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论文范文

2023-09-16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建筑;城市文化;建构;文化符号

一、上海经典历史建筑群保护现状

上海市政府历史建筑保护相关部门文件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上海市政府先后批复了44片41平方公里历史文化风貌区。与此同时,上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还通过实地考察互相协作的方式进一步探索扩展保护对象,规划了250个多风貌保护街坊、397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和84条风貌保护河道。相关文件显示,上海市各项优秀历史建筑正在依据政府规划方案每年逐步开放参观。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至今已开放130多处优秀历史建筑群,其中田子坊、常德公寓、周公馆、外滩荣宅等经典历史建筑在政府的“选择”下,被赋予了承载城市记忆和塑造文化符号的意义。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共有1058处,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针对已修缮完毕、开放参观的300多处优秀历史建筑、30多处名人建筑群和12处历史文化风貌区,推出通过现场二维码扫描进行线上语音导览的参观模式,运用音频、文字、AR产品等新型多媒体手段,让市民游客能够在参观的同时,更便捷地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深度阅读”。这434处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能够被选择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建筑,其原因不仅仅在于这些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的完整性、可参观性,更在于这些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对于城市形象的再造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以至于这些区域和建筑成为被优先选择、被优先进行修复和再塑造的对象。

二、经典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与开发

(一)常德公寓——被选择的展示品

常德公寓(张爱玲故居)的修缮复原工程在10年前就已经完成,这一修复工程被历史文物建筑保护行业认为是近年来中国历史建筑以及名人故居修缮保护再开发的成功案例。反观黄浦区亦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董家渡天主堂,尽管是上海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却预计还需2年才能完成其修缮,修缮完成之后才会重新对公众开放。上海作为具有众多优秀历史建筑的城市,对这些历史优秀建筑的修复与开放必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依据城市形象塑造的需求、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以及各个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和修护难易程度来选择什么先行,什么后行。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独特贡献的作家,其上海本土作家的身份对于上海文化符号的塑造是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的。张爱玲的小说大多数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着重书写现实生活中的平民百姓——上海本地人,小说以反映大都市的民间习俗为特色,其中多以日常生活的讲述为叙事重点,在表达个人生命体验之外,更展示了鲜明生动的上海普通市民阶层的风俗。同时,张爱玲生于上海、长于上海、创作于上海的人生经历,也使得其作品广为流传的同时,其本人也成为了上海的一个文化符号。谈起张爱玲,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上海,联想到上海的吴侬软语,联想到上海的里弄风情。

张爱玲故居常德公寓位于上海常德路和南京西路交汇处,坐落在人头攒动的静安寺附近,靠近繁华的静安寺商区。这幢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公寓,原名为爱丁顿公寓,又名爱林登公寓,建成于1936年。张爱玲和姑姑在此居住了许多年,并在这里完成了她一生中最主要的几部小说的创作。基于张爱玲小说中大量的上海特殊符号以及其自身所代表的符号意义,常德公寓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公众(特别是文学爱好者)寄托对张爱玲瞻仰与怀念的地点。相比之下,董家渡天主教堂的文化影响力,远没有张爱玲这一文化符号所带来的影响力大、辐射范围广,其被选择修复与开发的先后顺序之原因不言而喻。

2008年,上海市政府对常德公寓进行修缮复原工程。不仅是公寓外墙面的颜色,公寓楼内的陈设也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恢复成老样子,公寓的不锈钢窗网、面向街道的阳台、楼道和室内的灯罩全部恢复成70年前的模样。该项修复工程通过协调,还对底楼原有商户进行搬迁与更改,代之以实体书店“千彩书坊”。书店创始之初引入了当年罕见的“书+咖啡”的运营模式,并且冠之以“张爱玲曾经写作创作、品尝咖啡休息的书店”之名号吸引游客与行人。

由于张爱玲曾居住过的两套公寓如今都有人居住,且整个公寓其他房间也有住户。为避免给楼里居民生活带来困扰,常德公寓内部未对外开放。但楼下的书店却能够弥补参观者无法探访旧居的遗憾,同时也打消他们入内“一探究竟”的想法,因此“千彩书坊”成为常德公寓之外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怀念点。

常德公寓外部的修缮使其充满了老上海的视觉效果,书店“书+咖啡”的运营模式,则是海派文化休闲模式的再现,静态建筑和动态运营的书店相辅相成,打造出一个极具上海味道、充满上海记忆的文化景观,使人们情有寄托之处,并吸引人们逗留与消费。

(二)外滩经典历史建筑群——被规划的展示模式

黄浦区是优秀历史建筑的密集地,其中外滩沿线的数座经典历史建筑,如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浦发银行大楼、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等,是比常德公寓更为热门的参观地点,这些经典建筑不仅对公众開放,并且还有网上预约、免费导览等更加完善的参观引导服务机制。上海人大相关文件显示,2018年8月,外滩14号上海市总工会大楼开始对外开放。消息一出,每月的预约名额在预约平台一放出就会被迅速地预约完。上海人大在其官方平台公布的11月数据显示,外滩附近开放的经典历史建筑群的当月参观名额均被约满。在12月名额放出后的两天内,热门场馆的参观额度再度被约完。

与此同时,黄浦区旅游局引入市场化模式,推动热门历史建筑整合内部餐饮企业,推出体验式的“阅读”产品。此产品包括下午茶、餐饮、建筑参观导览等服务,使得参观者可以更加深度地参观老建筑、随时随地聆听讲解。比如,在外滩22号内的奈恩法式餐厅,推出了价格500多元的双人下午茶后再进行9个景点的参观的服务方案。这种休闲体验式“阅读”产品的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努力为游客营造了特定时空的感觉,下午茶、餐饮等服务是使人在生活方式方面感受上海气息,深度参观老建筑、聆听讲解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使人体验具有历史感的上海文化,开创了一种更有趣、浸入式的历史建筑参观模式。

(三)田子坊——被重构的多元化街区

田子坊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泰康路210弄,目前是沪上最有人气的旅游休闲街区,更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与大部分优秀历史建筑不同的是,田子坊的商业化气息要浓厚得多,文化元素也更为复杂。最初的田子坊能够被作为城市地方文化景观标志的,仅有保留下来的石库门建筑,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可以直接作为旅游景观的资源。但经历了城市规划重塑的田子坊,不仅成为了一个极具上海特色、充满地方文化内涵的景观点,还容纳吸收了各式各样的外来文化,成为了可以体现文化差异的动态空间,提升了当地的社交性,为城市居民和参观者提供了文化差异的体验。

从徐赣丽在《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以上海田子坊为例》的论述可知,田子坊在策划之初,是以打造成创意产业园区及其销售区为目的的,后因引入了大量艺术类商户,才使得田子坊拥有浓重的艺术氛围,使得田子坊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景点。再往后,田子坊关于商业消费的建设规划吸引了商家和当地居民加入,从而推动了田子坊的文化生产,使旅游所必备的饮食、购物、休闲、体验成为其主要内容,并且因为众多文化产业创意人的聚集,为田子坊营造了特殊的艺术创意氛围,成为旅游休闲的主要吸引物和消费对象。

2005至2007年间,田子坊经历了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向城市休闲娱乐场所的转变。相关文件显示,2005年起田子坊街区开始对外租借房屋用以开设酒吧、餐馆;2007年,休闲娱乐成为田子坊的主要商业形态;2010年,田子坊正式被批准为国家3A级景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景点,在周末和节假日的人流状况常常是摩肩擦踵。

据徐赣丽介绍,田子坊是由天成里、和平里、发达里、薛华坊、志成坊、平原坊等多个里、坊小单位组成的,其核心区被称为“三里三坊”。这里的一些建筑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田子坊地处法租界边缘,属于“华洋”结合区。1933年,著名画家汪亚尘夫妇曾于志成坊中的隐云楼中,创办了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和艺术家协会“力社”,徐悲鸿、张大千等大家名人也曾居于此处。因有这些艺术名家旧居的渊源,著名画家黄永玉在1999年根据《史记》中记载的我国古代最年长的画家“田子方”之谐音,将这片区域命名为“田子坊”,寓意这里曾是艺术人士的集聚地。在田子坊的正门,立有一个依据古代文献资料里关于田子方的肖像的叙述,所打造的一个左手持书、右手持毛笔的古人铜像,此铜像是由田子坊商会出资所打造的,田子坊管理委员会还依据田子方身为道家学者的历史背景,特地在铜像处举行了中国道教拜太岁文化活动。商会和管理委员会对田子方身份进行了神化的打造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地方传统的再创造,即通过传统的、本土的形式(立像祭拜)使得田子方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在该街区落地生根,为田子坊街区丰富了历史文化内涵。在徐赣丽看来,田子坊的命名和该地区历史文化内涵的建构,是一种凸显地方性的合理手段。这不仅会唤醒地方精英与学者跳出自身,重新以他者的眼光来观察地方,重新诠释地方性,从而唤起地方的自豪感,也会促进地方的传统传承和历史的重建。

在文化差异方面,田子坊也有许多外来文化和外地文化的移植。比如,在田子坊逛街旅游的时候,无需仔细观察,就可以见到许多外国人,也会常听到形形色色的游人用外语或各地方言进行交流。在坊内的餐馆、咖啡馆、酒吧以及许多小店的名字招牌内容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异国文化色彩,店内不仅常有外国游客,仔细观察后能够发现,还有不少外国友人竟是店里的常客,在店中悠闲自如,绝不是初来乍到的生客。田子坊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餐饮方面,坊中各国各类餐厅比比皆是,上海特色小吃、其他菜系的中餐馆、西餐馆、东南亚餐厅、英式茶屋等等都散布在田子坊的各个里弄之内,且都生意兴隆。此外,田子坊还聚集了全国各地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如苗绣、剪纸、油纸伞,甚至还有极具异国风情的纪念品出售。在这大杂烩的表象之下,实则可看作是“独特的”各种文化在异地的共生。塑造出这样一个能够展示文化差异包容性的景观点,既是上海吸纳各地文化,极具包容性的体现,也是城市中的新的文化现象的表现,还是展示上海现代大都市文化符号的一种方式。

三、被选择展示的建筑与被塑造的

城市名片

在上海市政府2004年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近代建筑,加上现存的上海古代建筑,都是上海城市发展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上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特点。保护和利用好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知,上海现存的各个历史建筑,是上海市政府打造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工具,对上海各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开发,已经不仅仅是保存历史、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更与上海市如何塑造、展示、发展其城市特色的问题息息相关。

从常德公寓,到外滩经典历史建筑群,再到田子坊,展现的是对经典历史建筑三种不同模式的开放。而这三种不同模式的开发开放,都是为了向居民、游客甚至全世界展示多方位、立体化的上海形象。在展示上海形象的过程中,经典历史建筑都经历了一个被重新建构的过程,有的地方被塑造成为朝圣地(周公馆),有的地方被塑造成为怀旧点(名人故居),有的地方被塑造成为可以穿越时空体验风情的特殊场所(外滩经典历史建筑群)等等……城市规划者选择建构优先哪一块区域的历史建筑,以及如何重新建构一个个经典历史建筑的“小点”的过程,也是上海市政府建构一个“大”的,面向中国、面向世界的立体的上海市文化名片的过程。

日本爱知大学的周星教授在《地方社会与民俗文化建构》一书的序文《从实问真、与时俱进的现代民俗学》中提到:“现代民俗学直面现当代社会的民俗文化,关心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聚焦各种现实的社会及文化问题;它试图和乡愁及怀旧的情绪保持距离,甚或将那些情绪也纳入自己的研究对象。”在重塑城市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过程中,历史建筑作为被重新建构的文化載体,与其发生互动的民众所产生的新的文化活动,由于其文化内涵变动而产生新的文化现象以及新的文化发展模式,都可以是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亦是现代民俗学应当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M].冯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志勤.地方社会与民俗文化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3]秦矫矫.都市空间下的民俗文化生产:以上海田子坊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8.

[4]潘艳玲.基于符号认知的历史街区旅游体验研究:以上海田子坊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张顒.上海都市文化消费路径塑造与都市文化传播:从田子坊看都市复古风与文化消费潮[J].今传媒,2013(2).

[6]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以上海田子坊为例[J].民俗研究,2019(1).

[7]陈志勤.重塑“小世界”的“大上海”[N].社会科学报,2018-12-20(8).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是一种文化财产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在没有从法律意义上确定其为文化遗产或者文物之前,两者有着不同的概念,没有确立之前是事实上的文物,确认之后是法定文物,但两者目前都面临一定的困境,事实上的文物缺乏正当的保护,法定文物则是私有所有权和公共利益博弈的牺牲品,两者都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和利用。如何加强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需要我们共同的思考和多方的努力,从法律意义上对其进行保护,建立一套完善的历史文化、文物保护体系才是治本之策,如何平衡公民私有权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是我们今天需要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

历史文化建筑有一定的法律概念,我国2008年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它把历史建筑明确定义为经市或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有一定保护价值,反映一定的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从法律意义上给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和历史建筑的法律定义又有一些区别,它通常是指所有权归私人的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建筑古迹。

一、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特点介绍

(一)所有权方面,私有历史文化建筑遗产归集体和个人所有。此类建筑古迹在法律上有明确的所有权证明,比如,一些持有土地使用权和房产证的个人和集体所建造的建筑,因为最初的建设多是由私人完成,它们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产权登记有着明显的区别。(二)文物特征方面,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这类历史文化建筑大多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从建筑方面来说,其在建造和工艺上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价值,从人文方面来说,很多历史文化建筑因居住过历史人物或发生过较大的历史事件从而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不过是否就此认定为文物还需要一定程序的确定认证。

二、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

(一)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建筑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比如前几年非常火的一个新闻,梁思成故居被拆,社会舆论反应很大。此类事件也从侧面反映了,政府工作中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的欠缺,而近几年虽然公民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客观条件制约,公民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能力上稍显不足。

(二)经济开发和历史文化建筑的冲突。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建设对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也造成一定影响,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导致一系列历史文化建筑以各种理由被拆除,政府保护的弱化和商业化的过度开发导致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大量的文化建筑惨遭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也无法得到传承。(三)相关部门的管理缺乏。在众多历史文化建筑被拆迁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见到文物保护部门的身影,他们权力有限、人力物力缺乏、或者说没有相关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只能看着他们在那里呼吁号召,没有什么实际保护措施。政府部门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也导致众多的历史文化建筑得不到保护。

三、如何更好的保护私有历史文化建筑

由于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具有一定的文化、人文、和社会价值,对它进行合理的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保护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政府部门方面。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保护法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是一个较为宏大的工程系统,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文化、文物保护体系。建立文化保护立法政策、文化遗产相关法律、完善相关的文化遗产权利保护法制度,只有做到有法可依,相关部门才能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工作中做的更好。同时,提高相关部门的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意识也是关键,对一些不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作为实行问责制,政府部门在保护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树立大局观念,城镇化建设和保护历史文化建筑有机结合。(二)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单位应加大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正确引导舆论,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意识,促进开发商对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众要有主人翁意识,历史文化建筑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我们共同的保护,积极参与到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活动之中,同时,监督政府保护工作的实施。

四、保护方法方式的选择

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它不同于文物保护单位,对文物的保护要求非常严格,外观和内在都不能有所改变。历史建筑的保护相对灵活,外部尽可能的保持其历史原貌,而建筑内可以根据合理需求进行改动,但是这种改动需要在保护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也很容易对历史建筑造成破坏。

五、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利用

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历史和科学等价值,同时他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利用都显得尤为重要,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利用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一)发挥其原来的作用。这种一般适用于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其作用一直没有改变沿用至今,这种利用方式是使用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首选,能较为完整的保存其原始风貌。(二)作公益类用途。可以作为博物馆、纪念馆等使用,这种历史文化建筑一般保存也较为完好,且这类建筑通常本身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美学、教育等价值,将其最为城市文化展示的场所,对城市形象的树立有很大的帮助。(三)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多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成为旅游热点,它既能展现自身的文化内涵,又能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结语

文化历史建筑具有不可再生性,也体现了它的珍贵价值,它承载了宝贵的历史信息,也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等价值。所以,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它又不同于文物的保护,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有其自身特性,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保护和利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应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8.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城市的发展与传统建筑的保护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传统历史古镇是中国城市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城市化建设中加强对传统古镇的保护愈发重要和紧迫。文章通过对传统历史古镇的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传统历史古镇保护和重建的必要性,并尝试发现传统历史古镇保护和重建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化解之道。

【关键词】传统历史古镇 保护和重建 原真性 地域特色

传统历史古镇的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小城镇的自然地貌、风俗文化、民族特点、经济水平都差别较大,形成各具特点的城镇特色。这里我们讨论的传统历史古镇,主要代表了一定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城镇发展过程,体现了一定历史阶段风貌特点的“古镇”。这类古镇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遗迹、流传久远的历史故事,如苏州的周庄、安徽的宏村等。

第一,传统古镇有着悠长的历史,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能够反映该地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以及建筑的风貌特点;第二,传统历史古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一些历史古镇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如贵州的千户苗寨;第三,传统历史古镇能反映一定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一样的自然风貌,古镇在适应这些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亦产生了不同风貌,如藏区的土库房;第四,传统历史古镇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大量的传统建筑风貌,本身就是一座城市的景观形象,而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的融合统一,构成了传统古镇别具一格的景观特征;第五,传统古镇的形成往往有其独特的功能特征,在文教、政治、军事、商贸、交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丽江古城是当时茶马古道重要的驿站。

传统历史古镇保护和重建的价值

传统古镇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都是自发的,不同于现代城市有着统一的规划。现存历史古镇的建筑风貌并不仅代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建筑,还会有各个时期建筑风貌的并存,如成都的宽窄巷子,不仅有明清时代的中式传统民居,也有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欧式混搭建筑形态。但由于我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木结构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我国不同地方传统古镇的历史遗存也并不均衡。总的来说,明清以前的传统古镇建筑已基本消失,现存的传统古镇主要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这些古镇为我们了解不同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传统历史古镇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往往会形成适当的发展规模。例如在南方以水路为主的地区,交通以人力的渡船为主,商品贸易以面对面的交易日常用品为主,因此街道的尺度规模较小,从而形成了江南古镇前街后院,下街上宅的建筑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形式逐渐取代了水路交通,这些依水路而建的小镇,失去了交通便利的优势,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传统历史古镇传承千百年,古镇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无不印着历史的痕迹,反映着当地城镇的历史脉络和人文气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很多还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使这类古镇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情特色。大多数古镇的建筑群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经过漫长岁月,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传统历史古镇在保护和重建中的问题

警惕以保护为名的商业开发。中国现代城市在建设中普遍面临同质化问题,各大城市在大规模扩建或改建的过程中,建筑形态和风貌丧失了本地特色,而传统历史古镇恰恰弥补了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城市所没有的韵味和美丽,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和岁月。因此,在当前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各地都在大拆大建的背景下,保护传统历史古镇的紧迫性毋容置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传统历史古镇的保护和重建过程中,需要警惕以商业开发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古镇保护,过度的商业开发可能会造成古建筑的二次破坏,甚至出现各类伪古建筑。

古镇中传统建筑格局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传统古镇的建筑格局,基本以商住合一、上宅下店、前街后店为主,街巷尺度比较适宜,从而形成了传统古镇丰富有趣的市井生活场景。但现代中国家庭趋于小型化,不再是大杂院三世甚至四世同堂的居住方式,小型的家庭结构对私密空间的要求较高,对家庭空间功能分区也有诸多的要求,这些是传统古镇所难以满足的。另外,传统古镇往往是因水运而产生的,临水而居,现代社会水运逐渐被公路、铁路所取代,现代生活方式要求较为便利的交通在传统古镇里实现也有难度。

传统古镇建筑在保护和重建过程中存在建筑技术问题。首先,中式传统建筑基本以砖木结构为主,而出于环保因素考虑,保护和重建过程中必需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其次,传统建筑修建的工匠、技师都是采用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承大木工艺技术,在目前建筑院校比较缺乏传统建筑营造课程,从而造成相关技术人才紧缺。另外,因为对材料和技术的要求,导致保护和重建传统建筑成本较高,从而导致许多伪古建筑出现。

传统古镇保护和重建的思路和原则

在当前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各地都在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对传统古镇保护已经处于最紧迫的历史阶段。对现代城市建筑的审美疲劳,对传统建筑的集体记忆带着近乎本能的亲近和喜好,政府各部门也逐渐重视和强调传统文化建筑的回归等。在这些前提条件下,逐利而动的投资者们也看到这其中巨大的潜力和市场,推出各种特色商业街和文化旅游项目。但无论是何种项目,投资者们对投资的回报率的关注,远远大于真正意义上对传统古镇保护的关注。在这两者难以平衡时,往往会以牺牲后者利益为代价,保障其利润的回收。所以,经常会看到某传统建筑被破坏性拆除,代之以钢筋混凝土的假古董,甚至现代建筑的做法。随着这些有故事的建筑被拆除,也意味着一个城市的一段历史、一段记忆被抹灭。

解决原住民和传统古镇保护和重建之间的冲突。要转变观念,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看问题,保护和重建是一个长期过程性行为,不是短期的大拆大建。保护历史古镇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结构,既要保护原住民的权益,同时要让原住民在保护重建中得到实惠。只有保证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保留与发展,才能留住传统古镇精神层面的东西。

坚持“原真性”原则。“原真性”的本义是表示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这里引申到传统古镇的保护和重建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建筑的物质实体上,构成建筑的各种元素,一砖、一瓦、一块木雕都尽可能保留其原汁原味的特征。二是指精神层面的,传统古镇的生活方式、业态、风俗等都属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隐性的东西共同构成传统古镇的特色。

强调传统古镇的地域特色。在我国传统古镇受民族特色、地域地貌、自然条件等影响,形成千差万别的地域风格。如川东的吊脚楼,川西的四合院等,我们在传统古镇的保护和重建过程中必须保留住这些地域特色,如果这些特色消失,那么古镇也就会失去了它的唯一性。

保留古建筑的多样性。不管是什么风格的建筑,只要有其历史意义和自身特点,都可以和谐并存,而不必强求同一种风格。这点可以从西方得到借鉴。例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之所谓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正因为其是融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兰式和文艺复兴式等各种流派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杰作,尊重并包容所有一切有历史价值和流派的风格。

可持续发展是古镇保护和重建的要点。旧式商业街等传统环境不断为新的发展潮流所淹没。即使幸存的也已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新的环境在取代旧的环境的同时又很快被新时代的发展抛在后面。人们始终在面对新的没有记忆的建筑和城市,这些虽然满足了人们在物质功能上的需求,却无法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而小城镇传统商业街正好能够满足种愿望,人们希望看到的是自然的传统的物质环境和鲜活的传统人文、风俗的表达,只有这种原真性的物质和人文环境才能激起人们的感情联想,产生共鸣。任何博物馆式和过度商业化的保护更新方法都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之,城市的发展不能以割断历史为代价,这对过去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都是一种尊重和负责。我们不是强制性要求必须原汁原味、一成不变地对传统古镇进行保护,而是注重建筑和文化的传承,使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不至于被淹没在由钢筋混凝土形成的森林中。对传统建筑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是不现实的,因为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城市是时间的艺术,我们不是单纯强调建筑的恒定不变,也不是简单否定建筑的发展,只要城市传统区域的传统功能基本不变,亦或建筑基地不变,那里所承载的文化历史氛围也会被人们一直接受。因此,传统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固然具有现代建筑无法比拟的存在价值,但保护传统建筑并不意味着冻结固定城市的发展步伐,或大量恢复已经消亡的传统生活场景,而是聚焦于保护即将消亡的传统文化、民俗特征,去重建一座城市的历史,去恢复人们关于古镇的共同记忆,同时不断补充城市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新内容。所以,城市的发展与传统建筑的保护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能满足城市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又可以不断促进城市形成独有的形象和性格。

(作者分别为四川美术学院讲师,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

责编/王坤娜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古建筑是人类遗产的重要体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特定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同时还是城市意象的主体标志性符号。作为文化遗产,古建筑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还能够从艺术、科技、建筑、美学等方面突出重要的价值。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古建筑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引起了社会上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城市意象

中国古建筑主要是指中华文明还没有受到西方文明影响之前,在我国古文化引导之下而形成的构建物、建筑物、建筑手段以及相关体制。中国古建筑对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半个亚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实,从甲骨文中,就可以看出古建筑对我国古文化产生的深远意义,很多汉字都是通过建筑形象进行造型的,例如“宝盖头”,这是建筑形象的具体体现。针对西方文明,我国古建筑发挥了建筑材料的优势,以斗拱和四周起翘的屋顶为象征。从战国时期开始修筑的长城沿着400mm等降水量线绵延,虽然如今已经失去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作用,却成为了我国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一、中国古建筑相关概述

中国古建筑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战争、地震、大火等,而保存至今的,少之又少。目前,针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一般都是通过相关资料,如随葬品、遗留建筑、壁画等,甚至有的只能根据古代相关资料及文字中的信息对当时的建筑形态进行勾勒,这也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手段。描述古建筑的古典文学有许多,且以竹帛、甲骨、书籍等方式流传下来的也比较多。我国文字多为象形字,因此可以从古文字中研究当时古建筑的轮廓。单纯地从文字、古典文学等当中寻找建筑形制是不全面的,但是也并不代表是凭空判断,只要相关研究人员在古典文学中掌握语言的变化规律,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古建筑的样貌。同时,在中国古建筑中,还能够充分体现出等级制度。将建筑作为判断等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巩固和体现风险等级制度,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设者对于建筑的创造力发挥,使其开始重视群体组合。例如清代的皇家陵园,其布局错落有致,讲究建筑群体与大自然之间的有效搭配,即因地制宜。

二、中国古建筑结构、空间及形式分析

(一)中国古建筑的形式

从大量的相关资料中可以得知,我国古建筑形式主要是以“大屋顶”为主,这对于中国古建筑而言,不仅是一个历史奇迹,而且还代表着当时社会的思想,即“大屋顶下的大一统社会”的思想。因此,从中国任何一个古建筑物中,都能够看到最基本的形式——“大屋顶”人字形。中国建筑一般都是由居民住宅演变而来,以此解决人们要求的规模和尺度,外形基本都是以人字形呈现出来的,即双面坡屋顶。在中国古建筑中,人字形屋顶是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关于这点都可以从住宅、庙宇、宫殿等充分体现出来,尤其是云南傣族地区现存的古建筑。虽然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形式统一,即典型的“大屋顶”。

(二)中国古建筑的结构

中国古建筑结构主要是以木结构为主,其根据自身结构的特点对建筑进行造型。目前,浙江的余姚河姆渡是我国发展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物,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在三百平方米的范围之内,有多座干阑式建筑,其中有一座深约8米,长约23米,在云南傣族地区也有大量干阑式建筑。木结构的建筑物主要包括板、梁、柱、枋等。中国木结构的古建筑主要分为穿斗式、叠梁式以及井干式这三种类型,其中穿斗式和叠梁式比较常见,这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对于穿斗式而言,其用料较少,立柱排列比较紧密,为筑夹泥墙和壁板的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具有施工方便、节约材料、经济效益较高等优点。因此,我国保留了大量的穿斗式民居。在空间较大的地区中,采取叠梁式与穿斗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门,采用穿斗式,其中的几间采用叠梁式,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对于井干式建筑则是因地貌和地势而建,云南山区、半山区的普米、傈粟、独龙等族多采用井干式建筑,此类建筑有利于防寒、防震等特点。

(三)中国古建筑的空间

在古代,中国人便青睐于内向型的封闭空间,使得我国古建筑形成了以合院为主的封闭性主体,例如四合院。这种独特的群体组合在平面上,形成了别具有一格的空间形式。在殷商建筑遗址中,我们就可以轻易发现四合院的布局形式,在西周时期,四合院已经趋于完善,在汉代,四合院已经十分普遍。在隋唐时期的绘画、明器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合院的形式,前面主要用于会客、聚会、商讨等,即大堂,后面主要用于休息、睡觉,即寝室。对于这种四合院的布局,在宋代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大堂和寝室之间形成了一个丁字形,即偏院或耳房。虽然从目前来看,元代的四合院没有保留下来,缺乏实物,但是在元大都旧址上挖掘出的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四合院的布局,与北京现代四合院十分接近。在明清时期,四合院已经非常成熟,故宫便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四合院组成,云南的大理、丽江地区也以四合院建筑为主。由此可知,在中国古建筑中,四合院是主要的建筑形式。

三、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

《华夏意匠》打破了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止步不前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建筑史由形制史学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的一种突破。

首先,从建筑空间方面来说,在中国建筑史中,最先接触空间理论的是园林,但是近几年来针对于建筑空间的分析与研究,其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在园林空间的范围之内了。有的从建筑外部空间对中国名楼负城特色进行研究,如蔡晓宝的《也谈中国古代楼阁》;有的从形式理论研究中国园林空间的,如彭一刚的《古典园林分析》;有的从视觉功能研究中国古建筑内部空间的,例如张家骥的《独乐寺观音阁的空间艺术》、刘宝仲的《中国建筑视觉艺术》;有的站在总体之上,运用系统对古典园林意境进行探讨,通过半隔、全隔的空间的把握,对古典园林意境表达出系统性的理解,如金学智的《苏州古典园林的遮隔艺术系统》。由此可知,关于中国古建筑的空间理论,无论是从量还是从质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其次,针对于城市研究方面。在我国古代城市的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以文化源流为线索,以重点构成为基础的系统。对于中小城市和地方城市的研究,与传统静止孤立的都城研究相比,更加别具风格,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和创造性,尤其是近几年来,涉及范围日益宽广。站在建筑学的角度上,对城市客体原型进行探讨,如马世之的《试论我国古城形制的基本模式》。除此之外,陈桥驿的《水经注》、郑孝燮的《中国中小城市布局的历史风格》、贺业炬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等,都对中国古代城市进行了宏观性的研究,其主要突破在于将城市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近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相比之下,针对于坛庙、陵墓、宫殿、宗教等方面建筑的研究比较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是包罗万象且错综复杂的课题,许多相关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因此本文认为针对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极有可能会成为独立的城市史学。

再次,关于古建筑的维修与保护方面的研究。在维修古建筑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古建筑的历史文物价值,必须要保存好原有的构件。但是由于中国古建筑主要是以木结构为主,因此容易受到破坏。以前,匠师们采用的是过墩镶补的手段对木料进行保存,但这对于木料的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相关的研究和实验,古建维修部门采用了现代化学粘合材料与其他工艺相结合的手段,解决了木料来源困难的问题,并完好的保存了木构元件。除此之外,还需要防止自然的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便发现了许多遗址、构建、古建筑等,并经过相关部门的鉴别、选择,成为了一部充实的建筑史。目前,针对于中国比较辉煌的古建筑,除了考古的证据,还需要从古典文学作品中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我国古建筑与外来文化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佛教文化的传播,促进了古建筑风格的改变。此外,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我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建筑创新问题以及历史文化城市的公布等,我国已经将环保与文化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了,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保护理论,例如《古都保护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历史文化名城建筑的更替》《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等,都深刻的揭示了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意义。古建筑是历史文化遗迹之一,与旅游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城市文化的象征,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如果这些功能和价值无法有效地体现出来,便会出现价值缺失的现象。而旅游业具有愉悦大众的功能,这是古建筑展示自身文化历史价值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传递知识,而且还能够传播我国文化。并且,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使得古建筑的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激发人们自觉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和行为。古建筑之所以珍贵,不仅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历史的遗迹,经过了岁月的磨砺,向人们展示出我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一旦被毁坏,便无法再得。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引导下,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主要是以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为主,从物质到精神,从局部到整体都渗透着中国古建筑独有的特性,这便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同时,中国古建筑能够全面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并成为了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利用和保护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红玉.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研究[J].兰台世界,2010,(24):59-60.

[2]胡晓星.基于图像序列的中国古建筑快速三维重建[D].西安工业大学,2015.

[3]王妍.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与对策浅析[J].房地产导刊,2015,(27):10.

[4]陈弘,陈天声.中国古建筑以木构架为主体的成因探析[J].江苏建筑,2011,(02):1-3.

[5]樊宇,王宇楠.基于南京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对比而产生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1,30(23):70-71.

[6]叶蕾,毕烁.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J].中文信息,2016,(01):398.

作者单位:

云南省博物馆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1 概念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这些概念在国内还没有清晰统一的界定。建筑师Wright说过:“Vernacular architecture为了满足人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筑, 从而人们能获得自己喜欢的居住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对应于获得历史建筑名分的民居, 这就道出了历史建筑的本质及其之于人类家园的价值根源——对所居地方的归属感。历史街区里的这些建筑一般由当地工匠就地取材, 因材施用, 有强烈的地域特征, 风格鲜明的空间, 是历史文化和记忆的实体承载。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概念不清, 源自保护工作开展前, 基础研究工作没有做到位。需要在文化和技术两个层面, 研究聚落结构, 街廊形态和建筑类型, 同时涉及勘地、选材、结构体、维护体、空间构成、群落布局等, 研究足够深入有助于以辩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制订历史遗产的保护策略, 选择其保存方式。

2“修旧如旧”

修旧如旧的意思是按照原有的旧有的样子修缮, 修完后面貌与原有设计面貌相同。它是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的最基本的原则。修旧如旧”是极难严格、科学、清晰贯彻的原则, 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然而, 这个原则在被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 经常会被人们所误解。“保存现状或恢复原状, 是古建筑修缮的一个重要原则”, 这是文化遗产保护前辈罗哲提出的, 他还指出以科学技术的方法防止其损毁, 延长其寿命, 而且还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 这才是保护和修缮历史建筑的真正意义上的目的。如果因为修缮工作而损害了历史建筑原有的价值, 那么这样的维修工程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了。因为人们对古建筑修缮原则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是有限的, 所以在维修过程中也会对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与因为新的建设而破坏了文物所称的‘建设性破坏’对应, 可称为‘保护性的破坏’”。

“善意的破坏”也是一种保护观念, 法国学者Adolphe就提出过保存好过修复, 修复好过重建的观念。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上, 一些欧美国家做出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一些历史建筑保护的知识, 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美国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的干预政策, 主要有四中方式:保护、修缮、修复、重建。“保护”是指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进行日常的基本的维护和维修, 而不进行大尺度的替换和重建。“修缮”是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做稍许改动, 从而实现资产兼容性的目标。“修复”是在修缮的基础上再做改动, 达到更为精准的形式和特征。“重建”是复制原来的历史建筑, 但是, 已经没有了建筑原来所具有的外观和形式。

由此可见, “修旧如旧”并不是一种死板的保护, 并不是必须要求做到一点变化都没有的修复, 而是可以在适当的程度上在合理的单位做最小的调整, 要保持文物原来的造型、原来的结构方法、原来的构件的制作工艺, 以及在长期的埋藏过程中所保存的历史信息, 如生成的各种红斑绿锈。处理好保和用的关系, 解决好保持原状和新用途的矛盾;长期保存和近期使用的矛盾。在保证文物古迹不受损坏的条件下积极发挥它各方面的作用。在日本, 如果对建筑进行修整, 不仅要求保留原有的部材, 也要保留原有的装饰, 这是建筑价值的重要的衡量标准。因此, 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 应该本着需要更换的范围和部材越少越好的原则。

3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

为了加强对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施行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当坚持统筹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 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以及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但是, 保护规定没有涉及到政府不作为的行为, 没有起到约束作用。

在旧城改造和城市化的进程中, 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价值无法受到地方政府的合理重视, 从而价值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由此可见, 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并不能得以较好地实现。另外, 部分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身份不明确, 产权比较复杂, 有着难以解决的财政问题, 所以政府在旧城改造中就会避开这些问题, 随意拆迁。

4 历史街区古南街

蜀山古南街是宜兴市历史文化街区, 紫砂就是在这里被发明出来的, 并且这里的紫砂生产和销售达到很高的水平。蜀山古南街遗存了大量与陶文化相关的历史建筑。但是古南街核心区域内民居多为建于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 经过岁月洗礼如今大都残破不堪, 当地镇政府出于各方面考量, 接手改善。

在镇政府实施历史街区保护以来, 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保护工作没有明确的保护策略。镇政府并没有深入研究历史建筑和街道格局, 无法制订出明确地保护策略。二是设计师对待历史街区的态度不够严谨。设计师套用通常方案思路和方法对待历史街区, 街道空间不简单地等于二维的图底关系, 对于带着历史记忆的街巷空间保护, 仅用新建设方案没有超出原建筑用地的方法是不严谨地。

历史建筑一座座在消亡, 也许我们可以思考一下, 依靠表面的美化运动和变成旅游区这样的流行做法可能不满足历史街区发展的真正需求。

5 结语

我国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起步较晚, 现行的行政机制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整合, 对于历史街区, 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护建筑规划的方法和技术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普及。希望在空前规模的城乡改造之后, 我们能留住历史的馈赠。

摘要: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 管理部门的意识和决策有时比制订详细保护设计方案的建筑师的作为更能左右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价值再现。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修旧如旧,价值再

参考文献

[1] 刘忠刚, 张腾龙, 董志勇.沈阳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与实施策略[J].规划师, 2014, 30 (S1) :80-85.

[2] 蔡立东, 杨晔, 刘国栋.历史建筑保护的物权法进路[J].山东社会科学, 2014 (03) :65-69.

[3] 龚元.英国历史建筑保护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南京大学, 2014.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1 保护与修缮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 主要的方法是“整旧如旧”, 最大限度的保存历史的原真性, 但是对于这类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 应该赋予建筑新的功能, 使其能够被合理的利用。

2 维修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 对于此类建筑在更新时, 对其立面造型以维修为主, 对于内部空间保持建筑原有的格局和空间肌理, 为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可以增加相应的设备, 例如照明设备、供水设备、采暖设备等等。

3 改善

针对街区内部分历史建筑和与历史街区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 采用外部整修, 内部改造, 简化结构等措施。大部分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其立面采用现代材料, 结构多为砖混或框架体系。与传统建筑相比, 这部分建筑使用方便, 设施完善、结构稳定,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这部分建筑的高度一般在二到四层, 尺度适宜, 如果仔细分析还是可以找到和传统建筑可对话关系。

在建筑更新的过程中, 如果将这部分建筑全部拆除重建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从建筑使用价值角度来说。这部分建筑多数建成时间短, 结构稳定, 它们的出现对街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已有资源, 可以对其进行改造。从街区居民的情感上来说, 这些建筑多是由自己主持建造的, 如果仅由于建筑风格等问题就要进行拆除, 无论在情感上还是经济上都无法使他们接受。因此, 可以对这部分建筑进行改善, 在避免浪费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具体来说, 可以对建筑进行外部整修, 内部改造, 简化结构的更新。

3.1 对建筑外部空间进行整修

在体量和高度上, 根据规划要求拆除增建部分, 还原坡屋顶, 严格规定屋脊高度。在立面上, 依据街区内现有的传统建筑特点恢复其立面。在立面恢复时, 依据具体情况, 又有拆建、贴建、加建三种情况。拆建就是将原有立面拆除, 在原结构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建筑立面。贴建即保持原有立面不变, 紧贴其表面重新修建建筑立面。加建和贴建情况类似, 不同的是新的建筑立面与原来的立面之间留有空隙, 可以作为过廊使用, 有的临街建筑也利用这个空间摆放货物, 增大经营面积。

3.2 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改造

运用现代材料和空间处理手法创造出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内部空间。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常用的有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利用轻质隔断将空间进行重新分割。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租赁和使用。在原有结构许可的范围内增加轻质隔墙或夹墙, 将一间店面分割开来租赁或将店铺分割为前后两部分便于使用。另一种方法是添加夹层, 增加空间层次。建筑多为坡屋顶, 在经过装修后, 吊顶以上的空间就没有用了。可根据需要部分或整个增设夹层, 提高空间利用率。

3.3 对传统建筑结构进行简化

在建筑更新设计时经常采用钢筋混凝土代替原来的木材。首先, 完全按照古代木构建筑的材料和技术建造固然很好, 但这种做法必然会带来对木材过量的采伐, 在日益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 这种做法己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所以选择其它建材是势在必行的。其次, 和木材相比钢筋混凝土材料有防腐、防火、防蛀虫、抗震和节省后期维修费等优点。而且众所周知混凝土有很好的可塑性, 可以做出各种形状的构件, 在历史文化街区中被大量使用。第三, 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的仿古建筑是在学习传统、继承传统的前提下的再创造, 它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它的出现为传统建筑在当代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 改造

为保持历史街区中的建筑富有统一的建筑风貌, 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法予以针对性的改造:即, (1) 传统手法, 延续历史, 再塑空间; (2) 功能的综合提升; (3) 符号拼贴, 抽象简约; (4) 对比中突显历史。其中的前两个方法占主要地位, 其它两种方法只用于个别建筑 (位于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其它区域相交的区域内的需要更新的建筑) , 是对前者有益的补充。

以下的具体阐述将以“渔阳里”项目为例——其位于上海思南路历史风貌保护区, 共有包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在内的全国重点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因其地处淮海中路, 由渔阳里、乐安坊等多个老式里弄共同构成。项目设计的初衷是通过对建筑立面、建筑空间、建筑元素的重塑, 构筑成淮海路旁的又一休闲港湾。

4.1 传统手法, 延续历史, 再塑空间

针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一般建筑进行重建, 新建筑设计重在强调运用历史元素。虽然重新修建不是复原, 但是也要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延续, 这就需要在充分认识过去的基础上, 大量利用历史元素延续街区的空间肌理和整体风貌。此类建筑大量存在于历史文化街区中。通过调研, 历史文化街区在建筑更新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元素来完成对历史的延续。

4.1.1 空间的重组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院落常常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建筑最伟大的成就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辞源》里对“院”的解释为“周垣也”, “宫室有墙垣者曰‘院’”。四周围墙以内的空地可谓“院”。“围绕一个中心空间 (内院) 组成建筑也许是一种人类最早就存在的布局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从开始到终结基本上都受这意念所支配”。院落空间这一传统建筑符号, 集合了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 尤其在我国的居住文化中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院落空间对于街道来说是封闭的内向的私密空间, 对于建筑实体它又是外向的开放空间, 李允抹先生在《华夏意匠》中将院落描述为:“封闭的露天空间”, 这句话贴切的指出了院落空间的特性, 即聚合性、开放性和对比性。

建筑更新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这两点充分利用, 并充分体现在以下几点。

(1) 聚合性。庭院空间是我们传统居住模式的一个很重要的空间, 院落空间主要以人为主, 院落的内聚性往往使它成为人们聚集和交往的地方。更新过程中庭院空间的运用为居民的交往和继续邻里间关系成为可能, 为延续传统的生活模式, 维护街区的社会网络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院落空间的内聚性又被赋予了“聚气”、“聚财”的象征意义。对于院落空间的还原, 实质上也是对地方文化历史的还原和延续。

(2) 开放性。中国古代的庭院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天地、自然与人事相融合的规律, 大小院落成为藏风、聚气的场所。院落空间的开敞性为建筑带来了诸多自然要素, 例如阳光、空气、雨露等等, 使生活在里面的人可以感受得到鸟语花香、四季变换, 自然被带进了建筑之中, 使人和自然能够亲密接触。建筑更新中利用院落的这一特点, 使环境和建筑自然的结合, 制造出舒适的小气候。此外, 院落的开放性还体现在院落与街巷的联系。院落空间通过门、窗、廊等要素使人们可以进入其中, 欣赏它, 使用它。更新中利用院落与其它空间相互渗透, 将游客或顾客引入其中以满足以后旅游的需要, 游客在此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传统空间、传统庭院的魅力。

(3) 对比性。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埏直以为器, 为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煽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把这句话运用到院落中, 无即是室外空间, 有即是建筑实体。《易经·系辞》曰:“阴阳合德, 而刚柔有体”。建筑实体和室外空间这一“虚”一“实”, 一“阴”一“阳”的结合、对比构成了院落。由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高度一般低于周边建筑, 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尤为重要, 它往往会成为城市的景观要素, 提升周边建筑的文化、环境品味。所以对于院落空间的虚实对比和图底关系处理的到位与否会直接导致设计的结果的好坏。

实现空间重组方式有以下两种。

(1) 平面院落的延续。

就是在重新建造时仿照原来窄小院落的形式, 重新建造新的院落并赋予其新的功能。

(2) 空间院落的拓展。

院落空间与商业空间的结合还有另外一种方式, 就是将传统院落空间的概念引入室内, 在室内中心位置设置采光中庭。传统的“院”是以“间”为单位的建筑实体, 围绕一个室外的中心庭院组成建筑群, 这个中心庭院不但是建筑的中心空间, 而且还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商业建筑将室内采光中庭作为建筑的核心空间, 以它为中心联系各个小空间, 组织交通。采光屋顶的存在, 不但可以使人们间接地和自然对话, 而且可以避免环境变化 (风、雨、雪……) 对人们的影响, 顾客和游人可以在这个空间内自由地购物、休息。空间的重新组织行之有效,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改造后效果:

我们在设计中意图原汁原味地保留上海里弄的感觉——因此, 在这样一条支弄内营造一种安全、隐蔽、私密的空间效果, 保留里弄特有的邻里关系。整个项目中, 每个公共空间均由这样的弄堂串联起来, 通过标识性强的建筑装饰来形成强烈的商业吸引力。从而, 将支弄的“半私密”空间有效利用, 最终形成“专属化”的特色商业空间为人所用。

4.1.2 屋顶肌理的延续

中国古代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建筑所具有的大屋顶。有人说过:“中国建筑就是一种屋顶设计的艺术”。古代就有以屋顶来概括整座房屋的意思。因此, 选择屋顶作为街区空间重组的一大要素, 易于形成连续、鲜明的城市天际线效果。

可以看出, 里弄建筑天际线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并予以强化, 通过纵横坡屋顶的交替韵律、斜肌理的有效强化, 最终形成有序、有机的整体屋顶形象。

4.2 功能的综合提升

原民居功能在经历了一定的风霜洗礼后, 建筑功能上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如今这些老式街区逐渐老旧, 建筑内没有独立煤卫、户数众多、居住面积狭小……这些因素导致了这类建筑已不再适应当代人们的居住要求。大部分传统街区一片片正在被拆除, 这是顺应城市更新发展所必须经历的痛楚。因此, 在一定条件下将老建筑居住功能拓展为展示、休闲、餐饮等多种功能的可能, 越来越多地为人接受, 如上海著名的田子坊等, 其作为人们休闲、怀旧、交流的意义已远远大于建筑内容的本身。功能的提升势在必行, 因此, 在我们的案例中将乐安坊里弄作为一个星级酒店整体处理, 酒店大堂即利用里弄入口空间形成, 营造亲切、怀旧的迎客空间, 通过保留巷子的进深感, 原汁原味锁住老上海的感觉, 相信入住其中的客人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豪华、高尚的酒店品质这么简单, 同时又多了一份“天外有天, 旧事、今生两相隔”的感觉。

通过房型的调整, 使得在这里保留了老上海居住模式的影子。入住客户由石库门穿越天井空间进入各个单元, 打破传统居住模式, 通过室内窄小楼梯上至卧室空间, 留住天井、留住小阳台、留住小楼梯……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恰恰就是功能转化后最成功的证明了。

4.3 符号拼贴, 抽象简约

符号拼贴和抽象简约是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更新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设计手法。所谓符号拼贴就是“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变形和裂解, 使之成为某些具有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传统符号, 在建筑创作中拼贴运用, 从使新建筑与传统建筑带有某种联系”。所谓抽象简约就是“对传统形式整体或局部进行提炼与简化。抽象简约的结果是可以失传统之形而不能失传统之韵。

符号拼贴和抽象简约实质上是一种手法, 它们都是将传统的东西进行提炼和抽象, 以新的面貌运用到现代建筑中, 通过这种手法使建筑创作更贴近现代生活和人们的审美。

对传统元素的保留, 并加上现代艺术审美, 一刚一柔、一轻一重,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强烈碰撞, 就像玻璃这种新型元素为古老浑厚的砖墙们注入新的生命一样。于是, 窗还是那扇窗、门还是那道门, 只是身在其中的感受已经焕然一新了。

4.4 对比中突显历史

在历史文化街区中设计现代建筑, 除了运用符号拼贴和抽象简约的手法外, 还可以将建筑向地下发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现代建筑对于传统建筑视觉上的冲击, 使街区的历史风貌得以完整的保持;另一方面满足街区内商业开发的要求, 提高土地利用率, 同时在建筑上部形成广场, 方便居民使用。建筑露出地面的部分通过玻璃、钢等现代材料与历史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或通过水面的反射突显历史建筑的宏伟壮观。

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辅助空间、与轨道交通空间之间的联系廊……一切都可以通过现代工艺予以实现, 延续传统街区新的生命。

5 结语

法国建筑师勒.杜克在19世纪提出了被后人称为“风格式修复”的理念。在他编写的《字典》中有这样的描述:“修复一个建筑, 并不仅仅要对它进行保存、修理和修改, 而是要将它重新置于一种更完整的状态下, 甚至这种状态可能在这个建筑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可能他的修复与保留更为自由, 但是于我们来说, 面对存世越来越少的历史文化建筑, 这种对于如何有效地延续其生命光彩的探索还将持续地思考下去。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曾经接触过的多个历史文化街区设计, 积累一定的经验。本文以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更新设计为研究对象, 以实际操作的案例为基础, 探讨了保护修缮、维修、改善、改造四种更新方法, 尤其重点探讨了改善和改造中的多种实践手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设计

参考文献

[1] 查尔士.柯利亚, 张珑.神化—创作—新景观[J].建筑学报, 1988 (5) .

[2] 李娟, 徐凯.中心景观[J].世界建筑, 2005 (3) .

上一篇:大专法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风险管理机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