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空间宗教观范文

2024-03-30

马克思主义空间宗教观范文第1篇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高度自觉地秉持我们党的政治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高尚的政治品质品格。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做完全彻底的无神论者,不能信仰任何宗教。这源于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和彻底无神论精神的先锋战士。毛泽东同志早在《关于农村调查》中就指出:“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明确要求:“一个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员,毫无疑问地应当是无神论者,而不应当是有神论者。”毋庸置疑,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宗教唯心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尖锐对立的世界观,无法被同时拥有,否则将成为思想的混乱者。此消彼长,如果共产党员背弃政治信仰,其精神世界必然被宗教所占据,甚至被封建迷信所侵袭。正如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同志所言:“如果允许党员信教,将使我们党从思想上、组织上自我解除武装,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蜕变为一个非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此,共产党员要增强党的意识和信仰意识,站在党内团结统一的高度,自觉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基本宗旨,不断淬炼坚定的党性、铸造高尚的精神。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积极稳妥地处理有神论和宗教问题,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稳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积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针对一般群众而言的,不能信仰宗教则是对共产党员在思想上的基本要求,两者不但不矛盾,还应该相互理解、相互促进。1958年第五次全国宗教会议提出,中国宗教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民族性。可见,宗教问题是极其繁复和敏感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就能够提升我们党在信教群众中的认同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稳定;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降低我们党在信教群众中的影响力,甚至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安混乱动荡。共产党员要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客观审慎的态度认识到宗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根源和规律,尊重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弘扬文明的社会道德风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鲜明地区分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坚决抵制伪科学和封建迷信。虽然宗教与伪科学、封建迷信都属于唯心主义,崇尚超自然的力量,但宗教的本质是劝人向善、净化灵魂,封建迷信的本质是骗人愚人、迷惑群众。为此,我们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和对待封建迷信的态度截然不同。胡锦涛同志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中就曾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当前,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冒用宗教的名义,掩人耳目、诱骗群众,吹捧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所谓神灵、所谓宿命、所谓风水、所谓大师,甚至有些邪教组织妖言惑众、控制成员,严重破坏了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共产党员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站在创建文明风尚的高度,积极主动地宣传科学和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地坚决反对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特别是反人类、反政府、反社会的邪教组织。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坚定不移地宣扬无神论和党的政策,凝聚宗教力量的共同理想,助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做无神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员、讲解员、引导员,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凝聚到民族复兴、国家建设上来。应该讲,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有神论者或无神论者,广大人民群众不是天然地支持哪个政党和组织,也不是天然地认可哪种理论和学说,而是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去积极引导和尽力争取。1990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与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曾指出:“共产党员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必须要向人民群众宣传无神论、宣传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共产党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也是对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提出的更高要求。共产党员要增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义不容辞、理直气壮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无神论,特别是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和引导广大宗教界人士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马克思主义空间宗教观范文第2篇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高度自觉地秉持我们党的政治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高尚的政治品质品格。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做完全彻底的无神论者,不能信仰任何宗教。这源于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和彻底无神论精神的先锋战士。毛泽东同志早在《关于农村调查》中就指出:“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明确要求:“一个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员,毫无疑问地应当是无神论者,而不应当是有神论者。”毋庸置疑,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宗教唯心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尖锐对立的世界观,无法被同时拥有,否则将成为思想的混乱者。此消彼长,如果共产党员背弃政治信仰,其精神世界必然被宗教所占据,甚至被封建迷信所侵袭。正如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同志所言:“如果允许党员信教,将使我们党从思想上、组织上自我解除武装,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蜕变为一个非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此,共产党员要增强党的意识和信仰意识,站在党内团结统一的高度,自觉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基本宗旨,不断淬炼坚定的党性、铸造高尚的精神。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积极稳妥地处理有神论和宗教问题,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稳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积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针对一般群众而言的,不能信仰宗教则是对共产党员在思想上的基本要求,两者不但不矛盾,还应该相互理解、相互促进。1958年第五次全国宗教会议提出,中国宗教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民族性。可见,宗教问题是极其繁复和敏感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就能够提升我们党在信教群众中的认同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稳定;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降低我们党在信教群众中的影响力,甚至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安混乱动荡。共产党员要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客观审慎的态度认识到宗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根源和规律,尊重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弘扬文明的社会道德风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鲜明地区分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坚决抵制伪科学和封建迷信。虽然宗教与伪科学、封建迷信都属于唯心主义,崇尚超自然的力量,但宗教的本质是劝人向善、净化灵魂,封建迷信的本质是骗人愚人、迷惑群众。为此,我们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和对待封建迷信的态度截然不同。胡锦涛同志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中就曾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当前,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冒用宗教的名义,掩人耳目、诱骗群众,吹捧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所谓神灵、所谓宿命、所谓风水、所谓大师,甚至有些邪教组织妖言惑众、控制成员,严重破坏了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共产党员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站在创建文明风尚的高度,积极主动地宣传科学和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地坚决反对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特别是反人类、反政府、反社会的邪教组织。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坚定不移地宣扬无神论和党的政策,凝聚宗教力量的共同理想,助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共产党员要做无神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员、讲解员、引导员,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凝聚到民族复兴、国家建设上来。应该讲,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有神论者或无神论者,广大人民群众不是天然地支持哪个政党和组织,也不是天然地认可哪种理论和学说,而是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去积极引导和尽力争取。1990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与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曾指出:“共产党员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必须要向人民群众宣传无神论、宣传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共产党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也是对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提出的更高要求。共产党员要增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义不容辞、理直气壮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无神论,特别是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和引导广大宗教界人士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马克思主义空间宗教观范文第3篇

在青海藏区,民族观与祖国观具有密切联系。正确认识民族理论和民族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对于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具有现实和直接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认识民族问题,是青海藏区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关系到青海藏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民族工作水平的长期需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要深刻认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和社会主义一致性在不断增加,同时,民族差异还将长期存在;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要全面贯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事实批驳**集团所谓“高度自治”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宗教。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认真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对青海藏区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极其广泛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深刻认识中央关于宗教工作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精神。要认真贯彻“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要求,就是要划清正常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要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要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要深入揭批**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认清本质,划清界限,努力建设平安青海、和谐青海、小康青海。

马克思主义空间宗教观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 宗教观

所谓宗教观,指的是人们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并在这种看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待宗教基本态度和思想倾向。宗教观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表现,任何人,无论他信仰宗教与否,都可以有自己对宗教或是宗教问题的认为和态度,所以也会形成其独特的宗教观。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宗教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要看到,由于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大学生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上的各种思潮迅速涌向了大学讲坛,某些蓄意钻空子的人乘机到高校举办讲座、座谈,散布一些错误言论,其消极影响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一、分析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有一些研究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学者采用了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由此产生了具体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来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进行分析。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特点主要包括:

(一)宗教信仰同学的数量

宗教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调查表明,浙江省宗教的学生占当前大学生总数的12.2%,有56.8的同学表明并没有一个很确切的宗教,不过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参加。当前大学生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佛教,道教被选择的几率也很大。

(二)宗教在大学生的认定中,呈现的趋势是多元化的

教堂和宗教在同学中普遍产生的兴趣较大,更有甚者,有极少一部分同学在信仰宗教还是入党的问题上不知道如何选择。此次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中,阅览宗教图示,参与宗教活动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观点上,绝大多数的看法还是比较符合的。但是也有部分同学辨别不清迷信和宗教,甚至认为封建迷信是和宗教活动是相等的,更有甚者认为,宗教是可以摆脱人的痛苦,使身心得到解脱,是一种崇高的信仰。

(三)宗教传播并没有在大学生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明确规定:“以宗教为名义干涉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的行为都是要杜绝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章第四十三条也明文规定“宗教活动不能在学校进行,包括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以。”宗教的神秘性和其丰富的表达形式吸引了许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开始出入教堂,参加宗教活动,研究宗教的节日,还将宗教当成精神食粮并长期沉迷其中,逐渐受到宗教的腐蚀,当前学生积极进取的圣神逐渐摒弃。甚至一部分学生在看到一些反华的不良信息后,抵制不住煽动,产生了偏激的思想,心

里变得记性,一步步走向了宗教的犯罪深渊,开始了与人民对立的黑暗生活。

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

(一)出于心理需求的信仰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年龄大约在18岁-24岁之间,属于青年后期。这些青年学子逐渐偏离了以前的天之骄子,很多学习,生活和社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当他们所处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无法发泄甚至遭到周围人的排挤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会转向宗教,一步步走向宗教的行列,当然,人们在这个阶段对于宗教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很容易就会动摇,在宗教的参与的仪式中,随意性也会比较大。

(二)并非主动受到宗教影响

一部分大学生是因为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所以才会信仰宗教,这叫做传统性信教。他们往往是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出生,或者他们是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在他们的家族里,有非常诚恳的教徒,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对这种宗教自然也会无比信仰。虽然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成员并不一定直接造成大学生信仰宗教,但是他们在这种环境下会很自然的接近宗教,更可能在逆境中信仰宗教。

(三)出于终极追求的信仰

这样的信仰者是最有影响力也是最高阶段的,这些信仰者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精神园地。在校园里还有一批学生,他们追求积极上进,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但是这些信仰不管是不是出于被动影响,都有被转化为终极真理信仰的可能,这点是需要注意的。因此来说,对宗教的信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一步步深入的过程。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正确宗教观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些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被通过,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和命题”;2007年10月,第17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当谈到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发展主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是:常见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把改革创新作为核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的历史使命

党和学校的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明确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国家和民族的主要土地的政府规制。作为一个重中之重所在地,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大力倡导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彻底融入进来,积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党中央提出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以及命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将国民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必须要增强。。但是当前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政教育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因此才能让宗教得到机会的机会。部分

高校普遍存在老旧的思想教育,新时期大学的特点却遭到忽视。同时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不够透彻,因此,对于高校来说,一定要对此工作在读加强。一定要对此工作再度加强。

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积极引导大学生宗教观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正确处理大学生宗教问题,做好高校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应重点在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中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一)必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方面都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大学生头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当前最根本的思想,它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和世界观,是创造世界,认识世界最强大的思想利器。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建立正确的立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帮助其他同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大学生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构建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一个民族想要进步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大学生教育应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下越来越受到关注,防止宗教思想渗入,以此使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增强。

3.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大学生的价值观

一个民族想要发展,必须要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去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信,自尊和自豪感,要鼓励他们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社会主义概念,它通常短小精悍,意深,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态度,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各种利益集团,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阶级在经过长时间磨练之后所形成道德准则,也是生活在当前社会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在各方面使得大学生的教育加强,辨别能力逐渐形成,以此抵制宗教对大学生思想的侵入。

(二)要把最好的平台提供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校园可以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地,因此宗教观也得到正确的树立,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得大学生的教育环境得以优化。要想为社会主义核心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高校思政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政工作。思政队伍中,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标准,具有高标准的理论水平,熟悉并进一步了解宗教的特性,从而使宗教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反应能力更加迅速,思维敏捷,对问题有敏感度,能快速抓住,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面对长时间的生活和工作,高校的学生和教师的价值观,思想行为逐渐完善,他们被统称为校园文化,在关于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当前形式下,一定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这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最有效和有利的方法。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得以改变,这对大学生消除宗教的不良影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

新媒体技术,如网络、广播、手机等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轻一代学习、工作、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宣传力度加大,影响范围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受到大学生的高度认可。

4.在校生应更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进一步实行

马克思主义空间宗教观范文第5篇

在青海藏区,民族观与祖国观具有密切联系。正确认识民族理论和民族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对于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具有现实和直接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认识民族问题,是青海藏区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关系到青海藏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民族工作水平的长期需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要深刻认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和社会主义一致性在不断增加,同时,民族差异还将长期存在;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要全面贯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事实批驳**集团所谓“高度自治”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宗教。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认真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对青海藏区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极其广泛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深刻认识中央关于宗教工作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精神。要认真贯彻“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要求,就是要划清正常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要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要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要深入揭批**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认清本质,划清界限,努力建设平安青海、和谐青海、小康青海。

马克思主义空间宗教观范文第6篇

通过场党委组织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我了解马克思关于民族主义和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以及和民族问题有关的宗教问题。

学习后,让我知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伟大意义,认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民族问题及其由来,民族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以及怎样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另一方面让我进一步了解国情、省情、民情,认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及其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在社会主义时期要解决好民族和民族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具体措施。通过学习《马克思民族主义、宗教观》从而提高我们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同于阶级,不同于国家,不同于政党,也不同于种族,而是一种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实体,并有着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同样由于民族存在引起的民族问题,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也不同于阶级问题、国家问题、政党问题和种族问题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在新世纪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就不同问题所发表的有关宗教的论述,当代人有着不同的解读和阐发。这很正常,因为时间、场景和人都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怎样解读和阐发,一是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即要有理有据;二是要在实践上行得通,即合乎国情,合乎实际,合乎民心。

宗教是个复杂的多面体,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其他社会事物、其他文化传统的独特维度。宗教发展既有内因亦有外因,宗教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互动使宗教创新层出不穷。时至今日,我们对宗教的认知,与60年前相比,与30年前相比,都已大不相同。即使如此,我们的认知还会发展变化,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仍旧继续,宗教的存在、发展和变化没有终结,我们的认识发展也就不会有终点,因此以发展的眼光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社会里,人们将宗教视为文化这种价值取向会营造一种宽容的社会心理氛围,这也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善良愿望和社会舆论,即在**不安的当代世界里,宗教不能成为偏执、欺诈、怨恨、误解和冲突的根源,而要成为善良、宽容、精神升华与社会和谐的动力。认同这一共识的人,既有归属不同宗教或教派的人士,也有不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士。这种社会认知与心理底线,有利于社会和谐氛围的形成和扩展,无形中也减少了社会各方面将宗教作为政治武器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新世纪世界格局与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认同这一点的人正日益增多,而将宗教作为第二种意义上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则越来越不受欢迎或引起人们的反感、质疑和警惕。

认识我国各民族问题,解读中国宗教,可能有多种角度。但不论怎样的认识和解读,都不能背离基本事实,不能离开群众路线与实践检验这两个尺度。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建树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观、宗教学。

上一篇:煤矿法律法规培训教案范文下一篇:煤矿秋送文化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