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7

辅助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科技的发展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教学设备的融入对于促进初中英语教学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不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是初中英语教师教育过程中必须要認真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对多媒体辅助设备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一、 引言

英语是语言应用类学科,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生活中更好地应用,为了不断加深初中学生对英语学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在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文章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来展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

二、 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在以下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

(一)有助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

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初中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新一技术已经融入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对学生所开展的课堂教学需要积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很好地与信息技术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方便地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生的英语学习,这对于促进初中英语教学也会产生非常理想的效果。

(二)有助于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想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效果,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生营造英语教学的课堂氛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借助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来。这对于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大帮助,同时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教师所开展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来,借助参与活动使自己的英语技能得到不断提升。

(三)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印象

英语学习必须要通过大量实践应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不注意对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用到自己所学英语知识展开交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英美国家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场面,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印象,这对于促进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媒体辅助教学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也具有独特的特点,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师质量的不断提升有很大帮助。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伴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这种教学手段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展开英语课堂教学,借助电脑、投影以及音响系统,学生能够在互联网模式下展开英语学习,由于教学活动中积极应用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因此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家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开展。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的特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因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能够将形式多样的教学素材清晰地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可以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引导下对文字资料、图像资料以及学生非常感兴趣的Flash动画等内容展开学习,由于这些内容深受学生喜欢,因此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具有课堂教学效率高的特点,因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精心准备教学课件和各种教学素材,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黑板上对学生进行板书,而且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还能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中,由于这种教学资源形式非常多样,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多媒体来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开展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的全面把控能力

利用多媒体辅助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出现了缺乏对教学活动全面把控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缺乏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开展的经验,这造成教学过程中很难系统全面地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引导;另一方面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融入多媒体技术的英语课堂充满好奇心,他们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被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所吸引,导致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无法被教师引导。这对于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会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教师无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把控,将很难发挥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功效。

(二)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初中英语教师而言是很大的考验,因为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准备课件并借助互联网向学生收集丰富的英语教学素材,这对于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具有很大难度,一方面是因为课件制作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适合初中阶段学生英语阅读的英语课外读物教师很难把控,所以很多教师对此问题都感觉难度很大。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进

很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开展英语教学的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很多教师围绕自身来展开课堂教学,这对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了很大影响,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只有各项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的英语学习而展开,这样才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方法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很难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五、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建议教师采取以下策略展开教学活动。

(一)认真做好教学目标的设定

利用多媒体来辅助开展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为了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目标设定。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展开对之前所学单词句型以及语法知识的复习,对于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出现普遍性错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用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单词,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学生做好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二)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开展课堂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使课文内容能够以师生间互动的方式来重新展现,借助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在游戏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学习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单词、句型以及语法知识都以课件的形式来向学生进行展示。课件设置过程中要融入动画元素,当学生回答出问题之后,再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答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借助与标准答案对比,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印象。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让学生用自己所学英语知识来对图片内容进行简单的描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不断提升,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当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使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教学辅助材料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之后,他们就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堂上所学知识。

(三)积极利用多媒体加压设备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仅仅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英语阅读训练,所以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要积极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展示类似的英语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民俗与生活。这对于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很大帮助,也能开阔学生的英语视野。对学生进行拓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展示优美的英语短文,还要借助经典的影视作品以及学生最喜欢的动漫作品来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作品中的对话内容都是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中的内容,所以通过对这些影视作品的学习,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不断加深,同时学生熟练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也能得到大幅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来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英语实践

对初中学生所进行的英语教学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展开大量实践活动,很多教师在平时的这些活动中,紧紧围绕课本内容来引导学生展开英语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逐渐演变成对课文内容的背诵,这对于学生更好地展开英语学习,不断提高英语知识应用能力,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要积极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师开展英语教学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英语教学软件展开人机互动,由于这项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与教学软件之间的交流内容会更加自由。學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充分利用自己所学英语知识来和教学软件展开互动,这对于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有很大帮助,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使英语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六、 结术语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对于不断改进和优化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此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学习,认真做好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来开展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真正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志鹏.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J].校园英语,2020(2):187.

[2]张亚君.浅析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J].校园英语,2019(52):218.

[3]岳淑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4]闵铮成.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校园英语,2019(12):156.

作者简介:张云生,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崇文中学。

辅助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以网络为核心的新教育技术的运用更新了教学手段,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用,我作了一些尝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给了我一些启发。

一、成功的反思

我曾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感知,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情感体验,取得一定的效果。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山峦叠翠,万倾林海一片碧波;江河湖泊,水光掩映,静谧清新,自然风光纯朴粗犷。”对于这些景物,自己没见过,无法向学生生动描述,学生没见过,也无法想象,真是难教难学。信息技术就帮我解决了难题。课前,在网上收集了有关"泰山十八盘的雄伟"、"华山山背的险峻"、"黄山云海的变幻"、"桂林山水的清秀"这几组图片。上课时一播放,课堂顿时哗然一片,一切都不言而喻了。再让学生读这句话时,学生竟读得摇头晃脑,津津有味。

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给学生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向往之心,学生如身临其境,自主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经验。也唯有如此学生才把这些经验感受内化到自己的知识行为结构中,形成自身的发展。

二、失败的实践课给我的启示

我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中去取得些许成功,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现成的信息资料呈现给学生的,如果让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自主查找资料,然后重组成自己的学习资源,这种自主学习活动却出现另一种景象。

比如:我们教学“特产”这一单元时,我课前就布置给学生到网络查找资料。交流学习成果时,我发现了一个个问题。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在短短的时间里,学生难以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迅速地进行判断和和取舍并进行资源重组。一部分学生家里又没电脑,不能把课堂延伸。还有就是即使学生手里拿着好不容易搜集来的资料,却有一些字不认识,或不理解其含义。

辅助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美术课程多被作为“副课”被忽略,新课改的推进,使得社会、学校、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美术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能适应当前教学需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小学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就信息技术辅助下如何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

引言

美术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十分受关注的一门学科,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美术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美术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在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趣导入,乐趣无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我们可以截取相关的影视剧视频资料,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教学氛围充分活跃起来。在美术课堂的导入部分,一段巧妙合理的微课视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外星人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的情绪围绕本课内容进行,不能失控,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选取了《E.T.外星人》中外星人从飞船中走出来的50秒视频画面,在播放微视频片段前,向学生进行提问: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来自哪里?他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看,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教学阶段。儿童容易被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精准地截取一段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创新视野

美术学科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知识储备少,在美术作品创作时就容易出现无从下手、无从做起的现象。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同时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通常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利用信息技术来搜集各类教学资源,从而在满足学生身心需求的同时,促使学生的知识面、视野得到有效拓宽,为学生思维创新奠定知识基石,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得更多知信息资源,从而为学生美术创作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与空间,进而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力及创作欲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添画时,受限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在看到该课程内容时通常会觉得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来引出课堂内容,如教师可以先拿一张废弃的纸张,然后以“变魔术”的方式来为学生示范纸张变成“小兔子”的方法,以这样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同时为了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在进行示范操作后,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更多“撕纸添画”的视频,如纸张变成花、纸张变成草、纸张变成荷叶等等,在进行视频播放时可以适当放缓播放速度,重要步骤还可以通过暂停方式让学生观看,以帮助学生了解“变身”的过程,从而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并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作品创作中来。在多媒体资源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利用各种彩色纸张创作了小鸟,也有同学利用撕纸方式创作了树木,还有同学创作了蘑菇、飞鸟等等。在此氛围的熏陶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表象素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对于学生创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思想及教学方式,使得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及内容也有了极大变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理地融入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让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提升美术课堂的丰富性,并可通过图像、音乐、视频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来将抽象的美术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对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美术创作能力均有重要价值。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学生创设更贴切、更形象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情境、教学氛围中更好地感知美、体验美,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通过口头方式来为学生描述“鸟语花香”的场景,学生往往会觉得很抽象,很难理解,自然也就很难进行美术作品创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鸟语花香”的美景,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搜集、展现关于“鸟语花香”的视频、图画,在播放相关图画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清脆的鸟叫声,让学生在视频、音乐、图画的辅助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更深入地感知“鸟语花香”的美,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同时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的方式呈现相关画面,还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形象的、具体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高效示范,乐不可言

美术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就是教师示范。通过教师清晰地示范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课堂知识,掌握所要学习的技能,由此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产生创作的自信心。而与网上下载的视频相比,教师亲自示范与讲解更受学生欢迎。在课堂的示范部分,一段条理清晰的微课视频,就能将教学的重难点突破化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有趣味的纸卷造型。在课堂上,教师要示范这五种技法,大概需要7分钟左右,再加上之前的导入和新授部分大概需要15分钟,这样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动手制作的时间太少,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作品,而且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有限,等自己开始制作时,已经很难想起到底有哪些制作方法了,这样大大地限制了作品的创意。使用微课视频,在5分钟左右就能全面展示卷纸的技巧,而且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循环播放,作为参考素材,启发学生思维。以我校四(1)班为例,全班45人,分为7组,每个小组都能完成作品,其中5个组作品效果很好。这样微课视频就科学有效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节省了课堂时间,启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结论

总之,美术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均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弥补、改进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为美术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仍需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不断优化美术课堂、推动美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曹琳.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05):122-123.

[2]孙黎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3):244.

[3]黄艳.信息技术带动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3+33.

辅助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可行性

(一) 可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守成性维持性的教育, 犹如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机械性操作的重复性工作。多媒体教学则能寓教于乐, 让学生乐此不彼, 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 俗话说, “学生是最好的老师”, 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多媒体教学具备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储存和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显示,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能够实现教育源信息地一定时间内大量高速率地传输, 同时映象的切换伴随着声像, 生动形象, 富有趣味性。不仅显示出教育内容的创新, 更在教育界的实践过程中体现了创新教育思想, 解决了传统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另外, 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广泛性和信息显示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以及多种教育媒体的综合利用, 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 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从而大大地扩, 展了教育过程的内涵和外延。

(二) 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人才, 必须要奋力拼搏, 学会运用电子时代的先进高端武器武装自己, 这样我们既有强大的体魄又有智慧的灵光, 在祖国的经济建设中, 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的东方, 就必须摒弃旧观念, 开动机器, 解放思想, 运用先进媒体吸取先进文化的精髓, 来充实我们的实力。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 我国的教育要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就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引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切入点就是实验,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具体方法如下:

1、调动传统教具的优势。如我在给学生进行元素符号的教学时,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 把元素符号制成双面书写的卡片, 正面写拉丁字母符号, 背面写元素名称, 用“钅”, “石”, “气”, “氵”旁区分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元素、气态元素、液态元素。其使用方便, 帮助学生记忆效果好, 是其他教学媒体所不可取代的。

2、突出各种化学实验器材的作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没有实验就失去了化学的学科特色。我尽量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的分组实验和探究性试验, 使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 发展他们的创作思维。

3、培养运用投影媒体,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化学实验中的反应稍纵即逝, 我们把这种反应现象制成各种投影图片, 在实验之后放映, 让学生试验之后观察模拟的实验现象, 通过覆盖图片上的文字说明和给出的符号与数据, 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 实现认知上的飞跃, 效果很好, 投影字幕可以节省课堂板书时间。

4、化学实验仪器组合用幻灯片放映。可以随时复习化学实验装置的组装, 不仅可以在幻灯片上放映, 学生在纸上也可以随时复习。

5、有关化学实验的教学录像。平时通过农远三模式收集刻录一些有关化学实验的教学录像, 定时由主控室播放, 配备教学十分方便。

由各教研老师设计, 电脑专职教师编程制作电脑动画辅导教学。如化学实验由于装置不合理或违反操作程序会造成试管爆炸, 有害气体逸出等现象, 现场试验不安全, 而这部分内容又非常重要, 让学生必须掌握, 电脑动画的演示效果极好。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 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与文本教学密切配合, 互为补充, 互为渗透, 同步进行, 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取得更好的成绩。

1、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可贪大求全, 要突出重点, 突出难点。有的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室时弄得花样繁多, 令人眼花缭乱, 老师吃力费时, 取得的效果也不见得好, 学生可能看得热闹, 看不出门道, 一切工作岂非枉然。

2、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要强。学生是有社会差异性的个体, 不可把学生当做只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可把多媒体设计一一演示, 仅仅让学生看、听, 而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听、说和感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抓住时机、适时、适度。老师不是放映员, 学生也不是看电影的观众, 运用多媒体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可以优化教学, 运用时一定要抓住时机、适时、适度。

要使我们的文化教育走向世界, 就要运用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的多媒体技术, 同时总结我国现有教育方式的优点, 优化教学, 我们的经济就一定能够腾飞。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香龙中学)

摘要:多媒体的关键特征主要表现在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交互性, 集成性”, 就是一切为教学服务所提供的声、图、文等信息载体的综合教学, 显然是当今信息社会, 电脑时代的产物, 它运用电脑更生动, 形象, 具体, 可感的声色并茂的画面来帮助学习的辅助性教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多媒体教学引入的切入点就是化学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其他教学媒体所不可比拟的特点和可行性。

辅助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  應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恶性肿瘤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刘老诊治肿瘤的学术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7年4月刘老门诊肿瘤患者148例的首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构建处方数据库,采用该系统的方剂分析等模块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刘祖贻治疗肿瘤处方用药规律。结果  148首处方中,药物频次前5位依次为薏苡仁、山楂、八月札、鸡内金、砂仁;药性以温性频次最高(729次),其次为平性(542次)、寒性(398次)、凉性(148次);药味以甘味频次最高(1267次),其次为苦味(681次)、辛味(484次)、酸味(178次);药物归经以脾经频次最高(1251次),其次为胃经(1027次)、肺经(739次)。根据药物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2个,新处方11个。结论  刘老治疗恶性肿瘤以益气健脾扶正为主,兼以化瘀抗癌,体现了扶正祛邪用药规律及“杂病调中”的学术特点。

关键词:恶性肿瘤;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数据挖掘;刘祖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10.02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国医大师刘祖贻系湖南省安化县刘氏医学第九代传人、全国著名医学家李聪甫的开山弟子、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首任院长、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60余年,学术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广涉内、外、妇、儿、肿瘤诸症。刘老诊治肿瘤用药独到,疗效显著。本研究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刘老治疗肿瘤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总结其用药经验,为继承及发扬刘老学术思想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名医堂刘老门诊肿瘤患者的首诊处方。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肿瘤内科手册》[1]标准,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或影像学结合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诊断为恶性肿瘤。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临床信息记录完整;③处方用药药物名称及用量记录清楚完整;④由刘老及其学术继承人判断为治疗肿瘤处方;⑤首诊处方。

1.4  数据规范

参考《中药大辞典》[2],并通过询问刘老处方用药目的再次确认,对中药名称予以规范。如“龙牡”拆分为“龙骨”“牡蛎”,“北五味”统一为“五味子”;在不影响主要功效的前提下,将不同炮制方法的药物归为一类,如“白术”“土白术”统一为“白术”,“山楂炭”“山楂”统一为“山楂”。

1.5  数据录入与分析

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及处方用药数据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并由2人负责数据的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该系统“方剂统计”模块,对处方药物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处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性味归经判断符合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规范。采用该软件挖掘算法,如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4]、改进的互信息法[5]、复杂系统熵聚类[6]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7],分析方剂的药物组合频次、药对关联规则、药物间关联度、药物核心组合及新处方,最后将分析结果导出并进行人机结合分析。

2  结果

2.1  药物频次

148首处方共涉及药物192味,用药总频次为2046次,频次居前30位的药物见表1。使用频次居前7位的药物依次为山楂、薏苡仁、八月札、白术、鸡内金、黄芪、砂仁。

2.2  性味归经

148首处方中,药性以温性频次最高,为729次,其次为平性(542次)、寒性(398次)、凉性(148次)、热性(6次)。

148首处方中,药味以甘味频次最高,为1267次,其次为苦味(681次)、辛味(484次)、酸味(178次)、咸味(40次)、涩味(36次)。

148首处方中,药物归经以归脾经频次最高,为1251次,其次为胃经(1027次)、肺经(739次)等,见表2。

2.3  关联规则

处方中出现频次居前4位的药物组合分别为薏苡仁-山楂、薏苡仁-八月札、山楂-八月札、薏苡仁-山楂-八月札,使用频次≥62的药物见表3。药对关联规则见表4。设置支持度为45、置信度为0.9,对药物关联规则进行网络展示,见图1。

2.4  关联度分析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对药物间关联度进行分析。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作为提取预读值,再依据临床处方的数量,结合临床经验判断,調整相关度为10、惩罚度为8,进行聚类分析,处方中2味药物关联系数>0.021 4的药对见表5。

2.5  核心药物组合

以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结果为基础,按照相关度与惩罚度约束,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3~4味药核心组合共11对,并进行网络展示,见表6、图2。

2.6  新处方

在核心药物组合提取的基础上,通过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进一步组合,得到11个新处方,并进行网络展示,见表7、图3。

3  讨论

本研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通过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刘老治疗肿瘤经验用药规律。刘老治疗肿瘤的高频药物主要有山楂、薏苡仁、八月札、白术、鸡内金、砂仁、黄芪、麦芽、白花蛇舌草、党参、山药、太子参、臭牡丹、陈皮、石斛、醋延胡索、三七、法半夏、茯苓、升麻、莪术、丹参、藤梨根、佛手等,这些药物具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消食和胃等作用,体现了刘老治疗恶性肿瘤用药以扶助正气、顾护脾胃为主的原则。刘老认为,正气亏虚是肿瘤的发病的基础。如《内经》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损,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留滞客邪,致气滞血瘀、痰凝毒滞,相互凝结成块,发为肿瘤。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多采用手术切除或配合放疗、化疗等手段,均对正气有一定损伤。因此,肿瘤发病或其治疗的不良反应均与正气亏虚有关。对于肿瘤患者,刘老提出“扶正祛邪”[8],正气足则邪不可干,邪气去则正气安,扶正与祛邪同用,以扶正为主。从药物统计结果可以提炼出刘老临床治疗肿瘤的“扶正三法”及“祛邪三法”。“扶正三法”为醒脾开胃扶正、运脾消食扶正、健脾益气扶正。在患者病情较重,脾胃功能极度衰弱的情况下,若大量使用鸡内金等消食药不仅不能促进脾胃功能运行,反而加重脾胃负担,故刘老用砂仁、佩兰、藿香等芳香醒脾开胃,砂仁具有行气而不破气、调中而不伤气的作用,而肿瘤有瘀毒内结成块的特点,行气亦能消瘤。脾乃生痰之源,脾气虚弱,聚湿成痰,进一步妨碍脾胃功能运行,而芳香之品多为辛味,有燥湿化痰之效,在脾胃不运、饮食不化的情况下药用鸡内金、麦芽、山楂等运脾消食,如脾胃虚弱,大便稀溏,则加白术,加强脾胃燥湿渗湿功能。在脾气虚弱时,用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扶正。临床病情复杂,刘老往往“扶正三法”同用,且醒脾药与山楂等补益厚味之运脾药同用,有动静结合之意,效果更佳。“祛邪三法”为:理气散结祛邪,清热解毒祛邪,活血消肿祛邪。理气散结祛邪常用薏苡仁、八月札、枳壳、佛手等;清热解毒祛邪常用白花蛇舌草、臭牡丹、藤梨根等;活血消肿祛邪常用莪术、三七、丹参等。

药性以温性及平性最多,寒性及凉性次之,热性药最少。刘老治疗恶性肿瘤寒温并用,温能扶正,以溫性药为主符合刘老扶正以祛邪的治疗理念。药味以甘味最多,苦味及辛味相对较多。甘味药取补益调中健脾之意、辛能散、能行,有散瘤消癌之用,苦则泻火,刘老认为“虚、毒、瘀、热”伴随肿瘤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温中补虚、清热解毒、理气散瘀消瘤为其治疗肿瘤常用方法。药物归脾、胃经最多。刘老治疗恶性肿瘤以脾胃为主,体现了刘老“杂病调中”的特色。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或脾胃失和是导致正气亏虚、造成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灵枢·五味》“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即说明正气的亏损与水谷之气的纳入腐化密切相关。《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天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因此,调理脾胃功能为扶助正气的重要措施。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最常用的药对为薏苡仁-山楂、薏苡仁-八月札、山楂-八月札,频次≥62的药物组合有30组,处方药物组合置信度>0.98的有20组,前7组分别为砂仁-麦芽→山楂、党参-砂仁→山楂、鸡内金-砂仁-麦芽→山楂、鸡内金-白术-砂仁→山楂、白术-砂仁-八月札→山楂、党参-白术-砂仁→山楂、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山楂→八月札。结合人工分析,使用最多的药对是薏苡仁-八月札,这是刘老常用的抗肿瘤药对,为理气散结祛邪、清热解毒祛邪、活血消肿祛邪三法同用,且薏苡仁有健脾扶正作用,特别适用于肿瘤后期的安邪消瘤阶段。药物组合网络体现了刘老治疗肿瘤的“扶正三法”与“祛邪三法”。

以药物频次为基础的药物组方分析,发现并总结了刘老治疗肿瘤用药的显性经验,而对于低频次高相关的组合,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得到了药物之间关联性的定量描述、核心组合演化及提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处方,得到了潜在的11个新处方,其中大部分新处方能够体现刘老用药规律,对临床具有参考意义。按照刘老治疗恶性肿瘤“扶正祛邪”原则,方1、4、10、11能比较全面反映刘老的治疗特色。而其他处方各有偏向性,如方3可用于上焦肺卫如鼻咽部肿瘤,方5藤梨根、莪术、柴胡、槟榔等可用于肝、胃肠等中焦相关脏腑肿瘤,方6可用于肿瘤初期患者正气尚存、以祛邪为主的阶段。以上分析结果仍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刘老治疗肿瘤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初步总结和印证了刘老治疗肿瘤的用药经验,同时挖掘出新的药物组合及新处方。刘老认为,新药物组合及新处方能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向,但仍需结合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论治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检验。

参考文献:

[1] 石远凯,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4] 申丹,唐仕欢,卢朋.基于关联规则算法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当归方剂的组方规律[J].中医杂志,2014,55(7):608-611.

[5] 孙志新,张盼盼,高武霖,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85-389.

[6] 唐仕欢,陈建新,杨洪军,等.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2):225- 228.

[7] 李健,卢朋,唐仕欢,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肺痈方剂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54-257.

[8] 卜献春,刘芳.刘祖贻临证精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47.

(收稿日期:2018-09-21)

(修回日期:2018-11-21;编辑:陈静)

辅助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更适合历史教学的“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本文就“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认识及“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程序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学

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探索既易于操作和推广,又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讲谈——接受式”“自觉——辅导式”和“参与——互动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教学中运用“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更为适合。

一、对“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与认识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活动。所谓参与,一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二是指师生共同参与包含了教学活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所谓活动,则是指学生的主动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自己找资料,定课题,做实验,搞制作,既动脑又动手。“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突破原来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最传统、效率最低的教学模式,利用各种因素让学生自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情感、形成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与态度,提高学生的基本哲学素养、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经济生活能力,培养学生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究的能力。

二、“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学生探究,自觉“四动”

这一环节尤为重要,是上好课的保证和基础。历史学习,应在学生主体自学、预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大胆质疑,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有创意的评价。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其实就课堂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动眼、动手、动脑、动嘴这“四动”。学生自觉“四动”,大胆地去理解教材和动手实践,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有:

1.学生自主预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从“有问题”到“没有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会问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书本找出答案。学生应把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原理、重要的句子、段落勾划出来。学生自己设置一些问题,对认识模糊的知识和不懂的知识尤其要“慢读、细读”,仔细考虑,等待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与体会。

2.学生查阅资料。学生查阅资料,突破了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查阅有关的文献记载、报刊报纸、电视新闻、网上信息资料。通过对实际材料的查阅,学生可以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也可以是运用初步掌握的理论知识,去查阅资料,说明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尚不明白和怀疑的问题(如研究性学习的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导入,情境触动

历史内容丰富多彩,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能够经常性运用一些直观方式辅助设计课堂探究,让历史课堂互动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为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用各种方式导入,恰到好处的触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做法有: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图表、音像资料、漫画、成语故事、名言等,注意展示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可以选取较热的时政新闻,也可是实际生活事例事件。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以抓住学生注意力和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2.情境导入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素材让学生进行评讲、表演等,渲染教学气氛,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

3.制造悬念式。利用层层设问方式,在本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教师一环扣一环的设置相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创设历史情景。该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多种具有生动形象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情绪,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创设历史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以采取创设模拟历史场景的方法,如把教室布置成手工工场、历史会议的会场等。

(三)学生交流,生生互动

一切能促进知识的双向流动乃至多向流动的行为,都是互动。交流互动的形式很多,如课堂提问与展示、交流、学生讨论、辩论,我们应设法把课堂变为“智力竞技场”,积极创设互动竞争氛围。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交流,使之思维都活跃起来,生生互动起来。学生在交流中大胆尝试新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帮助他人。具体做法有:

1.学生辩论式。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容易误解处、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处,设置一些辩论题。有了前面两环节的准备后,让学生自己形成正方和反方,进行唇枪舌战的辩论。

2.学生情境表演式。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学生情境表演的方式进行。一般采用模拟历史人物、模拟历史场景、等形式。这些情境表演不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书本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角色扮演方式是初中学生最好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这不仅能满足他们各自的表现欲,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

3.学生讨论交流式。为了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用知识去洞察现实问题,提高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讨论交流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就设置一些讨论题,让学生自己准备发言稿,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思维火花,要适时肯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某些历史专题问题,合作学习,探究辩论。

(四)教师释疑,师生互动

教师始终在“互动式”课堂教学进行科学指导、引导,是学生自动和生生互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兴趣的激励者。教师不是一个参观者,也不是一个传声筒,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串联各小组发言、引发学生思考、掌握讨论方向的主持人。學生自动和生生互动以后,应该由教师释疑,进行归纳总结,澄清学生思维中的疑点、误点,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这时师生都动起来了,师生之间产生了心理共鸣,教学也达到了高潮,实现了培养学生哲学素养、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等知识目标,也实现了情感目标。

(五)知识的延伸拓展

课外延伸,能让学生尽享历史天地的精神大餐。历史知识包罗万象,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课外探究是对知识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拓展,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撰写历史小论文、组织历史文物参观考察,办历史小报等。

在历史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问题,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主题学习方法。学生课堂内外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使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互动式”历史教学,通过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开放自主的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探究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教学时如何挖掘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使历史课堂丰富生动多彩,意趣盎然!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我们共同期待着:我们的课堂会增添更多的智慧与精彩。

【参考文献】

[1]黄务兰.拉近学生与历史课堂的距离[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06)

[2]韩广聚.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教师),2010(05)

[3]李新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9)

上一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下一篇:护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