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人才合作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02

校企人才合作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 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和优势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与当前生产力接轨和融合的必然之路, 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关键因素。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整合自身资源, 设置专业、开发课程、配备师资、组织教学;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 摒弃传统的技工教育模式, 全面融入企业因素。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以学生的技能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培养适合用人单位工作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以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校企合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 为学生提供真实意义的实践环境, 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二, 不是简单的用工对接和订单式培养, 而是在市场调节下, 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驱动, 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长效机制。三, 校企合作为终身教育打下了基础, 校企合作能真正把职前、职后的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拓宽教育市场, 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于高技能人才的持续发展。

2 校企合作原则

2.1 企业需要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取决于企业需要, 学校应积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 详细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主动满足企业的需要, 合作才能成功。2006年以来, 我院深入对口企业调查研究, 认真听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相关要求, 与陕汽、中大机械等多家企业合作, 效果非常好。

2.2 校企互利

双方互利共赢是校企长期稳定合作的前提。我院的校企合作始终坚持了“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企业的“利”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企业有权重点培养, 有权优先选拔并留用;学校的“利”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企业实训的质量上, 以及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上。

2.3 统一管理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 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 并且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只有坚持五个统一,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知识与企业应用的有机结合。只有实现校企双向目标, 学校才能获得高就业率, 企业也能获得大批高技能实用人才。

3 校企合作的领域和形式

3.1 发展规划

(1) 成立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由校企双方负责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制定委员会章程, 提出学校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定期活动方式和内容等;在学校设立办事机构;建立日常信息交流反馈制度。 (2) 校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定期或不定期研究新专业设置、老专业改造、企业技术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涉及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日常性联络制度, 形成长效合作机制。职业院校和企业还可以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构。

3.2 专业建设

在专业建设方面, 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参加, 制定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 提出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要点。每个重点专业均应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及教师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3.3 课程建设

(1) 校企专家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以学校为主, 校企专家根据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编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做好教材选用工作, 在此基础上, 根据企业生产力发展现状, 与企业共同论证、修订和评审。 (2) 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校企共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双方有关人员共同编写符合企业需求的教材, 由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评审。也可以以企业为主导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案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企业为主组织教材编写, 或由企业单独编写, 或直接使用企业已经编好的教材, 为企业量身打造实用型人才。

3.4 师资及员工队伍建设

(1) 校企共同组建和培养师资队伍:学校聘请行业、企业优秀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担任理论或实习指导教师, 进一步缩小产教差距;学校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或者企业派员工到学校进修实习并形成长效机制。 (2) 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学校教科研及企业的技术攻关:企业专家为学校教师举办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内容的培训;企业安排研发创新人才采用“师徒制”对学校教师进行传帮带;共同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以及设备改造;企业把一些技术课题委托给学校进行攻关或技术改造等, 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3.5 实习教学

(1) 学校建立实习基地:学校为满足企业对用工的具体要求, 建立校内实习基地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按照教学计划及大纲, 组织实施教学实习, 并可以为企业生产一些简单零件。 (2) 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校企共建生产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相关设施设备由校企共同负责;企业为学校提供相关产品, 供学生进行产教结合实训, 由学生完成产品部分工序;学校将一个或几个专业的教学放到企业去办, 即“厂中校”。

3.6 招生就业

(1) 学校制定招生计划:学校按照企业需求, 根据自身办学资源, 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 并组织实施。 (2)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生就业计划:校企共同制定招生就业计划, 共同组织招生宣传、考试, 共同确定录取名单;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安置就业, 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后的服务工作;招生工作以学校为主, 企业积极配合, 学生毕业时由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校企联合开设高技能提升班, 参训学员由企业选拔确定以满足企业需要。

4 结语

实践证明, 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产生高技能人才批量培养的规模效应。校企合作关系越紧密, 基础越牢固效益越突出, 学校发展的速度就越快。所以, 我们必须不断地深化和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 培养大批满足企业急需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与当前生产力接轨和融合的必由之路, 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校企合作产生的背景、意义、原则及其主要形式, 旨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 培养大量企业急需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校企合作,形式,实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翟轰.校厂一体产教结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3) .

校企人才合作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当前针对中职生的校企合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简述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 国家注重人才培养, 并对培养模式的创新加大了关注力度, , 并制定了相应体制督促院校在开展实际教学时注重对中职生素质教育。校企合作主要是针对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 将院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 从而为中职生构建完善的素质培养的方案[1]。一般来讲, 针对中职生的素质培养, 校企合作在展现形式上分为两种:一是企业给予学校资金支持, 在校外建立培训基地, 对学生展开实践教学, 从而实现人才培养, 所呈现的效果比较显著。另一种方式是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 为中职生提供实训机会, 使中职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实训, 从而提升整体素质。此外, 校企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 签订协议, 规范合作体制, 从而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利益。

二、中职院校在实际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少引导性的政策、法规

国家针对人才培养提高了重视, 并鼓励校企之间有效开展合作, 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但是, 相关机制的完善工作还不到位, 使校企之间实际合作时没有相关政策作为导向, 很难保证校企双方的利益。在实际开展合作过程中, 缺少相关体制的引导, 很容易在合作中诱发系列问题。此外, 如果没有相关机制作为约束, 对校企合作的规范化无法得到保证。

2、中职生素质表现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符

当前, 中职院校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缺少重视, 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无法获得提升。基于此, 学生无法适应真实的企业环境, 在很多专业项目的操作上都无法掌握操作技巧、导致校企合作趋于形式化。此外, 企业过于注重自身发展的利益, 而忽略了人才培养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呈现的作用, 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准确认识。由于观念上存在着严重偏差, 导致企业很难对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案产生兴趣。这给校企合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很大挑战[2]。

3、中职院校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认识出现偏差

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 理念过于陈旧, 并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对教学效果提升、院校综合发展的重要性。由于校企合作会加大资金投入, 导致学校不愿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 同时, 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方面缺乏一定技巧。致使双方对这一培养方案都无法形成准确认识, 所呈现的积极性也远远不够。这种情况将很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给学生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增加难度。此外, 院校在针对老师专业素质提升方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导致老师在教学中的表现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偏差, 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

三、中职院校着重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的相关举措探究

1、健全法制促进校企合作有效开展

国家应该针对校企合作提高关注程度, 并集合人才培养需求建立相应的政策机制。通过相关法规的建立, 对校企合作的实际开展流程起到监督作用。鼓励院校为中职生构建相应的实训基地, 并结合所需资金的情况提出合理的优惠政策。完善实训环境及设施的建设, 从而为中职生的素质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 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能够为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导向的作用, 并督促校企之间围绕人才培养需求对合作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2、针对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策略

中职院校在设置教学目标及相关课程之前, 应该及时关注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的变化, 针对企业的具体需求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同时, 在课程安排时, 要将理论内容与实践教学进行合理化设置。确保学生在企业中实习过程中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实践依据, 为接下来的具体工作奠定知识基础。确保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可以得到企业的认可, 为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提供便利条件。

3、在教学时加强对中职生的素质培养

学校在对学生开展理论教学的过程中, 要求老师在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时适当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 尤其是关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学。促使学生形成准确的职业理念、塑造良好品格, 方便以后在实际就业中展现良好的职业品质。同时, 在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 促使学生意识到实践技能对个人职业发展中呈现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企业实习当中, 将所学实践技能有效应用, 获得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4、着重加强师资素质提升

中职院校在实际开展校企合作之前, 要加强对师资专业素质的提升。鼓励老师积极参与企业工厂参观活动, 加强对企业环境的了解, 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 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优秀人员加入到对中职生的教学工作当中, 有助于学校设置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促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针对性, 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3]。此外, 院校应该时刻关注社会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课程的调整及相关教学策略的创新。

四、结论

校企合作, 作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中职生在素质提升中呈现重要作用。同时, 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理念将中职教育进行了有效革新, 对中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很有必要。学校方面必须加强对校企合作方法的深入探究, 处理好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事宜, 有助于中职生在企业中获得更好地实践环境。院校在实际践行培养方案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 加强对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 以便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摘要: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通过校企合作, 培养人才素质。促使中职生在完善的训练环境下能够得到整体素质的提升, 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全新要求。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共同完成中职生的人才培养。促使中职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获得相应的实践技能。因此, 院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加强有效的联系, 相互配合着完成对人才的综合培养。本文针对校企合作进行有效分析, 从而探索出该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参考文献

[1] 潘中耀, 杨晓明.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河南农业, 2016, (21) :6+10.

[2] 任年华, 郑书娥, 宁嘉鹏.中职学校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才智, 2016, (26) :16-17.

校企人才合作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作为一种教育形式, 校企合作早在19世纪的德国就已出现, 20世纪在欧美发达国家这种教育形式已经趋于成熟。由于各国政治经济以及教育体制的差异, 校企合作的模式也是不同的。根据校企合作中主体地位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以企业为主的模式, 以德国的“双元制培训”、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和日本的“产学合作”为代表;二是以学校为主的模式, 以美国的“合作教育”和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为代表。第一种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以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为目的。而第二种模式则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导向, 企业仅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和依托而存在。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我们要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出发, 吸取国外经验, 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 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1 推行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呈出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知识与经济紧密结合。知识、智力越来越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知识的不断生产进了技术的不断创新, 使得经济和教育、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二是知识和科技转为化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互相推动, 科技进步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市场需求又反过来拉动科技发展。三是学术研究与经济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高度统一。正是由于以上特点, 使得高等学校与企业有了合作的“动力”, 二者结合后, 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人才方面的特长, 又可以有效利用企业在资金和设备方面的优势。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 党和政府一直鼓励广大高等院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于生产实践, 积极引导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经济建设上以来, 校企合作进入了快速展阶段, 相应也创造出了多种合作模式, 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时, 校企合作对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拓宽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帮困助学以及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由于受高校自身实验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局限, 很多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必要的生产实践经历,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校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及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 把学生放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 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克服了传统理工科教育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端。这样不但弥补了学校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数量不足的状况, 让学生在熟悉先进设备的同时, 掌握先进的技术, 而且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当中, 开阔了视野, 拓宽了思路,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2 校企合作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 大学生们有了实实在在参与生产实践的经历, 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工程锻炼。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 学生们亲身感受到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学习到了踏实肯干的作风、务实拼搏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 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在企业实习期间, 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相关培训, 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实践, 使得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的同时, 也能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并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更好地认识自己, 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 增强学习的动力,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此外, 企业实习经历对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组织纪律观念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1.3 校企合作为学校制定专业培养方向提供了可靠依据

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了解企业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要求, 为学校在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环节、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1.4 校企合作为勤工助学、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

对于家境贫困大学生来说, 到企业实习不但能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同时还可以缓解经济上的困难, 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定收入, 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品质。对于那些有企业实习经历的学生, 通过校企合作, 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了“双向选择”的桥梁,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员工意识和应用能力增强, 岗位适应期大大缩短, 上岗后即能独立开展工作, 节省了企业的员工培训费用, 在就业时也更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

2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未能提供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首先, 法律依据缺乏。国家虽然鼓励校企合作, 但是没有从法律层面上制定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在具体合作关系中, 国家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高等院校与企业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其次, 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虽然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校企合作, 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措施来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但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校企合作的宏观调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挥。由于政府层面负责监管协调校企合作的机构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造成很多校企合作难以获得教育部门和企业主管单位的充分协调, 校企合作主要靠关系和信誉来维持, 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2.2 企业注重经济利益, 短期行为严重

首先,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其经济行为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 由于这种短视效应, 一方面它们不愿意为学校培养人才买单, 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足, 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消极作用明显, 这不利于以后进一步的合作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其次, 企业缺乏合作意识, 认为培养人才只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 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 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再次, 由于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企业出于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的需要, 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核心技术;学生受实习能力所限, 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 有可能会影响正常生产或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等。

2.3 高等院校自身认识存在的问题

首先, 自我国第一批校办企业获得成功后, 许多高校就开始至今仍把校办企业当成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经费自筹的主要途径, 而忽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 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观念上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些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置也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而日趋严峻, 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并未能及时做出改变, 高校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仍未能得到根本改变。

3 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3.1 政府支持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首先, 任何形式的校企合作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支持是释放高等学校能量的有力保证, 也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政府的支持既有直接投入, 也有间接的政策支持、税收优惠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各级地政府也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等院校对一方经济的强大促进作用, 更应该创造条件去保证这种促进作用的发挥。

其次, 政府可以从立法层面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机制。依法治国, 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样,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也应该是具有健全完善法制、依法治教的高等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 必须根据社会需求依法办学。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办学的健康发展, 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现行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 为实行校企合作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基础, 今后仍然需要大力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

再次, 政府应该协调其他部门支持校企合作。我国近年来高等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是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 原国家经贸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产学研”联合的主张;1992年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旨在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所之间密切而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 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和经济密切结合及人才培养的道路。

3.2 企业是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的平台

企业是人才的需求者。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 企业用人部门通过参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 可以带来企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等信息, 如果这些信息被纳入学校的教学改革方案, 落实到人才培养, 企业用人部门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称心满意的应用性人才, 促进企业自身不断发展。

当今社会, 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企业要参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企业也须经常高等学校联系。企业用人部门介入学校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深入企业了解职业和岗位需求, 由此使双方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运作方式, 是创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互动机制的前提。

3.3 学校是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的主体

作为人才培养主体, 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首先要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以便于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决策, 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以保证校企合作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其次, 要制定学校层面的相关管理制度。要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益, 学校要有完善管理机构和健全的制度, 实施合作办学的规范化管理, 确保依法合作, 确保合作质量, 确保校企合作机制的落实。同时也要主动考虑企业利益中属于竞争性的一些特殊要求, 维护企业利益。再次, 高等学校也要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 不断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学校与企业要想实现真正的双赢合作, 首先要在管理上形成新机制, 可以考虑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从事校企合作的协调和执行。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不同资源之间的整合利用, 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目前校企合作也存在很多问题。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完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平台、高校为主体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 许臣.构建良好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发展[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5 (5) .

校企人才合作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和工作技能

旅游专业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 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毕业就业竞争优势和工作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使学生具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通过实习中能够达到满足顶岗生产的能力, 使学生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毕业即就业。

(二) 有利于学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的教育规律, 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 实现“双赢”———学校与用人单位互惠互利。通过合作变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高等学校及企业加速发展。

(三) 有利于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旅游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 有利于企业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旅游企业获得了利益与实惠, 提高了社会要素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 主要表现在:学校安排实习时, 可以优先考虑合作企业方, 从而使企业降低了人力成本。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组织管理

(一) 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校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将校企合作、产教学结合体制进行整合。经济管理系聘请旅行社、酒店、景区等行业的经理、省内外学者任校外专业指导委员和系内各个教研室主任, 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不断扩大校内与校外专业指导委员的队伍。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旅游行业大型企业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旅游行业中的专业人士及学校的专业任课教师组成,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相关环节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建设、教材编写和课程改革等方面, 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交流和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二) 提高学校与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

产、教、学结合是一种教学形式, 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理念。产、教、学结合作为一种复合型教育理念, 它主要反映了旅游教育要面向市场导向, 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思想。因此, 经管系旅游管理在专业设置时, 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最终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从事旅行社计调、导游、星级酒店总台与客房、星级酒店餐饮等工作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知识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学校培养人才与旅游企业需要人才差距分析

(一) 学校作为供给方培养的旅游人才分析

目前, 国内旅游院校数百所, 但是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有效需求存在矛盾, 大多时候存在一定脱节矛盾现状。虽然国内旅游院校数量很多, 但是高校旅游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层次没有形成不同的层次, 差异化不明显, 尤其是受旅游行业欢迎的名校不多, 特别是名校教学师资力量、科研教学项目成果、旅游教辅教材都很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着严重脱钩现象, 很多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经常都定位在全面人才和高级管理者的摇篮上, 培养定位目标即过宽又过高, 严重脱离实际,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 动手能力差, 理论又不扎实, 有些旅游企业经常埋怨一些本科毕业学生甚至无法拿出有效的旅游营销策划方案。

(二) 旅游企业作为需求方需要的人才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最紧俏的旅游人才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需求量最大的人才:星级酒店中西餐厨师、受过专业训练的旅游景观开发设计人才、餐饮客房服务、导游等技能型人才;第二类属于是最热门人才:能熟练掌握出境旅游业务的管理人才, 可从事境外组团调度和旅游策划项目开发, 尤其是能够用英语熟的涉外交流, 且能够处理境外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人才;第三类是最急需人才:如旅行社和星级酒店职业经理人及大客户服务与管理等部门经理人才。

(三) 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与旅游企业需要的人才关系

旅游院校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旅游企业的要求, 与时俱进, 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有效联系, 才能培养出来一批能过够满足社会和企业所需的素质较高、技能型较高的人才。只有通过合作, 才能使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能短时间快速融入社会, 适应社会需要, 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 才能更好地受到旅游企业的信赖。而旅游企业也要深入旅游院研究校, 加强企业与学校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将行业发展及企业的要求传到企业, 使旅游院校全面了解到社会的变化, 了解企业的职位需求, 岗位职务能力的需求, 最终让旅游院校有针对性地为旅游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四、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配套的改革建议

(一) 明确人才培养能力要求

第一知识获取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科学学的方法, 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验、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 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二, 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应用旅游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三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公关协调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 不断尝试理论或实践创新与探索。

(二) 确定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教学标准是规范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联系课堂教学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中枢纽带。课程教学标准指导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案的实施, 因此, 制定与修订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时, 需要结合旅游企业实际业务任务需要, 将其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渗透纳入教学中, 将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界定以职业能力标准来衡量, 改变传统意义上以掌握知识水平作为衡量标准;将所授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选取编排、课堂教案的应用要围绕职业岗位的核心要求进行分析;教学内容、方式的表达应围绕突出岗位任务或工作项目标准。

(三) 改革教学模式

将课程体系构建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三方建立以有效联系一起, 建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系统, 突出实践与理论学习过程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将课堂讲授内容与旅游企业要求相统一, 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即将“教、学、做三合一”的模式。建成以课堂、教材为中心,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四)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主要目的是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建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旅游专业岗位目标的标准和要求, 充分体现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要求和内容等方面的标准尺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教学大纲标准要求, 分析课程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 分解不同学科体系涵盖的课程范围和内容, 按具体工作流程中的行动体系, 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 构建基于真实工作的课程体系。

(五) 改革学生评价系统标准

学校将校企合作中学生实际工作过程中表现的量化考评与学校教师期末评价相结合。积极调动旅游企业参与到学生的评价活动中, 侧重考核学生在工作中的行动表现、思想状况、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学习等进行360度全方位综合评价, 这一评价体系体现以人为本, 主要关注学生在工作中的自我知觉、对他人知觉及社会知觉, 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 完善学校的监督体系

为了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学校组织行政、教学等相关人员,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走进企业, 对合作的旅游企业进行考查和检查, 围绕学生工作和生活、组织日常管理、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质量和实习效果等情况给出指导意见。学生评价企业和企业导师, 与学校评价共同形成综合考评, 更加科学合理。根据综合考核的量化成绩, 将未达到学校要求的旅游企业或导师要及时整改或更换, 将无法达到要求的, 必须解除合作关系, 寻找新的适合学校要求的, 有利于培养人才高素质人才的企业。

摘要:2019年教育工作提出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目标任务, 改善办学条件,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本文围绕校企合作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 希望能为校企合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校企合作,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辽宁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办法.

[2] 葛金龙, 焦宇鸿, 王传虎.校企合作模式下实验教学体系优化与改革研究[J].阴山学刊 (自然科学版) , 2017, (03) .

校企人才合作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1 武汉城市圈的界定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 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 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 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 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核心, 与周边8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武汉城市圈的建设, 将对圈内工业、交通、教育、通讯、金融、旅游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能发挥对湖北经济腾飞和中部崛起的强辐射作用。

2 武汉城市圈对校企合作的意义

2.1 校企资源共享

湖北省高校林立, 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武汉市的科教优势在全国排名第三位, 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武汉市以211部署高校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有69所, 每年有10万大学生走向全国各地。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相互促进。同城的校企合作范围可以扩大到整个城市圈, 圈内的公共资源可以共享, 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了重复投资。原来单个城市内的资源和要素可以在城市圈这样一个更大的区域内自由的被运用, 提高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程度, 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力的增强, 辐射半径变大的时候, 将为周边城市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更多的资本、信息、人才也会加入, 使中心城市更加快速的发展, 以人才、技术和制度为主体的高等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2.2 节约人才培养成本

城市圈内的企业与学校地理邻近, 降低了双方合作的费用并形成地方声誉。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扩张, 进一步削弱了有形物质资源的作用和据此形成的区域差异, 原来固有的区域分工基础被极大地改变、区域竞争加剧。能够构建和强化“钻石模型”的创新环境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校企双方能降低时间、精力、费用上的成本, 提高人才产出的效率。

2.3 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集群化促成大量相关企业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规模经济能够刺激新思想的产生和新方法的应用, 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扩散。特色产业的集群化是一种有效率和有竞争力的产业空间组织型式。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校充分利用集群化的契机, 深化与企业的合作, 有利于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形式, 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上学习专门知识和技术, 掌握较高的操作技能, 学会在工作实践中够解决操作性难题, 缩短今后走上就业岗位后的适应期。从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状况看, 技能操作人员仍是企业特别是制造、加工、能源等大中型企业的主体, 是企业效益的直接创造者。

3 武汉城市圈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的途径

3.1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入企业

(1) 针对高等教育专业发展的特色, 组织低年级的学生走出校门, 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考察一些对口的企业, 通过一系列的参观、考察和调研, 使学生基本了解到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 从而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感性认识, 明确了学习目标, 调动了学习兴趣。 (2) 学生经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到企业实际操作, 到企业现场教学。重在加强学生的实操训练。一方面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举行不定期的专题讲座, 用他们的工作案例进行教学;另一方面, 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实操训练。 (3) 面向就业目标, 走出校门, 融入市场, 进行“岗前特训”和“顶岗实习”。这为毕业生更快地适应就业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合理安排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为必修教学内容的各种生产实践实习和教学活动, 确保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本地企业发展方向和特点。

3.2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但圈内的交通设施的滞后, 直接制约了校企合作的人员和物质的流动, 建立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武汉绕城高速路东北段、汉孝高速公路、阳逻长江公路大桥等重大项目及高速公路、城市出口路建设, 做好国、省道改扩建, 尽形成以武汉为中心, 连接湖北主要经发展区、通达周边省会城市的高速公路网, 水运网, 铁路网。

3.3 健全和完善行政政策

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需要政府在行政政策上给予倾斜。政府在毕业生就业推荐, 落户和迁移政策, 社会保险政策上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需要, 规范分配制度。完善城镇规模结构, 优化整合超大城市, 重点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提升中小城市, 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走城乡融合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道路, 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鼓励更多的校企合作双方从合作中获得利益的延续。

3.4 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基地建设

高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的综合高素质人才, 高校与各类企业合作要建立在促进学生的生产实践实习的基础之上。学校在安排和培训实习指导教师的环节上, 要贯彻老带新、总经验的原则。同时, 高校校级领导也要主动与地方企业领导多交流多会谈, 签订多方合作协议, 投入保证资金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实际上, 学校的许多老师也多方和企业合作, 开展了一些校企合作项目, 项目的部分参与者是学校高年级的本科生, 他们在参与和完成合作项目的同时, 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许多企业并没有真实地关注到他们的成长, 所以迫切需要一套培养机制来创造一个双赢的模式, 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并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安排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和研究, 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提出所将后所需人才的预期, 并督促学校按企业发展人才需求开展实践教育。

摘要:本文通过“1+8”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对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 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对校企合作的意义, 讨论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提出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重点是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在节约人才培养成本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入企业, 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政策和制度。

关键词:城市圈经济,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 戴勇.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三个层面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2) .

上一篇:人才政策理论工作计划下一篇:文旅局人才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