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同合作范文

2024-02-08

校企共同合作范文第1篇

为了形成校企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为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即先后引进动漫相关合作企业, 建立合作机制, 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有效保障, 校企将共同开展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 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共同育人环境。在合作共建过程中, 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动漫设计创新研发与技术推广服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和创业就业等问题, 为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搭建平台, 打造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的专业发展良性机制。

深入分析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细分需求为突破口, 紧紧抓住“产教融合、服务发展”这一核心, 校企共创生产性共同育人新模式。理论上提出“产品生产流程循环, 学生技术技能递进”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途径;实践上以企业产品研发生产为纽带, 校企共定人才培养目标, 共同开发课程标准, 共同构建“双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 联合组建“双岗双责”教学团队, 共建共享集“教学、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实训室、工作室、动画工厂、动漫产品研发与推广中心, 共同创新“平台+机制”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探究校企育人新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1、调查研究, 细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

新模式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和企业实际岗位人才需求, 结合具体学情, 校企共同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本科应以上游岗位为主兼顾中游岗位;高职应以中游岗位为主, 上游岗位为辅;中职应以下游岗位为始, 向中游岗位延伸, 从而解决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的问题。培养规格:应用型本科“精设计、懂制作、愿合作”、高职“懂设计、精制作、善合作”、中职“了解设计、会制作、能合作”并具体落实到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中, 从而解决培养规格区分不细的问题。

2、深度对接, 形成紧扣生产过程的教学内容

比较研究, 形成紧扣生产过程的教学内容。由于不是以企业当前的产品生产为起点, 所教内容当然不可能是企业现实的需求, 也不可能采用行业中的最新技术 (新技术往往是与最新的产品生产相联系) ,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才成长规律, 对比国内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香港职业训练局的人才培养方案, 新模式以实际产品生产任务划定教学内容边界、结合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 组织学生进入生产性教学环境, 在双岗双责教师团队带领和指导下, 完成校企共同研发的难度不同的三个生产项目, 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实现三次产品生产完整的生产流程循环, 校企共同完成学生专业技术技能从“生手—熟手—高手”的递进培养。

3、携手育人, 共同组建“双岗双责”教学团队

以往存在企业教师缺乏教育教学方法, 学校教师缺乏实际生产经验的现象, 为此高职院校建立“双岗双责”的教师交流机制, 通过进行校企合作单位之间的人事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专业带头人与企业部门管理人员、教师与行业专家、技术人才及能工巧匠之间的身份互换, 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同时建立课程协同开发机制, 让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 分工协作、柔性管理, 形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 集中实践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完成。按照“优结构、育双师、提质量”的总体思路, 通过政行企校合作共同培养、共同考核, 使教师在校内和行业、企业担任双职、承担双责, 实现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双优化”, 建设一批“双岗双责”教师队伍。

4、聚焦生产, 共建共享生产性教学环境

新模式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实际产品生产过程相融合, 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共同使用、共同管理、共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成了集“教学、培训、研发、生产”为一体的生产性教学环境。生产性教学环境按生产要求涵盖了产品生产各个环节;按教学要求覆盖了“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及各类专业课程。种类有“实训室、工作室、校工厂、校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等, 全面满足了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企业产品研发生产的实际需求。

5、多方协同, 构建“平台+机制”质量评价体系

新模式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大赛、企业产品研发生产、毕业设计作品展”等多种评价载体, 搭建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协同的质量评价平台, 创新“行业比赛竞赛评价机制、企业生产性项目引入考核评价机制、校内两展一会评价机制”等多元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引入“计量、等级、档期、岗位权重”等生产要素, 符合行业要求, “协同平台”充分服务产业发展, 调动多方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积极性, 较好解决了“主体不全、要素不符”的问题。

摘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扶持动漫产业。从动漫产业现状来看, 中国动漫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业空间, 动漫产业人才处于紧缺状态。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专业的开办, 既顺应了信息化社会大环境对人才培育的要求, 也满足了区域化经济发展对漫画设计与制作人才培育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需求导向,动漫设计,育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邬厚民.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2012, (2) .

[2] 黄彬、杨奎、吴怡昕.浅析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2011, (3) .

[3] 荣维连.关于高职动漫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009, (8) .

[4] 张荣、房晓东.高职动漫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 (11) .

[5] 胡野、邵建东、张雁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新范式:平台、机制和模式, 2012, (7) .

[6] 吴国平.校企深度融合视角下高职合作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2018, (8) .

[7] 王文涛;任占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多元共建模式构建研究, 2015., (6) .

校企共同合作范文第2篇

一、校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自2007年以来, 学校先后与世界500强企业中的ABB (中国) 有限公司、上汽集团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格力电器 (重庆) 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开展合作, 在校内建立了“ABB教学班”、“上菲红教学班”、“格力教学班”等企业冠名班。企业冠名班采用“2.5+0.5”或“2+1”的教学模式, 所有学员原则上均在全校高级技工班及预备技师班的学生中选拔产生。

企业冠名班在教学上实行“四共同”:即由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确定课程、共同编写教材, 由企业派遣技能骨干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

2009年, 学校再度与ABB (中国) 有限公司签订了《高端人才培养协议》。双方明确在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预备技师班中建立新的“ABB教学班”, 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教学, 成为重庆市职业院校以校企合作方式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又一典范。

截止目前, 学校累计开办企业冠名班16期, 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1081人, 录用率达100%。

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带动, 迄今为止, 学校15个专业中, 有9个专业与企业开展了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培训实习方案等方面的共建, 占全校专业的60%。目前, 学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由企业提出的内容占30%以上。从而实现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二、校企共同开展专业建设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 学校紧密围绕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和模具技术应用等重点专业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需要, 定期与企业举行会议,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学校发展、专业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建议, 共同开展专业改革和建设。从而确保了学校专业发展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符合重庆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 不断加强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及模具技术应用等重点专业建设。先后邀请重庆机床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了学校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设置、数控铣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数控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等学校优势专业的改革、建设工作。

此外, 企业专家还积极参与了学校其他专业的建设工作, 先后参与了学校物流、会计电算化等新专业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及酒店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工作。

三、校企共同开展人员交流与培训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 校企双方广泛开展了人员培训工作。第一, 学校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充实了学校专业师资力量, 完善了师资队伍结构。第二,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包括软、硬资源) , 结合重庆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 与企业合作, 广泛开展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新进员工专业技能培训、稳定就业培训等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第三, 学校积极组织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模具技术应用等专业教师, 赴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

截至目前, 学校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和技术骨干37人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其中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及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的能工巧匠13人。

近三年来, 学校累计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鉴定近10000人次。其中, 高级技工及以上技能提升培训、鉴定近3000人次。此外, 学校专业教师开展企业实践的比例达80%以上, 教师业务技能显著提高。

四、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 学校以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模具技术应用等3个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引领,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不断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造、升级工作中, 按照企业生产模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二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市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学生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和学生顶岗实习基地。从而通过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有效提升了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近年来, 学校邀请了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 参与了学校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改造和建设工作。此外, 在重庆机床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长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重庆探矿机械厂有限公司、徐工集团 (重庆) 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内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生教学实习基地, 在ABB (中国) 有限公司、格力电器 (重庆) 有限公司、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重庆富士康鸿富锦精密电子有限公司、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等5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基地。

五、校企共同开展课题研发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 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了课题研究和新产品研发等工作。一是学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 广泛参与了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二是学校派遣骨干专业教师, 与企业共同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工作。从而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扩展了校企合作的外延。

目前, 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改革试点任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改革试点任务》等两个国家级项目研究、校级课题《电工电子一体化教学运行设计》均已顺利开题, 重庆市市级课题“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研究”目前已形成初步研究报告。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参与研发的“第二代单缸水冷铝合金柴油机”已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重庆川仪速达机电有限公司的“大功率船用控制仪表CFZ-DR系列产品”已取得高新技术产品认证, 并实现定量生产。

作为重庆市职教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 多年来, 学校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同时, 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每年定期邀请各兄弟院校、企业单位举行各种活动, 分享校企合作工作经验, 探讨全市校企合作工作的发展, 带动兄弟院校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工作, 促进了全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有力开展。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神圣使命。随着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换代, 职业技术学校唯有坚持以校企合作为依托, 联手企业, 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满意、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

校企共同合作范文第3篇

校企合作协议书

甲方:宝清县技工学校

乙方:宝清县诚信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为推动阳光工程在我县的实施,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工作,扩大培训和就业规模,帮助农村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素质就业、稳定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甲乙双方本着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积极交流、互利互惠的原则,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可作为乙方的培训基地,按乙方的要求,为乙方培养机加、焊接、电钳、建筑(瓦工、木工、抹灰工、钢筋工、架子工)等技能人才,在乙方需要的时候,为乙方优先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供乙方选拔和录用。

二、甲方也是乙方的研发基地,按照企业提出的技术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双方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帮助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甲方还承担对乙方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定期按企业要求进行及时培训,为提高企业内部劳动者素质提供服务。

三、乙方可作为甲方的实习、就业基地,定期接收甲方学生的实习,在有用工需求时,如甲方学生符合招聘条件,乙方可优先录用甲方学生。

四、乙方应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签订用工合同,并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确保用工的合法性。

五、乙方招用甲方学生应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学习、卫生和文化娱乐条件,并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甲方学生按规定享有工资、福利等基本用工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甲方学生应严格遵守乙方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甲方学生作为乙方的员工,乙方有权按照相关政策、制度进行管理。

【精品文档】

七、甲乙双方必须遵守《劳动合同法》中的各项条款,妥善处理劳资双方的劳务纠纷。如一方单方面违约,另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八、其它未尽事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九、合作时间为5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十、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校企共同合作范文第4篇

1 合作研讨环境的营造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或者学习方式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撑, 合作研讨也不例外。有效的合作研讨首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空间的合理安排, 包括教室座位的安排, 为此, 教师在组织合作研讨时, 应该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灵活组建, 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争议, 相互影响带动, 从而实现小组活动中优势互补, 从多个视觉, 多种层面扩大信息量, 丰富思维, 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合作研讨中来, 使合作更有效。其次, 开展合作研讨的环境需要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支持。如果一个学校的领导对新课程持赞同与支持态度, 那么对于新教学形式的开展也会持支持和鼓励态度的。合作研讨可与实践活动、动手操作等结合起来, 可行性强, 同时让学生口、手、耳、眼、脑动起来, 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 为学生提供适应概念的感性经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注意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分类”一节新课的前天, 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到商场、小卖店、超市等地去调查、访问, 了解一下各自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课堂中让学生相互交流、汇报。这样做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交往能力, 同时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时间、空间。

2 合作研讨内容的选择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来源于现实, 扎根于现实, 应用于现实。我们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研讨中要尽量开发生活资源,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尽可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通过再现数学知识与自然科学、人类生活的联系, 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观察、合作操作、实践的机会, 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理解数学、感受数学。

3 合作研讨时机的把握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愤”、“徘”之际, 即是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在学生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未能之际, 这才是合作研讨的最佳时机。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不根据数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方式。对于一些简单内容, 就学生的思维水平来说, 理解它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教师却浪费时间在这些没有思维受阻的问题上面, 教学效率事倍功半。有的老师满堂课都安排合作研讨, 就出现了上面闹哄哄, 教师却清闲得很的现象。合作的时机把握不准, 就会让学生失去合作的兴趣, 久而久之就成为几个人的课堂。合作研讨理论认为, 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 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不是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 而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 让学生小组讨论。选择时机要恰到好处, 学生不仅对数学知识掌握到位, 而且情感态度也能得到发展, 这样的合作研讨当然有效。

比如:在低年级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 教师出示课件, 一个小猴子在卖桃, 盒里放了10个, 盒外有3个, 小猴子说:一共有1 3个桃子, 小兔说:我买9个, 小熊老师问:还剩几个?小猴子抓耳挠腮想不出来, 老师说:同学们能帮帮小猴子吗?学生兴致高涨, 纷纷动脑筋, 想办法。可几分钟后, 有的同学眉头紧锁, 面露难色, 教师趁势说: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 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们一听, 立刻又活跃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各自的看法。

4 合作研讨中的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研讨上占据重要作用, 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研讨更有效。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 独立思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所关注的对象。《论语·为政》中孔子的一句“学而不思则惘”, 即道出了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每一次合作研讨, 教师都应该给学生们机会让他们锻炼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例如: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 怎样制作能使体积较大?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无盖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 (2)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基本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3) 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应当怎样表达? (4) 什么情况下无盖长方体的体积会较大? (5) 如果是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有盖的长方体, 怎样去制作?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可能是什么?教学时, 合作研讨要求如下: (1) 各小组 (四人小组) 交流讨论制作的方法; (2) 各小组中 (同桌两人进行) 用喜欢的方法制作、测量并记录好相应的数据; (3) 计算出你们制作的长方体的体积; (4) 多几次, 计算结果, 观察数据, 进行组内讨论, 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要参与讨论, 参与合作探究, 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基础, 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的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开展合作研讨, 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 也只有在此时, 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 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答案。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人为本, 合作研讨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研讨过程中, 尝试成功的快乐, 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在学生合作研讨活动中, 如果教师能精心组织, 使合作研讨得以积极、有序、有效地开展, 学生才能群策群力, 潜能就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久而久之, 学习小组的成员就会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形成一个高效、愉快、充满激情、共同提高的学习团体。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研讨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但是,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真正要将小组合作研讨行之有效地开展, 绝非易事。

关键词:合作,研讨,提高

参考文献

[1] 合作教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7.

[2] 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3] 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互动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校企共同合作范文第5篇

蔡新良

我校办学规模大,专业门类全。学校现有在职教师350人,2010学年注册在校生5300多名,下学年在校学生将达到5500人。开设有服装设计、商务外语等涉及九大类16个专业,因此毕业生就业面广,涉及的行业、企业多。不同的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层次也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大量需要一线技术工人,有的企业需要少量技术与管理业务骨干,所在按照学校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模式,很难适应不同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为此,学校实施开门办学,多渠道、多形式地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新模式。

一、校企合作——孜孜以求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得到应用和提高的关键环节。学校一贯重视这一环节的工作。几年来,学校不断通过走访调研、洽谈,逐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到2009年底,学校已有由市教育局发文公布并挂牌的校外实训基地24家。合作关系稳定、涉及行业门类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

2.实施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一直是我校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中一棵“常青树”,从“一舟”班到“芽芽”班再到“桐昆”班,订单式培养一路走来。2008年秋,我校又应乌镇旅游公司的要求,与之签了订单培养的“乌镇旅

- 1这一方式在我校服装专业教学中走稳了第一步。通过承接生产加工任务,不仅增加了学生生产实践机会,也引进了企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方法,使全体专业课教师也得到了新的学习和提高。

多年来的校企合作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时空与企业生产实际时空的错位、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与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不协调性等成了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效益的瓶颈。问题的发现,促使了我们新的思考:能否把企业引进学校?

二、筑巢引凤——突破瓶颈

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为学校专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但有一个专业的发展与生存总让我们一直挂在心上,这就是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我校自2004年秋,为适应桐乡毛衫业用人的需要,开设了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课教师,又缺乏一定的实习实训条件,该专业的发展总是跌跌撞撞,不见起色,不及时解决问题,这个专业就有可能面临生存问题。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寻找合作企业,使我校的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走出困境。我们对桐乡市衣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确认该公司的设计能力在桐乡毛衫行业内确是小有名气,业务量稳定。经过多次接触,我们觉得该公司负责人对合作确是抱着十分诚恳的态度。学校经过多次讨论分析,一致认为要打破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决定走“引厂进校”的路子。经过几轮商谈后,双方于2008年12月签订合作协议书,2009年1月合作企业第一批技术人员

- 3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从羊毛衫设计与工艺专业引企进校合作的初步成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学校把引企进校这一校企合作模式当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抓。学校根据专业发展计划和教学实际需要,进一步推进引企进校工作。

2010年5月,服装专业凭借已有的专业设备优势,与嘉兴万得福服装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内成立了服饰设计与样衣制作工作室。2011年初又与奥龙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共同建设汽修专业所需的汽车维修实训工厂。汽修厂场地建设将天本月底竣工,生产车间规划设计与设备设施购置已经进入中期阶段,预计在下半年投入使用。计划在2012年内学校还将引进一家旅游公司在校内创建旅游服务专业实训门店。相信引企进校这一合作模式将在我校多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结出新成果。

四、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思考

1、建立一套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从引进衣丽服饰有限公司共建共享羊毛衫专业实训基地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引企进校在我校毛衫专业教育教学中已经初见成效。但合作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海里总会遇到生存与发展的阻力,为进一步增强共建实训基地的生命力,学校需要思考在这个平台的基地上,如何引进其他企业以合适的形式和内容加入进来,进一步丰富参与专业教学的人才资源、学生顶岗实习的基地资源和进一步扩大基地建设的物质资源,让更多更好的企业参与进来,又能适时地分流出去,让校

校企共同合作范文第6篇

蔡新良

我校办学规模大,专业门类全。学校现有在职教师350人,2010学年注册在校生5300多名,下学年在校学生将达到5500人。开设有服装设计、商务外语等涉及九大类16个专业,因此毕业生就业面广,涉及的行业、企业多。不同的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层次也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大量需要一线技术工人,有的企业需要少量技术与管理业务骨干,所在按照学校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模式,很难适应不同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为此,学校实施开门办学,多渠道、多形式地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新模式。

一、校企合作——孜孜以求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得到应用和提高的关键环节。学校一贯重视这一环节的工作。几年来,学校不断通过走访调研、洽谈,逐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到2009年底,学校已有由市教育局发文公布并挂牌的校外实训基地24家。合作关系稳定、涉及行业门类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

2.实施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一直是我校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中一棵“常青树”,从“一舟”班到“芽芽”班再到“桐昆”班,订单式培养一路走来。2008年秋,我校又应乌镇旅游公司的要求,与之签了订单培养的“乌镇旅

- 1这一方式在我校服装专业教学中走稳了第一步。通过承接生产加工任务,不仅增加了学生生产实践机会,也引进了企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方法,使全体专业课教师也得到了新的学习和提高。

多年来的校企合作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时空与企业生产实际时空的错位、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与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不协调性等成了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效益的瓶颈。问题的发现,促使了我们新的思考:能否把企业引进学校?

二、筑巢引凤——突破瓶颈

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为学校专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但有一个专业的发展与生存总让我们一直挂在心上,这就是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我校自2004年秋,为适应桐乡毛衫业用人的需要,开设了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课教师,又缺乏一定的实习实训条件,该专业的发展总是跌跌撞撞,不见起色,不及时解决问题,这个专业就有可能面临生存问题。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寻找合作企业,使我校的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走出困境。我们对桐乡市衣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确认该公司的设计能力在桐乡毛衫行业内确是小有名气,业务量稳定。经过多次接触,我们觉得该公司负责人对合作确是抱着十分诚恳的态度。学校经过多次讨论分析,一致认为要打破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决定走“引厂进校”的路子。经过几轮商谈后,双方于2008年12月签订合作协议书,2009年1月合作企业第一批技术人员

- 3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从羊毛衫设计与工艺专业引企进校合作的初步成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学校把引企进校这一校企合作模式当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抓。学校根据专业发展计划和教学实际需要,进一步推进引企进校工作。

2010年5月,服装专业凭借已有的专业设备优势,与嘉兴万得福服装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内成立了服饰设计与样衣制作工作室。2011年初又与奥龙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共同建设汽修专业所需的汽车维修实训工厂。汽修厂场地建设将天本月底竣工,生产车间规划设计与设备设施购置已经进入中期阶段,预计在下半年投入使用。计划在2012年内学校还将引进一家旅游公司在校内创建旅游服务专业实训门店。相信引企进校这一合作模式将在我校多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结出新成果。

四、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思考

1、建立一套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从引进衣丽服饰有限公司共建共享羊毛衫专业实训基地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引企进校在我校毛衫专业教育教学中已经初见成效。但合作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海里总会遇到生存与发展的阻力,为进一步增强共建实训基地的生命力,学校需要思考在这个平台的基地上,如何引进其他企业以合适的形式和内容加入进来,进一步丰富参与专业教学的人才资源、学生顶岗实习的基地资源和进一步扩大基地建设的物质资源,让更多更好的企业参与进来,又能适时地分流出去,让校

上一篇:想念你的诗歌范文下一篇:小升初试卷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