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企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16

水电企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施工企业的生产越来越依靠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具有先进工艺的各类材料。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相应的管理手段,我们将难以实现生产的现代化。分析了水电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就我国水电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水电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

设备物资管理是水电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想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加强设备物资管理理念,加大设备管理力度,把设备物资管理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各尽所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1 水电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的重要性

1.1 机械设备是企业生存和运行发展的必要条件

设备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的工具和手段,当今各水电施工企业都在积极进行设备购置、设备更新改造,正是为了适应企业的生产发展需要。水电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支撑它的设备。施工过程中如开挖、混凝土浇注、驾载、运输以及金属结构安装等各个方面的施工都离不开机械。缺少哪方面的设备,都将导致整个环节的中断,影响施工工作环节的正常运行。

1.2 设备物资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利益、价值目标的最大化,尤其在企业面对当前竞争日益剧烈的市场环境时,企业必须重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机械设备的配置合理,设备优良的运行性能和质量等即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

1.3 设备物资是企业整体实力的体现和竞投标工作的必要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实力、管理先进是当今水电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设备,一个企业的设备物资情况,一方面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强力保证。在评标过程中,就设有企业现有设备物资添置的能力这一专项。因此各企业纷纷改进设备或者租赁设备,尽力提高设备物资在企业整体资产中的合理配置,确保企业在竞标中的优势。

2 水电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现状及分析

水电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设备物资力量雄厚,自有设备规模庞大;施工设备机械种类繁多,同类机械设备机型多样化;各施工企业、施工项目设备分布广。以上特点导致各施工单位往往没有一套完善的物资设备管理方案。下面从水电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的总体管理现状来分析各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机械设备生产效率较低

水电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投入设备较多,没有充分发挥各种机械设备的完好率,致使设备利用率低下,如何盘活现有的设备创造出较高的生产效益是当前水电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工作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2.2 设备物资采购环节的漏洞应加以整改

设备物资采购是水电施工企业成本的大头,该问题若不能解决,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各企业的设备物资应根据库存量按比例采购,尤其对大型设备、大宗物资材料、大批量配件采购应实施公开招投标,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但当前各水电施工企业在设备物资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漏洞,以至于出现了舍近求远,以次充好的现象,增大了采购成本。因此,各施工企业应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和落实。

2.3 设备物资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要加以克服

某些水电施工单位或项目由于部分设备物资调剂不当,造成设备配置远远超过其生产、运输能力的实际需要,形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又或者急需的设备物资一时无法得到解决,而不惜临时高价外租设备,加大了企业运行成本。

2.4 报废设备物资的处理应加以改进

各水电施工企业设备物资规模庞大,设备多样化,闲置的设备也比较多,对处理这些设备物资时应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市场行情,及时出售或者转租,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实现闲置报废设备物资处理的效益最大化。

2.5 机械设备大修状况达不到预期效果

水电施工企业一般设备力量雄厚,但也不可避免地由于施工环境或人为因素造成一些施工企业设备不够用或短缺的现象。比如对一些长期闲置、长久未修的设备平时未作保养,而一旦需要起用时则材料配件耗量大,维修成本高,还不一定达到预定的维修效果。因此,设备平时的维修保养尤为重要,来不得半点虚假。为了维护好这些赖以生存的设备,各水电施工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和设备技术操作规范,建立健全机长责任制,最大限度减少设备的损坏与事故的发生。

2.6 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还有待提高

强化管理,提高效益是水电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应强调对人、财、物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人的管理,因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稍有失误,就会给单位带来较大损失。因此,水电施工企业应加强设备物资系统管理者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与创造性,并及时发现和提拔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负责设备物资管理与运行。

3 水利工程项目设备物质管理的优化对策

3.1 建立各项设备物资管理制度,并注重人才的培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施工企业欲加强自身设备物资管理,首先应确立完善的设备物资管理制度。从设备物资计划、采购、合同签订到验收、保管、领用、报废,整个物资流程都有制度可循,设备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大现场业务指导增强信息沟通.对设备物资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严加控制。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依托于人的参与,设备物资管理要想取得良好收益也不能脱离人才。水电施工企业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的对企业领导及员工进行设备物资管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员工对设备物资管理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设备物资管理的水平。

3.2 设备物资采购环节应严格程序化、规范化

设备物资采购是水电施工企业成本的大头,相信任何一个水电施工大型国营企业的设备物资管理制度中都会明确的设备物资采购权限和流程,但介于企业辖管的各项目点地处市场环境的不同若不能因时因地细化和有效监控,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甚至祸国殃民。各企业的设备物资应根据库存量按需、按比例有计划的进行采购并成立设备物资采购评审小组,采购评审小组必须坚持以市场价格为导向,比价、比质、货比三家,始终贯穿落实择优选购的原则。对于大型设备、大宗物资材料、大批量配件采购必须按照企业制度规定的权限和流程办理,由设备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召集采购评审小组以“公开招标、集体洽谈报价、议标”等方式进行采购并形成书面记录,实现集中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另外,在同等条件下尽可能减少设备物资采购的中间环节,设备物资采购先近后远、先生产厂家后代理商而后零售或中间商。因此,水电施工企业应针对本项目所处地域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报批和落实,使之,设备物资采购环节程序化、规范化,从而真正达到降低设备物资采购成本的目的。

3.3 水电施工企业设备物资集中化管理

推行设备物资集中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实行设备物资集中化的管理,有利化企业设备物资管理部门对物资进行保管,方便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设备物资的缺失、采购、验收,实现物资的计划使用、精确使用,同时有利于设备物资的回收与管理,整合物资的采购渠道,强化设备物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及时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有效、确实、精确的设备物资消耗分析,便于水电施工企业决策者随时掌握各类设备物资的损耗规律和宏观控制财务成本,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消耗定额与企业预算,实现企业经济、物资、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化配置,把企业运作的注意力投放在资金与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是如何用较少的资金投入换来较大的产品产出,怎样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资产的运作效果。同时推行设备物资集中化管理,也方便监督、敦促物资管理工作人员与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多接触、多沟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下基层,去了解、掌握设备物资的成本、损耗的实际情况,熟悉专业知识,明确和规范设备物资管理的重要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服务意识,保证水电施工企业的生产供应与需求。

3.4 规范实施阶段性设备物资管理

设备物资管理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因此水电施工企业首先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对设备物资成本进行合理预测并制定采购计划目标,做好施工图及施工预算,并将工程项目设备物资投入进行有效分离进而核定目标成本,依据相关施工进度、资金安排合理编制设备物资采购进场计划。在应用阶段我们应严格创设限额领料、内部协调、合理配置及审批费用开支体制,开展各类生产费用的全面审核,并对不合理开支进行有效制止,进而将有可能引发的浪费与损失消灭于启蒙状态。另外我们应科学构建成本设备物资反馈信息体系,及时将偏离成本目标计划的差异性反馈于相关个人或部门,进而便于科学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早日消除偏差。水利施工项目完成后,我们应对所应用与消耗的设备物资展开全面核算清点,并对各类消耗物资成本进行汇总分类,对设备磨损情况进行细化核查并制定相适应的养护维修费用投入计划,将实际应用费用同成本目标进行比较,进而对项目造价做出有效准确的综合评定,并指导后续施工项目的科学开展。

3.5 科学开展施工现场物资管理

水电施工企业现场物资管理包含进货、物资合同与物资库场管理,在进货阶段我们应遵循储备量目标原则,杜绝由于存货量短缺导致不良停工待料等窝工现象发生。确定储备量环节,相关技术工程人员应依据某一时段工程进度、资金状况及工作内容进行合理测算。在进货阶段我们应本着计划性、科学性原则,分阶段编制月度、季度与年度计划,依据生产施工进度与任务要求综合考量政策性、季节性因素并严格落实核查、督查体制。在入库管理阶段我们应依据不同的物资使用运输方式及特性合理选择装载设备或车辆,并依据水利项目工程建设施工需求划定堆放材料面积。在入库验收环节我们应做好质量把关,杜绝互相扯皮、责任不清、以次充好等现象。同时我们应科学履行质量抽检、核查环节,并办理相关验收凭证,做到合理存储、发放及领用物资,确保物资应用渠道的畅通、科学与有序。

3.6 设备物资管理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越来越深入的进入到每一个行业,水电施工企业也必须紧跟其后,物资管理部门应当率先做到管理系统化、管理规范化、工作网络化、物资信息化,必须采用信息化的现代方法,把物资的计划、采购、仓储、发放,产品供应商的管理纳入到整个网络管理之中,加强的物资信息的准确性与即时性,灵活地运用网络共享信息资源,逐步改善企业的管理环节。

4 结语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电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任重道远,肩负重担,虽然面临着很多好的机遇。但应该认识到,其所处的施工环境也十分严峻,如不加强自身的管理工作,就很多可能错失好的机遇。一个良好的发展中的企业是不会忽视设备物资的管理,是不会让硬的利润从眼皮底下流失,让企业可利用的物资消失于无形。只有抓好设备物资管理,才能使企业良好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树志.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机电物资设备管理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0.

[2]叶志玲.关于水电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29.

[3]陈迎宾.浅谈缅甸密松电站设备物资的管理[J].四川水力发电,2013.4.

作者简介:师忠耀,男,1978年5月生,2002年7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及设备物资管理工作。

水电企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从西部水电企业项目管理的问题出发,分析了西部水电企业项目管理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西部水电开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西部水电企业;项目管理;困境;对策

一、西部水电企业项目管理困境

自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水电开发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此同时,水电企业项目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差

通过项目管理实践可以发现,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水电工程得到快速发展。不少水电企业总结了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方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之水电企业管理体制也存在问题,管理模式、方法比较落后,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差,影响了水电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项目管理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对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很大影响。但从目前来看,由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国家对西部地区水电开发的关注度加大,西部地区水电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却没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3.项目管理制度和工程项目管理的适应性差

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表明,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企业管理制度的支撑。企业管理层和项目层之间为监督、执行关系。在西部水电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虽然得到推广,但由于企业管理层和项目层的沟通不够,项目管理缺乏企业领导。由于项目管理权责不清,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对工程整体效益也产生了不利作用。同时,不少项目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走走过场,对违规操作行为的监督不严,工作指导较弱,监督作用大打折扣。

二、西部水电企业项目管理的对策

西部水电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项目管理水平也受到影响,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电企业对工程项目缺乏深入的认识,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制度性较差,对项目管理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在西部水电开发中,为了提高水电企业项目管理水平,可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两层分离管理方法,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西部水电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可采用总部管理层、现场管理层两层管理方法,明确管理内容和责任。总部管理层从总体上负责项目管理工作,现场管理层主要负责现场管理。就总部管理层而言,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签订合同、拟定工程计划、制定设备、材料计划及资金周转计划等。就现场管理层而言,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联系与沟通。

2.加快项目经理部组建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对项目管理的效率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加快组建项目经理部,选拔优秀的人才,优化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提高人员素质。

3.加强成本控制,健全经济责任

在项目管理中,成本管理非常重要,对工程项目的总体效益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加强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中,企业应根据市场价格,估算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同时,还应该明确项目的工程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以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作为项目考核的具体内容,细分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项目经理的业绩挂钩。由于项目经理的职责不同,在考核时应将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投标风险、市场风险分开,提高水电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能力,加强项目经理部建设。在成本考核中,应在施工成本基础上,结合内部模拟价格,确定工程承包的基数,签订责任书。

4.做好工程进度管理

水电工程施工进度对工程的整体效益有很大影响。在项目管理中,水电企业应加强进度管理,确定水电工程项目的工作顺序,根据项目工作内容进行规划和协调,确保工程顺利完工。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地质情况多变,在项目管理时应对自然条件、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做好工作安排,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5.健全考核机制

水电企业在项目管理中,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以成本、进度、质量、安全为考核指标,完善相应的奖惩办法、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实行单独核算。在项目管理中,加强项目预算决算,以资金流为主要管理内容,确保项目效益和资金流保持一致。

6.加强安全管理

在水电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不仅是保证工程顺利完工的前提,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指标。如前所述,由于西部地区的生态条件比较脆弱,如果工程项目管理不当,可能会诱发山体滑坡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对工程顺利施工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确保水电工程安全生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西部水电开发中,水电企业项目管理对水电工程总体效益有重要影响。由于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在水电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从目前来看,西部水电企业项目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由于权责不清,项目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影响了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因此,水电企业应落实项目管理制度,加強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才能推动水电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会超 邹同军:浅析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困境及对策[J].管理学家,2011,(11):125.

[2]于 涛 谢天赐:水电工程施工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J].人民长江,2008,39(9):105-106.

水电企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小水电与供电公司:电价怎么定

2007年8月20日,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副会长欧阳淼生得知,该县部分水电站业主正在筹划“非常行动”,“准备以静坐、打横幅等方式引起媒体注意,以求解决上网电价过低问题。”

欧阳淼生随即将此消息上报县综治办。铜鼓县委县政府紧急召集县供电公司、部分小水电业主、物价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答应处理此事,“非常行动”才得以避免,但结果仍是“不欢而散”。

而就在今年5月,铜鼓县多家小水电业主就发出过同样的声音,要求政府解决上网电价过低的问题,经过铜鼓县小水电协会多次协调,事情才得到平息。

欧阳淼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近两年来,铜鼓县小水电经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感到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小水电开始联合起来,试图通过提升电价来改变窘境。

曾经的水电致富梦

仅仅在几年前,小水电还是许多铜鼓人的发财致富梦想。

2001年,地处江西西北边陲的铜鼓县,正似一江春水,开始泛起“涟漪”。

距铜鼓县城40余公里的红苏村,位于大段镇南端的崇山峻岭之中,水能资源丰富。2001年,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欧阳淼生拿出自已的全部积蓄,联合两户村民投资68万元,在自家门前修建了铜鼓县第一座农民股份制电站——红苏电站,装机260千瓦,并于2002年6月建成发电,此后6个月的出售电量收入达12万元,经济效益良好。

红苏电站的顺利建成和良好的投资回报,使得红苏村开发小水电的热情高涨。村委会研究认为,红苏村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小水电是红苏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红苏电站投产后的三年内,不足百户人家的红苏村,建成水电站7座,总装机3450千瓦,年发电量达1250万度,年电费纯收入达150万元,全村人均“小水电”收入3000余元。全村参与小水电开发的达47户256人,用欧阳淼生的话来说,红苏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直接由农民变成了懂发电技术的水电从业人员,该村由原来靠山吃山的林业村变成了借水发财的水电村。

欧阳淼生也成了“一面旗帜”,县政府把他作为先进典型给予了隆重的表彰和奖励。“当时县政府还奖励了我3万元,从而引发了‘红苏效应’。”即使现在,欧阳淼生也乐意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谈及这段往事。

据铜鼓县供电公司《关于服务和促进小水电资源转化工作情况的汇报》显示,2001年铜鼓县电力系统“供发”分家之后,各径流小水电站上网电价从0.12元/度调升为0.18元/度。2002年国内能源趋紧,小水电资源受到工业企业的无比“青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铜鼓民间投资小水电的热情。

由于铜鼓县85%以上的面积为山林,且水系极为丰富,在“红苏效应”的带动下,从2003年到2005年前后,这个只有13.7万人口、2005年县财政收入为6651.9万元的小县出现了一个水电开发高潮。

据欧阳淼生介绍,截至2006年年初,铜鼓县共吸引民间资本8000多万元投入小水电建设,兴建和改造电站70余座,装机容量22000千瓦,年发电量8000余万度,成为铜鼓县继木竹、建材、医药行业外的又一大支柱产业;铜鼓县水电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并接近饱和,成为全省水电资源最多的县之一。

许多人都怀着发财致富的梦想加入了这次投资热潮。在他们看来,开发小水电属于“一劳永逸”,“一次投入,收益无限”。

“越发越亏!”

2003年,刚刚下岗的邱立程也带着希望加入了开发小水电的热潮。包括自己的10万元资金在内,邱立程和别人合伙投资30多万建成了两家电站。但随着电站建成并开始发电,邱立程感觉离希望越来越远。邱立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收回10万元的投资已变得遥遥无期,现在电站能艰难地保本运行就很不错了。”

邱立程的感觉得到了多数小水电业主的认同,“越发越亏!”这句话,现在成了当地小水电业主的流行语。

欧阳淼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由于当时小水电修建成本太大,而大部分股东又是农民,大量的筹建资本都是靠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而来,随着当前物价上涨,银行利息、税收的上调,再加上工资、水资源费等开支,尤其是上网电价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使得该县小水电形成“高成本运转,低价位收购”的现状,导致小水电业主血本无归;作为铜鼓县支柱产业之一的小水电,经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小水电业主还贷压力越来越重,近两年已没人再对相关设施进行维修与改造。“一些贷款修建起来的电站,连利息都不足以支付,甚至有个别业主背负债务外出打工谋生。”

2004年底,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成立,有着10年村主任履历的欧阳淼生,被推选为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的副会长。“我们成立协会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提升电价作斗争。”

电价似乎成了铜鼓县许多小水电摆脱困境的最后一根稻草。

都是电价惹的祸?

“为什么我们的电价最低?”

欧阳淼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据他们查找到的2006年江西省发改委批复的上千座小水电的上网电价中,“唯独铜鼓上网电价最低”,周边其他县市的上网电价都在0.27—0.32元/度以上,而铜鼓县小水电上大网的电价为0.2元/度,上县网的电价为0.2、0.21、0.24、0.25元/度不等。“审批过程中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铜鼓的上网价最低?我们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本地各小水电上网电价不统一的状况也让小水电业主们很难接受。

据记者了解,当地小水电的电价制定实行“一站一价”或者“一机(发电机)一价”制度,因此不同的小水电的上网电价有高有低,甚至出现同一座大坝上的两家电站电价不同的现象。许多小水电业主因此怀疑:“县供电公司随意定价,有关系的电站电价就高,没关系的电价就低。”

当地电力系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小水电的上网价格,是按照小水电的投资规模、发电总量等因素制定的,有高有低也属正常,一座坝上的两家电站电价不同的情况也难免出现”。

而在小水电业主看来,供电公司的低价收购、随意定价,以及在此电价基础上扣除不合理的线损(县网4%,大网6%;线损即供电网络在传输电量时产生的损耗)等举措,正是小水电难以为继的“罪魁祸首”。

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认为,铜鼓县现有的80多座小水电,不仅培养了税源,增加了社会效益,同时因为加大了电量的提供,且廉价卖给供电部门,也为县供电公司多年的亏损填补了很大的缺口。“但在利益分配上,却出现了牛耕田、马吃谷的现象。供电部门一再压价使业主无利可图。”

在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今年6月通过江西省发改委门户网站呈送的《关于请求调整铜鼓县小水电上网电价的报告》中,对于县供电公司的这些行为,用了“层层盘剥”一词。报告称,从2006年6月开始,小水电业主多次找到铜鼓县相关领导,“要求同网同价提高上网电价,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一个具体答复,总是推三阻四”。

而作为小水电发电量的唯一收购者,县供电公司也为此万分“苦恼”。

铜鼓县供电公司2005年7月提交铜鼓县政府的《关于服务和促进小水电资源转化工作情况的汇报》中称,由于农网改造资金有限,“仅考虑供用电发展建设的电网,要承担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小水电站发电上网电力的对外输送,显然存在输送困难的实际问题。加上小水电的季节性发电,号称‘雷公’电站,丰水期发电要外送,枯水期要用电发不了,无法对供电带来效益”。

在供电公司看来,由民营投资新建的小水电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在开发建设中审批过于形式,对投资开发项目开发条件和能力缺乏充分的审查和评估,致使一些工程盲目上马,匆忙开工;二是有关职能部门对民营电站工程的质量监督、招标管理等监管不力,致使水电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失控,部分小水电项目投资造价过高,投资业主对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没有清楚认识;三是电站承担的税费过多过重,电站寄希望上网调价,将社会负担转移到供电企业上来,损害了供电公司的利益,供电企业也不堪重负。

日益激烈的冲突

据欧阳淼生介绍,今年以来,铜鼓县干旱少雨,小水电经营更加困难,该县已有四五家小水电由于当初选址不佳,水流落差太小,而陆续关停;有四五家时发时停,还有两三家每月销售电量的收入不足千元。

种种窘状使一些小水电业主今年8月开始酝酿“非常行动”。为了缓解这次矛盾,铜鼓县委县政府召集县供电公司、部分小水电业主、政府相关部门开协调会。一位与会的主管领导说:“2006年你们的电价由0.18元/度上调为现在0.20元/度,要不是县供电公司经理签字,你们的电价也不会涨。”据参加会议的一位小水电业主介绍,这句话却激发了这次协调会的不欢而散。“我们生产的东西,定价权却和我们无关。”这位小水电业主愤怒地说道。在他们看来,本来就应该上调的电价,却变成了供电公司的“施舍”,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2007年6月27日,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向江西省发改委呈送《关于请求调整铜鼓县小水电上网电价的报告》,“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希望能得到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敦促相关部门尽快妥善解决上网价格悬殊问题,并同时制止变相克扣电价现象,真正做到同网同价,使铜鼓小水电产业正常、稳步、健康发展”。

6月28日,江西省发改委商价处在网站上进行了回复,称省发改委从未接到铜鼓县相关部门报送的要求核定批复新建电站上网电价的文件。

“这就有鬼了!我们从2006年起多次上报的新建电站调价的要求竟然没有上报?”欧阳淼生找到县价格主管部门,得到的答复是:“你们的要求我们如实上报了,其他的事我们不知道。”

小水电业主们于是怀疑物价部门并未将自己提交的调价报告上报省发改委,“造成我县新建电站上网电价偏低的矛盾未解决、投资难以回收”。

“我们8月份的‘非常行动’也失败了,政府部门还是像以前一样,只会说他们很重视,会尽快解决,但目前没有一点进展。”一位小水电业主向记者抱怨说。

“江西各市县小水电上网电量计划由省级电力公司审批下达,虽然电力公司表示敞开收购小水电的电量,但由于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小水电上网仍缺乏议价权。”电监会一位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表示。

发电公司与供电公司: 网前供电该不该

除电价纠纷外,网前供电(即发电企业直接向用户供电,亦称直供电)也是铜鼓县小水电与供电企业延续多年的一个重要纠纷。只不过这个纠纷,并非所有的小水电都参与其中,而主要是县供电公司曾经的“兄弟”——县发电公司旗下的部分小水电。对于大部分民间筹建的小水电来说,网前供电是自己根本不敢想象的“奢求”。

“就像农民种的粮食,自己不能直接享用,还得先低价卖给粮贩,再由粮贩高价转售回来才能吃到。我们自己发的电,自己不能用,还必须先以0.18元/度的价格卖给供电部门,他们再按0.98元/度卖给我们,每度电他们净赚0.80元。我们办公楼用的电就是这样。而给个什么价,何时给钱,都得看粮贩的脸色,粮贩甚至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扣着不给钱。”

铜鼓县发电公司经理林志雄向《中国经济周刊》如此比喻发、供电企业之间的关系,表情无奈。“我们就像那可怜的农民,而供电公司就是那霸道的粮贩。”

林志雄断言,不打破垄断,小水电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而被林志雄指责的铜鼓县供电公司也正为此“恼火”。铜鼓县供电公司经理谢淼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县发电公司通过‘网前供电’和我们‘抢饭吃’,致使我们连年亏损,2001年分家当年的7-12月份,我们就亏了232.06万元;2002年亏了111.51万元;2003年亏了103.4万元;2004年又亏了187.38万元,直到2005年才扭亏为盈。”

2001年,铜鼓县电力行业供、发分家之后,这场关于网前供电的争斗就开始上演。6年的争斗使得这两“兄弟”都有些疲倦,但目前仍没有和解的迹象。

2007年10月,林志雄开始向华中电监局反应情况,希望能结束这场纷争。“如果不能解决,我们还会继续斗争。”林志雄说。

分家后的自谋出路

上世纪90年代初,电力系统的供发电企业尚未分家。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铜鼓县由于县级电网供电能力有限、而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等原因,当时不少小水电直接将电量输送给用户,从而形成了网前供电,小水电建成后直至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网前供电现象。

当地一位电力系统人士告诉记者,网前供电意味着小水电不必通过电网而形成自己的供电区,从而发展直供客户或者入股兴办站企来消化电量,这样,小水电的售电价格将高于卖给供电公司的上网价格;同时,用电企业直接购买小水电的电量,价格又会比电网售电价每度低0.10元-0.20元,买卖双方同时受益。巨大的价格差额使得企业向小水电靠拢,作为小水电业主来说,也寻求到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2001年,铜鼓县按照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的政策,对发、供、用一体的县水电公司实行了“厂网分开”,组建了“铜鼓县供电公司”和“铜鼓县发电公司”。铜鼓县发电公司仍隶属县水务局,供电公司成为了电力系统直管单位。

铜鼓县发电公司是以水力发电为主业的国有企业,公司下辖大段等7座水电站,总装机1.6万千瓦,年均发电量在5500万度左右。据铜鼓县人民政府2001年6月印发的《铜鼓县水电公司发、供分开方案》显示,县发电公司“负责全县经营管理国有水电发电站,为供电公司提供电源......并可组成松散性的联合体,发展站办企业,可从事与电力相关的多种经营项目,尽量内部多消化电量”。这对于经营电网的供电公司而言,无疑形成了冲击。

随着“兄弟”分家的落定,网前供电的矛盾开始凸现。

据林志雄介绍,实行发、供分家后,供电部门便要求收购县发电公司所属电站中规模最大的大段电站,两家谈判未果后,供电部门便利用自身的垄断优势,开始对大段电站的上网电量进行限制,导致了该电站经常拉闸停机,且在丰水期更为频繁。“2005年的11、12两月,县供电部门就多次长时间地以没有完成大网的购电任务为由强行拉闸;同年11月11日,大段水库要开闸泄洪,而大段电站3台机运行,其中2台空转,1台维持直供电企业用电。如果没有这些企业,电站有水却不能发电,整个电站就要全部停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不堪设想;2006年3月份,又出现了几次类似的情况,发电公司一天就要损失几万元。”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对外寻找合作伙伴来兴办站企,消化电站部分剩余的电量,以维持企业的基本生存。”林志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2001年大段电站开始寻求网前供电兴办站企,公司的经营从此步入良性轨道。“如果当初没有搞网前供电,我真不敢想象,我们公司还能不能撑到今天。2005年一年我们就上交了税收及国资收入237万元,归还了向省信达公司借的债务连本带息共1341余万元……”

但“尝到甜头”的林志雄并没能高兴太久。

“家规”还是法规?

2004年11月,省发改委下发《关于理顺宜春市各县级电网销售电价,规范电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铜鼓县发电公司所属各电站上网电价分别调整,大段电站为0.24元/度、其他为0.21元/度,自2004年11月20日起执行。

但据铜鼓县发电公司反映,目前该公司上网电价仍是1997年省物价局批准的大段电站0.21元/度,其它电站为0.18元/度。电价未上调的原因是“他们(供电公司)认为我们不该搞网前供电,影响了供电企业的效益。他们还多次要求,要把站办企业移交给他们经营,否则便不按调整后的电价结算。”

林志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一直以来,公司只有大段一座电站存在网前供电,但却殃及了公司其它几座电站。“从2004年价格调整到现在,他们少支付我们190多万元电费。这对于一个县办发电企业来说,简直是致命性的重创。2006年公司经营难以为继,270余人的正常工资不能发放,发电机及设备因缺乏资金得不到正常的维护。”

“我们没有跟发电公司过不去,倒是他们有错在先,非法经营网前供电。”铜鼓县供电公司经理谢淼良认为,他们对发电公司采取措施是出于两点理由:一是发电企业的“网前供电”违反了江西省经贸委和江西省电力公司联合下发的赣经贸电能发[2002]123号文件规定,“对小水电出口附近自行发展用户,实行‘网前供电’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二是发电企业的“网前供电”导致了供电企业的亏损。

铜鼓县供电公司2002年1月提交铜鼓县政府的《关于要求制止发电企业兴办小型电炉炼铁等企业的请示》中称,据实地调查,“发电公司自分家后,便大张旗鼓兴建高耗能小型电炉炼铁厂,一些乡办电站也纷纷效颦,大兴土木”;这些站企“均属高耗能设备,工艺技术落后、浪费资源”。

2005年7月铜鼓县供电公司提交铜鼓县政府的《关于服务和促进小水电资源转化工作情况的汇报》中称,县发电公司大段电站擅自违法违规大力发展网前直供电,并以自行制定的低电价向直供用户供电,严重影响了县电网规划和电网建设,使得电网安全、用户用电需求得不到保障,同时网前供电削弱了小水电大县的水电资源优势,增加了县电网调度的难度,长期下去,将扰乱正常的供电秩序,形成不正当竞争。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发电企业人士认为,这只不过是供电企业以缺乏法律依据的“家规”制肘发电企业进行“网前供电”。

据其介绍,国务院2002年出台《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规定“开放电力市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发电企业向较大用电量的用户和配电网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2006年,江西省发改委也曾向媒体表示:“省里一直鼓励水电资源丰富的地方利用此优势发展县域经济,鼓励小水电尽量不上大电网,在当地消化。”

政府的无奈

“政府多次出面协调了,但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当地政府部门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对政府来说,电厂、供电企业、用电客户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据铜鼓县发电公司经理林志雄介绍,早在2001年,铜鼓县政府就组织县发电公司及投资商到广东的清远、连州等地考察发展小水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兴办小水电。之后,铜鼓的小水电发展有了一次大的跨越。铜鼓县发电公司探索出了一条“以电兴工、以电招商”路子,2005年前后,在浙、湘及本省相继引进了8家企业来铜鼓投资办厂,共引进资金达3000余万元。“引进的银粉厂项目还得到了省市政府的支持”,林志雄表示。2005年,铜鼓县政府招商引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实际进资8.99亿元。

“如果铜鼓的电不比别处便宜,我们凭什么跑到这山沟沟来投资?”浏阳客商李良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我来铜鼓投资办厂,看重的就是这里的电价优势。特别是发电公司的直供电要比供电公司的便宜许多,每年可为我厂节省300万元左右的电费。如此,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现实意义上讲,‘网前供电’为用户提供了用电选择权,谁的便宜就用谁的。”

而铜鼓县供电公司认为,县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小水电资源优势,引入高耗能企业,要求供电企业实行优惠供用电,加重了供电企业的经营负担和压力。同时,网前供电造成供电秩序和电价混乱,破坏了全县水电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不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教授认为,如今,江西已不再具备土地和人力方面的优势了,但电力资源优势依然明显。尤其一些缺乏区位优势的地方,县域经济对小水电的依赖性很强。因而,“网前供电”有利于招商引资,成为地方政府招商诉求下不可或缺的筹码。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更多的小水电在供电公司压力下慢慢地放弃了网前供电这一致富捷径,小水电业主和供电公司矛盾加剧,上涨电价呼声越来越高;而作为政府县域经济优势的电价在逐渐消失。”电监会华中监管局一位人士表示。

铜鼓县某主要领导接受《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采访时无奈地说:“两家的纠纷由来已久,因供电企业是条管单位,县政府出面协调了几次都无济于事,这对县里发展经济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但这事不解决是不行的。我个人觉得,做人和做事都是一个道理: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就应想想别人。大家都是企业,都要维持经营,职工也都要吃饭,所以,我希望供电部门能以高姿态来对待此事。大家最好找到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来彻底化解夙怨。”

纷争不只在铜鼓

日前,国家电力监管部门已组织人员前往铜鼓调查这场持续6年的纷争,该部门有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表示,此事正在协商解决中。“网前供电的确是电力体制留下的一个漏洞,对网前供电没有明确到底是行或者不行,发电企业和供电公司都认为自己做的对,如果相关法律仍得不到梳理或者明确,这个争斗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10月底,记者在江西采访时,某地水务局局长一再向记者解释:“小水电站的管理职能应该在县经贸局,当时成立水电行业协会时,他们(小水电站)只是挂靠在我们水务局。”

江西水利厅相关人士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2000年江西省机构改革时,将省水利厅的水电管理职能划出移交省经贸委,但省经贸委的“三定”方案(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中又没有水电管理职能,从而造成管理职能缺位,一些地方出现划走水利部门管理水电职能、撤销水利部门管理水电机构的现象,严重削弱了水利系统水电行业管理,使得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工作产生混乱,也直接导致了近年来屡禁不止的“四无”(无批准、无验收、无设计、无管理)电站的频现。

“双方矛盾越积越深,我们也想尽早把这事了了,以免两败俱伤。”铜鼓县供电公司经理谢淼良有些疲倦地说到。

小水电:

小型水电站的简称。其装机容量规模因各国国情而异,如美国的小水电定为装机容量15000千瓦及以下,日本、挪威为10000千瓦及以下,土耳其为5000千瓦及以下。中国的小水电在现阶段是指由地方、集体或个人集资兴办与经营管理的,装机容量25000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和配套的地方供电电网。

(来源:水利部网站)

欢迎订阅《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国外订阅代号:W5372,订阅电话010-65363436,更多订阅信息请登陆:www.ceweekly.cn。

水电企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水利水电企业要持续深化改革、构建现代管理模式,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创造更多的经营效益。文章分析了水利水电企业的管理现状和深化改革的差距,以及水利水电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利水电企业构建现代管理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水利水电企业;深化改革;现代化管理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发展迅猛,水电站建设、总装机容量等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国家经济繁荣、安定和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水电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水利水电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较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水电企业只有深化改革,建立现代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才能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水利水电企业的管理现状和深化改革的差距

(一)水利水电企业管理现状

水利水电企业主要承担防洪防汛、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职能,发挥着较强的社会公益效益功能。

经过近70年的发展,许多水利水电企业基本都建立了完善的企业制度,无论是人力资源、财务、战略,还是具体的生产和建设流程,都有一套全面的管理制度体系。从决策机制看,水利水电企业建立了较为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确保了企业的民主管理和企务公开,企业职工大表大会、工会等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方面,水利水电企业强化了会计监督和审计,重视问责和惩处。改革改革方面,一些企业很早就完成了公司制改制,有的企业已经实现了上市。經营绩效评价方面,水利水电企业基本实行了经营绩效评价机制,高层管理人员收入与经营绩效挂钩。

(二)水利水电企业深化改革存在的差距

在国家和水利部的安排部署下,很多水利水电企业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水利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求进行了多年的实践,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公益效益,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得到一定提升,确保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稳运行。然而,深入对比分析各企业深化改革的情况,依然不难发现仍存在很多问题,水利水电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升空间依然较大。

第一,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滞后。少部分水利水电企业公司制改革进度较慢,很多关系没有理顺,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中小型水利水电企业的制度建设缓慢,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突出,还存在不按照内控制度不一致的意见或决议,不利于企业经营风险的控制。

第二,税收风险管理体制不适应国家财税政策和征管模式。水利水电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一直是税务机关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近几年来,国家不断优化财税政策,对税收征管理论和方式进行了革新,而一些水利水电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和体制不适应现有的征管模式,带来了很大的税收风险,例如补税数额较大,企业信用受到影响等。

第三,资本监管措施不力。一些水利水电企业重建设轻管理,受到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管理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在对外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国有资本的监管措施不力。

二、水利水电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企业深化改革程度参差不齐,一些企业由于深化改革不到位,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从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来看,水利水电企业在现代化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阻在了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

(一)管理思想和观念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水利水电企业围绕公益型和农业型水利进行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意识不强,改革创新理念薄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带来了束缚,一些企业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被动式管理理念、行政式管理模式根深蒂固。一些中小型水利水电企业管理粗放,重视经营和绩效,忽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有的企业重视经验式管理,不重视科学管理,导致了管理水平不高。一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科学管理知识薄弱,现代化管理理念滞后,对许多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了解不够,对企业人力资源、财务、工程项目等的管理存在一把抓现象,导致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二)企业监督评估机制不够健全

企业现代化管理不仅需要实现管理制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还需要建立现代化管理的评估和监督,这样才能对企业现代化管理现状进行客观评估、提出改进对策。当前,部分水利水电企业基本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引入了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但是监督和评估环节较为薄弱,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建立现代化管理的评估机制,这就导致现代化管理缺乏监督,相关管理制度也流于形式。在具体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衔接,资源和信息共享程度低,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例如水利水电工程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技术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等。可见,由于缺乏有效的现代化管理监督评估机制,导致水利水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化管理模式难以全面推广。

(三)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水利水电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实施,关键要靠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才能确保企业现代化管理规则的有效运行。较强的执行能力,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少部分水利水电企业的管理人员,由于学历不高,行业专业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匮乏,加之受到传统管理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人情管理、关系管理等,导致其综合素质较低。在现代化管理实践中,往往存在不按制度办事不按规则办事等现象,一些现代化管理理念成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却落实不到行动上的条文,管理人员的执行力难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再如,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质量、成本和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项目的效益不佳;部分施工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低,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水利水电企业构建现代管理模式的策略

努力提升完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企业内部全面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是水利水电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针对水利水电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必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水利水电管理体系

针对部分水利水电企业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水利水电企业亟需完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化。首先,加强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和检查。企业应健全日常检查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常规工作、技术管理、施工管理等进行常态化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意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次,构建多元化的管理机构。顺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组建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现代化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协调。通过专门的管理部门的构建,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重视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减少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岗位之间的误解和矛盾,确保责任的明确落实,以及现代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行。最后,制定现代化管理奖惩措施。为了提高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必要建立现代化管理的奖惩措施,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和不同员工的管理责任,规定具体的奖励措施和惩罚措施并真正执行,保证现代化管理有效实施。

(二)树立企业管理新理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的思想观念是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宝,水利水电企业要用于解放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一方面,企业要树立水利水电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观念,摒弃水利水电是为社会做公益、做福利的事业的观念。同时,转变无偿提供产品、设施和服务的观念,转变依靠国家、依靠政府发展的理念,自力更生,主动融入市场竞争之中,树立自我发展观念。另一方面,转变保守、安于现状的观念,努力学习现代管理知识,不断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领导者、管理人员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大胆改革落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配齐管理人员,明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激发管理人员的管理热情。

(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水利水电企业要以行业优秀企业为标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推动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管控作用。

同时,水利水电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细化绩效评价内容,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提升绩效评价对经营管理水平的促进作用。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水利水电企业在推进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提升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和水平,确保现代化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就必需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现代化管理人才队伍。首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人才培养。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结合、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结合等方式,加强管理人员行业知识、管理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培养既懂管理也懂技术,既懂项目管理也懂施工的综合型管理人才。其次,适时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对于水利水电企业亟需的高级管理人才,可以通过招聘方式从其他企业(机构)引进,充实企业的管理人才队伍,夯实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人才基础。

四、结语

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水利水电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必须实施现代化管理,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效益,推动水利水电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飞.大型水利水电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17(11):194+196.

[2]劉富全.水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J].西部财会,2019(03):67-69.

[3]马艳,彭皓.水利水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5(04):99.

(作者单位:云南省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

水电企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提升水电行业职工的职业道德及个人品德,应深化对水电行业精神的认识,强化职业道德责任;注重培养和宣传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向导作用;以活动为载体,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水电文化建设为起点,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渠道。

【关键词】水电行业 职业道德 个人品德 提升方法

一、水电行业职工的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要求

水电人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各阶层的人直接相关,其本身就是单位的“窗口”,其一举一动关系到单位的形象。在新形势下,推动水电事业健康发展,水电行业职工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

水电行业有其特殊性。首先,水电是社会公益型事业,水电的建设、管理、开发、利用和维护,归根结底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其次,水电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行业,“春季忙配套、夏季忙防汛、秋季忙规划、冬季挖土方”,这一“四季歌”是水利人忙碌工作的生动写照。盛夏酷热难当,水利人却要深入防汛抗旱第一线。寒冬冰天雪地,水利人却要上工地挖土方。电力人也一样,哪里没有光明就到哪里,无论是团圆的日子还是亲人需要照顾的时候,都24小时坚守岗位。第三,许多水电岗位处于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清贫而默默无闻。这些都要求水电人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有甘为他人作嫁的无私奉献精神。要真正做到想人民所想、忧人民所忧、急人民所急。把为人民办实事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同时,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不能利用职业便利谋取行业及个人私利。要杜绝在公务活动中搞吃拿卡要钱,更不能有违法违纪行为,一切都要按照党纪政纪的要求来从事水电活动。

(二)忠于职守、勤劳刻苦的负责精神

水利和电力是为全社会服务的。水电工作,无论是防汛还是抗旱,无论是水利建设还是水利管理,无论是电力安装还是电力维修,都牵涉到国家、地方乃至个人的利益。作为水电人,对这一点,尤其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站好自己的岗,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水电工作是清贫的,也是艰苦的,遇到特殊时刻,甚至要水电人献上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这也是一个考验人、锻炼人、培养人的行业。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忠于职守,优质服务的水电人,才是真正优秀的水电人。

(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求实精神

爱岗就是要热爱水电,忠于水电事业,就是要树立起富有时代精神、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并将之落实到各自的本职工作中去,就是要有对自己职业的荣誉感、自豪感,并将之体现到每一项工作中去。敬业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刻苦学习,善于钻研,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008年春节南方发生大雪灾,电力人全力以赴、团结拼搏,严防死守,夺取了抗灾保证光明斗争的全面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充分体现了电力人爱岗敬业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2009年西南地区发生大旱,水利人忘我战斗在抗旱一线,24小时保证送水绿色通道畅通,万家团圆的大年夜他们也坚守在岗位上。水电人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和恪尽职守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凯歌。

(四)团结一致、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水电工作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治水活动、抗灾活动、抢险保照明活动,直接关系到上下游、左右岸和千家万户的利益。这就要求水电人一定要有大局精神,如果没有这一精神,水利电力的效益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水利电力的建设、管理、开发、利用就会功亏一篑。因此,水电人考虑问题常常是从大局出发,争取整体和全局利益,而不是只考虑地方、团体、一己利益。水利灾害变幻莫测,电力障碍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水电人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应对水电行业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就像水柜建设是我们广西水利人的杰作,今天的水利人又在琢磨着另外一种更能保障桂西北大石山区民众用水的方式。

二、提高水电行业职工职业道德修养及个人品德塑造的方法

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把灌输引导与职工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使职业道德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职工、贴近生活,情理交融、亲切可信,真正起到提高职工素质和个人品德的作用,为广大职工欢迎和接受。

(一)深化对水电行业精神的认识,强化职业道德责任

作为一个水电人,首先要深刻认识水电行业的精神,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展现出职业道德的良好面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凸现责任感。“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体现了水利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只有紧紧抓住职业道德教育这个突破口,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扬水利行业精神增强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凝聚力,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献身”就是要求水利从业人员要热爱水利事业,把毕生精力和聪明才智献给水利事业;就是甘为治水兴国点燃生命之光、燃尽生命之火的蜡烛精神;就是要求水利工作者,不畏艰辛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水利事业牺牲个人的一切、奉献自己的一生。“负责”就是要求从业人员要一丝不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弄虚作假、不文过饰非,自觉主动迎接挑战的精神;就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敢于排难夺险的攻关精神。“求实”就是要求水电从业人员要讲求实际、坚持科学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追求真理,纠正错误,讲求实效;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忠诚企业、担当责任、爱岗敬业、严守规章、自觉执行、团结协作、真诚服务、追求卓越”的32字电力职业精神,是对电力企业精神的深层诠释,它不仅是电力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企业对员工的普遍要求,更是每一位电力员工发展的需要。应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并进行积极探索,激励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与专业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可构建水电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如入学教育中设有专业介绍和行业发展分析等专题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和请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企业/行业精神的认识,增强其责任感。

(二)注重培养和宣传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向导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周围职工所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要注意发现、培养和宣传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用他们崇高的道德品质影响职工,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不断提高职工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在具体的典型示范教育中,可建议学生采用摄影作品、诗歌朗诵、小品、舞蹈、唱歌、见习和参观的感言等多种方式,歌颂身边的职业榜样,让学生在认识职业榜样、行业劳模的过程中感悟职业道德,自觉追寻英雄的足迹,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三)以活动为载体,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以活动为载体,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一种渗透式教育,虽然效果显现较慢,但是它往往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是最人性的教育方式。应根据水电职工工作的需要和工作的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为水电工作服务的主题活动和满足职工精神需求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其他公益活动,为职工提供参与奉献的机会,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职工的情操。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去,如岗位技术竞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用各种方式使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职工中,从而做到寓教于乐。应注重与行业的交流,开展校企同台开展体育竞赛和共同举办文艺晚会的活动,拉近学生与行业企业员工的距离,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与员工的交流中感受行业的职业道德并接受教育。

(四)以水电文化建设为起点,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渠道

以水电文化建设为起点,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渠道是一种熏陶式教育。文化环境往往对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熏陶作用。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研究企业整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优良的企业文化还能协调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使之和谐相处,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使职工产生以企为家的感觉以及“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使命感,并促进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深层次发掘。因此,将职业道德融会于企业文化之中,寓理于情,在不断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创新。通过建设健康、多姿多彩、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建立水电发展史展览馆,精心设计企业的广播、滚动屏幕的内容,为职工营造一个良性的文化环境,让职工在水电特色文化中转变为文化自觉,落实在行动上成为一位出色的水电职工。可邀请成功校友、企业家、行业专家到学校给学生作报告,制定以水电类专业为主体的素质拓展方案和社会实践计划,组织学生深入水电行业第一线开展实践活动,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全方位的熏陶。

水利电力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的和谐依赖于各个子系统的和谐。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提高水利电力行业职工的思想认识,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塑造良好的个人品德,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从而使领导和群众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高水利电力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炳梅.浅论加强水利行业职业道德教育[J].广东水利水电,1998(1)

[2]傅春树.浅谈水利人的职业道德[J].江苏水利,1999(8)

[3]张小立.加强水利行业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J].经济师,2011(2)

[4]段一平.试论水利职工职业道德建设[J].湖南水利水电,2002(5)

[5]周新凤.关于水利职工培训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8)

【作者简介】万玉文,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职学生管理和水利工程;李春萌,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教育改革;李育慧,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与改革。

(责编 赵 聃)

水电企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也需要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在最近几年,其用工成本及材料价格等都呈现上涨的趋势,在一定的程度上缩小了利润空间。因此,建筑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管理力度要有所加强,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的重视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

【关键词】财务风险评价;建筑企业;分析

一、前言

我国经济建筑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时期在社会主义经济转型中极为关键。我国随着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竞争压力在不断的增强,而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也变得日益紧迫。财务风险存在于建筑施工中的项目经营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阶段之中,这也是无法规避的。对此,笔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具体如下。

二、企业建立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要作用

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对财务风险评价进行有效的建立是极为必要的,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相关负责人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企业做到最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只有具备了稳健的财务发展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同的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及替代品等多方面都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在企业的内部增加了很多的新管理系统风险,企业监控体系的设立一定要完善,对事前管理力度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则需要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适用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使自身的警惕性时刻处于最高度。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视,不仅可以促进其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还可以将其外部经营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严重的影响着公司运营者、企业及我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三、外部风险

1.宏观经济调控。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建筑行业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国际宏观经济调控又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从而使得建筑行业可能会面对比较大的风险。我国国民经济为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投入建筑行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为了拉近自身和发达国际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涌起了很多新的建筑企业,数量也在逐年的增加,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不过,建筑行业在这样的态势下,经济“泡沫”的现象也很容易出现,资金不到位的现象出现,使应收账款率有所增加,进而为建筑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

2.环境问题。环境风险主要是从社会环境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作业都是在户外或者是高空进行的,比如地质、气候、温差、地形及光照等一些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而且像冰雪、地震、洪涝及火灾等一些自然灾害也会在不同的程度上破坏建筑产品,很容易使建筑企业出现财产损失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的现象,造成企业损失更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通常情况下,建筑行业还需要和派出所、公安、水电、环保及运输等职能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一旦失败,施工进度则会被延迟,进而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3.市场。建筑行业在现价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是比较开放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动态发展会受到各大因素的不同影响,也无法避免市场风险。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点表现出来的:(1)市场机制还尚不完善,同行之间经常会出现拖欠工程款、恶性竞争等问题;(2)建筑企业受到市场经济形势的严重影响。

四、内部风险

1.合同。建筑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有一大部分的企业想要得到工程任务,在投标的过程中会不情愿的签下一些“霸王合同”,其中包含着很多条的不平等条款,使得自身的处境比较被动。合同是施工前的重要保障,对企业施工活动的源头起到了控制的作用,如果有不平等的条款包含在合同里,则会严重的提升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2.变更设计。因为外部施工条件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对未来施工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全面的考量。所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临时更改的要求时有发生,使得施工的管理工作和整体规划都被打乱。另外,业主如果想要变更要求,在变更合同中有一定的漏洞存在,纠纷现象则极容易出现,使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所增加。

3.成本。建筑企业因为需要面对严重的市场竞争压力,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施工任务,在进行招投标的时候会将出现将价格故意压低、工期缩短等恶劣的现象,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是亏损成本。除此之外,在最近的幾年,建筑施工的材料、设备及相关施工人员的价格都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人力物力上的花费也是不断增多,进而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4.融资。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有一大部分的企业为了保证能够顺利的进行施工,将工程如期的完成,一旦出现了流动资金短缺的时候,则需要向银行进行借贷等途径进行短期的融资。但是施工企业通常都会需要比较长的建设周期,也会有比较长的资金周转周期,很容易出现还款日期已到,但是资金周转的困难仍然存在的现象,企业的偿债能力优于之前的借款而有所下降,也就无法进行新的融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其财务风险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进行建立健全,促进财务人员职业能力的提高,进而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丁钰鑫.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的生存分析模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09.

[2] 林艳红.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实证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2010.

[3] 朱荣. 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2007.

上一篇:世界文化特征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氧传感器专业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