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框架结构的小论文题目范文

2024-03-10

关于框架结构的小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1 框架-剪力墙的主要特征

框架-剪力墙亦称框架-抗震墙结构, 简称框剪结构, 是由框架和剪力墙两种不同抗侧力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这两种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变形性质是不同的。在水平力作用下, 剪力墙是竖向悬臂弯曲结构, 其变形呈弯曲形, 楼层越高水平位移增长速度越快。框架在水平力作用下, 其变形曲线为剪切型, 楼层越高水平位移增长速度越慢。当两者之间通过平面内刚度无限大的楼板连接在一起时, 在水平力作用下, 它们的水平位移处处协调一致, 各自约束, 不能各自自由变形。在不考虑扭转影响的情况下, 在同一楼层的水平位移必定处处相同, 因此变形曲线呈反S型的弯剪型位移曲线。由于框架、剪力墙的协同工作, 在下部楼层, 剪力墙约束框架变形, 使剪力墙承担大部分剪力;上部楼层, 剪力墙位移越来越大, 而框架变形反而小, 框架除负担水平作用下的那部分剪力以外, 还要承担拉回剪力墙变形的附加剪力。根据文献4可知。框剪结构中的框架底部剪力为零, 剪力控制部位在房屋高度中部甚至在上部, 而纯框架的最大剪力在底部。

2 按规范条文定性判断

文献1第6.1.7条规定: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中, 当仅布置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 结构分析计算应考虑剪力墙与框架的协同工作。第8.1.3条规定: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 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 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采用, 柱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其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限值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文献2第10.3.3条第2项规定:前厅与大倾覆力矩

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 (厅, 大厅与舞台轴线上横墙, 应符合下列要求:嵌砌在框架柱间的横墙应有部分设计成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根据对规范条文的理解及上述对框剪结构的变形和受力分析, 可以对布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做定性的把握。首先要明确设置少量剪力墙的目的。在框架结构中布置少量的剪力墙, 其主体仍是框架, 无论是在承受竖向荷载还是在提供抗侧刚度的贡献中, 框架都是占据主要的地位。而布置剪力墙仅是在楼、电梯间处或只是当框架结构的位移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 才设置少量的剪力墙。其次要明确少量剪力墙在整个结构中的作用。在水平力作用下, 布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中, 框架承受的倾覆力矩MF不应小于结构底部倾覆力矩的75%, 或更多。也就是说, 少量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应≤25%, 或更少, 只提供了很小一部分作用, 也就是剪力墙的存在对整个的结构体系的影响很小。对符合上述定量分析的, 可以认为是配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

3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 当仅在楼、电梯间或其他部位设置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 有的设计不计及这部分剪力墙, 仅按纯框架结构进行结构分析、配筋计算, 然后将剪力墙构造配筋, 事实上由于剪力墙的存在, 使得结构地震作用增大, 剪力墙构造配筋不一定能满足承载力要求, 且剪力墙与框架协同工作, 使框架上部受力加大, 故按框架结构设计的这部分框架柱也不一定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工程设计计算应按包络设计的原则。结构的最大使用高度、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 框架计算按框架结构 (不考虑剪力墙) 和框剪结构分别计算, 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包络设计。剪力墙的构造及抗震等级应按框剪结构的要求确定, 剪力墙的计算按规范规定的相应抗震等级, 进行构造配筋设计。只要让剪力墙起到对整体结构弹性位移满足规范要求的作用即可, 不需要也不要求其提供承载能力。但当剪力墙计算超筋时, 应按截面的最大配筋率配筋设计, 即有条件的 (在剪力墙的承担范围内) 考虑剪力墙的承载能力。

4 宜设置剪力墙等抗侧力构件的情况

大跨度公共建筑 (如体育馆, 影剧院, 礼堂等) 由于功能要求一般均为跨度较大的空旷结构, , 但同时在结构的某一局部 (例如化妆间、工作间) 柱网又往往较密, 层高较小, 从而使整个结构单元抗侧力刚度小, 且刚度分布不均匀, 地震时易发生非结构构件的破坏, 扭转效应也不容忽视。因此, 对大跨度空旷结构, 宜设置剪力墙等抗侧力构件, 加大结构的抗侧力刚度, 减小结构的扭转。例如歌剧院工程, 设计时应在结构平面布置上采取一些措施, 在舞台口设置适量剪力墙;在观众厅与舞台以及前厅和观众厅交接处也设置剪力墙;同时在柱网交点处, 尽可能设置截面较大的柱子;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抗侧力刚度, 减小了结构的刚度偏心, 效果较好。

5 结语

在抗震设计中, 框架结构只有一道抗震防线, 而框剪结构具有两道防线, 即框架和剪力墙。配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的抗震防线的主体仍是框架, 但存在的少量剪力墙对抵抗地震作用有一定的贡献, 可以认为是对框架结构这一道抗震防线的一个安全储备。在非抗震或6度设防地区,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如高层办公楼、综合楼等) , 设置少量剪力墙仅是为了控制框架结构的弹性位移时, 这一特殊的框架结构还是一种比较有效、可行的方案。

摘要:布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变性特点, 决定了该类结构在空间整体作用受力分析和计算时考虑框架与剪力墙的协同作用。具体构件设计时, 分别按纯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计算, 进行包络设计, 梁、柱按纯框架结构要求设计, 剪力墙按框架剪力墙的要求设计。大跨度公共建筑宜设置抗侧力构件, 加大结构抗侧力刚度, 严格保证抗侧构件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少量剪力墙,位移,倾覆力矩

参考文献

[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02)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2008年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 李国胜.混凝土结构设计禁忌及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关于框架结构的小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表1的资料来源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出版的《2008年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图片集》[1]。从表中可以看出 (1) 只有一个实例呈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实现, 使结构表现出很好的变形能力, 从而实现了“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虽然, 详细的设计资料无法获得, 但至少说明“强柱弱梁”的延性设计思想是合理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 (2) 绝大多数的震害都表现为柱端破坏, 其中底层柱的破坏比例最大。这充分说明目前规范中提供的设计方法对“强柱弱梁”的实现是无能为力的。因此, 对现行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中有关“强柱弱梁”的部分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3) 顶部突出物破坏严重, 比例很大。这个现象暴露了规范对顶部突出物规定的设计方法是有缺陷的, 很明显低估了顶部突出物的地震作用。由于带有顶部突出物的结构在立面上存在严重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均匀现象, 因此, 在刚度突变处产生破坏也是自然的。寻找更为合理的途径解决顶部突出物地震反应过大、变不利为有利是得到探讨的问题。

2 现行规范设计方法的局限

2.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强柱弱梁”设计的相关规定

2.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 中的规定

关于墙柱弱梁是这样规定的, 对于一、二级框架的梁柱节点, 除顶层和轴压比小于0.15者外, 梁、柱端弯矩应分别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式中∑Mc为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 上下端的弯矩设计值, 可按弹性分析分配。

∑Mbua为节点左右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 根据实配钢筋面积 (计入受压筋) 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

λj为节点梁端钢筋实配增大系数。

∑Mb为节点左右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 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 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

对于一、二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和框支层柱两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和1.25。

2.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中的规定

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 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柱的节点外, 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

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尚应符合

ηc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级取1.4, 二级取1.2, 三级取1.1。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 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 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和1.15。底层柱纵向钢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从两个规范的规定可以看出: (1) 两个版本的规范都采用增大柱端弯矩的思想, 保证“强柱弱梁”的实现, 对底层柱和框支层的柱子给予了特别的重视。 (2) 与89规范相比, 01版的规范明显提高了墙柱弱梁的的弯矩增大系数ηc, 9度时及一级框架结构仍考虑框架梁的实际受弯承载力;其他情况, 弯矩增大系数ηc考虑了一定程度的超配钢筋和钢筋超强。因此, 如果继续沿用规范的设计思想, 需要研究的问题就应该为: (1) 弯矩增大系数是不是符合实际。 (2) 考虑的超配钢筋和钢筋超强作用是不是合理的。 (3) 有没有其他的设计思路可以尝试。

2.2 规范中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2.1 楼板刚度对框架内力计算的影响

《混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中, 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 应考虑楼板的影响。梁的近支座部分, 由于受负弯矩作用, 楼板受拉, 故其影响较小;在梁的跨中截面中, 由于受正弯矩作用, 楼板受压, 故其影响大。在计算中, 一般仍假定梁的惯性矩沿梁长不变。对现浇楼盖的梁, 中框架取I=2.0I0, 边框架取I=1.5I0;对装配整体式楼盖的梁, 中框架取I=1.5I0, 边框架取I=1.2I0;对装配式楼盖的梁, 则取I=I0。这里, I0为不考虑楼板影响时梁的惯性矩。事实上, 竖向荷载作用下, 如果考虑板的作用, 增大梁的惯性矩, 则框架中的梁柱结点转角就会同比例减小, 计算的柱端弯矩也会变小。水平荷载作用下, 考虑楼板对框架梁刚度的贡献后, 使结构的侧移刚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层间位移就会减小, 相应的柱端弯矩也就减小了。如果再考虑两个方向梁都得到了楼板的加强, 可以推测, 不论是竖向荷载作用、还是水平荷载作用, 或者二者同时作用。考虑楼板增强作用的柱端弯矩的电算结果都会比没有楼板的空框架小。因此, 从计算内力方面, 采用增大梁惯性矩的方法对设计“强柱弱梁”是没有帮助的。只是使计算的柱端弯矩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因此, 在计算内力时是否一定采用增大惯性矩的方法, 还值得认真反思。

2.2.2 关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问题

为了保证框架节点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考虑混凝土结构超静定的性质 (可以进行内力重分布) , 规范规定可以对重力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规范还认为, 这样将有利于“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实现。这样的观点略显牵强。因为, “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是针对罕遇地震的。罕遇地震发生时, 一般都是水平地震荷载组合其控制作用。此时针对竖向荷载下的梁端弯矩调幅究竟对“强柱弱梁”的作用需要认真评价。

2.3 板配筋对梁端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贡献

在3.1节中提到, 在进行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时, 考虑楼板对梁抗弯刚度的贡献。因此, 计算梁端弯矩时, 梁的抗弯刚度乘以不同的放大系数。但是, 《规范》又规定, 在框架梁截面设计时, 对于承受正弯矩的跨中截面, 考虑梁板的共同作用, 按T形截面设计, 以考虑翼缘中混凝土的受压作用。对承受负弯矩的梁端截面则根据梁的截面宽度按矩形截面设计。很明显, 梁端内力计算时考虑板的作用。而梁端截面设计时又不考虑板的作用。二者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 与跨中截面相同, 对于梁端截面也存在梁板共同作用的问题。只不过, 参与共同工作的是翼缘板中的钢筋。这样, 使梁的实际抗弯能力明显大于截面弯矩, 形成强梁。这个过程和设计“强柱”的途径是完全一样的。同时, 梁附近的板还有其他的计算配筋和构造配筋。使梁的抗弯承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因此, 在截面设计时, 梁端的抗弯承载力得到两次明显的加强。而现行规范并没有考虑这种情况。初步估计板内受拉钢筋可提高梁端截面的抗弯承载力30%。因此, 低估板内钢筋对梁抗震承载力的提高是汶川地震中产生“强梁弱柱”的主要原因。地震中, 无楼板的框架实现了“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持了这个观点。

3 建议

3.1 调整框架结构内力计算的模型

精细化计算表明, 框架结构板上的部分荷载直接传给了柱子, 而现在的计算则假定荷载传递路径为板→梁→柱。因此, 计算的梁端弯矩要实际情况大。这也是导致强梁的原因之一。

另外, 正确估计板配筋对梁端抗弯承载力的贡献, 这个途径比梁端弯矩调幅的理论依据要明确得多。

3.2 提高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水准

(1) 按中震时的内力进行截面设计。 (2) 对整个框架进行罕遇地震时层间位移角的验算。 (3) 对整个框架进行罕遇地震下, “强柱弱梁”破坏模式的验算。以现在的计算手段, 要进行这项工作是可行的。

在隔震结构设计中, 《抗震规范》规定, 对于隔震层以下结构 (包括地下室) 的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 应采用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内力进行。根据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倒塌的震害, 建议对框架结构底层柱子和框支层柱子按罕遇地震下的内力进行设计, 以保证这些构件在强震中的绝对安全。在我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 提高框架柱的抗震标准是可行的。

3.3 采用隔震技术化解“强柱弱梁”的困惑

对于底层有架空层、商住楼等建筑, 地震中, 底层柱子破坏严重, 但上部结构基本完好。为了保证上部结构完好的同时, 底层柱又不破坏。可以考虑一层柱顶加入叠层钢板橡胶支座, 将其设计成一层柱顶隔震结构。已有的振动台试验、实际结构的现场实测和设计经验均表明, 这种隔震结构可以在不影响原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 基本可以保证大震不坏或破坏很小。汶川地震中, 隔震结构的建造引起了广泛的认同。

3.4 将建筑物的顶部突出物设计成质量调谐阻尼系统

规范中, 是将顶部突出物的地震作用认为放大后, 进行设计的。但是, 顶部突出物的震害依然严重。因此, 这种设计方法是有局限的。本文建议, 如果将顶部突出物作为质量块, 在刚度突变处加入量弹簧阻尼系统不但可以抑制下部结构的振动, 还可以使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得到有效的控制。

摘要:总结了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的震害特点, 分析了现行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些局限, 提出了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框架结构,框架柱,地震,强柱弱梁,隔震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8年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图片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80~1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S].2001.

关于框架结构的小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传统高师钢琴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钢琴演奏技能。高师钢琴教学必须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四种新型的钢琴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钢琴教学模式;创新

一、 概述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构建起来的教学活动结结构框架和教学活动程序,是传播和沟通成功教学经验的重要纽带。目前,我国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大多强调对钢琴理论知识的填充式教学,过于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对心理、意念、情感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缺乏足够重视。

直接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过程缺少针对性和综合性,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连贯性、完整性和层次性,这种重教轻学的现象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建立和钢琴演奏技能的提高结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高师钢琴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秉承教学培养目标,在充分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精华的基础上,顺应当前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中的多元化、多层次、艺术化的教学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倡正确的师生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创造性学习。而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注重钢琴学科的技艺性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升高师钢琴教学的审美性,突出学生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从而在提高学生钢琴技艺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创新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 构建能够使学生钢琴演奏技术得到提高的教学模式

钢琴演奏技术是钢琴演奏者将音乐符号转变为声音的唯一手段,精湛的演奏技术是获得完美演奏艺术的前提条件。钢琴演奏技术包括手指技术、手腕技术和手臂技术等。手指作为与琴键直接接触的肢体部位,其技术水平尤为重要。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教师可构建划分学习程度—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演奏技术的钢琴教学模式。首先,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高低、手指机能的强弱、音乐思维灵活性的差异进行学习程度的划分;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教材。比如,有的学生手指笨拙,可通过训练前倚音和后倚音,来提高其手指的灵敏度。有的学生左手的弹奏较弱,可通过训练车尔尼二十四首钢琴左手练习曲,来提高其左手的弹奏技术。总之,经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必然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 构建能够使学生音乐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的教学模式

钢琴演奏不仅包括作曲家的一度创作,还包括演奏者的二度创作,甚至是三度创作。其中,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是基于作曲家的一度创作,并结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琴键的碰触,将无声的音乐符号具象化的艺术再创作过程。而三度创作是将音乐听觉转变为内心审美体验,并在感觉和知觉的共同作用下,对音乐作品本质产生再认识的过程。在钢琴演奏中,如果缺乏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所表达出的音乐必然是死板、空洞,缺乏艺术生命力和表现力的,也就无法产生审美体验,艺术审美价值也自然无从谈起。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教师可构建创建学习环境—创设学习情境—提高音乐感悟的钢琴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前布置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钢琴演奏家的精彩演绎,让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相互递进的学习环境下得到初步感悟;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出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背景及内涵的特定情境,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开展进一步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学生获得从理性认识向感性认识的升华,促进学生将演奏技术提升到演奏艺术的高度,使学生得到音乐感悟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 构建能够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钢琴演奏中,同样的乐曲不同演奏者的演绎差别很大,甚至可能有天壤之别,有的平淡乏味、有的悦耳动听、有的直抵灵魂。究其原因,主要是钢琴演奏者之间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感觉具有较大差距,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艺术处理存在着不同差异。高师钢琴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教师可构建设计问题—研究问题—研讨辩论—归纳总结的钢琴教学模式。首先,根据音乐作品为学生设计相应问题,比如,对音乐作品的曲式和结构进行分析。对音乐作品的引子、高潮、主题、副歌、尾声进行区分;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进行收集、探索与研究;之后,要求学生带着自己对问题的解答,参加分组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學生不仅会得到音乐知识的积累,还会得到音乐演奏技能和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 构建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钢琴演奏不仅是技术的呈现,更是艺术的表现。演奏者在作曲家音乐作品原谱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融入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赋予了音乐作品鲜活的艺术力与生命力。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艺术表现力。教师可构建指导模仿—发散思维—迁移创造的钢琴教学模式。首先,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模仿自己的演奏,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指导学生聆听、观赏、模仿钢琴家的精彩表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技术,还应启发引导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钢琴演奏中去;然后,可通过集体课、观摩课、音乐会、专题音乐讲座、学习汇报会等多种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观摩、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得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同时提高;最后,可引导学生做钢琴即兴演奏,及独立进行音乐作品创作和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音乐想象力。

参考文献

[1]胡枫.高师钢琴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艺术教育,2016(3):102103.

作者简介:刘海峰(1975—),女,吉林省延吉市人,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关于框架结构的小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对房屋建设和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底层框架结构逐步成为当前设计的重点,更是保证建筑工程在设计和应用中抗震性能和质量完整的关键。底层框架结构在当前房屋抗震设计中是不可忽视的设计方法。本文就当前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与浅述。

【关键词】框架;砌体;抗震

随着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中,人们对房屋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加,在房屋施工和设计的过程中,对其各个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和增加。地震作为近年来对房屋危害的主要形式,其在设计的过程中对房屋抗震性能要求不断的提高和增加。未经抗震设防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由于其在设计的过程中底层的纵横墙的数量与当前建筑施工设计中的不对称,造成其在设计过程中出现极大的转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由于底层的抗侧力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相对于来说较为薄弱,因此容易造成其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相对于第二层薄弱,结构将在底层率先屈服、进入弹塑 性状态,井将产生变形集中的现象。底层的率先破坏将危及整个房屋的安全。

1.房屋的平、立面布置应规则、对称

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各种地震灾害的认识不断加深,通过对历次震害调查说明,其在设计过程中对各种提醒和结构要求的不断复杂化和设置的不完善以及不合理,造成当前房屋抗震性能的不够和设计的不够合理和完善。对于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其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模式的不足使得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性能的不够,因此其在施工和设计的过程中对房屋的平、里面的对称和规格要求日益严格。即房屋体型宜简单、对称,在结构设计和布置的过程中对称的设置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房屋的整体性,降低由于地震作用下出现的各种扭转局面。

2.房屋的高度要限制、高宽比要适当

在唐山大地震中,未经抗震设防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破坏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底层没有设置为框架抗震体系。在震害较为严重的底层框架砖房中,底层为半框架沿街一 跨为框架另一跨为砖墙承重体系,底层为内框架体系以及底层大部分为框架体系而山墙与楼梯间墙处不设框架梁柱等。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和设计质量要求的日益增加,各种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要求日益增加和提高,通过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模型试验和一系列分析研究,深入的探讨和了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抗震性能和抗震方式,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措施和施工管理方式的前提和关键因素。增强过渡楼层和房屋整体抗震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对当前房屋在建设过程中其规则的制定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对房屋较为规则且沿竖向较为均匀和满足增强过渡搂层及房 屋整体抗震能力要求的;其房屋总层数和总高度可适当放宽。

(1)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檐口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 可从室外地面算起。

(2)上部砖房部分的层高,不宜超过3.6m。上部砖房部分横墙的间距大4.2m的房间面积在一层内大于该层总面积的1/4时为横墙较少,对于上部砖房部分横墙较少者房屋总高度应降低3.0m,总层数应减少一层。底層框架抗震墙砖房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应符合表2.2-2的要求。

3.第二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要控制

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弹性层间位移反应均匀和减少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 弹塑性变形集中,能够能够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弹性和弹塑性位移以及层间极限剪力系数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底层框架抗震砖房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范围为1.2~1.8。根据不同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强弱和既安全又经济的抗震设防原则,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第二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值在6度时不应大于3.0,在7度时不应大于2.5,在8度时不应大于2.0,在9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4.抗震墙的最大间距限值

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墙间距分为底层和上部砖房两部分,上部砖房备层的横墙间距要求应和多层砖房的要求一样;底层框架抗震墙部分,由于上面几层的地震作用要通过底层的楼盖传至底层抗震墙,楼盖产生的水平变形将比一般框架抗震墙房屋分层传递地震作用的楼盖水平变形要大。因此,在相同变形限制条件下,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底层抗震墙的间距要比框架--抗震墙的间距要小一些。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层框架抗震墙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变形、耗能能力,而上部砖房部分的,变形和耗能能力相对比较差。为了避免底层过多强于上部砖房的抗震能力。

5.底层钢筋砼抗震墙的高宽比

在实际工程中,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层钢筋砼墙的高宽比往往小于1.0, 通常把高宽比小于l的钢筋砼墙称为低矮墙。

高宽比小于1.0的低矮钢筋砼墙是以受剪为主,由剪力引起的斜裂缝控制其受力性能, 其破坏状态为剪切破坏。结合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中的底层钢筋砼墙为带边框的钢筋硷低矮墙的特点,文献2进行了带边框开竖缝钢筋砼低矮墙的试验和分折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放入砂浆板和钢筋砼板的带竖缝钢筋砼墙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整体钢筋砼低矮抗震墙,这 种开竖缝的抗震墙具有弹性刚度较大,后期刚度较稳定,达到最大荷载后,其承载力没有明显降低,其变形能力和耗能力有较大提高,达到了改善低矮墙抗震性能的目的。

6.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结构体系

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层受力比较复杂,而底层的严重破坏将危及整个房屋的安全,加上地震倾覆力矩对框架柱产生的附加轴力使得框架柱的变形能力有所降低等因素,对底层的抗震结构体系的要求应更高一些。

(1)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层应设置为纵、横向的双框架体系,避免一个方向为框架、 另一个方向为连续梁的体系。这主要是由于地震作用在水平上是两个方向的。一个方向为连 续梁体系则不能发挥框架体系的作用,则该方向的抗震能力要降低比较多。同时,也不应设 置为半框架体系或山墙和楼梯间轴线为构造柱圈梁约束砖抗震墙的状况。这是由于底层的地震剪力按各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分配,半框架体系或山墙为构造柱、圈梁约束的砖抗震墙体系中,砖墙较框架的抗侧力刚度大得多,在地震作用下,砖墙先开裂和肢坏,加上砖墙的变形能力较框架要差得多,会形成砖墙构件先退出工作,导致加重半框架或部分框架的破坏。

(2)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层应设置为框架抗震墙体系。在6、7区底层为小型商店时, 其抗震墙可为框架填充墙;当底层的砖填充墙较少时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砼抗震墙,在8、9度时,均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砼抗震墙,使底层形成具有二道防线的框架抗震墙体系,有利于提高底层的抗震能力。

7.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房屋抗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设计过程中综合当前社会技术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与设计是提高和保证设计质量的关键,更是当前房屋质量设计的主要要求。

关于框架结构的小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常用于7层以下的普通多层住宅

优点:造价低,施工简单快捷。

缺点:不适合复杂的建筑形式,层高、房间大小等构造要求严格,抗震能力稍弱。

2. 混凝土梁柱承重,叫做框架结构

常用于10层以下的多层公共建筑,比如办公楼,商场等。在非地震区也用于高层建筑。

优点:室内空间大,可以满足复杂的建筑形式,抗震能力稍强。房间隔墙可以随意拆改。

缺点:框架柱尺寸过大,不适合民用住宅。在地震区很难超过7层。

3. 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墙承重,叫做剪力墙结构

常用于普通高层住宅,和房型非常复杂的多层洋房和别墅。

优点:承重结构为片状的混凝土墙体,房间不见柱子的棱角,比框架结构更适合用于住宅。混凝土墙体的抗震能力最强,房屋安全度很高。

缺点:混凝土用量多,自重大,总高度通常无法超过150m。混凝土墙体为高强度承重墙体,房间不能拆改。

4. 框架结构掺加部分混凝土墙,叫做框架剪力墙结构

常用于高层的办公楼、商场和酒店。

优点:室内空间的使用以及房间隔墙的拆改,和框架结构一样灵活多变。抗震性能与纯剪力墙结构一样坚固。

关于框架结构的小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UDL在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3、趋利避害 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优化收入分配的挑战

4、山西省人社厅: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5、基于城市化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路径研究

6、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7、探析中职机械专业工匠精神的培养

8、安陆市“送技下乡” 助力群众增收等

9、不断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10、营口市鲅鱼圈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

1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2、高职院校对接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优势及对策

13、中职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践研究

14、物化型技术进步对异质性劳动就业存在偏向吗?

1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研究

16、论教师在兽医实习课上的作用

17、江川县总工会:提升技能促就业

18、对高校扩招下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浅析

19、汽车营销技能大赛促进选手就业能力提升分析

20、《关于做好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问答

21、技工类院校技能竞赛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研究

22、试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地区高职涉农专业师资队伍的构建

23、论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在职业类院校中的应用

24、浅谈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25、通过建立考证的资助体系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职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26、通化:举办“通化大姐” 家庭服务技能培训班

27、北疆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8、呼伦贝尔市莫旗 技能培训拓宽就业路

29、基于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软技能教育思考

30、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

31、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2、技能大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促进就业的思考

33、开展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34、流通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35、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兴趣化教学初探

36、“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职业竞争力为主线”的康复治疗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7、新常态下高职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8、济宁市微山县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促进退养渔湖民就业创业

39、浅析中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

4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41、抓好就业技能培训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42、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房地产专业教学改革

43、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路径研究

44、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45、高职院校青少年学生风范研究

46、美国CTE与成人教育就业力评估的实践及启示

47、基于技能大赛的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思考

48、高校应届毕业生衔接式岗前培训

49、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上一篇:会展搭建商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社会管理学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