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论文范文

2023-03-02

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西方国家非常重视课堂管理,因而课堂教学非常高效。基本一代一路的文化交流背景,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展开高职院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研究,具有实际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而引导教学往有益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

随着“一帶一路”精神的贯彻,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各大高校相继开设来华留学生汉语课程。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7 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为20多人,其中留学生分别来自中,南亚。2018年春季新招留学生20多人,2018年秋季新招留学生40多人,分别来自东,中,南亚。

1.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问题行为解释为课堂中的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 in classroom),指的是妨碍课堂教学一一学习过程的行为。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开展。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其研究思路和成果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课堂管理的研究,例如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方法、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改善途径、课堂环境的布置等等、问题的研究,都借鉴了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丰富并完善了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从而使课堂管理研究更加具有时代发展的意义。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及对外汉语学科发展的影响,针对对外汉语课堂管理进行专题研究起步较晚,到了本世纪初才开始相应的论文研究。因此,关于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参考文献并不很多,近十年来,此类文献才逐渐多了起来。2000年之后,更多学者关注到课堂管理对教学效果的重大影响,逐渐将课堂管理作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如2002年刘家访的《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此外,夏明菊的《也谈菲律宾华校华语课堂的有效管理》(2005)、吕志红《美国中小学课堂管理研究》(2006)、西里《泰国初中汉语课堂管理研究》(2012)和高明明《澳大利亚中学汉语课堂管理研究》(2013)几篇文章中,作者都是以一个城市的几所学校为典型例,主要列举了海外中小学课堂管理案例,对海外当地中小学汉语课堂管理问题进行了剖析。

2.研究问题

本课题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课堂管理、问题行为的著作、期刊以及学位论文,并仔细研读,整理出其研究成果和发展脉络,作为研究我院目前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问题包括:(1)使用问卷,调查留学生汉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行为;(2)使用文献,研究课堂问题行为成因;(3)使用文献,研究课堂管理策略。结合教师干预行为,注意原则和主客体因素,其次是在内容上注意学生行为,心理,管理的同时考虑到态度、方法等因素根据原因对应解决问题,强化激励体制。

3.研究意义

实际上,老师们应该注意,对外汉语课堂与传统的中国课堂有很大的不同。对外国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是课堂管理的一部分,首先需要了解影响因素是什么,然后再来进行课堂管理。而且课堂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它能促进和完善教学环节。课堂管理包括对课堂人际关系、课堂纪律管理和课堂环境管理等方面。课堂人际关系的管理指: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管理。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促进同伴间友好相处等。课堂纪律管理指:规整课堂行为、制定与实施课堂准则、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等活动。课堂环境管理指:对课堂中教学环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环境和也理环境。在教育实践中,课堂管理是教师非常关心且头疼的问题。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能够发现,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基础条件不相上下时,发展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在解释这种情况时,人们常常将问题归为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却忽略了由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拙劣而对学生聪明才智的扼杀。一些课堂管理行为拙劣的教师,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反而使他们遭受打击、体验失败,甚至导致学生理想的幻灭。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课堂管理方式和策略,是影响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课堂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

4.结语

课题针对留学生问题课堂行为,以学生-教师-课堂元素出发,推广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完善留学生课堂管理方法,从而促进有效课堂推进。本课题在高职院校范围内具有问题普遍针对性,因而具有普遍推广性,且为高职院推进留学生专业继续学习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在充实的观察材料基础上,教师针对留学生汉语课堂中问题行为的成因以及教师对问题行为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学生问题行为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提出课堂管理的具体策略,归纳总结适用于不同类型问题的有效管理方法,为汉语教师完善课堂管理提供方法借鉴,同时也为汉语教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指出方向。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高职院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和对策研究”。(2018C16)

参考文献

[1]刘家访.课堂管理中纪律的问题与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2]刘玲.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的归因及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1

[3]徐彩华、程伟民.对外汉语教师自我教学效能感研究初探[J].汉语学习,2007.2

[4]黄晓颖.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组织管理艺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4

作者简介:吴聪(1983-),女,四川广元,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学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校学生的课堂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大学生课堂表现多样,频率增多,严重影响大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自身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就高校学生课堂的不良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并浅谈课堂管理有效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高校学生 课堂管理 不良表现 有效机制

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陆续扩大招生,使更多的学子实现了他们的大学梦。

课堂教学本来就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组成成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人才的形成靠知识,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然而近年来,在大学生课堂上却出现了很多的不良表现,且频率逐渐增多,甚至逃课等现象也屡见不鲜。是什么让这些历经千辛万苦走过独木桥的大学生们,突然对这绚烂多彩的知识世界失去了兴趣呢?

本文主要对高校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表现进行调查,分析课堂上不良表现形成的原因,并就制止课堂不良表现的发生,从而形成高效课堂的有效管理机制。

一、高校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表现

为研究高校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表现,近日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以A市某一综合大学为主,同时也调查了本市其他几所大学。调查的方式为:问卷 调查、电话询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接受调查人数为150人,其中问卷调查130人,电话询查20人。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教师。

1.问卷调查的内容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1)上课时,除了认真听讲你经常还会有哪些行为?

A.上课睡觉 B.看与本节课无关的书籍

C.思想开小差 D.玩手机 E.没有不良行为(可以多选)。

(2)你是否有逃课行为?(只回答“有”或“没有” ),

(3)在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2.调查的结果是:A.睡觉占76%,B. 看与本节课无关的专业书籍占21%,C.思想开小差占9%,D.玩手机占89%,E.没有不良行为占18%,有逃课行为的占56%。

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在课堂上都存在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的存在,往小了说,学生自己浪费时光,浪费金钱,最终一无所获;往大里说,国家浪费资源,培养出来的人胸无点墨,身无点技,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将要成为一句空话。

二、产生课堂上的不良现象的原因

根据调查分析,产生高校课堂不良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胸无大志,60分万岁——学习目的不明确

在调查中有的同学说:“我们平常上课都是不听课的,考试之前抓紧背一背老师划过的范围就可以了。”“我本来也不喜欢这个课,可是不上课,老师会点名的,就硬着头皮去咯。”还有的学生说:“能得毕业证就行呗,100分和60分有啥区别”。由此可见,他学习的主动性都是很薄弱的。十年寒窗苦读,进入了大学的殿堂,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加上目标的暂时性缺失出现了“目标间歇期”。[1]然而学习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学习态度不应该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只有为了理想而学,你的学习才会有意义,才会有不竭的动力。

2.教法陈旧,师生对立——师生关系不和谐

他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课堂的教学方法上: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了解新鲜事物的平台,教师的行为影响着课堂的质量。学者杜萍曾经说过: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案和设计教学进程等方面直接影响着课堂学生的行为。[1]一个有趣的开始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轻松的将学生的思路引入课堂。教师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只有把学生组织好,课堂才能正常的进行下去。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照读课本,把书上的死板的知识点强赛进学生的脑袋里面,毫无趣味,不能不是导致课堂上的不良现象的媒介。

(2)在教师的行为上:

Good和Phrophy认为:要维持良好的课堂教育秩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应该被学生所喜爱[1]。比如教师应该具备善良、乐观、真诚、活泼等情绪特征,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某些教师对学生的冷漠,不屑,甚至对差生的挖苦,使学生对他的课堂会失去自信,是课堂上的不良现象的一个原因;其次教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自信、冷静。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同等对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

3.不能自制,不敌诱惑——高科技带来的干扰

当今社会,手机成为了“第五媒体”,手机的便携性和隐蔽性大大的方便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我们了解了新鲜的事物,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他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手机凭借着新鲜性、娱乐性、刺激性和功能越来越丰富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会在上课的时候忍不住拿出手機玩游戏、上网聊天、浏览网页,并且乐此不疲。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的利用手机网络,在老师提出的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顺手拿出手机,用搜出来的答案应付老师的检查,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学习分析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形成,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惰性[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学生沉迷于网络那个虚拟的环境,有的学生还选择在上课的时间逃课去上网,不但浪费时间,荒废了学业,而且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大多会表现出脾气暴躁,精神散漫,萎靡不振。这将会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极大地影响[4]。

4.用非所学,有业难就——就业困难带来的负面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陈跟在调查中得出结论: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课堂的影响日益严重,且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增高呈上升的趋势。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各类媒介大量的涌入校园,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影响不只是学生在课堂的行为,更多的是影响着学生们对课堂的态度。同时,学生们也看到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没工作,就业所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学的专业,所有这些,都直接干扰着学生们的正常学习生活。

三、杜绝课堂上的不良现象出现的设想

1.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机

良好的教学和恰当的课程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并不能保证学生就会好好的学习,学生可能会因为溜号或者不够努力学不到好多的东西,所以,在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对于当代的大学生的需求结构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求知的需求,自尊自立的需求,成就的需求。

(1)求知的需求:在当今社会,在一个班级里面,所有的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可说是难得一见。想达到这一境界,为了能使学生愿意跟着教师一起学,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是学生能有求知的需求,爱上学习。

(2)自尊自立的需求: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机,自尊,自立,自强则是我们成功的座右铭。

(3)成就的需求:人的成功是后天来源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教师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从而获得成就。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和谐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学生的思路轻松地引入课堂;创设情境,将课本上的知识生动的表现出来,使课堂有趣味,吸引学生。细化上课的流程,把每节课是时间安排的充分合理;亲切待人,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以教师的人格和情感的力量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喜欢他的学科,增强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主动和他们去交流,多用时间去倾听,改变以往的授课形式。

3.作为教师应注意

(1)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应该学会以高科技为载体,组织媒体信息,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将课堂内容生动的展现出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由此,在方便教师与学生沟通、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更能拥有牢固的记忆力,从而提高了教与学得有效性。

(2)开掘课程资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启发有效思维,突破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并能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是学生发散思维,掌握问题发展的规律,尝试着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是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尝试新型教学方式的同时参与其中,使授之以“渔”的目的可以得到实现,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地设置活动情境,通过指导自学、独立练习、协作学习、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使课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达到学生随时随地均可学习的目的。

4.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我的学习我做主的思想

现在国家给了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和环境,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去完善自我,改变自我,发挥出自我的潜能,自发的去学习,使自我的价值得到实现,在学习中敢于提问,敢于创新,敢于表现,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2)学会合作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这句歌词告诉我们,单枪匹马,难以招架,只有齐心协力,才会众志成城!

(3)敢于展示、暴露问题

课堂的精髓就在于展示,如今,在大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更加倾向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就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也是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更是实现自我表现的重要途径。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会暴露出对知识点的错误理解点,并且解决问题,查缺补漏,提高自我。真正地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

5.摆正位置,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扮演者最重要角色的就是师生关系,冰心曾经说过:“我觉得师和生应当时互相尊重相爱的朋友。[1]”所以,教师应该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学会倾听,用自然的教育态度和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感染和鼓舞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使课堂更加生动。

(2)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

在校园生活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其他任何外界因素对其自身发展更具有影响力。在学习中要敢于承担,勇于分享,有些优等生会不喜欢将自己的优秀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其他的同学,这是不对的,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被动的学习,学生的记忆力是5%,阅读是10%,试听是20%,演讲是30%,参与讨论研究是50%,参与实践是75%,而教授他人得记忆力则是95%。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你选择帮助他人的同时,你一定会收获到更多!

6.认真执行课堂管理制度,加强纪律约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课堂纪律、必要的规章制度是杜绝课堂出现不良现象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毛泽东曾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知识把他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认真落实执行已有的制度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有了制度,就应该去执行。

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课堂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学生管理是给他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正常运行的基础。所以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课堂管理,对于培养高品质、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辰,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调查研究[C]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赖晓军 田新立 大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评价研究[A]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17):262-263

[3]胡丽莎 大学生课堂手机行为调查研究[C]江苏师范大学 2013

[4]张旭 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A]苏州大学 2014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

[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

[作者简介] 吕晶(199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大学生课堂管理

通讯作者:蔡珍珍 Email:744291@qq.com 电话:0452—2663169 邮编:161006

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基于中小学体育课堂管理具有活跃性、多点分散性、新奇多动性等特点,提出体育课堂管理在社会生态视域背景下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社会生态学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体育课堂管理的社会生态模型。研究发现,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枯燥,违纪现象频发,因此要从微系统做实践导引,中系统做统筹把控,外层做基础保障,宏系统做最后互动支持,从多层面实现课堂管理秩序的有效进行,实现制约因素可以妥善得到解决,为上好一堂好课奠基。

关键词:社会生态;体育课堂管理;制约因素;解决途径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的任务主要有四项:一是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二是教育与培养;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是学术。其实体育课堂管理是实现教育和培养的前提,这也是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如今中小学生所谓的“小大人”,思想行为已经不能和上几代人相提并论了,出现了思想偏成熟、个性强、善于创新、思维活跃、眼界宽广、行为多动,相伴而来的也有家庭溺爱、脆弱、情绪波动大等特点,是叛逆阶段常有的优缺点。如何在体育课堂把控和引导中小学生管理和约束自己,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上好一堂体育课考验着每一位体育老师。而如果把体育课堂放到一个生态系统里,则对如何引申和促进课堂有效进行,保证课堂管理的有序性、规范性问题的解决将会发现很多启示性的发现。

这个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既然是生态系统,那就是所谓的生态链,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杜威(J.Dewey)指出:“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体育课堂是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如何梳理生态系统的生态链和实现体育课堂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本研究的重点。有研究说明,在体育运动促进和运动与人格关系的研究领域,兼顾个体微观层面和环境宏观层面影响因素,并强调不同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社会生态学模型,被认为具有更好的解释效力[3]。可见,体育与人格研究领域对不同因素研究的交互作用,也间接说明体育课堂管理是否存在交互关联的生态系统。因此,本研究从“管理”这一层面,在社会生态模型理论进行探究,寻找制约当前体育课堂管理的因素和实现途径,进而为上好一节体育课提供理论指导。

1.定义界定

1.1社会生态模型

生态模型源于生态学的理念。这一词汇出自生物学。U.Bronfenbrenner对传统发展心理学进行批判,从生物生态角度来看待人类的发展,在真实情境中研宄儿童的不同行为变化情况,发表《人类发展的生态学》,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并把环境因素按其与个体行为的密切程度分成层层相扣的不同等级。生态系统模型发展比较成熟的有锻炼生态模型,主要将系统分为微系统维度、中系统维度、外系统维度、宏系统维度等四个系统,着重生物、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对个体、家庭、社区等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1.2体育课堂管理

体育课堂是任何有组织、有计划在一定场地进行的体育运动,其主体有学生、教师。课堂管理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对学生的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2.新时代中小学生特点

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思想、视野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变化较大,代代鸿沟也比较明显,灵活性强,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思维活跃,相对喜欢表达和推销自己。同时,研究及实际观察发现,新时期的青少年具有思维独立、思想可塑、个性强、叛逆多动、活跃性强的特点[5]。

3.社会生态模型的认识

社会生态系统是将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环境内部的诸多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制约。微系统包括与个体直接接触的因素,中间系统包括多个微系统之间的关系,外层系统包括与个体不直接接触但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宏系统包括大范围的文化、政策环境等。这些系统对个体及周边环境进行分层分析,寻找可制约因素及共生发展带来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就以中小学体育课堂管理为例,导入社会生态模型的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制约体育课堂管理的因素,进而构建保障体育课堂管理的社会生态模型,探究解决体育课堂管理的途径,为上好一堂好的体育课奠定基础。

3.1体育课堂管理的微系统分析

体育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平台,是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学校校长和决策层的重视程度是体育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其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后续工作的展开。体育老师及教练,是学生体育知识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法策略和德育渗透能力是学生获得丰富的体育知识的重要保障。体育委员的领导力和同学的榜样鼓励作用是学生获得良好体育知识的重要外在作用。

3.2体育课堂管理的中间系统分析

在重视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当下,体育教师或者教练的执教风格对学生课堂的把控力度和威慑力在课堂管理中起主导作用。班级的学风建设对课堂管理起导向作用。良好的班风建设有利于课堂的把控,以学生管理学生,是课堂管理的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学生个人或几人产生矛盾分歧,或者自律意识比较差时,集体的力量会引导并督促学生化干戈为玉帛,有效杜绝课堂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体育教学也离不开与其他学科、学校相关部门、学生家长的相互联系与配合。这些环节构成了体育教学管理的中间系统。

3.3体育课堂管理的外层系统分析

体育课堂管理外层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层面为体育教师、教练提供的能充分调动育人工作的动机、教学育人过程中的制度保障环境。

教学动机是激发体育教师、教練教学以积极热情的心态进行教学的动力源泉。在学校提供的教育动机下,具有自我决定意识的教师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教学实践工作中去。育人能力是教师、教练践行校园体育育人的加速器。从教师的角度看,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优秀的实操能力,还要具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培养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德”能力。

图一   体育课堂管理制约因素的社会生态模型

3.4体育课堂管理的宏系统分析

毫无疑问,社会以及国家对于体育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因素构成了体育课堂管理的宏观系统。

首先,体育与智育教育同样有重要意义,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就目前来看,普遍现象是重智育而轻体育,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点今后应当改进。其次,与学生家庭方面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外部条件,是良好的体育教学的重要外部支撑。进行哪些项目的体育教学要设计合理,也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再者,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校园其他部门、学科的配合支持。目前经常有体育教学处于边缘化的现象,受其他课程挤压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多级联动成为开展体育教学的应有之意。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生态理论和社会生态模型,有效地、系统地分析了体育课堂管理中的制约因素,从微系统做实践导引,中系统做统筹把控,外层做基础保障,宏系统做最后互动支持,从多层面实现课堂管理秩序的有效进行,构建了体育课堂管理制约因素的社会生态模型(如图一)。

4.当前体育课堂管理的制约因素

4.1学生对长期参与体育运动的活动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及家长长期重视文化课成绩,而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则比较漠视。甚至认为学生将精力、时间用在体育上是一种“浪费”。“成绩至上”的理念影响深远,为了在一分之差,千军万马的竞争环境下尽量取得更好的成绩,家长甚至学校都认为学生教育应该“考什么,练什么”。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优越的环境下造成学生不愿意参加有强度的体育锻炼。加之,网络游戏等娱乐方式的发展,学生更多的希望将时间应用在这些活动上。对于需要流汗的体育课更是敬而远之。

4.2教师教学方法枯燥,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教师教学方法的枯燥乏味也是影响体育教学的一个方面。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的方式特点决定的。首先,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流程设计上较为陈旧,沿袭老一套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点。学生自然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其次,不乏有些老师教学态度需要端正。很多体育老师“看孩子式”教学,课堂开始安排孩子做一些机械性的运动一直到拖到下课,一堂课程就算结束,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学生上体育课处于无序和自由发挥的状态,另一方面,这种情况又会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

5.当前体育课堂管理的实现路径

5.1调整教学计划,多级联动助管理

关于体育课堂的管理,最重要的是抓住体育课堂管理的制约因素,从根本上抓住问题,循序渐进,促进良好的班风建设。其次,教师的教学计划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班级风格,制定教学内容,学会备学生,从教学趣味性、探索性等方面为重点,利用其它学科老师、班主任、领导重视度等方面实现多级联动,为共同把控学生贡献力量。

5.2改進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中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对评价鼓励具有很大的穿透力。教师要不断反思自我教学,针对不同班风改进教学方法,课前明确维持纪律的课堂要求,建立恰当的课堂常规,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对学生身心成长进行多鼓励和奖励,引导学生合理认识自己的闪光点。特别是行动或者眼神的警告,给学生自我认识和改进的机会。

6.结语

从长远看,体育课堂管理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这对中小学知识学习、心智培养和学风建设有基础奠基作用。因此,在社会生态视域下,从微系统做实践导引,中系统做统筹把控,外层做基础保障,宏系统做最后互动支持,从多层面实现课堂管理秩序的有效进行,实现制约因素可以妥善得到解决,为上好一堂好课奠基。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9-150.

[2]张敏. 生态文明视域下学校体育课程对昆明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代俊,陈瀚,李菁,等.社会生态学理论视域下影响青少年运动健康行为的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3):35-41.

[4]Bronfenbrenne U.The ecology of human behavior[Z].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5]王永兴.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方式[J].教育研究,2010,20-21.

[6] 李旭龙,沙洪成,陈洪鑫.社会生态学视域下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制约因素及实现路径[J/OL].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01):1-6[2019-02-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081.G.20190119.1912.004.html.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广东   佛山  528299)

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不论是对于学校教育还是对于教师教学来说,课堂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学者对此都做了肯定的阐述。莫雷认为,教师课堂管理的水平会对实际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课堂管理失败,教学一定不会成功。Larrivee也提出,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够最大化学生的学习时间。

但是对于课堂管理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却各有侧重。国内学者认为,“课堂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其最主要的目标是设置一个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促进,人格得到完善”。而Slavin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中将课堂管理定义为:组织课堂活动的方法、指令、结构以及其他有效运用时间、营造快乐高效的学习环境、使行为问题和课堂干扰最小化的各种特征。

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倾向于将课堂管理单纯地看作维持课堂纪律、制止课堂不良行为,从而营造适合的学习环境的“活动”;而国外学者在认可最小化行为问题和课堂干扰的同时,把有效运用课堂时间放在了课堂管理的第一位。

Slavin将课堂时间分为两种:计划学时(allocated time)和专注学时(engagedtime.timeon-task)。前者指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门课程的课时.也就是教师实施教学、学生有机会进行课堂学习的时间;后者指学生个体实际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即某个学生忙于手头学习任务的时间。李亚玲(南华工商学院)两者之间区别在于计划学时是全体学生能够进行学习活动的机会;而专注学时可能对每个学生都不一样,这要看学生的专注和学习积极性程度。

这两种学习时间对学生成就起什么作用呢?研究发现,多一些计划学时是学生学习成就的积极因素,但是额外教学时间的效果却并不可靠;不同学校总体教学天数和学年数对学生成就影响更小。对学习成就起到更重要作用的,是“时间在课堂上是怎么用的”。专注学时,即学生个体切实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造成学习成就差异的更重要的因素。Jones&Jones总结性地指出:对学生成就起最关键作用的时间是在教师直接控制下的时间,也就是课堂时间的组织和利用。

然而,课堂时间的利用情况却不容乐观。Karweit&Slavin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一所相当正规、教师敬业、学生守纪的学校,学生平均花在学习数学上的课堂时间只有学校教学计划时间的60%。课堂时间被学校活动、教师缺席、测试、推迟上课、发材料、学生开小差、完成课堂作业后无所事事等因素占去40%。这还是过高估计。Weinstein发现,在初中课堂,实际每年的学习时间大约只有62小时,仅相当于规定课时的一半。在小学,情况更糟,Weinstein&Mignano的调查表明,小学生真正在学习的时间(专注学时)仅占计划学时的三分之一。所以说,课堂可用的学习时间远比预期的要少得多。

二、怎样最大化课堂时间

学习很花时间,而时间对于学校来说,是有限的资源。怎样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事关学校教育的成败。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要从计划学时和专注学时的最大化这两方面入手。

(一)最大化计划学时的课堂管理策略

1 防止教学时间流失。上课时间流失最大的一个方面是全天或者整节课的流失。有些课时的流失无法避免,如学校活动、考试等,但是,经常性的课时流失会打断教学流程,最终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掌握知识。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不仅仅是每个学年尽量多挤出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用于教学,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值得他们花时间和好好努力。如果一个教师一有机会就停止授课,学生就会觉得:学习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用不着那么紧张!

2 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要推迟上课或者提早下课。果断、准时地开始上课对于建立起课堂的目的性氛围非常重要。一个经常推迟上课的教师难免会养成学生迟到的习惯,那么他想要准时上课会越来越难。

与推迟上课相比,提早下课可能危害没有那么大。但是,它同样会导致教学时间的流逝。教师备课时,可以多备一些内容,或者事先准备一些课堂活动,这样,在计划的内容完成以后,可以临时增加一些教学内容。

3 防止课堂干扰。干扰可能来自外部,如教学管理人员临时来送文件、发布通知等;也可能来自内部,如学生迟到等。课堂干扰不仅消耗教学时间,也打破课堂的有效进程,降低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注意力。

4 处理好课堂常规程序。有些教师花太多时间在课堂常规性事务上,如收发作业本或者教学材料、擦黑板、点名等等。这些常规事务可以在学期初就确定下来。教师可以让班级选出几个学生,专门协助处理这些琐事。大学教师常会遇到需要点名的情况,但是一个一个学生叫下来,会浪费太多时间。如果事先确定好某个学生专门负责考勤,教师就不必在课堂上亲力亲为了。所以说,—个珍惜课堂时间的教师,应该尽量运用起学生的力量,既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节省了计划学时。

5 尽量少花时间维持纪律。维持课堂纪律应遵循一个原则:任何维持纪律的言论和行动都不要打断教学进程。教师可以通过眼神、手势等提醒学生遵守纪律,或者边讲课边慢慢走到学生身边,这些暗示通常可以有效地维持纪律,同时让课堂不受阻滞地继续下去。停下全班课程去责备一个学生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二)最大化专注学时的课堂管理策略

教师要最大化学生的专注学时,教学中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的教学要有魅力。使自己的教学有趣味、有吸引力和切合学生兴趣,是增加学生专注学时的最好办法,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做到积极活跃、节奏稍快、灵活多变,同时注意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独立课堂作业的时间不能太多。多项研究发现,和独立做课堂作业时相比,学生的专注程度在他们进行合作性学习任务以及教师讲课时要高得多。

2 保持课堂活动流畅性。保持课堂流畅性是使学生专注学习程度高的关键所在。课堂流畅性是指避免使课堂受干扰或进程减慢。学生在课堂里应该从始至终都有事可做,而且一旦开始学习,就不受干扰。

比如说,教师让一个学生读课文。而就在这个学生站起来准备开口,其他学生屏息等待聆听的时候,教师突然说:“等一等。同学们先跟我看一个单词。”这时,教学流畅性已被打断,当教师讲完这个单词再让学生读时,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那么集中了。还有的教师习惯于反复讲解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或者不厌其烦地说明恰当的行为,这也中断了课堂流畅性。经常性地打断教学流畅性会让学生在课上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

3 最小化过渡时间。所谓过渡是指课堂教学从一项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的过程,如从教师讲课转到学生做课堂作业,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等等。过渡占去教学15%左右的时间,并且过渡时间内出现的不良课堂行为(如说话、做小动作等)比教学活动时间内出现的次数多一倍。教师对过渡的有效处理和学生的学习成就密切相关。

怎样进行有效过渡呢?首先教师要给出清晰的指令,让学生明了此教学活动已结束,将转到下一个活动,心理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过渡前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下一步要做什么,以免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再者,尽量一次性完成过渡。教师应指示全班学生一起转到下一个活动,而不应拖泥带水,逐个学生提醒,占用过多时间,也造成课堂注意力分散。

4 保持全班注意力。不论是在讲课还是让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都要善用课堂组织策略和提问技巧,以保证所有的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师讲课时,可以通过要求全班一起作答、在学生中巡回走动、要求其他学生参与一个学生的表演等方式保持住全班的注意力。课堂上一般应避免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长时间解题、或者读长长的课文,而让其他学生无事可做。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造成课堂松散。教师提问时,要尽量让全体学生都紧张思考。如:“Account是及物动词,它的形容词是什么呢?……(等待)王明?”这样提问会让全体学生紧张地思索,保持他们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生个体的专注程度。但是如果教师先点学生,再提出问题,那么提问的效果会差许多,因为可能只有王明会紧张思考。

课堂上安排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要一边监控全班,一边检查个体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在学生中走动,逐个查看,以此来发现学生知识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但是教师也要注意,这时候和学生的个别交流要尽量简短。长时间应对一个学生,会让其他学生注意力分散,出现不良课堂行为,专注学时也就大打折扣。

三、结束语

以上是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一些理论性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个人特点,总结出自己的方法。但是无论如何,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本着为人师者的良心,珍爱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取得良好的学业成就。

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中数学课堂管理对教师顺利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数学课堂管理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本文拟就简单分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课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能对有效进行高中数学课堂管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管理 表现 主要问题

科學的高中数学课堂管理对教师进行正确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课堂管理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一、高中数学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从课堂管理的一般理论而言,课堂管理是与学校管理相互渗透而成的,数学课堂管理是教师对课堂的微观管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此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学习感受以及心理变化,使教师能随时调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涉及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不多。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决定着课堂上要达成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目标、安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按照什么样的教学节奏进行教学,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十分重要。

因此科学的高中数学课堂管理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数学课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关于高中数学课堂管理的调查结果来看,数学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忽略了对高中生学习热情的积极引导,课堂管理模式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管理模式注重课堂控制

现有的高中数学课堂管理主要是课堂专制式,即教师凭借绝对权威,将课堂管理的功能看成是处理课堂违纪学生,仅仅保证课堂教学能顺利完成即可,而不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堂活动,或者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不是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而是往往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待学生,很少听取学生的意见,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和逆反心理,造成更多的课堂问题。

并且受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评价高中生的学习表现时,往往采用“成绩+听话与否”的单一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过于主观,往往以偏概全。根据这样的评价结果,教师又容易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优待一部分学生而厌恶另一部分学生,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课堂管理方式多为“粗暴式”或“放羊式”

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表现在课堂上,则是教师用简单、粗暴的语句来命令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且一旦学生违背教师的命令,教师就大发雷霆,对学生进行严厉处罚。虽然在这种高压环境下,教师确实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同时也压抑了学生自由探索和积极性,也严重阻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容易导致教师错误的估计教学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

另一方面,简单粗暴的课堂管理方式还体现在,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使用否定性语言。如“不许吵,都给我安静。”“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之类不分青红皂白的话语,很容易打击学生之间正常的课堂交流,也不利于培养高中生良好的积极性的语言行为。后者更容易使学生降低对自我的期待,形成抑郁等心理问题。更有甚者,对学生采用言语暴力或是身体处罚。

此外,“放羊式”教学课堂管理模式也大量存在。随着学生家长给学校施加的压力过大,为了避免家长的责难,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采取视而不见的处理方式,任其发展。

这种管理方式虽然能避免极端的教学事故出现,但也纵容了那些学生的错误,降低了教师的威信,同时忽视了不好的课堂氛围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其他学生的数学课堂积极性不高。与此“放羊式”管理相适应的评价方式也是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容易使学生过于自信,同样不利于学生全面正确地发展。

(三)课堂管理的效能不高

由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具有动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的干扰,有些教师能很好地处理,但部分教师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往往会中断教学过程,拿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部分学生。

这样不仅浪费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长时间的批评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会引发新的课堂管理问题,更有甚者,导致极端暴力事件的出现。而在此种管理方式中,实际上是教师自己干扰了课堂教学而不是学生,使整节课堂脱离了原有主题,减少了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时间,也导致了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教师的课堂管理效率偏于低下。

(四)课堂管理过程机械化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主要由教师进行传授知识,教学内容也主要围绕课本知识,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度不够。很多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即课本只给出基本的几个共识,课本考查的习题也相当简单,但是由这几个共识却能衍生出新的共识和用法,而数学考察方式也主要是后一种。

数学变化的方式是无穷的,因此高中数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在于培养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能力,为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达到灵活运用数学公式的目的。但是,大多数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只是提出教什么内容,而不是在于学生学到什么,如何运用,课堂教育趋于“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套公式,不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不高,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也是高中生厌学、怕学,课堂管理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课堂教学管理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目前的数学教学研究多注重分析如何进行知识传授,忽略了影响有效教学的人文因素。因此,分析和研究我国当前高中数学课堂管理的现状,反思高中教学课堂管理,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探究有效的教学解决方案迫在眉睫。而目前我们对如何进行有效地课堂管理仍有很长路要走。

上一篇:公路管理论文下一篇:预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