是使你明确了目的和方向,但是不是倍感压力了。但如果换个方法,先不去想那么多,先去试用你要去作宣传的产品,或去卖场实地看看它的销售环境,了解下销售第一线工作人员对产品的看法,问问促销人员这个产品以哪些购买人群为主,把这一切当作是一次新的了解生活的途径去享受,你是不是会感觉轻松呢?在这种相对宽松及轻松的氛围下再去做广告创意,你是否觉得信心十足呢?

其次,不要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当你有了一个想法时,也许你会很兴奋,感觉是个好点子,你会去和朋友、家人、同事分享,但如果他们不赞成你的想法,你还会坚持吗?也许那真的是个好点子!

再次,要不间断地思考。当你有了一个不错的创意,你的老板,你的老师告诉你,不错就是它了,你还会去继续思考吗?也许更好的点子在等着你!

最后,就是要树立自信心。当你明知这是个好点子,但别人却因为没有认真去了解而不赞同,或者保留意见,你还会相信自己的调研结果及通过一系列工作而得出的创意吗?

通过一般经验和一系列的假设,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会在你的创意过程中自始至终的影响你,也许是好的影响,也许是坏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只有在一个轻松的环境当中,并且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来应对环境对你的影响,你才能寻找到头脑中的创意宝藏!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必须要在学习团队中形成鼓励思考、鼓励创新的风气,且提供制造这种风气的自由宽松、平等讨论的课堂大环境。同时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挥,要遵循个体发展的自然规律,如若违背客观事物发展的常规,又何来创意呢?创意大多在“试错”中产生,没有对不同意见的容忍,缺乏对错误的宽容,人们就会因怕犯错误而不敢进行创意活动,创意就会被深深地埋藏。教师应该学会容忍学生看似“幼稚”的创意,因为这样可以使他刚刚建立的创意思维习惯破土萌芽。奖励是创意的雨露,如果正确的创意能得到回报与鼓励、承认与尊重,人们的创意活动就会增加,教师如果懂得适当的奖励,学生的创意思维便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2.动机。人们的创意动机可能无奇不有,但重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为利益、利润。当今社会,利益、利润成为人们产生创意的重要驱动力。许多发明创造都是投资的结果,一个新企业的产生也往往是创意与投资的结果。这样的创意与投资,大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可计算的回报。二是好奇。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因好奇而要把事情探个究竟,就会萌生创意。三是质疑。不轻信他人的结论,导致创意的产生。四是兴趣。创意活动本身可能是一种享受,人们为享受创意的过程而进行创意活动。人们的创意动机越强烈,创意活动就越频繁,而这些动机又常常可以被良好的外部环境所激发。

任何“新构想”并非突如其来的念头,任何一个感觉上突如其来的“新构想”,其实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累积。这与个人的生活环境、价值取向、文化背景等等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广告设计过程中必须明确学习动机,否则便很容易安于现状,形成缺乏创造力的处事方式和态度。我不禁要问,迷途的羔羊又如何能似上帝般创造世界呢?所以我们必须在广告设计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目标、信心,学会质疑,自觉锻炼逻辑思维,从而促进创意思维形成。

3.方法。不同领域的创意有不同的方法,但有些方法具有一般性,如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好学多问、相互启发,不迷信、多质疑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较为专业的方法。比如,对现有结论的假设前提提出反假设,看能否得出新的结论;把不同专业的人集合在一起,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提出毫无限制的多种方案方法,从中找出创意点子来。更为专业的方法则是演绎法,即从前提条件推演出结论。溯因技巧则是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原因猜想(即假说),然后再找方法或通过实验加以证明或证伪。类比技巧加上归纳技巧,也是发明发现的有力工具。

广告设计的创意方法也是丰富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从人的心理出发,且在设计构成学中都有了详细的指导,所以在广告设计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使学生充分了解设计创意的一般形式美法则,还要注意创新意识的不断培养。

上面已分析说明了创意思维形成的机制及培养方法,由此得出创意思维培养的基本原则:(1)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2)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着力于内化。教育者一方要着力于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内化进程;学生一方要自觉通过“体察——体验——体认——体行”各环节,把学习内容真正内化于自己的身心。(3)在教育组织形式上,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意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这种育人环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宽松、开放、安全。(4)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倡个性化教育。

总的来说,创意思维的培养,以教师本身来讲,应鼓励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的方式。就创意思维培养的内涵来看是教师通过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强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达到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应用想像力的机会,以培养学生敏锐、流畅、变通、独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洪涛.略论家具设计中创意思维的培养[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年7期13-16页.

[2]林伟贤.创新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

[3]郭力宣,胡世发.创意学全书[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4]陈放.创意闪电[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设计思维范文第5篇

【摘要】建国以来,国家大力发展藝术设计事业,至今已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艺术设计的发展就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这写人才大都来自高等院校。本文就以高等院校为例,分析如何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关键词】创意思维;艺术设计;培养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艺术设计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较深,由于没有自己系统的教学方法,很多院校都在模仿国外院校的做法,导致了教师与学生支队教学大纲内的东西感兴趣,而忽视了其他。想要培养出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从开发与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开始。

一、认知创意思维

思维,是指人的大脑对事物的外在本质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创意思维则是用特殊的思考方式将问题用另一种方式解释。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创意思维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它还将继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创意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如今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因此高等院校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也属于特殊思维的一种,要求设计能有效、快速的为人所接受,所要表达的信息被人知晓,这才是成功的设计。

二、培养创意思维的重要性与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院校的教学就受了“行为主义”的影响,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1990年,我国一些院校开始不断开展创新教育,一时间在国内大受欢迎,收到了众多院校的认可与追捧,并将创新教育变成了创意思维课程推广到了各大院校之中。这一课程的目的就是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1.培养创意思维的重要性

在学术界有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一班学生认为,教师安排的设计任务正确的解决办法就是先上网查找资料,然后开始借鉴。而借鉴也分为多与少,当设计者刚踏进设计行业时,是必然要借鉴一些优秀作品的,能为自己的设计打开思路,但如果借鉴过多,没有自己的见地,不加思考的拿来为自己所用,将非常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设计行业的进步。所以说,借鉴是一个人走向自主设计的必经之路,但是借鉴也是讲究方法的,一些学生只知借鉴,没有思想,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成绩,甚至还让人们改变了对我国设计行业的看法。基于此,教师就应当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借鉴,在借鉴中形成自己独有的看法,培养创新意识,从而更加有助于学生在设计行业上的发展,从而也为我国饿的设计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推动我国的发展。

2.培养创新思维的作用

创新思维有多种方式,比较常用的有:逆向思维、对比思维、发散思维等,由这些思维产生的方法都属于创新思维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标新立异。

一个人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都想要把作品的风格、内涵等呈现给观众,而创作过程中作者所经历的事、看见或听见的东西都会引发创作者的注意,从而在自身思维基础上进行扩展思考,而这种思维又与常规的思维不同,每个人的思路与每个人的思路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作品的外观、意境等都有所不同,每个人对自己作品的解读都不一样,这就使设计作品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

现阶段,高等院校的艺术课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因为创意思维所表现的是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想象力,而艺术设计的原则就是多元化,就是博采众长。而换个角度说,即使学生毕业后不从事设计行业,在其他行业中,创意思维也能够帮助学生较好的发展,让学生具有创新与开拓精神,这也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所需要的。

三、开发与培养创新意识的对策

1.巩固艺术设计基础知识

调查研究显示,一个人在对一个问题进行深究时会产生创意思维,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创意思维的大部分还是来自于有扎实的知识与宽广的知识面,如果不具备这两方面只是一味地冥思苦想,最后也不过是闭门造车罢了。而如果学生具有了上述两项,那么在遇到问题是自然会激发他们的联想能力,自然就会产生新的思想。

现如今,科技正在变得更加整体与综合化,也在逐渐与人文开始有了交集,而在这交集之处,也就是所谓的边缘科学,产生了诸多新的发现。在边缘科学,多种知识实现了融合,对学生知识量的要求也非常高,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发现新思路,产生新思想,发明新事物。总之,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前提。

2.从课堂外汲取设计灵感

古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赋予了教师新的职责,也就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营造发散学生思维的气氛,引导学生在设计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有许多教师经常安排学生短期内创作设计一个作品,但他们并不知道,设计不是简单捏造的事物或物体,这一过程是融合了设计者的经验、能力、阅历等。在学生设计完成后,许多教师都发现现在学生设计出来的东西缺乏灵感,殊不知灵感本事来源于现实生活,是日常生活的积累,而不是一朝一夕的冥思苦想。所以,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去,多多接近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对自己有启发的事物,并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例如设计茶叶包装,目前主要的包装都是袋装,而如果在生活中多家观察的话则能够发现,袋装并不是最合理的包装,因为它并不方便人们一次取用,所以可以设计出明确标识一次泡多少的包装,必然会受到人们喜爱。

3.活跃课堂氛围,展现艺术魅力

教师也应该人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应再是以往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搞好关系,了解学生心中所想,进而营造出一种另学生感到轻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设计。但是现在如今的课堂上,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宁可一个人闷头苦想也很少会去与教师交流,搞得课堂氛围很是压抑。所以教师结合目前情况应该认识到,活跃的课堂氛围是能够促进师生交流,有益于学生设计的。这样一来,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鼓励,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涨,进而发现自身的潜在价值,对其一生都获益匪浅。此外,教师也可以使用“头脑风暴”的思维方法,这样能够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更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吸取其他学科先进的教学经验,例如小组合作教学,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增进学生的友谊,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容易发现深处的问题。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收集学生发现的问题与得到的答案,为学生排忧解难,并将这些资料整理好后存储到资源库中,做成永久性教材,以备平时之需。例如在讲课时将这类的案例拿出来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不再是单向思维,从而能发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创意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院校中艺术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有很重大的意义,但是对于高等院校的教师而言,本文上述的研究远远不够,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继续寻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方法,面对新时代下的教育,需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模式,在实践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寻找更多的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方法,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单春晓. 独立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4(01)

[2] 刘夕榕. 新时期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06)

[3] 张红岩. 异体空间新设计思维刍议[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8)

上一篇:跨文化传播下一篇: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