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范文

2023-09-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范文第1篇

二、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校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三、学校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加强晨检。并按规定填写报告卡和登记簿,记录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四、建立报告第一责任,指在第一时间内第一发现传染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或者校长报告信息。

五、学校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等报告。

六、任何人不得任意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

七、所有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八、必要时在电话报告后1小时内呈上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发映事故发生全程概况,人数病情状况等,并经学校责任人签名和学校盖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范文第2篇

一、总则

(一)价格异常波动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价格异动事件)是指由于各种经济社会紧急情况或其他人为、自然因素,引发区域性、大范围重要商品价格出现异常上涨,需要政府依法进行干预的价格异常波动状态。重要商品主要指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包括粮、油、药品(药材)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农资、建材、燃料等重要生产资料。

(二)根据价格异动事件的波及范围、危害程度、发展阶段等因素,将价格异动事件划分为三个级次。

1、明显价格异动事件: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重要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50%以上,市场开始有抢购迹象,如不加以控制有可能继续恶化的情况。

2、显著价格异动事件: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重要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50%以上,市场出现抢购,对经济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3、严重价格异动事件: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重要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50%以上,市场出现大面积抢购,对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情况。

(三)处置价格异动事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县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上级价格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价格管理权限,制定行政区域内的价格异动事件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处置价格异动事件。

二、机构和职责

(一)县价格主管部门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内部有关职能机构组成的处置价格异动事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分析判断价格异动事件状况,研究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向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价格主管部门报告有关价格异动事件的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价格异动事件情况;统一调配价格部门的人、财、物资源开展价格异动事件处置工作,检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根据上级的指示,采取处置措施,稳定市场价格秩序。

(二)领导小组下设监控、政策、检查、宣传四个小组。

1、监控组由价格监测人员和价格成本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负责市场价格动态监测;预测与分析价格走势;预警、预测价格异动事件;建议启动应急预案。

2、检查组由价格监督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负责市场价格行为的巡查、调查、核实;依照有关规定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进行干预;对价格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3、政策组由办公室、价格管理、收费管理人员承担,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起草、制定政策文件材料。

4、宣传组由办公室承担,主要负责拟订相关的对外宣传材料,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

三、启动和实施

(一)加强价格异动预警预报工作。要依托县价格主管部门、价格监测网和12358投诉电话广泛收集市场价格动态信息,建立健全价格异动监测网络;完善重要主副食品和生产资料商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可能引起价格异动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县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和报告价格异动事件信息。要建立健全价格异动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外公布值班联系电话,保障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处置价格异动事件领导小组接到价格异动信息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物价局请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三)建立价格异动事件三级报告制度

1、发生明显价格异动事件时,县物价局要按规定在2小时内将事件信息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物价局报告,并随时报告现场状况,通报县直有关部门,实行向市物价局一天一报制度。

2、发生显著价格异动事件时,县物价局要按规定随时将事件信息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物价局报告,并随时报告现场状况,通报县直有关部门,实行向市物价局半天一报制度。

3、发生严重价格异动事件时,县物价局要按规定随时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物价局报告情况信息,并随时报告现场状况,通报县直有关部门。

(四)建立省、市、县分级管理制度

1、明显价格异动事件的应急处置县物价局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及时派出检查组调查摸清情况,开展价格检查,对构成价格违法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对有价格违法倾向的,给予提醒、告诫,防止价格异动事件扩大、蔓延。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处置价格异动事件给予配合。

县处置价格异动事件领导小组对明显价格异动事件的处置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范文网】

2、显著价格异动事件的应急处置县处置价格异动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开展处置工作,对重点地区派出检查组,督促指导当地做好处置工作;开展价格检查,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会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迅速通过新闻媒体,公告价格政策法规、供求信息,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告知广大消费者保持冷静;开展24小时价格监测,受理价格投诉,做好应对事态进一步扩大的各种准备工作;协调县直有关部门共同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秩序。

3、严重价格异动事件的应急处置县处置价格异动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按规定迅速开展处置价格异动事件的各项工作;定期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物价局报告严重价格异动事件发展情况,及时会同县经贸、公安、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加强管理,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根据事态发展,必要时向上级价格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对部分重要商品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或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

(五)各相关部门的应急行动

1、价格异动事件发生后,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县物价局根据具体情况,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建议,提请动用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和重要商品物资储备,调节供求,平抑价格。

2、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囤积居奇、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协助价格主管部门监督检查集贸市场价格行为,配合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价格违法经营者。

3、质监部门负责查处制假售假等产品质量、计量违法行为,配合价格主管部门提取价格违法行为的证据

4、食品与药品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检查食品与药品质量,充分运用监管手段,积极配合价格部门防止哄抬价格行为的发生,发现价格违法行为后要及时移交价格主管部门查处。

5、公安部门负责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注意掌握社会动态,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控制谣言的传播。对故意制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和市场价格秩序的人员,应根据情节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因价格异动事件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应按有关规定依法妥善处置,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

6、经贸、粮食、供销、农业等部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做好组织生产、供应、销售等工作,保证市场供应。

7、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引导,减少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四、附则

(一)本预案由县物价局负责解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范文第3篇

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计划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我乡卫生系统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工作计划:

一、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局部,尚未引起扩散或传播,还没有达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突发事件。

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较大范围内发生,出现疫情扩散,尚未达到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事件。

3、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影响大、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危害严重的突发事件。

二、应急处理领导组

我院特下文件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组,由院长王守青担任组长,医师陈兵担任副组长,成员由主治医师弓乃元、主治医师崔文祥、主管护士常丽君、公共卫生管理员苗雨、李芳瑜以及各村卫生室村医组成。应急处理领导组特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院。

三、主要工作职责

1、卫生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监督管理。防保科承担责任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任务。

2、防保科在卫生院的领导下,负责对疫情的报告,医疗机构、留验站的隔离、消毒、防护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公共场所消毒,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疫点的环境消毒,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消毒产品、防护用品的质量等进行监督检查。

3、卫生院设立发热门诊和留观室,实行首诊负责制。

4、卫生院在接到下级卫生部门的报告后,应立即了解情况,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确定事件类别、性质和严重程度,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需要,组织应急救治队伍和有关技术人员赴现场,指导和协助当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5、迅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判定事件的性质、类别和严重程度,同时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制定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

6、对重大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范围做出判断,判明引起事件的毒物种类及数量,提出现场处置方案,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范文第4篇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我校突发公共事件,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全校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校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安全校园暴力类突发事件。包括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 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包括学校楼堂馆舍等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学校重大安全交通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食物中毒等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灾难事故等。

(3)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包括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在街道内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包括台风、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

4 工作原则

(1)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学校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形成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4.2 分级负责。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各部门要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市教育局。

1.4.3 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抓苗头,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好信息收集和深层次研究,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基层,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1.4.4 部门联动,协同应对。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按照学校领导小组的要求,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部门联动、协同应对的处置工作格局。

1.4.5 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分不可结”的原则,及时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扩大。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到合情合理、依法办事,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1.4.6 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领导、制度、组织、物质、经费保障和工作部署等方面,强化保障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1.5 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划定

突发公共事件按照事件的紧迫程度、形成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可能蔓延发展的趋势等由高到低一般分为: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事件(Ⅱ级)、较大事件(Ⅲ级)、一般事件(Ⅳ级)。

1.6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6.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德育处、总务处、教务处、等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全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情况,协调、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重大问题及时向镇政府和市教育局请示报告。

1.6.2 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及时收集和分析工作情况,提出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并报领导小组;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学校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和做法;督导检查各部门落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情况;督促各地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1.6.3 应急处置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

(1)社会安全校园暴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总务处。工作组主要职责是: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学校此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研究确定事件性质、类型和级别,下达应急处置任务;及时前往事发地现场指挥。 (2)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总务处、德育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办公室、教务处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总务处。工作组主要职责是:指导各部门建立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预防和监测预警机制;开展防范火灾、交通、建筑物垮塌等事故的应急模拟演练;对各部门防范和处理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工作进行督查、指导;收集教育系统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信息,适时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提出有关对策和措施;对特大灾难事故,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参与和指导应急处置,参加安抚慰问和事故调查工作;对师生伤亡情况进行统计。

(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总务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办公室、卫生室、食堂、等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卫生室。工作组主要职责是:在上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和市卫生局的指导下,负责全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及时收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适时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情况,提出学校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措施;指导和组织各部门紧急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落实紧急应对措施;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各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和做法;督促各地根据事件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4)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总务处、财务科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部办公室、后勤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财务科。工作组主要职责是:在市教育局和镇政府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门领导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根据灾害情况,认真分析对学校所产生的影响,及时作出决策;深入现场协调处置,控制事态发展。

1.7 预防和预警机制

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加强常规数据检测和信息收集,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

1.7.1 信息报告 (1)信息报告原则

A.迅速: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和上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不得延报。

B.准确:信息内容客观翔实,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C.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应及时续报。

D.学校发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后,要立即向当地公安等部门报告。 (2)信息报送机制 A.紧急电话报告系统 电话或手机及时报当地街道办、镇政府和教育局、张浦派出所,同时按紧急报警按钮。

B.紧急文件报送系统

突发公共事件电报告后,学校应当立即以书面形式报上级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和领导要求开展工作。重要信息根据当地领导意见,报告市委、市政府。

(3)应急信息主要内容

A.事件发生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等情况;

B.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 c.事发学校、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已采取的措施; D.学校内外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反应; E.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F.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1.7.2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坚持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讲究方式、注重效果、遵守纪律、统一发文、严格把关的原则,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

1.8 应急预案启动标准

1.8.1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事件(Ⅱ级)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事件(Ⅱ级)发生后,学校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指导各部门开展处置工作,并将处置情况及时报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

1.8.2 较大事件(Ⅲ级):

较大事件(Ⅲ级)发生后,各类工作组立即开展处置工作。学校领导小组随时掌握情况,必要时启动本预案。

1.9 应急保障 1.9.1 信息保障

学校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运行机制,完善信息传送渠道,确保信息传送渠道安全畅通。

1.9.2 物资保障

学校建立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储备,保证物资、器材完好、可用。 1.9.3 资金保障

学校要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要严格保证应对学校内部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经费。

1.9.4 人员保障 学校应建立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备队,预备队主要由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和维护稳定工作等部门人员组成。

1.9.5 培训演练保障

学校应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的技能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

2.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2.1 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2.1.1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聚集事件失控,引发地区、行业性连锁反应,已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群体事件;以及视情需要作为I级对待的事件。

2.1.2 重大事件(Ⅱ级):聚集事件失控,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瘫痪;以及视情需要作为Ⅱ级对待的事件。

2.1.3 较大事件(Ⅲ级):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引发在校内局部聚集,一次或累计聚集人数不足30人,但已形成影响和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引发学校停课、教师或学生家长集聚上访影响稳定的事件;以及视情需要作为Ⅲ级对待的事件。

2.1.4 一般事件(Ⅳ级):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聚集,群体性事件呈萌芽状态。单个突发事件已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出现少数过激言论和行为,呈现可能影响校园稳定的苗头性信息;以及视情需要作为IV级对待的事件。

要根据事件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事件级别,不断调整应急措施和方案,加大应急处置力度,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2 应急响应

2.2.1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的处置

若事件已超出事发学校范围,在事态扩大、依靠学校力量无法平息的情况下,或突然发生重大针对师生的暴力事件,学校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领导小组立即启动预案,组成工作小组,成立现场指挥部,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及时阻止事态的扩大,并将处置情况报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

2.2.2 重大事件(Ⅱ级)的处置

若事件已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立即启动预案,立即报告,组成工作小组,及时化解矛盾,有效处置,防止事态扩大。严格门卫管理,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对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学校党政领导、班主任要深入班级、面对面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 2.2.3 较大事件(Ⅲ级)的处置

事件发生后,处于局部状态时,学校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立即研究确定启动工作预案,并立即报告。根据事件引发原因,通知与事件直接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和学校主管领导到场。对原因清楚、能够立即处理的问题,依法、及时、妥善加以处理;对原因不详、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处理的,做好解释工作,讲清道理,化解矛盾。

2.2.4 一般事件(Ⅳ级)的处置

加强校园巡查和监控,发现不稳定因素苗头时,及时进行处理。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问题。

2.3 善后与恢复

学校在后期处置工作中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引发事件的实质问题,尽可能满足合理要求,安抚和平定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

3.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3.1 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3.1.1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学校人员和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害,对教学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3.1.2 重大事件(Ⅱ级):学校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3.1.3 较大事件(Ⅲ级):对学校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对学校教学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3.1.4 一般事件(Ⅳ级):对个体造成损害,对学校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灾害。

3.2 应急处置措施

灾难事故发生后,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开展工作。

3.2.1 火灾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突发火灾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消防119指挥中心(室)报警,向上级部门报告。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伍组织救人和灭火抢救工作。

(2)采取切断煤气、电源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

(3)抢救伤病员,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配合医疗机构妥善安置伤病员。

(4)解决好师生等受灾人员安置问题。 (5)及时采取人员疏散、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确保人员、财产安全。

3.2.2 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房屋、围墙、厕所等建筑物倒塌的安全事故,应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2)迅速采取切断煤气、电源等有效措施,并密切关注连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消除继发性危害。

(3)在有关方面帮助下及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病员。 3.2.3 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及时排查拥挤踩踏事故隐患,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学校楼梯间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要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向上级部门报告。

(3)学校应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妥善安置伤病员,同时请求当地政府支援帮助。

(4)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稳定师生、亲属情绪。

3.2.4 校园爆炸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爆炸事故后,要组织力量开展抢救工作,并立即向上级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2)学校要在爆炸现场及时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疏散人员,控制好现场治安事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检查并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如果发现肇事者和直接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4)认真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搜寻物证、排查险情、防止继发性爆炸等工作。 3.2.5 学校恶性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恶性交通事故,遇有师生死亡、受伤等情况,立即组织抢救,及时向医疗急救部门求助,向公安交警部门报告,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2)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 (3)学校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 3.2.6 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安全保卫措施。 (2)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遇有师生死亡、受伤等情况,立即求助医院抢救伤病员。

(3)活动组织者和安全工作负责人要稳定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室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逃生,尽力避免继发性伤害。

(4)组织力量疏导、抢救伤病员,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争取支援帮助,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2.7 外出组织实习、参观、考察等活动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和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工具和设施。

(2)完善通讯体系,做好定期通讯联络工作,定期清点人员,及时沟通信息。 (3)事件发生后,及时向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积极开展必要的救助和自救工作。

(4)学校领导首先判断事件的性质,权衡事件的轻重,协调好学校和事故一线两方面工作,积极开展救助。

(5)积极争取事故发生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援帮助。 3.2.8 后勤安全保障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1)学校要做好食堂等重点场所的突发事件防范工作,对重点场所和关键部位要加强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服务设施安全运行,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发生跑水、断电、燃气泄露等重大事故紧急情况时,学校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要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抢修和抢救,必要时请求当地有关专业部门支持,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3)对学生的饮水必须有完备的安全保护设施,一旦发生污染事件要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现场保护,并联系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疫、化验和处理。

3.2.9 校园周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积极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演化和扩大;

(2)及时向师生通报有关情况,稳定师生情绪,维护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3.2.10 学校突发事故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1)发生灾难事故,学校要及时向师生通报有关情况,稳定师生情绪,维护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2)学校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积极抢救伤病员,减少人员伤亡。 (3)灾难事故发生后,学校要考虑和妥善处理可能引发的继发性伤害问题,防止事态扩大和演化。 (4)对建筑物等采取断水、断电等应急处理措施的,要权衡利弊,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受灾受困人员因照明、饮水需要和因跑水、漏电可能引发继发性伤害的矛盾。

3.3 善后与恢复

直接应急处置和救助活动结束后,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处置转向补救和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到:

(1)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或赔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2)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

(3)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4)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鉴,对因玩忽职守、渎职等原因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事故案件侦破调查工作。 4.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4.1 事件确认

(1)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 (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艾滋病、肺结核、出血热、乙肝等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 (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6) 发生在学校内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4.2 信息报告与信息发布 4.2.1 信息报告 A.初次报告

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必须在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中心(CDC)或卫生防疫站进行初次报告。

B.进程报告

学校必须每天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有关部门。 C.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学校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当地政府和市教育行政部门, (3)报告内容

A.初次报告内容:

必报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伤害的人数。 选报内容:事件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等。 B.进程报告内容:

事件控制情况、患病(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造成事故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等。

C.结案报告内容:

事件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4.2.2 信息发布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自行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4.3 应急反应

4.3.1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学校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做出应急反应。

事件发生后,现场教职员工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和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A.联系当地医疗部门对患病或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B.追回已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中毒物品。

C.封存剩余可疑中毒食品和物品;切断可疑水源。

D.与中毒人员家属或学生家长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安抚工作。 E.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可疑中毒食品、物品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隔离措施;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F.按照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应急措施;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请求支持和帮助。

G.在学校适当范围内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5.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5.1 事件确认

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较大损害,对学校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

5.2 应急处置措施 5.2.1 应急反应 (1)预报后的应急反应

根据有关规定,在政府发布自然灾害预报后,学校即可宣布进入预备应急期,必要时组织避灾疏散,

积极做好救援、抢救和医疗救助等应急准备工作; (2)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力以赴,组织进行人员抢救工作。并及时报告损失和伤亡情况。如遇突发地震灾害,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组织学生有序逃生和救援,并做好安抚工作,稳定情绪。采取必要的卫生救助。并及时报告情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范文第5篇

为了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一、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

医院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保证各项应急措施顺利实施。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负责人员、药品、物品、车辆等调用,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治组,人员组成如下: 第一梯队:队长:

队员:

第二梯队:

应急救治组工作职责:

负责组织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制定伤病员的救治方案,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伤病员的救治情况。

二、报告与监测

(一)建立信息报告体系,确保信息畅通,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各科室除常规疫情报告、疾病监测及其他常规检测系统规定要求进行报告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同时向医务处报告(非行政工作时间报告总值班)。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4、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

5、生化恐怖袭击事件;

6、免疫接种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7、医源性感染暴发;

8、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等。

医务处、总值班应当在接到报告的同时迅速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报告,经有关领导核查无误后由相关领导或部门在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二)与疫情相关的权威信息的发布,须经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并请示上级卫生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院内各科室或个人不能随意传播、发布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三)任何部门和个人对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都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启动条件和程序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应当组织医院有关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级别,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医院有关科室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医院对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拒绝配合的,需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四、保障

(一)医务处负责安排病人的收治、会诊、转诊、组织抢救及医务人员的调配工作,并组织相关培训工作。

(二)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的调配及病区医疗物品准备工作。

(三)后勤保障部负责组织院内各种后勤物资的供应、后勤设施的维护以及院内环境和被服的清洁、消毒工作。

(四)医学装备部负责相关医疗物资的采购、储备和供应。

(五)药剂科负责各类药物的采购、储备和发放,保障供应。

(六)院长办公室负责保障院内通讯畅通及车辆调度工作。

(七)防保院感科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报告,负责组织院内感染的预防及处理工作。

(八)保卫科负责院内安全及医疗秩序的维护。

(九)科教部负责组织相关科研工作。

五、结束后处理

(一)评估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要对处理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科学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奖励与处罚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科室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科室及相关责任人员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追究相应责任,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培训、演练

定期对医院有关部门和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医院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医务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范文第6篇

一、报告组织及责任报告人:

组长:姜凤岚、邸生文

组员:果淑芝、邱化民、刘玉平及本院其它医务人员,网络直报员(王小花)

二、报告时限及程序:在接到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后2小时内尽快向本级林甸县卫生局和林甸县疾控中心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写出进程报告及时报告事态的进展,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报告流程示意图:

责任医疗卫生人员→预防保健科→医院指定领导→(

1、林甸县疾控中心;

2、林甸县卫生局;

3、网上直报;

4、现场调查,采取措施,进程报告上报。)

三、报告内容:

1、首次报告;未经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存在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采取的措施。

2、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进展和防控情况。

3、结案报告:确定事件的性质,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所采取的措施情况,对事件进行i-iv级评定。

上一篇:泰戈尔写给老师的诗歌范文下一篇:提高年轻干部专业能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