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

2023-09-18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1篇

社会消费一般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中期时段进入以消费为最终目的的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消费中, 当代影像艺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化着, 人们的心理变化以及社会行为都会受到消费物质的影响。商品生产者会以最有效的手段, 最大程度地销售影像艺术作品, 以此来获取最高的利润, 这也是社会消费的基本特征之一。当人类社会进入消费社会时, 影像艺术家的艺术表达形式以及艺术理念也随之改变, 这些显著的变化也引起了艺术界人士的关注与深刻研究。

二、影像艺术基本概念

影像艺术内容较为广泛, 其包括有图片、影像、新媒体艺术等等。影像艺术主要是通过摄影机摄像而来的, 摄影机会通过光学将景物聚集到摄像器上, 而后经过光电转换作用把景物变成视屏信号, 而这个视屏信号会通过一系列的转换变成图像, 这一过程就是摄像的过程, 也是影像艺术形成的过程。许多影像艺术品的制作过程中, 符号化的表达方法也成为当代艺术家展现社会生活与社会本质的手段之一, 影像艺术作品中促进社会消费的种类逐渐增多, 其实影像艺术的实质是社会的表面现象, 是社会消费与我们之间的传播交流媒介。

三、社会消费催生影像艺术

当代影像艺术作品因为来源于当代社会, 是艺术家对当代社会认识和感受的一种表达, 所以被称之为“当代”。当代的影像艺术作品可与当代大众进行交流, 而当代的影像艺术也只有在当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下才能够被深刻感悟与深层理解。波普艺术是社会消费的第一次图像展现, 因此当论及社会消费与当代影像艺术的互动关系时, 波普艺术是无法避及的。波普艺术最先出现于西方, 是西方社会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20世纪末期, 中国进入消费社会, 波普艺术也逐渐被引入中国, 中国也因此产生了与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中国式波普艺术, 并且深刻影响了大批中国艺术界的人士, 中国波普艺术是中国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催生的产物, 是中国艺术家运用西方波普艺术的语言表达形式, 对中国的文化消费、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总之, 社会消费的不断提高, 为影像艺术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影像艺术促进社会消费的增长

1、影像艺术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及成长

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以及成长, 这是因为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因此, 当代影像艺术的不断发展终将会促使社会相关事业的发展。比如美国的运动鞋耐克, 其品牌商标是一个类似对号的标志, 而这个标志也成为运动鞋领域生产者的一个发展目标, 这也是影像艺术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由此发展的衣服, 书包等等耐克品牌的产业相继出现, 并且都发展良好且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快手是一个视频软件, 其中包含了大量不同种类的摄像作品, 其也是因为影像艺术的发展所带动发展的。爱剪辑也是一个因为影像艺术而发展起来的视频软件,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剪辑视频, 爱剪辑软件也因此发展较快, 获得了广阔的市场。当代影像艺术的种类诸多, 当代影像作品类型也数不胜数, 因此, 在众多的影像艺术作品中, 商家会发掘发展商机, 进而生产相关产品, 壮大相关产业。

2、影像艺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是指人们进行社会生产的能力大小, 是人们进行精神生产以及物质生产时的基本条件。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会促使许多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出现、壮大, 因此, 当社会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产业被建立和发展时, 社会劳动生产率会得到提高, 生产效率会提升, 其社会生产力会随之增加。当影像艺术的产业生产者发现市场发展机会时, 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生产数量, 以此来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 实现供求平衡的目标。市场上的生产前景良好时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所以, 当代影像艺术的健康发展, 对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增加提供了前提条件。

3、影像艺术刺激消费, 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生产刺激消费, 拉动消费经济的增长。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进而能够刺激社会的整体消费, 提升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当影像艺术所产生的艺术作品引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时, 消费者会对其进行购买, 进而产生消费, 长此以往, 商品生产者会根据社会消费需求以及大众的消费趋势来生产影像艺术作品, 只为能够符合大众的消费眼光, 获得最大程度的销售利润。火山拍照视频软件也是影像艺术发展带动起来的产业, 因火山视频独特的影像艺术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以此带动火山视频软件的消费量。社会整体会因为这种发展模式而增加消费点与消费水平, 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五、总结

本文主要从社会消费与当代影像艺术的关联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消费文化与影像艺术显示了当代艺术的特点与优点。传统的艺术与影像艺术及消费社会的互动相比较之下, 突出的特点在于能够给人强烈的真实感, 只因其具有清晰的细节表现以及逼真的现代感, 这是任何艺术表达形式所无法具备的。社会消费催生了影像艺术, 当代影像艺术促进了社会消费的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当代影像艺术是一门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艺术, 但艺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其中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及改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当代影像艺术这种新颖的模式逐渐冲击着传统的艺术形式, 并以一种大众化的流行姿态获得大众喜爱。摄影作为当代一种新式的影像艺术传播媒介, 成为许多艺术家表达内心想法与写作理念的方式之一。本文结合社会消费的市场背景来探究当代影像艺术与社会消费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及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 为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当代影像艺术,社会消费,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 郑国强, 刘露, 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J/OL].艺术科技, :15-20+32+127 (2017-11-17) .

[2] 蓝江.戏剧与真理的重生——巴迪欧的戏剧理论简论[J/OL].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04) :1-8 (2017-09-30) .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2篇

[摘 要]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保障党内政治生活取得实效、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绩的内在动力。深入研究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战略意义、核心要素、现实问题以及拓展路径等基本问题,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内在机理及必然选择。

[关键词]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基本问题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实践抓手和重要依托。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从内涵上看,主要指构建一种有利于激发党员自身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党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也可以说成是激发党员参与活动能力的激励机制。构建这一机制主要致力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而形成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挖掘新时代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时代价值,进一步明确党员作为参与主体、实践主体以及塑造主体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并推动其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实践意义。鉴于此,构建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动力机制对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十分必要。

一、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战略意义

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地生根、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拓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以及党员主体地位理论在当代实践价值的重要方面,同时,对于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具有实践意义,对于党的建设也具有战略意义。

(一)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要求的必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97年的奋斗实践中持续保持自身活力,一个重要的密码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具体体现为“广大党员具有广泛的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得到了党规党纪的保障”[1]等诸多形式的党内政治生活实践。随着时代变迁及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时调整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基本内容则成为不断激发党员参与活力、凝聚党内团结力量、保持整个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经验。

党内法规不仅是适应时代需要,更是实践的产物。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宣示了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历史关键阶段,必须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挺在前面,着力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2]等问题,必须遵循一系列有助于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走向现代化、有助于中国共产党转变为更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执政党的重要准则。这些重要准则对于中国共产党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以及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历史使命是重要的政治保证,关系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的具体成效。

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要求必须要从党的最细小的细胞抓起。只有充分發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所在的党支部、党组织、乃至整个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实质性地提升。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就是要致力于激发党员个体从讲政治的高度,通过积极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升政党的战斗力、组织力、凝聚力、进化力。

(二)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生机活力的保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进程。现阶段,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关系着党的形象和政治生命。

全面从严治党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3]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的逻辑起点和重要依托。

基于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践迫切性及历史必然性,更加凸显了党员个体切实参与到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之中并积极发挥作用的重要性。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对于进一步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避免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庸俗化、平淡化等不良倾向,提升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能力、自我净化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也进一步证实“离开党员这个主体,党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4]这一基本判断是准确无误的。

(三)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实现的必然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伟大梦想能否成真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致力于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思想过硬、能力过硬、永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依托有效的动力机制将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升党员自身坚定党性原则、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践行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实践。

积极构建起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动力机制,发挥党内政治生活政治大熔炉的作用,补足党员的精神之钙、夯实理想信仰之基。无论是在战争年代、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积极性都决定了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由此,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与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只有通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才能起到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塑造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效果,由此,才能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核心要素

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且是一个需要通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的过程。构建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动力机制要致力于激发党员参与活力、热情,围绕一系列核心要素进行顶层设计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文重点考察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构建依据、构建原则、主要内容、发展动力等几个主要方面。

1.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构建依据

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必须遵循基本的依据,从理论层面看,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当代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传承。从实践层面看,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无论是贯彻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还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纵深延展,以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若干实践中历练党员都更具时代意蕴;从党内政治生活存在问题的维度看,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不仅是破解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现实困境和难题的活力剂,还是激发党员个体意识,增强党性意识和宗旨的基本路径。

2.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构建原则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制度建设将逐渐健全,全面深化改革领域范围将逐渐深入,这些新实践越来越要求提高中国共产党自身体制机制的现代化程度,由此,在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合理的构建原则。

一是要遵循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构建原则。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首先要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各种类型政党相关方面的先进建设经验并结合国情以及现阶段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趋势来塑造构建原则,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在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构建中的指导作用;二是要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构建原则。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构建该机制时必须要基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现有理论、积极创新理论、推动实践发展,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定位准确该机制的内涵和外延;三是要遵循问题导向和内在动力相统一的构建原则。破解党内政治生活现存问题,着眼于增强其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始终是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实践抓手,由此,在构建该机制时必须要坚持明确的问题导向的同时,明确该机制后续发展的内动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3.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主要范畴

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应该包括一定的范畴,例如包括机制主体、基本环节、基本功能、监督反馈后续保障等主要范畴,用以廓清其功能和作用,这对于整个机制的顺畅运转非常必要。主要范畴一:机制主体。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必须要明确的第一个范畴就是机制主体,该机制的主体就是实际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党员个体。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平淡化、庸俗化等问题,都与未能明确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的主体地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首先要明确主体是党员,党员是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不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主要范畴二:基本环节。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要在党内法规的规定范围之内,并且逐渐地趋于规范化。当前,必须要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个重要党内法规的规定下,进一步规约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环节。主要范畴三:基本功能。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党员的权利,包括知情权、表达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建设方式进一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

4.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发展动力

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推进的必然要求。如何建立动力机制推动党员真正愿意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确是必须要下功夫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动力来源主要基于几个方面:

一是党内法规体系呈现出不断完善的趋势。近几年来,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融合,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建设层面呈现出逐渐推进的趋势,基本形成了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全覆盖”框架体系。这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按照既定规则去“完善组织制度、划出纪律红线、加强监督执纪、着力选贤任能”[5],这为净化党员所在组织的政治生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提升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热情。二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展、不断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面貌和形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动了真格、根本纠正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局面,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使党得到了革命性的锻造并且焕发了新生力量。这些都对党员个体有极大的正向的激励,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实干担当的品格,有利于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之中。三是逐渐重视党内政治文化作用在塑造现代化政党层面的作用。一个政党应该有灵魂。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进一步阐明政党发展的基本路径、进一步彰显其所遵循的价值导向,不断维护政党的肌体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对于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时代性、战斗性具有引领作用。当前,随著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以及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合力作用将进一步明晰,对于进一步净化、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实现党员明确自身定位、树立健康向上的党员意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

倡导并坚持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及阶段性胜利的重要经验,是传承列宁党建思想精髓、保持党员活力、永葆政党先进性的内在动力。随着新时代到来以及党承担的使命的接续,迫切要求进一步开展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以及相关机制建设等实践。

在实践中,部分地方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了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相应探索,例如,有的将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和互联网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智慧党建,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总体看来,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去认知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实践,还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

1.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必要性认知程度不足

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入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作为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党内事务和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党员而言,其政治本色能否通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地激发出来已然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筹码。

实践中,由于在党的建设层面,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方式、作用、功能、核心要素等相关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上还存在粗线条甚至是缺项的状态,明显折射出各地各级党组织在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构建这一基本问题上存在认知参差不齐,未能达到应有的力度等问题,进而影响到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得到历练的成效,也存在不同程度上差异。

2.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理论阐释不深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并且取得辉煌的成就,与我们党对于党的建设在理论层面的挖掘、阐释和创新是分不开的。但是,必须客观地认识到,党的建设在理论阐释层面需要进一步推进、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很大,尤其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背景下,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作出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阐释是一个必然趋势。

正如上面论述的那样,对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做出必要的理论阐释是迫切的,这也恰恰说明了这一机制建设进程中存在的“软肋”,例如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支撑理论匮乏、话语体系建设滞后、阐释力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客观上进一步削弱了该机制对于党员的吸引力、威慑力、管理力以及引导力等等,造成了党员对于党组织认同感的严重缺失,甚至造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等消极影响。由此,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不应被单单看成是机制建设,它更是影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展的基础环节和建设之基。但当前无论是在推进党建科学化理论化层面上还是在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等具体实践上,还是需要进一步地深化和拓展,尤其是加深理论阐释。

3.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创新实践不足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一直是党的历史上优良的传统,也是保障党坚持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等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必须要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下重新被审视。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一个又一个新的实践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对于党内政治生活机制建设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现实新要求。

不同的时代主题要求处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观念的党员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等大原则的前提下,还必须要将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学习、生活、工作、思维等一切实践活动中去。当前,快速变化的实践对于执政党能力、自身建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越发暴露出来党内政治生活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庸俗化、形式化、平淡化等,这些问题实质上折射出党员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时积极性不足,创造性未能充分激发等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党员和党内政治生活之间建立起来的动力机制缺乏实践的创新性,未能有效地激发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热情,削减了其功效、挫伤了党员的热情。

4.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相关保障不完善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建设起来的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长期的执政历程中,不断提升党员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养必须依靠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对于历练党的队伍和党员个体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保障的不完善进而影响党员的参与程度。

具体来说,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相关保障仍然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员对于《党章》中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规定以及对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相关规定的把握和理解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未能认识到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第二,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评价考核体系未建设起来。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需要党员愿意参与其中,提升参与的热情,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不断规范。但实践中,保障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有效果、出实效的评价考核体系还是相对欠缺的。第三,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对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保障度不足。优良的政治生态以及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对于偏离党内政治生活初衷将起到纠正作用,对于弱化党内政治生活功能的思想和行为将起到抵制作用。近年来,党的建设存在的“宽松软”问题与部分地区甚至全国各个层面的政治生态遭到破坏有直接的关联;党内存在的“圈子文化”、两面人、价值导向、是非观念错乱的现象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缺失、不足有密切的关联。不置可否,政治生态以及政治文化建设上发力不狠、力度不足的情况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保障作用不足是有一定影响的。只有将政治生态以及政治文化建设内嵌到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之中,才能形成內在的推动力。

四、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实践路径

党内政治生活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做实做细的重要保障。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就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动力和人员支持。蓝图既定,党员是关键因素,越是到关键时刻就越需要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是要求党员发挥攻坚克难的意识,由此,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尤为必要和迫切。

1.进一步细化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可操作性、提升党员的知晓度和参与热情

随着时代发展,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应越加体现出以党员为根本的基本属性,越来越体现出人文关怀以及应有温度,越发彰显党员的政治本色。由此,提升党员对于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视程度应该着眼于进一步细化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提升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员愿意参与,在其中得到思想净化和本领历练。

第一,做好党内法规之间衔接,进一步明确并保障党员在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进一步细化了《党章》中关于党员的权利的规定,尤其在党内政治生活领域做出了相对细化的规定,在实践中,必须要做好不同位阶的党内法规之间的衔接,明确权利和义务边界,使党员在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更加有底气。

第二,保持党内法规适应时代发展的动态性,进一步落实党建的新要求,提升党员认同感。一个先进的政党必然主动回应时代之问,自觉使其自身成为引领时代的先进整体。政党的先进性必然会激发起党员认同党员身份的荣誉感、遵循正确的党内政治生活方式和准则,由此,必须致力于提升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之间的契合程度,不断落实党建的新要求。

第三,制定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配套的规定,进一步指导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实践。当前,制定更加细致的配套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规定来指导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实践是迫切的,进而划清边界,规范行为,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功能,有效增强“四个意识”,维护中央权威。

2.推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理论阐释以及话语体系建设工程,提升理论吸引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尤其要在理论阐述层面说得通。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考验,迫切要求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由此,夯实党内政治生活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起点的理论阐释力度,推进话语体系建设已成为关键。

第一,构建围绕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以及党内政治文化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党内政治生活与政治生态以及党内政治文化三者是一个统一的、同向的体系。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净化政治生态、孕育积极党内政治文化的动力源;政治生态的优良需要依托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以及健康积极的政治文化得以获得;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得以开展、政治生态得以形成的价值指引。由此可见,三者具有统一性和同向性的特征。依据于此,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理论阐释以及话语体系构建不能脱离开政治生态以及党内政治文化,应该围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话语体系。

第二,在阐释清楚党内政治生活与全面从严治党联系基础上构建话语体系。任何的话语体系的构建都是要阐述清楚问题、指导实践,党内政治生活相关话语体系也是如此。基于此,要深刻阐述党内政治生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需要将其放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去认知,也就是要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将党内政治生活的内涵、外延、必要性、两者关联等要素阐释清楚。

第三,在阐述清楚党员与党内政治生活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话语体系。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力和鲜活性都来源于党员积极地参与行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既是政治纪律的集中体现,又是不断历练党性,提升自我政治认同的必要途径。两者结合得越紧密,越能发挥出应有作用。只有党员切实参与到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去,才能进一步深刻获取到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动力,进而激发党员愿参与、能参与、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不断走向规范、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各项任务的落实,形成良好的互动。

通过以上几个层面,进一步廓清党内政治生活理论阐释和话语体系,为开展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3.从多个渠道和途径大力探索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在实践层面上的创新

要实现团结党员、提升整个队伍的战斗性、革新性等目标,必须要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层面下功夫。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实践就是拓展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重要领域。积极探索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实践,尤其是创新型实践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探索、经验积累非常必要。

第一,总结以往良好经验实践为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提供遵循基础。党员以往的任何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成功实践,都是完成感受、認知、参与、实践等一系列环节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得到的历练越正向,党性意识、理想信念越发坚定。由此,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时,必须要积极吸收借鉴以往实践中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实践经验,并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承。

第二,积极搭建平台,推动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拓展新的实践领域。实践发展不仅包括时代主题的转化、时代精神的创新,还涉及到人的观念的明显变化。由此,如何在一系列新的实践背景下、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新时代目标和使命的呼唤下,激发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是迫切而必要的。针对当前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创新性不足等问题,第一,要致力于搭建历练能力的平台,切实提升党员的参与荣誉感。具体来说,党组织针对明确主题,设计以党员个体为主体的,有特色的活动。例如,涉及以提升党内政治生活实效性为主体的微讲座、微演讲以及主题宣讲等等;第二,要搭建激发党员严格自身要求的平台,提升党员政治能力素质。具体来说,要进一步制定明确责任到人的党内政治生活实施细则以及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升党员认知。

第三,对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实现“全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互联网+党建的相关实践已经开始探索,这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也将产生积极的借鉴。大数据云计算提供的大量数据支撑以及分析计算等技术,对于提升党员参与到具体的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非常有裨益,如提供在线学习、参与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制度等方面都有明显体现。

4.积极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相关保障

针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相关保障仍然处于不完善的状态,相关保障层面也必须不断地完善,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和党员发展需求,进而形成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和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产生积极的实践效应。

第一,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将党内法规分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七类。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相对于党章、准则、条例来讲,是对于党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做出的具体规定。在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中,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对于实践中积极地推动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评价考核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对于监督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效果是不可或缺的要件。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既要立足于“实、细、效”,又要围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指向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两者不能偏废,不能脱节。一是考核评价体系要突出切实性、避免形式化。建立考核体系就是要将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应有的状态、热情激发出来,并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政治塑造和历练,不断提升党员思想层级。由此,考核体系必须要避免形式化,要突出“实”,真正让每一位党员得到历练、得到提升;二是考核评价体系要突出精细化、避免粗线条。围绕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就不能不关注考核评价体系的精细化,要关注党的最小细胞党员的政治坚定性和思想过硬性,这对于最终目标的实现是重要保障。三是考核评价体系要突出效用性、避免无收获。党员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一方面要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另一方面要在党内形成一种遵守政治约定的良好氛围,进而使党员得到教育、获得收获。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要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相关规定,将其中的主旨内容融入到制定合理的标准中,在党员经受考核过程中深刻把握准则的精髓。

第三,积极开展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形成对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氛围保障。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与党内政治文化在理论层面上具有内在关联性。在实践层面看,积极开展净化政治生态以及构建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和氛围保障。一方面,政治生态的不断净化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体现出氛围支撑保障。政治生态包含政风党风社会风气等层面,是一个地区、部门政治的风向标。不良的政治生态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将产生重要的冲击,尤其会挫伤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积极性;另一方面,政治文化是党的建设走向的基本指导、是党的建设的价值指向。有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党建设状况。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对于历练出进取、坚韧的政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长期不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一个政党的肌体就会从内部开始被腐蚀,党员的价值观被扭曲、认识不清醒等情形出现,甚至在黨内政治生活方面出现“圈子文化”、两面人等现象,最终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起不到正向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改伟.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问题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6).

[2]樊金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J]学习论坛,2017,?穴1?雪.

[3]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EB/OL].http?押//cpc.people.com.cn/n1/2017/0103/c64094-28995008.html

[4]刘勇.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专家称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将实现全覆盖[EB/OL].http?押//www.china.com.cn/19da/2017-10/23/content_41777136.htm

责任编辑 彭 坤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3篇

理性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概念, 根源于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和古希腊哲学, 日后形成了理性主义传统。古希腊早期哲学肩负着自然科学的功能——认识和解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引起学者发问的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及变化为何, 即本体论哲学。如巴门尼德的“存在”、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数”的原则以及作为世界根本规律的“罗格斯”, 自然哲学家将他们对于自然的理智认识形式化为客观原则, “在自然界杂多现象中, 找出一个统摄一切的原则或元素”[1]。继而, 综合不同现象的归纳思想探、索其一般性本质的分析方法逐步凝练成西方哲学中的理性概念——即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变化的一般性规律、组成或构成事物的一般性内容或结构以及人的认识和知识的一般性原则。

到希腊时期, 自然哲学的本体论研究成果被带入当时的道德哲学。从自然哲学发端的理性原则, 经苏格拉底进入了伦理学领域, 他最先把理论家的视野带回到人的生活领域, 将人的活动的原因解释为一种目的论——但是这种目的论并没有脱离理性, 即使他反对以机械观点解释人的活动的原因, 但目的作为人的活动的原因仍然要服从神的合理性的安排, “整个自然界都被安排成一个以人为目的的系统, 人则是以认识神作为其最终目的”[2]。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形式”为事物存在的本质, 并引入了灵魂概念以解决知识可能性的问题。最终, 亚里士多德将存在确立为第一哲学。我们可以“在好多意义上说一个件东西‘有’, 但是一切‘有’的东西都与一个中心点发生关系:这个中心点是一种确定的东西, 说它‘有’是毫无歧义的”[3], 在其名为“后物理学”的篇章中, 存在被表述为“某些东西, 我们说它‘有’是因为他们是实体”[3]。“实体”作为存在的指称成为抽象概念即逻辑意义上的科学知识。

自此, 以自然科学或物理学知识规定实在的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中理性的思想基础, 在日后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理性主义传统。理性主义基于理性概念的范畴, 在考察实在时进一步将理性的一般性发展为超越性, 这种超越性要求人们放弃直接的感觉经验, 在囊括一切感觉经验的世界之上建立一个“本质世界”, 呈现出将现实世界理想化的特征;视事物为一种理智的知识形态。

二、理性主义与其技艺观

技艺, 作为一个现代汉语的合成词, 由“技术”和“艺术”组合而成。其一“技术”的涵义同等于现代英文“technology”, 具体内涵有二:一是指与个人实践相关的技巧、技能和技法;二是在活动和行动中的方法、手法和途径。且技艺概念中的“技术”是指强调手工业活动中的人本身的技能或能力, 并不严格地与工业化之后的“技术”概念相同;其二“艺术”是直译外文“art”而来的称谓, 是近代以来对于各门类艺术和传统手工业技术的统称。在希腊时期艺术与技术概念之间不存在区分, 没有现代语意上的差别, “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艺术’, 音乐, 雕刻, 图画, 诗歌之类是‘艺术’手工业, 农业, 医药, 骑射, 烹调之类也还是‘艺术’”[1]。理性主义的技艺观秉承由自然哲学而来的理性精神, 不论是感性的活动还是理性的思考, 理性精神都要求人的活动要像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一般呈现某种规则或表达某种知识。

这种理性的精神需求和知识需求形成了理性主义的技艺观, 表现出理性主义者轻视感性世界的趋势或趣。理性主义技艺观中, 本体论的极低地位是大部分技艺被轻视的首要因素。哲学沉思作为追求理智“实在”的活动被学者所追求;技艺作为改变感性事物形式的活动, 因其沉溺于感性世界, 其所追求的不是真理而被纳入了存在地位较低的行列, 如柏拉图的“艺术模仿说”。

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没有在技艺中区分出技术与艺术, 但当时的技艺与现代的技艺概念内涵上存在差异。理性主义以理智认识为核心, 某些现今意义上的技艺活动因其具有理性的认识功能而具有较高地位, 如音乐作为“数”的解读或体现, 使音乐具有一种理智的认识功能, 因而具有较高的地位。再者就是技艺的功能或技术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希腊时期的伦理学与道德哲学在探讨什么是好的生活这一根本问题时, 引入了目的论——即人的活动与事物的运动变化一样不仅有原因的而且是有目的的。但从物理学出发研究事物运动变化的目的是从事物内部探求原因的, 而作为教育、学习意义的手段, 技艺的目的是从外部的社会功能方面进行分析的。技艺在模仿在认识“真理”的情况下才能作为表现“美”的技艺, 此即对于善的——完满的目的追求。典型如柏拉图讨论艺术合理性的问题, 认为荷马以后的诗歌和文艺“给人的不是真理”, 对人发生“伤风败俗的影响”[1], 理性的技艺观把诗歌排除在外。

综合以上分析, 理性主义技艺观的产生和发展有如下基本因素:一是理性主义的本质世界为其技艺观打下的本体论基础;二是由理性主义本体论以及认识论决定了技艺在本体论的地位不高;三是就社会功能而言, 理性主义者认为技艺活动的目的是外在的。此间显明地揭示出一个问题, 即以目的性质为根据的标准是一种人文意义上的标准, 但是理性主义却拒斥这种人文意义, 反而认为最有意义的活动是静观真理的活动, 人的技艺活动在生活中显得不够称道。

三、近代兴起的技术哲学

近代以来, 作为西方传统主流的理性主义受到了巨大冲击, 首当其冲的便是理性概念。如以培根和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者抨击了理性主义的普遍性、康德从理性的独断论中惊醒并反思了知识和道德的根源。近代哲学家重新审视人的问题时, 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都重新得到考察。启蒙运动作为人本思想的发端, 颠覆了理性主义的自然观, 高扬了人的自主性, “自然”不再具有传统理性主义者所言超越性的意义, 反而成为了可经人手“加工、拷问”出来的现实性。

继而, 本体论哲学所规定的感性活动重新引学者的重视。近代哲学家的探索让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技术在理性传统中的历史性缺席——“在历史中出现的技术早于科学, 但是在哲学中却一直缺席。”[7]。对于物的审视, 理性主义以内在的目的和动力为标准来区分自然物和人工物、鉴定技艺, 并因技艺所指向的目标缺乏这种内在的目的和动力而对其持贬义态度。如亚里士多德从人的活动中区分出“制造”和“行动、从事”[7]。“制造”和“从事”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目标是一个不同于制造活动的对象——制造的目的是外在的;后者却是圆满的行动本身——从事行动的目的是内在的。但是在当代, 理性原则受到冲击后, 技术和艺术各自发展并自成体系, 但其定义反而变得模糊了。由于经验的相对性对理性主义的定义方法及其有效性推论产生了冲击, 理性与经验表现出无法弥合的趋势, 大多近代哲学家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这也被理论家称之为理性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的对立。

技术作为一个新近的哲学纲领, 米切姆将其定义为“对于人的制造和使用人工物的活动的反思”[7], 技术哲学研究的范围限定于实际生活或应用的领域。有两种不同意义的研究对象:一是指向作为客体的人工物;二是指向作为主体的人。因启蒙运动后, 我们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生活首先不再是亚里士多德那种意义上的行动, 而是制造。相较于理性的独断构想, 生存环境的实际建构对人而言更为重要。近代以来, 科学和技术的密切结合形成了工业革命, “自然”不再具有理性主义的超越性, 而是经科学和技术活动“拷问”出来的现实性, 理性主义由“一”来规定“多”的本体结构失效了。

米切姆把技术哲学的理论根源分为两个主要传统。一者为工程学传统, 其理论者坚持的是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一者为人文主义传统, 其理论者坚持的是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其中, 前者以技术为哲学研究中的主体, 是“技术专家或工程师精心创立的一种技术的哲学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 ”;后者以技术为哲学研究中的客体, “是哲学家把技术当做专门反思的主题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7]。

至今, 技术哲学已经有数十年的学科历史, 菲利普·布瑞在总结的学科发展历程时, 将技术哲学的历史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此阶段为经典技术哲学, 以坚持人文主义传统的理论家为主, 如海德格尔、赫伯特·马尔库塞、雅克·吕埃尔等。他们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对于科学技术的乐观依赖是错误的, 诸多现代性问题因现代技术而起;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 这一阶段是技术哲学的理论逐步成熟后, 哲学家们对于前一阶段的理论的反思, 这一阶段呈现出技术哲学自身的转向, 认为第一阶段时期的理论家对于技术的批判是悲观主义的, 技术哲学呈现出过于广义的特征, 人文主义传统的技术哲学对技术概念的分析缺乏具体内容, 呈现出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特征;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至今, 技术哲学经由第二阶段的反思, 将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逐渐细化:技术的定义问题不再单独地交给哲学家, 要纳入技术专家、工程师的考察;技术的目的、性质以及后果等诸多问题则应被分属于不同领域。可以说, 技术哲学最初作为应用问题被纳入哲学家的视野中是人们对于理性主义宰治人类生活的反思, 经过发展后它不仅可以作为新近的哲学纲领, 而且呈现出可以作为哲学体系出现的新的趋势。

四、以技术哲学展望理性困境的突破

技术哲学综合了多方面的维度, 从更广义的角度反思技术。不仅从形而上学问题中分析技术作为客体、过程、知识或意志等本体论思想, 还从伦理学出发, 分析技术与劳动、文化、价值和环境等问题。技术哲学能否作为对于理性主义困境的突破仍需要更多努力。对于理性这一西方哲学的传统, 还需要考察更多非理性的内容, 如意志、存在主义等非理性内容的内核仍然是符合理性逻辑的, 所以技术哲学需要纳入更多非西方传统的内容和成果。对此, 邓晓芒认为“西方哲学长久停留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感觉轮和先验论的对立, 有时候这两种观点又交织为观念论和实在论, 唯名论和唯实论, 经验论和唯理论。这类划分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英美经验主义和大陆思辨哲学。”[10]我们学习西方哲学时经常忽略一个维度即“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若技术哲学仅仅在某一具体方面成为“技术哲学”, 那就不可成为哲学纲领。不仅要综合具体领域内的工程技术哲学传统和一般意义下的人文主义传统, 还需纳入更为广泛的内容和材料以进行理论上的突破。

【相关链接】

研究技术的哲学理论。以技术为研究对象, 是对哲学的技术思考。1877年德国卡普 (E.Kapp) 出版《技术哲学纲要》一书, 被认为是技术哲学的奠基人。

20世纪以来, 经历了着重研究技术的本质和技术设计、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技术的价值以及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三个阶段。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工自然的角度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分析技术的组成要素及其联系方式, 揭示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 探究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的方法论问题;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

我们正在由一个发展中国家迅速走进技术时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事实, 充分显示了我们进入技术时代的深度。为了应对技术时代的迅猛来临, 我们迫切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储备与文化资源。正因为此, 作为对技术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兴学科, 技术哲学越来越引起学界和读书界的关注。

摘要:理性思想根源于早期的自然哲学。由自然哲学而来的理性思想逐步发展为理性主义传统, 其技艺观表明理论家轻视感性世界或经验世界的态度。近代以来理论家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引发了哲学理论的经验转向, 这种背景下技术哲学的提出即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关键词:技术,技术观,理性主义

参考文献

[1] [5][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2] 赵林,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7] [8][9]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10] 刘大椿.关于技术哲学的两个主要传统[J].教学与研究, 2007 (1) .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4篇

一、科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科学社会学所研究的是什么?这是大部分人都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 从字面上的含义可以看出, “社会学”是研究的方式或者是角度, 而“科学”可以将其看作是对象, 更为明确的说, 就是研究对象中会涉及到某些科学方面的知识点。从综合性的角度来看, 科学拥有多种不同的形象, 任何的科学都可以将其归纳成为一种单一化的形象, 并且会将其极度的简单化。例如, 可以将科学看作是一种力量, 一种认知活动, 又或者是一种完善的社会体制等。从功能的角度来看, 强调的是科学已经超过了其他的知识点, 并且拥有极强的社会功能, 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又或者是社会生活领域中。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如宗教、哲学和美学等, 将实验和教学模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这样既可以确保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又能保障它的有效性。所以,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科学社会学并非是某一个点上的知识, 它所涵盖的范围非常的广泛, 而且更为人们所重视的是那些可以构成社会性质的基础性问题。

二、科技哲学视野中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方式

(一) 引证

“引证”这是指对于SCI等科学情报期刊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并且得到一些比较有用且综合性较强的研究方式。在SCI的基础上, 又创建了一些参考性强的期刊, 从引证分析中可以看出的是, 这种方式的广泛应用, 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而且已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开始一致性的认为, 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它的引用率比较高, 这就说明它拥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引证的过程中, 仍旧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 如在计算和使用时, 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又或者是引用率错误等。从期刊影响因子中可以发现的是, 由于期刊论文所引用数中可能会包含新闻报、科幻小说等, 所以非常容易导致期刊影响因子的数值出现误差。不同学科, 又或者是不同研究领域中的学术期刊, 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如果是作为一种客观性的评价指标, 很难做到十全十美。

(二) 内容

内容分析一般是对一些特定的文献内容, 又或者是侧面的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处理。内容分析的起源要从情报学开始谈起, 这被广泛的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中, 如在《红楼梦》等文学研究中, 就可以采用内容分析的方式。又或者是在语言学中, 关于字词的使用频率, 实际上也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式。在科学社会学中, 内容分析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的, 例如, 默顿和他的科学社会学中, 他便从社会、心理和哲学三个角度去描述科学。将《哲学会报》每年所发表的杂志和论文, 看做是一项兴趣学科, 随后将不同时间段中的兴趣指标进行核对。为了进一步核实相关的理论知识, 又对“科学技术手册”进行了内容分析, 在这些年中, 每个学科所作出的贡献, 都列出了相应的百分比, 按照高低的顺序对其进行相应的排序。所以,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 内容分析同单纯的形式对比中可以发现, 内容分析方式更为的客观, 但是内容分析大多不是直接面对内容的, 而是根据内容的表征所确定的, 千万不要被一些假象所迷惑。研究人员也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其中的近似性。

(三) 传记

传记一般是对某个范围内一组人物在身前的材料进行综合性的统计和整理, 最后所得到的结论, 这种研究方式就可以将其称之为集体传记。首先还是在人物的分析中, 其中包含了姓名、性别、家庭和社会地位等等, 从单一化的角度来看, 仅是从这些材料中是很难看出什么的, 但是如果对一组人物的生平材料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往往可以从中得出许多有用的知识点。默顿在博士论文中, 就大量地应用了集体传记的研究方式, 通过表格的方式, 统计出了1601-1700这些年中, 英国精英人物的数量等。传记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统计计算的方式, 它的结论是非常准确的, 所统计的范围同大小之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上述这三种研究方式中也可以发现, 科学社会学中包含了综合性和近似性等特点。

三、科技哲学同科学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一) 一致性

从现阶段我国的发展中可以看出, 科学社会学同科技哲学之间的概念经常是混淆不清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 科学社会学一般是涵盖在自然辨证法中的。但是从当前的发展中可以看出, 要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要任务则是明确科技这究竟说的是什么?自然辩证法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看作是科技哲学的起源,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自然辩证法最开始出现的时候, 是在恩格斯化的手稿中。仅仅是从单体字面上的意思则是:“自然界的辩证法”。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辩证法并不是哲学的全部知识, 但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精髓。

科技哲学的核心点就是应该理解科学,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不仅要利用哲学上的优势, 更需要借鉴其他方面的知识点, 从相关学科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养分, 这样才能让两者之间都发生一定的关系。将科学社会学放置在整个社会的系统中, 或者是综合性的去分析和研究科学发展中的内部构造, 运行机制等。因此, 从一个综合性的角度来看, 这应该也是对科学的一种理解, 在实践的基础上, 两者拥有着一致性的特点。

(二) 价值体现

我国科技哲学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个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 而另一个则是西方哲学。我们应该承认的是, 西方对于科技的研究, 同我国相比要更多一点。但是就现在的理论来看, 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研究一般都是在哲学的层面, 所考虑的也是社会同科学之间的联系。而西方哲学的研究思路, 主要是从可续的角度出发, 将这两种研究思路联系在一起, 能够让人们对科学的认知更为的全面和系统。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 也会有更多的人将科技哲学的研究延伸到科技社会的层面上。

科学社会学更为贴近的是现实生活, 而前者往往可以为后者提供一些研究的素材, 如实例分析, 科学社会学能够为科技哲学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而且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通常情况下, 经验在科学研究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将两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

(三) 深化理论知识点

从当前的形式发展中可以看出, 我国对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 一般都是来自于西方, 仅有少部分学者才会真正的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代表性人物。这些人物往往有着极高的科学素养, 如默顿学派就是受到了实证主义的影响。这些人物, 拥有着专业化的学术背景, 而社会学的观点, 对于科技哲学而言, 也拥有着极强的信息冲击力。

在这些渊源的影响下, 他们会形成多种不同种类的社会学流派, 而这些社会学家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观点和代表思想。此外, 科学社会学也会给科技哲学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形下, 相关人员就应该充分的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去综合性的考虑到一些更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然后将其纳入到可以研究的范围中。最后, 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的深化科技哲学的研究作用。

四、结束语

科学社会学的实践经验, 主要是体现在一些理论观点和研究的方式上, 这样才能得到一些全新的知识点, 并从总结出一条全新的研究思路。在这种理论性的观点中, 研究人员也要注意在哲学观点上进行必要的升华, 从中吸取到一定的养分, 进而促进科学社会学的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开始愈加重视它的存在, 当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时候, 所产生的影响也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科学社会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开阔科技哲学的视野, 并且为其提供一些全新的素材, 体现社会价值的时候, 也能深化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于科技哲学视野下, 本文首先介绍了科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接着分析了它的研究方式, 最后重点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学,自然辩证法

参考文献

[1] 李建会, 于小晶.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反思与超越——读《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 (1) :123-124.

[2] 宋芝业, 郭世荣.走向科学社会学中国化——读马来平先生的《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以默顿科学社会学为中心》[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4 (1) :108-109.

[3] 艾战胜.爱丁堡学派解构默顿科学社会学何以可能?——基于科技管理实践及哲学观的变化[J].理论导刊, 2014 (6) :76-79.

[4] 戴建平.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评劳斯的《涉入科学》[J].科学与社会, 2013, 3 (2) :122-129.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5篇

美国的经济从发展角度而言, 大多依照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拥有这个经济命脉的后盾, 使美国成为了最发达、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 知识经济不断兴起, 人们正在这场日益竞争的环境下经历着全球性科技革命。

一、当代经济与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关系

1. 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加快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最近20年以来, 计算机技术创新可谓是十分迅速的。美国大型计算机通过40年的发展才产出10多万台;小型机用了20年的时间就产出了100多万台, 而微型机仅仅在10年时间产量竟然高达1000多万台。而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与发展, 互联网被研发出来后就以暴跳的速度迅速蔓延。

现今流行且时尚的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 单指内容而言实际是Internet Economy或Internet Economics, 它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 指的是经过网络执行的经济活动。这类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 它是同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网络产业, 不但包含网络贸易、网络企业、网络银行和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 还包含了网络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议、生产及提供等经济活动。

2. 当代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网络再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 同时, 随着电子货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发展, 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再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但需要强化网络建设, 通过TCP/IP来创建一个多功能的公共通信服务的网络互连, 加强web功能;还应强化相关软件技术的研发, 以切实达到构筑新形态商务活动应用环境的要求, 比如xml技术、Java技术和组件技术等等。并且, 网络安全问题对电子商务等活动构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就需要加快网络安全建设的进程, 快速创建全面的网络安全体系, 将数据进行加密, 创建各类认证体系, 以便网上交易等一系列活动可以安全准确的进行。

3. 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实体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当代经济的进步, 二者已经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实体。在如今的经济范围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前沿工具。比如创建在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库、应用和统计等等。当代经济也是网络经济能够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两者的发展相互并存, 互相激励。

二、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仍将继续

现如今, 全球都处在信息的高速公路上, 这是一项创世纪的工程, 它不但会成为全球的神经中枢, 还会让人类居住的地球如同一个拥有高智商的“大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势呢?这是因为:首先, 预计以后20年, 半导体芯片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倍, 被叫做“摩尔定律”的发展局势还会继续。而与其相较量的处理技术让计算能力每两年提高一个数量级, 到2006年计算能力已提升到每秒千万亿次级。其次, 信息产业已变成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0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形式已提升到1.3万亿美元。再次,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急速加快了脚步。全球互联网用户由1996年不到4000万户变成现在的2.6亿户, 据有关数据表明到2005年底已经超出10亿用户。以后的10年, 全球国际贸易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经由电子商务达成。

三、计算机网络发展对当代经济的影响

世界信息网所引起的涟漪效应已经超出网络的范围以外, 而且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引起了一波又一波新的浪潮。这不是媒体业界所遭遇的巨大影响, 也不是人际通讯的新奇物品, 而是经济结构的全新转变, 和整个社会框架的改变。

在国际贸易上, 贸易大国都很关注知识产权维护, “电子数据交换”又推进了全球厂商达成信息服务一体化的目标, 而电子商务的推进更是引发了国际贸易的机制彻底的变革;在国际金融上, 电子金融服务等“虚拟银行”正在取缔许多传统的银行, 银行同客户之间的交易会更多的使用电脑、电话、自动柜员机 (ATM) 等电子技术手段进行, 并且, 电子金融期货交易也正式运行;在国际投资上, 网络金融正在吸收更多的全球投资者, 他们正在尽可能争夺新一轮有利的国际投资地位, 并把国际投资的重点目标引导了新兴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 这些发展让传统的投资模式发生转变。

四、充分利用、发展计算机网络, 促进当代经济更加繁荣

1. 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 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普及到生活的所有角落, 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形式, 可以说是20世纪最关键的科技创新, 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几乎融入到每一个经济部门, 并且经济的发展也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更快进步和创新。因为由于网络经济的进步, 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的深入性发展, 一系列网络和计算机问题随之显现, 比如多媒体传输问题、网络安全和网络速度问题等等都有待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以便达成经济发展的要求。

2. 企业要关注自身网络的建立, 开拓新的营销渠道

由于网络用户群的扩张, 互联网成为了商机无限的关键市场, 各企业应该关注网络营销的新形式, 创建自身的网络系统。近年来更多的企业开始加入互联网, 就连过去不看好互联网市场的微软公司也在1995年底突然觉醒, 总裁比尔·盖茨提出了“我们要全力拥抱并拓展因特网”。

近几年来, 实力强大的企业都在开发内部网络结构。企业内部网络结构实际上是网中之网, 不但可以独立成网, 还可以连接国际互联网络, 一题多解, 优越性很大。内部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数据库、产品设计、研究开发、管理方式、工艺流程、市场营销、技术反馈、售后服务等, 会发生无法预测的影响。

3. 重视人才培养和教育

网络经济建设的基础是人和电子工具的紧密合作。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工程, 网络经济所涉及到的人才包括所有方面, 有数据标准化建设和处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海关、贸易、税收、工商、交通运输等多种行业。网络经济目标的扩展、确定、组织规划的实现都是在相应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人文背景下通过各类人群共同确立的。离开电子设备目标、规划、组织的研发者或缺少这类的人才, 网络经济是无法运行的。网络经济是当代信息技术利用的产物, 没有一定实力的技术人才是无法办到的。网络经济的具体运行过程是商务实践、商务理论与电子工具的有效组合, 也需要很多实施网络经济的综合型人才。

可是, 网络经济人才的培养当前还是个薄弱环节。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注重并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我国当前对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充分关注, 并积极加大关注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4.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

网络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变革, 为社会经济的进步提供了条件, 并且也引起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 造成许多以前社会发展中没有出现的问题。法律是社会关系的协调者, 法律的进步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约束。国家当前已经明确地感觉到传统的法律在处理新型的信息技术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时的滞后性。所以创建良好的法律环境, 是网络经济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保障。

当前, 网络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法律问题主要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电子交易的安全性问题、电子合同的法律保障、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电子数据交换的法律支持等等, 以上都急需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保证网络经济的正常发展。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进程, 在以后的社会当中, 计算机技术会成为人们的生活、经济发展的灵魂。文章由计算机网络与经济的关系着手, 研究计算机网络对经济的影响和怎样运用计算机网络加快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经济,计算机技术,网络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亚平.网络经济发展与我国的对策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 2000 (9)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6篇

内容提要: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力之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决定作用,在具体的时空范围内是有条件的,亦即相对的,不是无条件的,亦即绝对的。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是我们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指南,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论是历史唯物论的基石。如同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一样,对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两种见解。这里先说形而上学的见解。“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00页)以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就把这种决定作用简单化、绝对化,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在这种观点看来,既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那么,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就进化到什么程度,两者应该是完全同步的;在这种观点看来,既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归根到底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那么,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没有经过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国家和地区是不能搞社会主义的;搞了社会主义也应当倒退回去,从先搞资本主义开始。

随着苏联的瓦解和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这种对生产力的社会

历史决定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见解又一次泛滥起来。这种见解认为,苏

联社会主义的失败,证实了十月革命的“早产”和“先天不足”;这种失

败“是落后的俄国缺乏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而必然导致的失

败”。按照这种见解,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们搞的资本主义的“改革”和

在俄国复辟资本主义是必然的合理的;按照这种见解,地球上的社会

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必须首先在美国进行和在美国出现,因

为它的资本主义最发达;按照这种见解,在美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前,谁也不能先进行和先进入,因为你们的资本

主义都没有美国那么发达;按照这种见解,20世纪地球上进行的社

会主义革命和出现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都是偶然的和不合理的,

迟早都得像苏联一样,倒退回去。

然而,一部错综复杂的波浪式前进的螺旋形发展的人类社会史,

从来没有遵循这种形而上学的逻辑;换言之,这种形而上学的见解无

法解释错综复杂的波浪式前进的螺旋形发展的人类社会史。别的不

讲,明王朝及其之前,我们中国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科技上,都是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清王朝又出现了历时130多年的“康乾盛世”,

经济总量是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我们中国不但没有首先突破封

建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资本主义革命,相反老是在封建主义社会形态

中昏睡;而生产力远没有我们发达和经济总量远没有我们庞大的西

欧,却首先进行资本主义革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且按照资本主

义的逻辑,强盗式地对外扩张,把我们中华民族打了个落花流水,使

我们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之中。要合理地解释这种错综复杂的

历史现象,要对过去的和未来的人类历史发展作出合理的说明和预

测,形而上学的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论是不行的,必须付诸辩

证的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论。

在辩证法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

矛盾运动,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形发展的矛盾运动。在这个矛盾

运动中,虽然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决

定作用既是普遍的绝对的,又是特殊的相对的,前者寓于后者之中。

说普遍的绝对的,是说古今中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

区任何一个民族,其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

的发展,这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

相同的树叶,事物的矛盾各各特殊,古今中外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

区各个民族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千差万别,因而生产力对社会发展

和历史进步所起的决定作用也就各各特殊,亦即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力之于社会发展和历史

进步的决定作用,在具体的时空范围内是有条件的,亦即相对的,不

是无条件的,亦即绝对的。最主要的条件是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上层

建筑适应不适应。上层建筑又是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又

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因此,归根到底看生产关系适应不适应。倘若上

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是阻碍甚至扼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那么,生产力

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就与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不协调、不同步──

尽管生产力很发达,经济很繁荣,但整个社会发展的脚步却在某一历

史点上滞留。而这种不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一般地说,源于历史的沉淀。历史沉淀的厚薄重轻,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由于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至“康乾盛世”,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历史沉淀特别厚重,成为束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极其坚硬的外壳,靠自身突破极其艰难和缓慢,整个社会也就只好在这个坚硬的外壳中昏睡。相反,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历史远比我们中国短,历史沉淀也远比我们中国轻薄,因此,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比较容易地突破封建主义的外壳,狂飚突进式地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历史的进步。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普遍的共性的绝对的东西,总是寓于一个个特殊的个性的相对的东西之中的,除却一个个特殊的个性的相对的东西,也就无所谓普遍的共性的绝对的东西。因此,这种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的发挥所呈现的复杂的辩证的逻辑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普遍规律。对此,毛主席作了极其精辟的概括:“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是经过不同的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以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1页—132页)“一切革命的历史都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这样就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上,第132页)

由此观之,形而上学的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论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那种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以至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早产儿”、“先天不足”的论调,那种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是落后的俄国缺乏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而必然导致的失败”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综上所述,我们似可得出这样的一些结论:

其一,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论是历史唯物论的基石。这种社会历史决定作用既是普遍的绝对的,又是特殊的相对的——普遍和绝对寓于特殊和相对之中。由此,决定了这种决定作用的发挥是一个 无限的辩证逻辑过程;我们对这种决定作用应当从普遍的绝对的和特殊的相对的两个方面把握,从这两个方面的联系上把握,

其二,根据这一辩证逻辑,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上,我们既要看到生产力发展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作用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也要看到这种决定作用的特殊性和相对性。倘若我们只看到其普遍性绝对性而看不到其特殊性相对性,就会陷入机械唯物论;反之,倘若我们只看到其特殊性相对性而看不到普遍性绝对性,我们就

会陷入历史唯心论。这两者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从而是不能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的。

上一篇:商场消防演练总结范文下一篇:完善师德档案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