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文化重构论文范文

2024-03-18

证券市场文化重构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10余年了,从开始的几家发展到今天的1200多家上市公司,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10年来的发展也是一个极不规范、极需整治的发展过程,尤其在上市公司信用建设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证券市场已经走到了一个信用危机的时代。2001年我国因信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900亿元,而我国上市公司按流通市值算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其信用危机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因此,建立上市公司的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

一、建立上市公司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监督管理上市公司的信息失真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上市公司的信用危机最直接的表现是信息失真,这也是管理部门最为头疼的而需重点整治的问题。2001年是监管年,也未能有效地制止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据统计,2000年有8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有不及时披露的行为,2001年则有超过300家的上市公司因不及时披露各种相关的信息而被证监会谴责,2001年10月至2001年12月3个月间,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不平等交易超过100起,且大多不能及时公布其交易信息,导致其股价大幅上升以后才公布消息。

(二)树立投资者理性投资的观念,遏制不良投机炒作行为

中国的股市历来被认为是政策市,股市的涨跌不是按市场的规律来进行的,而是按政策的指导上升下跌,因而炒概念、炒题材、炒消息、炒朦胧利好成为主流,而崇尚绩优成为落伍。1999年5.19火暴行情和2000初网络股行情就是最好的例证。虽然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角色,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让所有的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化,使炒作者无可炒之物,使理性投资成为时尚。

(三)稳定证券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证券市场的走向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的大起大落往往会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据北京市的统计,2001年7月到10月上证指数从2245点下跌到1750点,北京市同期人均消费指数均比同期大幅下降,幅度超过同期30%。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全国平均消费指数连续12个月均比同期下降一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2001年7月至2002年2月间为最低,而同期上证指数从2245点下跌到1345点,证券市场的股票平均缩水30%以上,50%以上的股票跌幅超过50%,财富大幅缩水,何来心思消费。全国平均消费指数的下降,证券市场的股票缩水,功不可没。而这一切的结果,是因为缺乏信息导致缺乏理性。所以,稳定证券市场,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与世界接轨的客观需要

我国已加入了WTO,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已成大势。现在已经成立了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而其他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市场的行为也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无不是信息公开的市场,如美国纽约证券市场就是一个典型,尤其在安达信、世通公司造假事件后,对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想使自己的证券市场走向世界,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就必须讲诚信。

二、建立上市公司信用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一)范围小,信息化进程快

深、沪两市上市公司1200多家,比起全国银行系统的信用管理体系来说范围更小,何况已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银行信用管理体系可作为参照,如中国人民银行银管司将在今年11月出台有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向企业集团贷款管理办法》,首次对商业银行向企业集团贷款的风险防范做出指导性意见,并将从1998年开始建设的信息支持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投入运行。目前,这套系统已在全国300个城市建立起来。按照央行的统一部署,登记系统将在今年年内实现全国联网。已有建行、农行等银行陆续将自身系统与登记系统接口。深、沪两市1200多家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网络系统,在信息化进程上处于领先地位。有关数据显示,1999.5.19行情到2000网络股行情2至3年间,沪深两市95%以上的上市公司投资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站,98%以上的上市公司建立或者参与其他的信息网。

(二)代表性强

12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行业,而且他们都是各个行业的优秀代表,甚至很多都是龙头企业,具有极高的市场代表性。如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四川长虹、深康佳,石化行业的龙头中石化、上海石化,高科技行业的龙头清华同方等,农业龙头伊利股份、新希望,金融保险业龙头深发展、中国平安保险,冶金行业的龙头宝钢股份、邯郸钢铁等等。据统计,沪、深两市国家龙头企业超过50家,行业优秀代表企业超过500家,98%以上的上市公司为当地或曾为当地的龙头企业、支柱企业或最优秀企业之一。因此,对他们建立起一套信用管理体系其意义远远超过上市公司本身。

(三)群众基础好

截至2002年9月,深、沪两市开户人数已超过6500万户,按每户家庭平均四口人算涉及到两亿多人口,他们基本上都是中产阶层,是社会的经济主体和中坚力量,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整个证券市场,关心着自己的利益。中国股市发展10年来,已经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职业股民群体。据统计,中国的职业股民人数介于500万到1000万之间。所以,利益所趋,广大股民必然热心参与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四)涉及面广,影响力度大

沪深两市约1200多家上市公司所涉及到的基本面非常广大,其中在香港上市的含B股的上市的公司约110家,在美国纽约证券市场上市的约6家,既在香港、美国,又在国内上市的约4家,国家和地方所属上市的公司约1100多家,民营和集体控股上市公司约50多家,外资参股的只在国内上市的公司约20余家,跨省跨地区被重组上市的公司约70多家(其中民营控股上市公司20余家),不仅涉及到国家、地方、集体、民营、外资等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而且涉及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此外,它们的股本按流通市值算约4.4万亿元(截至2002.10.22),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所以不仅对国内的政治、经济、外贸等活动的影响力度非常巨大,而且对国外的经济活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上市公司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

上市公司不守信用的最具体表现是信息失真、恶意造假,所以解决问题的核心是使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商业化、公开化和共享化。因此,建立一个全社会共享的上市公司信用管理体系,让信息使用者充分地知信,让市场来制约上市公司是势在必行的。

(一)政府立法,营建守信的法制和道德环境

立法是前提,只有立法才能使上市公司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合法化,才能有法可依。在美国,《诚实贷款法》、《信贷机会均等法》、《公平信贷报告法》、《公正贷款记录法》、《公正贷款记账法》、《破产法》等诸多法律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范。而在我国目前已制定的有关信用的法律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刑法》等,但至今没有完整系统的规范信用的法律。尤其是要关注信用公开的法制建设,目的是实现上市公司征信数据的合法化、开放化和商业化,为建立信用体系提供丰厚的信息资源。如美国通过《信息自由法》等一系列立法保证了信息公开化的程度,据1996财年统计,美国96%以上的密集情报来自于中央情报局(占52%)和国防部(占44%),其他部委合计占4%左右,其余信息一律公开。笔者认为国家还应成立一个独立的、公正的可隶属于国务院的机构来完成具体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工作,不仅要监督上市公司,更要监督政府部门,但这个机构决不可由多角色管理主体担当,如证监会等,原因是其自身权力过大与其多重管理目标严重冲突。国家信用的建设是一项公共事业,必须由政府监管。

各级政府应大力通过各种媒体对诚实守信进行宣传,奖励守信者,惩罚不守信者,以支持社会经济领域良好信用秩序的形成与维护,改变社会上普遍失信导致守信受歧视等的现状,恢复我国早已形成的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讲信用的传统美德。例如北京市于2002年9月份颁布了地方诚信法规,对不讲信用的企业进行公开处罚。北京工商局推出“企业不良行为警示系统”,将不守信的企业和个人的详细情况和“污点”公布在互联网上,供人免费查询,并规定一旦上了黑名单,5年内企业法人将不得注册公司,无法从银行贷款,不能担任外企在京首席代表或其他重要职务。

(二)建立市场化的社会征信系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信用服务

社会信用征信系统包括企业信用征信服务、个人信用征信服务,各类规范的信用评级等等。信用服务企业的组织机构是灵活多样的,包括民营、国营、股份、合资、外资等多种性质组织机构,它应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和公正性。如在美国,信用评级公司都是独立的私人企业,既不受政府的控制,也独立于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更不能与被评级企业有任何私下交易独立性、中立性和公正性是信用服务公司的立身之本,也是创造客户的源泉。信用服务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中立,作出贷款者、借款者和投资者都满意的评级报告。我国的企业信用则过多依赖银行信用,信用总规模基本上是由银行贷款来支撑的,商业信用几乎没有。而现代经济的特征是:银行在整个社会信用活动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不再是主力军了,企业将渐渐成为社会信用活动的主体。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信用交易都以非金融中介部门为主了。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兴起以来,银行信用中介在总体中的比重由30%下降到了19%,甚至有的银行家惊呼21世纪商业银行会不会消失?信用状况如同企业的身体状况,为企业进行“体检”的信用公司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快就要到了。政府应该刺激信用服务业的发展。

(三)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信息化的进程

网络是载体。必须进一步完善电子网络系统,尽快实现各种信息源终端的相互链接,如实现与上市公司在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部门的各种信息源的衔接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基本实现全国甚至多国间的信息联网化、一体化,这为他们国家的信用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美国的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查到每个人的信用情况,因此每一个美国人最害怕的是个人的不良的信用记录。

(四)上市公司内部的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

树立上市公司自身的守信形象,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从上到下,包括领导层的各项决策在内,以营造一种诚信的企业品牌。这一切应列入公司内部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责。也就是指在上市公司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以有效地协调销售和财务目标。同时应明确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责就是防范任何可能的信用风险。建立全过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不仅要重视事后管理,对事前以及事中管理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如对关键业务环节的控制,事前客户的资信调查,对其进行信用评估,制定一个适合的信用限额。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省科技厅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喻 俊)

证券市场文化重构论文范文第2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创办于上世纪末的江苏国际服装节,今年进入第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服装节为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自主品牌,打造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产业集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引领时尚潮流和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迈向中高端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江苏成长为中国纺织业第一大省,江苏国际服装节也成长为江苏省的品牌展会、中国纺织行业的十大展会之一。

2018年9月7~9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协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承办的第二十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将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将有哪些亮点,又将带领我们洞见一个怎样的江苏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悉,届时产业集群、特色小镇、纺织服装企业等将纷纷亮相,展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实现纺织服装产业链两端的资源优势互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筑江苏纺织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质量变革品质制造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江苏而言,纺织服装产业是制造业,同时也是一个都市产业、时尚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而本届江苏国际服装节的主旨思想正在于引导江苏由制造大省走向时尚大省,引导江苏纺织服装产业从制造业走向都市产业,带领江苏纺织服装行业在高端领域占据自己的位置。

如何带领江苏纺织服装行业实现“质”的飞跃,并在高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本届服装节上的众多优质制造企业将带来引领品质革命的制造升级,给出自己的答案。

例如,即将亮相本届服装节的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坚持以人才战略支撑未来发展,以质量强企追求顾客满意,以科技创新引领技术进步,以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据介绍,联发将围绕“做世界一流衬衫面料供应商,创国内一流衬衫服装品牌”的发展愿景,继续走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以“国际化市场深度开发”和“成衣订单、现货面料”两大策略带动生产基地全球化、原料采购国际化,推进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为江苏、为中国纺织服装行業高质量发展出力。

苏州天顺制衣有限公司曾生产了国内第一件手工制作双面呢大衣,填补了国内高雅奢侈双面呢大衣生产的空白。28年来苏州天顺制衣在坚守和领跑行业的同时,为引领当地羊绒大衣行业保持可持续的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创新和引领手缝双面呢大衣的行业技术水平及流行趋势。2018年,天顺制衣不断调整生产营销思路,研究开发新型面料,锁定双面呢单一大衣向双面呢产品多样化、四季品延伸的发展方向,依托自主品牌“缦秋”四季装确立了双面呢四季产品开发生产营销的方向和目标。

二十多年的长足发展,江苏华艺集团凭借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一流的生产设备、精湛的手工扎染技艺,服务于国内外纺织服装中高端市场,并与英国玛莎、JACK&JONES、TOM TAILOR、马克华菲、七匹狼、集杰、太平鸟、蜜雪儿、才子佳人等著名品牌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箱包品质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箱包生产商对面料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作为国内箱包面料大型研发生产基地之一,苏州市凯灵织造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端新产品开发为核心,响应国家节能环保号召,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改进质量、增加品种,着重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强创新意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效率变革集群建设延伸纺织服装产业链

多年来,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积极组织、协调、服务,推动各地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共组织开展了14批76个产业集群的试点工作。集群发展的效应十分显著,产业特色涵盖了纺纱、织布、染色、制衣等环节,产业链配套趋于完整,专业分工和协作程度有效提升,“区域品牌”逐步形成,成为行业的重要支撑。

本届服装节上,叠石桥、南通、古里、新桥、如皋等产业集群将整体亮相,展现江苏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最新发展成果。

例如叠石桥,一直以来,叠石桥家纺以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以及鲜明的产业区域特色,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聚区优势,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叠石桥已发展成“产业链条完整、公共服务优质、功能配套健全”的超级家纺产业集群,形成原料、织布、印染、成品加工、花型设计、物流、交易服务平台、文化产业等配套齐全的家纺产业链。

集聚于川姜镇的家纺企业有2800余家、各类经营户8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8家,销售超亿元企业24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9个、南通知名商标30个。近年来,南通家纺城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平台载体建设,搭建了家纺研究院、快速维权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众创空间、微供市场等平台。

近年来,如皋市纺织服装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改造不断加快,产品档次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现已基本形成化纺原料、化纺、棉纺、毛纺、麻纺、印染、织造、成衣、家纺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

坐拥海澜之家、阳光、振兴、龙羊、好运来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集团,让新桥镇成为中国的纺织服装名镇。从新桥镇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全镇纺织服装行业开票销售达到585亿元,增幅占到全镇的87%;属地的税收达21亿元,占全镇的88%。

古里镇是中国羽绒服装名镇、江苏省防寒服名镇、江苏省针纺织名镇。2017年,古里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08.02亿元,销售收入489.51亿元,财政总收入入库税金13.9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51亿元,利税45.03亿元。其中,以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镇650多家服装、针织企业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以“十三五”规划为纲领谋篇布局,集群合力、优势互补、拓展市场、互通信息、共享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古里的经济发展。

在江苏国际服装节二十周年之际,产业集群地、特色小镇等相关行业企业将通过参展此次服装节来进一步来宣传企业产品、形象,宣传特色产业;通过展会对接产业链两端优势资源,通过资源的对接进一步延伸纺织产业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众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实现能级的提升。

动力变革品牌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多年以来,江苏国际服装节坚持以“品牌江苏、时尚江苏”为宗旨,紧扣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办出特色,在推动行业发展、加快自主品牌和产业集群建设、提高江苏时尚地位、扩大区域影响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江苏国际服装节也成为江苏省纺织行业品牌建设、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平台,上下游产业链衔接、业界信息交流和展示科技创新的重要窗口。本届服装节也不例外,届时将有诸多知名品牌、新锐品牌参与其中,呈现二十年来“品牌江苏”的实力与活力。

作为中国丝绸文化与品牌的代表,绣娘丝绸品牌创立于1988年。多年来,始终坚持“只做讲究的丝绸”的品牌格言,“绣娘人”以精致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独特的花型设计和优秀的线下服务能力,将丝绸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呈现为充满中式时尚的现代生活品牌。

70多年的发展历程,铸就了黑牡丹在行业内的品牌高度。集团旗下牛仔类休闲服饰品牌ERQ(牛仔时光),以自主研发、品牌运营为己任,以优质的牛仔面料、丰富的制衣经验和精湛的素材工艺,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精良的牛仔服饰。ERQ服饰采用网络营销和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模式,已在全国多省市开设线下专卖店,并建有淘宝天猫、京东等多个平台旗舰店,致力于打造“中国牛仔裤第一品牌”。

创建于1972年的雅鹿集团,旗下拥有中外合资苏州雅鹿方奕服饰有限公司、江苏雅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大公司,已建成羽绒服、休闲服、西服、衬衫、毛衫、女式时装等六大专业生产基地,发展成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和自营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全国服装行业龙头企业。

由澳洋集团打造的澳洋男装是新兴男装品牌连锁销售企业,品牌定位于“新时尚、新势力、新品位”,致力于打造“中国时尚男士的第一着装顾问,男装新時尚的第一品牌”。一路走来,澳洋男装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已逐步向规模化和精品化迈进。

随着《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三品战略、江苏新制造的提出,对江苏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对江苏国际服装节提出了新的要求、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创新思路。据介绍,第二十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将继续深化“品牌江苏、时尚江苏”主旨思想,突出、培育自主品牌;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探索产业全球布局,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推动江苏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二十载积淀即将盛放,第二十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即将为全行业献上江苏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成果,彰显江苏产业大省格局,也将开启江苏纺织服装业新的二十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证券市场文化重构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市场监管 文化变迁 相对集中处罚

一、文化市场监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文化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承方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受人类自身记忆的影响无法承载更大的信息量,导致许多重要的资料无法保存下来。相比之下,把信息记录在客观事物上是比较稳妥的途径。因此,绳结这种最原始的信息记录方式出现了,这也是文化物化的文化最初表现。“物化”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是指凝结或体现在物体上的抽象物质,如物化劳动。物化的物品虽然不是文化的实质载体,但它承载寓意深刻的文化,也构成了了文化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媒介传播(物化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也是媒介传播的一种表现)。进而实现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功能——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就是指文化模式的改变。文化模式是构成一种特质文化稳定的要素和结构关系。但是,一种文化模式不论多么稳定,也总是要发生变化的,局部的微小的变化不会引起模式的变化,但更加强大的异质文化的冲击则可能打破一种文化模式。变迁的文化,必定是对于原有文化来说是新的文化,而新文化的实质即高文明的文化。社会文明朝向高境界的趋向,成为人们放弃原来文化模式追求高级文明的先决条件。所以,文化变迁的基本要求是新质文化的介入。

新质文化对旧文化的冲击构成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新文化对旧文化冲击必然带来一定的震荡。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改变,那么对于生活其中的个体来讲,就是价值伦理道德观等精神层面的改变甚至是反转,如五四运动中新文化对儒家传统道德价值的颠覆。若新文化的冲击会危及到统治政权的稳定,则既有政权必然加入到对新质文化的阻抗中。如清末革命思想的传播遭到当局的暴力压制。若是现存政权不能容忍社会文化的一点震荡,异质文化也会遭到压制。作为统治者,以限制文化的传播的方式来抑制文化的变迁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因此,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受到不同时代不同政权的共同重视。

但在我国,社会主义下的文化市场监管是不同于其它任何时代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以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江泽民同志把党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作为党的性质及先进性提了出来,强调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制度建设是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文化市场监管的有效制度——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的实质

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的实质就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在文化市场监管中的运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就是指将若干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起来,交由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行政机关不得再行使。

从法理学角度来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是效率与公正结合的结果。行政执法中的效率原则要求行政过程在程序上简易、及时、灵活及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最少的行政投入获得最大的行政效益,但这就可能影响到行政行为的民主与公平;公正原则要求行政执法过程应当遵循严密的程序,尽一切力量保证个案的公平,则行政行为效率就可能因此大打折扣。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从法理意义上说就是在公正与效率的关系上寻求二者最佳平衡点。从行政法理论角度来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是权力的分离与制衡理论在行政法中的实践。在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具有法定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仍然是集强制权、许可权、征收权、审批权、处罚权等多项权力于一身。行政机关集中了如此多的权力,必然为行政机关滥用职权创造了可乘之机。因此,从权力分离的角度看,把行政处罚权与行政机关的管理权、强制权、许可权、审批权等权力分离开来,采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显然很有必要。

1996年施行的《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认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2002年国务院在以上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指出:“需要在城市管理领域以外地其他行政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也可以决定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这项工作。”这一规定使我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由试点推行到全面推行,由城市管理领域推行到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

参考文献:

[1]刘敏中:文化传播论.《求是学刊》.1991年第1期.

[2]应松年、袁曙宏主编:《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张玉厚: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探析.《政府法制研究》.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作者简介:周翔宇(1988- ),男,河南扶沟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宪法行政法专业2010级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研究。

指导教师:熊文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证券市场文化重构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针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建设问题,从协同观视角系统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创新动力系统的协同内涵。应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初步构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并详细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内部创新动力系统和外部创新动力系统两个子系统及其各构成因子相互关系,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建设提供参考,进而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协同论服务创新动力系统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Dynamic System of Service of Public Library

HE Dandan

(Shenzhen Librar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26)

Key wordspublic library; synergy; service; innovation dynamic system

0 引言

服务创新是根据图书馆发展的形势和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更新服务观念、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范围、引进科技新成果、改善服务手段的一个过程,①是公共图书馆存在和发展永恒的主题。从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实践来看,公共图书馆创新动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城市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学习型社会的创建。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①-⑧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从协同观的视角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创新动力系统。

1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的协同分析

1.1 协同论基本原理

协同论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主要用于研究各学科领域中有关合作、协作或协同问题。协同论是研究复杂大系统在一定外部条件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混沌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转化的机理和共同规律的理论。⑨⑩协同论用序参量描述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的宏观行为。一个协同系统可有一个或多个序参量,各序参量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序参量是子系统共同运动的结果,是用于表征和衡量协同、合作效应的。当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处于无序狀态时,各子系统独立运行,不存在合作或协同关系,序参量不能形成;而当系统接近或处于临界点时,各子系统之间产生关联或联动效应,形成协同关系,促进序参量的形成。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是一包括若干子系统的复杂大系统,如何协同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各子系统的协调合作达到不断发展、持续创新的目的,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系统建设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而协同论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2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协同分析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中,各动力因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各构成因子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通过物质、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使系统中各因子产生协同效应,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从而促进系统形成有序结构,构成服务创新动力系统。

1.2.1 创新动力系统主导性序参量分析

由于序参量的特性是序参量支配子系统,子系统伺服于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这一系统非平衡相变的过程正是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当几个序参量力量均衡时,系统产生协同效应,处于合作状态,系统呈现有序结构;而当系统出现拢动(即微涨落)时,几种序参量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序参量之间产生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只有一种序参量(即超序参量)主宰整个系统,其它子系统随着序参量所规定的模式而变化,并最终达成协同一致的宏观局面(即巨涨落)。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系统中的各序参量虽存在竞争关系,但由于服务创新工作的自身规律,必须有一个具有卓越创新精神的管理团队带领图书馆员工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创新动力系统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与其他几个序参量相比,管理团队主导着整个系统的序参量,即服务创新是在管理团队主导下,促使整个创新动力系统协同与合作,形成创新动力系统的巨涨落,从而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工作。

1.2.2 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促成创新动力系统自组织

协同论认为,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或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自身涨落力的推动下,达到新的稳定和平衡,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时空有序结构,这一过程称为自组织。因此,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过程,就是系统内部自组织过程。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内部同样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因此,要使动力系统能够实现自组织,子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动力要素之间或构成因子之间的自觉协同合作,需要一种非强制力来影响图书馆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形成协调一致的自觉的行为,达到自组织意义上的协同。由于图书馆服务创新活动最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笔者将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视为这种非强制力量,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最根本驱动力。由于公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服务创新动力系统中的其他成员能自觉地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实现系统目标过程中,激发出图书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自觉的自组织行为。

2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构建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由2个子系统构成:内部创新动力系统和外部创新动力系统。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过程中,如果外部创新动力尚未达到临界值,服务创新动力系统子系统间不存在协同关系,不能形成序参量;而当外部创新动力达到临界值,各子系统间形成协同关系,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促使序参量形成。服务创新动力系统的子系统各自包括若干序参量:内部创新动力系统序参量为人才价值驱动、管理团队创新精神、激励机制催化和创新能力保障;外部创新动力系统序参量为公众需求拉动、文化服务竞争、科技进步推动和政府行为支持。

2.1 内部创新动力系统

内部创新动力系统由人才价值驱动、管理团队创新精神、激励机制催化和创新能力保障等因素构成。

2.1.1 人才价值驱动

人的行为动力来源于个体满足“自我”和价值体现。图书馆人才价值驱动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服务创新行为实现个人价值,主要包括图书馆通过服务创新对社会带来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服务创新成就感具有诱导和进一步激励图书馆从事服务创新工作的双重功能。只有当服务创新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个人价值时,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才能持续作用。

2.1.2 管理团队创新精神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团队必须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通过创造和谐的团队氛围、建立团队成员的共同远景、树立有凝聚力的团队领导等途径来加强团队的管理,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管理团队创新精神体现在创新意识、事业心、责任心和危机感等方面。此外,管理团队还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能够带领图书馆员工持续开展服务创新工作。管理团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核心力量。

2.1.3 激励机制催化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组织者为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其目标相一致,并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能而实行的一种制度框架。它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组织行为规范和根据组织成员生存与发展要求、价值观等设计的奖惩制度来运转。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中必须充分调动服务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工作人员的创新欲望、服务态度、工作积极性等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奖励机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推动服务创新就必须建立起科学的内部创新激励机制。

2.1.4 创新能力保障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能力表现在良好的管理、高效的制度和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等方面。公共图书馆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必须持续提高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水平,更有效的发挥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经费设备资源的作用;必须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强化创新能力的保障和培育。

2.2 外部创新动力系统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过程中内部创新动力要素的协同与耦合作用,需要由外部创新动力系统提供基本条件。外部创新动力系统主要由公众需求拉动力、文化服务竞争力、科技进步推动力和政府行为支持力构成。

2.2.1 公众需求拉动力

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目的和归宿,为图书馆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新的空间和服务动力。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深刻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服务效益,促使图书馆持续开展服务创新。社会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以及公众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和依赖,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需求,人们休闲文明程度的提高,都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

2.2.2 文化服务竞争力

竞争是市场机制激发创新行为的重要动力因素,随着我国信息资源服务和公共图书馆的不断发展,文化服务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表现为信息产品与现代技术的竞争,更主要的表现为信息服务、品牌服务与创新服务的竞争。公共图书馆若要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与发展,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服务创新,才能以一流的服务品质和卓越的竞争能力,打造优秀而雄厚的图书馆服务品牌。

2.2.3 科技进步推动力

Keegan和Turner (2002) 认为,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和外部技术组织的良好交流。Kuusisto和Meyer (2003) 的调查结果显示,信息技术是服务创新的关键推动力。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软硬件系统、服务模式与服务手段、服务资源等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加密切,服务创新所涉及的因素更多、更复杂。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图书馆服务方面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和服务方式,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技术进步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推动作用逐渐显现。

2.2.4 政府行为支持力

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扶持力度。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经费投入和政策指导方面的支持,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动力因素。政府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服务创新的触发器,它可能直接促进某种创新,也可能引导新规则的产生。由于图书馆服务效益显现的长期性,决定了图书馆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短时期内无法直接显现,因而在文化建设中往往被忽视。政府的介入可以运用公共财政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也就是保障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图书馆服务创新和快速发展。

3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协同因素互动关系分析

3.1 公共图书馆内部创新动力系统相关要素相互关系分析

公共图书馆内部动力要素对于服务创新活动具有主导性作用:首先,管理团队的创新精神是服务创新的最核心力量,是引导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的主导动力。其次,人才价值取向对服务创新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一个乐于服务、甘于奉献、善于奉献的员工队伍能够在服务创新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价值体现的自我满足能够使服务创新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第三,内部激励机制对服务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高效的内部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图书馆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创新潜能,促进员工高效率地完成服务创新任务。最后,创新能力保障不仅影响着管理团队的创新决策和高效执行,而且在服务创新全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公共图书馆内部动力系统各要素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具体表现为:人才价值驱动可以通过合理建议对管理团队创新精神和内部激励机制产生积极影响;管理团队创新精神对价值驱动起促进作用;而内部激励机制对管理团队创新精神、人才价值实现和创新能力保障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等。

3.2 公共图书馆外部创新动力系统要素相互关系

公共图书馆外部动力要素对于服务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公众需求是服务创新最根本动力。公众需求变化趋势、文化品位等因素直接影响服务创新发展动力的大小。其次,文化市场竞争是公共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的外部压力。市场竞争的压力使蕴藏在创新者中的动力不断迸发出来。当图书馆面临其他文化服务场所的强大压力时,就会充分认识到服务创新活动的重要性,服务创新活动就会不断展开。第三、科技进步是服务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促使公共图书馆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方向不断迈进。最后,政府行为支持是公共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活动的外部推动力。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经费投入和政策指导方面的支持,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支柱。

公共圖书馆外部创新推动力要素同样具有复杂的协同关系,表现在:公众需求和科技产品应用对政府支持起到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和文化市场竞争对服务创新的开展起到指导、扶持、激励的作用。

实际上,公共图书馆内部和外部创新动力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促使整个系统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混沌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转化,促进服务创新活动持续进行。

通过上述分析,公共图书馆创新动力系统协同因素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公共图书馆创新动力系统相关要素互动关系

4 结语

通过分析得出,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系统只有通过序参量的支配作用和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内部和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发生协同效应,才能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孤立作用,在序参量的主导下,形成整个系统的协同效果,促进系统形成有序结构,提高系统整体效能。因此,在服务创新动力系统充分开放的前提下,公共图书馆要不断进行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科学调整,使创新动力系统的非线性自组织作用不断强化,从而使系统要素产生相互默契合作的协同作用,令序参量不断变大,促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动力,强化服务创新能力,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注释

①詹福瑞.谈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1):2-5.

②程焕文.岭南模式: 崛起的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15-25.

③王宗义.关于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的若干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1):47-51.

④于良芝.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79-80.

⑤赵晖.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2):77-79.

⑥赖晓云.试论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馆论坛,2004(4):18-20.

⑦束漫.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⑧金雪梅.试论图书馆内在创新动力[J].图书情报工作,2008(12):39-42.

⑨[德]哈肯著.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⑩Wolfgang T, Hermann H. The functional aspects of self-organized pattern formation[J].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2007, 25 (1) :1-15.

李柏洲,董媛媛.基于协同论的企业原始创新动力系统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56-60.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证券市场文化重构论文范文第5篇

世界著名组织文化学者沙因告诉我们:组织的文化是“企业(群体)在解决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的问题时,学得的一组共享的基本假定,因为它们运作得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沙因先生的论述一直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解读一个组织的文化,同心动力的案例,大多都浸润着沙因先生的指导思想。

同心动力通过在中国企业的长期咨询实践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过程中,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以及由此认知而产生的组织行为和组织形象。

由是,我们可以得出企业文化的本质特点:

企业文化产生于有效解决问题的认识,并共享为全体的共识。

一个企业从成立到今天,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围绕这些核心的问题,企业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而解决之道又对企业成员的认识产生影响。关键的深刻影响往往成为企业的传奇式的典型故事,被企业拿来验证“我们认识的正确性”,成为企业的核心认知。正是因为这些认知被证实非常有效,才会被大家所秉持并共享,才能成为组织的群体共识。同心动力的案例中,每个企业的文化成长史几乎都是由“我们如何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而连接起来的,继而形成“这样想和这样做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是绝对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群体的信念”,文化由此而生。同心动力的案例中,每个企业的文化成长史几乎都是由“我们如何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而连接起来的,继而形成“这样想和这样做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是绝对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群体的信念”,文化由此而生。

把解决问题当作企业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可以防止我们犯泛文化的认识错误。一些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之所以泛化,简单的说就是没有从“解决问题人手”。

企业文化是习得的

企业在成功解决问题之后,一些解决问题的经典故事、心得往往会被企业宣传培训部门拿来用做教育新员工的教材,用来例证企业文化的有效性。这些认识又会被视为企业基本信念和信条,都会被企业有声望的人员(领袖、管理人员、老员工、高绩效员工等)反复告诫给新的员工一“这些是我们的根本,千万要依照”。而新员工必须学习、领会并掌握这些游戏规则,产生绩效,以期获得企业的认可。一些“空降兵”(外聘人才)到了新的公司往往不认同、不学习、不执行新公司的基本认识和信条,这样的人才也往往无法生存在新的环境,而被新公司的文化“弹”出去。所以拒绝习得企业文化对组织和个人都是有害无益的。

企业文化是习得的,也是我们观察到的定位企业文化的重要依据。老员工在叙述什么,新员工在好奇什么,管理人员在教导什么,外聘人才在埋怨什么,都能从各个角度来帮我们验证企业文化的真确性。

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

企业因为成功而产生的成功要素中,有些是保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因素,有些则带有偶然幸运或者神奇的色彩,有些只能是短期的因素。但无论是如何成功的,企业都会面临一个无法摆脱的问题:如何在外部快速变化和内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维系企业健康持续的生命?这个核心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关注点。哪些要素是必须保持的,哪些是必须摒弃的,哪些是必须提升和补充的。可以说,持续发展是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核,心,企业文化如果过多关注那些产生短期效果的“策划秀”,是根本不可能成为管理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企业拥有持续稳固的忠诚客户资源,拥有协调一致、主动负责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拥有良好的担负企业公民责任的社会形象,也拥有持续鼎力支持的出资者。在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中,使命的定位就是紧紧围绕创造一个和谐的、持续的、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的主题。

企业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的核心主张(关键价值)

围绕企业管理,我们可以展开很多层面,而企业文化正是这些层面中关键价值的集中反映。从管理模块层面上看,战略运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每个模块都有着自己的关键成功要素和要素背后的支撑观念;从管理等级层面上看,则有股东的价值偏好(如冒险还是稳健),企业创始人、企业决策者、企业高层管理者、企业中层管理者、一般员工的关键价值取向等;从业务层面上看,有各个产品(产业)事业部的关键价值取向、各个分支公司(机构)关键价值取向等。这些价值要素,都是形成企业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认识)的基础要素,又是落实和深植企业文化的关键执行要素。

理解关键价值是理解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忽视企业的关键价值而谈企业文化,往往走向海阔天空的纸上兵法。同心动力的每个案例也正是这样先洞悉企业所有的价值要素,然后才对价值要素进行排序和甄选,定位出企业最有价值的要素,再确立企业的文化核心。

同心动力既通过案例实践,有力地支撑了以上的文化认识,同时又使众多案例在这些认识的主导下取得成效。

从项目的运作方式上看,同心动力的案例也有一些共同的步骤:

1、对企业进行全面调研、评估和诊断。

2、形成清晰的、鲜明的、个性的、体系化的、利于执行的文化体系。

3、制定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提升实施规划和具体计划。

4、实现企业文化全面系统的深植。

长期的文化咨询实践告诉我们,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不在于文化是否丰富,也不在于活动是否“有亮点”,而是:

1、文化核心的清晰化

企业文化核心的清晰化定位是项目始终的要点和难点。文化核心必须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思想和主张,它是企业经营管理要素的清晰定位,是文化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施关键点,而不是空泛的口号和创意的“精美文案”。因此,在企业现有的文化表现元素和内容上进行文化实证的科学评估,在评估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优化整合,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最终实现企业文化的清晰化、实用性和适用性,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2、文化管理的系统化

文化管理的系统化是指整个项目从评估到定位、从实施到后期测评、从咨询团队到企业文化管理团队,都在一个文化管理平台上统一运作。它包括前期文化评估和后期测评的量表标准化、访谈结构化和定位一致性,也包含文化深植管理的系统性和流程化,同时还涵盖文化管理者与文化咨询者的认知协同性、专业同步性和工作持续性。一个完整的文化管理体系构建是确保文化管理持续创造价值的重要保障。

企业文化管理的系统性还包括文化与战略、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流程、绩效、财务、营销、品牌等企业所有经营管理体系的全系统协同性。文化管理有自己的通道,同时又必须与企业的所有管理相互支撑、匹配。

一个企业的文化构建与企业发展一样,是不应该有终点的。我们有的客户的文化管理工作,到今天为止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初咨询的广度和深度了;我们的一些新的客户的文化管理工作,由于咨询专业的深化和企业认知的强化,很多也超越了预期的管理成效。这也是同心动力作为专业的企业文化管理咨询机构,不断关注、研究所有新老客户的动因。

证券市场文化重构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不同的企业由于传统和优势不同,担负的社会职能也不同,处于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不同的“人”的组成,不能强求统一。有条件的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快一些,更完善一些,条件差的企业,也不要操之过急,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这样,在全社会范围内,企业文化的总体水平才能逐步提高。只有每一个企业做好工作,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制度;经营战略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我们在治理社会时,首先要依法治国,但是再完善的法律都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社会道德去约束。所以既要以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一样,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范畴,是指人的价值理念,是指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是对企业制度失效的一种补充。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对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制度、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约束企业的运行过程,是在现实中真正起作用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这一点区别于民族的价值理念、社会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的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它不是一种包装性的价值理念,而是要真正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企业是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劳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企业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经营战略的选择,必然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否高效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要求,即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

2.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对人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约束,如企业规章制度;另一种是内在约束,如作为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

3.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的创新,不仅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且还会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例如,海尔之所以能在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上有创新,是因为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因而,海尔案例是以企业文化为题目进入哈佛案例库的。

4.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也就是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会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5.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行为应该规范,即要求员工能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的制度及企业的经营战略,有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这种内在约束就是企业文化。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才能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 略的有效实行。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法

1.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

2.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 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全面提升企业执行力。多年来,我们毫不放松针对职工的责任描述和意识灌输,切合实际开展“什么是责任”大讨论,责任意识深入人心,即,责任不仅仅是企业对个人的要求,更是个人对自身、家庭、社会应尽的义务,促使职工以感恩的心态、只争朝夕、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树立“责任就是用心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做好我自己”的观念。同时狠抓责任落实和执行力建设。抓好制度建设。改革原有用人制度、业绩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中不合理成分,确立清晰、有效的工作标准、程序,分清了职责,克服了推诿扯皮等现象,形成了市场化的执行力机制。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定期督查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及进度,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考核讲评,并按经济责任制和“千分制细则”严格奖罚兑现,保证了各阶段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完成。

4.强化学习,协调推进。建设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重点抓三个环节:首先,从提高职工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强化对“不学无术,无术无岗、学以致用”、“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等理念的渗透,使“我要学习”变成了全体职工的自觉行为。其次,健全学习、教育、培训机制。完善“两极班子学习制度”、“党员和党支部学习制度”及一般职工教育培训制度等,建立“三支队伍”学习培训基地,完善“学习+激励”模式,逐步养成了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第三,创新学习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讲座、读书交流、“导师带徒”、开辟学习专栏以及组织各种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专题授课等形式,调动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素养。办好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实现预定目标靠的是执行,二者相互补充而最终落实在执行力上。

5.尊重民族文化,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应当利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的遗产,注意汲取那些民族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有机地融于一体,融于企业文化之中,将企业成员头脑中的传统民族文化中的有益观念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有机地进行结合,将这种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中体现出来,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建设富于活力与生机的企业文化,形成植根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优秀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我们中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创造了灿烂的良族文化,养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是难得到的精神财富。中国海尔文化正是在中国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海尔文化的价值观强调社会责任感,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强调市场第一、顾客第一、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从而成功的成为了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头羊。在企业文化中汲取本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进行有机的融合。创造一个全新的、跨文化的企业文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才是我们关注企业文化的民族性的最终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对于外来的企业,如何将当地的民族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进行有机的融合,汲取当地的民族文化中的有益的成分,融于企业原有文化之中,在保留自身原有文化的优势精华的同时,建设一种全新的,与当地民族文化环境和谐统一的新企业文化,是对外来企业的一种重大的挑战。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摇篮,企业文化必须适合于本民族的文化氛围,任何先进的管理模式如果不能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就会水土不服,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明玉.企业和谐文化——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5):187.

[责任编辑 刘娇娇]

上一篇:节电技术电力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财务成本核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