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必要条件范文

2023-09-16

科研必要条件范文第1篇

摘要

论述了农业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关系,初步提出了基于科技创新条件下学科建设创新思路、学科建设模式和学科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学科建设

Discussion 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Institute Based o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ANG Nong

(Agri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ianjin 300191)

Key words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是党和国家从全局高度提出的战略决策。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对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科技难题、提升农业产业化服务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科建设是科技创新、实现现代院所建设的重要组成,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农业科研单位实现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同步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

1 农业科技创新与科研单位学科建设关系

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不同于高校体系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具有体系化、系统化、复杂化的特征,又具备农业科研的特殊性,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1-3]。

1.1学科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和支柱

学科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系统的执行者[1],农业科研单位实施科技创新就是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通过系统化、体系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水平,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力,提升解决农业生产遇到的科技问题能力。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水平也是单位整体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研究特色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更是科研单位学术成就和科技创新不断凝结和沉淀、发展、提升的综合反映。学科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形成和发展都遵循的是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其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这是促进单位实现和提升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重要平台和支柱。

1.2学科是实现科技创新综合力量的凝结

[2-3]

学科建设是一个科研组织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集中体现了科研单位的科研方向、研究领域、项目配置、科研力量、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水平等方面,是实现科技创新综合力量的凝聚和提升。我国各级农业科研单位立足自身的工作实践,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积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农业科研成果,为顺利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服务,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解决好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科技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保障。据有关资料,到“十二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

1.3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4]

学科建设是实施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基本保障。在实施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追踪和引领、促进学科发展的过程,重要(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重要科技成果的产出、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以及重大科技平台建设等等,都是促进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基于科技创新条件下的学科建设创新思路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学科建设必须突出引领科技创新的角色,必须在尊重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继承与发展、突破与创新。应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和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学科建设必须遵循高度融合、集群建设、明确方向、体现特色、凝练亮点、展显优势、纵深发展、横向兼合的原则和思路,推动人才、项目、平台等科技资源向学科集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学科影响力[5]。

3 基于科技创新的学科建设模式[5-7]

3.1学科集群创新型

以集群模式,理清集群内部各领域学科建设的边界、内涵,实现相互补充发展,实现聚焦发展。学科集群内各个学科结构搭配合理,边界清晰,学科集群建设既尊重传统,又照顾现实,更重要的是放眼未来发展,学科建设更具有前瞻性、引领性。

3.2项目引导型

以项目研究推進学科纵深发展,以重大重点项目研究组装学科建设的空白,实现项目带动学科进步,学科促进项目研究发展,在学科建设中体现项目研究优势。

3.3平衡发展与重点突破型

在众多学科建设中选择平衡发展战略,相互兼顾,平衡均匀发展,又集中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一个或几个学科创新亮点,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带动学科进步和发展。

3.4人才嵌入型

以人才培养或引进补充学科领域的空白,以人才研究优势展现学科发展、进步。

3.5合作协同创新型

在单位组织内部或者一个系统内部,各学科之间发展平衡,水平相当,各有特色,为了实现创新发展的共同目标,学科发展构架上相互铺垫、各有侧重、协作创新,实现共同发展。

4科技创新条件下学科建设的途径[3-5,7-9]

4.1推进以人才为核心的聚集战略

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核心是加强学科建设,突破口在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增强人才竞争力,发挥好人才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学科团队的建设,以开放的视野,积极培养、引进和使用学科建设需要的高层人才,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团队建设群体,以学科为依托凝聚,加快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在学科建设中逐步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积极创新人才管理,改革现有人才人事管理方式方法,以学科建设为纽带,减少相同领域或者相关领域人才的消耗,实现人才共享。同时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倡导建设符合人才,特别是青年英才发展、成长的软环境以及创新团队文化建设,加强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养成,加强学科团队人才梯队建设,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学科团队。

大力加强目标导向型的绩效管理改革,积极实施“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待遇”,建设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着眼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人才市场的资源,积极采取一些柔性政策,吸引国际上一些著名专家、学者进行讲学、开展合作研究等活动。

4.2推进以攻克跨学科的重大科技难题为桥梁的集成战略

学科建设是科研的前沿阵地,解决好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农业科技问题,是检验学科建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重要标志之一。由于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解决农业科技问题的难度、广度和深度,单一的学科发展难以妥善解决好上述问题,许多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重要成果的产出都需要多学科联合协同创新,集成各个学科的科技资源优势,重点突破解决好重大科技难题,一方面以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各个学科建设展现度、深度、广度,另一方面在各个学科的协同创新、合作交流中提升科技创能力,第三不断提升学术和科技的竞争力,促进学科、科研等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进步。

4.3推进以科技平台建设为支撑的辅助战略

学科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各类科技平台的支撑服务,要充分发挥好各类重点实验室、野外台站、实验基地等各种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为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等提供辅助支撑。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也是增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要加强学科间、区域间各类实验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提高社会服务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4.4推进以合作交流为基点的开放战略

科技创新离不开多样化的合作交流。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跨学科跨国界的科学研究信息网络已经形成,加强农业科单位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合作,也是提升学科专业化、纵深化以及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扩大了人员的学术视野,特别是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更容易使科技人员以最简便的方式接触到学科最新的国际前沿动态,解决好学科发展的科技难题。实施学科提升、科技创新,必须要以开放、竞争的视野来追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真正把握好学科发展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许放,吕伟耀,程俊英.论高校学科建设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27-31.

[2] 梁贤,林涛,麻小燕,等.关于加强农業科研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广西农业科学,20014(1):1-4.

[3] 蔡金华,傅反生,张玉军.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学科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4):66-68.

[4] 柳世军,郭祯,童俊丽,等.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2011,30(1):33-36.

[5] 王小虎,陆建中.农业科研院所学科特点与学科建设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2013,31(1):6-8.

[6] 伍百州,秦大同.论学科建设的内涵、策略与措施[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34-137.

[7] 贾宝红,刘焕禄,刘耕春,等.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2):9793-9794.

[8] 马涛.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 国家教育与行政学院学报, 2008(3):37-39.

[9] 霍文娟,宋治文,王建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 2007,26(1):6-8.

科研必要条件范文第2篇

本报记者 李文霞

文县城关中学是县城一所独立初级中学,创建于1984年。近年来,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事业统一思想,以创新谋求发展,以质量赢得信誉,以特色打造品牌”的办学理念,全方位地打造育人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文县城关中学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县平安校园”、“市科技创新大赛先进学校”、县级“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自2004年—2010年,城关中学在历年中考成绩评比中各项指标皆名列全县第一,校长责任书考核均获独立初中组第一,并获得奖牌。目前,文县城关中学已形成“体制改革已推行,教研教改出成果,队伍建设正规化,教学质量稳步升”的办学特色。坚持科研兴校 向管理要质量

一、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促进全面发展。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有计划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了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学习教育法规及上级重要文件,坚持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在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位党员,一面旗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带好头,当好排头兵。

二、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亲临教学一线。文县城关中学特别重视领导班子建设,重视班子成员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学校办学条件差、场地小、学生多、教师少、设备简陋。为了克服困难,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首先从领导班子抓起,要求每一位成员,必须是教学的一把好手,从校长到中层干部,都必须亲临教学一线,研究教育教学,率先垂范,成为榜样,成为真正的领导核心。

三、坚持科研兴校,争当教育教学研究的排头兵。自2004年以来,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教师学术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34篇,学术论文获奖(省级10人次,市级21人次),辅导学生获奖(国家级5人次,省级15人次,市级32人次),名列全县初级中学之首。

四、培养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学校把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思想教育与竞争激励机制相结合,不断提高用于对教育教学的奖励基金比例,让能者上庸者下,逐步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学校爱岗敬业的行为蔚然成风。学校还逐年加大投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途径的学习与培训,如报告讲座、参观、研讨、进修、自学、结对子、评比、竞赛等,学理论,学法规,学知识,学方法,学技术,从而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师德修养,增强法制意识,更新业务知识,改进手段方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了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

加强制度建设 丰富校园文化

一、加强制度建设。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文县城关中学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制定各部门岗位职责及相应考核条例,实施目标管理,形成“全程管理,分权赋职”的管理机制,发挥“高效管理,优质服务”的管理功能,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诸如《城关中学教职工考核奖惩细则》、《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评估细则》、《党员学习考核制度》、《教职工学习考核制度》、《教师政治学习制度》、《班主任培训制度》、《“师表工程”实施意见》、《精神文明实施规划》等。经过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德育常规、教学常规,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评价机制,奖罚分明,使学校的工作既有章可循,又有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张弛有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进一步净化教书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学校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充分挖掘传统美德,开展了以《弟子规》为主的学习、背诵、演讲、讨论、实践活动,以“感恩”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了“一月一事”系列主题活动,立足校园实际,结合校园文化走向,把握时代脉搏,适时恰当确立活动主题,确保学校与时俱进,朝健康的方向发展。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弘扬正气,传承文明。通过张贴名人名言字画,美化校园环境,开展手抄报比赛,宣传好人好事等方式构建校园文化长廊,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办了校报———《晨光》,以校报为阵地,介绍最新教育教学思想,及时报道校园大事,宣传校园先进个人、集体事迹,展示教师最新教研成果和教学业绩,抒发师生人生理想,形成了文县城关中学师生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学校前进的精神动力。

提升整体水平 促进全面发展

自2004年—2010年,文县城关中学在历年的中考成绩评比中各项指标皆名列全县第一,校长责任书验收均获独立初中组第一,并连续六年获得奖牌。

一、坚持“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的教学思想。文县城关中学集中力量,立足实际,认真研究,扎实开展了校本教研工作,编写了校本教材—《文县城关中学感恩教育读本》;申报并获批了省级教研课题“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完成课题,正等待省上评审鉴定。学校以教研课题为龙头,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迈上了科学化的快车道。

二、积极推行新课改。学校全面推广、深入实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体现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新课改理念,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的现状,充分发挥了两个“主导”作用,教学效果显著。

三、教师注重行动研究。学校鼓励教师进一步强化七种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公仆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谐意识、奉献意识。积极引导、提倡、鼓励教师注重行动研究,并认真撰写教学论文、心得体会、教育随笔等,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高理论修养,更新观念,优化教育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自2004年至今,学校教师学术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34篇,学术论文获奖省级10人次,市级21人次。教研结硕果,质量创第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校通过创建书画展览室,成立兴趣活动小组,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近几年来,文县城关中学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书信大赛、以及各科知识竞赛中已有200人获奖,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和教学大纲。“5·12”大地震后,在场地受限,教学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学校克服了重重困难,仍然开齐上足课程课时,保证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注重常规管理,养成教育,以常规为本,落实取胜。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方节约经费 改善办学条件

科研必要条件范文第3篇

首先, 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我们国家, 什么事情, 只要领导重视, 就好办了。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真正从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需求的高度, 从创新人才培养对国家的发展及生死存亡的高度, 从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的高度, 来认识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把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领导不但要拿钱投资网络建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硬环境, 而且要定出目标, 积极倡导, 拿出措施, 合理组织, 有效监督, 正确评价, 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创新软环境。

第二, 要创建一个合理的组织环境。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新人才的培养, 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机构。它决不同于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组织机构, 而是应该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比如可设立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 专门研究管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事情。团委、学生会要以如何适应新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出发,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继续发挥密切联系学生、引导学生、组织学生的作用。要研究如何组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兴趣小组、创新小组, 这些小组应该如何活动等情况。校内各职能部门也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 共同为创新环境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 创新环境的建设要从课堂教学抓起。倡导素质教育, 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如何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作用,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 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而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下,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 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 发表自己的见解。创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 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应是一个好“演员”, 而应是一个好“导演”。

第四, 创新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教材创新。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媒体。没有一套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材, 开展课堂创新恐怕也是一句空话。好在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教材出版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出版社已经组识出版了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面向21世纪教材。这些教材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子教材到网络教材应有尽有。另外各学校还依据自身特点开发新的创新教材。不仅高校编写出大量的结合自己特色的创新教材, 中小学也开始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创新教材。如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就鼓励教师自主设计课程, 自主探索课程的规律。

第五, 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是建设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

(1) 培养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学习的最好刺激, 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 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我们追溯历史不难发现, 很多成功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由对所从事专业的兴趣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达尔文对生物学的兴趣, 写出了《物种的起源》;爱迪生痴迷发明, 而获得了2000多项专利;丁肇中对物理学有兴趣, 而获得诺贝尔奖......培养兴趣, 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兴趣小组无疑是一种好形式。

(2) 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竞赛、创新展览会、科技小制作、创新电视大奖赛、电脑建模、设计大赛、联网创造、网络远程创新大赛等等, 是使创新活动充满活力的强大杠杆。

(3) 在网上设立创新主页, 利用网络创新。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创新能力上, 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 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在网络时代是学生创新的基础能力, 是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本能力。

(4) 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科研创新活动, 并受到教师更多的直接指导。

(5) 设立必要的“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验基地”。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线活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经。

(6) 举办多种形式的专家报告会, 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 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同时也是让学生更多、更广的了解掌握国际科技、经济发展前沿信息的有效方法。

第六,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培养懂得创新教育、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美国阿克隆大学董事会杰出教授、著名高分子科学家程正迪教授认为:“要使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就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队伍。建立竞争机制和考评制度, 确保教授队伍的质量。”他说:“教授要活跃在育人第一线, 把最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做人的品质。教授是学生的楷模,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高校如此, 中小学也一样,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培养出创新人才, 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的教师。

因此, 加速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也是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因为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 不仅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落实已有的创新教育理念和经验, 还能够根据自己以及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去开拓创新教育的新领域。

这些研究成果, 为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创新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创新环境建设的重点。从而培养出具有不同特点的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 来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

摘要:本文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变化。”和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从哲学的高度辨证地提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有良好的“外因”, 即学校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的意义, 在网络环境下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 才能真正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的观点。并且提出了校园创新环境建设的六条措施, 使得校园创新环境的创设有了较好的操作性。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模式,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发展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N].光明日报, 2000-11-15.

[2] 创新∶从课堂教学抓起[N].中国教育报, 2000-12-02.

科研必要条件范文第4篇

一、我国医院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重申请, 轻使用

当前我国的医院存在着重视科研课题的申请和立项工作, 但是在课题立项之后, 对于经费的使用管理, 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每一年课题使用经费的情况在当年度的经费下达经费的比例当中比较小, 这种情况的存在, 一方面会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率非常低下, 另外一方面对于课题的顺利开展也会带来制约。

(二) 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不合理

在科研项目开展的过程当中, 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 例如在一些试剂的购买当中, 只有发票, 并没有详细的清单, 一些涉及到大金额的检测费用, 也没有提供科研协作方面的合作书。有的项目主持人甚至把一些小额的餐饮或者汽油费等纳入报销的体系当中, 而部分人员把外出旅游的费用, 也变相转化为学习培训的费用。在专家咨询费和劳务费的发放过程当中, 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发放, 对于一些超过一千元的没有转账和劳务费咨询费表格的信息填写出现了极度不完整的现象。

(三) 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较为陈旧

过去医院对于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管理是一种比较僵化的模式, 这种现象的出现, 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在工作方面的积极性。新的制度和政策出台之后, 医院也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进行了更新, 但是整体的更新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缺乏明细的内容和指导, 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在实际操作当中进行落实。例如在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当中, 对于劳务费的比例设定, 最高不能够超过15%, 这种情况对于医院内部多学科横向合作所涉及到的经费部分当中, 就会带来一定的制约性。加之医院的科研经费制度, 没有明确的鼓励措施, 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在开展科研工作当中, 自身的积极性不断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 都是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缺乏鼓励奖励等配套制度的情况之下, 整体的制度问题更加的突出和明显。

二、加强医院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医院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管理, 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利用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 服务于科研项目的管理, 同时也为科研项目的成果产出提供相对应的服务。针对上述分析所存在的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如下具体的对策, 期待能够在医院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管理当中, 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 发挥科研经费管理服务科研项目管理的作用

科研经费管理最终是服务于科研项目的同时, 也服务于成果的产出,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科研经费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能够更好地推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反过来, 科研项目要顺利的进行着, 需要不断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管理在调节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在横向经费当中, 要给予参与课题人员更多的酬劳, 同时要充分结合实际的情况, 制定出一些有利于学科科研人员开展合作方面的分配制度, 使得临床的科研项目能够实现多个学科的发展。

(二) 加强科研成本的控制工作, 建立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制度

科研经费在管理的过程当中, 对于单位, 水电等医院所支持的部分, 大多数的科研项目负责人并没有成本方面的控制意识, 同时在科研的成果产出当中, 也仅仅停留在论文的层面里面, 没有能够及时把成果转化为临床当中的效果或者社会效益。在这样的状况之下, 宁愿要积极建立科研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并且把公共支出的部分也纳入到相应的科研成本当中, 建立起一个以成果作为党校的重要绩效评估制度, 对于课题能够按时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的科研人员, 在所结余的经费当中, 可以拿出部分作为绩效方面的奖励, 同时剩余的部分可以作为后续的科研发展资金作为绩效评估方法, 结果之后的重要奖励支撑。

(三) 加强财务验收工作, 规范经费的管理

对于经费的管理工作来说, 一方面医院要不断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适当下放相应的权力, 另外一方面, 医院也要注重严格遵守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 对于各种违规的现象及时进行纠正。医院要注重把科研项目的结题和财务验收进行充分的结合, 对于财务验收不合格的情况, 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整顿, 并且把课题验收结题纳入到个人在晋升方面的评优管理工作当中, 对于一些课题完成效果比较好的科研人员, 要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 反之对于课题完成效果比较差, 经费使用不够合理的人员来说要进行一定的惩处, 通过这样的方式, 使得科研经费的管理得到规范和有序的推动。

结语

通过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 能够有效的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 同时也能够使得我国的科研得到更好地推动。在经费管理手段的实施之下, 医院科研项目能够获得全方面的顺利推进, 并且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使得科研成果得到及时的产出, 最终造福于广大的患者。

摘要:这些年来, 政府等相关部门对于医院科研项目的推动和开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同时也在科研项目的经费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医院的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甚至会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本文主要对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针对性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最终为医院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医院,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管理

参考文献

[1] 吴波.浅析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 (14) :17-19.

[2] 梁艳东.基于财务工作视角探析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方法[J].财经界, 2016 (33) .

科研必要条件范文第5篇

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呢?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作为可供操作的范本,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索和实践,结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案例简单的阐述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步流程:

1诊断补偿、查漏补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习者的记忆中,而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查漏补缺、复习回顾对自主学习来说必不可少,在承认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的接收理解速度、已有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必然差异性后,我们说它是自主学习的必要准备和基础铺垫。

师:什么是命题? 命题有哪几部分构成?生:思考回答。

点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知识,主要是与判断“若p则q”形是命题的真假有关,因此学习时一定要注意与前面关于逻辑初步的知识内容相联系。

2明确目标、引入课题

学习目标的确定从内容来说,可以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从呈现来说必须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学习目标的确定应在学生的参与下进行, 这样可使学生对学习目标产生认同感,从而有益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师:既然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那么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条件和结论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问题1:教材中给出了怎样的推断符号? 它的含义是什么?

\"\"

问题2:“ ”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问题3:什么是“充分条件”? 什么是“必要条件”?

\"\"

问题4:.什么是“充要条件”? 符号“ ”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5: 教材中都用了哪些实例来说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呢?

问题6:你可以举一些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实例吗? (生活中的或数学中的实例)

点评: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提纲,旨在引导学生尽量减少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质量,使学生学会学习。

3营造氛围、自学研讨

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还要创造条件,敢于和善于把学生推到问题的面前,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学生只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外现思维过程,暴露出认知策略上的不足,通过提高观察、阅读、加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策略,提高认知能力。为帮助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出示学生比较熟悉的简单实例序号

1条件A:天在下雨结论B:外面地湿

2条件A:氧气结论B:人类生存

3条件A:x=1结论B:2x=2

4条件A:两个角相等结论B:两个角是对顶角

5条件A:x-1>2结论B:x>3

点评: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做好“导”的工作,即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及时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注意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主动的学习。

4注重教学指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除需要教师为其确立学习目标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外,还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习引导。因为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中,虽然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来进行, 但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是学生自己的自由学习, 因而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也就并不等于是教师放手不管的教学,而是一种引导性或指导性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教师的组织要以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的发展过程、能力的提高过程为主线,以多方合作互动、多项信息沟通、多种感官协调为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学生依次发表看法,教师评价、完善。

教师:考察命题1,如果条件“天在下雨”成立,那么一定有结论“外面的地面湿了”即“天在下雨”“外面的地面湿了”,也就是说要使“外面的地面湿了”,具备“天在下雨”就够了,充分含有足够的意思。……

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考察命题3,4的情况。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考察命题5的情况, 得出充要条件的概念,并强调等价符号的含义。

对于问题5学生们可积极交流学习体会, 各自举出生活或数学中关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例子,互相评判。还可结合教辅材料中部分即时练习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交流、深化认识。

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之间通过交流和协作得到相互启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学生在自己编拟练习、思索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概念,而且,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去,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5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探究是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和重要阶段。在这一环节和阶段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和形成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方式方法,并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探讨研究,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最后使问题得以解决,即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自身能力。

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概念的体会、收获, 总结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充要条件的方法。

点评:学生通过反思、整理,可以更有效的将所学概念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归纳小结形成总结评价

上述活动结束后,要对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总结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由学生进行。总结评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总结升华的过程,所以,由学生进行总结评价,则更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根据时间可以有梯度的安排适量练习, 在相对激烈紧张的竞争氛围中提起学生的兴致,并及时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同时感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拓展知识,为课后的继续学习研究作铺垫。

科研必要条件范文第6篇

一、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是科研领域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 对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久以来欠缺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 在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扩大科研经费用途、任意挪用、利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等行为, 对农业研究的进程有极大的消极作用, 同时也为科研院所的形象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科研院所对科研经费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 在资源与科研预算的配置上, 往往欠缺合理性, 对有限的经费没有最大化的利用, 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稀缺。同时, 大部分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只重视技术层面的成长与发展, 对风险防控没有产生足够的认识, 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中潜在的危险, 欠缺有效的预防规避、应对的能力, 从而限制了科研领域的发展。

二、完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 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农业科研院所要做好科研经费管理的第一步, 需要提升科研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 在展开科研工作的同时, 结合项目本身与市场环境、甚至是国际形势, 对科研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提前预知及规避。农业科研院所需要及时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对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实施以及课题验收整个流程进行分析, 以便对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对科研项目的展开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这三大阶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 并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控制预案。对此, 应着力组建风险防控队伍, 加强防控组员的风险防控能力。例如, 鼓励部分科研人员外出学习, 请专业的人员定期在内部举办风险防控相关的讲座等, 从而做好风险防控与管理的基础工作, 使科研院所得以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 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在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 管理人员需要引导科研人员梳理正确的科研经费使用及管理理念, 改变以往不科学的分配方式, 对经费支出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问题加以规范和改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督促管理人员按照规定严格执行, 首先改变内部管理与控制的环境与风气。有效提升科研经费使用、分配的合理性。对科研经费滥用、套用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管控, 一经发现, 将依据相关的制度与法律法规加以惩处。

(三) 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管理, 首先需要从项目预算环节进行管理。在进行项目预算编制的过程中, 需要财务人员的参与, 使财务人员能够有效引导科研人员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 对费用合理应用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 财务人员也可以在会议中对科研项目所需要的相关设备、材料有清晰的了解, 便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 根据清单明细, 参照经费管理制度与标准, 进行预算编制。

以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为例, 该学院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 对报销、采购、填表等烦琐环节及事项都由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 从而减轻科研人员的工作量, 利用有效的时间投入到科研项目研究中, 最大化地提高效率。针对没有审核依据的事项和盖章环节一律取消, 对少数以权谋私的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在科研活动中, 对广大科研人员及教师给予充分信任, 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热情。而在对外公开争取资源时, 协助教师梳理材料, 开具授权委托书等, 对科研经费的预算进行合理的管控。

(四)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

除此之外, 农业科研院所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首先从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来说, 需要明确其监督管理的职责, 加强其对财务活动的监管力度。实现分权制衡的作用, 通过内部审计监督部门, 实现互相监督、管理的作用, 对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而从外部监管方面来说, 可以有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共同行使其权责, 定期对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评测, 促进科研院所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断地进行完善, 从而进行自我管理。

结语

近年来, 为支持科学技术能够取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 我国对科研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科研资金。为能更好支持国家的科学事业, 科学研究院所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思考, 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 对内部控制环境加以完善, 加强预算管理与监督, 从而为科研事业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摘要:对于农业科研院所来说, 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的安排、使用, 是保证其生存发展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做简要归纳, 再通过对提高科研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对内部控制环境加以完善、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加强科研经费内部的监管力度四点策略的探析, 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的管理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科研院所,科研经费,内控管理

参考文献

[1] 吴丹丹, 李本光.浅谈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 2018 (09) :126-127.

上一篇:捐赠仪式流程范文下一篇:老师学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