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职学校创新德育论文范文

2023-09-29

当前中职学校创新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结合广西物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列实践,从内容、途径、方式等方面探讨在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德育中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完善中职学生德育的内容,加强传统道德经典教育,挖掘民族文化育人功能;内引外联,全方位、多途径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式。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职德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导入策略

当前形势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化力量,提高中职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十分必要。但在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单纯诵读传统文化知识,忽视精神内涵阐释;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材编写还缺乏系统规划;没有在校园内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缺乏对本地区民族文化中德育资源的挖掘。本文结合近年来广西物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系列实践,从内容、途径、方式等方面探讨在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职德育实效的策略。

一、完善中职学生德育的内容,加强传统道德经典教育,挖掘民族文化育人功能

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笔者认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深化民族地区中职德育内容,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加强中华传统道德经典教育。浩瀚如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究其实质,其核心思想就是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修身培养。中职德育应充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根本,从传统道德规范开始,以“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为主要教育内容,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用优秀传统的经典道德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修身立德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仁者爱人”的美好品行,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道德修养,激励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理想信念,形成“以德为先、以文化人”的具有中职特色的道德规范。

(二)精心选择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文化经典。中职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应选择篇幅适中、贴近实际生活,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让中职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道德倡导和文化精华,提高他们基本的人文素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推荐《弟子规》《论语》《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传世经典读物,推荐阅读中国文人志士等人物传记或故事,如屈原、司马迁、苏轼、岳飞等历史人物坚强不屈的人生毅力和意志,培养中职学生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

(三)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的德育资源,突出德育内容的本土化和民族性。我国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许多教人做人、开启心智的思想道德的优秀内容,为当代德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相结合,既能丰富德育內容和形式,又能增强民族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可以把本地民族的一些传统礼仪和习俗教给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对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曲艺、民间故事等进行挖掘,让学生感受本地民族的智慧;教学生学唱民族歌、学跳民族舞,培养民族文化特长,陶冶情操;开展民族知识竞赛,促使学生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加深对民族历史文化、节日习俗的认识;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实践活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总之,德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能够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有利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内引外联,全方位、多途径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中职学校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内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实践。二是外联,“请进来,走出去”,参与社会、企业的实践活动。近年来,广西物资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进校园,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中职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为德育打下牢固基础。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在中职学校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将之融入课程体系中。广西物资学校修订专业教学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开设在第一学期,总计 36 课时。德育组教师根据中职学生特点,自主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和教学课件。以“修身立己,仁爱共济”为核心,以“孝悌”“泛爱”“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主线,重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入则孝”—— 孝亲尊师、修身养性;“出则悌”—— 兄友弟恭、与人为善、关爱他人;“谨”“信”—— 谨言慎行、言行必果;“泛爱众”“亲仁”—— 仁爱和平、知恩报恩;“余力学文”—— 德技兼强、术业专攻、责任担当。改革课程评价标准,注重过程评价和实践评价;创新德育课程教学模式,摒弃过去以说教为主,不注重实践的德育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老师创设情境,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并上讲台分享,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中通过德育故事分享、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品味读诗、新闻热点视频播放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讨论、活动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学期结束,我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课程学习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各方面进步不少,其中受益较大、变化较明显的是:懂得了孝的重要性,知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很多同学和父母关系改善;懂得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对老师、同学更加有礼貌;日常行为规范行为有所改善。学生都希望进一步学习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德育的效能。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广西物资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成果汇报演出;“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创意灯笼,点亮祝福”灯笼制作大赛、“学会生活、煮导生活”中华厨艺大赛等相关活动;以爱国、自强、感恩等为主题的班、团队活动等。成立物校传统文化协会,开展书法、太极、武术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在活动中学生自信得到树立,情操得到陶冶,心田受到滋润,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及民族团结网络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了解广西各民族风俗;开展壮族十八岁成人礼暨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各民族学子通过感受现场壮族特有的成人礼,激发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并通过参加跳竹竿舞、抛绣球、滑板鞋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壮族文化。这项具民族特色的德育活动,是民族地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举措。

(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拓展德育的广度和深度。广西物资学校与广西传统文化道德促进会保持固定的合作关系,多次作为协办单位参加该会举办的各类公益活动。如具有广西壮族特色的“三月三女子成人礼”活动、中国—东盟(南宁)“孔子文化周”系列活动、全球潮商大会的会务工作、“一点公益中国行”走进南宁慈善公益晚会;参加广西仁爱文化中心、广西孝道家园、广西孝行天下文化公司等机构开展的各种公益活动;组织师生去敬老院慰问,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在广西物资学校主办传统文化幸福人生公益讲座,参加者不仅有本校学生还有周边学校学生,企业、社区人员等。通过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走出校门,身体力行,拓宽了德育的广度和深度,在实践中塑造良好的人格修养,在奉献中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式

互联网科技革命,不仅诞生了因特网和手机等快捷通信工具,还出现微信、微博和博客等交流载体,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开放。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研究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有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改进课堂教学手段方法,將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到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中,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时代感。

广西物资学校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各类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新闻图片,班级成立传统文化学习交流群,学校官方网站开辟传统文化专栏,让传统文化传播范围更广,辐射面更大。老师通过 QQ 空间、朋友圈、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推送传统德育故事、哲人哲理,分享师生参加传统文化活动的图片及心得体会等内容,传播正能量;学生也将自己的平时“力行”作业,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发布在 QQ 空间或微信朋友圈上,被转载和点赞的次数作为课程学习平时成绩考核依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借助网络和新媒介,占领中职德育舆论新阵地,将是中职学校德育努力的方向。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作为中职德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探索,不忘初心,一如既往,为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实效,提高中职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黎娜.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实效[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2]婷 婷.民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1(7)

[3]莫雪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广西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1

[4]陈 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学生品德美——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

【基金项目】2016年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立项课题“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研究”(DGW1516AJX025)。

【作者简介】陈 静(1972— ),女,高级讲师,广西物资学校基础教研室副主任,广西二期中职名师培养对象。

(责编 刘 影)

当前中职学校创新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国中职生就业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高质量就业研究可为就业政策制定与实施服务,为就业优先政策落地提供助力。为了解近20年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以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分析研究热点、前沿和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职生就业难问题仍然严峻,当前中职生就业研究在研究力量、研究方向和研究质量方面仍需加强。未来,应整合研究力量,提高研究科学性;转变研究方向,创新研究视角;提高研究质量,扩大研究层次。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信息可视化;研究前沿;研究热点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并要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农村而言,起着普及高等教育、扶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和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对于城市而言,承担着为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培养合格的生源的重要使命。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帮助中职生缓解就业是我国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为缓解决我国中职生就业困境,李克强总理在2019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稳定就业,实施就业优先,多方位稳定和扩大就业”,并提出实施“高职院校扩招100万”政策,做出从限制中职毕业生升学到鼓励中职毕业生升学的重大转变,實质上就是解决更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战略需求问题, 即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1]。为了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高质量的就业研究可以为政府和社会解决当前中职生就业问题,提供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建议,为切实缓解或解决中职生就业困难提供实践证据和科学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来源

为了更全面地把握近20年以来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状况,以中国知网期刊文献作为样本来源。检索的主题为“中职生”并含“就业”或者“中职毕业生就业”,检索时间跨度为1999—2019年,共检索文献709篇,通过人工严格核对和筛查,剔除其中的书评、会议报告、重复文献、机构介绍等非学术研究型文献,最终选择了662篇期刊文献,其中包括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93篇。

(二)研究工具与数据处理

Citespace知识图谱是用于分析文献研究的热点及发展前沿的可视化工具,使用Drexel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V.5.1.R3.SE(64-bit)进行分析[2]。通过绘制作者和机构共现图分析中职生就业研究的主要机构和作者;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热点;通过关键词时序图谱分析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前沿动态。

由于编码程序不同,从中国知网上以RefWorks格式导出数据,通过Citespace进行样本转换后再进行分析,设置时间切片(Slice Length)为5年,并使用MST算法进行可视化图谱绘制。

三、中职生就业研究现状

(一)文献刊载量分析

梳理1999—2019年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的662篇文献的具体年份,分为全部期刊文献和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两个维度,整理得到下图(见图1)

从图1来看,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大致趋正态分布,2001年首次涉及到中职生就业研究,2001-2006年发文量较少,为中职生就业研究的起步阶段。2007-2011年间呈迅速上升趋势,其中2006-2009年增长最为明显,2011年达到发文量顶峰77篇,由此可见这段期间是中职生就业研究成果的高产期。2012年开始研究数量逐渐下降, 2012年与2017年相比总量下降高达40篇,降幅明显,说明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明显降低。核心期刊及CSSCI总量占比较少为93篇,发文量最高的一年为2008年16篇,其次是2010、2013、2014年均为10篇。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国家政策的驱动。1999-2003年我国关于中职生就业研究相当少,总文献量仅12篇。2004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与行业、企业及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基地”,确立中职就业的重要性后,中职生就业研究才逐渐增多。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2009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中等职业院校扩招措施。”因此,对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多少首先是受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驱动。

第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遭受严峻挑战,众多中小型工厂、微型企业面临倒闭、大规模裁员,导致我国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给原本就面临就业困难的中职生带来了沉重打击。因此,这段时期是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高峰期,更多的研究者关注中职生就业问题,为社会和国家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建言献策。

第三,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的需要。2011年以后,我国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并伴随着“一带一路”“创新创业”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而增添许多就业岗位,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形势。且随着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增高,如上海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新生劳动力教育年限必须在15年以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更多对的中职生及家长更愿意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人数减少。在2011年后,研究者们更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发展问题,直接针对中职生就业的研究数量逐年下降。

(二)典型作者及作者机构分析

作者在一个领域的发文量是对该学科研究成果和贡献力度最好的体现,也是识别研究该领域高产作者的最直观途径。通过对发文量>=2篇的作者进行可视化图谱绘制,得到发文作者共现图谱(图2),图中节点大小与发文量成正比。由图可见:陈新、刘家珍、刘夏亮、范源清、赵登绍等学者的发文量较多。其次,从图谱连线可看出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从图2看,作者间合作程度不高,仅有凌云和李亚芹一个合作网络,高产作者与其他作者合作度低。

为了更全面地研究发文作者,对发文量排名前5的作者中心性、作者单位以及区域进行整理得到表1。网络中节点中心性(centrality)是测量节点在图中重要性的指标,与其他节点高度相连的枢纽节点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在社会网络中,一般使用中心性来识别网络中的跨界者,即该领域作者与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3]。从表1可知,高发文量作者的中介中心性均不足0.01,表明作者在中职生就业研究中中介作用均不大,作者间合作度不高。其次,从研究者单位来看,除刘夏亮是《成才与就业》期刊编辑外,其余4位均是中职院校研究者,表明社会对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关注度较低。再次,从区域看,作者单位除赵登绍外,其他均来自北京或东部发达省份,特别是浙江省对中职生就业研究贡献度最大。

对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了解各单位对中职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对发文量>=2篇的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得到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图3)。从图3可知,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广西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等6所院校节点较为突出,对中职生就业研究的贡献较大。其次,从机构之间的连线来看,没有连线,说明中职生就业研究均是独立研究。

从表2可知,发文量前10以上的机构中除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所外,其余均是中等职业学校,说明中职学校是研究中职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机构,而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及其他可以机构在中职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对中职教育的带动性不强。

四、中职生就业研究关键内容分析

(一)中職生就业研究热点

使用Citespace对样本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将时间跨度限定为1999—2019,将时间切片设置为5年一个分区,选取关键词为节点类型,使用最小树杈算法 (MST) 并将阈值设置选择提取前50的关键词用于词频分析。最终得到如图4所示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该图谱共产生节点125个,连线63条。图谱中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圆圈越大,表示研究者们关注的越多。连线则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连线越紧密两者共现的频率越高。

研究热点是某研究领域的一组文章所共同聚焦的话题或主题,研究文献的关键词是对于研究热点的最好体现。为了分析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了排名前20的关键词得到表3,结合图4进一步提炼出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热点领域一:中职学生职业指导问题。从图4和表3可以看出,“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出现的频次较高。就业导向和生涯导向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目标在于促进中职生个性化生涯发展,提升中职生职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首要途径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因此中职院校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加强生涯规划与指导,从而为学生理性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提供帮助。因此,中职生职业指导是中职生就业研究的重点内容。郝天聪、石伟平根据“特质-因素”理论指出“职业院校必须有序开展生涯规划和指导,在既重视生涯导向的同时,强调就业导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无论中职生最后选择哪种职业方向,最终都会“殊途同归”,即更高质量的就业”[4]。

热点领域二: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就业质量包含就业和质量两个方面。就业即个体在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质量则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的要求标准。就业质量即个体通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从事工作并确保生产资料分配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5]。《决定》指出“把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能力、就业率纳入考核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就业质量的标准概念极为丰富,既包含就业率、就业动向、和就业满意程度等综合因素,还包含就业后的发展空间、前景和社会保障程度等。结合图4和表3,就业率、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就业心理、职业素养等关键词均在研究热点前20关键词中出现,也印证了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就业率是评判我国劳动力就业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体现,面对严峻的就业现状,一方面是政府对就业结构的多方调整,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和自身要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通知》指出“转变中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王迎指出“就业能力”是一种能够胜任岗位的基础能力,不仅是获得初次就业岗位的能力,还应该是稳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的能力[6]。随着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和压力,中职生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进而影响正常的求职和就业后工作的稳定。林慧指出“社会进入转型发展时期,创新产业替代传统产业,因此未来中职生毕业后,要想在社会中取胜,除了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竞争心理和较强的竞争能力”[7]。中职生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关注的核心问题,影响到自身的就业和学校的发展问题,是衡量质量就业的指标之一。因此就业质量评价标准是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核心问题。

热点领域三:中职生就业形势问题。通过调查某一研究主题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是每个研究主题研究的传统路径。我国中职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是对口就业少,突出职业的针对性较弱;二是就业起点低,工作环境恶劣;三是就业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就业保障不足。诸多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职生就业形势就业率低、流失率高。邱金国等人提高调查新疆中职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了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使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克服主观方面的消极因素等措施,改善中职生就业现状[8]。宋小红等人指出,我国中职生就业率普遍偏高, 但失业率也在持续上升,主要是由于教学体系落后,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造成的,并提出加大课改力度、加强教育, 明确定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硬实力等对策[9]。

(二)中职生就业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指正涌现的新主题和兴起的理论趋势,代表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10]。通过Citespace软件,时间切片设置为5年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到关键词主题路径图又称关键词时序图谱(timezone)(图5),图中关键词节点是在分析样本数据中首次出现的年份,所以每个时区条块生成的关键词术语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在这个时间段的最新研究动态,有助于分析中职生就业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

1.第一阶段(1999—2004年):中职生就业研究起步阶段。此阶段是中职生就业研究的起步阶段,对于中职生就业的问题涉及不多,因此突出关键词较少,仅有“中职学生”“就业”和“中等职业学校”三个主题词。1999年政府颁布文件鼓励中职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和规模。因此在此阶段中职生就业研究较少,2001年才涉及到1篇相关文章。

2.第二阶段(2005—2009年):中职生就业研究初步发展阶段。此阶段出现的关键词相较于第一阶段较多,具代表性的关键词主要有“就业率”“就业形势”“就业心态”“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企业”等词。这个时期对于中职生就业研究增多且研究方向广泛,但主要是集中在关注中职生就业现状、心理发展、职业指导和企业需求方面。

中职生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可以为中职生就业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引,有助于社会和政府掌握当前阶段中职生就业的状况,从而做出下一步的决策,因此在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就业现状和形势是研究的焦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是改善就业难的重要举措,2008年《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颁布是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端,并将其纳入必修课。职业教育表面上是教育问题,其本质上是经济问题。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企业的真正关注点,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最终归宿,也是为其提供就业岗位的第一主体,就业问题的研究离不开企业。中职院校需要与企业达成合作和双赢,稳定和确保企业的利益和主体权,才能够真正的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力,提高中职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而逐渐缓解中职生就业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再度升级,加重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中职生就业压力和就业心理也是此阶段关注的重点。

3.第三阶段(2010—2014年):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内涵发展阶段。此阶段是中职生就业研究发文量最顶峰时期,因此在此时区出现的关键词最多,且关注的问题更加深入。主要关键词有“就业质量”“职业素养”“创业教育”“就业能力”“就业观念”“问题”“策略”等。

2012年《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指出“要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充分就业”。中职生就业难矛盾之所以突出有客观的社会原因,也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企业对于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帮助中职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工作中。因此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也是中职生就业研究关注的焦点。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 》提出“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因此,此阶段中职生就业研究对创业教育的关注度不断增长。如果缺乏正确的择业观,没有根据自身优势找准合理定位,对就业结果期望过高或错位,会加重我国中职生的就业矛盾。我国中职生就业矛盾突出,准确找出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中职生就业难的具体问题,从而为中职生就业提出解决的实际对策是中职生就业研究的主要任务。崔红红指出“影响中职生就业因素主要是毕业生心理状态、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不足、家庭给中职生就业施加的压力以及社会舆论导向偏差四个方面,并根据四个方面提出提高中职生就业的相应解决措施[11]。”

4.第四阶段(2015—2019年):中职生就业研究的减退阶段。此阶段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文献量在不断减少,时区的关键词也在减少。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我国国家战略发展,此时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多,为中职生带来诸多就业岗位,同时政府大力鼓励高职院校扩招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缓解了中职生就业压力。二是产业的发展。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高,需要更高素养的技工人才,大大压缩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空间。部分发达地区甚至对新生劳动力的教育年限做了明确限定,要求初就业受教育年限在15年以上。三是随着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政府和人民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增高,中职生和家长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意愿较强。此階段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发展问题,关于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文献量在逐年下降。较突出的关键词主要有“校企合作”“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就业软实力”“职业发展能力”等。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长期探讨的话题,此阶段有多部文件提出要加强校企合作,缓解就业矛盾。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招生和培养,构建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产教融合”。个体职业发展中职业道德占有重要席位,2017年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的通知》指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将其贯穿于教育培训全过程”。“职业核心能力”“就业软实力”“职业发展能力”三者均是提高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体现,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在就业中相对其他竞争者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和素质[12],通过分析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就业软实力及职业发展能力提升中职生就业竞争力,从中职生自身转变结合政府的政策战略,内外兼顾改善我国中职生就业严峻的现状。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从研究力量看,中职生就业研究的主力军是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高等院校、社会科研机构参与的人员较少,还未形成科学的研究群体。作者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从作者看,仅有一个合作连线,而机构之间均是单独研究。从研究内容看,存在围绕同一问题重复变换探讨的现象。从研究质量看,关于中职生就业研究总体的数量不少,但高质量的文献量却不多,662篇样本仅有93篇核心期刊,可见关于中职生就业研究的质量不高。为改善我国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现状,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整合研究力量,提高研究科学性

影响中职生就业态势的既有来自宏观的政策制度、中观的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行业需求,也有来自微观的中职生个体等多个方面。从当前对中职生就业研究的作者和机构分析来看,目前进入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中等职业学校占主导,有小部分职业教育研究所成员,而普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及行业企业的人员参与度较低。此外,参与研究人员中相互合作的较少,独立研究者居多,没有形成一个核心的研究群体。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对于领域发展起到了關键性的作用,有了领军人物及团队,研究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否则难以发挥研究合力。首先政府要尽快成立中职生就业的专门研究团队及机构,发挥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各研究机构的参与力度,提高中高职院校、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及其与其他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跨合作意识的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功能,选拔一批重点人才作为引领者。政府要支持和培育中职生就业的核心研究者,建设以中职生就业为基础的职业院校就业处,提高研究者待遇,提高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科学性,促进中职生高质量就业。

(二)转变研究方向,创新研究视角

高职扩招100万计划的实施,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发生了巨大转变。中职院校不再是以就业为导向,而是随着高职扩招转向以为高一级职业院校培养合格新生为导向,因此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方向也应随着中职院校培养重心转变而转变。当前中职生就业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在传统的就业问题研究上,如就业现状、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职业教育要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服务更高质量的就业。因此高职扩招100万不是中职毕业生就业研究的终结,而是传统中职生就业研究转变的开始。方案中提到,中职大力发展的区域主要是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主要面向的教育对象是学困生、贫困生、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或运动员。因此未来中职生就业需在三个方面有所增强,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一是增强特殊中职毕业生就业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赋予了残疾人一技之长,大大拓展了残疾人就业空间,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社会与个人的负担;另一方面从残疾人自身而言,增强残疾人生存能力,提高自身的尊严,增强社会稳定。二是加强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中职生就业研究。习总书记曾说“扶贫要先扶智”,职业教育是精准扶贫的根本途径,因此未来中职生就业研究需要更加关注贫困生的就业路径和就业现状,服务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三是增强对中职生职业培训的研究。当前,我国9亿劳动人口当中有超过1/3的人是初级工以下,这对我国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质量与品牌以及自身就业机会与发展都造成很大影响。

(三)提高研究质量,扩大研究层次

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文献质量总体不高,核心期刊和C刊所占的比例较低,文献的引用率和下载频次低,与我国职业教育战略发展有直接关系。相比较中职生就业研究,我国高职生就业研究的成果更为丰富,研究质量更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重心主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上,对中职的关注度低,故而对中职生就业的关注度不会太高。但是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承担着助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因此,未来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中职生就业的关注,通过政策保障和科研资金鼓励增强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引导中职生就业研究的方向。其次要承担各科研机构之间的搭桥者,引导我国中高职院校、普通院校及企业行业等科研机构相互合作和共享。最后各研究者需要充分吸收国际中职生就业研究的经验,深度挖掘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创新研究视角,从而不断提升中职生就业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度,增强中职生就业研究为社会服务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匡瑛,石伟平.论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意图、内涵实质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5):92-96.

[2] 李杰,陈超美.科学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第二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1.

[3]  陈超美,陈悦.科学发现的结构与时间属性[J].科学与管理,2014,34(03):27-32+81.

[4]  郝天聪,石伟平.就业导向,还是生涯导向?——职业教育发展两难抉择的破解之策[J].教育科学,2017,33(02):59-65.

[5] 吴东霞,郑通祥.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18):68-71.

[6] 胡铁,王迎.农村中职生就业能力调查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9):71-75.

[7]  林慧.论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中的内涵建设——以广东阳江地区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1):16-18.

[8]  邱金国,孙世雄,马述章.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昌吉州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6):83-84.

[9] 宋小红,曹峰.中职生的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18):175-176.

[10] 张金波.近二十年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前沿及热点研究——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49):158-164+170.

[11] 崔红红.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4(03):52-54.

[12] 郑月波.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与提升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107-110.

当前中职学校创新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论文通过思考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在就业教育中的作用,阐述优化德育课程、优化德育课教学内容、德育课教学校本实践和校外实践对中职就业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探索德育课在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课教学 就业教育 有效性

本论文在中职学校相关的就业指导实践的基础上,思考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教学实践。阐述德育课程设置、德育课教学内容、德育课教学校本实践和校外实践对中职学校就业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思考德育课教学对提高中职学生就业能力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優化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就业教育的有效性

1.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书》

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书”时,一定要遵循全体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即每个学生在编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时,从本人的就业意识出发,对适合自己、符合本人的特定发展条件出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在指导全体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个别学生的生涯规划的指导,才能确保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2.优化教材内容,突出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了课本资源,往届生实践案例,来自网络媒体题材,找到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案例,特别是本专业毕业生的实例,再根据课本的内容、要点、观念渗透到案例情节中,制成课件。通过多媒体上好常规课。让学生对就业教育德育课感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3.在德育课教学中开展主题课,提高学生就业素质

在德育课中利用主题课教学对本校学生进行就业情境模拟课和心理课。如在上《我的未来我作主》中,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设计自己末来的工作情境并加以表演展示。期望自己末来的职业是什么,并相互交流。利用主题课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主要是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学生思考在将来就业会遇到哪些挫折?应如何面对?为满足学生在生涯规划学习中的不同需要,对学生个体施予帮助,如澄清问题、培养决策能力、增强适应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自助能力,促进发展。

二、德育课程对学校就业教育校本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效性

1.校本实践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需要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外出实训三年生活的始终。在校内,德育课教学应该争取班主任、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的支持,争取学生管理部门的支持,并通过如下的校本实践,突出德育课的有效性。一年级的新生在入学后先到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参观考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企业、产业、行业的情况,增强就业,创业的意识。

2.配合德育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各类资料展示为基础,如通过校报、校园网、班级墙报、校园海报等展示生涯规划理论,宣传成功人士的生涯发展过程;邀请事业比较成功的毕业生来学校为学生演讲,让学生对就业形成激励动力。配合全校每年开展的“技能竞赛活动周”,以及区的“文明风采”大赛,举行“你心中的工作是什么?”就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就业机会设计比赛,配合就业课程教学开展校园文化和就业教育活动,突出就业教育的有效性。

3.校外活动

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确定就业实践教学校外基地。与学校的就业办紧密配合,针对当前中职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以自愿为原则,由“职业生涯规划”上课老师带队到企业参加寒暑假期的务工实践活动。通过对学生组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去了解企业是什么?为他们今后就业方面找到方向。

对2013级商贸专业、汽车专业、数控专业的三个试验班级学生在校和离校后的表现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调查,在三年的研究期内,通过对学生定期的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对三个实验班学生和非实验班学生的就业质量及能力发展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体现了德育课对学生就业教育的有效性。

4.社区服务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德育课教师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为老人服务,根据他们所学的不同专业,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挖掘多方资源,充分调动家庭、社区等方面的力量,形成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形成学生社区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课在就业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探讨,德育课在中职学校就业教育中显得更加从容和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德育课程设置趋于合理化,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到了方向,为就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指导,对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现实的推动意义。

作者简介:

苏丽(1968-),女,现在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从事德育教学工作,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

当前中职学校创新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作为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必然会迅速走向信息化时代。古有“百行德为先”之说,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是以“德”为首,德育课教师应借助这个有利契机,与时俱进,更新德育教学理念,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信息化 教学手段 中职德育课 教学运用

提起“信息化教学”,教师并不感到陌生,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作为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必然会迅速走向信息化时代。古有“百行德为先”之说,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是以“德”为首,德育课教师应借助这个有利契机,与时俱进,更新德育教学理念,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在信息化教学时代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德育课堂状况。

长期以来,采用“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的“三个一”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十分被动,加之教师缺乏激情,教学内容单调乏味,使德育课堂产生沉闷现象,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厌烦、不重视的心理,认为学与不学无所谓,开卷考试,老师总会给及格,部分学生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说话甚至逃课的现象。信息化教学手段走进德育课教学中,极大改变了这种现象。信息化教学采用图形、动画和音乐之类的媒体使图、文、声并茂,这种教学手段更加形象化地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效果好。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

信息化教学借助网络,具有信息源丰富、知识面广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快速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为引导;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助互动,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信息化教学可以因材施教,使教学个别化;此外,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放开对学生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关键,是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信息化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使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思考、探求,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如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第一单元第一课 “职业”,就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课件中插入社会中知名人物,让学生说出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所从事的称为什么,以此引出职业,再让他们举一些自己知道的职业,并说一说自己父母的职业,以此加深理解。

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在,网络上存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实现网络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强化教学效果。

五、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上。德育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交流。如,讲《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的“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这一内容时,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给同学们展示这样一幅漫画:

让学生观察这幅漫画,讲述图片大意,并说一说漫画说明的问题,总结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只有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外因对事物的变化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有时甚至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至此,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张扬。

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充分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生往往很难突破,不易解决。这时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创境激趣、呈现案例等方法,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共同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运用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前课准备充分的素材,制作課件,化解重难点。

七、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辅助教师制作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课件。

为更好提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体现德育课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特点,借助PowerPoint这个功能强大、简单易用、修改方便的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首先,在透彻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和难点。其次,课件制作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方面。这样做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充分发挥德育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使德育课堂日渐成为紧跟时代、追逐梦想的精神家园,德育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教学效果不断强化,德育课已经越来越成为学生认知社会的重要窗口,规划职业生涯的重要宝典,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证。信息化时代,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只要我们正确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就可以使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焕发出勃勃生机,真正实现德育课的使命,提高德育课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何华.课堂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2]冯开升.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陈锡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探索与思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1(2):79-82.

当前中职学校创新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1 当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现状

1.1 汽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学校学生生源多是中考落选学生, 加之这些学生正处于思想极不稳定的青春期。因此,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常表现有以下几种不正常的心理行为: (1) 厌学。有些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基础差、意志薄弱, 缺乏学习动力和吃苦精神, 中考的失败更让他们的厌学心理加重, 进而发展到放弃学习。 (2) 自卑。不少中职学校学生对未来缺乏信心和勇气, 自身感觉前途渺茫, 常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自卑心理。 (3) 逆反。—些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自由散漫, 严重的逆反心理致使其在升入中职学校后也对学校的严格管理视而不见, 反其道而行之。 (4) 中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领悟能力差。中职学生基础差, 对新知识的理解领悟能力也较低, 特别是汽车专业教学的机械制图这门课, 大多数学生没有学过立体几何, 立体感培养不到位, 因此在学习时, 对教材上相关机械制图根本看不懂, 更别说理解和运用, 教师即使用挂图、投影仪和幻灯片等现代教学手段也无济于事, 更别说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 这就给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提出了比其他专业教学更高的要求。

1.2 汽车专业教师教学现状

迄今为止, 传统的课堂教学仍是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形式, 而汽车专业教学仅有课堂教学, 根本不可能完成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的全部任务。此外, 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落后, 不能适应上述中职学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传统的“黑板+图片”课堂教学模式, 不但抽象, 枯燥乏味, 而且难理解, 学生根本不能被吸引其中, 课堂教学达不到教学目的。

2 改革当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现状的策略

2.1 改革汽车专业学生现状的策略

(1) 采取“温情+严格”教学, 奠定汽车专业学生正确的学习心理。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厌学和自卑心理, 中职教师要加以正视, 有效疏通和引导。在教学实践中, 具体可以采取“温情”教学, 强调中职学校学生教学严肃性的同时, 更加关注其内心的思想情感, 用温情和爱去感化他们僵硬的心理, 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和自卑心理, 让其明白老师是爱他们的, 学校是重视他们的。此外, 尽管中职学校学生逆反心理强, 但在实施温情教育同时, 也一定要将严格的教学管理落实到位, 严肃下用温情, 温情下保严肃, 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当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有效学习。

(2) 多方收集图片和资料,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现有中文教材多为二维剖面图, 对于初学汽车构造的中职学生而言相当难, 加之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差。因此, 教师要注意搜集多种教学资料, 尽量从各种原版资料中获取立体图或三维爆炸图等图片, 便于学生理解。

此外, 要充分利用国外的汽车知识网站, 收集大量的三维动画和最新汽车结构发展方面的资料, 这样不但可以变抽象为形象, 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既可以弥补现有教材内容的滞后, 又可以紧扣汽车专业发展脉搏。

2.2 改革汽车专业教师现状的策略

(1) 更新课堂教学手段。

采用如多媒体、模块式、一体化现场教学等先进课堂教学手段, 以直观、动感、清楚地展示汽车各零部件的结构原理及内部运动关系,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汽车构造课部分教学, 在用英语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 可借助挂图、模型和实物等教具, 采用幻灯、投影、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把各种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 相信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 实施校企课堂零距离对接战略。

本文所述校企课堂零距离对接指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中职学校要在汽车教学课堂、汽车实践实训室和企业实习场所三地实施课堂零距离对接, 具体操作上, 可通过以下几点加以实现:

(1) 采用“按需灵活”教学方式。

淡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界限, 淡化校园教学和企业教学界限, 淡化学生和学徒工界限。不要一个模式走到底, 要注重汽车技能掌握的循序渐进, 打破只有最后一个学期才进入企业进行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特点、理论知识技能特点和难易程度选择最合适的学习时间和场所, 建立汽车专业教学校企合作小组, 根据需要随时安排和接收学生对其实施教学, 争取使中职学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达到最佳效果。

(2) 采取“集中分散”教学模式。

集中指按照教学计划统一学习过程, 分散指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程度及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开展学习。采取“集中分散”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可实施开放实训室制度, 让学生由一名教师指导或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到汽车实训室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创新。例如, 浙江大昌汽车股份公司给当地一合作的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所有学生都发放了通行证, 学生不但可随时到现场观察真实的汽车拆装、检测和维修过程, 而且可在现场师傅或校企实习组成员指导下, 亲自参与汽车操作。

(3) 建立“学校专职教师+企业选聘教师”的汽车专业教学队伍。

实施校企课堂零距离对接战略的校企教学科研组应由学院专职教师和企业选聘的既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 又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具体分工上, 学院专职教师承担汽车专业公共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教学;企业选聘教师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并使两者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4) 采用校企人员共同编写的汽车专业教材。

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统编的中职汽车教材部分内容很多不能与时俱进。因此, 在采用上述措施同时, 要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 以实际岗位所需技能和知识为标准, 由校企人员共同参与编写适用汽车专业教学的校本教材。经校企人员共同探讨, 把企业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及时编入汽车专业校本教材, 并且每年要以补充讲义的形式及时补充新内容。这样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汽车专业教材可为中职学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首先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的现状, 其次针对上述学生和教师现状, 分别给出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刘合群, 梁泽洪.百分百中职教育新理念[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 陈卫增.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优势办出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4) :86~87.

当前中职学校创新德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当前,受网络快速发展、信息交互迅速的影响,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职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挑战。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德育现状分析,希望探索一条适合学生实际的德育管理新途径,进而为职校德育教学工作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出路。

关键词: 自媒体环境 职校德育 模式创新

自媒体的发展构建了一个新的体验空间,拓展了人们真实的生活空间。自媒体网络的出现迎合了学生的需求,一直广受欢迎。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必须先人一步,在充分分析当前德育环境的基础上,优化德育发展环境,对未来德育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使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充分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自媒体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现状探究

自媒体环境下,职业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德育环境、内容都发生较大变化。

(一)自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现状。

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多元价值观往往被忽视,使现有德育理念受到影响。学校现有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新形势,对学生的约束效果甚微。很多学校教育者认为自媒体是“灾难”,试图阻止学生接触。但一味阻止反而使学生产生某些逆反心态,从而影响师生关系良性发展。实际上,自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它给德育带来的严峻挑战,又要看到它给德育工作提供的机遇。

(二)自媒体环境下职业学校学生品德素养现状。

1.自媒体环境下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现状

第一,学生道德观念淡薄。社会进步的同时,高科技犯罪导致的犯罪率不断上升,而自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它的负面作用。作为职业学校学生,他们法律意识淡薄,常常浏览不健康信息,发布不健康的言论,一定程度表明职校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认识模糊,需要我们对他们加强法制建设和德育教育。

第二,学生缺失道德责任感。自媒体具有平等开放和自由发挥的优势,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活跃,渴望与成年人平等交流,希望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过多的意愿导致他们道德责任感缺失。

第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易于使用且难以控制,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自制力弱的学生而言,网络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对自媒体的不当使用引发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三)自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些职业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对道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导致一些学校重视教学研究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德育内容过于陈旧

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道德行为规范变为行为准则,学校道德教育要将抽象的道德变得具有实用性,便于操作和执行。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德育内容缺乏可操作性,道德教育与学生人生发展状态处于分离状态。

3.德育方法过于简单

(1)传统德育方法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教师的道德教育方法仍然是以灌输为主,是一种忽视教育主题的教育模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现状,学生不遵守道德规范不是出于自身道德践行的需要,而是由于外部压力。

(2)单一的德育路径

德育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除了每周五在学校接受正面教育外,双休日回到家庭后,还会受到社会影响,如果学生回到社会受到消极的、负面的影响,那么他们接受的教学效果便抵消为零。揭示了当前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方面要求学校不断拓展德育途径,提高德育效率。

4.德育质量需要改善

自媒体平台作为一种新教育媒体,它的建设已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手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构建一支教育工作强、网络技术熟练、网络文化透悉的教师队伍,对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

二、自媒体视域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策略探析

(一)改革德育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体系。

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工作体系,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应该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把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有机结合,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提升。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作用,将德育全面渗透到每一部分,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通过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素养。

2.老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模范老师的典型形象,以典型调动广大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垂范作用。

(二)改革传统的德育内容,更新德育理念。

网络的开放特点,使好奇心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弱的学生无法抵抗诱惑。此外,职业学校的学生认知水平、是非辨别力相对较低,对事物发展的看法不成熟,面对多元价值观念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传统德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但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们要更尊重学生,同时为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形成正确的道德辨析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日常工作中,学校应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对学生道德素养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三)改革德育方法,提升德育效率。

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依靠正确的道德教育方法。面对媒体文化的创新、开放、交互性,传统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德育教育发展形势,必要的改善成为必须。实际教育发展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不断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德育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德育的现代化,需要学校充分利用自媒体技术,实现学校内部和外部教育资源整合。教师可以利用自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增强德育的效果。学生可以使用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素养,主动学习,提高自身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质量。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学校的“藩篱”不可能阻止媒介的渗透。在这个网络化的社会里,学校应积极迎接挑战,更新德育观念,加快自媒体道德教育,调整德育内容,进一步优化德育环境,创新德育模式,构建德育新框架。只有学校德育符合学生实际,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收到理想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23.

[3]潘惠德.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1(2).

[4]卢跃青.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本文为江苏开放大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自媒体网络视域的职校学生行为失范研究”(立项编号:14SEW-C-06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变电所变压器经济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物理学史物理实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