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项目落地管理办法范文

2023-09-16

招商项目落地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2016年9月 日(星期 )上午

二、会议地点

县行政办公大楼三楼会议中心。

三、会议对象 1. 有关县领导;

2. 各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分管领导;

3. 县发改局、重点办、统计局、“七大领域”指挥部办公室等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

4. “三场攻坚战”牵头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重点项目牵头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名单附后);

四、会议议程

1. 县发改局汇报1-8月份项目落地攻坚战役总体情况;“七大领域”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各自领域工作情况(重点汇报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措施);

2、 统计局汇报1-8月份经济运行指标完成情况;

3、 重点办汇报省、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和“五个一批”项目库情况;

4.“三场攻坚战”牵头单位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重点汇报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措施);

5. 效能办(效监组)汇报项目督查情况; 6. 县领导讲话。

五、其他事项

1.请县发改局、“七大领域”指挥部办公室、“三场攻坚战”牵头单位准备汇报材料 份,并于9月 日前打印好送至县政府办人秘股。

2.与会对象原则上不得请假,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的,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并另派人参会。

参会单位名单:县政府办、发改局、住建局、经信科技局、农业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商务局、财政局、统计局、铜业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水利局、卫计局、教育局、民政局、残联、文体广新局、旅游局、安监局、效能办、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杭工业园区管委会、蛟洋工业区管委办、执法局、工商联、数字办、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用水办、供电公司、烟草局、城发公司、南桥办、张滩大桥项目办、杭川公园项目办、县医院整体搬迁综合协调办。

上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招商项目落地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向青岛标杆企业学服务、学管理、学创客

青岛是帆船之都,名牌之城,这里孕育着海尔,海信,青啤,青岛港,双星,金王、海景花园酒店等一大批标杆企业,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走入青岛三家标杆企业,感受标杆企业的管理和文化,这三家标杆企业的特点:

1、海尔集团——【关键词】:创新文化 无处不化——管理创新 文化创新

海尔的创新和文化在中国都是最先进的,海尔本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经营体,海尔是目前第一个走入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也是唯一一个有众多管理案例进入美国哈佛,日本神话,洛桑商学院的中国企业,美国顶尖流程管理大师哈默博士这样评价海尔:海尔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是目前国际最前沿的管理创新。走进海尔让你感受不一样的海尔,感受海尔的文化,海尔的创新管理和创新经营,领略海尔人单合一的管理魅力,还有苏州园林风格的海尔大学,感受海尔大学的管理魅力,总之海尔会带给我们一些管理的启发,让我们一起感悟中国第一CEO张瑞敏的管理智慧:企业是人,文化是魂,没有永远的企业,只有适应时代的企业。

借鉴点:

1、感受海尔如何用企业文化治理庞大的集团企业。

2、海尔先进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的魅力

3、感受海尔大学苟日新日日新的管理哲学和教学思想

4、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用文化激活人心。

2、海景花园大酒店——【关键词】:以情服务 用心做事——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是一家欧陆庭院式建筑风格的五星级饭店,坐落在青岛东部海滨,交通便利,环境典雅,与大海仅一路之隔。漫步在欧陆式海畔庭院,揽海景、听涛声,所到之处,到处是服务员发自内心的问候和微笑,您会感到这里是让人舒适和温馨的“家外之家”。

酒店营业收入始终保持12%以上的年增长率,年平均收到国内外宾客表扬信4000多封,酒店先后委托及顾问管理五星级酒店19家,其服务内容被美国哈佛商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纳入教学案例。先后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优商务酒店,全球最大旅游网TripAdvisor评为2013卓越奖,携程网评为2013高端酒店互联网最佳口碑评选—最佳酒店服务奖。

借鉴点:

1)、近距离感受海景服务理念:把客人当亲人,视客人为家人,客人永远是对的 2)、海景作风:反应快,行动快 3)、海景质量观念: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4)、海景道德准则:宁可酒店吃亏,也不让客人吃亏;宁可个人吃亏,不让酒店吃亏 5)、海景意识:一个无法达到顾客期望和满足顾客需求的酒店就于宣判于死亡的酒店海景质量观念: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3、青岛啤酒——【关键词】:品牌文化 营销文化——品牌营销 品牌文化

青岛啤酒感受的是德国文化的传承,通过体验青岛啤酒,感受青岛啤酒,传播青岛啤酒的文化,很强烈的感受到品牌的力量,青啤营造出的就是品牌文化,营销文化。

借鉴点:

1、感受德国百年文化在青啤的沉淀

2、感受德国人精益求精的管理境界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3、青啤的营销和市场创新,体验啤酒文化。

对比以上标杆企业,我们总结如下:

◆ 零距离接触:目睹世界一流企业先进管理与文化,切身体会管理的魅力,同时对于企业困惑问题直接交流解决;

◆ 看听感受结合:能够看到企业操作的实质,听名企高层讲解管理思路与方法,感受卓越的企业管理思路与方法所带来的效益;

◆ 标准参照对比: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了更直观的参照标准和学习的榜样;

◆ 轻松突破瓶颈:没有任何观念的改变的方法比自己亲眼看到或经历过来的更直接有效,避免传统灌输式的学习模式;

◆ 学习一流企业:我们参观考察的全是中国的优秀企业,他们不但创造了一流的效益,而且建立了优秀的管理模式;

◆ 磨砺全球眼光:让您知道大企业的标准是什么,对今后的经营管理有更广阔的思路与方向;

考察收获

1、一流企业的考察让您收获企业迅速成长的奥秘。

2、经典的海尔创新课题让您收获企业做大做强的法则。

3、了解标杆企业的细节管理和氛围营造

4、体验管理是严肃的爱,管理是温暖的爱

5、借鉴标杆企业,找到我们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提升的管理方向

课程时长:2天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课程对象: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厂长、人力资源总监、企业文化总监及其它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等

课程大纲:

第一讲:企业文化认知——同心同德,言行一致

 企业文化是什么  小故事感悟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四大体系组成  企业文化理念六大核心要素  企业文化的力量  优秀文化特征  企业文化六大导向  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词  企业文化八大产品开发

第二讲:企业文化如何落地1——内化于心  企业文化推进与落地的原则  企业文化推进与落地的方法  企业文化理念落地三步曲  如何撰写企业文化手册  如何抓案例(或讲故事)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 如何建机制  如何氛围营造  如何活动开展

第三讲:企业文化如何落地2——固化于制  企业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及范例  企业基础规章制度  管理中的情、理、法  基础管理机制——OEC管理  背好自己的“猴子”  问题管理七步法  如何实现问题清零  日清实现形式  激励的三公与三法

第四讲:企业文化如何落地3——外化于行  职业化行为规范  职业人六种心态  自我经营,自主管理

 PBC(个人事业承诺)的文化意义  人人成为SBU(自主经营体)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 主人翁精神与打工者心态  自主管理,自我经营  海尔员工职业素质模型  角色认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五讲:企业文化如何落地4——氛围营造  企业文化看板及范例  企业文化漫画及范例 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  标语口号及范例

讲师介绍

杨克明老师

 上海地平线培训网高级讲师  企业文化咨询专家  集团管控咨询专家  海尔经验研学专家

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课程教授 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

 曾获青岛十大名师、中国百位优秀讲师称号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 PTT国际职业培训师

【背景介绍】

海尔企业文化体系主创人员之一,在企业文化、集团管控、人力资源管理、OEC管理、SBU经营、市场链与业务流程再造、PSI等现代企业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独到见解,受聘担任上百家企业管理顾问。个人著作有《海尔兵法》、《OEC管理》、《创新经营》、《企业文化落地》、《铁军八局》等多部。

【擅长领域】

企业文化、集团管控、执行力、OEC管理、人力资源管理、SBU经营、管理技能提升、海尔管理课题。

【主讲课程】

管理技能课题:《管理者五项技能修炼》(推荐)、《目标管理》(推荐)、《标杆管理》、《卓越绩效管理》、《有效沟通与执行》

执行力课题:《中层主管超级执行力》(推荐)、《中国式执行——高绩效的OEC管理》(推荐)、《赢在执行》、《从执行到复命》

企业文化课题:《企业文化推进与落地》(推荐)、《企业文化落地六大方略》(推荐)、《用企业文化经营“人心”》

团队建设课题:《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塑造》、《培育优秀文化,打造卓越团队》(推荐) 班组建设课题:《班组长五项技能修炼》(推荐)、《生产管理与班级建设》、《现场6S管理》 心态素质课题:《自我管理与素养提升》(推荐)、《职业生涯规划》、《心态决定成败》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海尔管理课题(推荐):《海尔成功之路》、《海尔高绩效的OEC管理》、《海尔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海尔管理经验在中小企业的借鉴》、《海尔创新体系》、《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终端制胜的SBU经营方略》、《海尔市场链与业务流程再造》、《海尔营销与服务创新》、《海尔人力资源管理》

招商项目落地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随着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出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本文简称“PPP”)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从2014年9月开始,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为主的国家有关部委的强力推动下,PPP俨然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当红明星,受到了举国关注。

然而,盛名之下,似乎其实难副。在经历了2015年、2016年两个PPP实操后,PPP项目落地难的现象已经凸显出来(本文所指的落地,是以PPP项目公司成立为标志)。理想之丰满,与现实之骨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中不断涌现消极、负面、质疑的情绪,给PPP蒙上了前所未有的阴影。在笔者看来,这似乎是对PPP的不白之冤。本文力图全方位剖析PPP项目落地难的原因,以增强市场对于PPP的信心,并为PPP的未来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从国家层面的宏观监管来看 主管部门的不统一

众所周知,PPP项目有关政策规章颁布至今,PPP的主导权似乎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始终没有明朗。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作为PPP项目的两大牵头方和主管机构不断以各自职权和主管范围颁布PPP的有关规定,例如两个部门分别出台了PPP的指导意见、合同指南、PPP项目库,以及项目管理办法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PPP的项目参与方(包括各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方以及参与的中介机构等)难以抉择参照何种规范执行。

在笔者参与的一个项目中,最初是以一个部委的规定开展PPP项目,然而在最终进行融资实务操作时,贷款银行却坚持采用另外一个部委的规定,结果导致项目的很多流程需要重新来做。此流程的变化不仅耽误了时间,更是可能导致某些新流程难以通过评审,项目的落地难度无疑是大大增加了。 政策规范性文件的层级不高

就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而言,从国家层面上,效力由高至低依次是由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律、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直属部门及各部委颁布的政府规章。就目前国家推出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操作规则(对于宏观上鼓励PPP发展的各等级规定不在其列)来看,显然仍然是属于政府规章序列,法律规范的层级明显过低,这样必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市场主体的遵守程度,不同部委之间的相互认可度,司法机关的认可度等,这些负面影响都增加了市场对于PPP执法和规范力度的担忧,导致很多市场主体仍然处于观望与试探过程,对某一个项目难以放心高效地实施。 从外部环境看

PPP已经面临着各种模式的挑战。 城市发展基金

城市发展基金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为地方政府融资的方式,主要模式是由金融机构作为优先级出资人,并由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作为劣后级出资人,并在约定年限届满(目前通常为5~8年)后由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回购该金融机构优先级份额,从而实现了地方政府在合作期限内的融资需求。

从合规性角度来看,43号文已经明确规定了政府举债的方式,即政府发行债券方式、PPP方式进行融资。然而,鉴于地方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资金仍然存在很大缺口,并且迎合了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需求,城市发展基金在2015年渐渐成为了地方政府新的融资方式。城市发展基金的形成,使得地方政府在短期内获得了为数不少的建设资金,开展PPP项目的需求度和热情受到了明显的打压。例如在华中地区某省,全省范围内大部分地级市因成立了城市发展基金,导致PPP项目对比相似区域、相似经济状况的其他省份数量明显减少。 政府购买服务

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政府将其本身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这种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原本是一种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然而在PPP盛行之后,鉴于PPP流程的相对复杂性,以及PPP受到的财政承受能力、合作期限等诸多约束,市场主体转而“充分”利用政府购买服务来替代PPP模式。尤其是将一些本不属于“公共服务范畴”的项目包装成政府购买服务,以此绕开PPP。

笔者在2016年参与的两个PPP项目,就在途中遭遇到了金融机构希望放弃PPP而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由此可以看出,政府购买服务已经明显对PPP的发展形成了阻碍,并且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方负债。此种乱象迫切需要国家及时出台政策力求泾渭分明,两种模式各负其责。 “新型”融资建设模式 同样受制于PPP流程的相对复杂性、财政承受能力上限、合作期限过长等限制,一种“新型”的融资建设模式(或称融资代建模式)在2015年、2016年悄然兴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同样由政府与社会企业(为区别于PPP的“社会资本方”而称谓,实际上属于同一性质)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的股东不仅有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建设企业,更可能包括了金融机构(以明股实债形式),并且仍然多数采用金融机构提供债权融资(例如银行、信托贷款等),可见其结构类型与PPP几乎相同。这种方式与PPP的区别主要在于,除了流程和审批上的不同外,融资建设模式期限普遍在5年左右。

其实所谓的融资建设模式,究其本质来说仍然属于BT模式,只是新型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由建设企业独家全垫资的合作方式,在资本金、债权融资等领域充分吸收了金融机构成分。这种模式现在已经在我国的很多省份广泛开展,因其操作灵活、期限短等特点受到了很多地方政府的青睐,很多地方政府明确对部分新项目采用这种模式而替代了PPP模式。然而应该说,这种模式是明显与43号文相违背的,这种模式绕开了地方政府关于PPP的期限和财政承受能力的限制,无疑大大增加了地方债,应当尽早被监管部门制止。

从地方政府角度看 推行意愿不强烈 受着“求稳”的影响,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在现在PPP仍然处于发展初始阶段,全国成功经验有限的现状下,采用的是观望态度,避免一旦出现实施错误而影响业绩考核。笔者在近两年研判项目过程中,明显看出有些政府公布的PPP项目,要么仍然处于前期调研阶段,毫无现实操作性,要么项目实施难度极大(比如拆迁量过大),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成与不成均无所谓的态度,亦可言之是政府有意不促成。笔者在与若干地方官员沟通时,已经明确感受到了这种态度。 缺乏专业性人才

尽管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尤其是财政局、住建局、交通局、旅游局等PPP相关部门已经委派学员参与PPP培训,但是由于市场上的PPP培训机构尚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导致教学质量有限;学员仍然缺少PPP实践经验等原因,导致政府部门的PPP专业人员十分匮乏。很多地方政府财政局PPP中心的负责人,以及其他部门从事PPP业务的负责人,都是从其他岗位上临时抽调,毫无经验。因此,在实践中经常是面对一个PPP项目不知所措,甚至以个别政府信赖的“专业人士”的错误观点来当作操作标准。这种不专业并非仅局限在PPP操作流程上,更是体现在PPP的项目筛选中。 笔者多次见到很多地方政府公布的PPP项目完全缺少科学性:政府付费类项目总额已经远超其财政承受能力,比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50亿元的地方政府公布的政府付费类项目总额居然超过了200亿;使用者付费类项目,例如很多的文化旅游项目、产业园区项目,投资额过大,显然缺少可操作性。这种情况导致了政府推出的PPP项目迟迟难以落地,或者无人问津,或者落地艰难,对PPP项目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从社会资本方角度看

对地方政府的信用缺乏足够信心

鉴于长期以来部分地方政府的信用缺失(尤其是因BT模式形成的负债)及对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存在质疑,社会资本方普遍对政府的履约诚信度和实际履约能力存在担忧,对国内的某些区域(例如业内早已流传“投资不过XXX”之说),以及广大的经济欠发达的县级地方政府尤为明显。上述现象直接导致了该类地区的PPP项目落地明显放缓。 专业性不够

由于PPP刚刚兴起不久,且牵涉到了金融、投资、工程、运营、法律、税务等多方面综合性知识和业务经验,因此社会资本方普遍缺少对PPP的流程和实务操作比较熟悉的专业人才,而不同的社会资本方对彼此的领域也不熟悉,难以形成默契和合力。例如作为金融机构的银行、信托、基金对涉及工程、运营的项目相对陌生,而建设企业又缺乏实际做金融、投资等经验的人士。这样不仅造成PPP项目的推进缓慢,更是容易产生盲目性、不合理性甚至不合规性,严重影响了落地效率、企业形象及信心。

笔者就在2016年遇到过在北方某省份,某主流建设央企盲目中标某县的基础设施PPP项目,但是无法满足央企对于资产负债的要求并且又无法找到合适的金融机构合作,直接导致了项目的“骑虎难下”,长达数月难以解决。再有实例,由于金融机构与建设企业对相互的业务不熟悉,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不满,例如对于金融机构退出期限问题、固定收益的支付方式问题、建设企业(尤其央企)的兜底担保问题等,这些矛盾必然严重影响了合作效率,甚至导致项目中途流产。 资本金难以满足PPP要求

PPP业务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一个项目投资额动辄十几亿、几十亿元,如此大的投资额必然需要数额不小的项目资本金(即项目公司为了满足银行贷款而需要投入的自有资金)。例如一个20亿元的项目,通常需要资本金为4~5亿元(即总投资的20%~30%)。如此大量的资金投入通常需要由金融机构作为资本金配比,以解决作为建设类、运营类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和控制资产负债率问题。可以说,金融机构对于PPP的落地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扶持作用。然而,这表面上的“救世主”却在实操中悄然变成了“拦路虎”。

(1)PPP期限的阻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PPP项目的期限一般不少于10年,有些项目通常会达到20~30年,例如地下综合管廊、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如此长的合作期限,对充实资本金作用的金融机构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目前是望洋兴叹,而对应的建设企业、运营企业也实在是孤掌难鸣,项目必然遭到停滞。

(2)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的准入门槛高。目前以资本金形式参与PPP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投行业务)、信托、保险等机构,以及由上述机构作为主要出资人的基金等机构。资本金形式为以股东形式投入,风险对比债权融资部分较大,因此,金融机构的风控要求更为严格。通常来说,很多金融机构都是以地级市(财政收入过低或者有信用问题的除外)或者百强县的前半部分作为准入标准。这样造成了广大的区县级政府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支持,则自然央企参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同时,不少地方政府却仍然有与央企合作的诉求,此种矛盾必然导致了PPP项目难以落地。

从银行贷款角度看

虽然在进入2016年后,很多银行已经明显对PPP产生了兴趣,但是这种前端业务部门的愿望与后端风控审批部门的僵化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造成虽然前期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已经进行了充分沟通,但是由于银行贷款的条件无法满足,仍然导致了项目的最终停滞或者流产。 期限不匹配

很多PPP项目长达20~30年,但是除了国家鼓励的一些项目类型,银行可以做到如此长期限外(例如地下综合管廊、地铁、高速公路、环境治理等),其他普通项目普遍仅能贷款10年左右甚至更短,这种贷款期限与PPP合作期限存在了明显的冲突。 要求担保措施苛刻

PPP项目之所以能够获得社会资本方青睐的原因之一是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即不需要股东对项目公司进行担保或者仅在一定条件下提供担保,仅需要凭借项目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进行风险保障。而目前仍然有很多银行对PPP的精髓理解浅薄,仍然坚持按照企业贷款的方式,尤其对于财政收入较低的区县级政府,要求项目公司的股东提供强担保措施。这种诉求显然难以获得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认可,导致项目迟迟不能推进。其实,就本质来说,如果该项目通过了当地的有关论证,属于合规性PPP项目,其投资收益是具有经济上和法律上的保障性的。 专业中介机构不专业

目前从事PPP专业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在目前PPP项目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情况下,专业机构的支持无疑是促进项目落地,推动合规、有序化发展的重要推手。然而,就目前来说,由于专业机构仍然缺少人才,导致很多项目的质量不合格,严重影响了PPP项目的落地。 笔者亲身经历过有些咨询机构的制作内容遭受到了政府的强烈不满,中途换人,重新聘请咨询机构;有些项目已经进入了采购阶段才发现PPP方案出现重大问题需要调整,最终严重影响了PPP的进度;甚至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挂靠现象,由当地对业务明显缺乏经验的人借用一些有经验的咨询机构的名义设立分公司或者派驻机构,在当地开展PPP咨询业务,经过简单培训后即上岗执业,其质量显而易见了。

招商项目落地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1关于“职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况

关于“职场化”校园文化建设, 在全国少有的几所中高职院校中有人提及,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进行系统研究和有效推行, 云阳职业教育中心作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 将“职场化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为特色项目,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笔者以为, “职场”, 就是履职的场所, “化”, 是事物向某种性质或状态逐渐转换的过程。换言之, “职场化”, 就是通过努力, 把学校打造成为师生履职的地方, 从而改变传统模式下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布设格局, 构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范式。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其重点是通过“改革”, 促进“发展”。将“职场化”校园文化作为主题, 旨在建设以职场化的校园作为培养学生的环境, 以职场化训练作为培养学生的途径, 以职场要求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 将优秀的企业、行业文化因子引入校园, 让学生在充满职场氛围的环境下感受企业氛围, 感知企业文化, 感悟企业精神, 接受职场熏陶, 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职场活动”, 成为职场的小主人, 毕业后, 实现与新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完成由“自然人”向“职业人”的有效转身。

1.1建设内容

第一, 按职场的场境氛围来打造环境文化。通过反复论证, 形成了《职场化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 始终把校园当成职业学校来打造, 并且具有“职场”特征。诸如, 在校前区, 一边是机械实训基地, 外墙带有深厚的机械专业元素和制造业符号;另一边是校企合作通道, 展示的是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成果;在实训区, 呈现的是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元素、企业管理的警示语、标语等;在教学区, 展示的是师生自己的作品, 不仅带有深厚的书香气息, 还设置有具有职业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的“班铭牌”、班级 (公司) 管理公示栏;在社团活动区, 投入专项资金设置有学生创业园, 创业社团的学生在创业园里经营实体项目, 体验商场实战, 展示创新思维, 积攒孵化项目及融资的能力……

第二, 按企业的运行机制来丰富制度文化。学校组织班子深入企业调研, 形成了《企业文化调查与研究报告》, 在此基础上, 全面修订、完善了学校的规章制度, 很多板块的制度带有浓郁的企业管理色彩, 具有很深的企业制度印记, 建立起了一套对制度运行情况的监督机制, 让制度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形成了有章可依, 有章必依, 守章必严, 人人对制度怀有敬畏感的良好态势。

第三, 按员工的规范要求来建设行为文化。将教师和学生都视为企业员工, 教师是师傅, 学生是徒弟, 只要是企业员工, 一言一行均应符合企业管理的要求。一是通过师德师风建设, 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技术娴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二是在实训室、教室、宿舍推行“8S”管理制度, 让学生体验“上岗”的感觉;三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场模拟活动, 让学生体验职场氛围, “触摸”上岗的感受。

第四, 按社会的人文法理来培育精神文化。在“德能并举·立身立业”校训的统率下, 通过开展“三风”教育、“巧”文化教育, 辅之以文艺活动、大课间活动和一年一度的“文明风采展示周”、“技能成果展示周”等活动, 让正能量充盈校园, 使师生的精神处于“富裕”状态。通过培育“躬行巧育·修己达人”的教风, 带来“善学巧思·学以致用”的学风, 进而形成“博雅巧智·和美共进”的校风。

1.2建设路径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 学校按照“围绕一个核心, 把握两个关键, 实现三个目标”的路线图, 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将专业文化引进课堂, 将高雅文化引进宿舍, 将素质文化引进社团, 全面实施“职场化”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紧紧围绕“职场化”核心。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 学校严格执行《职场化校园文化建设计划》, 不偏离“职场化”轨道, 坚持在职场里培养职业化的素养, 培养职业化的行为规范, 培养职业化的技能, 让学生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 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二是把握校企合作和全员参与两个关键。一方面, 离开了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就没法办下去, 离开了校企合作这个抓手, 企业文化、职场文化进校园就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建职场化校园也成了空谈;另一方面, 学校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工作中来, 使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成为师生员工精神境界提升的过程, 达到“全员参与建设, 建设成果共享”的最高境界。

三是实现三个建设目标, 即建职场化校园, 在视觉上产生冲击力, 形成学校的形象力;塑精细化团队, 在思想上产生凝聚力, 形成学校的精神力;育职业化学生, 在行动上产生向心力, 形成学校的行为力。

2中职学校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实践策略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研显示, 中职学生不仅仅是学业成绩和品行表现相对“后进”, 家庭条件也相对贫困, 留守孩子多, 父母的关爱较少, 导致学习自信心不足, 自我定位不准, 对专业、职业的了解不够, 如果学校采取普通中学的管理模式, 他们只能是在茫然中度过中职岁月。如何通过改革学校管理模式来改变这一派“茫然”的现状, 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 学校在班级管理中推行公司制, 是切中肌肤的举措, 也是我们进行职场化校园文化建设着重要探索的一项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 在全校上下营造出了“上学就是上班, 上课就是上岗”的氛围, 基本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合一, 教室、实训室、车间合一, 教师与师傅合一, 学生与员工 (学徒) 合一, 作业与作品、产品合一, 考试与考核合一, 过程学分与绩效 (模拟工资) 合一。学校制发了《班级企业化管理实施方案》, 并进行了全员培训,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是改革班级冠名。将传统的班级名称改成XX公司或XX车间。

二是改革人员称谓。一个公司 (班级) 设置董事长 (班主任) 、总经理 (班长) 、总经理助理 (副班长) 、XX部门主管若干、组长若干, 完全按企业的内设机构进行设置。

三是改革管理模式。在公司 (班级) 推行自主管理, 实行竞争上岗, 奖优罚劣, 能上能下, 董事长只作理念指导和方向引导, 公司 (班级) 的所有事务概由总经理牵头处理, 让总经理实实在在地“理”事, 从而培养员工 (学生) 自主管理、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是改革评价模式。改革评价的内容, 按员工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予以考核;改革评价的方式, 将考核得分与过程学分对接, 考核结果实行模拟薪资, 按月对学生发放“工资”;同时, 对员工 (学生) 实行一周一评, 每月结算一次并公示, 其结果作为评优选好、晋级晋职、推优就业的重要依据。

五是改革班级内部的文化布设。公司 (班级) 内部的文化参考企业班组、车间的布设, 设置相应的优秀员工公示栏、员工月工资考核结果公示栏, 张挂具有专业特点和企业特质的标语、画像、警句, 营造浓厚的职场氛围。

3关于中职学校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反思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最基层, 也是学校创建“职场化”文化校园生根、开花、结果的天然土壤, 推行班级企业化管理, 对于培养学生的职场意识和职业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整个试行的过程中, 全体教师大力支持, 学生踊跃参与, 尤其是实行模拟工资考核制度之后,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体味到了在职场竞争、打拼的快感, 形成了百花齐放, 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 呈现出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毋庸置疑, 在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困惑。

一是教师和学生支持班级企业化管理的“热度”能维持多久?如何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注入新有激励机制, 将师生的积极性维系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不至于患冷热病, 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是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总经理”的作用, 突出“理”的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指出:“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要求时才能实现。”一切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内化才能转变为自身素质, 通过实行自主管理, 来提升员工 (学生) 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实现自主管理, 自我教育。员工 (学生) 具有依赖性是必然的, 放手让员工 (学生) 自己管理自己, 总经理 (班长) 独立管理企业 (班级) , 一方面, 很多董事长 (班主任) 还一时无法适应, 不放心让总经理去“理”, 不甘心当“翘脚老板”, 另一方面, 总经理的能力还有一个培养、提高的过程,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三是考核结果的应用范围及效度是否有提升的空间?《实施方案》里明确规定“考核结果作为评优选好、晋级晋职、推优就业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是很有限的, 除了每月末将“优秀员工”“优秀主管”以及表现特别突出的员工晋职为“主管”, 并在公示栏中予以表扬外, 目前还没有找到其他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运用考核结果, 让这项改革能平衡、持久、高效地推行下去。

打造“职场化”文化校园, 积极探索班级企业化管理是我校在近年来推出的重要举措, 在校内掀起了一场无声的改革浪潮, 让中职学生在提前步入职场、体验职场、打拼职场中重塑了自信, 提升了自我, 也让中职学校的教师重新确立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知道除了自己具有在职场拼杀的能力, 还要有组织领导员工团体合作奋进的素养, 更让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内部管理等方面找寻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蹊径,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企业无缝对接, 培养出更多职业素养高、适应能力强、德技双馨、身心两健的优秀人才。

摘要:对中职学校班级实行企业化管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场意识和职业素养, 让学生在职场环境的熏陶下, 主动参与职场体验, 实现校园与职场无缝对接。本文就如何建职场化校园以及如何在“职场化”的校园环境里实施班级管理企业化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

招商项目落地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本课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力的现象(如浮力、水力、风力等)已有了初步认识,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定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力,并获得有关力的初步概念,知道力的作用将引起物体哪些变化,同时,也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力的内容(弹力、摩擦力、反冲现象、力和机械等)打下基础。通过对科学家牛顿和力的单位“牛顿”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牛顿对地球引力的探索以及他在物理学尤其在力学研究中的地位,并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中所制定的“通过科学教育使小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索,热爱科学,树立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目标。

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身边经常看到的现象中去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二是让学生在玩中研究重力的平衡,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材在整个安排上没有过多的叙述,只是把它作为学生探究的一条路径,力求让学生自己通过交流、体验、讨论、动手做等一系列活动,去发现地球表面附近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地球与物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力。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物品、器材等,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同时,可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等了解科学家牛顿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 ● 会描述和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 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重力; ●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 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可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投掷纸飞机、原地跳高、抛掷物体等活动。

1 请学生描述自己的活动。

2 在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 3 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各种假设。

4 提问: 你知道牛顿和苹果落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5 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呢?(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现象) 【评析】导入是探究活动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关键。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亲历各种活动过程,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并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揭题,告诉学生:“大科学家牛顿就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顺势引出科学家牛顿及本课研究的课题——重力问题。

二、 引导学生研究有关“重力问题” 1 谈话: 关于重力,你想知道些什么? 2 提问: 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呢? 3 学生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4 交流实验、观察结果。

【评析】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环节将“测一测各种物体的重力”调整为“我想知道的重力问题”的目的就是想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例如:重力有方向吗?如何测重力的大小?如何找物体的重心?怎样的物体站得更稳?假如离开了地球的吸引会怎样„„ 让学生通过预测、假设、实验、记录、交流、辩论等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研究重力的平衡

1 观看杂技演员“走钢丝”的录像或图片。

2 讨论: 为什么走钢丝时杂技演员手里要拿根长竹竿? 3 提问: 你能用蛋壳做个不倒娃娃吗? 4 制作“不倒娃娃”活动。

5 交流、汇报在制作过程中的发现与问题。 6 师生小结。

【评析】科学教育的内容离不开生活实际,科学教育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本环节是以小制作的形式进行的,选择制作“不倒娃娃”,一方面是想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因为制作材料“蛋壳”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只是平时没有留意它,所以我们选用这种为学生熟悉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学生明白,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四、 课后延伸

1 继续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2 查阅有关牛顿的故事。

【评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能光靠课堂上的三四十分钟,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课外延伸不但是课堂知识的消化与巩固,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好途径。

教学片断赏析

“导入新课”教学片断

(学生在室内用纸制作飞机、火箭后,按小组到室外进行掷纸飞机、掷纸火箭、原地跳高、抛掷球等活动)

师: 同学们在室外活动时看到了哪些现象?

生: 有的纸飞机会拐弯,有的会直飞„„但不管怎样,最终都是落在地上。 生: 我发现如果是顺风的话,纸飞机会晚些落地;若是逆风,落地会早些。 生: 我猜想纸飞机落地的快慢可能跟飞机的形状有关,阻力大的落地快,阻力小的落地慢。

„„

师: 除了掷纸飞机,你们在别的活动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 不管你在哪里跳、从哪里跳,最终都要落地。

生: 我发现胖的人体重重,跳不高,落地快;瘦的人跳得稍高些,落地也稍慢些。

生: 我发现跳的高矮还跟人的力气、穿的鞋子是否有弹性有关。

生: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弹性好,所以跳得比较高,落地也慢。 „„

师: 向空中抛掷物体呢?

生: 重的物体落地快,轻的物体落地慢。 生: 抛得高落地慢,抛得低落地快。 生: 不管怎么抛,最终都落地。

师: 你们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发现有什么共同地方吗?

生: 所有物体不管你怎么抛、怎么扔,人怎么跳,都会落到地面上来。 师: 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生: 墙上的石灰时间久了会剥落在地上。 生: 白色垃圾——塑料袋被风吹起后也会落地。 生: 秋天的叶子也会落在地上。 生: 雨水是从空中落下来的。 生: 熟了的苹果也会往地上落。 „„

师: 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呢?

生: 因为地球上有引力。地球上的引力能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牢牢地吸引住,使得人或物体无法摆脱。

„„

【片断评析】这是本课的导入部分,教学内容是从学生进行的各种活动导入,选择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掷纸飞机、往高处跳、抛掷物体等活动,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参与,激起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过程,能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亲自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能像科学家那样去关心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生活中的奥秘。

(丁国芳杨静娟)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B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课题本身就是一个吸引了几代人的科学故事。因此,无论是编者还是教者,肯定都希望把这节课上得精彩,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材首先从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故事入手,引导学生探讨了“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水总是往低处流”,从而认识重力(地球引力)的存在;然后是测量重力的大小;最后研究重力的应用。其中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使用测力计的技能,为下一节课定量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打好基础。

地球引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么为什么要等到牛顿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才逐渐揭开其中的秘密呢?如此抽象的现象,真的就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的殿堂吗?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对我们能够有所启发的问题。为了避免枯燥乏味,我对教材稍稍作了一点变动:第一课时研究重力和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第二课时学习使用测力计测定重力。前者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后者重在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探究活动就比较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研究兴趣。

为了使探究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除了要设计好探究活动以外,还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如下材料:

1 牛顿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动画课件。画面突出了苹果成熟后脱离枝条落地的过程,背景故事突出了牛顿通过研究苹果落地作出的贡献。

2 研究重力的材料:纸团、小皮球、制作重垂线的重物和线。

3 研究生活中平衡现象的材料:重力玩具、制作重力玩具的牙签和弯头吸管。我发现用牙签和弯头吸管可以很容易做成一个重力玩具,只需将两根吸管短的一头上下重叠,再用牙签从中间部位插进去,把它们连在一起,就可以使它们成为一个好玩的重力玩具了。(如图:)

4 测力计、和测力计匹配的轻小物体。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利用纸团等简单材料研究重力现象;

● 会制作简单的重力玩具; ● 会使用测力计测定重力;

● 能主动交流、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规律。 知识与技能

● 认识能证明地球引力存在的现象,知道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向着地心的; ● 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 初步了解一些平衡现象,知道一定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仔细观察研究就能有所发现; ● 意识到身边的科学现象之间是有联系的;

● 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 养成认真观察、记录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播放课件: 牛顿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故事。

2 提问: 苹果是因为牛顿坐在树下才掉下来的吗?人人都有可能看见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为什么只有牛顿才会去研究这个现象呢?

3 学生讨论、交流。

【评析】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些东西终究是要被学生所遗忘、所抛弃的,而良好的科学态度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本环节提出的问题,并不期望激起学生多大的共鸣,只是为了不让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一句空话。

二、 玩纸团、皮球,认识地球引力

1 谈话: 今天我们也要来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问题,苹果可以用纸团、小皮球来代替。请大家注意观察,积极思考,看谁的发现多。

2 小组实验: 抛掷纸团、小皮球。 3 讨论交流。

4 提问: 如果在空中直接放手的话,纸团、小皮球这些物体落下来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5 小组实验: 做个重垂线观察地球引力的方向。

6 讲解: 刚才我们发现,无论怎么抛掷纸团、小皮球,最后它们总是要竖直落到地面上的。是什么力量把它们拉到地面上的呢?三百多年前,大科学家牛顿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原来这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板书:地球引力)

7 课件: 地球引力(讲解概念、方向)。 8 提问:

(1) 人跳起来后为什么总是会落回地面? (2) 水为什么总是往低处流? 9 全班讨论、交流。 10 小结。

【评析】掌握科学概念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过程,它受到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我们不必去追求定义的完整性。比如,“相互吸引力”的意义我们就完全可以不作探讨,随着学生认识的提高,这是可以不断充实的。

探究也不是科学学习的惟一方式。“地球引力”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并不是学生经验里已有的认识,或者说即使知道地球引力的名称也并不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只有通过必要的讨论、讲解,才能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三、 玩重力玩具,研究平衡现象 1 玩铅笔: 怎样才能让它立在桌上?

2 提问: 为什么铅笔笔尖朝下放不稳,倒过来就可以立在桌上呢? 3 播放课件: 这些物体(电风扇、公共汽车站牌、遮阳伞等)为什么不容易倒? 4 讨论交流。

5 谈话: 原来这都是因为我们身边所有的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引力吸引的缘故,所以头重脚轻的物体放不稳,而上轻下重的物体则不容易倒。如果我们把铅笔横过来,你可以把它平稳地放在瓶盖上吗?

6 学生实验、汇报。

7 谈话: 我们发现铅笔放在瓶盖上,要两边一样重才能放稳。(出示重力玩具)玩过这样的玩具吗?

8 活动: 玩重力玩具。

9 提问: 这些东西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它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 10 讨论研究。

11 谈话: 你们想自己做一个这样的玩具吗?桌上有一些牙签和吸管,我们先来试试吧!

12 学生制作重力玩具。 13 小结。

【评析】正如上面所说,掌握科学概念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牛顿的故事,以及对重垂线的观察,学生对地球引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只是一种间接的感知,终究是肤浅的。让他们玩重力玩具、制作重力玩具,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直接体会地球引力的存在,去利用、驾驭地球引力。在这个主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会自觉地接受地球引力的概念,并进行意义建构把它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1 谈话: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像牛顿一样研究了地球引力,还制作了一些小玩具,谁愿意把自己制作的玩具给大家演示一下?

2 学生演示。

3 提问: 这些玩具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 4 学生讨论、汇报。 5 小结。

二、 学习使用测力计 1 谈话: 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有重量的,都要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因此,在科学上我们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叫重力。一个力总是有方向和大小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向着地心的。那么,它有多大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

2 讲解: 每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出它们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出示测力计)这就是测力计。请各组同学取出桌上的测力计观察一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力的单位是什么?想一想,它为什么可以用来测量重力?

3 小组观察、讨论。 4 小结。

5 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注意最大测量范围、指针调节零位的问题)

三、 练习使用测力计

1 谈话: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使用测力计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我们平时常见的物体,请大家注意选用合适的测力计,同时做好测量记录。下面开始吧。

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安排15分钟左右,注意要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实践一下)

3 汇报交流。 4 小结。

四、 总结 (略)

【说明】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使用测力计。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要经历初步感知——反复练习——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讲解示范准确扼要,点拨指导及时有效,又不能越俎代庖,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测量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或许他们在测量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他们自己肯定可以解决。如果学生测量的结果有偏差,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要盲目追求结果的统一,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片断赏析

“玩重力玩具,研究平衡现象”教学片断 师: 我们都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支铅笔来,试试看,怎样才能让它立在桌上? (学生实验)

师: 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 铅笔只能倒过来放。

生: 铅笔尖那一头是不能立在桌上的,没削的那头才行。 生: 短的铅笔很容易就立在桌上了,长的要小心一点才能立住。 „„

师: 大家观察很仔细,说的也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脑里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思考。

(播放课件: 不容易倒的物体)

师: 这些物体都是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物体,它们都不容易倒。它们为什么不容易倒呢?

生: 电风扇下面有个大铁块。 生: 它们下面都有个重东西。

生: 我们家的电风扇刚买回来时我搬过,下面的铁很重,管子什么的都很轻。

师: 大家都认为是上面轻下面重的缘故。那么,你们可以把铅笔横着平放在瓶盖上吗?

(学生实验,基本上都在试着调节左右位置)

师: 成功了?老师发现大家都在左右移动铅笔,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啊? 生: 这样两边一样重了,就不会掉下来。

师: 大家发现铅笔放在瓶盖上,要两边一样重才能放稳。其实这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缘故。两边一样重实际上就是两边受到的地球引力一样大了,这时就能平衡,如果一边大一边小,就不能平衡,地球引力就会把物体拉倒。

师(出示“不倒翁”): 玩过这个玩具吗?它可是怎么弄都不会倒的?知道为什么吗?我们来研究一下。

(分发各种重力玩具,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玩具不倒的秘密了吗?

生: 我发现这个玩具鸟的嘴这边很重,尾巴那边是很轻的,拿在手里感觉怪怪的。

师: 放在桌子上看起来挺好玩的,对吧? 生: 这个“不倒翁”里面有重的东西。

生: “不倒翁”里的重的东西是放在下面的。我以前跟我哥哥一起做过,放的是橡皮泥。就是不知道这个“不倒翁”里面放的什么。

师: 很好,亲自做过了知道的就多了。看来我们以后也要像陈飞一样多动手啊。

生: 这个小人手里握住的东西也是很重的。

师: 我这里有两根吸管、一根牙签,我们就用它们来做一个小人。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出一个不会倒的小人,好吗?

(学生制作,教师注意观察并及时给无从着手的组一定的指导) 师: 你们的小人做成功了吗?它为什么不容易倒呢? 生: 因为吸管重,牙签轻。 生: 我不同意,吸管也很轻的。 生: 但是吸管有两根呢,而且那么长。

生: 过超说的是对的,牙签做的小人身体轻,两根吸管做的身体重,也是上面轻下面重,而且跟“不倒翁”一样,摇来摇去总是下面重。

师: 说的非常好! „„

【片断评析】教师有意识地从学生玩过无数次的竖铅笔开始和他们一起研究平衡现象,又收集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平衡玩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学生亲自制作平衡玩具,能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精心选择教学材料,用材料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是这个教学片断的亮点所在。

(万云立)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C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类似苹果落地等现象的分析,认识一种常见的力——重力。

本课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教材以常见的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人跳高总要落地等现象,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发现地球都要吸引它周围的物体,认识什么是重力,并且举出更多的例子说明重力是普遍存在的。第二部分,研究重力,学会测量物体的重力。学生要学会用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同的物体重力大小是不同的。第三部分,研究有关重力平衡的现象。通过类似独脚小人站立瓶盖的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物体的平衡与重心的高低有关系。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 能搜集相关证据说明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 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 ● 能通过游戏对物体平衡现象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

● 认识重力是地球对它周围物体的吸引力; ● 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 了解物体的平衡与物体重心的高低有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到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生活; ● 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1 游戏: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做原地跳高动作,比一比谁跳得高。 2 学生活动。

3 提问: 同学们跳得真高啊!有谁能跳起来而不落下去吗?为什么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呢?

4 学生讨论并回答。

5 提问: 你能举例说明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吗?这个吸引力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6 学生讨论、交流。 7 学生汇报。

8 小结: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它能把这些物体拉向地面,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把这种力叫做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评析】本课采用游戏方式导入,一方面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科学学习;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体现“做中学”的思想,并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科学。

二、 研究重力,学会测量物体的重力

1 提问: 各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一样吗?怎样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有多大呢?

2 学生回答。

3 讲解: 我们通常使用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重力。重力的单位用牛顿表示,符号为“N”。

4 学生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大小。

【评析】能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是《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能力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本环节通过指导学生使用测力计对身边的常见物体进行测量,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熟悉并正确掌握使用测力计的方法;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测量对生活中各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逐步形成感性认识——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

三、 研究有关重力平衡的现象

1 (教师出示修改过的“不倒翁”)谈话:同学们一定都玩过“不倒翁”吧!老师这个“不倒翁”怎么不灵了?你能帮我找出原因吗?

2 学生研究、讨论。 3 学生回答。

4 提问: 如果把“不倒翁”里的重物放在其他位置,行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5 学生实验。

6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7 小结: “不倒翁”不倒是因为它重心低的缘故。看来物体的平衡与它的重心高低有关,重心越低就越容易平衡稳定。

【评析】这里教师并没有采用教材给出的“独脚小人”的活动,而是选择了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不倒翁”,因为它更贴近儿童生活,学生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它还有利于学生对重心的理解。

四、 拓展,延伸

1 (出示“独脚小人”)提问:你们能使“独脚小人”平稳地站立在瓶盖上吗?

2 学生活动。 教学片断赏析

“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教学片断

师: 同学们请全体起立,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站在原地,用力向上跳,比比谁跳得最高?

(学生活动)

师: 同学们跳得真高呀!有谁能跳起来而不落下去吗? 生(齐声): 没有!

师: 为什么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呢? 生: 因为我们人很重。 生: 因为人是有重量的。 生: 因为地球对人有引力。

生: 这个力叫地球引力,我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 生: 我还知道这个地球引力是由牛顿发现的。

师: 回答得真不错!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吗?

生: 跳高运动员跳得很高,但他还是要落在垫子上。

生: 体育课上我们把排球打得很高,最后它还是要落下来,说明排球也受到了地球引力的影响。 生: 炮弹打得再高,最后还是落在地球上,说明炮弹也要受到地球的引力。 生: 苹果成熟后,会自己从树上落下来,大科学家牛顿就是通过这个事情发现地球引力的。

师: 说得很对!你了解得真多,看来多读课外书是大有好处的。 生: 我来说,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说明它也受到了地球的引力。 生: 老鹰不管用多大的力也飞不出地球周围,说明它也受到了地球的引力。 生: 对,还有飞机。

生: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刚才他们说老鹰、飞机飞不出地球周围,是因为受到了地球的引力,我也同意。但是,火箭、航天飞机不是已经飞出地球,飞到月亮上去了吗?它不就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吗?

师: 对呀!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告诉他?

生: 不对,它们也受到地球引力,只是它们产生的升力超过了地球对它们的吸引力,所以可以飞到月亮上去。

师: 你回答得真棒!确实火箭、航天飞机也受到地球的引力。那你们说地球引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 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因为各种物体都是往下落的。 生(齐声): 对。

师: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我们发现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引力,它能把这些物体拉向地面,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把这种力叫做重力。记住: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招商项目落地管理办法范文第6篇

本课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力的现象(如浮力、水力、风力等)已有了初步认识,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定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力,并获得有关力的初步概念,知道力的作用将引起物体哪些变化,同时,也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力的内容(弹力、摩擦力、反冲现象、力和机械等)打下基础。通过对科学家牛顿和力的单位“牛顿”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牛顿对地球引力的探索以及他在物理学尤其在力学研究中的地位,并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中所制定的“通过科学教育使小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索,热爱科学,树立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目标。

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身边经常看到的现象中去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二是让学生在玩中研究重力的平衡,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材在整个安排上没有过多的叙述,只是把它作为学生探究的一条路径,力求让学生自己通过交流、体验、讨论、动手做等一系列活动,去发现地球表面附近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地球与物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力。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物品、器材等,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同时,可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等了解科学家牛顿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 ● 会描述和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 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重力; ●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 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可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投掷纸飞机、原地跳高、抛掷物体等活动。

1 请学生描述自己的活动。

2 在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 3 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各种假设。

4 提问: 你知道牛顿和苹果落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5 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呢?(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现象) 【评析】导入是探究活动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关键。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亲历各种活动过程,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并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揭题,告诉学生:“大科学家牛顿就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顺势引出科学家牛顿及本课研究的课题——重力问题。

二、 引导学生研究有关“重力问题” 1 谈话: 关于重力,你想知道些什么? 2 提问: 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呢? 3 学生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4 交流实验、观察结果。

【评析】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环节将“测一测各种物体的重力”调整为“我想知道的重力问题”的目的就是想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例如:重力有方向吗?如何测重力的大小?如何找物体的重心?怎样的物体站得更稳?假如离开了地球的吸引会怎样„„ 让学生通过预测、假设、实验、记录、交流、辩论等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研究重力的平衡

1 观看杂技演员“走钢丝”的录像或图片。

2 讨论: 为什么走钢丝时杂技演员手里要拿根长竹竿? 3 提问: 你能用蛋壳做个不倒娃娃吗? 4 制作“不倒娃娃”活动。

5 交流、汇报在制作过程中的发现与问题。 6 师生小结。

【评析】科学教育的内容离不开生活实际,科学教育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本环节是以小制作的形式进行的,选择制作“不倒娃娃”,一方面是想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因为制作材料“蛋壳”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只是平时没有留意它,所以我们选用这种为学生熟悉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学生明白,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四、 课后延伸

1 继续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2 查阅有关牛顿的故事。

【评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能光靠课堂上的三四十分钟,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课外延伸不但是课堂知识的消化与巩固,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好途径。

教学片断赏析

“导入新课”教学片断

(学生在室内用纸制作飞机、火箭后,按小组到室外进行掷纸飞机、掷纸火箭、原地跳高、抛掷球等活动)

师: 同学们在室外活动时看到了哪些现象?

生: 有的纸飞机会拐弯,有的会直飞„„但不管怎样,最终都是落在地上。 生: 我发现如果是顺风的话,纸飞机会晚些落地;若是逆风,落地会早些。 生: 我猜想纸飞机落地的快慢可能跟飞机的形状有关,阻力大的落地快,阻力小的落地慢。

„„

师: 除了掷纸飞机,你们在别的活动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 不管你在哪里跳、从哪里跳,最终都要落地。

生: 我发现胖的人体重重,跳不高,落地快;瘦的人跳得稍高些,落地也稍慢些。

生: 我发现跳的高矮还跟人的力气、穿的鞋子是否有弹性有关。

生: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弹性好,所以跳得比较高,落地也慢。 „„

师: 向空中抛掷物体呢?

生: 重的物体落地快,轻的物体落地慢。 生: 抛得高落地慢,抛得低落地快。 生: 不管怎么抛,最终都落地。

师: 你们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发现有什么共同地方吗?

生: 所有物体不管你怎么抛、怎么扔,人怎么跳,都会落到地面上来。 师: 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生: 墙上的石灰时间久了会剥落在地上。 生: 白色垃圾——塑料袋被风吹起后也会落地。 生: 秋天的叶子也会落在地上。 生: 雨水是从空中落下来的。 生: 熟了的苹果也会往地上落。 „„

师: 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呢?

生: 因为地球上有引力。地球上的引力能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牢牢地吸引住,使得人或物体无法摆脱。

„„

【片断评析】这是本课的导入部分,教学内容是从学生进行的各种活动导入,选择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掷纸飞机、往高处跳、抛掷物体等活动,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参与,激起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过程,能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亲自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能像科学家那样去关心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生活中的奥秘。

(丁国芳杨静娟)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B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课题本身就是一个吸引了几代人的科学故事。因此,无论是编者还是教者,肯定都希望把这节课上得精彩,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材首先从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故事入手,引导学生探讨了“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水总是往低处流”,从而认识重力(地球引力)的存在;然后是测量重力的大小;最后研究重力的应用。其中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使用测力计的技能,为下一节课定量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打好基础。

地球引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么为什么要等到牛顿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才逐渐揭开其中的秘密呢?如此抽象的现象,真的就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的殿堂吗?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对我们能够有所启发的问题。为了避免枯燥乏味,我对教材稍稍作了一点变动:第一课时研究重力和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第二课时学习使用测力计测定重力。前者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后者重在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探究活动就比较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研究兴趣。

为了使探究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除了要设计好探究活动以外,还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如下材料:

1 牛顿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动画课件。画面突出了苹果成熟后脱离枝条落地的过程,背景故事突出了牛顿通过研究苹果落地作出的贡献。

2 研究重力的材料:纸团、小皮球、制作重垂线的重物和线。

3 研究生活中平衡现象的材料:重力玩具、制作重力玩具的牙签和弯头吸管。我发现用牙签和弯头吸管可以很容易做成一个重力玩具,只需将两根吸管短的一头上下重叠,再用牙签从中间部位插进去,把它们连在一起,就可以使它们成为一个好玩的重力玩具了。(如图:)

4 测力计、和测力计匹配的轻小物体。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利用纸团等简单材料研究重力现象;

● 会制作简单的重力玩具; ● 会使用测力计测定重力;

● 能主动交流、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规律。 知识与技能

● 认识能证明地球引力存在的现象,知道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向着地心的; ● 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 初步了解一些平衡现象,知道一定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仔细观察研究就能有所发现; ● 意识到身边的科学现象之间是有联系的;

● 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 养成认真观察、记录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播放课件: 牛顿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故事。

2 提问: 苹果是因为牛顿坐在树下才掉下来的吗?人人都有可能看见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为什么只有牛顿才会去研究这个现象呢?

3 学生讨论、交流。

【评析】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些东西终究是要被学生所遗忘、所抛弃的,而良好的科学态度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本环节提出的问题,并不期望激起学生多大的共鸣,只是为了不让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一句空话。

二、 玩纸团、皮球,认识地球引力

1 谈话: 今天我们也要来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问题,苹果可以用纸团、小皮球来代替。请大家注意观察,积极思考,看谁的发现多。

2 小组实验: 抛掷纸团、小皮球。 3 讨论交流。

4 提问: 如果在空中直接放手的话,纸团、小皮球这些物体落下来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5 小组实验: 做个重垂线观察地球引力的方向。

6 讲解: 刚才我们发现,无论怎么抛掷纸团、小皮球,最后它们总是要竖直落到地面上的。是什么力量把它们拉到地面上的呢?三百多年前,大科学家牛顿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原来这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板书:地球引力)

7 课件: 地球引力(讲解概念、方向)。 8 提问:

(1) 人跳起来后为什么总是会落回地面? (2) 水为什么总是往低处流? 9 全班讨论、交流。 10 小结。

【评析】掌握科学概念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过程,它受到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我们不必去追求定义的完整性。比如,“相互吸引力”的意义我们就完全可以不作探讨,随着学生认识的提高,这是可以不断充实的。

探究也不是科学学习的惟一方式。“地球引力”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并不是学生经验里已有的认识,或者说即使知道地球引力的名称也并不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只有通过必要的讨论、讲解,才能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三、 玩重力玩具,研究平衡现象 1 玩铅笔: 怎样才能让它立在桌上?

2 提问: 为什么铅笔笔尖朝下放不稳,倒过来就可以立在桌上呢? 3 播放课件: 这些物体(电风扇、公共汽车站牌、遮阳伞等)为什么不容易倒? 4 讨论交流。

5 谈话: 原来这都是因为我们身边所有的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引力吸引的缘故,所以头重脚轻的物体放不稳,而上轻下重的物体则不容易倒。如果我们把铅笔横过来,你可以把它平稳地放在瓶盖上吗?

6 学生实验、汇报。

7 谈话: 我们发现铅笔放在瓶盖上,要两边一样重才能放稳。(出示重力玩具)玩过这样的玩具吗?

8 活动: 玩重力玩具。

9 提问: 这些东西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它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 10 讨论研究。

11 谈话: 你们想自己做一个这样的玩具吗?桌上有一些牙签和吸管,我们先来试试吧!

12 学生制作重力玩具。 13 小结。

【评析】正如上面所说,掌握科学概念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牛顿的故事,以及对重垂线的观察,学生对地球引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只是一种间接的感知,终究是肤浅的。让他们玩重力玩具、制作重力玩具,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直接体会地球引力的存在,去利用、驾驭地球引力。在这个主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会自觉地接受地球引力的概念,并进行意义建构把它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1 谈话: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像牛顿一样研究了地球引力,还制作了一些小玩具,谁愿意把自己制作的玩具给大家演示一下?

2 学生演示。

3 提问: 这些玩具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 4 学生讨论、汇报。 5 小结。

二、 学习使用测力计 1 谈话: 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有重量的,都要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因此,在科学上我们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叫重力。一个力总是有方向和大小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向着地心的。那么,它有多大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

2 讲解: 每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出它们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出示测力计)这就是测力计。请各组同学取出桌上的测力计观察一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力的单位是什么?想一想,它为什么可以用来测量重力?

3 小组观察、讨论。 4 小结。

5 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注意最大测量范围、指针调节零位的问题)

三、 练习使用测力计

1 谈话: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使用测力计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我们平时常见的物体,请大家注意选用合适的测力计,同时做好测量记录。下面开始吧。

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安排15分钟左右,注意要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实践一下)

3 汇报交流。 4 小结。

四、 总结 (略)

【说明】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使用测力计。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要经历初步感知——反复练习——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讲解示范准确扼要,点拨指导及时有效,又不能越俎代庖,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测量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或许他们在测量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他们自己肯定可以解决。如果学生测量的结果有偏差,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要盲目追求结果的统一,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片断赏析

“玩重力玩具,研究平衡现象”教学片断 师: 我们都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支铅笔来,试试看,怎样才能让它立在桌上? (学生实验)

师: 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 铅笔只能倒过来放。

生: 铅笔尖那一头是不能立在桌上的,没削的那头才行。 生: 短的铅笔很容易就立在桌上了,长的要小心一点才能立住。 „„

师: 大家观察很仔细,说的也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脑里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思考。

(播放课件: 不容易倒的物体)

师: 这些物体都是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物体,它们都不容易倒。它们为什么不容易倒呢?

生: 电风扇下面有个大铁块。 生: 它们下面都有个重东西。

生: 我们家的电风扇刚买回来时我搬过,下面的铁很重,管子什么的都很轻。

师: 大家都认为是上面轻下面重的缘故。那么,你们可以把铅笔横着平放在瓶盖上吗?

(学生实验,基本上都在试着调节左右位置)

师: 成功了?老师发现大家都在左右移动铅笔,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啊? 生: 这样两边一样重了,就不会掉下来。

师: 大家发现铅笔放在瓶盖上,要两边一样重才能放稳。其实这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缘故。两边一样重实际上就是两边受到的地球引力一样大了,这时就能平衡,如果一边大一边小,就不能平衡,地球引力就会把物体拉倒。

师(出示“不倒翁”): 玩过这个玩具吗?它可是怎么弄都不会倒的?知道为什么吗?我们来研究一下。

(分发各种重力玩具,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玩具不倒的秘密了吗?

生: 我发现这个玩具鸟的嘴这边很重,尾巴那边是很轻的,拿在手里感觉怪怪的。

师: 放在桌子上看起来挺好玩的,对吧? 生: 这个“不倒翁”里面有重的东西。

生: “不倒翁”里的重的东西是放在下面的。我以前跟我哥哥一起做过,放的是橡皮泥。就是不知道这个“不倒翁”里面放的什么。

师: 很好,亲自做过了知道的就多了。看来我们以后也要像陈飞一样多动手啊。

生: 这个小人手里握住的东西也是很重的。

师: 我这里有两根吸管、一根牙签,我们就用它们来做一个小人。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出一个不会倒的小人,好吗?

(学生制作,教师注意观察并及时给无从着手的组一定的指导) 师: 你们的小人做成功了吗?它为什么不容易倒呢? 生: 因为吸管重,牙签轻。 生: 我不同意,吸管也很轻的。 生: 但是吸管有两根呢,而且那么长。

生: 过超说的是对的,牙签做的小人身体轻,两根吸管做的身体重,也是上面轻下面重,而且跟“不倒翁”一样,摇来摇去总是下面重。

师: 说的非常好! „„

【片断评析】教师有意识地从学生玩过无数次的竖铅笔开始和他们一起研究平衡现象,又收集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平衡玩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学生亲自制作平衡玩具,能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精心选择教学材料,用材料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是这个教学片断的亮点所在。

(万云立)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C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类似苹果落地等现象的分析,认识一种常见的力——重力。

本课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教材以常见的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人跳高总要落地等现象,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发现地球都要吸引它周围的物体,认识什么是重力,并且举出更多的例子说明重力是普遍存在的。第二部分,研究重力,学会测量物体的重力。学生要学会用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同的物体重力大小是不同的。第三部分,研究有关重力平衡的现象。通过类似独脚小人站立瓶盖的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物体的平衡与重心的高低有关系。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 能搜集相关证据说明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 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 ● 能通过游戏对物体平衡现象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

● 认识重力是地球对它周围物体的吸引力; ● 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 了解物体的平衡与物体重心的高低有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到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生活; ● 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1 游戏: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做原地跳高动作,比一比谁跳得高。 2 学生活动。

3 提问: 同学们跳得真高啊!有谁能跳起来而不落下去吗?为什么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呢?

4 学生讨论并回答。

5 提问: 你能举例说明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吗?这个吸引力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6 学生讨论、交流。 7 学生汇报。

8 小结: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它能把这些物体拉向地面,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把这种力叫做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评析】本课采用游戏方式导入,一方面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科学学习;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体现“做中学”的思想,并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科学。

二、 研究重力,学会测量物体的重力

1 提问: 各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一样吗?怎样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有多大呢?

2 学生回答。

3 讲解: 我们通常使用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重力。重力的单位用牛顿表示,符号为“N”。

4 学生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大小。

【评析】能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是《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能力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本环节通过指导学生使用测力计对身边的常见物体进行测量,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熟悉并正确掌握使用测力计的方法;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测量对生活中各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逐步形成感性认识——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

三、 研究有关重力平衡的现象

1 (教师出示修改过的“不倒翁”)谈话:同学们一定都玩过“不倒翁”吧!老师这个“不倒翁”怎么不灵了?你能帮我找出原因吗?

2 学生研究、讨论。 3 学生回答。

4 提问: 如果把“不倒翁”里的重物放在其他位置,行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5 学生实验。

6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7 小结: “不倒翁”不倒是因为它重心低的缘故。看来物体的平衡与它的重心高低有关,重心越低就越容易平衡稳定。

【评析】这里教师并没有采用教材给出的“独脚小人”的活动,而是选择了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不倒翁”,因为它更贴近儿童生活,学生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它还有利于学生对重心的理解。

四、 拓展,延伸

1 (出示“独脚小人”)提问:你们能使“独脚小人”平稳地站立在瓶盖上吗?

2 学生活动。 教学片断赏析

“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教学片断

师: 同学们请全体起立,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站在原地,用力向上跳,比比谁跳得最高?

(学生活动)

师: 同学们跳得真高呀!有谁能跳起来而不落下去吗? 生(齐声): 没有!

师: 为什么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呢? 生: 因为我们人很重。 生: 因为人是有重量的。 生: 因为地球对人有引力。

生: 这个力叫地球引力,我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 生: 我还知道这个地球引力是由牛顿发现的。

师: 回答得真不错!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吗?

生: 跳高运动员跳得很高,但他还是要落在垫子上。

生: 体育课上我们把排球打得很高,最后它还是要落下来,说明排球也受到了地球引力的影响。 生: 炮弹打得再高,最后还是落在地球上,说明炮弹也要受到地球的引力。 生: 苹果成熟后,会自己从树上落下来,大科学家牛顿就是通过这个事情发现地球引力的。

师: 说得很对!你了解得真多,看来多读课外书是大有好处的。 生: 我来说,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说明它也受到了地球的引力。 生: 老鹰不管用多大的力也飞不出地球周围,说明它也受到了地球的引力。 生: 对,还有飞机。

生: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刚才他们说老鹰、飞机飞不出地球周围,是因为受到了地球的引力,我也同意。但是,火箭、航天飞机不是已经飞出地球,飞到月亮上去了吗?它不就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吗?

师: 对呀!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告诉他?

生: 不对,它们也受到地球引力,只是它们产生的升力超过了地球对它们的吸引力,所以可以飞到月亮上去。

师: 你回答得真棒!确实火箭、航天飞机也受到地球的引力。那你们说地球引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 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因为各种物体都是往下落的。 生(齐声): 对。

师: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我们发现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引力,它能把这些物体拉向地面,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把这种力叫做重力。记住: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上一篇:招贴广告课程学习心得范文下一篇:招商银行网上积分商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