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模式探究论文范文

2023-10-07

德育模式探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分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中遇到的问题:缺乏整体规划;简单迁移、与现有课程体系缺乏全方位嵌入;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融合等,从意识层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三个维度提出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嵌入德育课程体系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

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各民族文化认同而建立的心理契约,同时也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将会有助于中职德育的开展、提升德育的有效性。但是优秀传统文化嵌入中职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从创新中职学校德育方面提出应然的策略。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的应然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价值,随着民族文化越来越被学术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意义被挖掘出来。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中职学校德育中来不仅仅有助于中职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而且也有助于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养成。

(一)塑造中职生健全的人格

优秀传统文化是本民族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沉淀形成的具有民族气质特点的文化,对于规范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一定的善良、朴实、为善、孝顺、爱国等教育内容都是中职学生为人所需,同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学方式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都是中职学生为学所需。《大学》中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告诉人们既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道德人格,又要修身养性,以到达人格的理想境界,实现齐家、修身、平天下的目标。而中職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来实现人格的提升,使中职学校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培养中职生职业道德

中职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树人”,将优秀的文化传统嵌入中职德育之中重点在于落实到人才培养上,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相融合。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社会经济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跨界性决定了中职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属性和职业属性,其中职业道德的培养尤为重要。传统文化中蕴含一定的职业道德成分,与中职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相融合,在潜隐默化中将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敬业乐业等思想精髓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意识和行为方面实现嬗变。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现状

虽然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学校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中职学校在开展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与现有中职德育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将优秀传统文化简单迁移,与现有课程体系缺乏全方位嵌入;优秀传统文化盲目实施,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融合等问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与现有中职德育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虽然说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实施,对塑造中职学生的人格和职业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仅将优秀传统文化当作德育的一种内容,有些中职学校并没有认识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受就业教育以及人才资源市场的影响,中职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习得,无形中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应用。集中表现在中职学校缺乏对德育的整体规划,也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德育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仅仅将其作为临时性的、辅助性的一种手段而已。甚至有些中职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就是为了一时的时髦,根本没有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德育的作用。

(二)优秀传统文化简单迁移,与现有课程体系缺乏全方位嵌入

有些中职学校即使比较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但是由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与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体系实现全方位的嵌入,导致简单迁移传统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造。因为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德育国家规划教材,所以如果要将其作为德育的内容就必须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改造。而中职学校在师资、课程改革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改造比较困难,这也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简单迁移的问题频繁出现。例如,某一中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入了《弟子规》作为德育教育的内容,但是没有将《弟子规》与现有的德育教育融合,而是强行叫学生背诵其中的内容。这种简单的背诵不但起不到德育的作用,反倒使中职生反感。

(三)优秀传统文化盲目实施,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和故事来作为教学实施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德育的趣味性,弥补了传统教育趣味性不够。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现有的德育已经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如果盲目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德育教学内容在形式上结合,那么会忽视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有的德育内容相融合起来,导致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德育教学内容形成“两张皮”,呈现出两者“格格不入”的状态,根本无法形成德育的合力。就其原因在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改造过程中与现有德育教育内容无法形成有效的融合,如何古为今用便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转化为现代德育的关键。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中职学校德育的策略

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的实然问题,就必须要以“立德树人”为前提条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应用的策略,以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一)意識层面: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是创新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中职学校将其转化为校本教材,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德育内容。但是有些中职学校往往说起来重视、行动上却忽视。因此,中职学校从意识层面上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的价值。一方面,从意识层面上,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德育的重要性,要辩证地处理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中职道德的重要性,既不能保守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开发,更不能夸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化;另一方面,从行动层面上,中职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德育建设的规划中来,从组织、制度、师资、经费等多个层面给予保障。切勿为了时髦开展传统文化德育建设、切勿为了政绩开展传统文化德育建设,要将发挥传统文化德育的功效实现长期性、可持续性的规划。

(二)课程体系:全方位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德育课程体系中

课程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要将其融入中职德育中,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效果。如果仅仅是通过简单的背诵、讲解等方式,那么无疑难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出来。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嵌入德育课程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多种层面上的德育内容,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开发,并将其作为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开发,以便将零散的文化元素转变为可操作的课程,例如,某中职学校将壮族优秀文化编写成校本教材,并且将之作为选修课由学生选修,深受中职学生的喜欢。

(三)教学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的教学内容实现有效融合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师生相互传递的信息符号的统称,一般包括教材、课程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内容可以不沿袭严格的学科逻辑结构进行编排,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其中,在教学内容层面上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切勿出现两种教育内容形成“两张皮”的问题。首先,中职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与改造,切勿将所有的传统文化都纳入学校德育建设中,要选择那些与学校德育相适应的、符合本地区学生心理需求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对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行系统改造。其次,中职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的德育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从形式上,优秀传统文化要纳入现有的德育课程体系之中;从内容上,优秀传统文化要以典型例子等多种形式与现有的德育内容相融合;从实施上,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原有的德育协同并进、相辅相成。例如,某中职学校开展“六步颂扬经典”的活动,通过听优秀传统文化、看优秀传统文化、读优秀传统文化、抄优秀传统文化、讲优秀传统文化、演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相互配合、协同并进,发挥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王 屹,方绪军.职业教育教研模式改革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刘爱香,高 荣,韩永胜,周 玮.诵读经典与中职艺术学生德育教育的整合[J]教育现代化,2018(39)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分级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B117)的成果,项目主持人:方绪军。

(责编 卢建龙)

德育模式探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人工智能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以机器人搭车为例,不仅拷问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而且质疑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面对学校德育存在的外在化、边缘化和低效性问题,学校德育应该重新审视并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如培养学生的常人道德、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赋予生命以意义等。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校德育 价值观念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I

WANG Ho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6)

從Alpha 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再到人工智能产品在日常的广泛应用,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名词、技术概念,人工智能在改变人们的生存现状,带来新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新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多元应用与真实的二元世界里,我们如何处理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学校又将确立何种价值导向?这些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理论探究性问题了,而是急需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1 人工智能对学校德育的拷问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同时,人工智能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学校德育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培养拥有何种道德观念的学生等等。

如今,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项新的技术、一种新的工具,它还是一种新的文化,一种建立在高科技技术基础之上,具有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智能等特性的文化现象。如今我们面对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立足一个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我们上一代人基本上从社会的主流滑向社会的边缘,而我们这一代人也正因为对现代技术的盲目或是思维的定势逐渐被边缘化。随之而来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者、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给未来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依然固守在狭小的空间里,停留在陈旧的思想中,以“玩物丧志”、保护孩子的名义让孩子们远离信息技术,拒绝对新的信息技术的了解、认识与应用。这样如何才能不被机器所取代?如何才能在以创新引领世界的竞争中取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各方面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一方面,人工智能及衍生品以其智能、高效的特点,融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体制不健全,所承载的道德伦理观念有待加强。以2015年机器人搭车人的遭遇为例,一个机器人的“遇害”,拷问着一个国家的道德。是我们敏感过度了吗?抑或是这只是未来人类面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伦理困境的一个提前预演?

从伦理设计到人工道德,从“机器问题”再回到人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伦理坐标?未来我们该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学生作为社会的“易感人群”,又由于其特定的社会角色和时空条件,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难度空前加大。

2 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人工智能在为我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拷问着我们的学校德育,在人工智能面前,我们的道德变得不堪一击,是人工智能自身的原因,抑或是学校道德教育本身的问题。针对学校德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校德育存在外在化、边缘化、低效性的问题。

2.1 学校德育的外在化

在快速发展的物质化时代,学校德育的价值被大大的削弱,主要表现为学校德育的外在化,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被诠释为:外显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学校德育注重学生可见的道德行为,当道德只是作为学生的调节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以外在表现形式出现的道德,无法深入学生内心,走进学生精神世界,根植学生的灵魂,难以满足学生内在的需要,同样也难以促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然很难丰盈与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最终使人的道德异化为一种外在的形式。

学校德育的外在不仅仅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浮于表面,更关键的是对学生的道德认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更疏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2 学校德育的边缘化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句话体现了学校德育的尴尬处境。

身处功利化社会,知识成为人们最为看重的,而价值观、道德观被置于边边角角。例如,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成绩,把学生的成绩、升学率作为基础教育奋斗的目标,漠视学生道德的培养。高等教育重点抓学科建设,强调科研成果以及学生的就业率,忽视学生道德的发展。这也是现今小学欺凌现象、大学生心理问题频繁爆发的原因之一,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不顾学生品德的发展,搞错了教育的方向。对学校教育而言,越是不能量化的软指标,越是应该重点投入精力,学校教育首先是成人的教育,使人成为人,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其次关注的才是学生的成绩等外在指标。

除此之外,学校德育的边缘化还导致德育信度的降低。课堂上,教师还在墨守成规地讲授课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早已与整个时代脱节,这样怎么不被时代抛弃?

2.3 学校德育的低效性

在现实的学校德育中,各部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学校德育的收效仍不容乐观。

在政治社会中,学校德育强调政治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学校教育强调德育的经济价值;在文化社会中,学校德育强调文化功能。在学校道德教育方式上,更多的呈现为一种灌输式、强制性的现象,没有或未全面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忽视学生立场。在学校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方面,没有针对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沿用老一套的评价模式,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知,甚至违背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德育低效性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形式单一、道德体系不完善以及学校德育过程中“人的缺失”。为保证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从道德教育的实质出发,探究学校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学校德育在学生价值引导方面存在不足,在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如果没有内在的道德观、道德标准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势必会带来价值观念的困惑,就像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挑战一样。人一旦失去价值观,就会随波逐流,丧失对人性、对道德的追求。因此,正确的道德观念及价值标准的确立,对学校德育、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3 学校德育追求的价值观念

学校德育的外在化、边缘化和低效性,使得学校德育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导向,以及在培养学生的价值标准与道德观念方面发挥的作用。

3.1 学校德育:培养学生的德性

促进学生德性发展是学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学校德育不仅要培养道德的人,更着力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潜力的人。

学校德育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德性的发展,或者说德性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从理性上分析,国家需要道德,社会生活需要道德,个体生存更需要道德。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对人、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认可和承诺,进而维系整个社会的生活,否则,人类的一切无法持续运转下去。正如米尔恩所言:“没有道德就不会有任何社会生活”。①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从国家诞生起,一直强调德的重要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德代表的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德性对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性,这也是德性存在以及被需要的理由,也是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要地位。学校德育在培养学生的德性、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学校德育:引导学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自身认知模式的思维取向,并对自身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与人自身的行为密切相关,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并调控自身行为。学生的成长需要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这也是学校德育的目标之一,学校德育使学生顺利完成人的社会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而教授则是为了提高智力。前者培养人们了解自己的责任,后者使人能够尽其责任。”②马志尼笔下的教育所指的就是当下的德育,教授就是指现今的智育。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可以归结为:提高道德修养和了解自己的责任。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源自社会对主导的价值体系的需要和追求,源自现代社会充斥的多元价值。多元价值的存在使得社会变得丰富多彩,但我们必须确立一种主导的价值体系,而学校德育正是传递这一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的价值观的引导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应该追求的,哪些是不应该追求的,哪些又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以此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在价值上对学生引导的过程,对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过程,是通过价值的方式,对德育对象发展方向的引导。

3.3 学校德育:赋予生命以意义

道德不是生命的全部,但道德是构建生命意义的方式之一。学校德育通过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在和谐,从而激发生命的意义。

学校德育是为生命服务的,是对生命的一种“特殊关怀”,目的是使生命发出光彩。这种“特殊关怀”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德育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呵护。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者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方式去影响学生,对学生进行一种强烈的暗示和明示,孕育学生真爱生命的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德育对学生生命的呵护不等同于对生命的放任,学校德育对学生也存在约束的含义。学校德育对学生生命采取的是一种合理的约束:一是学校德育作为一种生命呵护的方式,通过纪律與制度的方式,直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是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指导个体的生命获得意义,在呵护学生生命的同时,也在激发学生的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

注释

① [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力与人的多样性.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43.

② [意]马志尼.论人的责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16.

参考文献

[1] 吴永和,刘博文等.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7(5).

德育模式探究论文范文第3篇

“好学校应该更加重视人的感受,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幸福感。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学校充满留恋和不舍,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校园里开花。”这是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科大附中”)王世东校长的筑梦自白和教育情怀,也是科大附中的教育价值追求。

在一个炎热的午后,笔者一行走访了科大附中,在深入了解这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后,力图揭示在改革的浪潮中,科大附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办学方式,如何进行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价值抉择。

守正:

根植一方孕育梦想的沃土

科大附中的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创建于1960年,2013年3月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近年来,在海淀区工委、教委支持下,学校成为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和北京科技大学双重对口支持单位,申请成为北京市“1+3”项目改革试点校,“落户”北京市海淀教育新地图。良好的机遇和高端资源的注入,激发了学校的内部发展潜力,使学校发展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美誉度日渐提高。2015年,科大附中更是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也是全国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中学。

这些成就足以吸引人的眼球,而更引人瞩目的是科大附中这57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办学传统和育人特色。守育人之正、守规律之正、守传统之正、守责任之正,一代又一代科大附中人用这样的坚守根植了一方孕育教育梦想的沃土。

1.守校园文化之正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标志,文化需要继承才能鼎新,否则就会出现文化断层。因此,王世东校长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科大附中任职期间,始终将自己当作是学校几十年长跑接力赛中的一名接棒人,坚持在文化传承中守正。

走进科大附中,校魂石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教学楼一楼的校史馆给笔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所学校的设计很独特。这种独特并非只是位置和建筑的独特,而是一所规范、标准的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出的文化风格独特。

王世东校长告诉笔者,科大附中的文化走廊是按专题设计的,主要包括校史文化展厅、美术、科技、信息、物理、化学、生物、人文走廊以及操场墙壁涂鸦等,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在物、化、生、技等学科特色专题走廊的橱窗内,存放着跟学科相关各种标本、实验模型等,便于学生随时学习和观察。在人文走廊,校训中“明德至善”出处的原文被雕刻在显著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校训的含义;君子六德“仁、义、礼、智、信、廉。”是人文走廊的主旋律,是学校对师生明德笃行的引导。校史馆位于教学楼一楼大厅,是新生入学要上的第一节校本课程,以此增进他们对学校发展的了解,直至促使其生成对学校的自豪感,激发他们起为学校争光添彩的愿望。各个专题走廊,或是一场专题讲座,或是一个励志故事,或是一次社团活动,或是一场精彩演讲。这种关联学科、拓展前沿、强化体验的空间设计,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会有反映自己学校风格的特色,这就是其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有文化,也是最能证明学校自我存在和体现自我价值的。科大附中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经历了几任校长,但以“明德至善,鼎新力行”一以贯之的文化和育人特色却长久地保存下来,这也是其独有的魅力之所在。

2.守办学精神之正

教育需要坚守,但坚守不等于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中,科大附中不斷进行着突破和超越,但在王世东校长眼中,学校应该改变的是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不变的是学校教育特色和文化传承。坚持学校的教育文化传承,与时俱进,融于新课程的育人理念中,能更好地发挥发挥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百炼成钢,铸就梦想”的学校精神是由北京钢铁学院附中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凝练而成的。这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大附中人(钢附人)满怀教育理想,明德至善、授业解惑、殚精竭虑,将自己的青春韶华、全部才情、抱负无怨无悔地抛洒在这块教育热土上的真实写照。正因为他们有着对教育理想的坚守,才有了今天科大附中“春风化雨育桃李三千”的办学成就。

如今,令科大附中人引以为豪的“百炼成钢,铸就梦想”的学校精神,已成为学校深化新课程改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炼就了师生不畏困难、顽强拼搏、实践创新、爱润心灵的精神品质。

吴遵民先生曾说:“让我们牢记教育的使命与职责,牢记教育的原点基础与终极价值:那就是生命。”的确,对于科大附中而言,“改变”与“坚守”的把握,不仅是一种技巧,而且是一项科学的决策,而做出这项决策的标准就在于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服务人、塑造人。

3.守教育规律之正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慢的艺术,行在当下,利在长远。因此,科大附中以“健博慧雅,学有所长;家国情怀,行有担当”为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终身发展能力。

为此,学校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水平,开展校本化的课程实践研究,既注重学生成人成才,又注重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质量上,科大附中既追求学生成绩,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核心素养,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促进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学习方式上,科大附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学生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反思整理提供时间和拓展空间;在育人方式上,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建构德育课程体系,强化德育过程的实效性;制定并实施学生教育进阶目标,用陪伴教育引导学生发展。同时,科大附中注重家校合作,建立家校委员会,将家长资源整合为学校的教育资源,邀请专家给家长进行相应的培训,以做到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传统的以分数衡量学校好坏的评价机制下,科大附中并不是一所所谓的“一流”的学校,但从长远的教育终极目标来看,却算得上是一所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生活的学校。

鼎新:

撑起学生放飞梦想的蓝天

古人云:“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学校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守正不等于守成。因此,在守正根植梦想沃土的同时,科大附中还坚持在变革中出新。在教育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研究,建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追梦、铸梦和圆梦,撑起一片蓝天。

1. 建设主动发展的协作团队

借助海淀进修学校对口支持的教研专家力量,依托“中国好老师”项目,加大专业引领力量和科研提升能力的“落地”实践研究,科大附中提出“对接学生有效学习,建构有次第的校本教研机制”教研策略,提升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和“以学定教”专业发展能力。

通过教研专家的专业引领,带领教师进行深度研究。各个学科教研员深入对接学校教学实践,走进课堂,诊断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的深度研讨活动。教研员从指导者变成合作伙伴,快速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改进了课堂教学,从而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优质学校教研成长的新模式。

科大附中还成立鼎新书院,通过校内名师领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学校建立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发展机制,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开展教研活动,落实三个“带动”责任:每学期组织开展一个专题研究,展示一节公开课,带领一个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中,在教研共同体的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教研合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是靠“眼界”和智慧引领学生前行的,而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开阔“眼界”的“捷径”,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培育教育思想的过程。因此,科大附中十分支持教师积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深入进行教育理论学习。教师们先后参与了“深度学习”“高端备课”“项目学习”等重大课题,并以科研促教研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2.建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有了特色,学校发展就有了特色。科大附中立足科技艺术的课程特色,借力海淀区进修学校的专家力量和北京科技大学的双重对口支持,依托“1+3”项目,全面梳理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研发基础、拓展和研究三级四类(人文课程、STEAM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课程体系。打通学段,融合学科,开设跨学科的STEAM课程。

在四类课程的学习中,以人文课程引导学生涵养品性、明德笃行,實现价值引领;以STEAM课程使学生乐知融合、鼎新力行,培养学习和创新能力;以体育与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历练健全人格;以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投身实践、关爱社会、勇于担当的品质。

科大附中将教育教学活动统整在学校课程中,使课程更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和生成性,提高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形成课程育人合力,引导学生树立明德至善、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凸显“价值引领人,科技塑造人,艺术陶冶人”的育人特色。

3.鼓励学生自我管理

对于科大附中来说,好的教育显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外在的知识,而是不断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认知世界。为了鼓励学生的主动发展,科大附中创设各种条件,坚持进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探索。例如,学校楼道书吧里的很多图书是由学生志愿者自主选购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建设书吧,年级都有志愿者牵头负责年级书吧的管理,同学们对书吧有什么建议、需求,可以直接向这些同学反映。

此外,科大附中在教育中不断渗透“自我管理”的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校持续推进生涯规划教育,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北京市生涯规划教材为载体,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学会规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社会,了解职业,学会选择;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和主题班会,坚定目标、奋勇拼搏、实现梦想。

自我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学生发挥自觉性和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在科大附中,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由过去的被管理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实现自我成长,是王世东校长和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力行:

拓展多维实践学习的空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科大附中将课堂教学拓展和延伸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迁移知识、拓展思维、主动探究,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1.在研学实践中增长才干

科大附中通过制定研学社会考察的校本实施方案,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设计了“行前教育引导课”“行中探究实践课”和“行后研讨总结课程”。

目前,科大附中已经开辟了山东曲阜泰安线、陕西西安线。行前,学校组织年级组,根据学科学习内容,建立跨学科的备课组,不同学科老师共同备课,加强跨学科融合,设计“研学考察课程手册”,组织学生进行行前教育,使学生带着探究的问题参加全程的实践考察活动;在考察活动中,组织学生成立专题合作小组,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人文意境,体验社会生活,研讨历史事件,体味文化精髓,引导学生依托专题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考察活动结束回校后,组织学生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汇报研学考察成果。

正如王世东校长所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场是最好的教材,经历是最好的成长。”科大附中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以祖国名胜古迹和壮美河山为素材,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教育模式从知识传授型向参与体验型的转变,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传递爱心

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能够使学生形成阳光心态和健康人格的教育,这是学生和谐发展、面对未来的基础。在实践中,王世东校长和教师们始终没有忘记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双眼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人生,用自己的能力服务社会。

随着共享单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科大附中路段,部分单车摆放无序,随意停放,造成路段的环境相对杂乱,在学校的鼓励下,科大附中的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共享单车的清理和归整。

每年9月,学校开展的图书义卖活动,将善款换为“爱心包裹”,绵延传递到“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甘肃贫困老区、京郊敬老院、福利院等。在交通路口,设立交通志愿先锋岗,宣传交通安全,组织行人过马路。走进社区,慰问和服务空巢老人,送去爱心和温暖。每学期在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累积达1500人次,服务时间累积超过120小时。学校志愿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次被海淀区教育系统志愿者联合会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活动是科大附中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校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志愿活动中,亲身感知和体验,使其心灵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使学生在志愿奉献中敞开“爱”的胸怀,学会“爱”的传递,享受“爱”的幸福。

从校内养成到校外实践,科大附中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正以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科学育人、艺术育人、实践育人等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实现学生持续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能称其为教育。”无疑,科大附中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证明“这里是成就人的地方”,证明其具有“引起人灵魂深处变革”的能力。

责任编辑:木子

shalee0307.li@gmail.com

德育模式探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蓝图,为职业院校的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面对新机遇下的新要求,面对广大家长、企业和社会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小差距。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一名德育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职校学生的重要性,对于整个学院发展以致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关键词:德育教育;多元化;以人为本;特殊性

一、职校学生现状分析

1.职校学校生源多样化

主要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忙于赚钱而无暇顾及的孩子,以及已经在社会上工作几年的社会人员。

2.职校学生心理状况

职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既要经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诱惑,特别是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总体来说,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除了具有青春期心理上的一般表现外,在某些方面还有着更加突出的特点:一是成人感特别强烈;二是就业需要突出;三是成就事业的信心不强。

3.职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职校生思想政治状况其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同学爱党、爱国的意识强烈,他们勇于参与公平竞争和敢于开拓创新,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向往热烈的生活和憧憬美好的未来。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部分学生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在学生的价值观更加突出“利益”二字,现代青少年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如下表所示:

在对生活和未来的影响因素中,虽然有不少学生把个人才智、良好教育、社会环境等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也有不少人把金钱财富当作自己重要的人生影响因素,只有21%的人认为金钱财富在自己的生活中是不重要的因素。在社会习惯中,还有12%的学生具有不良的社会公德意识,还有少数人认为传统道德对自己不起任何影响和作用。在最敬佩的人物中,明星达26%,而科学家仅占5%,英模占16%。在调查中还发现爱攀比、摆阔气、追求时尚等已成为当今一些学生的通病。

二、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问题归因分析

1.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拓宽学生视野、活跃青年思想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所滋生的一些消极因素,以及不良思想文化、腐朽习气的侵蚀,使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比吃、比穿、比花钱,致使一些学生“社会化”气息特别浓厚。加上社会上某些人的认识偏差,“职高无用论”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因此,如何教育好学生,使他们勤于事乐于学,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2.从家庭背景及家长教育来看

现在职校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家庭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加上隔代的溺爱,使孩子缺乏吃苦耐劳意识,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这种又宠又惯的家庭教育方式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3.从学生自身状况来看

来我们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数是考不上高中的。他们对于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来职业学校只是抱着混文凭、养身体的心态,从而对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出现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甚至打架斗殴、逃宿上网等情况。学生精神世界空虚,法律意识淡薄,这给职校的德育工作又增加了挑战性,增强了紧迫感。

4.从德育自身的教育现实来看

学校的德育理论内容较为枯燥、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不到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做好职校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对策探讨

认识矛盾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矛盾。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并在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部署。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职校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1.社会的角度

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2.学校的角度

创新职业教育模式,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应该充分认识到,今天的职校生就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在现阶段的思想是否受到良好教育和正确引导,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从长远看,则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未来。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切切实实摆在首位。

3.教师的角度

(1)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自身修养。首先,教师自身应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工作,为自己“充电”。“师不高,弟子拙”,所以我们要多参加各类教研和培训活动,从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其次,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学宗旨,突出以德育人、以礼待人、以身示范。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以其高尚的师德和卓越的学识,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更应该时刻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感情投资和正面疏导工作。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真正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德育活动。

(3)调整和扩充德育内容。教学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从提高学生基本觉悟和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出发,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针对当前学生实际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和补充教育内容,增加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生理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内容、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制观念、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比如,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自觉维护校园教学及生活秩序,杜绝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另外,还可以根据用人单位意见,职业道德教育就要相应增加或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保守商业机密等内容。

四、加强职校德育教育的意义

学校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当然,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领导、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德育工作只是我们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一部分,但也是核心部分。德育课为智育和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成小事主要靠业务本领,成大事主要靠德行和综合素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师生共同的努力,职校定能走出品德优秀、技能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真正实现德技双赢。

参考文献:

[1]李红,梁尚群,刘志愿.宜宾市商职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2]朱静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有效途径研究.

[3]俞峰.浅谈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

[4]王东霞.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探究.

德育模式探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德育是教育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公平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德育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可以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全面检查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本文通过对小学德育教学进行研究,试图阐明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积极研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培训的及时性;询问

农村小学道德教育所困扰的问题是道德教育的效率低下,这种效率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道德教育与我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不相容性。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的分配总是不合理的,并且存在着强调智慧和道德的问题。学校品德教育仍然是一项枯燥的课程。农村家庭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许多父母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不得不上班谋生;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业成绩很重要,没有注意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对价值观念的取向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孩子受到社会的影响,追求太多的物质利益,而忽略了学生的精神追求。这是否可以提高农村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与德育的成败有关。

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学生的德育。特别是在德育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其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觀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伴随着各种新旧观念的出现,农村小学德育成为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困难阶段。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对策的研究,势在必行,仍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我国小学德育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德育环境

关于我国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即人格的建立受环境的影响最大,而小学生的成长主要与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有关。学生将建立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根据经验。如果学生参加社交活动,并且发现在接受积极的教育课程,与实际教育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那么这种情况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学生将发展出“双重人格特质”,这对小学生的进一步学校道德教育具有影响。学校教育、社会和家庭教育目前具有相互消极的影响。结果,学校德育的及时性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德育方法

教学需要科学方法的支持,方法的公平性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当前,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专断、简单、教育形式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小学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在德育教学中,有必要为小学生提供一些知识,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处于这一年龄,尚未建立自己的思想意识,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发展和充实,知识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德育内容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小学中,德育的内容更多以教师为导向,与这一年龄段儿童的思想观念完全不一致,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之间没有形成更好的联系。从本质上讲,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接近儿童的生活,教师创造的道德教育课程、教学环境与儿童的生活状况完全不符。该课程完全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年龄特征。这不仅会伤害小学生,还会影响教育的及时性。同样,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社会和生活的现状完全分开,对学生的学习提升没有价值,最终将导致“低效的学习”等。此外,德育的内容不够全面,缺乏一贯性和稳定性,因此初等教育的德育水平较低。

二、提高德育初等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一)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满足学生合理的德育需要

学生是课堂道德教育活动的基础和主题。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课堂德育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在开展德育活动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切实考虑学生的思想观念,将学生的思想观念纳入德育课,使学生能够满足合理的德育需要,并能保持课堂的品质。因此,结合学生德育的基本需求,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金种子”工程,开展了“善意工作”和“星级认可”等活动。作为主持人,开展“成为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例如,如果您“帮助他人,做正确的事,诚实守信,热爱您的工作,爱老和爱的亲人”。“商誉清单”就是总共六个清单,例如:仁慈、正义、诚实、尊敬和虔诚和其他类别。通过提供个人推荐、公共推荐和学校推荐,将学生推荐给该列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鼓励学生通过自身行为做好人和善行,表现出善行,而且还指示整个学校形成学习善行模式,并努力成为能够满足学生道德教育基本需求的善行模式的浓厚氛围。

(二)重视德育教学的实用性

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有必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考虑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渗透更多的德育活动,以提高德育的实效。在德育实践中,应始终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和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工作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践行善行的精神。加强德育建设,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与老年人互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学生带到研究基地参观展览或参观历史博物馆等,不断渗透学生爱国主义和德育。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也将使这样的动手活动变得很有趣,学生将会更喜欢参加这些活动。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小学教育必须以加强德育为重点,确保发展出更好的人才来促进社会发展。教育者需要充分认识小学生德育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性,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工具,提高经典德育活动的有效性,更好地支持小学学生每天学习、践行,以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殷淑贵.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分析[J].教育艺术,2017(6).

[2]矫民峰.浅析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7(6).

重庆市黔江区育才小学校 重庆 黔江 409000

德育模式探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由于传统价值取向弱化、社会舆论失范、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失当等原因,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比较普遍存在。采取家庭社会参与、强化学校主导、引导学生自律的全方位教育,应是有益中学生孝德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孝德缺失;归因;重建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孝构成了传统伦理道德的起点和支柱,成为“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放之天下而皆准的“至德要道”。它所蕴涵的丰富教育意蕴使之成为我国传统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在中华文明的进程和社会发展中曾起到过重要作用。在当代,继承传统孝文化的积极内涵,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孝德,对于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和谐社会构建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由奉养敬爱、孝顺而谏发展而来的尊重和理解教育,由推爱及人、仁民爱物发展而来的感恩与责任教育,由珍爱身体、立身行道发展而来的生命与信念教育,构成了当代学生道德发展中极具价值的教育内容。但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孝德在当代逐渐消解,在学校德育中也存在比较普遍的孝德缺失的现象,并由此引发许多负面问题。因此,以中学生孝德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的深层原因,并重构孝德教育内容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描述: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多层面透视

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当代中学生群体中却存在相当普遍的孝德缺失现象,孝德在作为国家未来希望的中学生中被逐渐淡忘和漠视,这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相当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孝德缺失主要体现为三个层面:

1.理性欠缺:孝道文化知识匮乏

由于家庭不重视孝伦理的传承与孝悌氛围的营造,学校不重视孝文化的教育与孝德的培养等原因,中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孝道知识与观念,对于什么是孝、为什么要孝、如何尽孝道所知寥寥。有相当多的中学生甚至错误理解“孝”的内涵,存在一提到“孝”就认为是封建、复古、倒退的片面看法。2005年大连市老年学学会对全市近千名中学生进行的孝亲敬老问卷调查显示,中学生对孝道知识相当缺乏,有38%的小学生和31%的中学生从来没有听过任何有关孝亲敬老的传统故事,有些学生甚至把学雷锋、做好事也当成是孝道。

2.情感欠缺:孝行情感体验淡漠

当代中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失当、学校孝德教育缺位等原因,大多养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孝德情感淡薄。许多中学生认为,父母生养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义务,自己接受照顾是理所当然的,在家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道索取,全然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和劳累,缺乏感激之心和报恩意识。有些中学生虚荣心强,盲目攀比,享乐至上,穿名牌,讲排场,花钱大手大脚,很少顾及家庭经济条件,还常因自己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抱怨父母没本事。一些中学生对父母不够尊敬,不知道设身处地地考虑父母的感受和意见,稍有不如意就顶撞父母,对父母乱发脾气,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给父母带来心灵上的伤痛。有调查显示,尽管96%的学生表示为古今孝子的事迹感动,但他们中却有超过65%的人经常与父母顶撞、发脾气。很多学生对父母的工作和健康状况知之甚少,很少和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很少主动了解父母的内心需要和烦恼,很少为父母分忧解难,忽视了对父母的精神关爱。

3.行为欠缺;孝德践行习惯薄弱

孝德观念的缺乏,孝情感体验的贫乏,使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去践行孝德。表现之一是他们普遍缺乏做家务的习惯和主动精神。大部分中学生平时基本不做家务,甚至连洗碗擦桌、扫地拖地、铺床叠被、收拾自己房间这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愿去做,而是由家长代劳。父母生病时,绝大多数中学生很少想到陪护父母,认为那是大人的事,自己的任务是学习。在一项调查中,父母生病时,不端水、不递药、不过问的小学生占50%;高三毕业班63%的学生把脏衣服扔给父母,还有个别人竞让父母端洗脚水。表现之二是尊老敬老意识淡薄,在社会公共场所对老幼等弱势群体缺乏基本的关爱意识与照顾行为,在乘车时很多中学生不知道、不愿意给老人让座,甚至还有與老人争上车、抢座位的现象。表现之三是无视父母对自己的成就期待。有些学生不顾家长的感受,学习上不求进取,迷恋网络游戏,经常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甚至负气离家出走,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父母的期待,让父母生活奔波忙碌之余还要为孩子的学业和前程担忧,缺少对父母的精神慰藉。还有些学生因早恋、学习或就业压力大等挫折而出现动辄自残、轻生、自杀的现象。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09年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在调查涉及的13个省约1.5万名中学生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这种对自己生命的漠视和极端不负责的行为,给家人带来刻骨铭心的痛苦,是对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的最大不孝,对社会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成因探究:中学生孝德缺失的多角度归因分析

造成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经济冲击中传统价值取向弱化引发的价值错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特有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也随之滋生,造成了人们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逐,经济利益的原则逐渐成为主导人们行为的标准,导致传统重义轻利价值观的错位,引发人们的道德失衡,产生了重利贱义的价值观。人们在处理自己与父母家人的关系时,往往也从功利主义出发,重利轻义,把自身利益摆在首位,首先考虑的是物质的追求和经济利益的满足,将道德原则置诸脑后,甚至连对父母的回报也要以能否获取利益为条件,淡化了养亲敬亲的价值感、义务感,使当代孝道受到较大的冲击。中学生的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孝伦理道德逐渐淡化。

2教育模式改造中家庭与学校教育重构衍生的孝德缺位

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尚未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普遍存在德智失衡的偏颇,偏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对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够;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更多的是偏向政治品质的造就,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忽视了对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等的培养,忽视了孝道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功能和道德形成的心理情感依据和伦理文化基础,导致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欠缺。

在应试教育的强大语境下,我国家庭教育也日渐呈现出功利化趋势,对学习成绩过度关注,对人格成长过于忽视。似乎好成绩代表着一切,看不到培养情感和责任对人生幸福的价值,无视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这

种重智轻德的功利主义做法无疑会造成孩子的道德缺失。另一方面,在“四二一”式现代家庭结构中,孩子自幼就受到来自祖辈和父辈的过多宠爱,对老人的关爱和孝敬相比之下被淡化了,出现了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现象,对子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也容易导致孩子的人格成长产生偏差,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滋长了自我中心意识,逐渐消解了对父母的感恩和责任意识。

3.社会舆论失范和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引致的角色混乱

我国古代社会,孝构成伦理道德规范的伦理和情感基础,因而成为推行一系列伦理道德条目的逻辑起点,孝亲敬长成为被普遍认可的民族文化性格,从心理机制上制约着每个人的道德行为。而在当代,孝亲敬老的文化氛围在轰轰烈烈的经济发展洪流中被湮没,人们对长者的尊敬和崇拜意识渐趋微弱。孝越来越多地被看作家庭私德而不再具有普遍的社会约束力,法律对子女行孝基本上不再强制干预。社会舆论调节功能的失范使孝德的约束力渐弱,继之而起的是种种不孝现象,如子女互相推诿,不奉养父母,不尽赡养义务,甚至虐待老人等,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时有发生。而在营造社会舆论中处于重要位置的文化传媒,也不再以惩恶扬善为意旨,而是在功利主义的导向之下,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日渐步人媚俗化、趋利化误区,逐渐远离人类真善美的终极价值关怀,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和道德教化价值,容易把中学生引入歧途,让他们善恶不辨,美丑不分。因为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在思想上还经常表现出不成熟性和矛盾性。他们已经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按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也比较差,面对各种复杂现象,往往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从而迷失方向,造成观念和行为上的差距,出现孝道失范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中学生孝德教育的全方位实践策略

1.家庭社会参与,营造浓厚的孝文化舆论氛围

社会要着力创造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尽孝为荣、不尽孝为耻的舆论导向。政府应强化孝亲敬老的宣传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树立生活中的孝道典型、开展孝德评比活动等,在全社会营造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可通过政策法律手段对敬老养老的要求和措施进行必要的规范,并加大对不孝子孙的制裁力度,使孝亲敬老成为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文化艺术传媒作品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在青少年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正面教育功能,深入挖掘孝文化资源,倡导以家庭孝悌伦理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使“孝”观念通过网络、荧屏、报刊等平台进入千家万户,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孝的意识和行为是从家庭中萌发的,儿童孝德的堵养一方面需要有家庭良好的“敬老孝亲”、“父爱母慈”情感氛围的滋养,家长自己必须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上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真正成为子女模仿的榜样和典范。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走出重智轻德的误区,树立做人重于做事的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人格的完善。树立爱孩子就要为他们负责的教育理念,不溺爱子女,而是爱之深、责之严,让孩子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体会父母的深爱厚恩,了解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为父母分忧解难,学会关心热爱父母和他人,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与家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培养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孝敬长辈的品质,养成孝敬父母、热爱社会、珍惜生活的好习惯。

2.强化学校主导,构建完善的孝德教育网络体系

首先,整合课程教学,加强孝德认知教育。发挥课堂教学尤其是德育课在孝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扩充中学德育课程的内涵,把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孝德充实进课程内容之中,使孝德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注重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推出一些以弘扬孝亲敬老精神为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以丰富多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德育内容提高孝德教育效果。此外,也可以把《孝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列为学生的课外必读书目并通过知识竞赛等进行必要的考核。其他各门学科也应秉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挖掘学科专业知识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和孝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想教育。

其次,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孝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生孝德教育,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其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孝德主题教育活动。可以设计不同的教育主题,如传统孝道的是与非、当代孝道的新内涵、我们该怎样尽孝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主题演讲、公开辩论、知识竞赛、公益签名、孝道征文、社会调查等,多侧面挖掘孝文化的丰富内涵,唤醒学生对父母的爱与感恩心责任心。其二,挖掘传统节假日的文化元素进行孝德教育。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大多承载着施惠、感恩的元素。如清明节端午节包含着对先辈及先烈的追思怀念,重陽节包含着关爱和尊敬老人的文化元素,春节包含着期盼家庭团圆、人际和谐的民族心理;还有现代的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五一节都包含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丰富内容。学校以这些节日为契机对学生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倡导学生给父母、老师、长辈写信、打电话、发邮件贺卡等致以真诚的问候和感谢,或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侍老、助老”活动,到社区进行敬老爱老美德宣传等,强化学生的孝亲意识和敬老观念,使学生从中学会感恩,学会关爱。

再次,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孝德环境教育建设。学生的成长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学校应建立家校联系机制,通过组织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家访等,实现家校互动,向家长普及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帮助家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孝德与孝行表现,同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与家庭沟通。改革学生品德评价办法,将孝道纳入学生的操行评定系统,把学生的爱亲敬老行为表现作为考核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依据,以树立学生的孝意识,强化其爱心和责任感。同时,建立教师的德育档案,把孝德教育工作成绩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营造全方位的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形成淳厚的孝道品质。为此,学校要广泛利用黑板报、校报、橱窗、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校内媒体,加强孝道宣传,弘扬孝道美德,注重发掘和宣传生活中奉行孝道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同时也要宣传孝道缺失的严重后果,鞭挞不孝行为,以形成良好的孝德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孝道品质。

3.引导学生自律,锤炼自觉的孝德践行习惯

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学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加强孝文化教育,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道德自觉与自律。我国传统孝文化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体现了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由家而国、由个人到社会的循序渐进的演绎和逐层递进,从家庭生活中日常的“洒扫应对”、“晨省昏定”、“冬温夏清”开始,在日常生活礼仪的具体细节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习惯。因此,对学生的孝道教育,仅有孝德的理论宣传只是空洞的说教,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应重视日常养成教育和训练。孝道的道德实践活动要从细微处人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细节中,通过点点滴滴的行动自觉感恩和回馈父母。如在家庭中关心尊敬父母、体贴照顾父母、学习之余多陪护父母,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多帮助父母做家务,帮父母做饭、洗衣、拖地,给父母洗一次脚、梳一次头、剪一次指甲等;平时经常主动与父母沟通与交流思想,在一种充满尊重又洋溢着平等的融洽氛围中化解代际隔阂与矛盾,设身处地考虑父母的感受和意见。在学校中生活节俭,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早日学会自立、自强;珍爱生命,珍惜光阴,自觉树立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和为父母增光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尊师爱生,诚信做人,善待他人,关爱社会,砥砺品行,在学业与人格上不断完善自己,自觉立身行道,建功立业,使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荣耀,以切实行动加强孝道行为习惯的锤炼。

上一篇:乡镇医院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芝麻出口贸易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