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范文

2024-02-20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范文第1篇

1整体化教学设计最关键的是什么?(单选1分)得分/总分

   

A. 系统化的设计

B. 其设计应包含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 1.00 /1.00 C.以教为中心

D. 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以课程内容为基础

2设计让学生获得新知的学习活动可以用以下哪些形式 ? (多选1分)得分/总分

   

A.去网上查找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资料 0.25 /1.00

B.通过微博、人人等社交媒体从同学那里获取信息 0.25 /1.00 C.找到5个人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辩论 0.25 /1.00 D. 观看一个学科专家的讲座视频 0.25 /1.00 3下列哪些是翻转课堂的益处? (多选1分)得分/总分

   

0.33 /1.00

A.缺勤或生病的学生有资料可学 0.33 /1.00 B.在课堂纪律管理上花时更少 0.33 /1.00 C.教师不需要再在课堂上讲授,从繁重的任务中解放

D.在群体学习中也能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

4翻转课堂比起传统课堂,能够提升学习绩效的依据是? (多选1分)得分/总分

  

A.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安排学习 0.25 /1.00 B.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从同伴那里获取资源 0.25 /1.00 C.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及时反馈 0.25 /1.00  D.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个性化辅导 0.25 /1.00 5下面哪些课堂活动的设计符合翻转课堂的理念? (多选1分)得分/总分

 A.

 B.

 C.

 D.

6翻转课堂通过哪些方式使得掌握学习理论得以实现? (多选1分)得分/总分

/1.00

A.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首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测试,了解学生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的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0.33  

B.测试和评价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评定学生达到的等级,为学生分等。 C.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地学习,教师将讲授录成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快进或反复观看。 0.33 /1.00  D.教学中的形成性测试,是为了是教师及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做及时的反馈和矫正。 0.33 /1.00 7翻转课堂一定要用在课前看教学视频。 (判断1分)得分/总分

 

A.× 1.00 /1.00 B.√

8翻转课程在课前学新知识,包括对新知识的简单运用;课堂细化吸收,布置的任务要比课前更难一些,更综合一些。基本上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达到教学目的。(判断1分)得分/总分

A.×

B.√ 1.00 /1.00 9翻转课堂是在课前只了解新知识,课上做些练习,课后做更难更综合的作业。 (判断1分) 得分/总分

 

A.× 1.00 /1.00 B.√

10布置给学生的课前学习任务只能是一些概念理解、记忆的内容,在课前还不能布置应用层次的任务(比如让学生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判断1分)得分/总分

 

A.× 1.00 /1.00 B.√

单元一测试

本次得分为:8.75/10.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为:2014-07-02,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也可以去测验作业讨论区分享你的测试成绩和想法。

1整体化教学设计最关键的是什么?(单选1分)得分/总分

   

A. 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以课程内容为基础 B. 系统化的设计

C. 其设计应包含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 1.00 /1.00 D.以教为中心

2关于本杰明·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多选1分) 得分/总分

0.5. /1.00

A. 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学习速度的竞争上

 

B.学生学习能力呈正态分布

C. 绝大多数差生是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未达到教学目标的日积月累)以及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

0.5 /1.00  D.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完全学会所教的东西

3设计让学生获得新知的学习活动可以用以下哪些形式 ? (多选1分)得分/总分

   

A.去网上查找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资料 0.25 /1.00

B.通过微博、人人等社交媒体从同学那里获取信息 0.25 /1.00 C.找到5个人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辩论 0.25 /1.00 D. 观看一个学科专家的讲座视频 0.25 /1.00

4下列哪些是翻转课堂的益处? (多选1分)得分/总分

   

A.在课堂纪律管理上花时更少 0.33 /1.00 B.更多的与同伴协作 0.33 /1.00

C.缺勤或生病的学生有资料可学 0.33 /1.00

D.教师不需要再在课堂上讲授,从繁重的任务中解放

5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影响学业成绩变量包括以下哪些? (多选1分)得分/总分

   

A.教学质量

0.25 /1.00 B.学习动机 0.25 /1.00 C.学习态度 0.25 /1.00 D.前期知识准备 0.25 /1.00

6翻转课堂通过哪些方式使得掌握学习理论得以实现? (多选1分)得分/总分

 A.教学中的形成性测试,是为了是教师及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做及时的反馈和矫正。 0.33 /1.00

 B.测试和评价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评定学生达到的等级,为学生分等。 

/1.00

C.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首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测试,了解学生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的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0.33  D.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地学习,教师将讲授录成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快进或反复观看。 0.33 /1.00

7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中,学习程度=所用时间/所需时间。 (判断1分)得分/总分

 

A.√ 1.00 /1.00 B.×

8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学校做作业。 (判断1分)得分/总分

 

A.√

B.× 1.00 /1.00

9翻转课堂一定要用在课前看教学视频。 (判断1分)得分/总分

 

A.× 1.00 /1.00 B.√

10翻转课程在课前学新知识,包括对新知识的简单运用;课堂细化吸收,布置的任务要比课前更难一些,更综合一些。基本上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达到教学目的。(判断1分)得分/总分

 

A.×

B.√ 1.00 /1.00

单元一测试返回测试与作业列表 本次得分为:7.75/10.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为:2014-07-02,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也可以去测验作业讨论区分享你的测试成绩和想法。

1整体化教学设计最关键的是什么?(单选1分)得分/总分 A.其设计应包含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 1.00 /1.00 B.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以课程内容为基础 C.系统化的设计 D.以教为中心

2关于本杰明·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多选1分)得分/总分

A.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学习速度的竞争上0.50 /1.00 B.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完全学会所教的东西

C.绝大多数差生是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未达到教学目标的日积月累)以及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0.50 /1.00 D.学生学习能力呈正态分布

3设计让学生获得新知的学习活动可以用以下哪些形式?(多选1分)得分/总分 A.找到5个人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辩论0.25 /1.00 B.通过微博、人人等社交媒体从同学那里获取信息0.25 /1.00 C.观看一个学科专家的讲座视频0.25 /1.00 D.去网上查找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资料0.25 /1.00 4下列哪些是翻转课堂的益处?(多选1分)得分/总分 A.缺勤或生病的学生有资料可学0.25 /1.00 B.在群体学习中也能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 0.25 /1.00 C.更多的与同伴协作0.25 /1.00 D.在课堂纪律管理上花时更少0.25 /1.00 5下面哪些课堂活动的设计符合翻转课堂的理念? (多选1分)得分/总分

A. 

B.

C.

D.

6翻转课堂通过哪些方式使得掌握学习理论得以实现? (多选1分)得分/总分 A.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地学习,教师将讲授录成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快进或反复观看。0.33 /1.00 B.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首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测试,了解学生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的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0.33 /1.00 C.教学中的形成性测试,是为了是教师及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做及时的反馈和矫正。0.33 /1.00 D.测试和评价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评定学生达到的等级,为学生分等。 7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中,学习程度=所用时间/所需时间。(判断1分)得分/总分

A.√1.00 /1.00 B.×

8翻转课堂一定要用在课前看教学视频。 (判断1分)得分/总分 A.√

B.×1.00 /1.00 9 翻转课程在课前学新知识,包括对新知识的简单运用;课堂细化吸收,布置的任务要比课前更难一些,更综合一些。基本上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达到教学目的。(判断1分)得分/总分 A.×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范文第2篇

1.理解和掌握物体跟外界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中W、Q、ΔU的物理意义。 2.会确定的W、Q、ΔU正负号。 3.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 4.会用ΔU =W+Q分析和计算问题。

5.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实例; 6.理解“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内容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强调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定律。学会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2.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三、教学方法:教师讲解,课件演示,指导学生看书

四、教

具:计算机、大屏幕、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以前我们还学习过电能、化学能等各种形式的能,它们在转化过程中遵守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第六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二)进行新课

【板书】

一、做功W、热传递Q、内能变化ΔU的物理意义

1.做功: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变化,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向另一种形式的能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内能由一个物体传递给给另一个物体,传递的能量用Q表示。

3.内能的改变: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发生了变化,宏观表现在温度和体积上的变化。

【板书】

二、W、Q、ΔU正负号的确定

1.W,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 2.Q,物体吸热,Q取正值;物体放热,Q取负值。

3,ΔU,物体内能增加,ΔU取正值;物体减少,ΔU取负值。 【板书】

三、W、Q、ΔU之间的关系

一个物体,如果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量,那么,外界对它做多少功,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一个物体,如果它既没有对外做功,也没有其他物体对它做功,那么,它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如果外界既向物体传热又对物体做功,那么物体内能的增加量就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物体做的功之和.用ΔU表示物体内能的增加量,用Q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用W表示外界对物体做的功,那么ΔU=Q+W

这个式子所表示的,内能的变化量跟功、热量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例题】 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6×105J的热量,内能增加了4.2×105J.外界对气体做了多少功?

解: 由(1)式得 W=ΔU-Q =4.2×105J-2.6×105J =1.6×105J 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是1.6×105J. 思考与讨论

上题中,如果气体吸收的热量仍为2.6×105J,但是内能只增加了1.6×105J,计算结果W将为负值.怎样解释这个结果?一般地讲,ΔU、Q、W的正值和负值各代表什么物理意义?

【板书】

四、能量守恒定律

【课件演示】让学生先看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增强感性认识) 1.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1)运动的汽车紧急刹车,汽车最终停下来。这过程中汽车的动能(机械能)转化为轮胎和路面的内能(假定这过程没有与周围物体有热交换,既不散热也不吸热)。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内能就增加多少。公式W=ΔE表示了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这公式也反映出做功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数量恰好等于物体内能增加的数量。 (2)把一铁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水,直至水沸腾。在这一过程中,铁块从周围水中吸收了热量使它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过程中水的一部分内能通过热量传递使铁块内能增加。铁块吸收多少热量,它内能就增加多少。公式Q=ΔE表示吸收的热量与内能变化量的关系,也反映出铁块增加的内能数量与水转移给铁块的内能数量相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ΔE,即

W+Q=ΔE 上式所表示的是功、热量和内能之间变化的定量关系,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量等于物体的机械能减少量和另外物体内能减少量(内能转移量)之和。进而说明,内能和机械能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2.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

(1)介绍其他形式能:我们学习过机械运动有机械能,热运动有内能,实际上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运动,每种运动都有一种对应的能量,如电能、磁能、光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2)不仅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其他形式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同时放映幻灯片)

① 电炉取暖:电能→内能 ② 煤燃烧:化学能→内能 ③ 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

(3)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画出图表让学生回答分析:

3.能量守恒定律

大量事实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有条件限制的定律,而且实际现象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能量守恒定律是存在于普遍自然现象中的自然规律。这规律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如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都有指导意义。它也对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有指导作用。

4.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历史上不少人希望设计一种机器,这种机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虽然很多人,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各种努力,但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设计者完全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任何机器运行时其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果它对外做功必然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就无法对外做功,因而永动机是永远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5.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进行物理计算

例题:用铁锤打击铁钉,设打击时有80%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的50%用来使铁钉的温度升高。问打击20次后,铁钉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已知铁锤的质量为1.2kg,铁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是10m/s,铁钉质量是40g,铁的比热是5.0×102J/(kg·℃)。

首先让学生分析铁锤打击铁钉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归纳学生回答结果,指出铁锤打击铁钉时,铁锤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而且内能中的一半被铁钉吸收,使它的温度升高。如果用ΔE表示铁钉的内能增加量,铁锤和铁钉的质量分别用M和m表示,铁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用v表示。依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

20×12Mv×80%×=ΔE 2铁钉的内能增加量不能直接计算铁钉的温度,我们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数量等效为以热传递方式完成的,因此等效为计算打击过程中铁钉吸收多少热量,这热量就是铁钉的内能增加量。因此有:

Q=cmΔt

上式中c为铁钉的比热,Δt表示铁钉的温度升高量。将上面两个公式联立,得出:t20Mv2cm280%50%24℃

经计算得出铁钉温度升高24℃。在这个物理计算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如何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这一基本原理。 应该注意,有的同学把上述题目中铁锤打击铁钉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说成“铁锤做功转化为热量”是不正确的。只能说做功与热传递在使物体内能改变上是等效的。

(三)课堂小结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示的是功、热量和内能之间变化的定量关系;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存在着相互转化过程,转化过程中总量是守恒的。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同学们要会分析一些自然现象中能是怎样转化的。

应该知道,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通过课上的例题计算,学会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四)说明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学生进入高中物理阶段后,第一次完整、细致地学习。此定律对今后学习物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理论铺垫。教学上要重视,课堂上讲解要细致和透彻。

(五)布置作业:1.将练习五(P83)(1)、(2)、(3)、(4)做在作业本上。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范文第3篇

广州商学院2014年成为广东省第一所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普通应用型本科, 于2010年设立德语专业, 规模从2011年招收第一批学生, 共两个班60余人, 发展到现在在校学生约300余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德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德语本科人才, 在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我院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

二、基础德语课程概况

基础德语作为德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课, 是一门综合能力训练课。根据德语专业的课程大纲, 学生学习的知识目标是系统地掌握德语的语言、词汇、语法等基础语法知识, 了解德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国情知识, 掌握有关自身、家庭、及身边熟悉的事物或主题的词汇及通用表达法, 如自我介绍、家庭情况、食宿情况、学校生活、购物、环保、城乡生活等;能力目标是能在规定情景中根据交际目的就某一主题完成各项语言交际任务;会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资源搜索资料, 并能根据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就某一主题有条理地表达自身观点, 陈述利弊;能提取文章关键词, 并根据关键词总结或复述文章;能在团队协作中积极与人交流, 有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广州商学院作为二本C类招生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 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一本、二本公办院校相比, 招收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 学生在入学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2) 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积极性不高。

(3) 自我约束能力弱, 自制力不足。

(4) 合作意识不强, 与人交流的意愿较低, 沟通协调能力不足。

(5)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自信心不足, 遇到困难容易自我放弃。

而与英语专业相比, 德语专业的学生都是从零开始学习, 两年时间内要求学完所有德语的基本语法, 并能通过德语专业四级考试, 这对学生的要求和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以往教师更重视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 而学生由于个人能力的缺乏, 在学习过程当中不能及时跟上教师的要求, 屡屡受挫, 这使得学生往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习热情下降, 学习效果不佳。基于我校德语专业学习者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适应不了课程发展的需要, 为了达到本课程的知识及能力培养目标, 有必要进行课堂改革。

四、行动导向教学

德国的行动导向 (Handlungsorientierung) 概念最初源于十八世纪德国改革教育学派的学习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德语职业教育界以加强学生实践性职业能力为目标, 大力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使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界的主导教学理念。

2001年, 由欧洲委员会制订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 (A Comme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ges:Le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正式公布, 作为体现了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及学习新理念的对于语言学习、教学及评估的整体指导方针与行动纲领, 在其中的第二章便着重提出“行动导向” (action-oriented Approch) 的外语教学新理念, 可见欧洲国家对行动导向教学的重视。

行动导向教学是用“完整的行动模式”来代替按照外部规定完成给定任务的“部分行动”模式进行学习。即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制订工作和学习计划、实施计划并进行评价的方式进行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促进学习者职业行动能力的发展, 核心是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是一种整体化的、主动的学习方式。行动导向教学不是指任何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而是一种教学设计的理念, 在这种理念中,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行动中不再处于主导地位, 其角色转变为了学习过程的发起者与学习任务情境的设计者, 学生处于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学习行动是学习者自行控制的, 由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行动导向教育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设计导向的学习环境, 学生通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与自我学习的主动性, 建构自己的经验性知识并发展综合职业能力。

为了实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典型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表演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工具或手段有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张贴板等。

五、基于行为导向的基础德语课堂的教学设计

以《当代大学德语1》第一单元第一课为例, 教学的对象为德语专业大一新生, 此时的学习者刚结束语音阶段的学习, 已经掌握语音的发音规则及自我介绍等基本句型, 已经学习了关于校园及班级情况的词汇。教学内容是关于介绍大学校园及班级情况的两段对话。

教学目标与要求可分为三个方面: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与行动目标。认知目标为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介绍校园情况的词汇及相关句型, 情感目标为要求学生感受自身所在校园的美丽及自己班老师与同学的友善, 行动目标为要求学生向自己的高中同学介绍自己的大学及自己班级的情况。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在于认知目标与行动目标的实现。教学时间为四个课时, 使用的教学媒体包括多媒体, 教材, 字典, 白板, 卡片等。教学方法为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与角色扮演法。教学步骤分为准备阶段、制订计划阶段、实施阶段、评估及反思阶段四大步骤。

准备阶段的授课时间为一个课时, 分为设置角色扮演的情境与准备情境中需要的语言手段两部分。在设计情境时, 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在此阶段可使用启发式教学法与讨论法, 提问如下:高中在哪上学?最要好的同学是谁?有没有邀请以前的同学到本校来参观?如果要表演带领以前的高中同学参观本校的情境需要哪些角色?以问题引入情境, 引导学生组成团队进行自由讨论, 让学生理解情境, 讨论角色的设置及分配,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语言手段方面, 当学生出现语言表述方面的困难时, 教师为学生及时提供可能会用到的词汇及常用句型。

制订计划阶段授课时间为一个课时, 采用张贴板教学法。张贴板 (Pinnwand) 是一种可用特制大头针, 随意钉住写有文字的卡片或图表的硬泡沫塑料或软木板。由于条件不允许, 用白板和磁铁代替了硬泡沫塑料和大头针。此阶段, 学生依然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参与的角色之间对话发展的可能性:比如约在哪里见面?见面后如何打招呼?如何介绍校园?如何介绍自己的班级?最后由学生将讨论结果以关键词的方式写在卡片上, 贴在白板上展示, 师生共评, 选出大家认为设计比较合理的对话, 并帮助每个小组形成对话图稿。

实施阶段的授课时间为一个课时, 每组学生借助学校网页上的虚拟校园页面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对话。在学生用德语扮演角色的过程中, 教师应避免打断表演过程以保证角色扮演活动的流畅性。

评估及反思阶段的授课时间为一个课时, 此阶段由三个部分组成:自评、他评及师评。即先由表演的学生自己评价, 再由他人评价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优点及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法, 最后由教师来进行总结性评价。

六、教学设计反思

在课后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更喜欢这样的授课方法, 觉得这样能更容易理解教学的内容。上课时课堂气氛很活跃, 学生经常讨论地热火朝天, 师生互动次数明显增加, 而学生在自评及他评中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令人惊讶。由于整个学习过程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也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时更能体验他人的角色情感与行动方式, 加强了社会能力, 角色扮演活动的成功也提升了学生的满足感与自信心, 提高了学生的内在动机, 活动之后的评价与反馈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来增强自己的反思能力, 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当然行动导向教学也有局限之处, 比如教学时间的增加使得无法保证每一堂课都有时间做这样的教学设计, 而被固定住的课室桌椅也不利于学生的团队合作等等。

想要更好地贯彻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需要学校提供更开放的教学空间, 鼓励教师的创新, 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 做出更详细更合理的教学设计, 也需要学生的配合。

摘要: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的新时代, 国家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职业能力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作为民办高校开设的德语专业, 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 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因此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以《当代大学德语1》第一单元第一课为例, 详细分析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角色扮演法的实施过程, 并对教师在课堂中所需要做出的改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础德语,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德]海尔伯德·罗什.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2] 欧洲理事会.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刘骏, 傅荣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范文第4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在实践过程中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谈一下对当前农村数学课堂看法和对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不足之处欢迎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首先分析一下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1) 有的教师不能改变观念,坚持“新教材,老教法”,课堂上“涛声依旧”,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练习的机会,严格遵循教学任务。还有的教师虽然改变了观念,但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课堂热闹,但课后学生一无所获,高效变“搞笑”。

(2)有的家长超“钱”意识强,好多家长在外长年打工,根本不监管孩子,从不主动与学校联系,关心学生的学习,有的学困生家长根本不配合,认为学生送进学校,就送进保险箱。

(3)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及时复习,对作业应付马虎,再加之各类考评均以成绩为主,学生的作业的量在增大,而质却在下降,抄袭现象数见不鲜。

老师与学生的不和谐,家长的不重视,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改变家长的思想,所以只有从老师与学生这里出发,改变课堂教学

1 模式,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精心“预设”,是造就高效课堂的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坚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认真的思考: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活动怎样进行?该提出哪些问题?面对所提问题,学生会有哪些可能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应该怎样评判?对意想不到的情景,应怎样处理?„„只有在备课中注重了这些细节的思考,在课堂上,面对真实的学生的时候,才能用真切的行动在每天的课堂里创造亮点。

(二)精心编制导学案,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使学生在需求中“生成”,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导学案是路线图、导航仪。形象的说就像是小孩的学步车。你从三个字上来审视导学案,导学案重在“导”即 指导、引导,从济南到青岛怎么走,我不知道,你给我一张地图,我就知道该如何走。地图就是导学案,高科技的导航仪。其次,导学案的核心是“学”即 学生、学习、学力,是便于学生自学的习题。“案”即方案、设计。所以三个字不可替代。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课堂达标测评是让老师心中有数,是要解决学生什么不知道,什么知道,还需要了解什么。

1.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的大致时间安排 (1)导学案课前发放下去 (2)课堂讨论时间约10分钟

2 (3)课堂展示时间约为25分钟 (4)课堂达标检测时间为8分钟 (5)课堂小结时间为2分钟

当然时间的安排也可根据不同的课型适当调整。

2.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 (2)探究性

3.关于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1)一课一案

(2)编写坚持 “低起点、小台阶” 。 (3)防止“问答化”“习题化”

一问一答很容易有问答化,问题要有拓展性,要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在里面。问题层次化,有的题目不是全部要做的,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层次性,题目与题目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性,要能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导学案不是习题集,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更大的收益,避免大量的习题带来许多重复性的劳动,真正地解放学生,做到高效。

4.关于导学案编写主要环节 (1)学习目标 (2)学习重难点 (3)知识链接 (4)学法指导

3 (5)问题逻辑学习过程 (6)学习反思 (7)达标检测 (8)归纳小结

(9)课后拓展

5.课堂上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落实到位。

(1)预习: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80%的学生掌握8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2)展示:“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的策略,从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

(3)反馈:检测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反馈即是当堂达标,既是学生的需要,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造就高效课堂的力量源泉。

4 “亲其师,信其道”, 融洽的师生情感,有助于学生对老师所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量事实表明,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老师。任课老师的为人处事、人格魅力、教学方法、敬业精神、师生关系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我们数学老师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改进教法,勇为楷模。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民主平等地交流,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激励,催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除了选择恰当的教法外,还注重考虑怎样激励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的作法是:多鼓励,少批评。经常用“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我希望你„„”、“经过„„,你一定会„„”等激励性语言,以及名言警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等来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优生,侧重鼓励其大胆探索。对学困生,及时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在此基础上指出其缺点和努力方向,这样,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催化学习动机。使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范文第5篇

——探究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刘丽娟

师:《梁思成的故事》主要是通过两件事来表现梁思成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一是险攀应县木塔;二是保护日本奈良古城。我们首先来看“险攀应县木塔”一事,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热爱,对建筑文化的痴迷的?

生:“想象着梁思成如何打着电筒爬行在灰尘掩埋的柱梁之间;想象着他们为发现一个千年古塔、为他们的古代建筑研究获得一个珍贵例证而如何的惊奇和兴奋。”古塔已非常破旧,被灰尘掩埋,然而梁思成却为此惊奇和兴奋,因为他清楚古塔的价值。这是梁思成求真、务实、敬业精神的体现,更反映了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热爱之情。

生:“梁思成第一个地往刹尖攀援。”“他顾不上九百多年历史的古塔木板已经枯朽,也未想铁索是否锈蚀或断裂。” “古塔木板已经枯朽”,“铁索是否锈蚀或断裂”说明千年古塔经过风霜的洗礼、岁月的变迁,已经非常危险,但梁思成不顾个人生死安危,“第一个抓住铁索,两腿悬空”,这写出了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痴迷,他把古建筑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坚毅、执着、无畏的建筑学家的人格魅力。

生:作者认为梁思成冒着生命危险攀爬古塔,不是为了探险,不是为了猎奇,而是源于一种来自生命的热爱,是为了传承历史,宣扬文化。古建筑是他灵魂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若是古塔有知,必把梁思成视为知己了。

师:岁月的烟尘终究掩盖不住文化的光芒,应县木塔现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对痴迷古建筑、把古建筑视为灵魂的梁思成来说,一定会看作是历史给予他的最高荣誉了。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抗日战争期间,梁思成保护仇敌日本城市奈良的“惊人之举”了,同学们能就此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生:因为梁思成“想得更远、更深”,因为“他知道,地球上所有文化遗产,都属于全人类。”所以,在民族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行为的战争年代,梁思成凭着他对古建筑的执着和痴迷,对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毅然为保护古城奈良奔走呼告。

生:梁思成不仅是中国人,而且是一位建筑学家,出于对建筑的热爱,出于对人类文化的历史和职业的责任感,梁思成才冷静下来,理智下来,做出了让美国军官困惑不解的“惊人之举”。

生:梁思成保护仇敌的古城,并不是不爱国,并不是不仇恨日本侵略者,而是“理性战胜了仇恨”,文化超载了战争的结果。“保护日本奈良古城”这件事既可看做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热爱与痴迷,但更多体现的却是梁思成浓厚的历史责任感,这是梁思成人格魅力的

1 最光彩之处。

师:正是出于对古建筑文化发自生命的热爱,才使梁思成做出了平常人想不到,也做不出的“惊人之举”!梁思成是一位前无古人的真正的建筑学家!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不正像梁思成的文化精神的历史丰碑吗?!

作者:刘丽娟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范文第6篇

未来的课堂的建筑材料可都是高科技产物,它的特点是一轻二薄三坚固。课堂门口有一个微型按钮,能随着班级人数的变化自动改变课堂内的座位排列。

课堂的门可不一般了,需要提前录入本班学生的面部识别信息,只有通过面部扫描验证通过才能打开,如果你不是本班的学生,嘿嘿,对不起,你是无法进入该教室的。更神奇的是,如果你迟到了,门上显示屏就会提示“今天你迟到了,不次请注意哦”。

未来的课堂,大家都不用再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课了,科学家们发明了一款机器人,只要我们输入到达地点和速度的数据,它就能帮忙我们把书包按时送达目的地,这也算是给我们彻底“减负”了。

未来的课堂,上午上课的时间是8点钟,一共有4节课,每节课35分钟,课间休息15分钟。对了,下午全是复习时间,同学们可以在教室里自主的复习功课和写作业,另外,老师只要按动讲台上的神秘按钮,每个座位都会变成一个个单独的空间。这样,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写完作业后,都可以自主的选择如何安排剩下的自由时间,在各自的“小天地里”无忧无虑的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未来的课堂,墙壁是可以变换颜色的。上课的时间,老师就把墙壁的颜色变成了蓝色,使我们就像在蓝色的海洋里一样获取知识。下课了,老师就把墙壁的颜色变成了绿色,可以使我们就像置身在大自然里一样,放松一下疲惫的大脑。

未来的课堂,课桌可以随着我们的身高自动升降,最奇特的就是座椅了,如果我们坐姿不规则,椅子就会微微的晃动,直到我们纠正到正确的坐姿为止。老师给我们上课用的.都是高科技产品和超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每个场景都使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我们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了,同学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强了。

另外,老师有一个超级“遥控器”,如果我们表现好的话,老师就按动超级“遥控器”,我们教室的场景就会根据老师设定的数据发生变幻,比如变幻成游戏室、活动室、阅览室等等,让“神兽”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未来的课堂,超爽的“环境”,学生们徜洋在知识的海洋里一定会很幸福、很开心、很快乐的。

上一篇:单元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下一篇:党员开展民主评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