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情况总结

2022-08-06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校企合作情况总结》,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校企合作情况总结

数控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情况总结

校企合作是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逐渐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我校先后与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及德威配电柜厂等数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针对我校数控专业进行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培养。针对企业对毕业生能力高要求的问题,我校在学校发展战略上适时调整了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初期,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调研和洽谈如何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明确表示,他们要的不是由学校招生培养出来的没有工作经验的技工,他们希望的技工是由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培养而来。

经过协商,校企合作的方式分为两个阶段:参观实习阶段和实习生产阶段。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我校将德威配电柜长定为实习参观企业,而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定位实习生产工厂,具体的实习车间为一机械车间、二机械车间和工磨具车间。在学生进校第一学年,安排学生进入德威配电柜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参观实习。实习期间,学校派专业骨干教师和班主任与学生一起进入企业。班主任负责

学生的日常管理,专业教师则负责与企业指派的实习指导师一起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专业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整个实习过程是依照生产流程先后进入柜体制造车间、表面处理车间、组装车间、产品性能检测车间。具体时间分配为柜体制造车间两周、表面处理车间和组装车间共一周、产品性能检测车间一周。在柜体制造车间学生可以对企业所用的车床、剪板机、折弯机、压力机、角磨机、电焊机、金工模具等设备的性能、加工工艺、使用范围及工作环境等进行了解掌握,使已学到的机加工方面的知识得到深化。在表面处理车间,可以看到一些特定的表面处理工艺,如静电喷涂、打磨、抛光、表面热处理等。组装车间内,可以学到一般组装产品的基本原则,加强公用性和互换性的概念等。在产品检测车间,需要根据成品的性能参数,对产品进行逐项逐个的检测。检测合格,出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若不合格,则需检出问题位置。这些内容都是我校学生在校内接触不到的,在参观学习的同时,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深化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实习结束,学生提交参观实习报告。学校和企业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告对参观实习的内容、方式等具体问题进行协调、改进。

学生的生产实习时间则定为第三学年。因我校与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一直保持着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开始合作,且企业同意我校开始试点,校企合作培养熟练技工项目因此启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首先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必须转变观念。因为按照企业的要求,这种培训方式和传统方式相比将有几个新变化:一是由脱产教育变为脱产教育;二是由在学校中教育变为到企业去培

养;三是培养对象由在校学生变为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四是由学校一家管理、组织教学变为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管理实施。这些变化都需要学校转变思想,破除传统的观念束缚,大胆实施创新和探索,把企业的需要变成我们的实践课题,把企业的要求变成我们的目标,把企业的困难当成我们自己的困难,把企业的愿望通过我们努力变为现实,把服务企业、方便企业、有利于企业作为我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双方的积极努力下,合作成功,校企双方开始共同商拟和确定培养方案。专业上,学制定为一年,实行全脱产在企业参加生产,为了帮助学生做好从学生到公认的角色转变,学校派专业老师进驻企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心理及理论知识辅导,以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培养目标确定以提升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岗位职业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能力、解决生产技术中的技术难题等为目标;管理上配备班主任,建立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考核;学习结业后由市劳动局组织企业技能鉴定站实施鉴定。

确定好培养方案后,双方开始选人。企业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拟定选拔标准和程序,通过个人申报、摸底考试、民意测评、区队考核、公示、领导小组确定等八个程序,在一机械车间、二机械车间和工磨具车间选拔了数控车、数控铣共20名技术骨干,作为首批技师师傅;学校则负责选好老师,学校选择的都是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

正式组织教学时,为使教学适合学生特点,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我们按照立足现实、因材施教、系统培养、提升能力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线索、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和应用为目的,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习中做到理论和实习训练一体化,以现场实践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组织研讨分析,共同探索解决的办法,以剖析案例为课题,使学生直接接受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培训上,则按学生实习工种与技师的等级相结合的标准,分6大模块开展综合训练。实习结束后,建立严格考核制度,把严格考核和实践操作、知识测试和实践考核、知识测试与能力考核、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岗位考核和论文答辩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一年的脱产培训,企业得到了近百名高技能人才,毕业后的许多学员在企业就业,成为企业的品牌职工。校企合作不是难题,企业人才培养客观上需要学校协助,一些企业之所以对开展校企合作不积极、不主动,其根源就在于学校没有主动联系企业,没有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取决于学校的培养素质,只有毕业学生在提高劳动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学校才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但学校不能有太强的功利性,应该让利于企业,取信于企业,通过市场拉动、学校主动、企业互动造成多方连动,合作多赢,这才是校企成功、顺利合作的基本保障。我校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篇: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关于校企合作情况的

报告

铜仁市教育局:

根据上级要求,现将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校企合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前身是石阡县农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于1984年秋。1998年被列为省级七所骨干职业学校之一,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职业技术项目学校”;2003年,贵州省教育厅(黔教职成发【2003】171号)文件批准为第一批13所合格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6月4日铜地机编办【2008】62号文件再次将学校更名为“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石阡县职业教育中心”。2011年元月,按照石党办发[2011]1号文件通知精神,石阡县教师进修学校与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完成合并工作。2012年8月18日加入铜仁市职教集团,并命名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黔东营养健康学校”。学校现有专业实训场所350平方米,公共实训场所32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师80人,工人6人)。有护理、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茶叶生产与加工、学前教育、针织缝纫、畜牧兽医、旅游与酒店管理等专业,40个班,常年在校生学历教育人数1869人(其中校本部就读学生807人。

二、各专业校企合作情况

(一)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茶叶专业是我校适应石阡县产业发展的需要举办的,根据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到2015年石阡县要实现人均一亩茶的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在铜仁具有较大影响的西部茶都要求。我校该专业现有在校学生258人,三个年级,5个教学班。

1 为了满足该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我校建设了校内茶叶生产实训室1个,茶艺表演实训室1个,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基地11个,与石阡县坪山贡茶有限公司、石阡县坪山乡凤凰综合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贵州祥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石阡县黔鑫茶叶加工厂、贵州和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石阡茗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南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庆茶文化研究中心、翠红茶叶加工厂、梵锦茶业农业发展公司等茶叶企业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每年3-5月,学校根据教学及企业生产实际,派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到这些企业实习实训,一方面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解决企业生产缺乏技术工人的难题,达到了互利双赢。

(二)护理专业

护理专业是我校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联办专业,也是我校的一个优势专业,招生人数屡创新高。现有在校学生286人,6个教学班,我校该专业与石阡县人民医院、石阡县中医院、石阡新华医院、汤山镇社区医院、石阡博爱医院、城区各医疗站点、药店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每年假期,选派该专业学生到这些单位、企业实习实训,上课期间这些单位、企业作为学生的见习单位,学生毕业实习时,学生到这些单位、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企业专业人才的用工问题。

(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我校的一个较有幼师的品牌专业,除依托校内实训实训场地以外,主要依托我县的石阡县退伍军人汽修厂、龙林汽修厂为校外实训实训基地,紧紧依靠这两家企业的专业设备、技术人才,为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服务,一方面满足学校教学和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另一方面解决企业生产繁忙时技术工人的用工问题。

(四)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专业

该专业除利用校内的实训实习设备外,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广

2 东东莞启盈电子公司、上海松下电子公司建立了实习实训共建关系。每年5-8月为该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时期。解决了该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问题。

(五)针织缝纫专业

我校针织缝纫专业实习实训主要是依托县内的几家针织厂作为该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

(六)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校与深圳特蕾新幼教集团联办专业,学生在我校就读期间,除依托校内的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外,主要依托我县的几家私立幼儿园作为我校该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基本能满足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需要。

(七)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

旅游是石阡县今年来依托石阡县“温泉之乡”“苔茶之乡”“百佳旅游目的地”“长寿之乡”大力打造和发展的支柱产业,石阡现有温泉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石阡宾馆、泉都酒店、临江宾馆等较大型的旅游与酒店设施,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我校该专业与温泉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联办,温泉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石阡宾馆、泉都酒店、临江宾馆作为该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

三、存在的不足

1、现有校园面积狭小,不能满足学校长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校内基础设施不足。学校没有专门的分类实训场所。

3、企业生产与校内教学常有一定的时间矛盾存在,有时企业急需技术工人时,学校教学不能按时跟上;学生教学急需实训实习时,企业有时又无法安排。

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

二O一三年七月十九日

第三篇:校企合作总结

各专业与合作企业有关情况总结

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已经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可以有效避免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避免产生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不适用,而企业又招不到需要的实用人才的尴尬局面。目前校企合作机制在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秉承 “立足交通办教育,融入市场求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了一大批岗位适应能力强、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现就我校各专业与企业合作总结如下:

一、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践

多年来,我们坚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和方法,先后与148家企业开展合作,其中可作为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39家。学校充分利用合作办学企业的设备、场所和人才优势,在专业建设、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改革、课题研发、培训实习方案、订单培养等多方面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了“工学交融”的目标,使我校的教学进程始终与校外企业发展“同步”。

(一)于148家企业开展合作

截至2011年,我校先后与交通厅所属企事业单位、北京现代汽车制造厂、天津津京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沈阳汽车修理厂、公路勘查设计院等百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供需关系,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二)建立39个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

与丰田、大众、现代、通用、日产等一大批四S店、省内100多家一类维修企业,200多家二类维修企业及数十个职业中学建立了良好的学生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并在其中挑选了综合实力强,接收学生量大的39家企业挂牌建成学生实习就业基地。

(三)创建校办企业

我校拥有多功能驾驶教练场和各型车辆近70余台,进口国产实习车型近 20种,有提供学生生产实习的汽车修理厂和校内生产基地。

(四)开展订单式培养

我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先后与公路公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交科公路公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威龙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学生学完专业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要求后,直接输出。

(五)与企业密切联系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选派干部到行业主管部门挂职,熟悉行业管理知识,洞察行业发展动向,与企业建立普遍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的桥梁。

我校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选派教师到全省知名的汽车服务企业、道路桥梁、管理类企业顶岗进修,学习企业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派教师到全省各地进行教学调查,了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

二、校企合作意义深远

(一)对学生而言

一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正确引导,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指向基本确定;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岗位实践,对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加明确,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操作技能;三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工作作风更加严谨,团队意识增强,精神风貌大为改观;四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积累了一定的职业经验,对工作环境基本适应,对工作要求基本明确,对工作过程基本熟悉,并且在工作中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五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对职业生涯及今后的成长道路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总之,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综合素养有了明显地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也得到了连年提高。

(二)对学校而言

通过校企合作,一是学校的教学理念有了根本转变,企业的需求成为学校培养的目标,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所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的需要;二是促进了校内实训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训室建设朝车间式迈进,汽车修理实训室的布置如实训车型摆放、维修设备、通风设备、维修工具等的配备与4S店完全一样;三是各专业教学逐步朝品牌化方向迈进;四是各专业教师按专业性质,教学内容逐步品牌化、个性化;五是专业教学从传统理实教学逐步转变为职业活动教学,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学情景的创设方面、在教学评价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六是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职业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屡屡获奖,毕业生技能符合企业要求、工作环境基本适应,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三)对企业而言

通过校企合作,一是企业获得了超常发展所急需的规模人才,职业学校是产业工人培养的基地,是人才的聚集地,我院现有在校生10000多人,对企业来讲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储备库,在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招用急需的人才方面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学生愿意到合作办学企业就业,企业可以招到大批急需的人才;二是企业获得了发展急需的适用人才,企业在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已将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融合到其中,毕业生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管理和文化已有所熟悉,毕业生到企业马上就能顶岗,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三是企业的社会效益凸现,社会形象得到优化,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联系着千家万户,企业的形象是无形的资产,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企业和产品的形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三、校企合作几点体会

(一)政府介入是校企合作规范发展的推力

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建立信息、制度和交流的平台。政府是校企合作的倡导者,更是政策的制定者,还应是校企合作的有力推手。目前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各地也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工作。但光靠学校和企业自身一时很难形成共识,很难找到利益的平衡点促成校企紧密合作,校企合作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必须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逐步规范发展。因此,政府在舆论宣传、政策制定与执行和媒介作用等方面不可获缺,是校企合作规范发展的推力。

(二)校企共同投资是校企合作长期牢固的基础

与企业的合作经验表明,企业对学校实训设备、维修工具等实验器材的赠与,为学校节省了设备投入,降低了办学成本;免费为学院培训师资,提高了师资水平;学校为此也愿意在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等方面加大投入。资金投入,利益捆绑,双方都抱有长远眼光,不轻言放弃,校企合作才能长期才能牢固。

(三)企业积极参与是校企合作成功运行的关键

目前不少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缺乏认识,有时校企合作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现象,用工企业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没有从人才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缺乏成熟合作教育的思想。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考虑,只想用人,而不想参与人才的培养,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企业不必为此过多地分散精力。在这种状况下校企合作很难有大的作为。因此说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成功运行的关键。

(四)学校教学质量是校企合作稳定发展的保证

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与学校一起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用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明确的专业教学目标,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学校教学软硬件不够,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企业对学校的合作就会缺乏兴趣,校企合作缺乏稳定的基础,长期发展就没有保障。

(五)职业课程体系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核心

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技术革新需要适用人才,学校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职业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设施设备等,提高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服务能力。课程体系变革的主体在学校,需求在企业,课程体系是联系校企合作双方的纽带,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核心。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贯彻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实施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及受训学员的多赢之举,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诸如制度建设方面、合作的深度广度方面和资金保障方面等,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继续加强校企合作,为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而努力。

第四篇:校企合作总结

关于企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的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我们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加快了企业与高校早日建立起“企校合作、互惠共赢”的体制和机制,同时为企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供与需方面减少盲目性,实现双赢。

为继续深入推进企校合作的工作,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我们公司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地建设目标

为建立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促进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促使实训基地保持稳定、可持续的专业发展方向,同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兼容性和扩展性,在满足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教学需求的基础上,积极为周边学校及企业、社会提供服务和技能培训,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

二、建设布局规划

做为实训基地,要坚持为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服务,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

实训专业集中在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化工工艺、化工工程、生物制药工程、工业分析、企业管理、仪表自动化、生物技术应用等八大专业领域;

公司根据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特色鲜明和水平较高的示范实训基地,我们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是归属各高校的主干专业,进行专业技能实训的教学场所。实训基地所属的专业,有综合实践教学功能和模拟、仿真生产实际的实训教学条件,具备组织开展主要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的条件和能力。

三、基地运行和管理

我们公司做为实训基地,要切实发挥实训基地在高级技术应用性人

- 4 -

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基地规范运行。

1、认真制定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努力

做到教学文件齐全,实训考核记录系统完整。

2、积极开展对外服务,面向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同类专业开放办学,实现资源共享。要依托学校的智力资源和设备优势,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项目,努力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科技信息交流等工作。

3、加大基地实训的设备投入力度,化验室现有实验设备总值在200

万元以上; 投资160余万元建设实训基地培训楼;

四、基础设施与师资生源条件

实训基地建筑总面积在150亩以上;专业基础实训室:包括实验

室、中控室、制剂分析室、质检科,总面积400平方米以上;专业及专业基础实训仪器总值在200万元以上;四个有机合成车间、一个农药制剂车间、一个动力车间,这些为学生在实验和实践操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专业的基地实训师资队伍:高级工程师5人,中级工程师30多人,高级技工50多人,中级技工150多人,初级技工300多人。现有顶岗实习的毕业生80余人,来自泰山学院化学系、淄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系的学生以及其他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

五、基地其他管理水平

1、基地建设的计划及文件资料齐全完整。

2、基地的管理条例健全、规范。

3、实训计划和方案等教学文件齐全。

4、实训考核等记录系统完整。

5、大型实训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完整。

6、基地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齐全。

8、有仪器设备维护及损坏赔偿制度,仪器设备使用有记录。

9、具有开发与创新的激励机制。

- 4

3、95%以上的毕业生在基地所掌握的技能适应社会需求表示认可。

公司也派遣内部员工到高校参加正规的培训等,进一步提升工作技能,提高业务水平。这一做法,有利于员工自身的发展,受到员工的一致好评。

在企校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把学生引荐到企业中锻炼、实训,我们企业肯定是对学生本着负责的态度,用心的培养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对学生来说必然是增加了一笔社会阅历,也会给学生带来一个比较好就业的敲门砖,我们企业当然也愿意接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但是,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培养一些面临毕业的学生存在一定的风险成本,比如人身安全、时间、资金成本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更大的是人才流失这个不定性的现象经常发生。我们企业培养出来的许多实习生,在他们毕业之际选择跳槽,到其他企业寻求发展,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培养学生的力度受到影响,这方面工作还有待加强和研究。即使签订一些协议和合同,也会流于一种形式,起不到实质的作用。

在新一年的企校合作中,我们企业一定会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为学生做好实训服务工作,也是我们实训基地建设的本意。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校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这门功课,使学生摆正思想态度,脚踏实地、务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很多学生不明白社会上工作行情及具体实际,不知道哪是适合自己的工作,盲目地频繁地跳槽,浪费了很多时间。学生年轻,需要多学一些东西,对自己将来发展不是坏事,如果好高骛远,一门心思走捷径的话,也是不现实的。

今年的企校合作工作已顺利开展起来了,通过企校合作,我们双方也从中受益匪浅,企业也培养出适合自己的人才,学校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到企业中来。虽然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希望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得以进一步完善。

泰安联合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13日

- 4 -

第五篇:校校企合作总结

近年来,学校为了与企业深层次合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训室,走出学校,在职业环境中进行现场教学,提升学生就业途径,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资源共享等形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组织机构:学校于2010年3月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办),在“学校招生就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定了学校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拟定学校校企合作规划和年度校企合作计划,对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实行定期考核,及时总结,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拓宽学生就业视野。

二、运行方式:

1.企业提供实训设施设备,参与招生宣传和教学计划制定。 2.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任教,学板派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3.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提供适合学生实习的场所,毕业后双向选择就业。

4. 学校每学期至少一次到企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三、具体模式:

(一)“订单培养”培养模式。学校在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订单培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以“冠名班”的形式进行招生。企业的知名度和学生具有畅通的就业去向并能得到学校+企业的培养教育,增强了招生的引导力。

订单培养操作过程是:1. 签订“订单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企业对学生在校就读期间进行生活补助;2. 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新生进校后.企业派人来校共同面试考核后,组建“订单培养班”。3.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在课程开发中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融合到课程设置中;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 企业按照协议录用毕业生。

学校先后与4家企业共同开设定向班,签订了三方自愿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已毕业安置“物业管理”××人,××××××有限公司已毕业安置“客户服务”×××人 。

(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即学生第

一、二学年安排一次到企业进行6一12个月专业见习,使学生加深专业认识,了解企业文化,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学校先后与“深圳××××××集团”、“广州××××××集团”等企业进行“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半,到以上三家集团安排学生进行6-12个月的实习见习,然后,学生回到学校再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增加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感悟力。

从2010年开始,学校已先后有1000名左右××××××专业的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到以上三家公司安排的企业进行实习见习。

(三)“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学生通过两年在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按教育部对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感受就业的压力和动力,探索就业方向,明确职业追求目标。并将企业文化编入课程体系,企业专家来校开设专业技能和企业管理讲座,深化学生对岗位技能和企业管理的理性认识。

学校通过多年实践,与一大批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并为本地经济建设和沿海发达地区输送了大批中职毕业生。其中,与本市企业达成协议并输送了学生的企业有:××××××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心、××××××房地产开发公司、××××××车辆有限公司、××××××商品有限公司、××××××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输送了学校各专业的顶岗实习学生3500余人。

(四)“校校合作”培养模式。学校与发达地区学校举办了“校校联合”办学,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拓展学生视野。

“同心温暖工程”项目的校校合作。毕节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合作省(市)职教社特别是直接参与项目实施的学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参与的部门与单位突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困难,扎实肯干,形成了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的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新模式,打造了“同心温暖工程”毕节品牌。我校自2010年起,便参与了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近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和管理方式,在坚持不懈地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推动了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校先后与“山东××××××学校”、“广州××××××学校”、“上海××××××学校”进行联合办学。五年来,已送达北京、山东、上海就读的学生××××××人,全部是农村及贫困家庭学生。

四、学校校企合作的未来设想

学校未来校企合作发展的主题“产教融合,示范引领”。学校将 依托行业优势,打造品牌专业,坚持示范引领,高端带动,品牌共建,内涵发展。并致力于专业重构,着力建设具有交通特色的产业系,学校会计、计算机应用等类专业已经建设成为省、市级示范专业。 学校将实施高端引领的多元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学校在长期以来的办学实践中始终根植于企业,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创新合作形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并力争成立由学校、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人员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牵头组建“校协企职教集团”、“政校企培训联盟”、“产学研创新联盟”,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和培训中心、共建人才资源库、共建专业和课程、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共同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形式,探索校企双制、品牌共建的办学模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情歌日语版歌词下一篇:小朋友学习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