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大国关系之我见范文

2023-09-16

论当今大国关系之我见范文第1篇

医患关系是随着医疗服务而诞生的,是一个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群体同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之间的互相交往的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患双方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目前社会经济和思想意识为背景而形成的一种反映现代经济、文化、道德、伦理、法律等内容的社会关系。本文就现今医患关系的形式、原因以及处理办法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和谐 尊重

沟通

信任 医患医患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十分突出。据报道,患方向医务人员施暴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另据报道,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71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表明:近3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其中致伤、致残90人。此类事件如此之多,表明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更是值得探索和研究。 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紧张、矛盾突出,其成因很复杂,其实医患双方都有问题,同时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从医务人员方面看:

1、医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具有特殊性、科学性强、风险高的特点,自身的责任大、压力大,然而收入相对低,导致心理失衡。

2、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态度差,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患方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

3、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重仪器检查、治疗等客观操作,很少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无意中把患者“物化”。 患方因素:

1、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大部分患者认为既然花了钱,就要达到期望的目的。有不少患者认为,到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医院有义务、更应该有能力治好自己的疾病。究其根本原因是患方对医疗行业、对医学科学的认知不够,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现代医学水平现在达不到,将来很长的时期内也达不到治愈任何疾病的程度。

2、患者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也有患方在诊疗过程中采取先入为主,稍有不妥即持怀疑或对立的态度。患方中不少患者对医方存有戒备心理,出现了对医方与其谈话和诊疗措施进行录音或记录的怪现象。 社会因素:

1、过去城镇职工是公费医疗,现在因医疗体制改革,患者自身需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尤其是重病、慢性病个人付费更多,心中有怨气,医务人员可能就成了“出气筒”。

2、社会舆论对医院的片面指责,媒体的爆炒和不正确的引导,导致患方对医方的不满和不信任。另一方面,“病人就是上帝”这种说法的误导,将患者和医务人员没有摆在平等的位置上。 医患之间的关系,只是当前医疗大环境中的一个方面,但对于医生、病人、社会等方方面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很多医院已经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试图探索解决方案来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矛盾。其实,说来说去,医患关系始终是人与人的关系,要重拾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任和微笑,我们就必须从“人”出发,挖掘彼此之间的感情,寻找心灵的互通,医生和病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是追求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之所在。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一项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离不开医患关系的和谐;而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所有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就我而言对提高改善医患关系有如下几点建议: 对于矛盾主体之一的医生应做到

1、 医护人员应把救死扶伤作为天职。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论是希波克拉底传统,还是我国医学传统,都把医生的义务作为绝对要求提出。医护人员的工作对象就是病人,病人最大的期望就是医生能为他们能除病痛,健康得以恢复。所以说救死扶伤是天职,是每个医生不可推卸的职责,“医以天下生民为已任”。所有医务人员只有明白了所肩负的责任重大,尊重和珍惜生命存在的意义,才能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

2、要有学识渊博、技能上精益求精的远大志向,才能用精湛的技术去实现我们的理想。纵观古今,一个卓有成就的医生,不仅医技精湛,而且精通各种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在和病人进行交流时,很容易说服病人,被病人所接受,往往让人感到医道高明和医德高尚,并且受到人们尊敬,正如古人所说:“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不精则杀人”。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科学越来越发达,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病人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每一位学医之人,应有精湛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只有博学众长,孜孜以求,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为人们解除病痛,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作贡献。

3、高尚的医德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医德的好坏,与医生的职业爱好、理想、情操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反映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

4、医务人员形体语言是医德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体现医患互尊的重要方面。

5、医生在接诊时应主动患者和患者交流,询问病情。但是现在的医生怎么做的呢?患者来了连一句“你好,请坐”也没有,开口就问“怎么了”,患者问多了还嫌烦“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等,这是长期以来“只见病不见人”的现象,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马库尔等在调查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问候虽然只是双方接触中非常简朴的环节,但却会对两者关系产生持久影响。”因此,在患者进入诊室开始,礼貌的问候一声,患者就会感到温暖和亲切,当患者感到温暖的同时,你同样受到患者的尊重了。

6、医生应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时常自省自悟。医生在为病人诊查的时候,必须从容镇定,不急不缓,临床上许多差错事故的发生,十有八九是因为工作马虎所致。差错事故没了,纠纷也就没有了,医患关系当然就和谐了。从医之人,在诊疗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一个人犯点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毫无悔悟。闻过则改,善于总结,吸取教训,就可成为更高明的医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理瀹骈文》中要求的那样:为人正直,有德性气节,不可放荡;心宽厚,不可刻薄,处处以情理相体,胸中清静,慈祥;要用功,博观经史,明理应事,若终日闲散,不学无术,精神难振,要积善,毋为损德之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技艺日精、德望日高,成为被同事推崇,受患者爱戴的好医生。

而矛盾的另一方患者应做到:

1、相信科学、尊重知识与医生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医患关系在当前显得十分紧张。其实,医生和病人是一对孪生兄弟,是相互依存的,是共同抗御病魔的战友,而不是“敌人”。现在除了医疗体制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对医生的期望太高了,尤其在一些生死的大事上,其实医生也无能为力,毕竟医生不是救世主,所以,病人及其家属也应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医生,理解医生的难处和苦衷,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人们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患者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常常疏忽大意,有点小毛病的时候不去治疗,拖到自己实在受不了了才去医院,这样不仅要浪费很多的医疗费用,而且治疗效果有时也很不理想,病人及其家属往往迁怒于医生,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等不良后果。《医学心悟》中说“病家误,早失计,初时抱恙不介意,人日虚分病日增,纵有良工也费气。”

3、既然选择了,就充分相信自己的医生。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是关系到自身安危的大事,患者在选择好医生后,就应该信任医生的治疗。现在很多时候,一个检验结果或一个手术建议,患者要到多家医院重复检查,待得到相同的医嘱后,才能决定是否按医嘱吃药或手术。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等治疗效果的要求也极高,希望100%的完美,一旦达不到要求,先是纠缠,然后就是官司。所以,病人对于医生是否信任,对疾病的治疗影响极大。

当然,由于人们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治疗效果不好,其原因还有:讳疾忌医、病不择医,缺乏警惕性而上当受骗,久病而自持有理的现象,就不一一赘述,这都是影响诊断和治疗的弊端,也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应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也越来越高,医疗水平、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在一般诊疗中的医学技术问题已经不成问题。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素,就应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多起来。其实,在疾病面前,生命因不可预测而变得脆弱,因此,我们每个医护人员都要学会沟通,要主动沟通,要善于沟通,一句简单温暖的问候语,一个亲切的微笑,都可以完成一个感情的传递和交流,让病人增强对你的信任和信赖感。

参考文献:

【1 】王建琴,王启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相关因素浅析.现代医学杂志,2006,2 【2 】黄裕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

【3】谭宗梅,刘国秋等.社会角色理论视野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和分析.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5)

【4】张京航,王晓燕.医患关系现状的医方因素及对策研究[J].医院院长论坛,2009,3(2)

【5】傅忠宇,徐青龙.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思考[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年6月15日

【6】吕志远.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及成因解析[J].经济师,2009(5)

论当今大国关系之我见范文第2篇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

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形势下关注“三农”,反哺农业,关心农民的惠民政策。解决农民看病难、就医难问题,这项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避免农民家庭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我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了巨大成效,大多数的农民都能正确认识新农合政策,享受到国家实施这项惠民政策的带好的诸多益处,新农合政策已深入人心。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探索并着力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不能盲目追求指标,发生强迫命令、违背农民意愿的事情。要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简便有效、农民认可的筹资办法,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为了切实将这项工作抓好抓落实,确保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健康发展,形成良好运作机制,真正让农民长期得到实惠,笔者认为,试点过程中就关注以下问题: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目前在新农合政策宣传方面还存在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内容不全,宣传效果不佳,政策解释不到位等问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重点对国家推行新农合试点的目的意义,基本政策如报销范围、比例、程序及参合资金的来源用途等进行广泛宣传,突出宣传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提高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的认识

2、完善参合基金筹资渠道。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一个稳妥的筹资机制。通过行政命令由基层干部逐年上门收缴资金,可能在基层出现梗阻现象,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失去生命力。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目标,一些地方对部分筹资困难户往往采取先垫资后筹资的办法,许多村组干部对此苦不堪言,他们表示,如果再没有妥善的筹资方法,又必须去完成相应的指标,他们也会由抵触到反对,使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无法开展。应相对降低农民筹资标准,增加省、市政府的补助标准,才有利于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3、推行科学合理的农民参合补偿机制。合作医疗基金的支付,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如果补偿比例过低,基金沉淀较多,则农民受益太小,影响参合群众的积极性;如果补偿比例过高,补偿面过大,很容易出现“漏底”,导致试点失败。建议将基金分为门诊补助基金、住院补助基金、大病二次补助基金、风险基金四个部分。制定了补大又补小、稳妥又积极的“个人家庭门诊账户 大病统筹 二次补偿”运行模式。即将农民缴纳的“小钱”建立家庭账户,用于门诊费用报销,增加参合农民受益机会,扩大受益面;将各级财政补助的“大钱”列入大病统筹基金,用于报销参合农民的住院费用,年终根据基金结余情况,在留足风险金和健康体检金的前提下,对花费医药费超过一定数额的重大疾病患者,再给予一次补偿。这样,既能让更多的参合农民受益,提高参合积极性,又能确保基金不出缺口,更能体现“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性质。

同时要考虑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和受益面。进一步提高补偿比例,进一步降低住院补助起付线,提高住院补助封顶线。同时,将慢性病纳入统筹报销范围,并增加慢性病门诊补助的病种。修订《药品目录》,调整新农合用药种类,增加可报销诊疗项目范围,满足参合农民的基本用药和诊疗需求。

4、建立健全参合基金管理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农民的“救命钱”,且数额巨大,一旦出现问题,不仅砸了合作医疗的牌子,更会伤了群众感情,毁了政府形象。为此,要建立合作医疗基金收、管、存分离和封闭运行的管理体制,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真正实现了“收钱的不管钱,管钱的不摸钱,付钱的不管账”,保证了合作医疗基金安全运行。

5、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医药市场整顿力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切实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是农村群众的迫切要求,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现实。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6、改善农村卫生基础条件。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卫生设施设备建设,强化村级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促进了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建设组织实施;另一方面要建立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和建设一支与农村卫生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切实落实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加强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全面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7、逐步完善农村其他配

套补偿机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群体间收入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仅靠目前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同一保障标准难以满足整体需求。同时,单纯的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在贫富群众间也有失健康公平性,农村贫困居民难以享受到高额医药费用的补偿,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

解决农村五保户和特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患大病重病以后的再救助问题。

上一篇:集中教育整顿整改措施范文下一篇:领导干部精神状态浅析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