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教案范文

2024-02-08

体积单位教案范文第1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形成相应的表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想象、猜测、推理等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

1、理解体积的概念。

2、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体积单位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长度单位、面积和面积单位。

2、原型:⑴各个体积单位的模型。⑵形状不同,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体。

3、探究的问题

(1)把石子放入水中,水面为何会上升?

(2)放入大小不一样的石子,水面上升的高度为什么不一样?

(3)体积单位应怎样规定?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线有长短,面有大小;线的长短叫长度,面的大小叫面积;那么体有大小吗?体的大小指什么?体积的计量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这些问题你了解吗?能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

(二)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体积的概念

1、实验观察,初步感知:物体占有空间

(1)由教材《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引入,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实验:把石子放入水杯,让学生观察。 (3)提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4)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得出:石子占有空间。由此引出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板书:空间

(5)联系生活实际,指周围身边的任何事物,如:桌凳、老师、学生等等都占有空间,加深学生的理解。

2、猜想结果,实验验证: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1)提出问题:在两个同样皆未装满水的杯子里,水面持平,放入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子,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想)

(2)实验验证:老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装满同样多的水,拿两个大小不一的石子分别放入,让学生观察。

实验现象:放入大石子的杯子,水面上升的高;放入小石子的杯子,水面上升的低。

生思考:为什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归纳小结

空间有大小,大石子占的空间大,小石子占的空间小。

(4)引生看教材的插图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教师提问: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大?

(5)揭示概念,抽象结论

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3、谁能说一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探究二:体积单位

1、谈话过渡:象刚才大小差别很明显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象这样的两个长方体,你能看出它们的大小吗?(教师出示教材上面两个形状不同,体积相近的长方体)如果不能,你有其它的办法吗?

2、分组进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全班交流。在学生反馈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要测量和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积单位。(板书)

4、类比猜想,构建新知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是怎样规定的?

(2)想一想,体积单位应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规定比较科学?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3)在学生反馈交流的基础上,肯定学生的猜想和推理,教师明确:测量物体的体积要用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用正方体来表示的。我们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来表示分别为:cm

3、dm

3、m3(板书)

探究三: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1、认识1立方厘米 (1) 猜一猜

①1立方厘米是多大的正方体?

②引生看教材证实自己的猜想,师板书。 (2)找一找

在学具中找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观察它的大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到的。然后找找周围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厘米,如:一粒花生米的体积、一个手指尖的体积、计算机键盘按钮的体积等 (3) 想一想

闭上眼睛想一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体积单位的表象。

(4)做一做,比一比

让学生用橡皮泥快速地做出一个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与1

立方厘米的模型比一比。

(5)说一说,举例说明: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时使用立方厘米比较恰当?

2、认识1立方分米

(1)想象1立方分米正方体的大小,1立方分米是怎样规定的?看教材证实自己的猜想,师板书。

(2)在学具中找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与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比较一下,感受它们的大小差别。

(3)找一找周围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如:一个拳头的体积;一个粉笔盒的体积等。

(4)说一说: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

3、认识1立方米

(1)1立方米有多大?师随机板书(是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你能想象出1立方米正方体的大小吗?。

(2)用三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看看1立方米的体积有多大。

(3)估计能容纳多少名同学,然后进行验证。 (4)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时使用立方米比较恰当? (三)训练与应用

1、完成40页“做一做”的

1、2题。

2、练习七的

1、2题。

(四)小结与提高

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及老师的板书谈谈自己的收获,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

体积单位教案范文第2篇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1: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2. 实验证明。

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教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生1: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 揭示体积。

师:对,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是由于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请大家用手在书桌的抽屉里摸一摸,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摸并说感觉。

师:请把书包放进抽屉,再用手摸一摸,现在又有什么感觉? 生1:手在抽屉里活动起来不方便了。 生2:手要从书包缝里才能放进去。 师:这是为什么?

生3:因为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占了。

师:对,刚才石头把水挤上来,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变小了,都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那你们知道石头和书包谁占的空间大吗? 生4:书包占的空间比石头大,因为书包大,石头小。 师出示课本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 学生回答后,师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课题)

4、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通过实验观察、实物比较,理解体积的意义,并会举例

说出生活中一些长方体体积的含义。

(2)、通过自学、直观教具演示和模型观察,知道常用的体积

单位及体积单位大小清晰的表象。

(3)、通过比较、练习,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的区别和联系。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初步理解了体积的含义。谁能说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学生回答)。 师: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

生:电视机的体积最大,影碟机的体积第二大,手机的体积最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出来的。

二、引出体积单位

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出示课本图片) 生:不好比较。

教师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如下图),问: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1:能,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体积大。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左边的长方体有9个小正方体,而右边的有8个,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比右边的大。

师:左边的长方体和右边的长方体中的小正方体不一样大,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小正方体大小不同,就不好比较。

师:为什么分成小正方体前不能直接比大小,分成小正方体后就能比较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分成的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这样就好比较了。

师: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在学习体积单位前,我们先回想一下,长度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 引导学生说出:长度单位是用线段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什么正方形来表示的。

师: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应该用正方体来表示。

师:对,体积单位是用正方体来表示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那些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28页内容,回答一下问题: ①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用字母怎样表示? ②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 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的物体,它们的体积哪些大约是1立方厘米?哪些大约是1立方分米?哪些大约是1立方米?

三、认识体积单位

1、组织汇报交流:

师:1立方厘米有多大?怎样记住它?请具体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例如:计算机键盘的按钮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厘米 。

一个手指尖的体积近似于1立方厘米。 ...... 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让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合用立方厘米用单位?

1立方分米有多大?怎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让学生感受其大小)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如: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一个大人的拳头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 请用手势表示出1立方分米的大小。

1立方米有多大?怎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让学生钻一钻,具体感觉一下1立方米的正方体大约能容纳班内几个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1立方米的物体。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并用手势进行演示。

四、分层练习 巩固提高 (1)第一关 连环关 填空

①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②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棱长是(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③物体所占( )叫做物体的体积。 (2)第二关 快速冲破关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表面积是6( ),体积是1( )。

(2)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6( )。 (3)一台电视机的体积约是120( )。 (4)一辆冷藏汽车冷冻箱的体积约是9( ) (5)一只电冰箱的体积大约是1.2( )。 (6)一只手机的体积约是33( )。 (7)一只火柴盒的体积是12( )。 (8)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80( ) 第三关 镇静、沉着关 判断

①我们平常说的哪个物体比较大或比较小,就是指它们的体积比较大或比较小。( )

②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厘米、平方厘米、立方厘米。( )

③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比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4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 第四关 合作关

下图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5.课堂总结:

体积单位教案范文第3篇

姓名

得分

熟记基本换算关系:

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进率

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进率 (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时间单位):1世纪=100年

1年=12月

2月=28或29日 1日=24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货币单位):

1元=10角

1角=10分 练习:

1米=( )分米

1千米=( )米

1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元=( )分 1角=( )分

1元=( )角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公顷

1公顷=( )平方米

1小时=( )分

1分=( )秒 巩固练习: 3.001吨=( )吨( )千克

3.7平方分米=( )平方毫米 5.80元=(

)元( )角

( )吨( )千克=4.08吨 5000千克=( )吨

( )分米=1.5米

510米=( )千米

5米16厘米=( )米 5千克700克=( )千克

0.95米=( )厘米 4700米=( )千米

3650克=( )千克 1.4平方米=( )分米

360平方米=( )公顷

504厘米=( )米

7.05米=(

)米( )厘米 5.45千克=( )千克( )克

3千米50米=( )千米

3千克500克=( )千克

2.78吨=( )吨( )千克 4.2米=( )米( )厘米

10米7分米=( )米 0.06平方千米=( )公顷

9千克750克=( )千克 8.04吨=( )吨( )千克

6.24平方米=(

)平方分米 60毫米=( )厘米

2吨=( )千克

8米=( )分米

5000克=( )千克

3吨500千克=( )千克

3600千米=( )千米( )米 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

7008千克=( )吨( )千克 4米7厘米=( )厘米

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

3千克=( )克 1米=( )分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3小时=( )分 8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0厘米=( )米 50厘米=( )米

5米=( )分米 50000米=( )千米

6元8角=( )元 50厘米=( )米

5厘米=( )米 280克=( )千克

28克=( )千克 7吨900千克=( )吨

7吨90千克=( )吨 28分米=( )米

28厘米=( )米 3角2分=( )元

619克=( )千克

19克=( )千克

7分=( )元 6分米=( )米

64厘米=( )米 208平方分米=( )平方米

4620克=( )千克

7元4角2分=( )元

1千米50米=( )千米 3厘米=( )米

7分=( )元 38米=( )千米

13千克=( )吨 1035千克=( )吨

14分米=( )米 5元7角=( )元

8角5分=( )元 1元3分=( )元

7角=( )元 4厘米=( )分米

4吨50千克=( )吨 4米7厘米=( )米

( )吨( )千克=1.8吨

1460米=( )千米

3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米 65吨=( )千克

25厘米=( )米

10千米20米=( )千米

4米5分米6厘米=( )米 5分米6厘米=( )米

4米6厘米=( )米 7元2分=( )元

0.15千克=( )克

7千克560克=( )千克

7.02千克=( )千克(

)克 2千克50克=( )千克

78厘米=( )米 8元7角5分=( )元

9分米6厘米=( )米

一、填空

60毫米=(

)厘米

2吨=(

)千克

8米=(

)分米 5000克=(

)千克

3千克=(

)克

7千米=(

)米

400厘米=(

)米

6000千克=(

)吨

3吨500千克=(

)千克 3600千米=(

)千米(

)米

1吨320千克=(

)千克 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

7008千克=(

)吨(

)千克

4米7厘米=(

)厘米 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 2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叠起来厚(

)毫米.

每个曲别针长30毫米,粗1毫米.这样两个曲别针扣起来长(

)毫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0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62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400000000平方分米=(

)平方千米 960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18平方米=(

)平方分米 34平方千米=(

)平方米

9平方米=(

)平方厘米 5平方千米=(

)平方米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二、在(

)内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1.大树高17(

).

2.一只小猫重2(

)

3.火车每小时行78(

).

4.一辆坦克重6(

).

5.钥匙长60(

).

6.一个梨重320(

).

三、在(

)内填上“<”、“>”或“=”

1.4吨(

)499千克

2.3分米(

)300毫米

3.700毫米(

)70米 4.600千克(

)6吨

5.10千克(

)100克

6.10米(

)900厘米 7.3分米7厘米-9厘米(

)28厘米

8.1吨800千克(

)1080千克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内

1.1小袋水饺粉重5(

).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2.数学课本的宽是145(

).

①毫米

②厘米

③分米

3.黄河牌汽车的载重量是7(

).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4.武汉长江大桥比南京长江大桥短5102(

).

①分米

②米

③千米 5.一个鸡蛋约重70(

).

①吨

②千克

③克 6.一支钢笔长14(

).

①分米

②厘米

③毫米 7.4千克(

)4千米.

①=

②<

体积单位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的“教”应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学方法应当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要符合知识的科学性,还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本节课教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1.要有充分的直观操作。

学生思维的特点一般的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本课的教学采用直观操作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讲练结合。

4.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见的长度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我们学习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 验证猜测

1、 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或推论吗?

(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推导,自主探究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2、全班交流:谁再来说说,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估计三种说法)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②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一排能摆10个,能摆10排,摆10层,一共能摆10×10×10=1000个,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电脑展示这种思考,然后请每个学生都把推导过程相互说一说。)

③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③口头回答: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50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4、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然后请1-2名学生说说推导过程。(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②口头回答:

2立方米=?立方分米。

9000立方分米=?立方米

5、补全表格,继续填写: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体积

①总结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②说说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③怎么来记忆它们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巩固深化

1、辨别

有一个小朋友计算出一只微波炉的体积是63立方分米,他想用立方厘米做单位,他是这样换算的: 63立方分米=0.063立方厘米

他换算得对吗?

(引导学生认识:①单位换算的方法;②联系实际分析换算的合理性,促进数感的发展。)

2、 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和第31页的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3、 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交流:想提醒自己注意什么?

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4、 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进一步明确1升=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3 = 1000厘米3 1升 = 1000毫升 1米3 = 1000 分米3 1m3 = 1000 dm3

【教学反思】

教学中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与本节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要把把情境的创设、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引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显得自然朴实,真实有效。

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站在新的课程标准的高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同时,把课件的演示、学具的观察与摆一摆,数一数紧密的结合,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奠定了基础。

体积单位教案范文第5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形成

(2)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相关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微观分析——联系宏观物质——得出推论——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

(2)领悟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物化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宏观微观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轻松的学习感觉

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难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

设计思路:

教无常规,法无定法。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如果把本节课的内容看作敌军的话,我们的充分准备可谓之十。然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所以要想攻克难关,我们必须寻找合适的突破口。

气体摩尔体积以往都是采用计算1mol不同的固体、液体、气体的体积,通过对比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但是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针对此点,我设计的思路是:从形象的小球所占的体积入手进行剖析不同的小球所占的体积受哪些因素影响,利用数学知识建立模型,同时我设计了有针对性地动画,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在学生得出规律后再联系实际,与固体、液体、气体三态相联系,进而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学策略

本节课通过设计数学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协作、讨论、总结,利用知识迁移,归纳得出气体的摩尔体积概念的同时,领悟和体会概念的建构与形成。

本节课设计的时候参考了教育机构理论和思维导图,比较注重概念的形成性、完整性。

教学准备

教具:气体摩尔体积模型、计算机、大屏幕投影

教学过程

引入:

提问:如何知道一个容器中气体的体积

【师】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同堆积形式的小球所占有的体积问题,看看有什么帮助。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从动画演示中得出以下结论:

固体液体气体

微粒多少微粒多少微粒多少

微粒大小微粒大小微粒间的距离(T、p)

【师】物质是分三态变化的,那么你认为以上三种模型分别对应哪种状态?引出固体、液体、气体。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分析固体和液体:如果微粒数目多少一定,根据微观粒子数与物质的量关系,也就是物质的量一定的条件下,体积是否相同?

得出推论:不同。

【师】理论上的分析结果我们如何知道他的正确性呢?(必须要经过试验的验证),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演算看看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

【练习】计算1mol不同的固体、液体的体积

【结论】1mol不同的固体或液体它们的体积是不同的。

【师】这就验证了我们的推论,说明我们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现在大家对于气体的情况有没有信心也得出一个类似的结论呢?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分析气体:如果微粒数目多少一定,体积是否相同?

【提示】气体的体积还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得出:温度、压强将影响气体的体积

【演示】压强影响提示图片(运动会气球与氢气钢瓶)。

【演示】液氮使气球内的气体体积发生显著变化的实验。

【提问】为什么温度和压强会影响气体的体积呢(提示:间距)

【结论】在温度与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的体积是相同的。

【师】大家现在知道做什么了吗?对,实验演算验证。

【计算】计算在相同条件(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

【结论】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

【师】那么如果气体体积为V,物质的量为n,则该气体的摩尔体积Vm可以表示为

【板书】Vm=

那么,根据以前学过的摩尔质量的定义,能不能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呢?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辨析练习】

(1)标准状况下,(×)

摩尔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

1 (2)1摩尔气体体积约是22.4L。(×)

(3)标准状况下,1摩尔O2和N2的混合气体(任意比)的体积为22.4L。(√)

(4)22.4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L气体所含分子数。(×)

(5)当温度高于0℃时,1摩尔任何气体体积都大于22.4L。(×)

(6)1摩尔CO和1摩尔CO2所含分子数相同,体积也相同。(×)

【师】从刚才的练习中大家能得出哪些注意事项?

①适用范围:气体

②使用时要注明条件,一般是标准状况下

③标准状况下,Vm约为22.4L·mol-1,是近似值.

【展示】气体摩尔体积模型

④单位:L·mol-1,不是L,更不是22.4L

⑤可用于纯净气体,也可用于混合气体

【师】返回气体的微观模型图并分析: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微粒数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得出

【板书】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适用范围:任何气体

定律要点:“三同” 定“一同”

【思考辨析】

1.同温同压下,分子数相同的气体,物质的量______,占有的体积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越大,含有的分子数____,物质的量______。(填“越多”、“越少”或“不变”)

【作业】课后思考: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与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

同温同压下,摩尔质量之比与物质质量之比的关系

【小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进一步确立了从宏观的气体体积到微观粒子数目之间的联系,又找到了一条从宏观到微观的路。

【师】大家回忆一下,今天我们是如何进行分析和学习,最后确定结论的呢?

【学生】微观分析联系宏观物质得出推论实验验证

【总结】今天的研究我们已经有所收获,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今天的学习方法是不是对大家今后的学习也有所启示呢?

板书

设计气体摩尔体积

一、气体摩尔体积

Vm=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

“三同”定“一同”

自我评价

即使是常规教学,我们也必须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常规。

体积单位教案范文第6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 初步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要点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

2、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2、 由数据归纳客观规律,由理想模型出发进行逻辑推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直观理解。

难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直观理解。 教学方法:引导、复习回忆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摩尔质量,要想知道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称量质量。但是,对于气体,称量质量是很不方便,不过,气体的体积是很容易测量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一个跟体积有关的物理量来求得气体的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气体摩尔体积。好,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摩尔质量的概念。

[学生]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用M来表示。

[教师]那么,气体摩尔体积就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用Vm来表示。根据它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式就是Vm=V/n,所以,摩尔体积的单位就是L•mol-1或m3•mol-1

我们现在学习了气体摩尔体积,大家有没想过,为什么我们不学习固体或者液体摩尔体积呢?我们就来看看气体体积与固、液体体积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

1、气体的体积明显大于固液体的体积;

2、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大致相等,固液体体积各不相同。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看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PPT展示) [学生]微粒数目、微粒之间的距离、微粒的大小

[教师]那这三个究竟是哪一个或者那几个起主要作用呢?(展示PPT)在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常数个的情况下,对于固体体积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微粒的大小,而对于气体,因为粒子之间距离远远大于粒子的大小,所以,其主要作用的微粒之间距离。现在,我们可以解释前面的一些问题了。

[学生]

1、气体之间距离远远大于固液体分子之间距离;

2、不同的固液体物质,微粒的大小不同,所以,体积大小不一样。

[教师]那气体体积大小相同又是因为什么呢?我们主要来看看,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微粒之间的距离?从“热胀冷缩”,这四个字我们可以看出来,温度升高,粒子之间距离增大。另外,压强增大,粒子之间距离缩小。

所以在相同的条件(温度,压强)下,粒子数目相同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那在之前的表中,温度、压强、粒子数、体积分别是多少呢? [学生]、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22.4L [教师] “0oC、101Kpa”,国际上规定即为标准状况;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即1mol粒子。所以说,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都约为22.4mol,或者说,在标准状况下,在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1 [练习](PPT展示)

主板书

气体摩尔体积

一、气体摩尔体积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 符号:Vm

3、 定义式:Vm=V/n

4、 单位:L•mol-1或m3•mol-1

5、 在标准状况(0oC,101Kpa)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 •mol-1

二、阿伏加徳罗定律

上一篇:填报志愿大类范文下一篇:淘宝店的运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