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评价范文

2023-12-18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1篇

摘    要: 本文结合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学生成长标准,运用多元智能评价理论,探究新型评价模型在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根据实际课堂效果,应用多元评价模型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多元智能    评价模型    量化质性评价

一、中职教学评价现状

(一)中职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内容上以“学业成绩+评语+学校评定等级”,方法途径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社会的评价,评价以主观性为主,没有严格的评价标准和模式;这种评价模式不符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大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具体问题如下[1]:

1.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尽管中职院校都有自己的教育评价方式,但是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很多评价方式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中职学生评价的期望。

2.评价内容不恰当。中职院校在评价内容制定方面过于注重技术评价,对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没有给予过多关注,造成评价内容存在不当情况。首先,在教学评价当中,以理论评价为主,缺少实践性评价内容。

3.课堂教学评价手段、方法落后。在当前评价当中,大部分中职院校依然以传统评价方式为主,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不仅浪费大量精力、时间,而且统计内容比较局限。

4.评价指标设计不全面。目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主要涉及教师的教授情况、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师生互动等方面评价。但是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材料选取等方面没有进行评价,使评价指标比较片面,缺乏完整性,即便开展评价也无法做到全面客观。

(二)中职教学评价应改善的方面

改进课堂评价标准的模糊现象。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主要评价依据仅仅是期末考试,加上学生的基本素质较为一般,评价倾向于形式导致意义不大。一些教师根据最终考试成绩得出评价结果,也有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常规出勤率和课堂表现或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定。从评价方式和方法来看,评价多以主观为主,标准不明确。多元评价模型提供标准的评价体系,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自然会将其放在心上,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2]。

改善以就业为导向评价缺失。过去大多数评价方法以学生出勤和学业完成情况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培养在评价中占比较低。中职教育主要为我国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产学结合”是主要核心。多元评价模型不使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评价中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利于中职教育的长远发展。

改善终结式考试的弊端。终结式考试在传统教育中比较突出,学校和家长往往将期末考试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同时,由于中职学生基本能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客观因素,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时有发生。所以,改变传统评价模式,将多元评价引入评价体系中十分必要。

二、多元智能评价模型

由多元智能理论可以知道,学生成长方面没有优劣之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教育当中,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把握学生的优劣势,进行层次化教育,就能够发挥所有学生的优势,提高学生自信心,发掘学生潜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符合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建立以学生为评价中心,多元的、全面的中职科学评价模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充分研究中职院校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智能评价体系,具体内容为: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主体的多元化--工具的多样化--机制的灵活化。

(一)多元智能评价模型的建立

在學习中的智能领域,科学的建议可以使学生的优势和缺陷更加平衡。通过多元智能评价模型对学生给出的综合评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数据的准备和抽取,获取学生信息,并通过计算分析方法进行评价,最后可以得出多种环境下对学生的综合评价[3],多元智能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实施多元的过程评价,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体的接受能力。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课程之前,可预先对学生做一些调研,比如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式。多元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的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实践的过程,此外,还要将影响学生成长的情绪、价值观念等纳入相关评价当中。在课堂探究中,应对学生探究的结果给予及时的评价。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应对学生的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如科研态度、探究结果等。评价表的设计应简单通用、易于操作,在探究过程中,应教会学生怎么更好地使用评价表,评价表样式如下表所示:

在评价结果方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数据资料,另一种是在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图表。数据是通过统计获取的最直接资料,能够给人一种更详细、全面的感觉,能够满足各个主体了解;图形是数据内容的一种外在表现,具有宏观特点,在对比、分析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学校通过图表能够从整体上看出学生成长状况,以此找出问题,及时改善教育。

(1)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观察记录表。这些记录需要由教师负责登记,填写内容要客观、真实。由于每次设计记录表太耗费时间精力,教师可以依据多元智能的不同方面设计通用表,实际应用时只需对通用样表做简单修改。

(2)课外探究评价,学生对科学活动的认知在40分钟的课堂内显然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在课外活动中继续探索。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所有学生的所有方面,因此通常会通过评价表和作品对他们进行评价。教师通过分析学生们的探究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科学知识探究的评价。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应积极评价学生探究知识的行为,包括使用观察评价表,课堂问题探究,观看科学访谈节目等方式,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充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多元智能评价模型的作用

1.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对于以前的学生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化且太过重视评价的结果,根据多元智能评价模型,每所学校都建立了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在这个多元评价模型中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同龄人都可以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而且能够加强主体之间的交流。通过自我评价和评价,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提高学习和培养一定的素质或技能;家长和老师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促进他们更好成长。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采用了更科学的多元评价模型后,不仅注重学生日常学习问题,而且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对学生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个人情感、学习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在课堂评价方面,不再采用传统的考试测试方式,运用多元评价模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在具体评价内容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和完善。此评价模型不仅可以发挥评价的指引和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从各个方面评价学生,保证学生发展的综合性[4]。

3.评价结果更加科学

以往社会会质疑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这是由以前的评价不够科学导致的。在此多元评价模型中,将主体特征和评价内容相结合,并选择各种评价方法采用手脑合一的途径。通过多元化评价帮助选择在不同的时期和方式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记录在不同类别中。而且结合人工评价和智能评价,大数据统计等技术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多维评价,可是教师和家长才是最了解学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中既注重信息技术的科学性,又不失评价的人文性。

三、评价模型在中职课堂的应用

(一)讨论区功能多元评价

课堂讨论可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也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中职课堂由于缺少必要的讨论,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多元智能评价模型为学生提供了沟通交流的互动区域,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师生互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表达意见,同时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探讨评价。

在讨论区发表观点的学生,需要提出想法和意见,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多元化的主体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能够将学生立体人格展现出来,提高评价的客观真实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面向中职学生的多元评价技术,可以使多种评价主体起到评价作用,进一步强化评价效果。此外,通过不断演示、讨论,能够进行多次互动。

(二)量化和质性评价

为了进一步考察评价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以一次课外实践课为例。教师安排一次“建筑构架”的设计任务,学生完成后可在课堂上公布,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实践作业综合多元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这个流程包括几个具体环节:量规评测、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根据建议提高修改。

1.在量规评测时,教师要在设计过程中公布评价标准,这样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设计的状况,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学生按照量规标准调整提高自己,促进进步[5]。

2.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评价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评价他人的作品。在“相互评价”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相应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保证互评时所有成员的参与度和评价效果。此外,建立在一定标准的量化评价准则上,师生可以通过描述分析给予学生或同学客观多样性的评语。在评价过程中,要将定量、定性两种评价方式有效结合,增强评价的有效性。所有评价主体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确保评价对象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评价。

(三)多元评价结果分析

在多元评价模型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达到评价的最佳效果,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评价建议,还要根据当前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學生多项评价指标,此外还应通过评语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建议。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评价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进行点评。评价的目的是更好地开始,通过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在下次中做得更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收集学生评价记录并生成档案。由于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因此评价结果包括多个方面。如在讨论区的评价,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和学生相互之间评价信息等。通过量化质性结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教师可以得到每位学生的评价报告。这些评价报告最终会汇总到学生的综合评价档案中。学生的电子档案袋包括多项内容,有学生成绩、入校成长经历、社会实践评价报告、同伴互评结果和教师评语等信息。

四、结语

在中职教学中使用多元智能评价模型,不仅考虑学生的当前、过去,更通过评价开发学生未来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在评价的作用下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进步与发展。学生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努力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为未来发展制定更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祝敏.多元智能视野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2]王冬青,许骏.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方法:应用多元评价促进学习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2(3):123-124.

[3]王鹤.基于数字校园平台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发与应用[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07):153-162.

[4]王冬青,许骏.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方法:应用多元评价促进学习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2(3):123-124.

[5]Jaideep Srivastava, Robert Cooley, Mukund deshpande, Pang Ning Tan. Web usage mining: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of usage patterns from Web data[J]. SIGKDD Explorations, 2015,1(2):10-12.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2篇

摘 要: 科学、系统、客观、公正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是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保障与动力。然而,目前我国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到了人文学科的健康发展。本文即分析当前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在评价政策制定中排除“私心”,克服浮躁心态,避免急功近利思想,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成果评价方法,方能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从而引导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关键词: 人文学科 成果评价制度 存在问题 完善制度

科学、系统、客观、公正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是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保障,是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进的根本动力。制定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鼓励、引导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繁荣。

目前,高校社科类成果评价标准均由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主制定,且围绕着“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基本指导思想开展工作。为了通过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提高社科类科研成果质量,教育部曾于2006年发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教社科[2006]5号),明确了指导思想。各高校在诸如“科研成果评价制度”、“科研奖励办法”等管理文件中也都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给予政策倾斜和加大扶持力度。这些对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增加、各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重视程度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创新性差、水平低的科研成果。这类成果对推动学术发展无任何意义,只会鼓励善于钻营的人在科学研究中投机取巧,而对真正潜心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是一种变相压制,是科研发展的阻力。如何通过制定科学、公正客观、系统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引导并激励科研人员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避免科研成果“泡沫”的产生,是科研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科研成果评价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部分高校人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总结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对如何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质量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意见,以期对有关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一、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分析

目前,在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方面,许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采用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制定政策。具体程序包括:确定评价指标,对不同级别的论文、著作、项目标定不同的权重分值,建立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按规定折合分值,多项成果分值累加,得出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量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奖励。

在论文成果评价方面,通常分为普通期刊论、论文集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ISSHP(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论文、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论文、《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期刊论文、本校认定的权威学术期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检索论文等几个等级。著作一般分为学术著作、学术译著(中译外)、学术译著(外译中)、词典工具书等级别。权威学术期刊由本校专家依据本校具体情况研究确定,一般从大家公认的学术价值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中产生。著作成果的分值标准依据著作级别、获奖级别来确定。

在科研项目方面,纵向项目依照项目来源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等几个级别,级别不同,每万元科研项目经费折合的科研工作量的标准不同。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省部级项目包括中央、国务院各部门批准立项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横向项目单独分类,依据项目经费的数额折合工作量。

相关政策的优点在于政策的实施可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评价方法简单明确、易于操作、相对客观。从相关政策条例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水平。从激励的角度分析,对达到预期目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成果质量鉴定不严格

在定量评价的成果评价制度中,依据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分为普通期刊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CSSCI或CSCD期刊论文、几大国际检索论文(SCI、SSCI、EI)等几个等级,这种分级评价方法有其合理性,如分级清楚、标准统一、论文容易归类、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科研成果水平等级,但并非所有核心期刊论文都能体现其内在水平。原因有二:

其一,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引文法是根据期刊所载论文被引次数的多少评价论文质量,引文法测定的核心期刊虽然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内容和水平,但文献被引频次要有一个时间跨度才能反映出来,即当前核心期刊的学术价值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代表当前所发表论文价值。此外,论文是否被引用不仅与论文质量有关,也与该论文选题是否为当前研究热点、学科发展趋势及该领域研究人员数量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应用性的学术期刊被引用的频率低于理论性期刊。

其二,受利益驱使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期刊主办单位为了经济利益收取高额的版面费或碍于人情关系,从而降低了所刊发论文的质量标准。这些论文看似发表在级别较高的刊物上,实则是花钱买来的,或是依靠人情关系刊发的,论文质量并不高。因此学术期刊级别不能完全体现论文质量。

(二)图书类成果质量鉴定不科学

图书著作形式可分为专著、编著、编等几类,其中专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原创作品,其学术价值最高;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科研人员都希望自己出版的图书认定为著作,如今图书出版社大多为企业化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对所出版书籍,只要没有违法行为,没有版权纠纷,能够提供足够的出版资金,可在图书著作形式认定方面、学术价值等方面放松要求,因此部分图书成果分类界定标准不统一。对高校科研管理者而言,只要是公开出版物,若非相关专业的权威人士,对出版物的学术水平高低难以界定。

(三)研究报告类研究成果要求不规范

一些立项项目以研究报告作为结题成果形式,而用来结题的研究报告的应用价值只是一些单位出具的证明作为报告实际价值依据。由项目负责人本人找单位出具相应证明比较容易,并不具有说服力,一个项目批复的资金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最终的结项成果如不严格鉴定实则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

(四)科研项目级别界定不规范

一些纵向项目级别界定明确,也得到多数高校的认可,但一些随机立项项目,学(协)会类项目、各类项目子课题、自筹经费项目、各类横向项目,项目来源规范性不强,真实学术水平有待严格甄别。通常立项项目级别依据项目来源单位级别来确定,如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即为省部级项目,这类项目属于常规项目,每年固定时间统一申报,有一定规律性。一些随机申报项目,项目来源单位级别界定不明确,申报时间无规律,因此项目级别界定缺乏规范性。如一些学(协)会类项目,各高校对学(协)会项目来源级别认定不统一。在子课题级别的认定方面,各高校也标准不一,认定标准严格的高校要求在获批的总课题立项书中明示该子课题的名称及子课题的负责人,才能认定该子课题成立,相应级别按低于总课题一个级别确定。认定标准宽松一些的高校则只需总课题负责人出具该子课题立项证明即对该子课题予以认可。

三、完善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的方法与途径

(一)制定科学、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科学、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础,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一个人的公平感来自于对自己劳动贡献与报酬比与别人的劳动贡献与报酬比的比较和评价”。如果人们对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感到不公平就会采取降低效率、降低积极性及降低努力程度的方式回应,这会对整个高校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以推动学校科研水平为出发点,真正立足于提升学校学术水平,制定科学、公正、客观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高校各级领导往往既是科研带头人又是行政管理者,既是科研管理制度制定者又是受益者,在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制定过程中难免会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倾斜,特别是在我国官本位意识严重的环境中,权威期刊的认定经常由领导的意见决定。即使采用由学校各学院、系、部教师推荐的方式,推荐主体也经常从自身利益出发选出自己容易发表又相对学术性不是明显较弱的核心刊物。这种方式确定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难言权威性、公正性,往往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不利于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对学校发展,对科研人员科研的重要意义,要真正站在有利于促进学校学术、科研发展的角度,公开、公正、公平地研究确定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二)注重评价体系的长效性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要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和科研成果,需要教师沉下心来,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和积累,去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因此,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改变重短期目标轻长期目标,重数量轻质量,重立项轻管理,重结果轻积累、重科研经费轻项目级别的科研管理观念和舆论导向,鼓励“慢工出细活”,减少急功近利、“短平快”。并通过调整或改革科研考核、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营造学术气氛。

(三)注重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多样性与合理性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评价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都不能完全客观、准确地对成果本身作出评定,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定量评价是将科研成果依据刊物级别、被引用次数等标准折合成分值,再根据分值确定科研成果的价值。定性评价最常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其中包括实行公开评议与匿名评议。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如果单纯采用同行评议的定性评议方法,受成果价值的潜在性、模糊性,评议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容易导致评价标准的自由度过大,给主评人人为地拔高或贬低某一成果带来方便,而导致评价失去科学性。同时,科研成果评价是一种主观评价,如果只通过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是否是专著,还是编著等简单划分来确定成果的价值,也不够科学。因此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解价值的指标并量化,设定可比的分项指标量、详细的定量标准,消除或削弱评价中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同行评议能在更规范、更清晰的条件下运作,可以尽量减少评估误差,促使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更科学、客观、准确。

2.同类相比原则。

科研成果价值的多样性决定了对特殊的知识内容、价值、功能,用同一标准判断很难确认其特殊价值,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必须分类进行。可按学科内容、形式、研究方向分类,对同类科研成果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样才会相对公平,分类越细,可比性就越强,标准越易确定,评价结果越准确、公正。

3.排除偏见,容许异议。

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主评人的学术道德、学派、与被评人之间的恩怨而导致的偏见,可能造成对成果价值的放大、缩小、虚夸、否定,也是科研管理机构在组织评审专家时必须关注的问题。由于评价的复杂性、主观性、主评人所处环境及心理因素的干扰,为避免偏差,应允许在一定时间内对评价结果提出异议,当出现异议时要重视异议,这样有利于增强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克服评价的主观偏向性。

(四)抓好项目申报评审工作

项目研究是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条件,没有项目经费的支持与资助,大量的实地调研与资料查询研究很难开展,高水平的成果亦很难产生。因此,在立项支持方面要尽量评出优秀的项目申请书,选出优秀的项目研究人员,将有限的资源配置给最优秀的项目,这样才能为以后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打下良好基础。一些限额申报的项目,经常要经过层层评审,在层层评审过程中排序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严重,尤其是在标准模糊的情况下,某人与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或领导关系好,或者评审人员本身就是项目申请人,评审排序自然靠前,这样的排序不是依靠项目的研究意义取得的,自然不能选出优秀的项目立项。因此,在项目书评审中应采用匿名评审的形式,尽量减少非学术因素对项目评审的干扰,真正让高水平项目脱颖而出。很多高校在成果认定中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匿名评审产生的项目给予较高的评价,就是因为评审相对公平,评出的项目不是靠人为因素产生的,而是靠项目申报书自身的质量取得的。

参考文献:

[1]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主体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2).

[2]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教社科[2006]5号.

[3]秦燕娟.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3篇

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在无机、有机、物化、 高分子等基础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基本操作、仪器测试、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为一体的高层次的、独立的综合性的实验课[3]。该课程培养学生在熟悉掌握基础理论和操作的基础上, 能够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 并能够适时面对和处理实验过程出现的新问题,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夯实基本操作, 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综合设计实验中, 重要的是设计过程, 但基本的是操作准确, 每一个综合设计实验都有可能涵盖多个甚至全部的基础实验操作, 如果在新物质制备研究过程中出现如温度失控、分离时离心机使用失误、重结晶操作不当等基本操作失误问题, 就可能得不到目标产物, 更不用谈其性能检测和应用推广了。 因此, 综合设计实验对学生规范的操作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求至高, 通过它既夯实了基本功, 又避免了传统基础实验老师演示为主、学生观看为辅的弊端, 大大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2掌握主动权力, 增强学生积极主观能力

兴趣是第一位老师,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以后的考研方向和就业取向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完成实验, 这是综合设计性实验较传统“照单抓药”式基础实验的最大优势。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所查文献或自己掌握的知识选择合适的、合理的实验路线, 真正做到“我的实验我做主”, 让自己在新事物的合成当中各抒己见, 真正感受到我是“小小化学家”的快乐和成就感, 因此,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涉及到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也能更好的得到理解和掌握, 改变以往因理论课程的枯燥乏味, 而厌弃实验学习的态度, 反而使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3培养团队精神, 增强学生组织协调能力

对于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面对的是科研和生产, 这都不是通过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实现的, 无论是科研实践还是生产实践都是通过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来完成的, 在实际生产和研究中遇到的复杂的综合问题, 不仅需要实践技能, 还需要一个人道德的感染力和意志力、在团体中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与人恰当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而综合设计实验内容多、步骤繁, 往往一个人很难单独完成, 所以大多采用分组形式进行, 在同一小组内, 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根据各自分工, 统筹安排, 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才能使整个实验如期完成, 一旦一人存有个人私利、偷懒行为或操作失误等, 就会影响整个实验进程, 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4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是一种高级素质能力, 是主动性、独立性和综合性的完美结合, 要求具有者不但有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又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还有处理比如技术、经济、社会、 心理等综合问题的能力[4]。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 除了具有大学生应有的专业、德育等知识和素质能力外, 还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收集、独立查阅学科前沿信息, 并将之融于实验进行分析, 同时还要能够综合运用己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观点、新问题, 创新性的完成工作。综合设计实验将大学低年级分类进行的基本操作实验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 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不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增强了同学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 而且将各个单元操作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综合性地考虑问题、发现问题, 并考虑全面地去解决问题, 进而使其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总之,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化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 是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体, 它不仅包含了化学各基础学科的内容, 更涵盖了化学与其它学科, 如生物、物理、信息等学科的交叉性, 在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摘要:在强调国家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重视的基础上, 提出了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能力,应用化学

参考文献

[1] 李利军, 兰辉.理工科专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5 (2) :107~110.

[2] 李文鑫, 陈学敏.立足实践着力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 :37~39.

[3] 刘利, 崔文权, 孙晓然.应用化学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广州化工, 2012, 40 (18) :156~158.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4篇

1 确立科研管理的“服务”理念

“理念”是指人类一切活动内在的指导思想, 没有理念指导的活动是盲目的。高校科研管理的理念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简意赅地指出管理就是服务。服务理念下的高校科研管理者是科研活动的服务员、协调员、信息员。

1.1 科研活动服务员角色

角色要求是想科研人员之所想, 急科研人员之所急, 处处为科研人员着想, 做科研人员的贴心人, 尽量解决他们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使他们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科研工作任务。牢固树立人本思想, 做到以人为本。

1.2 科研活动协调员角色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负责科研人员、项目、设备、经费的管理。管理对象是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劳动和思想活跃的知识分子;管理的项目是探索未来、填补空白的最新研究课题和经济建设急需的攻关课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要把校内或校外相关学科的人员、项目、设备、经费等研究力量组织协调好。发挥综合优势, 协作攻关, 努力争取多拿大项目、多出好成果。因此,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应体现为富有艺术的协调能力。

1.3 科研活动信息员角色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掌握了最新信息也就掌握科研的主动权。对科研管理者来说, 广泛地搜集、仔细地甄别、认真地筛选、及时地传递科研信息是一个基本要求。因此, 管理者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其他方面的沟通, 及时把握社会需求信息。这样一方面可以推介学校的优秀科研成果, 另一方面可以更多的获得课题和经费。

2“服务”理念下的管理创新

科研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才能满足科研活动不断增长的需要, 才能体现服务的理念。

2.1 创建主动性的科研管理模式[1]

主动性的科研管理是指科研管理人员在充分理解国家各种管理政策的基础上, 结合高校科研活动的具体现状, 能够积极主动地给予科研人员以指导、帮助, 并及时地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 通过规范科研活动中的各种行为, 使科研活动达到有序进行, 同时倡导建立起科技人员应遵守的科技规范。

具体的讲, 就是根据“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要求, 采取“依据社会需要选题、结合社会需要开展研究、组织成果鉴定、鼓励申请专利、推广并促成果转化”这一模式对科研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对科研管理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是:第一, 不断改进和建立新的有利于科研创新的科研管理制度, 为科研工作提供宽松的环境。第二, 尊重科研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尊重科研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 给科研工作者营造一种创新的气候和良好的环境。第三, 把科研的管理目标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 关注国家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围绕经济社会需求提早作好项目的孵化、培育工作, 引导科研方向。第四, 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科技活动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加快确立以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新的科研管理及评价体系。

总之, 这种管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科研内部进行干预的直接管理, 而是通过科研法规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增加协调、强化服务的间接管理, 从而使科研在内有学术领导, 外有宽松环境的条件下,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

2.2 加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2]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科研管理带来了最为直接的机遇和挑战,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科研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科研管理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开发和共享科研信息资源, 实现科学研究、管理流程、管理方式和信息交流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和科研交流的效率和水平。

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研管理部门每天需要面对和处理大量的、具有延续性的事务、业务信息, 需要将处理后的信息及时传输或反馈给相关部门。科研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要从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单位资源变化的规律入手, 建立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化工具、合理组织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其内涵在于创新出能够体现系统性、关联性、即时性和针对性等特点的新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 并使之替代原有的管理模式, 从而使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务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网络化, 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一支具有现代管理意识、懂科研管理又掌握网络技术的管理人员队伍。要求管理人员努力学习网络技术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并善于洞察各类科研信息。同时, 科研管理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管理人员知识和技能地培训, 使他们具备现代化科研管理的能力, 也可以引进具有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 形成一支适应现代化科研管理的骨干力量。

2.3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高校的科研工作不仅应解决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过程中的理论问题, 也应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立足于解决本行业、本学科急需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 应重点定位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上。教师应到本行业生产一线和企业中去找课题, 帮助行业和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和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科研管理人员应视企业为技术创新的大本营, 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踏踏实实地走进企业, 走进市场, 同时采取多种方法架起企业、市场联系的桥梁, 加深相互间的联系和技术交流, 及时把生产第一线的信息收集起来, 使高校的知识生产始终适应市场的需求。为了将高校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场, 参与竞争, 应积极向国内外宣传学校科技实力和科技成果, 发布信息, 提供咨询, 推广成果, 寻求产学研合作。例如, 通过技术交易、洽谈, 建立技术服务辐射点, 为双方长期的技术合作与服务奠定基础;组织校领导和科研骨干去企业考察, 同时约请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参观访问,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总之, 开展科技攻关、科研协作, 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管理体制, 架起与企业、市场联系的桥梁, 是实现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

摘要:提升科研管理能力, 推动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在确立科研管理“服务”理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提升高校科研管理能力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科研管理,高校,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越男, 等.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 2008 (1) :48~49.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5篇

(淮海工学院 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摘 要: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理工科高等院校非常重视的教学内容。在五年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作者的科研团队以指导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加强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科研课题 创新能力

一、引言

十七大政府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呼唤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1]。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2]。然而,文献[3]报道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总体创新能力比较弱。具体表现为:(1)部分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2)部分学生缺乏创新毅力;(3)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4)有创新热情,但创新目标不明确;(5)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在本科教育期间重视和加强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能力的实践训练环节,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尽早进入角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是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的实践环节。

笔者所在的科研团队由3名博士和1名高级实验师组成,以指导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进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至今已经有5年,包括2008届、2009届、2010届、2011届和2012届等5届共44名本科生。我们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要阐述如下。

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两个阶段

1.选题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本科生为主体对象,教师发挥指导作用。首先,指导教师根据科研或生产实践确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范围,下达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相应题目进行文献资料检索,确定试验方法和试验方案,并撰写开题报告。由此可见,选题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基础,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首要环节。近5年,我们以指导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对44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指导,基本情况见下表。

依托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本科生每人1题,且与往年不重复;多人可共同选做同一个比较大的课题,每个学生各自独立完成属于自己任务范围内的工作,工作并不相同。由上表可见,在这5年期间,每個课题均有两三名本科生参与。恰恰是因为每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都在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范围内,指导教师在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题目是否恰当、试验方法和试验方案是否可行,以及开题报告的撰写是否系统、合理等方面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此44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恰当,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顺利通过学校的选题审核。同时,这些选题在科研生产或理论研究上均具有良好的创新性。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特色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指导教师以科研课题作为载体,指导本科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使得他们的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内容更接近科学研究前沿或结合实际研究,这些论文在创新性、科学价值或实际应用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同时,目前很多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需要进行查重检测,以杜绝过度引用或抄袭等现象。科研项目申报前的国内或国内外科技查新,使得科研课题具有良好的创新性,保证了依托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足够的创新性,自然极大地降低了论文的重复率。

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工程设计、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软件和综合论文等五个方面。笔者所在的科研团队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工艺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近几年,所指导的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仅顺利通过学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而且在成绩分布上以良好为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学院名列前茅。

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

1.促使学生了解科学前沿,既能拓宽科学视野,又能提升创新能力。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高校专业课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内容陈旧、方法落后等问题,尤其是教材中有关实际的内容较少,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依托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促使学生了解相应学科的发展前沿,很好地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并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创新意识,为其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想法和动力。

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基础课及专业课中,实验内容所占比例较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但是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这些想法无法得到实现或进一步的创新和提高。然而,依托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训练,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为这些想法的实现提供新的生长点。

2.促使学生更加明确专业定位,明确日后的就业方向。

2003年,我国各高校陆续实行“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并已成为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4]。所谓“按类招生”是指学生在入学时按大类就读的一种招生录取方式,学生在专业大类环境下学习基础性课程,在此时间内通过对学科内各专业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的过程[5]。在这种招生和培养方式下,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基本确定了其日后的就业方向。因此,促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对其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尤为重要,而依托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下,能给学生在发展方面以更多的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能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和个性养成,为他们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3.促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和有效率地工作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载体,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宽松的环境、浓厚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6]。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动手,有机会把自己的创新思想付诸实施。”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依靠学生的实践。因此,在实践中,促使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学习和开展工作,对于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恰恰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实践阶段,尤其是基于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工作,学生不仅要面对更多的实验设备、更为复杂的工艺流程、繁多的数据和资料需要归纳总结及分析处理,还要处理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

综合论文训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7]。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篇论文,那么综合的论文训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而科研课题通常通过撰写(和/或发表)论文体现其创新性成果,因此,依托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工作的学生在综合论文训练中方面能得到很好的示范、指导和训练。

通过这些方面的科研训练,学生在主观上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务实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上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论文写作等,在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培养与提高,从而进行有目的的、高效的学習,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

四、结语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学本科如何培养大批既具有浓厚创新意识和超强创新能力,又能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要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等院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对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大学生基本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具体应用,能很好地锻炼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全面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阶段,因此,切实加强和发挥指导教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作用,对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尤为重要,而以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作为载体,进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工作,不仅能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还能为学生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秋杭.转变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新形势下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7(8):58-60.

[2]刘军,伏广红.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现代思维方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1):56.

[3]杨德强.品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J].创新教育,2008(9):96-97.

[4]张淑敏.按大类招生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26(1):53-56.

[5]孙艳京,杨培岭,蒋秀根.专业大类招生环境下工科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8(8):40-42.

[6]张开显,金柏江,袁满雪.构建学生科研平台,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14-15.

[7]孙艳京,李光永,杨培岭.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9):54-56.

通讯作者:孙颖颖

上一篇:语文课前演讲下一篇:科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