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范文

2023-03-01

基础医学范文第1篇

摘要:基础医学教育要为临床医疗服务,应该加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与结合。本文探讨了目前基础医学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结合临床开展基础医学教育、加强基础医学教师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建立双向教学机制,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几点措施,这对培养更具时代意义和专业特长的临床医师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双向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我国临床医学类专业的教育一直采用前苏联的“结构式课堂教学”,醫学生在大学期间,一般要学习四十多门专业课程,各门课程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教学内容复杂、繁琐且有许多重复。于临床医学专业而言,基础医学教学应该是为临床教学打好基础,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为培养临床医生服务。但是,目前的基础医学教学越来越追求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临床的联系越来越缺乏。

一是基础医学课程的内容脱离临床实际,缺乏相关临床知识的呼应与延伸,学生学习时很难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不能很好地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

二是基础医学的教学时数较少,难以很好地进行基础与临床的有机结合。近年来,随着对高校改革的深入进行,几乎所有医学课程的课时都在减少(现约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3,每节课的时间也在减少),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却明显增加,导致教学时数不足,不能很好地讲授教学内容,学生的三基能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下降的趋势[1]。

三是基础医学教学中,由于师资问题导致基础与临床脱节。我国早期的基础医学师资大多数来源于一线临床医生,使基础医学能够紧密地结合临床开展教学。近二十多年来,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师资大多数来源于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即进入基础医学领域,并没有从事过临床工作,造成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脱离。而且,当今基础医学师资的知识结构也是当前基础医学教学中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重要原因。基础医学师资所具有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是其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有的临床知识趋于老化,临床技能趋于不足,尚无有效的机制推动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实践,加之教师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基础科学的研究,而忽视临床知识的更新,使得基础医学教学无法与临床医学教学紧密地结合。更有一部分基础医学教师来自于非医学专业的生物类专业,他们在医学知识特别是临床医学知识方面更加缺乏,无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引入临床医学相关的知识[2]。

为了在基础医学中更好地结合临床实际,为临床医学教学服务,我们认为,应当在基础医学教学中要紧密地联系临床问题,开展基础医学教学。

1.要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基础医学教育。医学院校的医学基础课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培养医学生。这和师范院校中的一些类似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的教学目的不同,不能互相替代,基础医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而应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学科中要有既懂基础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教师,美国一些学校40%以上医学基础课的教授是在职的临床医生。我国大多数医学基础课的教师不是在职的医生,这种状况在教学思路中限制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和结合。医学课程来源临床实践,医学基础课程是为临床服务的,是后续的临床课程的基础知识,也是将来临床实践的依据。因此,我们在基础医学教学中,要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基础医学教学。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临床解剖学和妇女健康”课程中,学生解剖尸体、参与了教学和关于妇科解剖与妇女保健的临床相关工作,该课程强化了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基础学科概念和技能[3]。北京大学医学部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专题”。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后续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另外,为了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可以邀请临床大夫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将临床的最新成果和临床经验带进基础医学课堂,不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2.加强基础医学教师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建立基础和临床教师的双向教学机制。要解决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相对脱节的问题,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建立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培训制度,使基础医学教师不断更新临床知识,掌握新的临床技术,从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能有的放矢,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基础医学知识;二是要求临床教师参与基础医学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师的基础医学知识,使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有机结合。在哈佛医学院的教师职位中,专门为承担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临床医生设立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的职位,保证了临床医生承担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这些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基础医学教学紧密结合临床,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服务。一是针对临床要求,设立拓展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设立《生理病理学与临床》、《病原生物学与临床》、《免疫学与临床》、《生物化学与临床》等课程,在传统基础医学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学科之间的整合与渗透,实现不同学科的补充与促进作用,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热情。在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同时,可推行案例式教学、PBL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开展病例讨论式教学,采用“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开展实些教学方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洪海,龚卫娟,傅奕,程宏,朱永泽.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l9(2):227-229.

[2]冯友梅,厉岩.基础医学教学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329-333.

[3]Caren MS,Tamara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in women’s health integrating basic and clinical sciences:clinical anatomy and women’s health[J].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2,187(3S):S49-S52.

[4]周勁松,宋天保.美国私立医学院基础医学教育概况及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292-293.

基础医学范文第2篇

摘要: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有效策略,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策略

1、前言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其具体实施方法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基础医学教育模式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教学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概述

基础医学研究的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基础医学课程在医学院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前提,也是医学毕业生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铺垫。基础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的,但对其教学形式和模式的改革并不能急功近利,而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究和积极的改进,并且更新教学观念,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且促使他们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如果盲目改革教学方法,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使其产生负面厌学情绪。只有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下,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课堂效率,较好地达成教学目的。

3、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3.1开放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理念,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开放式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目前社会最需要的。

对于基础医学课程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当今社会学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就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讲到一些临床知识时,仅仅依靠教材的图片和知识点,学生对这种临床症状很难有一个较为直观的理解,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去医院实地学习,让学生观察在医生给病人看病时时怎么样询问病人,怎么样给病人确诊以及对于这种情况又是如何处理的,病人在看病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通过这种实地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加深,也让学生在以后运用相关知识时会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

3.2分层教学模式

大学阶段,由于学生从各个地区进入到大学,其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的宽度都是不同,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承认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个体差异性进行不同方法的教学,使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学习的积极性,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例如,教师对于医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对医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在完成基本任务之后,可以自学一些临床知识,对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益无害的,而对于基础知识一般,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也让学生对医学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逐渐培养其对医学知识的兴趣。

4、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有效策略探讨

4.1改革课程体系,注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坚持接触医学问题前移,临床实践前移和科研训练前移;推进临床与基础医学教育结合、科研训练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策略;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能力培养和推进培养学生逻辑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建立以人体健康与疾病导论为切入点、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教学模式,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PBL等案例式、讨论式的方法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并推进考试方式的改革。利用大学生自主创新基金及平台,尽早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2强调基础联系临床

在與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学科中,应该适当邀请临床教师讲授某些章节。例如,可以聘请外科医师讲授解剖学课程,聘请临床医师或从事药学研究人员讲授病理学或药理学课程。这样,临床医师可以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新的臨床研究成果带进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充实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知识。基础医学教师如果不参与临床实践,不接触患者,就不可能联系临床进行教学。因此,基础医学教师参加临床见习或实践是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最有效途径。

4.3融入人文精神教育

我国现行的基础医学教育体系由于分科过于精细,造成了基础与临床的脱节。有些学生到大学三年级还没有接触医院,没有接触患者,更不会看病识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增加社区医疗服务等第二课堂内容,使低年级学生在社区医疗服务中体验人文精神,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早期进入医师角色。

4.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

(1)为了更能规范化地监控、监督教学过程,应当纳入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组织听课等手段结合起来,对教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对教学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改革实验课程考核办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是对每节实验项目的出勤、课堂技能达标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评价的成绩。而结果评价”包括期末的实验操作考核和实验笔试考核成绩,这种二者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改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基础医学教育改革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泓波,赵志伟,高维娟.以病理生理学为例浅谈基础医学教学改革[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21):88-89.

[2]王文星,李豫凯.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基础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3]凌灿,仵燕.基础医学教学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新疆中医药.2004(05)

基础医学范文第3篇

[摘           要]  临床医学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就是解剖学,根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中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目标,融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与解剖学教学过程,在临床之前实践中用解剖学基础理论作指导,改革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教学效果,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    键   词]  中职;临床医学专业;解剖学;教学体会

解剖学是一门临床基础科学,致力于对正常人体形态的研究,有它作为知识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外科、内科等学科的学习和实践。现如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医学教育界都一致认为充分结合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问题,能够实现医学教育的连贯性和科学性,从而构建出一支理论与实践共存的高素养综合型医疗队伍,而这样一支医疗队伍正是现今临床医学所需求的医疗队伍。基于这一因素,中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在进行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时需要高度重视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医学实践操作的教学,从而在创新、高效教学方式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解剖学等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之人才。[1]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职临床医学专业解剖学教学的体会。

一、中职临床医学专业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刚刚学习解剖学的学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既有相关的趣味性,也有一定的乏味性。首先,学生不能够从心里接受解剖学,很少了解解剖学的知识,因而也没有过多的感知,就会感觉此门学科枯燥无味;其次,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没有构建好正确学习解剖学的观念;最后,教学环节没有协调好,解剖学的课时很少,但是内容繁多,加上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经常出现一些问题。[2]

二、中职临床医学专业解剖学教学的体会

(一)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中職临床医学专业解剖学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此加以高度重视,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应用价值高的内容,让教学具有针对性。[3]为符合临床教学的需求,有关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教学重心置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中,尤其是不能讲述过多的生僻名词,如此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契合临床操作来进行解剖学课程的教学引导,参考临床医生的建议,根据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和手术教授教学内容,并进行更正。教学工作者也要从教学经验出发,实施局部解剖教学,让学生对上肢、下肢、盆腔等进行重点解剖,用标本给学生展示头、胸等部位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快速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技能和实用性。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下,出现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极大地提高临床解剖学的教学质量[4]。首先是案例教学法。其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注重结合理论与实践,降低基础概念和理论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实际结解剖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将一些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病例引入课堂,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在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临床病例时,要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解剖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解剖知识,培养学生早期的临床思维,促进未来临床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师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引入临床病症中的椎间盘突出的相关症状并加以详细讲解,包括脊髓、椎间孔以及脊神经根之间的联系,之后再将教学知识点和教学思路从脑出血患者内囊损伤的临床表现中引出,如此在由浅入深的导入、导出中不断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然后是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相较于其他教学形式更为生动和活泼,通过教师的良好引导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良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5]。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契合教学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并有效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启发。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代表性比较高的临床病例引入课堂,并在知识讲解和传授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该案例的探讨,运用有关解剖学知识对该临床病例的一些表现进行解释,在实践中运用解剖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程度。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教授学生有用的学习方法,俗话说得好,与其让学生学习知识,不如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实际课堂中,教学工作者要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让学生对一些解剖学的重点内容进行识记,再者还要注重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告知学生学习有关知识的原因和策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例如,在教学《局部解剖尸体》时,既要让学生对解剖局部结构进行观察,还要让学生对相关组织的联系进行思考,通过全面的认知来有效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和疾病分析。

最后是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其结合课外和课内两个教学环节,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又让学生能够深化巩固相关知识。在课前,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许多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网络资源,课外给学生讲授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就能够引导学生针对课外所学知识进行探讨交流,教师从旁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

(三)以第二课堂为依托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第二课堂的实施能够形成一种新型的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教学形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6]。首先,构建开放性的实验室,中职院校要构建解剖多媒体实验室和生命科学馆,形成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标本进行全面观察,让课本知识从抽象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化。其次,在第二课堂的解剖学操作中运用局部解剖课的标本,引导学生积极制作标本。例如,在对标本进行设计制作时,教学工作者要针对先天性心脏病,让学生对动脉导管的修补方法进行探讨,或者在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标本进行设计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关节镜修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思考。最后,学校需要大量开设一些有关于解剖学课程的补充选修课,或者是积极开展一些相关的知识培训讲座。总而言之,第二课堂的开展和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多元化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效突破第一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从而在有效深化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不断拓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关键品格的培养。

(四)构建相关的解剖学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建立培養青年教师的制度,促进其相关专业水平的提高。第一,注重教师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中职院校要选择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很强责任心的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并制订好相关的培训计划,让青年教师跟随好的导师对每一次备课都认真对待,让青年教师多观看优秀教师的视频,对理论内容理解和掌握。第二,注重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青年教师由于资历浅薄,所以在实践教学中需要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能,所以青年教师需要积极地去观察和熟悉实验室的相关标本和模型,同时需要在资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独自完成标本解剖的能力。第三,注重高素养解剖学教师的引入。在解剖学实际教学中吸纳拥有临床医学背景的解剖学人才,促进临床专业解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基础临床一体化,即中职院校工作者要构建相关的机制,让从事解剖学的教师既能够提高专业基础知识,又能够有机会在临床中实践。中职院校可以合并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系,结合基础教学和临床实践,训练不同医学科系教师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开展相关的交流会,让院校基础学科的教师和附属医院的医生有一个定期的沟通和交流,给予教师相关的平台学习更多知识,相关教师也可以向院校申请对外科手术进行观摩等。中职院校运用一系列方式让相关专业的教师不断交流探讨,并且吸收借鉴相关的知识,让解剖学教学和临床联系得越来越紧密,让解剖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得越来越快,提高解剖学教学的质量。此外,院校的人事处招聘相关的教师要根据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经验、执业医师证等,让招聘的人才更好地为临床医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解剖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职院校相关的工作者要引起重视,要实施有效的策略提高其教学质量。医学源于解剖学,可以说是医学的起点,也是最为基础的学科,相关教学工作者要注重教授知识的幽默性,浅显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还要革新相关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注重其灵活性和形象性,用心认真改正当前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7]

参考文献:

[1]高香红,赵晓华,蔡占秀,等.临床医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9,19(16):154-155,157.

[2]王守安.临床医学专科局部解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8,15(4):65-66.

[3]林文海.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卫校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J].医学信息(旬刊),2019,18(12):4715-4716.

[4]曾永鸿,刘金海,邱波,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与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9,32(24):40-42.

[5]陈敏,骆降喜,田顺亮,等.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8(18):112-114.

[6]罗夙医,张祥,范贵航,等.临床医学专业开设断层解剖学的教学实践和探讨[J].大学教育,2018(4):152-153.

[7]何红云,朱建华,张本斯.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9,11(12):87-89.

编辑 原琳娜

基础医学范文第4篇

摘 要: 随着国家近年来民办高校的兴起,民办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焦点,本文从民办高校贫困生问题出发,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针对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学生资助渠道来源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资助渠道 对策

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经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普通高校达320余所,其中本科院校45所;实施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有322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有900所。三类院校共计1500余所,在校生已超过700万人。可见,一方面民办高校的飞速发展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由于民办高校性质及筹资途径决定了其收费必然高于公立高校。综合上述原因,决定了民办高校之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面对民办高校高额的学杂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各项费用,需要各个方面的资助。而国务院于2007年5月13日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但是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收取学生学费、学杂费等,而且由于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资金投入方向更多的用于基础建设和师资引进。与公办学校相比,对于学生资助体系的支持,不仅资金相对较少而且渠道单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民办高校自身的优势来拓展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支持渠道来源,一方面使民办高校的收费不影响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另一方面更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社会责任及社会信誉。

一、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渠道来源的拓展方向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众多公办高校,而公办高校的学生资助渠道的主体来源于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并以此为基础吸收部分社会各界的各种资源与资金参与,构建成一个“▽”的模式。

反观,民办高校是一个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得机构。这决定了民办高校在学生资助渠道方面来自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的只有“奖、助、贷”,重点渠道来源则在于民办高校自身提供及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各种资源与资金参与。综合分析,民办高校在学生资助渠道来源方向在于构建“△”模式。

明确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渠道来源的主体在于高校自身与社会资源这两个方面,并从中发挥民办高校的优势,通过开拓创新、发散思维、积极尝试等来实现民办高校学生资助的多渠道发展,必须仅仅围绕“资”与“助”这两个内容进行创新。

二、开源之资,授之以鱼

在公办院校,由于其依靠国家地方财政支持,贫困生在入学时,允许缓缴学费或者直接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因此贫困生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学杂费、生活费的问题;但是在民办院校,由于其自身生存与发展完全依靠学生学费的支持,因此贫困生入学迫切急需解决的是这笔数额不小的学费。研究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渠道,首先必须先替民办高校与学生解决好学费来源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变助学贷款为信用卡支付

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报到时绝大部分只能提供部分学费,其余寄希望于申请国家贷款或申请缓缴,但是国家贷款从申请到下放需要大约3个月的时间,贫困生人数过多,学费拖欠数额过大将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整体运作;此外,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拖欠助学贷款现象十分严重也侧面反映大学生信用观念不强。

如果国家能够将助学贷款的发放单位统一交由中工农建四大商业银行采取统一信用卡发放的方式,不仅能够解决贫困生学费问题,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信用观念,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具体操作如下:

1.四大商业银行统一制作国家贫困助学信用卡,申请标准与申请助学贷款相同。

2.国家贫困助学信用卡最高额度为6000元(参考助学贷款标准),由学校代扣所欠学费,学生还款变一月一还为两月一还;所扣金额分12期(两年)还清;第二学年所能申请作为助学贷款的金额为上一学年所还贷款数目;信用卡不具备取现功能并且有效期至学生毕业后两年;如学生毕业后两年不能还清所欠数额则不能在四大银行办理任何金融业务,并将信用信息通报社会。

3.每年新生入学9月初由各高校统一组织贫困生申请,十一长假后审核完毕并下发。

4.信用卡使用及其违约后果应在申请时通过辅导员或者相关人员进行告知。

当然,这一构想还有待各方面完善、评估、审核。但在当前个人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各种金融服务的今天,能够通过发行国家贫困助学信用卡的方式来缓解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贫困生学费问题,为学校正常有效运作、学生信用机制的培养都能够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二)成立“校友助学基金会”

民办高校的另一个学生资助渠道来源可以利用已经毕业的校友,通过成立“校友助学基金会”来实现对贫困生的资助。

作为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社会锻炼,有部分同学在各自行业取得一定的成就,饮水思源,出于对母校的感恩也很希望能为母校做一些事情,因此民办高校应经常与其保持一定的联系,并在合适的机会促成“校友助学基金会”的成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自身不参与管理,只提供工作场所与资助对象,共同制定资助标准,共同帮助相关贫困学生。

(三)吸收企业及社会力量捐助

民办高校一般都与当地的一些大型企业有相关的合作,利用合作的契机争取相关企业对本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也是一个有效来源之一。学院内部可以通过“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干”等奖励的评比之中重点挑选贫困学生在新生报到、校园开放日等公开场合宣传相关贫困生自强不息、勤工俭学、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等事迹,取得社会的肯定与同情,从而为部分贫困生解决部分经济难题。

(四)组建经济资助平台

此外,还可以与当地主流媒体,包括门户网站、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长期合作,组建经济资助平台,向全社会提供贫困大学生的信息,希望得到有识之士、社会团体实施一对一的经济支持,学校不参与任何经济往来,只是定期将跟踪资助的使用情况通过平台公开。

通过创新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渠道中资助资金的来源,缓解民办高校对于学费收取的重要性与贫困大学生不能一时凑齐学费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使得民办高校的资金运作能够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减轻了贫困大学生家庭及自身心理上的压力。但是广开“源”路只是一种治标之法,不能从本质上、长期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只是授之以鱼,对于贫困大学生,长远之计应该授之以渔才是治本之路,让其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的锻炼,这样不仅能有效的解决所面临的经济问题,而且能增加各方面技能及社会经验,一举数得。

三、拓岗之助,授之以渔

既然讲授之以渔,就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学会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大学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缓解家庭及社会的压力。而勤工助学正是民办高校授之以渔的最好途径,何谓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而2007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规定:“勤工助学活动必须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由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所以我们在创新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渠道来源的时候应该紧紧围绕“校园内与社会外”这两个环境,为贫困大学生争取更多勤工助学岗位,才能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一)校内拓岗

大学校园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上至行政部门,下到校园商铺都可以提供很多勤工助学的岗位,关键是如何开发这些岗位并将之与需要勤工俭学职位的大学生联系起来,在这过程中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的统筹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1.统筹高校内部行政、教学、后勤等工作岗位开发

高校内部每个部门都希望有学生可以用来帮忙解决一些工作量,无论是长期性还是临时性。例如行政岗位的文件传送、复印;教学岗位的教室卫生打扫、多媒体维护;后勤岗位的物品防损、整理等。勤工助学中心可以自行设计一份岗位征求意见表格给各个部门或二级系部,分析提供各种岗位用于帮助各部门的工作,并让各部门协助修改,这样还会有很多岗位被想出来,至于费用由勤工助学中心统一协调解决。

民办高校日常资金运作中教职工待遇开支占很大一部分,这一部分开支也是往往需要严加控制,但是高校在运转过程难免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或者诸如国家教学评估之类的大型考察,本来人力资源就相当紧张,为更好完成相关工作不得不进行招聘,因此机构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人力资源成本高涨,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由勤工助学中心统筹民办高校各部门内部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增减,参与学生的进与出等,有利于民办高校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

2.合理利用民办高校招生模式开发勤工助学岗位

民办高校的招生模式一般遵循以诚信为原则,以就业为导向,划区负责,人责到位,有效宣传;因此每个民办高校都有一定规模的招生工作人员从事各个地区的招生工作。但是毕竟光靠招生工作人员一己之力对于所负责地区工作开展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可以吸收贫困大学生参与到各个地区的招生宣传工作之中,实现生源地对口,其优势显而易见:

第一,大学生对当地的环境、中学层级了解较多,有利于招生宣传方向的确定。

第二,本地大学生参与招生宣传,现身说法,容易取得家长及学生的信任。

第三,通过宣传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其主动积极的完成招生宣传工作。

3.协调校内盈利性商业活动勤工助学岗位的开发

任何高校内部都有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商业存在,虽然其招商主体在于高校本身,但是高校在与有关方面确定相关细则时可以明确要求其在校内能从事商业活动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招收学校贫困大学生从事勤工俭学,这样为学生开辟另一个勤工助学的渠道。

(二)校外拓岗

1.鼓励学生会外联部门对外开拓

作为民办高校一般都采取院系二级组织管理方式,二级学院内部都有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会组织,一般民办高校对学生活动启动资金较少,因此大部分学生活动需要通过学生会外联部门对外联系赞助获取资金支持。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但没有长期性,往往是三天两头的更换赞助单位。

所以,我们在寻求勤工助学岗位拓展创新时,应指导学生会外联部门改变工作方向,变随机寻找赞助商为对外寻找长期合作的有固定需求的厂商,通过与社会厂商建立联系,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并从中抽成来支持学生活动。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解决了学生活动资金,又为贫困大学生找到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勤工助学安全核实机制体系的完善,有利于规避风险。

2.积极寻求大型企业的长期合作

此外,民办高校勤工助学中心应主动与所在地大型企业合作,为本校拓展更多勤工助学岗位,例如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共同主办,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搭建勤工俭学平台,在全省范围内招募1万名大学生(贫困学生、低年级学生优先),通过勤工俭学方式参与公司服务厅、服务热线、户外营销推广等工作。同时鼓励参与本活动的学生每工作1小时即捐助1元钱(以自愿为原则)。那么民办高校所在地的移动、联通、电信等知名企业就是很多潜在的有待开发的企业。

3.校园周边岗位拓展

(1)家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最多的方式,民办高校的学生虽然相比公办院校的学生在学生成绩素质、社会认可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但是注意拓展校园周边环境的家教市场还是有一点空间。这需要高校勤工助学中心与高校相关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联系,通过居委会村委会来取得高校周边居民的信任,进而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包括家教在内的勤工助学岗位。

(2)大学周边还有很多为大学生服务的各种店铺,勤工助学中心应定期与相关商铺的业主联系,登记其用工情况,并及时发布信息,让广大贫困生在面对勤工助学岗位时有更多的选择。

当前,随着大学生入学人数逐年提升,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而民办高校的贫困大学生问题更是由于高校自身条件所限显得尤为突出,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稳定和发展。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如果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贫困大学生拓展更多的学生资助渠道,创新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授之以鱼的基础上实现授之以渔,才能保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这不仅关系着和谐校园的建设,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春光,张雷蕾.民办高校贫困学生救助体系的建立初探.[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3).

[2]中山大学学生处.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实用指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白华,柴启东.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与创新研究.[J].长安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张宁,金贵兴等.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的新思路.[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课题《民办高校学生资助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09ZXZC026)。

基础医学范文第5篇

1、一个真实的故事:38岁开始学会计

学习没有先后

2、我就不信干不好会计

一个会计的经历

有恒心 有决心

3、2009年就业市场遇寒流

11月,是大学校园招聘的招聘的高峰月,但金融海啸来袭。据统计,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到600万,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480万人,2009年需要安排的毕业生到达1000万人,人数增加职位减少,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日前,某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上首先发布了《重要通知》:接家乐福(中国)的公告,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全国范围的招聘活动取消。紧接其后广州一家 著名日化用品企业也取消了招聘通告。苏州、东莞等地区一些企业通知,明年不再要毕业,公司要裁员。受到最大冲击的是财经类、管理类2009年毕业生。――《齐鲁日报》2008年11月4日

★经济危机的到来,首先受到冲击的美国华尔街,大批人员失业。以前餐厅服务生月工资2400美元,还找不到人,现在一个服务生的工资降到2000美元,还有10个排队等候的,这些人大部分是华尔街搞IT的白领。

★沿海城市大批裁员,目前湖北30万农民合同工返乡,重庆保姆市场月工资水平由原来的1100元下降到800元,河南、四川也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

4、为什么参加培训

今天大家来到这地方,参加由我主持的这次培训,非常高兴。大家认识到了危机。“充电”充斥当前市场,怎样充电?浑身都是插座,但是没有充电器,不知道该向哪里充,充什么?盲目的学习,看书,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充电不是简单的的看几本书,参加几次培训就能解决的,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目标明确了,就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就找到了充电器。

我觉得大家首先要感谢的是你们自己,比别人早一点觉醒,其次要感谢的是你们的经理给你们提供提供了这次机会,使你们能够利用上班时间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为社会、为公司、为自己本领;使你们有了别人没有的在职学习知识的机会。

5、公司为什么要组织培训?

★1美元=50美元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与渔

授之于鱼,饱食一日;授之与渔,受益终生。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的相关知识

1、会计的定义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方法,连续、系统、综合地对企 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2、会计的起源

会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印度公社时期,就出现了记账员。13—15世纪,在工商业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复式记账法。1494年,意大利人帕乔利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阐释了复式记账法,为会计制度的普及奠定了基础。18—19世纪,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诞生了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及审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等业务。

3、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对于我国会计的成因、起源有过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讲在禹夏时代,大禹王曾在江南茅山召开过一次诸侯会议,考评诸侯的功绩。这次计功大会刚刚结束,大 禹王便死了。当时,诸侯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他的遗体安葬在茅山上。为了纪念大禹和他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经诸侯商定,把茅山更名为“会稽山”。而这个“会稽”便是今天 “会计”的起源。接下来又有人发展了这一传说,他们把大禹王召开的这次会议,说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主计会议”。

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是用两本最早 记载有“会计”二字的古书来否定以上传说的。这两本书一本叫作《周礼》,一本叫作《孟子》。他们认为由于《周礼》和《孟子》都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故“会计”二字的起源当在 战国时代。

其实,第一种说法证据不足,其结论未免过于轻率;而第二种说法又过于拘谨,以至忽视了一个的事实,从而使自己的论据处在自相矛盾的状况之中。因 为他们在确认《孟子》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同时,也确认《孟子》中所记载的孔子关于:“会计,当而已矣”的言论。然而孔夫子出生在春秋,而不是在战国,既然承认孔子的一句名言 ,那么按道理讲,“会计”命名的起源当在春秋,而不在战国。

事实上“会计”二字的成因及命名的起源发生于西周时代,它的产生经历着一个漫长而又十分有趣的 过程。

在西周以前所应用的文字中,尚未发现开会的“会”字,也无“会计”二字。当时人们表达“开会”、“集会”、“相会”之类的意思用的是“合”字;反映 事物数量的增加或数目字相加也用的是“合”字。由于“合”字的用处较多,在使用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感到不方便,而且也越来越感到用“合”字来表达“会计”方面的意思很不确切 、妥当。这样,大约到西周中后期,人们便根据“开会”及“会计”这两个方面的涵义逐步在摸索创造新的字形,最后终于使这二方面的涵义从“合”字中分离出来。这个被创造出来 的新字形便是金文中的“会”。

会计中的“计”字是由“十”和“言”这两个母体字组合而成的,“计”字的意义包含于“言”和“十”之中。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通常把部落所在地称为 中央,把部落的周围区别为四方,即现在所讲的东西南北四方,而中央与四方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十”字的形体。那时候,每逢出猎,部落里的首领便按照四方分派猎手。分四路 出去,而后又按这四部返回部落。按照规定,各路出猎归来必须如实报告捕获猎物的数目,最后由部落首领汇总计算,求得一个总数,以便考虑所获猎物在部落范围内的分配问题。这 种零星计算四方收获猎物的举动,便构成了“计”字一方面的涵义。

在远古时代,当文字和书写工具尚未发明的时候,各路出猎者向部落首领报告猎物数目是用口头 语言加以表达的。不同种类的猎物各是多少,总共是多少,都要求正确、真实地表达出来,不容许隐瞒和虚报。这种正确而无隐徇的口头计算与报告便又构成了“计”字的另一方面涵 义。这样,“言”与“十”合成一起便构成了“计”字的形体,而“言”与“十”这两方面的涵义合一,便使“计”字具有正确进行计算的意思。

东汉时,我国古代 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这部著作中对“会计”二字又从字义上作出详解,其中尤其强调“计”字中含有正确计算之意。清代的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也在他的《说文解字 注》一书中对“会”字的构成作了详细的说明。同时,清代数学家焦循针对西周时人们对于“会计”概念的认识指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这是对于西周时代“会计” 概念的正确总结。

3、会计与财务

4、会计人员 与财务人员

会计基础工作

一、会计工作的本质

何谓系统?系统这一概念源自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局部和局部及局部和整体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由于事物具备这种特性,这就致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是由各个局部开始的,随着这些分散的局部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最终才认识到了事物的整体,以及构成整体的各个局部间的联系。换句话说,系统就是人们由局部间的联系认识事物整体的一种科学观。系统化即是将这种意识上的认识以一种有序直观的方式把它表现和实施出来。

会计工作是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是一项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活动,在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任何一个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通过会计工作进行专门的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信息转化为系统的有用的财务信息。就一个企业来说,每天都发生大量的费用支出、原材料采购、耗用、收入、非费用性支出、投资资产管理、使用,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取得、填制原始凭证 ,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会计核算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填制凭证、复式记账、登记帐薄、计算成本、结转费用、清产核资,在帐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帐薄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二、会计工作的对象

会计工作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一般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三个阶段。在资金的运动过程中,资产是资金的占用形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与资产对应的资金来源渠道,它们是表示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资金的运动成果,使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三、需要办理的经济业务的事项

《会计法》

第十条 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资本、基金的增减;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即是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保函押金和各种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以货币表示的,表明投资者拥有的债权或所有权,如股票、国库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以及其他票证等。由于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直接影响单位资金的增减变化,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核算。对款项和有价证券收付的具体核算方法,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广义上讲,单位的财产物资包括所有的资产,它是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货币资产、材料、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会计法》中所说的“财物”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区别于款项和有价证券等货币性资产,主要指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这些财产物资大都是单位的重要生产设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它们的价值较大,在单位的资产总额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对它们的收发领用、增减和使用情况都必须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全面反映单位财物的收、发、结存和使用情况。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根据这一定义,债权是指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要求债务人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从会计核算上看,债权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债务是指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义务。它需要在将来的一定时日偿还。从会计核算上看,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债权、债务是单位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经常发生的,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资本在本义上是投资人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钱,会计上一般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内容。这里所说的资本的涵义,实际上是指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资本从数量上来讲,应当等于单位的全部资产数量减去全部负债数量的余额。基金主要是指某些特定用途的资金,如投资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包括职工统筹养老金、职工失业保险金、大病医疗保险金等)、公益性基金(如希望工程基金、中华见义勇为基金等)等。

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都会引起单位的资金变化。因此,会计上必须及时进行核算。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是指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或计划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如工资、职工福利费、业务费等。费用是指因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事业费用等。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收入、费用、成本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产生收入主要发生一定的成本和费用。因此,必须对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会计核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过程在财务上获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由于对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涉及到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因此,会计上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核算。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内容采用列举式方法规定的,前六项规定基本上涵盖了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但由于会计业务纷繁复杂,会计改革发展较快,会计核算中仍有可能出现一些新的业务和内容,如企业的股份制改组上市、企业合并、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终止清算、破产清算、资产评估等。对这些业务的核算,也是会计核算不可缺少的内容。

四、原始凭证

1、什么是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于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2、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凭证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

2出具凭证者的单位印章或者个人签名并盖章;

3接受凭证的单位全称;

4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

5经办人员签名;

6接受凭证单位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签名;

7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内容。

3、原始凭证的种类

1自制原始凭证

工资表、付款单、鲜货商品采购单、入库单、出库单、发货单、计提清单、成本计算单等 2外来原始凭证

发票、收据、提货单、运费单据等

4、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形式

1 根据实际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由经办人直接填制,如发货票。

2 根据帐薄记录对有关经济业务加以归类、整理填制,如产品成本计算单等

3根据若干张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汇总填制,如各种汇总原始凭证。

5、原始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

1 记录真实

原始凭证上记载的经济业务,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如实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内容,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歪曲和弄虚作假,对于实物的数量、单价、金额,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确保凭证的真实可靠。

原始凭证的丢失:单位证明、记摘内容、编号等

确实无法取得原始凭证:车票、飞机票等,当事人写出详细的情况,由经办单位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后,可代替原始凭证。

2 内容完整、手续完备

A 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公章

从个人取得原始凭证:签名

自制原始凭证:经办单位领导或指定人员签名或盖章

对外开据的原始凭证:加盖本单位公章

B 凡填有大小写的原始凭证、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收款证明)

C 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各联用途、编号、作废、一联做报销

D 发生销货退回的原始凭证:退货发票、验收入库、收款证明

E 出差借款

F 经上级主管批准的经济业务,批文作为原始凭证,需要归档的应当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文件字号 3 书写清楚 、规范

A 数字的书写:货币符号、货币简称如人民币

B 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表示单价的除外,到角分

0

-

C 汉字大写金额: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

整 正

D 阿拉伯数字中间有零的,汉字要写“零”连续有几个零的可以写一个:“零”,阿拉伯数字元位为0.或者连续有几个0,元位也是0,但角位不是0,可以只写一个“零”,或者不写。

E 原始凭证的错误更正:内容错误的:重开或更正、开出单位、单位印章

金额错误的:重开

4 填制及时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取得或者填制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这一规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办理经济业务事项时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如果不及时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至使会计核算无法正常进行,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及时送交会计机构 ,如果没有及时送达会计机构,相关人员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及时是指最长不超过一个会计核算期。

6、原始凭证的审核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所以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是确保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法定职责,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记帐的依据。

A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

B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

C 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7、原始凭证审核结果的处理

1)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2)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还经办人,有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新开据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浅谈会计的监督职能默认分类 2009-01-17 08:40:40 阅读79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会计监督是指以会计信息资料为依据,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 ,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全面、连续地评价,以此来单位经济行为的合理合法,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各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也是法制经济、有序经济,只有实行有效的监督,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不仅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监督的权力,而且规定了监督者的法律责任。放弃监督,听之任之 ,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给社会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会计是否具有监督职能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业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这里讲的薄记指的就是会计,这里讲的过程指的是再生产过程。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二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再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我国会计界把控制理解为监督,把观念总结理解为反映或者说核算。十九世纪中叶的会计是集会计、财务、审计、计划于一身的,会计扮演着多种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认为会计有监督职能是合情合理的。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学科之间已经逐渐细分,财务、管理会计、审计、计划等学科已经完全从原来的会计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我们理解的“控制”已经分离,不应再作为会计的监督职能。

2、职能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会计职能就是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是法律赋予的,不是本身固有的,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既不是执法部门,也不执法人,会计人员执法名不正,言不顺,会计人员执法也就没有力度 ,执法也就有没保障。从另一个角度讲,会计人员作为单位的普通一员,和其他职工比只是分工不同 ,没有什么特别的地位与权力。如果说对违法乱纪、侵害单位和公众利益的行为有监督的权力,那么哪一个公民没有呢?《会计法》第四章会计监督第三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可见,这种监督权力,虽然在会计法中规定,但不是针对会计人员特别规定,适用任何单位和个人,这种权利实际是社会公德或者职业道德的范畴,而不应该单独作为会计的职能。

3、“趋利性”淡化了会计监督

韩非子基于他的“自为心”的人性论,肯定自私自利是人性的核心。认为不管什么社会,人皆有趋利性。“利之所在,民归之”<<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上>>是人类社会一条铁的原则。古代君臣关系,君之所以用臣,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臣之所以愿意为君卖命,是为了生存,获取更多的名和利,这才有了君用臣,臣为君用。在一个单位也是这样,单位聘用一个会计人员,是为了自己企业发展、管理需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会计人员为企业工作,同样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这个角度讲,会计人员的利益适合企业密切相关,当企业、单位利益与社会、其他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自然和自己的企业站在一起,当自己的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时,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就受到了损害,维护本利益企业的,实际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样,在一个单位内部,让会计人员充当执法者的角色,为社会而损害自己企业的利益,监督决定自己命运、饭碗的人,作为一名普通人员,无异于以卵击石、以弱凌强。“趋利性”决定了如果会计人员有监督职能的话,又是该多么薄弱啊。

4、会计监督的作用与信息不对称相关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担负着对企业经济信息的整理、加工、对外提供信息的作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企业经济信息的直接接触者,他们自然而然掌握了企业的大量信息和情报。工商、税务、财政、投资者等各种利益集团和个人。要想了解企业的信息,唯一的途径就是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以便为他们决策服务,他们希望会计人员能够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完整的信息,由于受地域、时间、身份、报表理解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他们不可能深入到企业。了解到比会计人员更多的信息,处于良好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以便他们能够根据对外公布的信息做出不得决策。

综上所述,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是法律赋予和相关利益集团及个人的期望,并非会计本身所固有的。遗憾的是,面对外在的压力,会计人员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义无反顾的想挑起这副重担,很多人提出会计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会计管理应深入到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有经济业务发生就应该有会计人员参与。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你真有那么的能量?真这样做了,你是否实在“越位”?会计人员有岗位的特殊性,但不应超越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把自己岗位的职责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方为一名好的会计。

二、怎样看待《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能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三十一条、三十二条、三十三条实际是讲了外部对会计监督的问题,与会计职能无关。会计监督按时时间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从会计监督的内容看,包括: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会计帐薄的监督、对实物、款项的监督、对财务收支的监督、对其他经济活动的监督。会计监督职能应该是指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实施,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实施。

1、事前监督

按照有定义是这样的,是指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在参与制定各种决策以及相关的各项计划或费用预算时,就依据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准则等的规定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等进行审查,它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从定义不难看出,上述内容其实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会计工作的内容,说属于财务管理更确切一些。从会计的角度讲,事前监督实质是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过程,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经济活动内容和性质,利用自身具有的专业技术特长,对企业涉及及可能涉及的经济活动 ,找出经济业务关键的控制点,针对关键控制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制度控制的设计,起到防止在这些环节出现问题。会计人员不可能针对每一经济业务,都去亲临监督,但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就可以有效的对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内控制度起到监督作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实质就是会计事前监督的过程。由于制度的实施要在实践中验证,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事前监督发挥作用的过程。

2、事中监督一般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随时审查随时发生的经济业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或改进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就是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去执行。此时,制度怎么制定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执行了没有。值得深思的是,制度的制定现对容易,关键是执行,是否严格按照事先规定好的程序、方法去做了。大部分发生经济案件的单位,制度建设还是相当完善的,做到了“制度上墙,责任到人。”甚至有些单位如果不是案件暴露,都可以作为制度管理的先进单位,去推广、去演绎。在案件报导中经常看到,个别领导干部犯罪后,归结为自己不懂财务制度,看看这些人过去的讲话、发言,对财务制度的重视程度,对会计知识的了解,都可以称上是一个专家。因此,会计事中监督的过程实质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过程。

3、关于事后监督,是指以事先制定的目标、标准和要求为依据,利用会计反映所取得资料对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考核、分析、评价。可以为制定下期计划、预算提供资料,也可以预测今后经济活动发展趋势。对于预测发展趋势应无异议,但分析本身就是会计核算的职能的一部分,考核与评价根本就与会计监督不搭边。我们认为,事前监督,解决了怎样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事中监督,解决了是否执行了内部控制制度;事后监督,应该是通过制度的设计、执行,发现是制度制定缺陷,还是根本没有执行或者没有完全执行,从而完善制度,或者落实制度。事后监督的过程是对内部控制制度反思的过程。如果是制度本身的缺陷,就应该重新考虑关键控制点是否正确,相应的措施能否保证关键控制点不出差错;如果是制度没有执行或没有完全执行,就应该考虑没有执行的原因,是制度不适合,还是例外,或者是责任心不强,甚至是外界压力。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寻求解决的途径。事后监督就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的反思,是对前面工作的再监督。

从《会计法》对会计核算包括内容到会计监督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会计监督应该是会计核算职能的延伸,如果说会计具有监督职能的话,它具体体现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和完善,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起到对企业经济活动监督的作用。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没有会计这一职能,监督职能就不复存在。核算职能是基础,监督职能是保障。没有监督职能做保障,核算就失去了根基。

上一篇:财务战略论文下一篇:水利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