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价值链范文

2024-04-10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链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正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是这种牺牲环境利益所换来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我国实施循环经济拉开了序幕。将企业价值链管理与循环经济相结合,是从企业方面实施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价值链;理论;改造;管理体系

本文在循环经济和企业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循环经济价值链,从内部和外部循环这两点进行简要的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对建设新的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管理系统提出了一定的设想,虽然研究的并不深入,但是仍希望可以藉此抛砖引玉,使更多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循环经济与企业价值链的理论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理论,一般认为价值链是由一个企业实体构成的网络,这其中包括供应商、运输公司、制造厂、零售商等,即该价值链模型为: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买方价值链。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关于价值链的理论也在不断更新着。如今有一些学者对价值链模型的改变进行了探究,提出新的价值链已不再是由增加价值的成员所组成的链条了,而是由企业所构成的虚拟网络,他们将之称为价值网。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较,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低投入、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特征,以及它所遵循的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而循环经济价值链由于在企业层面上的研究仍是个新课题,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找到相关的概念。笔者认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应该是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以循环经济的特征为原则,对企业的整体价值活动增值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改造,管理上通过对企业价值活动的改造与整合来取得价值链上的主导权,在借此对更多更好的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将整个价值链的能力提升上来,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管理改造

循环经济在价值链管理方面给了企业一种新的理论,即以降低价值链的成本作为提高价值增值能力的手段。基于循环经济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改造的原则有:“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环境适应性原则、差异化原则、权责统一原则、管理科学化原则和效益优先原则。基于循环经济对企业价值链的改造主要包括采购环节的改造、研发与生产过程的改造、营销和售后服务方面的改造。在进行采购环节的改造时,除了要注意原材料对企业的适用性,同时还要注意该种资源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研发与生产过程的改造需要注意的是环境成本这一因素,所谓的环境成本包括排放污染的控制成本、三废的处理成本、污染罚款、环境税以及副产品的相关处理费用等;营销与售后服务方面的改造需要注意的是回收处理成本的追加,这一部分包括对报废产品的填埋、再造、收集、运输和拆卸等费用的支出。这些都是在进行改造时所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内部管理体系

(一)辅助作业体系

关于辅助作业体系的的投资管理,这其中包括了清洁生产技术、工业生态技术、工业废弃物处置技术、工业废弃物再利用技术、能源利用技术、能源利用装置、信息技术装置、企业资金流等多方面的投资管理,除此之外还有如资金流与物流的集成管理等问题需要注意,而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有其具体要求,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不便一一赘述。

(二)基本作业体系

在这一作业链管理环节主要包括的是生产过程、消费过程、废弃物的排放和回收以及再循环过程的管理。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价值链的全面质量管理。所谓全面质量管理,顾客为主、不断改进以及环保安全健康是它的核心理念。它的需求是将生产寿命长、污染低的产品当做循环经济的目标,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在全面的评估和调控中,杜绝企业因对清洁的追求而出现的质量功能降低的情况,最后一点是要以顾客的需求为主,落实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最后我们还要基于循环经济在企业价值链管理的环境中适时地进行制度的改进与制造。适时制造制度及JTR原理,该原理的核心是将一切的无效劳动与浪费消灭,它的目标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实现无废品与零库存等方法来保证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而它消除浪费这一核心与循环经济的目标是相同的,区别则是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而JTR原理是节约劳动,二者并不冲突,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共同构建企业的价值管理体系,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附加作业体系

这一部分主要包含的是废弃资源回收、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以及副产品的处理这两方面。对于如何处理这两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附加作业体系,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对于废弃物的管理要规范化,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参考德国对于利用型废物和清除型废物的处理办法,如下图:

其次,我们还要将废弃物的处理标准化,对于废弃物的利用要市场化,同时还要建立起体系化的配套技术管理。

四、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外部管理体系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外部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的相关支撑体系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不但包括了法律支持、政策支持,同时还包括了社会支撑和科技支撑。

法律支撑体系中除了要有基本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外,还要有相关的专门法和配套法,以确保经济循环体系能够得到完整而健全的法律保障;政策支撑体系首先是要在税费政策方面做出一定的调整,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扩大或是调整。其次就是要在财政政策上作出表态,如政府采购绿色产品和对循环经济体系运用好的企业进行补贴等;社会支撑体系上要注重循环管经济体系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培训,要建立相关的循环经济交流平台,帮助一些中小企业解决相关的技术和政策上的问题,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水平,最后就是要对循环经济进行大力的宣传,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认识到循环经济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就是要不断提高循环经济相关技术水平,政府、企业和相关的教育科研机构共同投入到循环经济技术的改进与研发中,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总结:

循环经济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管理的理论基础、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改造、以及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的内、外部管理体系的简要介绍,希望让读者能够对循环经济以及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战略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研究,让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发展中来,共同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赵春雨.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01).

[2]孙东生.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评《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循环经济视角》[J].学术交流,2012(04).

[3]金明慧.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04).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链范文第2篇

内部稽核是财务部门内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稽核工作是依据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有关财务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企业会计核算规则,以及岗位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对本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全面内部审核、监督与检查的会计活动。

稽核工作的任务是:充分发挥内部稽核的作用,对内部会计核算及各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正确性,以及资金运作的安全性、时效性、准确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核、监督和检查,提出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和内控机制、保证资金安全的建议和措施。为增强自我约束和风险防范的能力、促进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的不断提高作出努力。

二、 稽核工作的组织和分工

对会计凭证的稽核工作实行三审制:制单复核、计算机输入复核、总稽核

第一条制单复核主要职权和内容:

1、 制证人员按照“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取得的《会计原始凭证》的要求”负责对原始凭证进行全面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审批手续不全或有遗漏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在不予 受理的同时,应当予以扣留,并及时向单位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对记载不明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

2、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编制记帐凭证,记账凭证自审无误后,在“制证”处加盖个人名章或签字,并及时将记账凭证及附件交给计算机记账人员;

3.各业务组长负责对本组提供的各类会计报表、统计报表的进核。

第二条 计算机输入复核主要职权和内容

1、计算机记账人员按要求对已记账的记账凭证进行二次键入复核; 对会计凭证的科目使用是否正确,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金额是否相等进行复审;

2、对以前已记账务的个别调账、错账冲正等账务复核,手续齐全后,方可在计算机上执行;

3、当日全部账务计算机复核完毕后,应在会计凭证复核人处加盖个人名章;

4、协助其他岗位人员做好相关的对账工作;

5、 计算机记账人员应按日填写“稽核工作日志”,对在稽核会计账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作出详细记录,并及时督促有关人员及时纠正与处理。月末将“稽核工作日志”交会计主管审核签字。

第三条 总稽核主要职权和内容

1、依据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有关财务法则和财务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基本规则,以及岗位责任制对本部的会计核算等业务活动进行内部事后稽核监督检查。

2、负责监督会计人员对有关规章制度、法规和岗位责任制及各项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督促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3、负责对所发生的各项会计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准确性进行全面稽核督查。

4、负责对帐簿、报表以及计算机中储备的各种会计资料和数据及文件的专项稽核工作。

5、核查各种重要印鉴、印章的保管及使用情况。

6、根据稽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结合有关制度、操作规程和办法,对会计核算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草拟解决办法,上报财务主管。

7、对稽核中发现有重大问题或疑问,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向会计主管汇报,提出进一步补充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改进会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如遇有重大违章违纪问题和违法犯罪的行为,应立即向法人代表汇报。

8、按照下列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检查要求,审核库存现金收支结余、支票签发、有价证券、银行对帐单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9、稽核人员应按日填写“稽核工作日志”,对在稽核会计账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作出详细记录,并及时督促有关人员及时纠正与处理。月末将“稽核工作日志”交会计主管审核签字。

10、月末稽核人员应将财务科固定资产卡片的原值金额、种类、数量等与设备科固定资产台账核对。

第四条 固定资产、存货、往来帐的审核职权,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有相应岗位的会计人员负责。

第五条 会计主管对上述稽核的结果进行抽查,并对会计报告进行复核。

三、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检查核实资产的方法

第一条记帐凭证的审核或检查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每一交易行为发生,是否取得合法、有效、完整的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是否按规定附有原始凭证并按照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如有积压或事后补制者,应查明其原因。

(二) 填制凭证的日期是否正确,会计科目(一级科目)、子目(二级科目)、细目(三级科目)有无误用;摘要是否适当概括、反映了原始凭证的交易内容;有无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输入或记帐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所附原始凭证张数有无遗漏、错误以及各项数字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转帐是否合理,借、贷方数字是否相符。

(四) 记帐凭证是否进行连续编号,凭证分类是否正确,有无重编、缺号现象,装订是否完整;有无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帐凭证上。

(五)记帐凭证所附原始凭证是否合乎规定、齐全、确实及手续是否完备。

(六)除月末或年末损益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或年终结转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时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帐凭证必须附原始凭证。如果一张原始凭证涉及几张记帐凭证,可以把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帐凭证后面 ,并在其他记帐凭证上注明附有该原始凭证的记帐凭证的编号或者附原始凭证复印件。

(七)记帐凭证的保存方法及放置地点是否妥善,以前月份记账凭证的保管是否齐全。凭证是否已及时输入电脑或登录日记帐。

(八)记帐凭证的调阅及拆阅是否依照规定手续办理。

(九)更正错误的记帐凭证是否在调账说明上注明原错误凭证的年度、月份、类别、编号、错误原因等事项说明,原错误记录,更正后的分录,更正人的签字,会计主管的签字。

第二条原始凭证的审核或复核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

1、凭证的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

3、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

4、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

5、接受凭证单位名称,不得省略名称或臆造名称;

6、所购货物的详细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

7、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写与小写金额必须相符。

8、一式几联的发票和收据,字迹必须双面复写(发票和收据本身具备复 写纸功能的除外)。作废时应当加盖“作废”戳记,连同存根一起保存,不得撕毁。

(二)取得原始凭证的要求:

1、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所盖印章必须清晰可辨;

2、自制原始凭证(如请示报告、事项说明)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签名

(三)原始凭证更正的要求:

1、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

2、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3、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四)白条不得替代原始凭证作为入帐依据。

(五)对原始凭证附批件的要求:

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或依据有关协议合同的经济业务,应当将批准文件或有关协议、合同作为原始凭怔附件, 如果批准文件协议、合同需要单独归档的,应当在凭证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件字号。

(六)严禁开具假发票及编造虚假经济业务

假发票:指行为人在开具发票时,弄虚作假,开列虚假品名、价格、数量、日期、在金额上采用阴阳数等舞弊方法。对上述行为一经发现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条帐簿检查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各种帐簿的记载,是否与记帐凭证相符应复核者,是否已复核,每日应记的帐(现金、银行日记帐、往来帐),是否当日记载完毕。

(二)现金收付日记帐收付总额,是否与当日库存现金日报表收付金额相符。

(三)各科目明细分类帐各户或子目之和或未销讫各笔之和是否与总分类帐各该科目之余额相等,是否按日或定期核对。相对科目之余额是否相符,有无漏转现象。往来明细科目的出、入使用是否相符。

(四)各种帐簿记载错误的纠正划线、结转、盖章等手续,是否依照规定办理,误露的空白帐页,有否划“×”形红线注销,并由记帐员及主办会计人员在“×”处盖章证明。

(五)各种帐簿启用、移交及编制明细帐目等,是否完备,并划贴印花税票。

(六)各种帐簿有无经核准后而自行改订者。

(七)活页帐页的编号及保管,是否依照规定手续办理,订本式帐簿有无缺号。

(八)旧帐簿内未用空白帐页,有无加划线或加盖“空白作废”戮记注销。

(九)各种帐簿的保存方法及放置地点,是否妥善,帐簿的毁销,是否依照

规定期限及手续办理。

第四条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检查时,须注意下列事项

(一) 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要日清日结,帐款相符。对于库存现金,采取不定期盘点制度;对于银行存款,出纳每月末要逐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将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帐单核对相符,未达账项应注明原因;支票签发数额与银行存款帐及银行对帐单是否相符,空白未使用支票是否齐全,作废部分有无办理注销作废,并贴回支票簿。

(二)现金是否存放保险柜内,如有另存他处者,应立即查明原因。

(三)库存现金有无超定额存放、有无以白条抵充现象。

(四)托收未到期票据等有关库存有价证券,应同时查点数目,并须对有关帐目、帐表核对是否相符。

(五)注意库存有价证券处理方法(需长期保管的有价证券,应预留复印件并送存银行保险箱代为保管,记帐或输机时有帐号及银行的应予注明)及放置,种类是否划分清晰,到期收回时是否与发生时的科目、帐号一致。

(六)现金、银行存款营业日报表的记载是否与现金、银行存款帐目相符。银行各明细账户余额之和与银行总账是否相符。

(七)汇出汇款寄回的收据,是否妥为保存,有无汇出多日尚未解讫的汇款。

(八)内部资金往来及其他往来帐,是否按月核对,定期清理,并填制未达帐明细表,查对帐单是否依序保管。

第五条报表检查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各种报表是否按规定期限及份数送达上报,有无缺漏。

(二)各种报表内容(包括本期数、年初数、累计数)是否与帐簿及科目汇总表上的记载相符,表间有关数据及内容勾稽关系是否一致,上下期报表是否衔接。

(三)数字是否真实、计算是否准确,制表人、财务主管、法人代表的签章、签字是否齐全。

(四)月末在法定的会计报告编制完成后,还须编制“会计报告分析报表”,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主要税表做出本期和上期、本期和去年同期各项指标的增减对比,对其中变化幅度较大的指标,要查明原因并及时上报会计主管。

(五)年报时还须按照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编制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

(六)报表编号、装订是否完整及符合规定。

(七)报表保存方法及放置地点是否妥善。

第六条 检查各项费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各项费用支付与物品领用是否已按照规定报部门领导审核,主管领导批准。

(二)费用是否在有关规定、制度、预算范围内,或经核准的范围内列支,是否有浪费或业务上无需要的开支,各项费用的列支是否照规定办理。

(三)各种单据是否齐全及手续是否完备。

(四)特殊需要说明的事项有无当事人的请示报告,及报部门领导审核,主管领导批准。

第七条存货检查,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存货的种类、数量、价格是否与帐簿记载相符,有无遗漏或短少;库房明细分类帐与财务科总分类帐品种数量是否核对相符。

(二)存货的保管是否妥善。

(三)存货的质量、规格是否与采购或车间入库记录相符;库房的材料领 出、余料退回,加工、返工领出,完工产成品入库种数量是否与各车间成本计算表的列示是否相符。

(四)出、入库凭证,是否均经有关人员签章及审核。

(五)存货库存报表,是否有库管人员及库房主管的签字,是否与财务帐面

存量相符。

(六)存货的当月盘点损益是否如实上报核销,破损、报废有无质检科的质

检报告及评审意见,有无库管人员、库房主管及领导的审批签字。

(七)对已发出存货的退回是否及时办理清点和退库手续。

第八条 固定资产审核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制证人员收到申请购置固定资产部门送交的“设备采购申请单”一联时,审核其填列事项及审批手续是否齐全,以此为依据作银行付款凭证。

(二)待经办人填写“设备采购申请单”

二、三联各项目完整后,财务审查并据此作固定资产转帐凭证。其中一联交设备科登记固定资产台帐。制证人员作固定资产转帐时,在凭证后附“固定资产转帐明细表”,表中列明(固定资产卡片编码、帐务资产编码、资产类别、资产名称、台数、购入年限、使用年限、启用日期、资产原值、产品品牌、型号及规格、电话车号码、生产厂家及电话、使用部门、人,备注等)项目,应与“设备采购申请单”内容相符。

(三)制证人员将固定资产转帐凭证,交由计算机录入人员录入。计算机录入人员应按“固定资产转帐明细表”表中,所列编号、类别等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对应的录入固定资产帐务系统。

(四)固定资产审核人员,应于月结帐前,审核以下内容:

1、审核固定资产付款凭证中“设备采购申请单”一联与固定资产转帐凭证“设备采购申请单”二联各项内容是否相符。

2、审核制证人员所作固定资产转帐凭证的“固定资产转帐明细表”所列项目是否符合固定资产入帐要求(类别划分、编号是否正确、项目是否齐全等)。

3、审核固定资产转帐凭证的“固定资产转帐明细表”与“设备采购申请单” 二联各项内容是否相符。

4、审核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固定资产帐务系统录入与“固定资产转帐明细表” 列明各项内容是否相符。

5、最后审核固定资产帐务系统的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卡片的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是否相等。

(五)每年末,财务固定资产审核人员,应将固定资产卡片的种类、数量、金额等与设备科的固定资产台帐的种类、数量、金额核对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应立即查明原因并调整。

第九条 会计年度终了,协助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年的会计事项进行审计。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链范文第3篇

摘要:价值链管理是为整合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等各种资源,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它们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价值链管理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通过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整合企业各项优势价值活动,从更广泛的范围发现问题,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财务控制体现了价值链管理的内涵,价值链管理贯穿于财务控制方法之中。

关键词:价值链;财务控制;关系

一、价值链管理理论概述

(一)价值链管理的内含

阐述价值链管理理论的前提是要了解价值链思想是如何产生的。价值链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来的。价值链管理思想的诞生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产的组织形式日趋复杂,人们学会了分工与合作,一部分人从生产中分立出来,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由此学者们以如何改进和提高企业的管理组织效率,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把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并进行深入研究。许多管理学家,例如亚当·斯密、泰罗、法约尔等,都在不同时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劳动分工的日益紧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为价值链思想的萌芽奠定了基础。价值链思想是管理思想史发展的趋势。

价值链思想的产生体现了管理发展的要求。当今,企业外部环境日新月异,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组织形式不利于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生产组织不利于业务流程和内外部协调,经营决策不利于内外部协调,管理体制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内外部协调的低效率,种种弊端使管理思想的变革成为必然,价值链思想应运而生。

价值链思想的产生也体现了价值增值的要求。“价值”是近些年来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在于为股东创造财富,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而企业的价值又取决于价值驱动因素,诸如资本投入、流程开发、生产经营、组织销售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因此,企业要想提高价值,必须兼顾各个方面,从价值链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优化价值链,才能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

迈克尔·波特把价值链定义为“企业在一个特定行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这些活动分为“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础活动包括内外部后勤、生产作业、市场销售和服务,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由此可见,企业的价值活动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每项活动都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控制又是财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财务控制与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是统一的。因此从某种角度说,财务控制也就是价值控制,通过对企业各项价值活动的控制来达到财务控制的目标,即用价值链的思想实现财务控制的目的。我们可以将价值链管理定义为“整合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等各种资源,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它们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真正按照链的特征实施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得各个环节既相互关联,又具有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使企业的供、产、销形成一条价值链。”

(二)价值链管理的特征

价值链管理的实质就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从整个价值链、价值链的价值增值出发,通过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整合企业各项优势价值活动,从而突破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缺陷,能够从更广泛的范围发现问题,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具体来说,价值链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价值链管理的基础是业务流程再造。价值链管理不同于普通职能管理之处就在于把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许多价值链环节,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提高该环节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价值链管理更强调对整个价值链进行优化,不仅要改善某一个环节的工作,而且与之相关的其他环节也要进行改善。最终通过整合以及共享资源,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

2.价值链管理以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原则。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只有提高顾客价值,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和认可,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价值。“价值链管理的起点是从顾客需求或者为顾客创造价值开始的。凡是不能给顾客带来价值的活动和作业,都不能纳入价值链管理的范畴。”

3.价值链管理的视角是价值链整体,通过各部门员工的通力合作,总体、全面的把握价值链各环节,消除非价值增值活动,从而可以避免传统职能管理中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情况出现。此外,企业价值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说明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

二、财务控制体现了价值链管理的内含

1.从目标来看,财务控制与价值链管理具有相似性。一种管理思想能否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首先要看管理目标与工作目标是否统一,如果管理目标与实际工作目标相比出现偏差,管理也就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财务控制目标经过长期演化,最终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得到了人们的共识。而价值链管理的目标也在于实现价值增值,达到价值最大化。因此从目标来看,二者具有共性,这就决定了将价值链管理应用于企业财务控制之中是可行的。价值链管理破除了传统的企业财务控制思想和方法,把对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控制转变为对各项价值活动的控制。在对财务人员、资金、预算等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时刻体现出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考虑。在具体的价值链管理中,可以利用价值链会计的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及时、迅速的特点,充分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信息及资源共享,从而做到事前控制和实时控制,最终提高财务控制的效率。

2.从对象来看,财务控制与价值链管理具有相似性。财务控制的客体包括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企业不仅要对资金、信息、技术等财务资源进行控制,而且要对财务人员等人力资源进行控制。价值链管理的对象是各种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依托于所有的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价值是一个体现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综合指标,价值的创造离不开人力和物力,事实上价值链是由现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融汇而成的一个包罗万象的虚拟链条。因此,从对象来看,二者具有相似性。

3.从流程来看,财务控制与价值链管理具有相似性。财务控制流程首先是根据企业的财务目标制定财务战略,然后根据财务战略编制年度财务计划和财务预算,年终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编制的预算作比较,根据各部门的业绩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并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总体财务战略做适当调整。价值链管理具有类似的步骤:首先根据价值链管理的目标区分不同的价值活动,进而设计和确定企业的价值链,然后为价值链的各环节以及整体编制预算(包括财务和非财务),年终对价值链各环节的运营情况与预算作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原因,最后根据本年度价值链的预算执行情况调整和修正价值链的价值活动,制定下一年度预算。因此,价值链管理与财务控制的流程比较相似。

三、价值链管理贯穿于财务控制方法之中

每一个企业的活动都包括了后勤、生产、销售、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等辅助性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具体体现,那么就需要运用财务控制方法对这些活动加以控制,防止出现偏差。企业的财务控制方法包括:预算控制、资金控制、人员控制、审计控制、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业绩评价等,价值链管理则贯穿于这些方法之中。运用财务控制方法之前要把企业区分为不同的价值活动,针对每项价值活动可以从预算、人员、审计、业绩评价等多方面入手。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过程必须围绕“价值”进行,要以该价值链环节和价值链整体的保值增值为目标。例如,对市场销售这一价值链环节进行管理,就要以顾客价值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出为确保某一时间段内企业增值所需要的销售额这一预算。在销售过程中,要随时对销售人员的销售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委派财务人员对销售业绩进行审计,并在期末根据事先制定的预算进行奖惩,确保该价值活动为企业的价值增值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瑞.基于价值链管理的集团公司资金控制[J].中国市场,2007,(49).

[2]王向丽.价值链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7,(7).

[3]陈炜煜.价值链管理与企业价值评析[J].商场现代化,2005,(28).

[4]王海林.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6,(2).

[5]张建儒,赵慧娟.价值链管理的新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35).

[6]蒋伦江,杨劲松.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9).

[责任编辑 陈丽敏]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链范文第4篇

在企业的众多管理方法之中, 成本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企业管理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就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来说, 明显的一个问题是尚未取得能够促进企业深度发展的成效, 所以以往的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以及作业成本法等都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化企业管理模式、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作用。而企业价值链理论立足于探索和发展顾客需求, 力求能够达到最佳买方效用,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各环节进行生产指导, 使企业明确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与采取何种销售方式, 这对于拉近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关系来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2 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价值链理论

企业在生产、营销、财务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构成了一个彼此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这是“价值链”理论的主要观点。“价值链”这一理论起源于1985年, 是由美国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在“价值链”这一整体中, 企业的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性的链条, 在产、供、销三个环节既彼此联系又具备独立处理物流、资金流等方面事物的能力。

2.2 价值链分析的内容

(1)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 其所采取的方法主要表现为消除并改进内部价值链各个生产环节上与生产成本不相符合的生产经营理念与生产经营方法。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主要将企业的作业区划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两大板块, 通过作业成本法对企业运营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密分析, 找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 并在此基础上保留和扩大增值作业区, 消除非增值作业区, 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与质量, 确保企业获得最大化的发展效益。

(2) 企业横向价值链分析。企业横向价值链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对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应当明确, 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与相关定性信息是能够找到获取渠道的, 因此可以通过对竞争对手经营战略与相关定性信息的分析来实现对竞争对手生产价值链上每一环节情况的大致把握, 在此基础上, 将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分析自身是处于成本竞争的有利地位还是不利地位, 进而采取相关措施对企业相关价值链进行调整与优化。与此同时, 在对竞争对手的经营管理和相关定性信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同一指标更为先进的标准, 因此可以以此来调整本企业的相关生产运营标准, 进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企业发展效益。

(3) 企业纵向价值链分析。企业纵向价值链分析主要通过将企业的生产作业活动与营销商、零售商和顾客进行整合分析, 对企业自身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战略进行优化整合, 以实现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目标。如果企业能够与供应商和购买商形成稳定的供应与销售机制, 那么便可以稳定自身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地位, 并通过与上下合作者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兼并与购买的方式实现价值链前后资源的优化整合,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3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运用

3.1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突破口

提高价值链上价值的流动速度或者减少价值链上各环节的资源耗费是以价值链理论实现企业成本管理优化升级的主要手段。而在这两种手段之中, 提高价值链上价值的流动速度是各企业主要采取的方法, 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明确哪些价值流是构成价值链的主要内容、各价值流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以及是否存在阻碍价值流流动的不利因素是提高价值链上价值流动速度的重要基础所在。因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企业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有效降低, 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整体价值链的生产成本。减少价值链上各环节的资源耗费有利于减少企业整体运营成本, 进而实现价值链整体价值的提升。应当明确的是, 在每一个环节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资源消耗, 而资源消耗占价值创造比例的高低将对企业价值链利润的整体获取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降低资源消耗与价值创造之间的比例, 例如, 可以通过避免存货减值或者减少存货积压的方式来实现整个价值链资源消费的降低。

3.2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程序

(1) 识别价值链的价值。应当明确, 企业价值链的识别必须立足于对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程序进行清晰的掌握。要实现对企业价值链的识别必须以明确掌握企业组织结构、企业职能划分以及内部物流转换为基本点, 分类、整合价值链上各环节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 对价值链的结构形成一个具体的掌握。

(2) 将成本分配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将成本分配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是对价值链各环节成本进行量化的重要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以各环节成本分配目标的确定为立足点, 对成本分配对象进行规划, 并在此基础上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价值链的环节当中。

(3) 判定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刺激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被人们称之为成本动因。在企业价值链的各环节中成本习性是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成本之间存在的一种特定关系, 而成本动因则是影响成本习性的主要因素。需要明确意识到的是, 要进行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必须以清晰地识别成本动因为基础, 究其原因, 还在于价值链上每一项价值活动成本之所以会存在差异, 都是因为各个企业成本动因的不同所导致的。

(4) 分析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整个行业的价值链、相关企业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是除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之外应当对企业价值链结构进行优化的环节所在。要充分利用横向价值链的分析方法, 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找到符合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 实现从成本分配、作业活动等方面对竞争对手经营信息形成较为清晰的掌握, 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自身的不足之处, 实现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清晰定位。

(5) 确定竞争战略。确定竞争战略是价值链成本管理程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应当意识到, 只有在识别价值链的价值、将成本分配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判定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以及分析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这四大环节的工作都得到真正落实并取得显著效果之后才能够实现对价值链竞争战略的科学制定, 进而实现控制企业成本的最终目的。要确定企业的竞争战略还必须意识到重构价值链的重要性, 在重构企业价值链的工作上, 企业可以通过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或者根据企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更好的成本控制动因, 对这两方面工作的规划是企业管理者所必须给予足够关注的方面。最后, 由于每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战略不同, 每个企业所面临的情况也不一致, 因此各企业应当以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为立足点, 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创造投入足够的人力与物力, 并最终实现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4 结语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谁能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 谁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这不仅能够对企业的生存提供保障, 更能够确保企业的发展具有长远性与可持续性。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构建高效价值链联盟以及优化价值链流程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以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为切入点, 概述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深入探究价值链分析诸如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横向价值链分析以及企业纵向价值链分析等价值链分析的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运用, 例如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突破口和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程序两大方面, 希望对促进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健康平稳发展已经成为摆在现代企业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应当明确意识到, 目前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与顾客之间的联系比以往更加紧密, 对这四者关系的深入分析、对促进企业形成在价值链上的明确定位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究其原因, 还在于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化也不断深入, 导致制造业在管理模式与经营环境等方面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新的任务。因此, 必须寻找新的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 在此背景下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本文以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为切入点, 论述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深入分析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原则, 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作用, 希望对促进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价值链,企业成本管理,基本理论,运用

参考文献

[1] 温素彬, 张海琳.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价值链成本管理及应用[J].会计之友, 2016 (24) .

[2] 苗雨君, 孙博文.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 (1) .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链范文第5篇

价值链以原材料作为投入资产的开端,再经过不同的流程将原材料销售给客户,所有产生增值活动的部分都可以构成价值链,是一种高水平的物流形式。企业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纵向、横向和内部价值链三个方面来确定竞争优势,即是价值链分析。

二、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

(一)价值链成本观念

依据价值链中各环节成本信息的主要内容,对产品的研发设计、采购仓储、生产作业、营销和客户服务与信息等进行及时优化,就是价值链成本观念。

(二)价值链理论成本分析法

价值链理论成本分析法,是价值链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树立价值链成本观念,对企业价值链开展辨别,辨清与成本相干的管理方案,正视企业在成本方面的优劣势,确定成本管理模式与措施,探索有助于企业进步的成本管理策略。

三、电子商务企业利用价值链理论分析

1999年和2000年,国内最早在风险投资干预下运用电子商务的主体以线上网站为中心,注重突出电子商务服务特点,不久,传统企业开始大规模的涌入电子商务领域。2001年以后,电子商务企业开始成为电子商务在我国实际中应用的新载体。电子商务,就是将贸易流通过程中的相关阶段完成电子化转变。

(一)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链特点

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与传统价值链相比,具有一些崭新特点。通过这些新特点,有益于剖析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现状,探究适宜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

(二)企业内部价值链

后续售后服务的费用是造成电子商务企业的内部价值链消耗的主要原因。电商企业线上交易形式使企业内部生产和利润的价值链较传统业务更短,通过对管理成本进行转移或削减,可以大幅提高利润。首先,通过取代企业基础活动中的传统业务环节,可以增加收益;其次,取缔企业人工操作发生的管理成本,降低成本;最后,由第三方物流代替企业进行采购、配送、仓储等基础业务,以此减少成本,造成收益增值利润。

(三)企业的横向价值链

在电子商务日趋白热化的角逐中,单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经营范畴,然而,每一个企业又是互相覆盖、含有交集的,企业间存在既独有又相似的特点。以成本管理的角度分析,在竞争的过程中,企业间有必要促进合作与交流,以期产生更庞大的利润,促进行业资源更合理分配与整体和谐发展。

(四)企业的纵向价值链

纵向价值链管理,是针对于价值的分配与产生、物流信息的监控和管理服务而提出的管理模式。资金流作为电子商务企业挖掘潜在价值重要程序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对电子商务发展产生掣肘的因素就包括资金流的支付和信用担保服务。因此,达成物流和资金流的高度配合显得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采购、配送、仓储等多环节同时的高效率运行,实现全面的电子商务。

四、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交易成本控制手段缺乏

交易成本节省至76.59%是国际理论的普遍观点,而由于电子商务企业的特有资源,其在交易成本控制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但是,研究表明,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交易成本控制率仅达到11.61%。这表明,我国电子商务企业交易成本控制程度不足,行业规范相对较差,监管方面存在空缺,因此,在减少交易成本部分仍有充足发展后劲。

(二)物流成本控制较弱

由于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物流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物流成本控制力度不足、成本过高等主要问题,已成为影响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库存成本控制水平较低

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基本不会生产实物产品,都是商品流通型企业,既能从供应商处提货,又能将物流配送分包给第三方,自身在其中只起到连接作用,故而认为库存成本不属于企业自身的核算范畴。而实际上,从价值链视角而言,电子商务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应尽量降低库存成本。

五、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建议

(一)电子商务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文化是企业进行价值链成本管理核心,体现在成本管理的全部过程中。企业要加强引导员工共同创建以价值链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引领成本文化氛围,将价值链成本理念切实践行。其次,要研究企业自身销售市场和潜在市场,建立并完善库存系统,在降低库存成本的同时,不影响正常业务和最低库存量,控制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损失率。同时,不能忽略分销成本这一重要环节,在注重配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配送成本,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最后要重视人才,即重视人员成本,有人来经营的企业才是企业,人才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纵向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企业从整体上评估采购流程的各个步骤,预计总体成本,在确保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便于消费者及时购买到想要的产品的前提下,减少购买成本。同时,利用合理的宣传、正常的折扣进行销售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客户,占领市场。

(三)横向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在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市场中,差异化经营、服务和消费体验是吸引消费者的重中之重,让消费者在享受不同的服务中进行消费。同时,善于发现其他企业的经营优势,吸收其先进技术,实时掌握市场动态,采取相关应对策略,满足市场需要。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企业着重关注的方向不再是单一的价格竞争,而是逐步转变为全方位的价值竞争,且更加注重对外部消费者的分析与服务,同时,也更加侧重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构建与优化。本文以价值链的理论和方法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电商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 范影.试析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电子商务企业成本管理[J].会计师,2017,(08):37-38.

[2] 何瑛,袁筱月,于文蕾.亚马逊价值链成本管控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6,(17):23-25.

[3] 张安榕.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探析[J].科技广场,2011,(04):50-54.

[4] 乔丹.电子商务成本管理研究[J].市场论坛,2015,(08):35-36.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链范文第6篇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是指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就制造企业而言, 要实现其产品的经济价值, 需要采取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 而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企业价值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制造企业的价值创造主要包括两类, 一类是基本活动, 包括生产作业、市场和销售、服务等, 另一类是辅助活动, 包括技术开发、采购、基建等, 这些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 构成了价值链体系。制造企业的价值链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生产制造整个环节的价值链资源进行整合, 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实现企业价值链的整体增值。

二、基于价值链的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一) 加强成本管理有助于最大程度增加制造企业的盈利空间, 企业的经营收入是一定的, 因此只有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才能增加企业的利润。因此, 成本控制是企业提升其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企业的成本越低, 说明其资源利用率越高, 成本空间越大, 低成本意味着企业可以以最低的投入实现产出最优, 这是制造企业与同类企业竞争的必要优势。

(二) 有利于提升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 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针对的不是企业的某个环节, 而且对企业全面深化的成本进行控制, 包括企业的生产环节、材料采购环节、人力成本等环节的控制。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的成本要素是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 企业通过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可以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

(三)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其中某一个环节的成本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环节的价值活动。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 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 因此基于价值链, 加强对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基于价值链的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一) 成本控制不全面

企业对与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全面是影响企业成本控制效率的关键因素, 当前部分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控制理念上, 即只是通过降低企业的基本成本实现对经营成本的控制, 或者通过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成本的控制, 这种成本控制的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在实际的制造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部分企业仅仅只是从生产环节进行成本控制, 而没有从整体价值链视角出发, 使得成本控制的质量大打折扣。

(二) 成本控制机制不健全

企业的成本控制机制不健全, 导致其成本控制流于形式、表面, 不能真正将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导致企业成本控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控制体系, 只是针对生产经营中的某个环节进行控制, 严重制约了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水平[1]。就制造企业而言, 其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需要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当前部分制造企业只是将生产环节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 但是实际并非如此, 制造企业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不管是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 企业不重视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工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经营成本的作用, 成本预算工作是一项事前经济活动。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经营过程中, 部分企业却不重视成本预算, 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是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成本预算, 而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环节进行成本预算, 造成企业的预算工作可操作性不强。

(四) 制造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制造企业基于价值链进行成本控制, 有利于优化整个价值链体系, 同时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但是在实际价值链成本控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价值链成本控制目标单一, 当前一些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 只是制定单一的成本控制战略目标, 即以降低成本作为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 这使得成本控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企业没有采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所处环境以及优劣势等进行分析, 这使得企业价值链成本控制只局限于一处, 不能从制造企业生产的多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

四、基于价值链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 主要包括企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客户价值链三部分, 其中供应商价值链在企业成本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制造企业应重视供应商的选择, 要综合考虑供应商提供产品的价值、价格,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考虑供应商的盈利能力, 对供应商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科学评估之后要同供应商进行谈判以降低采购成本, 达成供应商价值链与价值链的合理化对接, 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供应商, 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

(一) 重视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

采购成本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占比较大的成本支出, 就制造企业而言, 其成本控制的方法可以是从内部管理上加强成本控制, 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控制企业的成本投入, 采购成本控制被认为是企业获取利润的第三渠道。制造企业要实现成本控制, 需要重视对供应商的选择。企业还要重视完善企业的采购价格档案管理, 以便帮助企业选择最优供应商和最优价格采购材料。企业就采购环节加强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 企业重视建立供应商信息档案, 同时要完善供应商准入机制, 对供应商的选择一定要严格。在选择供应商时一定要选择征信状况良好的供应商;企业可以对供应商进行层次分析法, 在选择供应商时要综合考虑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的质量、价格, 同时还要保证其能够按时交货。第二, 完善采购材料价格档案系统, 除了供应商的选择, 采购材料的价格也对成本的影响较大, 制造企业需要采购材料价格管理部门, 负责做好市场材料价格分析工作。该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定期收集市场相关材料的价格信息, 并将各供应商的价格资料等进行对比, 为企业选择价格最优、质量最佳的材料。

(二) 加强对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在制造企业的价值链中, 生产环节是最基本的经济活动, 制造企业加强对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应尽量减少其中的非增值环节, 这部分一般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2]。企业应重视对生产环节的作业成本法分析, 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优化, 简化生产流程。不仅可以提升生产的效率, 同时还有利于合理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要重视内部物流体系建设, 对于生产材料、生产成品等的运输要做到距离最短、路线最优, 从而提升企业内部产品的周转效率;企业生产要以客户为导向, 实现客户需求的高效转化。

(三) 加强对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

销售是制造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也是价值链的一部分, 加强对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的总体成本。销售是企业比较常用的一种增加销量的方法, 但是采用传统的销售模式又会增加销售成本, 因此制造企业应创新销售的模式, 降低销售成本[3]。企业可以通过将销售外包的方式降低其销售成本, 具体外包方式是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 由经销商负责企业的部分销售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企业销售的经济性, 同时可以对价值链环节进行增值。

五、结束语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制造业, 其应该基于价值链加强成本控制, 当前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大多只注重内部价值链的控制, 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只局限于企业内部, 不能将成本控制深化到企业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供应商价值链、客户价值链, 通过对整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控制, 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基于价值链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可以实现成本控制的科学化, 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摘要:成本控制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同时也是企业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只有加强其成本控制, 才能在合理范围内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近年来,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 我国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呈现上升趋势, 如人才成本、土地租金、物价等成本, 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经营成本的增加在一步步的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文将结合我国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价值链,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探究

参考文献

[1] 陈琳.基于价值链的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讨[J].会计师, 2017 (17) :43-44.

[2] 邬迷奶.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制造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师, 2017 (2) :134-135.

上一篇:口袋妖怪黑白金手指范文下一篇: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