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范文

2024-04-18

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第1篇

1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随着工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于木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工业发展以及社会对木材消费的需求, 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相对落后, 最早制定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文件即为20世纪50年代国家林业总局颁布的《在“三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而21世纪初, 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并明确提出了坚持生态效益、科教兴林、依法治林的基本方针, 并以优化林业结构, 增加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思路[1]。

近年来, 虽然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提出, 我国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也在不断的努力,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由于社会中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木材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 为此, 由于各方面的影响, 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由于人为因素, 在利益的催促下, 大量砍伐林木, 使我国的林业破坏程度在不断加深, 林业生态坏境的破坏将直接导致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 林业生态自身的防护功能在不断下降, 并使部分地区的土地不断荒漠化或沙漠化, 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并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资料显示, 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水土流失的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400万km2, 这将近占据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2。根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截至2009年底, 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37 km, 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额27.33%。而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 由于人们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的意识淡薄, 并最终促成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的遭受严重的破坏, 使生态环境难以发挥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及保持水土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 由于对于我国的江河流域的破坏程度进一步增加, 使得我国的旱、涝等灾害越发频繁。

2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健全政治体系以及监管维护管理机构

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本来就相对落后, 在进行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 对相关的部门及工作安排并不多, 尽管我国对林业生态建设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 并相继开展了一些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工作, 然而由于缺乏一套健全的林业生态环境发展的政治体系以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单位和组织, 大部分林业生态工程完成建设后, 并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监管和维护, 导致我国在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 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和相关工作的开展变得事倍功半, 难以达到较高的有效率[2]。

2.2 缺乏合理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

在林业生态规划的过程中, 往往忽略以优化林业结构, 增加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对不同水文及质量环境缺乏专业的了解。为此, 在林业生态建设中, 过度追求形式而忽略了科学性, 从而使部分林木或树种在种植后出现地域或水土不符的情况, 甚至还出现部分人员过分追求成林效果却不惜购买大量成活率相对较低的老树或大树等, 不仅降低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率, 也加大了建设的成本。此外, 由于相关机制的缺乏以及投入力度不够, 使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 缺乏专业的林业建设队伍, 在林业科技人才及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使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难以施展。

2.3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法制观念意识淡薄

目前, 由于我国针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并不完善, 甚至出现部分基层领导或干部基于利益为出发点, 在进行退耕还林以及天然林保护等林业建设统计的过程中, 过分追求形式, 没有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统计, 出现了弄虚作假等行为, 严重影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此外, 由于人们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缺失, 使部分单位为了追求经济的利益, 忽略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造成了部分地区通过森林树木的砍伐泛滥来换取经济效益, 并进一步破坏了林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 我国林业生态保护性发展的设想

3.1 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 加强监管力度

首先, 结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 建立完善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标准规范和规定, 采取以保护为主, 生产为辅的方针, 全面转变林业发展思路。利用民众的力量来对林区进行规范化管理, 积极鼓励民众植树造林;同时, 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将这些林区的权利、责任及利益让利给民众, 如将林区或即将种植的林区分配给人民群众, 并以单位面积为计算基点给人民群众分发相应的补贴等,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对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其次, 加大生态公益林区及保护区的补偿力度, 通过市场机制引入碳汇交易, 使林区民众真正受益并主动护林。再次, 对天然林及退耕地, 可实施封山育林措施, 让林地自然生长自然进化, 以提高生态效能。而对于规划种植的林区, 也应该集约经营集约管理, 从而提高林业生产效率[3]。最后, 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的部门或工作人员应管理好本地区管理范围的林区的检查以及验收的工作, 加强林木采伐的管理和监督。

3.2 合理规划, 树立长运的发展观

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 可以要充分计划好每一项资金的使用, 树立长远的投资规划的思想。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域性特点、环境特点以及水土特点, 从而科学合理地优化林区的生态体系, 并根据不同的地区的需要, 培育出适合当地地域所使用的优生优质的树种。在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的过程中, 首先, 应该充分考虑到防灾减灾、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和净化空气等多方面的要求的综合。其次, 考虑到生物的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树木之间其生长时间和节律也是不同的, 为此, 依据以此来进行搭配种植, 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有效率, 避免非法移植的情况发生, 使林业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以及法律建设的完善

建立和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部门或单位, 应该以正确科学的方式来积极引导, 并以身作则, 从自我开始规范, 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并将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纳入地方政府领导的工作绩效考核中, 对于阻碍林业生态建设的人员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给予处罚;对于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 从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 结语

尽管林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但由于林业资源的再生速度缓慢, 周期过长。为此,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应该充分考虑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力度来保护和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 使其更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

摘要: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主要从林业生态建设的角度, 分析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保护性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保护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勇.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 2011 (34) :124.

[2] 魏海燕, 胡方彩.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贵州科学, 2014 (6) :83-87.

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第2篇

1 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

2005年,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在一次考察中首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可见我们国家对森林资源的重视。从我国第一次提出森林资源管理这个概念以来, 各个环境保护部门也是积极响应, 从立法部门到实地监管部门都作出了许多的努力, 十几年以来, 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有关部门数据显示, 1990—2015年, 全球的森林资源在不断减少, 我们国家的森林资源却在不断地增加,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但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森林覆盖率虽一直呈现向上增长的趋势, 但我国还是面临着资源分布不均, 人均森林面积大幅度落后于其他国家的艰难处境。另外, 还有许多地区因执法不严、管理力度不够, 以及当地居民文化素质不高, 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私自进入森林保护地带伐木, 导致大量的林木被砍伐, 其中还包括许多珍稀树种被砍伐。

2 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一个人人提倡低碳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下, 保护森林资源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以上的这些情况, 各种弊端的出现说明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国民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缺乏宣传教育

我国国民的平均文化程度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贫富差距大导致我国国民的文化程度差距也很大,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悬殊。21世纪, 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想方设法减少污染, 提倡绿色出行, 一方面他们自身的文化知识使其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是他们生活在城市深受雾霾天气的所带来的困扰, 让他们不得不保护生态环境[1]。可是, 据考查, 我国还有6亿多的农村居民, 他们只接受过普通的义务教育, 有一部分人的文化知识只能进行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交流, 甚至在偏远山区有些居民还没有摆脱“文盲”这个帽子。他们每天生活在乡村田野, 一睁眼就看到大量的绿色植被, 他们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也不知道什么是森林资源保护, 导致他们大量地砍伐树木。要保护好珍贵的森林资源, 仅靠有关部门的立法、监督是不够的, 要对国民进行宣传教育, 让每个人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2 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视角来对待森林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开始转型发展工业, 到现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都表明了我们国家这几十年以来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发展工业, 不顾环境的破坏, 肆意开采, 森林资源就是众多被过度发掘资源中的一个。我国有很多森林资源, 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盈利的标签, 许多商家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 乱砍滥伐, 不注重森林资源保护, 导致大量的森林植被被破坏。

2.3 管理技术不高,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无论是一本名牌院校还是专业学院, 森林资源管理类专业都不是一个新兴类专业。它在很早以前就在各大高校设立了, 根据数据显示, 报考了此类专业的学生, 毕业后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并不多, 并且各大高校在此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方面也是着重培养关于植物的培育、药理等高科技的研发型人才, 而没有去注重森林资源的管理方向[2]。因此, 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 缺乏专业型的人才, 管理技术不高, 不能形成专门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3 生态林业发展

3.1 生态林业发展的相关概念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 是充分利用适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 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

森林作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 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它为人类创造的财富, 不仅仅是林木, 还无形中保护着我们, 保护着我们的家园。发展生态林业, 就是指在利用森林资源创造财富时, 同时去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通过高科技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开发, 寻找一个开发和保护的最优状态, 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2 可持续林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是相对于目前大量砍伐林木提出的一个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新措施,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早在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就出现了, 这个词语的诞生迅速并运用到各个行业, 尤其是与自然、生态相关的行业中。今天把它运用到森林资源管理中, 是针对我国目前在森林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弊端。都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对于森林资源的开采, 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假设花十年的时间去培育一棵树木, 十年后立马把它砍掉, 卖掉树材时确实获得了资金, 这样利用森林资源做法是最传统、最违反当今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盈利方式。近年来, 在推行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过程中, 各部门提出了许多有利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林业与旅游业结合

传统的利用森林资源只是简单得砍伐树木, 对资源的一次性利用而且是一次投资一次利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以种植具有观赏性的林木资源,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 给观赏性林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 在以前花十年时间种植以前树林, 十年后一次砍伐之后, 十年的投资没有了, 如果现在开始种植观赏性林木, 招徕旅游者、摄影爱好者、户外运动者到此旅游、观赏、消费, 这样不仅不需要砍伐树木, 达到了一次投资、多次利用的目的, 并且保护了森林资源, 森林生态系统有继续保护着地球, 达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

3.2.2 多样化和多元化造林

原始的造林方法是在规定的土地范围内, 计算出合理的植被密度, 然后统一种上植被。多样化和多元化造林, 是指植被种类的多元化, 和种植时间的多元化, 根据计算, 得出不同植被需要的密度, 然后在一定的之间间隔内种上不同种类的植被, 这样一来, 即使有一种植被被砍伐, 这块森林生态系统也不会遭到破坏。

4 结语

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快节奏生活, 急功近利是当今社会人的诟病, 人类在像大自然索取财富时, 往往会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地区的“肺”, 实现可持续生态林业发展, 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本文主要是对当今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对如何保护森林资源提出了一点浅显的意见。

摘要: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森林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森林资源为人类创造的第一笔财富;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等是森林资源对人类的保护, 它像一把保护伞在保护人类和地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人们开始大量的开发森林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在19世纪末到现在的20多年里, 森林资源一直在减少。基于此, 分析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实行可持续的生态林业发展的概念。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敏, 黄春艳, 李芳莉.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的发展[J].农业与技术, 2012, 32 (4) :45.

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第3篇

1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概念和特点

1.1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是指人们通过利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 再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开发, 然后转化为经济生产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要以森林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作为基础, 将森林自身具有的自然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模式的改变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资源和服务,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

1.2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是通过森林的自然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实现的。森林的自然生产力是指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把这些资源进行积累、循环和转化。如果过度对森林的自然生产力进行人为干预, 或者投入过多的财力资源对森林自然资源进行开发, 都会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 降低森林的自然生产力。森林系统的自然生产力到经济生产力的转变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通过森林的自然生产力不断地转化为经济生产力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

2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组成成分

一方面,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是森林的自然生产力的基础, 包含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资源的积累、循环和转换等过程。森林的自然生产力由两个方面组成, 森林的自养者生产力和森林的异养者生产力。不管是这两方面中的哪一个, 都能使森林的自然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 让森林的自然生产力得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森林的自然生产力在与社会生产力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森林的经济生产力。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基础是土地, 所以其组成成分中自然因素占的比例较高, 即使在森林生态系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社会资源的投入, 也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3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规划

通过对一些林业生产发展文献和林业生产管理经验的总结, 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以下几点规划。第一点, 完善林业部门的管理制度。为了使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完善林业部门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使林业部门的职能得以发挥, 以当地林业生产的具体需求为依据, 制定出相应的林业生产发展制度。第二点, 加强在林业生产方面的科学研究。目前,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宏观角度和先进性上来看, 林业生产方面的科学研究都是远远不够的。对林业生产只是进行简单的政府宣传, 而没有提高林业生产科学研究的深度。第三点, 增加林业生产的宣传力度。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得到政府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还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使群众积极地投入到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中来。因此, 政府部门要起到模范作用, 带领群众参与到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中来。这样才能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健康的发展。

结束语

理论只有实践才能得到发展, 我国的林业发展水平还是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之中, 不但应当注重林业发展理论, 而且应当做好相关的实践论证, 对于林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从而提升森林经济生产力水平。

摘要:最近几年, 虽然我国的林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相关的部门过分注重经济效益, 严重忽视生态效益, 这样就导致我国的林业生态经济生产力水平不高, 林业的综合经济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本文主要是关于森林生态经济生产问题的研究, 主要讨论生态经济生产力今后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策略, 从而为相关林业管理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林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杨复英, 贾斌英, 曹世刚, 王林鹤.关于加强森林资源流转的研究——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调查报告[J].新经济, 2014, (17) :27-28.

[2] 刘凤贤, 田立文.刍议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与林业生产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02) :256.

[3] 李虹.WG林业局森林生态修复效益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6.

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第4篇

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林业。我国生态林业的发展途径是:大力加强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教育;搞好法制建设,强化生态林业资源管理;全面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生态林业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最初是由生态农业引申的,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追求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生态林业是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是根据“生态利用”原则而组织的森林经营利用制度。它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自下而上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生态林业的本质特征,是自然和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可持续的高产业。生态平衡理论是生态林业赖以发展的理论基础。

由于林业建设的长期性,原有的基础薄弱,加上对林业认识不一致和实践上的偏差,森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林业建设滞后。

生态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林业的主题。发达和完善的生态林业系统是区别传统林业与现代林业的重要标志。但如何建设,如何提高其功能等级,如何建立有效的效益补偿机制、管理运作机制,城市林业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定位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2)林业的生态功能弱。

主要原因是我国森林的资源少、质量低、大大低于森林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林种、树种、林龄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不但极大地制约了森林发挥其应有生态环境功能和生产功能,而且直接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稳定性的低下,造成气候失调,水土流失。森林的生态功能弱是水灾和干旱的重要原因。

(3)林业建设队伍、机构潜伏着危机。

绿化达标后一些地方认为林业建设的基本任务已经完成,于是撤销机构,减少投入,林业建设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有的地方荒山再现。绿化期间部分地区林业部门举债沉重,目前举步艰难,有些地方连工资都发不出,林业简单再生产也难维持。

1 我国林业发展所处阶段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政策,以“生产”木材产品为目标的“产业林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忽视“生态林业”建设,导致如今出现了许多社会、环境问题,所造成的惨痛教训,值得人们对今后中国林业发展战略进行深刻的反醒和思考。加拿大森林学家Kimmis将林业发展分为无节制开发、行政管理、生态林业、社会林业4个阶段。我国林业目前既不能满足环境需要,又不能为国家提供大量木材产品,介于行政管理到生态林业阶段之间,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林业。这种经营上的落后与我国经济发展极不适应,中国林业要过渡到发达国家林业(即生态林业或社会林业):需减少采伐、修养生息,及时进行政策、发展战略和布局上的调整。

2 生态林业的发展途径

2.1 大力加强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教育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植树造林,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建设的根本,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有益当代、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要振兴林业,实现林业战略目标,必须依靠教育。目前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人们认识。但是还有待于深入,不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媒介增强全民族林业意识,还要继续办好青少年森林夏令营,组织森林旅游,建立森林公园等。还要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改变人们的认识模式,从“反自然”转变为可持续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新的以林为乐园的道德观。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各级党政领导和各部门、各系统、各团体和单位,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做好宣传教育,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内容之一。

2.2 搞好法制建设

强化生态林业资源管理完善《森林法》,确立林业生态建设在环境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加和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加大强制措施的份量,对违法惩治条款增加量刑份量,使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真正步人法制轨道。重视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是主要战略性措施。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搞好林业生态建设。当前要认真抓好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的实施,提高管理、检查、监督水平,确保这项伟大生态建设工程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3 全面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意图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认为环境与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要满足需求,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发展。运用生态学原理,增强资源再生能力,引导技术变革,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根据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生态林业的特殊性,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战略,改变“重采轻育”政策。任何一个社会,维持简单再生产“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对林业来说,就是要使森林资源在采伐利用时,能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上都得到补偿。遵循这个原则,要尽快地实行森林资源商品化管理,尽快制定一套营林扶持政策,包括林业税利政策、投资政策、科技教育政策等,促进生态林业体系尽早建成。

2.4 其它措施

按“地域分工、分类经营、总体协调、效益最佳”的经营方针,对森林进行分类经营;强调可持续发展思想下的宏观森林资源管理和调控;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作用,加强国家对林业的宏观导向加强林业科技工作,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科技兴林是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突出重点,围绕重点工程,组织科研攻关;重视种苗的科研和推广;加强林业教育工作,重视职工队伍建设;更新观念树立以生态经济原理为指导的生产观和需求观,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物种多样性、效益多功能的绿色宝库,要因地因林制宜地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类指导,切忌全部推向市场。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科技合作:科学技术国际化已成为近年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国际科技合作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国际科技合作分工体系正在形成,并积极影响到国家和地区的开发的速度、规模、效率和方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与生存相关的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制约了人口的承载力,不少地区已大大超过国际上确认的理论承受能力。在我国很多山区、沙区,不仅要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同时,要严格限制人口的盲目流人,以减缓生态环境的恶化。

摘要:生态林业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追求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

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趋势

1.生态林业建设的原则

在建设生态林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第一,优化组合的原则。生态林业建设应当进行不同类型的种间组合,在生态林业系统内合理搭配物种,是不同的物种能够在同一个生态林业中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合理发展。第二,因地制宜原则。遵循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规律,因地制宜地规划安排生物种群。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合理布局,做到生产结构多样化,林种树种多样化。第三,注重效益原则。建设生态林业应当在生态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积极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协调利用生物、环境、森林等资源,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第四,综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特异性和生态位原理,建立多树种、多林种的有机组合,构建多层次的经营结构的复合林业生产生态系统。

2.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生态林业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系统功能的协调和总体关系的和谐,注重在一个区域内和谐、高效地发展林业经济。生态林业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首先,生态林业体制的规划和调节。因为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发展过程中生态林业系统内部形成了多种关系。其中,从局部看有些关系是合理的,但是用发展的、全局的眼光看却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要想实现生态林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分配,就必须对生态林业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管理技术等进行适度地调整,制定科学的林业发展规划,从而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次,生态林业工艺的设计和改进。为了提高违背利用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和林业资源的转化效率,就应当模拟自然生态原理,科学地设计、规划以及调控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中的工艺流程、生产要素关系,构建一套科学的生态林业布局体系,将先进现代技术和生态林业技术融合运用,疏通、扩展物质能量流通渠道。第三,培养和调控生态意识。实现生态林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和自我调控的关键是人的行为。发展生态林业离不开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积极地宣传生态林业的政策规章,宣传生态林业的相关知识,才能改变人们传统的林业利用观念,促使人们建立生态林业发展观念,自觉地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

3.生态林业建设与发展趋势

3.1生态林业的可持续性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生态林业的建设、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不危害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建设能够满足当代人需求的生态林业,使得林业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人们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生态、生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生态林业建设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有机会有步骤地建设既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够挖掘林业资源的生态林业。我国的生态林业通常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海岸线和风沙带沿线等森林系统构成,还包括了库渠、村旁、道路、农田周围、沿河支流等防护林体系。生态林业呈现点、片、带、网相结合的网络状分布,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森林生态题型,能够从整体上保证生态林业的合理布局,能够充分发挥生态林业的各种优势,满足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3.2生态林业的稳定与多样化建设

生态林业的系统结构较为稳定,能够有效地发挥最优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林林式、林牧式、林工式和林渔式等林业发展模式广泛地存在于全国的生态林业系统中。具有不同生物种类、不同层次结构的生态林业能够充分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多样性与稳定性,能够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

3.3生态林业的均衡适度化建设

生态林业能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否适应当地森林资源的基础状况,决定其在生物圈体系中的发展程度。生态林业的建设要想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布局,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构建具有完备功能与整体效益的生态林业系统。能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林业资源保持均衡的生态林业系统应当是动态发展的,要有计划的分区域、分阶段进行生态林业建设。

3.4生态林业的整体化与功能齐全化建设

生态林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充分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建设生态林业不仅能够改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还能够显著地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一个前后内外、上下左右相互配合的合理林业体系。生态林业既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又是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生态林业在自然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显著优于不合理的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林业应当具有齐全的功能,合理的生态林业系统中应当将多种产业整合为一体,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纳入到生态林业的发展规划当中。在经营方面,生态林业可以向社会供应木材等林产品;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生态林业能够发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二氧化碳等作用。在森林承载能力范围内,科学地规划、逐步建设具有齐全功能的林业体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林业的建设强调森林生态环境的意义,这是现代林业发展的趋势。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都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发展林业时,都在不断地调整战略规划,做出深刻的革新。在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方面,提供林产品方面,发挥森林环境服务功能方面,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方面,现有森林的经营管理方面等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维持一个结构稳定、优势突出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限度内进行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发展趋势是将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在保护水土资源的生态稳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经济效益。通过运用快速的工程绿化和水土流失控制工程等技术,保护、发展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促进区域生态的协调发展。将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生产资源、文化资源等大力发展,制定包括生物多样性、综合生存力、经济效益、农区发展、产品多样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管理发展计划。目前,我国在生态林业领域应用了一些技术和科研成果,但是从生态林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林业建设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洪雪,杨清福,张光华.三北平原地区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6(5):52-53.

[2]张建国.生态林业论(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95-196.

[3]王嘉发.浅淡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3):46-48.

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第6篇

党的十七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之明的新论述,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良好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了生态建设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和重要地位。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麻家集镇党委、镇政府抓住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管护,荒山治理等一系列政策机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坚持义务植树,完成了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一、退耕还林

麻家集镇退耕还林工程面积落实,每年的春季,秋季统一购买落叶松、沙棘、云杉等优质苗木对缺苗进行补植。今年春季又购买优质落叶松沙棘进行了补植。农户管护责任落实,无复耕、乱挖、放牧等到现象。成活率经检查都达到国家退耕还林验收标准历年退耕还林工程档案齐全,底子地块清楚,粮款兑现及时准确,无克扣现象。

二、封山禁牧护林防火

麻家集镇成立了以镇长担任组长的封山禁牧和护林防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镇、村、社三级机构健全,管护人员报酬落实,作用发挥,各项封山禁牧措施到位。经常性和有重点的开展封山禁牧护林防火工作,有计划和突然性的对重点封禁区和管护区进行了管护。麻家集镇护林工作扎实,保护重点公益林、生态林,新造“三北四期”防护林,天然林成绩显著。去冬今春连续几个月无有效降雨的情况下,保证了森林安全,无重大火灾发生。

三、植树造林林业法律法规宣传

今春麻家集镇压在漆家沟村设小班1个,面积500亩,采用比例尺1:10000的地形图。调入规格落叶松和沙棘9万株,严格按作业设计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栽植任务。成活率在85%以上,配备了专人管护。村社四旁植树 万株,面山绿化精品点200亩。麻家集镇在重点公益林、生态林、天然林,三北四期防护林等到重点林区都立有水泥林业标志牌。重点路段显著位置都有固定法律法规护林防火,封山禁牧宣传标语,不定期的逢集宣传林业政策,给各村、社、小学、中学递送了封山禁牧、护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内容的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材料。

麻家集镇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周期性长,管护经费太少,管护量大面宽,由于林草长势茂密,护林防火压力确实很大,望能各方协调,责任加强,确保森林安全,使麻家集镇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

上一篇:深圳居住证办理指南范文下一篇:世界最奇葩女性风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