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范文

2023-09-19

跨文化传播范文第1篇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活动,广告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西藏民族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以及面临的问题。探索研究认为,重视西藏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作用、提高西藏广告的创意水平、培养优秀的广告人才是提升西藏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西藏广告 西藏民族文化

文化是知识、经验、信念、价值观、态度、意义、社会等级结构、宗教、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角色、宇宙观、物品和财产的总汇。①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体现。不同的文化具有各自的特点,跨文化传播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互动的途径。跨文化传播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组织、国家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②跨文化传播不仅是指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也指一国内部的文化交流,如不同省份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萨莫瓦和波特认为:在每一种文化中,又有无数的群体文化和专有文化,他们为国内意义上的跨文化交往提供了机会。③因此,如何传播西藏文化就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一、角色

西藏民族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唐代时期西藏地区和中原的交流最为密切,其中文成公主入藏为藏族民众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又使西藏文化传播呈现多媒体、大众化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大众媒介了解到西藏的文化、人民生活的状态。在西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新闻报道、广告、宣传手册等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在西藏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按照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国家将对民族地区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广告经营活动给予支持。④本文在分析西藏广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西藏广告需要一定的民族文化元素来提升表现力,同时广告在西藏文化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并就广告如何传播西藏少数民族文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二、责任

广告本身就是一种大众传媒文化,不仅充满了文化因素,而且还在引领和制造文化。广告在传播经济信息、完成其产品销售的同时,又以其审美魅力不断地创造文化形态、营造文化气氛、传输文化信息,对受众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而精美的广告往往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⑤所以,广告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文化的传播又离不开广告的发展。

1.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

文化需要借助各种载体进行传播,而广告则是一种文化传播载体,能够推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广告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式。新闻传播、教科书、科普知识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交流等都是常见的跨文化传播方式。然而,这些方式在跨文化传播中效果都是有限的,或者说在跨文化传播中都存在一定的传授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广告跨文化传播不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受众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信息,观阅广告是主动接受信息的活动。广告跨文化传播具有比新闻、教科书等传播更强大的传播力。广告中优美的文字、精良的图片艺术、美妙的声音、幽默与夸张的气息等视频效果会深深地打动每一位受众的心灵,无形中将受众吸引到广告营造的情境当中。所以,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先天优势。

2.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责任

西藏文化作为一种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多样的文化内涵。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藏文化的优秀部分得到了政府和民间的保护与传播。然而,在当前形势下,传播和保护西藏文化依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跨文化传播则是西藏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播形式,做好跨文化传播工作是大众媒体和社会的责任。社会责任理论主张:传媒(报刊)对社会有着种种义务,要不负公众的信任。⑥广告作为大众媒介的一个重要形态,同样承担者传播社会文化的责任。

西藏文化与西藏广告是互动、双向建构的关系。西藏广告不仅可以传播西藏文化,促进西藏文化的发展,而且西藏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广告的内容,促进广告的发展。文化为广告提供了表达意义的符号,广告借鉴民族文化符号、民族元素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挖掘新的创意。

三、问题

广告跨文化传播可能受到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文化因素、政治因素、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给传播者带来困难,给受众带来障碍。所以,西藏广告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巧妙解决如下问题:

1.更新观念,合理处理冲突

西藏广告在跨文化传播方面一直面临着许多发展阻力。由于西藏特殊的历史背景,传播者在观念上有许多束缚,他们要么回避问题,要么只是选择简单的符号进行文化传播活动,这就使西藏文化在传播中总是带有“沉默”的色彩,处于弱势地位,使西藏文化跨文化传播总是处于低层次发展的状态。传播西藏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只有更新观念,合理处理各种冲突,才能进一步发展西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速度。

2.建立监督机制,弥合文化差异

跨文化传播中,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尴尬局面屡见不鲜,有的严重伤害到受众的民族感情,甚至引起民族争端。要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尴尬局面,首先要学习民族文化,这是关键,也是基础。其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必须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这是当前弥合各种文化差异的有效措施。我国广告法规定,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以及其他媒介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商品的广告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必须在发布前依照有关规定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⑦广告的审查环节还包括公司内部审查。广告公司和其他相关机构刊播西藏文化的广告还需要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事。西藏广告要逐步做好广告审查工作,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实现良好的信息传播和文化沟通。

四、策略

1.发掘民族文化元素价值

现如今,广告跨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创意不断出新,在不同受众群体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西藏文化中拥有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绚丽的服饰、广阔的山川湖泊等民族文化元素,这些都是创意的来源。最自然的元素才是创意的灵感来源,也最能打动受众的心灵。只有发掘西藏民族文化元素的价值,才能提高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审美表现能力。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表现还不足,以《西藏商报》为例,他的广告份额占西藏地区50%以上。但是,分析发现,广告中藏族文化表现力不足,即使有也只是简单地运用藏族文化元素符号,而没有进一步地提炼和升华。可见,今后进一步发掘西藏民族文化元素的价值,提高广告的跨文化表现力仍需努力。

2.巧用民族文化活动

广告传播和营销活动具有亲密的关系,有的广告目标就是推广一个活动,如旅游节广告等。有的营销活动本身就是广告传播的一部分。为了实现企业或者团体的利益,采取广告传播和活动营销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是最好的搭配组合。西藏民族文化中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和文化活动,如藏历年、雪顿节等。在这些喜庆的节日里,人们会盛装打扮,欢歌载舞。节日当中,大众媒介也会积极地报道节庆活动,形成一种现实的狂欢和媒体文化的狂欢。利用节日的气氛,进行广告营销就是一个最佳的时机。活动、节庆营销具有针对性强、传播速度快、营销效果显著等特点。利用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民族仪式、庆典来做广告跨文化传播,既有利于受众接受信息,又具有极大的优势。

3.了解受众文化心理

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文化活动。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困难在于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文化不对称性,传播者不能完全了解受众的接受心理。由于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差异,广告传播往往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或者文化冲突。广告的跨文化传播者首先要学习和了解信息受众的群体文化,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禁忌和偏好,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广告的策划和创意,才能做出有表现力的广告文案。

4.培养广告人才

近年来,西藏广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制作出了一些优秀的广告作品,但是整体上藏族文化表现力尚显不足。造成这种滞后的现象,主要是缺乏优秀的广告创意人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的广告从业人员没有运用西藏文化元素进行广告创意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运用西藏文化元素进行广告创意的专业人才。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落在西藏的大专院校和西藏大众传媒机构的身上。目前,西藏的大专院校将广告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西藏民族学院设立了广告专业,培养专门人才。西藏日报社、西藏商报社、拉萨晚报社及一些广告公司都在积极发展广告事业,培养广告专业人才。但是,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西藏的广告教育、广告业发展和广告人才的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培养专业的西藏广告人才还需进一步努力。只有西藏广告人才的创意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广告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5.提高传媒的产业化程度

跨文化传播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总是呈现组织化、系统化、产业化的特点。大众传播媒介机构、跨国企业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以及其他跨文化传播活动具有严格的组织管理体系。产业化是其主要特征,在产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传播。目前,关于西藏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学者们逐渐加强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西藏文化产业不仅能使西藏的优势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播,还能使西藏文化传播事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促进其长足地发展。

结语

西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文化传播活动,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西藏文化需要面向历史,做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也需要面向未来,进行文化创新传播,正确地传播西藏文化。建立一种合理的跨文化传播机制,掌握跨文化传播的技巧,使用受众能接受的符号进行跨文化传播,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②③拉里·A·萨默瓦(Larry A.Samovar)、查理德· E·波特(Richard E.Porter)著,《跨文化传播(第4版)》[M].闵惠泉、 王纬(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④《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中国网 china.com.cn,2012-07-20.

⑤陈培爱、岳淼.《广告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4) .

⑥ [美]韦尔伯·斯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http://www.jincao.com/fa/09/law09.18.htm.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项目编号:10YJAZH112)的阶段性成果;西藏民族学院青年项目“西藏地区报纸广告研究”(项目编号:11myQ10)最终成果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赵婷婷,西藏民族学院新闻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西藏新闻传播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张金玲,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营销管理.

编辑:赵萱瑞

跨文化传播范文第2篇

2、影视作品翻译中语义空缺及其补偿策略

3、影视短片与民族地区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转策略、扩议题、微叙事

4、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五化”原则

5、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审视

6、中国影视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国家形象表达探析

7、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策略分析

8、当代中国影视作品对非洲传播战略研究

9、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能力评价的多维面向与进一步加强建设的思考

10、“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构建中国文化传播体系

11、论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与策略

12、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13、从“一本多拍”的翻拍现象看跨文化影视作品的本土化

1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内容构建上的思考

15、象征性文化下中国美食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

16、中国影视剧周边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探析

17、改革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模式,全面提升国家形象

18、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19、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报告(2017~2018)

20、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实践的变迁与发展路径

21、浅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

2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2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形象建设与传播

24、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新问题与新视域

25、中国影视作品在拉美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26、三亚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研究

27、纪录片《航拍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国家形象建构

28、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启示

29、“人己通”外译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30、《西游记》在日本影视中的传播与变异

31、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32、浅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国际传播人才素质的提高

33、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视角与方法有所拓展

34、论当代中国电影在中国文化世界传播媒介形式中的核心地位

35、嵌入与弥合:五年来的中国与世界沟通

36、中国风动画电影的跨文化叙事分析

37、从传播视角看影视剧艺术的发展趋势

38、中国故事的“智库”构建

39、自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路径探讨

40、中国类型电影的北美市场文化认同差异

41、翻译社会学视角下古典文学小说译介模式研究

42、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困境与对策探究

43、从《木兰》看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44、多重话语空间下的中国形象:以纪录片为分析对象

45、“加强中国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栏 主持人语

46、“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短视频传播模式综述

47、文化折扣视角下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48、浅谈“一带一路”倡议下江苏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49、新中国成立7 0年中国影视对外传播的发展与变革

跨文化传播范文第3篇

【摘 要】文化作为传播的资源,奠定了传播的价值根基。西部文化的养成与构建在大众传播时代语境下迫切需要媒介组织的把关与过滤。西部媒介如何充分妥当利用自己的传播地位,将话语权渗透至地域文化的凝练与传播,对于已经在经济发展上失去“先占”地位的西部地域来言意义重大。本文从西部文化平台的搭建以及地域特色文化在媒介传播场地考量下的筛选角度探究媒介的介入作用。

【关键词】传者 大众传播 西部文化构建

一、大众传播对文化层面的作用探讨

著名传播学家韦尔伯·施拉姆指出“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在我国东西部发展差异较大的语境下,思考在大众传播时代西部媒介如何构建一套有效实用的信息传播系统从而实现西部形象的塑造与抬升,以及对外传播与地域文化构建与弘扬意义重大。

针对大众传播对受者的导入功效,大众传播的导向作用在地域化媒体职能上的开展可细化成文化构建与传播。文化构建是自身的,内部的,媒介的介入视角是通过媒体的传播作用培养出较为完备的文化认同,而文化传播是外在的,发散的,媒介的操作应从西部文化的有效输出以及自身形象的妥善表达出发。但更重要的是,在构建与传播之间,媒介的工序也应囊括自身地域文化的合理打包和扬弃,从而将本土文化进行规整与包装,将文化这一集群概念进行品牌塑造,“名片式”处理。

谈及文化,其近义词在于软实力的框架之内。西部在经济上已经失去“先占”,因而文化的提炼,塑造,包装必须着力于本身特色。媒介的传达若要脱离本土地域的场地获得更多的“收听”,那么其传播内容必须保有其内容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若一心致力于描摹东部发达地区的文化发展路线,不考究自身地域对文化的赋予与养成,那么西部文化的傳导将缺失受众市场,没有抵达标的的传播则无意义。

二、大众传播对西部文化的构建介入

地域文化的凝练与概括需要媒介的审度,地域间文化的强弱势之分从传播学的角度可以归根于传播策略的好坏。好的地域文化需要媒介的得当捕捉与层层过滤,将地域文化的特异性,优越性合理甄选,从而较好地推出地域文化样本。

西部文化塑造特指西部地域在一个时间段内的文化形成并丰富完善的过程,体现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变迁、文化重组、文化创新等方面。之所以探讨大众传播与西部文化塑造的关系在于大众传播对西部文化的构建有着攸关作用。本文从媒介传播内容这一要素出发,探讨优质西部文化如何在大众传播时代完成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创新的过程。

三、媒介传播内容对西部文化的构建意见

传播内容以信息流作为载体,信息流的广泛输出通过一个一个地域与磁场的突破完成。理想状态下,文化构建的基础在于一定局域内受众与局域内大众的群体重叠,即西部媒介组织在进行内部(辐射地域内)传播时,其受众同时作为区域内大众应当对自身地域文化认同与媒介传播内容之间的吻合。若西部传媒组织只试图单向传播,不在二次传播,多次传播过程中汲取受众反馈,那么其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播内容将与受众的心理预判产生偏差,难以达成传播内容对受众的彻底输出。以此,传播内容在其区域内不能获得受众认同与肯定,那么其传播链条将会产生断裂,区域外传播将难以进行。

西部媒介组织在进行文化塑造的介入中应当注重自身传播担当,应当明晰自身传播介入对文化塑造的责任与影响。大众传播作为辅助文化传播的工具,不能失落当地区域文化本应被推崇的价值。西部地域虽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但西部媒介不能以经济为短板作为其传播内容的主流输出,应当考虑拟态环境与现实差距存有的一定偏差,不应盲目放大西部经济层面的不足,拘泥于西部经济对文化沉淀的拖滞,从而缺失其优秀文化的呈现信心。西部媒介在操作时应当考虑到其传播内容的使命性,考究其向内传播与向外传播的双重任务。

西部文化的一个核心体现在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宣传应当成为西部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领军事物。少数民族文化相对恪守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但对于立足于西部文化历史与现状,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担当着西部文化的重要任务,其传播价值对于丰富我国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媒介的任务是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置于一个可观摩的平台,将其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媒介具化再进行传播。归根到底,西部媒介必须致力于其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免受外来干扰的同时进行优异文化的外向喷发。文化本是一个弹性流动的概念,其语义空间里包含文化的形成,变更,消失,若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不被西部媒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护和保全,其容易在信息流的卷动下沉落甚至流逝。

四、总结

大众传播环境下西部媒介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媒介资源,用话语权编织一种共生空间,将优异文化纳入传播正轨,形成本区域内高度认同且具有向外推广,宣传价值的优良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梅雨恬:《民间审美空间的断裂与追寻——论大众传播时代民间文化的处境及其自身张力》[J].载《大众文艺》. 2008年第10期.

[2]姜飞:《大众传播媒介介入跨文化传播过程的路径》[J].载《新闻研究导刊》2002年第12期.

[3]冯燕:《创新扩散理论视域中的袁宏道文论传播研究》[J]载《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年度期刊.

[4]Stanley J. Baran.Dennis K.Davi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影印],2003年.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跨文化传播范文第4篇

摘 要:音乐,作为特殊的文化类型,以其个性文化的特色在文化传播中彰显着特殊的功用。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如何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进行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在汇聚中外学生的综合性高等院校中,教师如何以广阔的文化视野,融汇中外、贯通古今的音乐文化素养建立“中外文化融通”的文化传播理念、创建特殊的“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音乐教学范式、培养复合型的“跨文化”音乐教育传播人才,是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语境 中外文化融通 中国音乐教学

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跨文化的交流由来已久。时至今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依然是中国文化的输入远大于输出。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中外文化融通的格局。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与融合愈加紧密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跨文化的语境中,特别是在汇聚中外学生的综合性高等院校中进行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值得深入研究。

一、跨文化交际(交流)概述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产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一种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既涵盖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包含着同一国家或民族中,不同地域、性别、年龄、职业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跨文化交流可以发展共感,消除文化中心主义,利于促进双向沟通从而产生良性循环。由于跨文化交际涉及许多差异性,因此会导致产生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譹?訛本文所言的跨文化交际,更多是从理论层面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高校教师在为中国学生传播异文化的教学中、在面对国际学生的教学中、在去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进行的教学中,都会面临各种问题。在进行跨文化教学时,只有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才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知识。

历史地来看,音乐以其极具特色的文化特质在文化传播中显示出了特有的价值。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是生活在世界上各民族人们的共同经历和感受,这是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共性。因此,坚持突出文化共性原则,是对外传播的基础,音乐的功用不言而喻。本文即要探讨在新时代,如何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进行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的全新教学方式。

二、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音乐教学范式的创建

20世纪以来,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本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因此,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是这个时代赋予的。如何创建一套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音乐教学体系和方式,是从事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专业的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能力,亦是每一位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跨文化语境中创建中国音乐新的教学范式,首先需要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形成“中外文化融通”的文化传播理念。“融合”(integration),是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各种不适问题时的一种文化适应策略,是在保持自己原有文化身份的同时,主动接受、吸收和融合新的文化,由此产生良好的文化融通效果。在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需要坚持一定的文化传播原则。在与异文化接触、对比、交流时,跨文化传播者需要秉持文化平等的心态,充分尊重他国文化,遵循“彰显文化特色”的原则,同时要清楚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文化差异性问题。?譺?訛文化上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要在交流中注意双向互动的平衡性。

在如今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开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国音乐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演出、音乐创作、音乐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跨文化传播。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目前已与世界上13个国家、20所大学合作设立了海外孔子学院,迄今为止,学校已经为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0万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专业”即秉承“中外文化融通”的办学理念,为国际学生设置了民族声乐、民族器乐等课程;为中国学生开设了《中西音乐交流史》、《世界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等有关中外音乐传播与交流的连通课程。

从这些课程讲授及反馈的情况来看,在实现“中外文化融通”的教学目标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很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跨文化音乐教学范式还不尽合理,导致国际学生不够了解中国音乐,中国学生对跨文化音乐内容掌握不清。由此,笔者大胆提出在“音乐文化比较观”的指导下创建“中外学生同堂”的全新跨文化音乐教学范式。在保持以往开展中国音乐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大中国传统音乐史论、中外音乐交流史等课程的比例,以此让学生了解中外音乐文化由古至今的交流历史。对国际学生可以进行基础的中国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让外国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感知音乐理论并切实感受中国音乐的魅力。也可以围绕“中国音乐的对外传播”的教学主题进行个案分析,以“中外学生同堂”并分小组讨论的形式加大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深对彼此音乐历史文化的了解,随时把握中外学生,特别是留学生对中国音乐的接受度。只要认真、细致地进行音乐国际教育课程的设计,保证固定的学时,并以初级、中级、高级不断进阶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跨文化音乐教学效果。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创建“中外文化融通”理念下中外学生“同堂”的音乐教学范式对教学语言的使用要求会更高,其有别于传统的中国音乐教学。

三、“第二语言”在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教学中的作用

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是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上的障碍会加重文化适应的过程。从事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教学的教师,需要根据授课地域、讲授对象,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教学,必要时需要两种甚至多种语言的自由切换,特别是在“中外学生同堂”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實现“中外文化融通”的教学目标,语言的使用尤为重要。

在音乐国际教育课程中引入“第二语言”(通常是英语),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通过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逐步加强“跨文化说话人”积极的交流态度、对异文化知识的掌握及获取更强的交流技能等,是情感、认知和行为三者合一的综合能力的实现。在“美国标准”中,强调“第二语言”的教学内容,并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上提出了“文化语境中的交际”、“价值观系统”、“文学与艺术”等七项文化教学内容?譻?訛,这其中“艺术”的内容被明确的列入跨文化教学的核心体系中。由此可见,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课程的教学需要亟待解决“第二语言”在课程体系中的运用,以备国际型传播人才的培养。

教师如果在国外,或是面对国际学生教学时,需要掌握一门可以和教学对象交流的通用语,如英语,并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中文的内容翻译成英文。以中国音乐的国际教育与传播课程为例,教师在授课时会涉及很多专业术语,准确地将其翻译成英文,并对其进行解释,就是跨文化音乐国际教学的显著特点。面对中国学生进行音乐国际教育课程的教学中,第二语言(通常是英语)也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活动,尽管跨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师生交流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但第二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是尤为必要的。

运用“第二语言”对中国音乐文化,特别是古代音乐内容进行翻译时,会涉及很多语义与语用文化上的难点。“文化词汇”,如“礼乐文化”、“雅乐、俗乐文化”;“专有词汇”,如“竹林七贤”、“八音”等都会产生明显的跨文化差异,翻译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直译,要对其进行阐释性的翻译。举例来说,中国用于表示“音乐”的术语,如:音、乐、声,仅这三个字用于描述不同类型的音乐时,其代表的含义即不是简单的music(音乐)这一种翻译方法。通常来讲,“乐”特指高雅或严肃的音乐类型。在为中外学生讲授中国古代音乐内容时,一定会涉及到“雅乐”与“俗乐”的问题,如何让学生理解“雅”与“俗”,需要教师在中外文化融通的语境中对其进行解读。“雅乐”属于国家的音乐,是在重大礼仪活动中演奏的音乐。从字典里对“俗”的界定可以是普遍、世俗、习俗的含义,那么从汉代开始出现的“俗乐”,作为标准的术语源于唐代,其通常被翻译为“folk music”(民间音乐),而英文里“民间音乐”(folk music)又代表什么含义呢?与中国的民间音乐有何联系与区别呢?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的推演,唐之后俗乐朝着戏剧性、娱乐性方向发展,雅乐也具有了娱乐的内涵,其受众面也不仅仅是精英层面,雅乐与俗乐也不能简单地通过是否属于精英阶层而划分。如今,在韩国和日本可以看到雅乐的形式,而时代的变迁,雅乐与俗乐这些属于已被历史改变,因此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合的术语,翻译的时候也应尽可能的进行阐释性的转译可能会更为贴切。?譼?訛世界范围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拥有灿烂的历史文明,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这个在《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中会有更多涉及,在翻译上稍不留神就会产生歧义。因此,这需要讲授者对其内涵与外延有清楚的认知,并能够将很多专业术语及异文化内容准确传递给学生。

结语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要用历史的智慧、文化的力量来支撑。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在北语“多语言、多文化”的中外文化融通的背景下,立足于建设一套符合“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的课程体系,既培养本专业中国学生扎实的“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学科基础,也可以在未来的“海外孔子学院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及“海外音乐孔子学院传播中国音乐”的工作中拿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海外音乐传播课程体系。

纵观全国开设跨文化音乐教学课程的学校,其现行的课程与教学范式主要依照现有国内音乐院校的课程体系来设置,还没有形成更为符合“中外音乐文化融通”的系列课程教学。因此,需要创建一套“中外学生同堂”的课程改革方案,以期未来的教育人才可以全方位的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分享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音乐文化,而不只停留在只教会演奏或演唱中国音乐。同时,如何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强化“第二语言”的使用,合理、准确地对中国音乐语汇进行翻译,是作为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专业的教师和學生需要共同思考、努力攻克的难题。我们需要积极接受多元文化,不断进行文化融通,通过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形成有效的课程模式,努力创建符合新时代的音乐教学范式,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能够从事中国音乐国际传播与交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注释: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4、5、145.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6(3).

【美】周文中,张伯瑜整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187.

注:本文系“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BLCU Academic Talents Support Program for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的阶段成果。

跨文化传播范文第5篇

江西潦河地方文化是从自己的土里长出来的文化,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潦河奇石热,作为江西的民间文化现象,近年来,热浪一浪高一浪,势不可挡。民间收藏潦河奇石由来已久,现渐成气候。潦河沿线各镇均出产潦河石,其中以奉新县干洲镇出产最为密集,最为奇特。为了做大做强江西潦河奇石品牌,打造江西的“奇石之乡”,2007年10月,干洲镇党委、镇政府打造全国最大的乡镇奇石交易集散地——奇石根雕文化一条街“石缘街”。干洲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石缘街被江西省文化厅批准为“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1年4月,江西潦河文化产业传播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前期以潦河奇石为经营重点,相继开发推出“潦河红”、“观音砚”等系列观赏艺术类石种,着力塑造“潦河石”品牌,力求好的经济效益及社會效益。公司在多年的运营中,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前进动力,经济实力日渐增强。通过举办、参加全国性的文博会、石博会,制作奇石宣传册,开展宣传推广,向中外客商展现潦河石的独特之美。公司在不断加强同外地奇石鉴定人员和奇石收藏者联系的同时,注重广集信息,博采众长,学习管理,提高技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奇石产业链,建立起产运销的长效机制,成为江西观赏石领域的一面旗帜。

与此同时,江西潦河文化产业传播有限公司立足长远,谋求扩大经营范围,带动潦河文化其他领域的发展。以奇石、农民版画、园林花木作为公司经营“潦河文化”品牌宣传推广的主导方向,打造实体经营盈利模式。目前已在深圳设立产品展示窗口,利用信息资源优势承接公司经营范围内的所有业务,推广“潦河文化”品牌,扩大外销渠道,包括融资、引资。

文化、技能、专业、经营性人才引进是公司发展的长远策略,能全面将地方文化领域特色资源推广整合并造就一种新的商业盈利模式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公司将借鉴深圳市大芬油画村发展的成功经验,采取商业化模式的成本运作,组织一条龙式的生产,在同行业中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抢占销售市场。奉新的版画,着重突出乡土气息浓、山川田园美、自然生态感强的特点,精心构画,精细装裱,多出上乘佳作。对于书画爱好者喜欢的畅销作品,建立和增加批量生产能力,在奉新当地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与已有的合作社联合经营形成规模和集约化效应,让奉新的农民版画名噪国内外,使创作者和企业共同获得丰硕成果。

跨文化传播范文第6篇

摘  要:文化产业作为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机会和挑战,其中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因此,从现状分析、机会与挑战等方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人才培养建议,以期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和目标人才的需求培养,为产业发展与教育结构提供对接。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培养;OBE理念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产业发展和竞争格局正在不断演化,无论是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还是后发经济体,都迫切需要产业转型升级来应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安全形势的极大挑战。中国在努力扭转传统产业在国际竞争格局演变颓势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力度,其中,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绿色、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分工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日益深化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成为目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快文化发展的步伐和力度,以此来实现文化强国[1]。

文化是民族之魂,尤其传统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管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构建特色文化体系时会把传统文化作为加工材料,间接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推广,不断被接受、学习和认同,在发展过程中建构的一系列内容会成为研究的对象和议题。文化产业发展内涵丰富,可以对其赋予时代价值,化身优质文化产品,从而提升其文化经济价值,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和文化消费,强大的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竞争力。在新媒体时代,青年作为主力军和先锋,如何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青年群体的文化之中,如何有效学习和推动文化的传播与管理,对培养青年群体的正确价值观、以更加包容与自信的姿态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和我国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至关重要[2]。

目前,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多,但与新兴文化创新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却在近年来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有的学者从特定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发展梳理,有的学者从社会学、主流意识形态、新媒介技术、商业与消费等特定视角和逻辑作出各自的解讀[3]。大多数学者对文化产业及其创新融合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讨论了文化产品如何以新方式进行主动生产和创造新的意义。在相应人才培养方面,讨论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培养学生更契合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单独从某些文化现象或者热点中进行考察也在目前研究中较为常见。

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学者聚焦在研究内容、实践规律等的理论定性探讨上[4-5],大多数问卷调查和访谈以现状描绘为主,并且建立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定量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和优化,越来越多元化的研究手段应用在数据收集、挖掘与分析过程中[6-7]。本文立足宏微观双重视角,在宏观探讨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同时,对青年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过程中基于OBE理念的人才教育教学培养等方面进行微观剖析,以加快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相应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一)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业态不断创新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新兴文化的传播相互融合,既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又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引领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类多元文化价值越来越被提及并受到重视,以新业态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8]。

纵观当前的社会与媒介环境,各类新技术、各种新文化形式的渗入必然会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变化。虽然很多文化日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但是其产业化的创新发展困境仍然没有消除,而互联网时代虽然拓宽了其传播发展的路径和渠道,但文化冲击、意识薄弱、受众共鸣、与时俱进等问题都进一步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让其在融入主流产业发展中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促进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并分析其传播发展过程的主体和受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文化借力为推动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创新寻得对策。其中,由于青年群体的个性特征、社会地位等使其有较多的激进观点和价值取向,或者是消极的自我调侃和麻痹,大多数不可避免地蕴含着抵抗的属性,因此其群体文化领域得到更多人关注与重视。

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可以根据其需要,自主而有意识地对各种内容进行选择吸收,因此,文化产业的受众往往是本身就对文化有兴趣,或者是对文化有硬性需求的一批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批受众也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贡献者和建构者,他们通过不断汲取文化相关内容,反过来哺育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自发地为文化产业开辟发展空间。文化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地考虑需求和目标,并且需要对文化产品内容不断更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也就是说文化产业相比于其他产业需要更多的竞争性,从而让受众群体的注意力放置其上。

传播价值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对于整个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蕴含着值得学习和倡导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但目前文化产业还有许多尚待挖掘的领域,通过新媒介会创造更多价值,新兴机会和创新空间也会助力这些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并不断被赋予新的价值,得到与时俱进的更新。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成为资本链条中的一环,经过创意环节的转换和商业运作,转化为具有特色内涵的文化产品,形成经济价值[9],许多文化元素和信息产品被纳入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品开发之中,在市场的推动下实现了实质性、创造性的转化,衍生出各类新式文化产品,带来了更多的文化消费,促进了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机会与挑战

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建立在有关文化政策扶持的基础上,既有新兴文化的创新尝试,也有传统文化助力的宝贵实践。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政府的目标之一,建设文化强国也是我国的长远战略。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在国家政策中,既有总体性的发展措施,也有针对具体的保护策略,既包括文化产业,也囊括文化事业,并注重教育培养文化管理人才,这些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好的创新与融合以及新时代相应人才的教育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媒介技术的结合,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是5G、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赋能,并且在数据化趋势下,进一步激发了文化的活力与价值,让其能够更好地被用于文化生产与再创作。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也有很多挑战。首先,网络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造成视觉化的转向,让各种文化形态汇聚其中,文化的意象特征和扁平化风格带来了大众传播的“快餐式”消费,造成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厚重感有被消融的风险,因此,需要重新思考文化产业如何促进文化在网络这个视觉媒介里创新表达的方式。其次,信息不断碎片化,虽然其能够实现更快速地流动与分享,但浅表化的信息接收方式让受众对于很多内容实质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无法进行深層意义的理解和心理上的认同,导致文化的流俗,更难以传达传统文化等的底蕴和内涵。同时,信息的撕裂状态极易导致信息失真和混淆,使受众的理解可能与原意不符,给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三)创新融合发展启示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创新和融合提供了载体,而在多元文化之下,文化产业要有自身的新发展和新实践、开拓自己产业空间并让更多人投身其中,就需要采取各方面措施,与各主体通力合作,解决其在文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化被动的融入为主动的转化,从而实现文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性。

首先,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与规范。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是文化产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文化发展秩序的有条不紊,离不开积极而有效的政策监管。政府作为监管主体和把关人,在增强自身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应联动各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文化产业规范的不足,有利于文化相关的内容生产者、运营者自觉担起责任,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互动,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关于文化内容的监管由于其背后的文化意指以及价值取向难以判断,使得技术限制无法通过机器等审核,必须通过人为进行监管,但是仅靠政策的监督和法律的制约仍有不足,还需要借助行业、产业及其成员的自律,这就需要设置合理的产业规范、培育积极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同时完善而积极的产业规范也是文化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通过推动建设、管理和维护形成一种自治公约的默认行为准则,从内容生产者源头减少违法或者不良现象的产生,这也能够极大降低内容审核的成本,使得文化作品有序产生,并让优质的内容得以更多的展现,促进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氛围,共享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再次,塑造优质文化内容。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则必须把握好作品的定位,根据不同的产业情境进行改造创新,同时也要做好受众定位,精准施策,充分考虑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既把握群体普遍的兴趣爱好,也要了解群体间各异的需求,基于市场实际需要进行文化创新和产业發展。在传播方式和发展载体上注重内容形式的选择,特定文化产品内容紧附网络变化而不断更新,让其成为生活情境的一部分,这样会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更易形成规模化发展。

最后,打造优质文化品牌。在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融入符合时代审美的元素并建构出自身产业意义,每个产业领域都有其典型的代表和符号象征,文化产业也需要衍生出文创产品及服务,打造自身的优质文化品牌,通过统一的视觉符号和形象语言,增强受众的认知,形成持续的关注和传播。不过,在文化品牌的培育过程中,必须警惕商业的过度收编,防止让文化品牌成为文化消费的符码,忽视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传承。商业元素的融入不能强行挑战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严肃性,需要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利用合适的风格、元素、符号等进行文化的表达实践。

二、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人才培养

目前,文化管理能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标和价值维度,在文化加剧融合的今天,文化管理更应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和重视。其为中国经济、外交以及安全等影响力的扩展提供了更加有效和有利的软环境,同时作为知识、绿色、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结构优化调整和分工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培养新时代文化管理人才,为促进以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知识基础和人才支持。

管理学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以及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有学者主张管理是一种文化,并认为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即文化管理理论阶段[10],在此背景下,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成为热点,新的文化管理思想、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国外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内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与国外研究大体一致的演进阶段,但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并且中国具有丰富、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等,因此,结合国内的文化制度、政策以及战略导向,使其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更具有自身特色。

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其本质是为了向更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演进和优化,真正培养学生符合社会需要的能力,其离不开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大背景,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文化新兴产业开始不断涌现,并且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建设等也不断加入其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学习文化管理相关知识理论,结合国内国际新形势以及我国当前文化体制创新和文化事业发展等现实需要,进行相应课程改革与优化,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以及核心价值观、真正践行文化强国、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新时代文化管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文化产业市场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形式,文化产品基于不同形态融入不同的多元文化,以巧妙的方式糅合进内容之中,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根据实际形势转变文化管理方面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明确目标和预期表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输送人才,同时为避免文化产业的过度娱乐化和形式化,提高文化素养、引导正确价值观形成也是重中之重。其中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成果导向和目标导向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由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最早用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强调以学习的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教学评价[11]。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也开始应用OBE理念来引导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体系[12-13],在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构建理念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基于OBE理念探索一种围绕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新范式。目前为了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主要通过新工科建设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而文化作为最基本、深沉和持久的力量,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指导和新兴文化产业加入下,应基于OBE理念,探索形成一种在优秀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繁荣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渐改、内生外化的工文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并且根据新兴文化产业对接和新经济行业需要,培养出具有文化格局、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其次,在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的引导下构建不同目标标准的人才培养体系。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对正确选择、准确理解、合理评价多元信息并能成为创新型传播者具有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培养青年的文化素养并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其保持着理性的认知,掌握批判性的思维,有效识别优秀文化,共同助力于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在此基础上基于OBE理念,高校应充分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成长阶段进行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并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和需求构建不同评价标准和成才目标,为实现双向需求奠定良好基础。

再次,在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基础上构建以应用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以往传统文化内容单向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网络内容是基于受众需要而进行创作的。因此,在相关文化教学上也应注重互动,培养青年涉猎新兴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在学习交流中实现共鸣。基于OBE理念和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在加深自身兴趣认同的同时,以应用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促进青年从文化消费者身份向创作生产者身份转换,用所学知识对文化内容进行个性化改造,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

三、结束语

不难发现传统文化因为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问题,一直有着传承困难、传播渠道不畅的困境。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加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参与的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不僅促进经济政治的深刻改变,同时也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和习惯,让人与人置身于无形之网。在互联网这个载体上,诞生了很多新兴文化产业,既有以主流文化为主体的源流,同时也伴生许多独特而多元的新兴文化群,彼此在新媒介环境中逐步变得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并通过娱乐化、碎片化等方式进行再度产业创作,为其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时代内涵,随着政治考量、市场融入、商业资本和网络媒介等的加持,文化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融合。但这个过程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的努力,其中高校在人才培养与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对文化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通过基于OBE理念对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研究进行实践性思考,为教育结构与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对接窗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可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支点[J].学术交流,2012(5):127-129.

[2]Agnieszka B G. The role of you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industry [J]. Management, 2017,22(1):226-237.

[3]范玉刚.“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研究”的问题导向,多维价值与时代关切[J].学习与探索,2020(10):120-130.

[4]张曾芳,张龙平.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02(2):98-106+207.

[5]梁竞阁,肖丽.文化产业安全理论分析与保障措施[J].中国行政管理,2020(4):130-133.

[6]吕乃基.Big Data and Epistemology[J].中国软科学,2014(9):34-45.

[7]刘静,惠宁,南士敬.数据赋能驱动文化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研究——基于STR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7):31-46.

[8]Zhu Z.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culture industry of our n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4):104-106.

[9]傅才武,岳楠.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以当代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9(1):28-38.

[10]罗争玉.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J].湖南社会科学,2003(1):90-92.

[11]施晓秋.遵循专业认证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54-160.

[12]周桐.基于OBE理念下高校专业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8):81-84.

[13]苏芃,李曼丽.基于OBE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29-135.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区域创新政策驱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网络演进研究”(GD18YGL09);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文化自信下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管理学》项目式教学改革与优化”(广工大教字〔2019〕70号);广东工业大学校内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政策导向下创新项目合作行为及其合作网络的演化研究”(18ZS0201)

作者简介:赵雷(1987-),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决策、合作创新。

*通信作者:陈俊喜(1987-),男,汉族,内蒙古莫旗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上一篇:关于勤奋的名言范文下一篇:高一语文复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