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壮丽山河范文

2023-10-04

楹联壮丽山河范文第1篇

单元主题:

壮丽的祖国山河

课本单元导读提示: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

的魅力和富饶。

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明确单元教材整体编排意图: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单元习作教学目标: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学习课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也可以写自己想去的地方。

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古诗二首》一课,理解体会诗人对祖国风光的热爱之情,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展开联想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认识和体验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和写作风光景色的方法,以及通过景色的描写和直抒认识的方法表达自己感受的写法。

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认识和体验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继续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和写作风光景色的方法,以及通过景色的描写和直抒认识的方法表达自己感受的写法。

学习《“东方之珠”》一课,说说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继续学习抓住特点观察和写作风光景色的方法。

口语交际前,指导学生准备介绍一处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自己最想去的地方,也可以专门组织学生选定一些地方作观察和交流的准备。要学习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和表达方法作交流。这也是为完成习作作准备。

习作,整理口语交际中的介绍,学习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和表达方法进行写作。写完以后作展示,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此基础上作修改,写得更好一些。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低年级,主要是读背,从三年级开始可以感受一些表达上的特点

启蒙时期的写作,先放后收,先写大胆文,再写小心文。

写作的源泉有两个方面,一是丰富的生活,一是敏感的心灵。

小练笔,是阅读和写作的一种桥梁。

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那么自主和探究学习得以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方法的引导,教材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和探究学习提供了适宜的平台,希望老师们要合理地运用。第三,题目以鲜明的主体性表明了引导学生个人探究、发现的意图,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切忌包办代替,将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

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教材分析:

诗歌在中国古代蔚为大观的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是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文化就是诗性的文化,中国的古代诗歌就代表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学习古诗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充分领略诗歌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教材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教材中古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所作,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诗人通过一系列动词“开”“回”“出”“来”,把天门山景物的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展现了楚江不可阻遏的气势;一个开字,把澎湃的江流那不可阻挡的气势,表现得形神俱足。“回”----展现了江流激荡的雄姿;一个回字,既映衬出山势的险峻,又展示了江流的雄姿。由“开”到“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把长江流经天门时的壮观景象生动逼真、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出”----展现了蔚为壮观的景象;一个出字,把两山隔江对峙,争奇斗胜得景象写活了,给我们展现了蔚为壮观的动人景象:江水湍急,舟行轻快,两岸青山双双对对出来迎接,真是情意殷殷啊!“来”----展现了轻舟飞驶的动态。“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山高水险,水流湍急,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飞驶而来,令人体察到乘舟人此时此地的畅快之感和愉悦之情。诗人从“日边来”,带着满腔豪情而来。

这首诗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1、理解诗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掌握古诗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这首诗我就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为着眼点展开教学:

一、以学定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由学生背诵最喜欢的古诗引出今天要学的诗,然后,安排自学,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由发挥的空间,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学生查阅工具书、查阅资料理解诗意,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收获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悟、自得。

二、创设情境,以读为本。

古诗具有“一诗一画”的特点。“一画”就是当初诱发诗人有所感的场景。我们学习古诗首先就要看到诗人所感的那个场景,才能由此进入诗的意境。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我千方百计的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景象中。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悟。

学习前两句诗时,高大的天门山、汹涌奔腾的江水,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到了长江边,学生眼前出现了长江,心中有了长江,口中更是呈现出了长江,一切水到渠成。

后两句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很容易就感受到诗人的欣喜豪迈之情。

与此同时,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读的要求,在读中感受诗的魅力,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练。

因此,学完全诗,欣赏长江的风采时,在这气势磅礴的长江边,学生边尽情的抒发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惊叹、赞美之情。

三、加强课内外的整合。

课堂上启发学生相互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课后布置学生继续搜集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通过这种课外阅读的延伸,既可丰富学生阅读和情感的积累,又能升华这篇课文的主题。

楹联壮丽山河范文第2篇

“壮丽的祖国山河”

王琴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单元导语。

2、明白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以及中心句,学习两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积累本单元写景名句和宽带网内容,了解我们祖国还有哪些名川大山。

4、通过单元导语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明白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以及中心句。

2、学习两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的祖国名川大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咱们今天继续学习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 用你们响亮的声音把课题读两遍。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读单元导语

1、读单元导语

(出示课件2)谁想朗读单元导语? A、指名读。

B、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2、齐读单元导语小诗

王老师发现单元导语中的语言特别优美,我把它编成了一首小诗,(出示课件3)你们愿意朗诵吗? 齐读。

《壮丽的祖国山河》

我们的祖国, 有奔腾的江河, 澎湃的大海, 有辽阔的草原, 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村, 繁华的都市。 祖国的东西南北, 处处有迷人的景色,

让我们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3、分小组合作读单元导语小诗

(出示课件4)我们的祖国多么让人骄傲啊,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再来读一读,

1、2组读红色部分,

3、4组读蓝色部分,黑色部分一起读。

《壮丽的祖国山河》

我们的祖国, 有奔腾的江河, 澎湃的大海, 有辽阔的草原, 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村, 繁华的都市。 祖国的东西南北, 处处有迷人的景色,

让我们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4、填空提示背单元导语小诗

A、自由背。这么动人的诗歌你们肯定想把它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出示课件5)根据老师的提示背一背这首诗吧。先自由地填一填,开始吧!

B、指名背。谁敢来试一试? C、齐背。我们一起来背。

《壮丽的祖国山河》

我们的祖国, 有奔腾的( ),

澎湃的( ), 有( )草原, ( )森林, 有( )山村, ( )都市。 祖国的( ), 处处有( ),

让我们去感受祖国的( )和( )!

三、单元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了单元导语,你们知道第六单元单元要告诉我们什么吗?指名答。

2、那第六单元有到底哪几篇课文呢?我们来玩个游戏。王老师送给你们美丽的图片,你们来猜一猜是哪篇课文?(出示课件

6、

7、

8、

9、10)齐答。

3、课件出示第六单元知识树

师:对了,第六单元包括了……(出示课件11) 生齐答:21《古诗两首》22《富饶的西沙群岛》23《美丽的小兴安岭》24《香港,璀璨的明珠》

师:还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桂林山水》这两篇自主阅读课文。

四、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古诗两首》

1、读21课《古诗两首》。

我们首先走进21课《古诗两首》(出示课件12) 男生读《望天门山》,女生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2、学习“课题扩展法”

A、(出示课件13)先看第一首,请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你能根据刚才咱们了解的信息概括出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吗?指名答。

B、同法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C、刚才我们从读课题得到信息归纳出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就叫做叫“课题扩展法”。(出示课件14)齐读“课题扩展法”两遍。

D、其实苏轼特别喜欢西湖的美景,他还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歌叫《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出示课件15)自由读;齐读;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刚才学的“课题扩展法”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吗?同桌说一说,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

3、怎样预习古诗

我们要想学好古诗还得提前做好预习,怎样预习呢? 指名答(预设: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查工具书、上网、看课文里的注释理解字、词、诗意、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想象画面……)

大家真会学习!用这些方法学习古诗一定很轻松!

(二)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

1、学习第1段

欣赏了奔腾的长江、美丽的西湖,我们去西沙群岛看看吧!(出示课件16)齐读课题两遍。

(相机出示课件17)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7页,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2——6段

小组内自由读课文的2——6自然段,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学习第7段

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答

4、了解文章结构

清楚了文章每一段讲了什么,你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吗?指名说。对了,2——6自然段讲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都是围绕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来写的。文章的第一段写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第七段写

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这就是“首尾呼应”。文章是总分总结构,出示课件。

5、学习“中心句归纳法”

现在你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指名说。通过弄清楚每一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到中心句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叫“中心句归纳法”。(课件出示18)齐读两遍。

(三)《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和《香港,璀璨的明珠》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让我们印象深刻,(出示课件19)小兴安岭和香港这两个地方也毫不逊色,你们小组喜欢去哪个地方,就选择那篇文章读一读。注意看清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20),指名读。

学习要求:

1、完成填空:课文先讲了( ),然后分别讲了( )、( )、 ( )、 ( ), 最后讲了( )。

2、课文是(

)结构。文章的中心句是( )。课文是( )结构。

3、主要内容是( )。

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小组内合作回答,每个问题一人)(出示课件

21、22)

(四)拓展自主阅读《桂林山水》

1、刚才小组内合作用“中心句归纳法”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大家自由地独立阅读《桂林山水》(出示课件23),自己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开始吧!

2、指名说主要内容。(出示课件24)你用的什么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呢?生答。大家真会学习,很快掌握了“中心句归纳法”

五、当堂积累

1、学习宽带网知识。

A、初步了解了第六单元的课文,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祖国有气势雄伟的——长江、美丽迷人的——西湖、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还有北国山岭-------小兴安岭、绚丽多彩的现代都市——香港,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师生接读)祖国迷人的风光还不止这些呢,你们看。(出示课件25)

(自由读、分组读、配乐齐读。)

我们的祖国有迷人的风景, 雄伟的长江三峡,秀丽的桂林山水。 壮观的秦兵马俑,神奇的敦煌石窟…… 我们的祖国有富饶的物产,

河北的鸭梨,浙江的龙井茶, 新疆的细羊毛,内蒙古的三河马, 山西的煤矿,辽宁的铁矿…… 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特别富饶!

B、你们还知道你们还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迷人的风景?丰富的物产吗?指名说。(出示课件26)

2、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就是赞美这些壮美山河的,先自由地读一读。(出示课件27)

(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自由背,小组展示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六、谈收获(出示课件27)

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七、作业布置(出示课件28)

1、预习21课《古诗两首》

楹联壮丽山河范文第3篇

“壮丽的祖国山河”

王琴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单元导语。

2、明白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以及中心句,学习两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积累本单元写景名句和宽带网内容,了解我们祖国还有哪些名川大山。

4、通过单元导语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明白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以及中心句。

2、学习两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的祖国名川大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咱们今天继续学习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 用你们响亮的声音把课题读两遍。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读单元导语

1、读单元导语

(出示课件2)谁想朗读单元导语? A、指名读。

B、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2、齐读单元导语小诗

王老师发现单元导语中的语言特别优美,我把它编成了一首小诗,(出示课件3)你们愿意朗诵吗? 齐读。

《壮丽的祖国山河》

我们的祖国, 有奔腾的江河, 澎湃的大海, 有辽阔的草原, 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村, 繁华的都市。 祖国的东西南北, 处处有迷人的景色,

让我们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3、分小组合作读单元导语小诗

(出示课件4)我们的祖国多么让人骄傲啊,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再来读一读,

1、2组读红色部分,

3、4组读蓝色部分,黑色部分一起读。

《壮丽的祖国山河》

我们的祖国, 有奔腾的江河, 澎湃的大海, 有辽阔的草原, 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村, 繁华的都市。 祖国的东西南北, 处处有迷人的景色,

让我们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4、填空提示背单元导语小诗

A、自由背。这么动人的诗歌你们肯定想把它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出示课件5)根据老师的提示背一背这首诗吧。先自由地填一填,开始吧!

B、指名背。谁敢来试一试? C、齐背。我们一起来背。

《壮丽的祖国山河》

我们的祖国, 有奔腾的( ),

澎湃的( ), 有( )草原, ( )森林, 有( )山村, ( )都市。 祖国的( ), 处处有( ),

让我们去感受祖国的( )和( )!

三、单元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了单元导语,你们知道第六单元单元要告诉我们什么吗?指名答。

2、那第六单元有到底哪几篇课文呢?我们来玩个游戏。王老师送给你们美丽的图片,你们来猜一猜是哪篇课文?(出示课件

6、

7、

8、

9、10)齐答。

3、课件出示第六单元知识树

师:对了,第六单元包括了……(出示课件11) 生齐答:21《古诗两首》22《富饶的西沙群岛》23《美丽的小兴安岭》24《香港,璀璨的明珠》

师:还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桂林山水》这两篇自主阅读课文。

四、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古诗两首》

1、读21课《古诗两首》。

我们首先走进21课《古诗两首》(出示课件12) 男生读《望天门山》,女生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2、学习“课题扩展法”

A、(出示课件13)先看第一首,请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你能根据刚才咱们了解的信息概括出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吗?指名答。

B、同法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C、刚才我们从读课题得到信息归纳出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就叫做叫“课题扩展法”。(出示课件14)齐读“课题扩展法”两遍。

D、其实苏轼特别喜欢西湖的美景,他还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歌叫《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出示课件15)自由读;齐读;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刚才学的“课题扩展法”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吗?同桌说一说,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

3、怎样预习古诗

我们要想学好古诗还得提前做好预习,怎样预习呢? 指名答(预设: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查工具书、上网、看课文里的注释理解字、词、诗意、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想象画面……)

大家真会学习!用这些方法学习古诗一定很轻松!

(二)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

1、学习第1段

欣赏了奔腾的长江、美丽的西湖,我们去西沙群岛看看吧!(出示课件16)齐读课题两遍。

(相机出示课件17)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7页,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2——6段

小组内自由读课文的2——6自然段,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学习第7段

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答

4、了解文章结构

清楚了文章每一段讲了什么,你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吗?指名说。对了,2——6自然段讲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都是围绕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来写的。文章的第一段写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第七段写

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这就是“首尾呼应”。文章是总分总结构,出示课件。

5、学习“中心句归纳法”

现在你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指名说。通过弄清楚每一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到中心句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叫“中心句归纳法”。(课件出示18)齐读两遍。

(三)《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和《香港,璀璨的明珠》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让我们印象深刻,(出示课件19)小兴安岭和香港这两个地方也毫不逊色,你们小组喜欢去哪个地方,就选择那篇文章读一读。注意看清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20),指名读。

学习要求:

1、完成填空:课文先讲了( ),然后分别讲了( )、( )、 ( )、 ( ), 最后讲了( )。

2、课文是(

)结构。文章的中心句是( )。课文是( )结构。

3、主要内容是( )。

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小组内合作回答,每个问题一人)(出示课件

21、22)

(四)拓展自主阅读《桂林山水》

1、刚才小组内合作用“中心句归纳法”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大家自由地独立阅读《桂林山水》(出示课件23),自己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开始吧!

2、指名说主要内容。(出示课件24)你用的什么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呢?生答。大家真会学习,很快掌握了“中心句归纳法”

五、当堂积累

1、学习宽带网知识。

A、初步了解了第六单元的课文,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祖国有气势雄伟的——长江、美丽迷人的——西湖、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还有北国山岭-------小兴安岭、绚丽多彩的现代都市——香港,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师生接读)祖国迷人的风光还不止这些呢,你们看。(出示课件25)

(自由读、分组读、配乐齐读。)

我们的祖国有迷人的风景, 雄伟的长江三峡,秀丽的桂林山水。 壮观的秦兵马俑,神奇的敦煌石窟…… 我们的祖国有富饶的物产,

河北的鸭梨,浙江的龙井茶, 新疆的细羊毛,内蒙古的三河马, 山西的煤矿,辽宁的铁矿…… 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特别富饶!

B、你们还知道你们还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迷人的风景?丰富的物产吗?指名说。(出示课件26)

2、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就是赞美这些壮美山河的,先自由地读一读。(出示课件27)

(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自由背,小组展示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六、谈收获(出示课件27)

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七、作业布置(出示课件28)

1、预习21课《古诗两首》

上一篇:领导班子制度范文下一篇:女孩的性器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