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发展范文

2023-10-26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发展范文第1篇

一、学习劳模精神的重要意义

“劳动模范是我们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是广大职工的杰出代表,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人才资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中胜同志在销售集团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劳模是时代的标杆,劳模精神是宝贵的财富。王进喜、郭凤莲、郝建秀、张秉贵、于素梅、李素丽、袁隆平、邓稼先、许家印……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先进、劳动模范的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的党员干部、我们身边身份普通、岗位平凡、业绩突出的劳动者,这种精神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的源动力,引领着无数人战胜苦难、不懈创新、勤勉开拓,这就是劳模的精神。每个时代的劳模,都是时代的精神符号和力量化身。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予着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和元素,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创业者,无论是比表现还是比贡献,无论是讲精神作用还是讲经济效益,劳模的核心价值都是始终不变的:一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今,在能源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我们企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导向作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劳模精神。劳模作为一面鲜明的旗帜,他们的模范事迹对广大员工是一种非常现实、非常直观的教育和引导,是形象、生动的学习教材。积极响应销售集团号召,学习劳模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对于培养和塑造广大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与使命感,增强企业向心力与凝聚力,激发基层单位、销售一线员工的热情与活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弘扬劳模精神,打造劳模文化

“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节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无论是在国家建设,还是在企业发展中,“劳模”精神一直释放着文化力量,不断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国家和企业取得一项项新成绩。劳模精神是企业文化中的闪光点,更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我们要把劳模精神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去,积极发挥其在加强企业市场营销、工程建设、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积极作用。因此,各单位,部门不仅要重视劳模申报工作,而且还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打造劳模文化,助推企业发展。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打造劳模文化,其核心是学习劳模事迹,感受劳模价值。其内容是弘扬劳模“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竭诚服务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劳模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只有保持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引领企业创造无愧于职工、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

那么作为神华煤炭销售主力军的我们,又该怎样去做呢?那就是——通过学习销售集团十名劳模的先进事迹,认真领会劳模精神的实质,并同工作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推动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加大劳模事迹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员工

“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是永远让人唾弃的。学习劳模精神,不光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要让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引起共鸣,认识到学劳模、赶先进、讲奉献的重要意义。当前,我们要通过利用劳模先进事迹宣讲会、学习讨论会、员工座谈会、班前会、先进事迹宣传栏等形式,加大了对劳模先进事迹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崇尚知识、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和创先争优的热情,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此次销售集团举办“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向我们展示了六位劳模的先进事迹。通过认真学习,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正是用自己的默默努力、无私奉献和执着坚守完美诠释了劳模的崇高品质和内在精神。我们大力宣扬劳模事迹、学习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在平凡普通中坚持坚守,在本职岗位上尽职负责,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尊重关爱劳模,激发员工争创热情

正因为劳模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关心劳模的工作和生活,落实好劳模待遇,在晋职、升级、学习深造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让劳模的付出和回报画上等号,以此引来更多员工羡慕的目光,激发他们强烈的争创热情,使学劳模、当劳模成为促进公司发展的一剂强大动力,使劳模精神真正得到传承和发扬。

五、学习劳模精神,注意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结合实际情况学。不同的工作,情况不同、任务不同、特点也不相同;即使相同的工作,在不同地区所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不尽相同,目标和任务也各有侧重。因此,在学习劳模活动中,要针对工作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中突出业务特点,抓住当前工作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学习借鉴先进劳模的有益做法,学习业务能手、行业标兵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投身业务革新、业务改造,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神华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结合近期工作重点学。各个工作在不同时期任务不同、工作也各有侧重。在学习劳模活动中,紧密结合各单位近期工作重点,学习劳模人物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奉献精神和不畏困难、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总结劳模在工作中创造出来的鲜活经验和成功做法。通过学习劳模,进一步焕发了员工的劳动热情,激发创造活力,集中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是结合自身实际学。在向先进典型学习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事迹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开展学习。针对工作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照劳模人物的先进事迹,查找差距和问题,确定学习榜样,制定学习计划和措施。本着“如何立足岗位学劳模、赶先进、讲奉献、见行动”学用结合。用劳模的事迹增添信心,用典型的经验提高素质,用典型的业绩振奋精神,把学习典型的过程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从而把学习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是结合岗位职责学。从事的工作不尽相同,具体承担责任也不一样,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千差万别。要增强学习效果,就要在普遍学习劳模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岗位职责搞好学习。相同行业、相同岗位上的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特别是自己身边的典型,学习起来更加感到生动和亲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也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因此,在学习活动中,要立足岗位特色,把学习劳模同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结合起来,使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发展范文第2篇

1、原文:同“管理良好”的大型机构相比,小型机构更需要管理,而且管理对它们的影响也会更大。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对新建的企业家型机构,还是对业已存在的注重管理、不断发展的机构而言,管理都会做出同样大的贡献。

心得:无论对于什么样的机构和组织来说,管理都是其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且管理的好与坏将会对该组织造成生存与灭亡的影响。豫北公司作为一个大中型企业需要管理,而豫北公司下设的每一个子公司、每一个部门或分厂更需要管理,对于这些小的分厂和部门而言,良好的管理更能体现在部门的绩效表现上。

应用:设计二所实行主题早班会制度,每项重点工作设置负责人,每周早班会进行点检质询,周一点检降成本工作,周三点检质量技术攻关课题,周四点检新产品设计开发,周五点检年度重点课题,促进重点工作的完成效果和效率。设计二所推进绩效跟踪考核办法,每月初每个设计员均要进行上月度绩效总结和本月度绩效计划,每周实行自主点检,月度绩效总结分为四个方面(任务完成量/创新点/积极主动指数/工作效率)由所长进行打分,按照打分结果进行岗位贡献奖的分配。

2、原文:麦当劳汉堡包连锁店将管理应用到了昔日毫无规划的夫妻小店的经营模式中。首先,麦当劳设计了最终产品;随后,它重新设计了产品的整个制作工序;接着,它重新设计(或发明)了操作工具,使得每一块肉、每一片洋葱、每一个圆面包、每一根炸薯条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时间精准且完全自动化的制作流程。最后,麦当劳着手研究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并将其定义为产品的品质和可预知性、快捷的服务、绝对的干净以及亲切。然后根据这些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按照标准进行员工培训,同时将员工的工资收入与这些标准挂钩。

心得:麦当劳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到如此地步,靠的就是“标准化”,标准化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只有改善的活动才能叫管理,只要是改善的活动都可以叫管理,而那些没有改善的所谓日常“维持”工作不是管理而是经营、作业。

应用:“标准化”的理念可以用在设计开发管理中,以标准化的理念进行零部件设计规范的编制、进行标准化图纸模板的编制、进行通用零部件参数的统计,以减少专用件的开发和投入,降低成本和管理难度。

3、原文:对于管理,我们仍有许多东西要学习,尤其是对知识员工的管理最为迫切。 心得:豫北工作规模不断扩大,人员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给豫北带来变化的是一部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劳动力工作将逐步被机器代替,而无可替代的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不同于一般员工,他们自尊心强,自我意识强,倾心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他们又固执、敏感、脆弱。

应用:以开发的态度鼓励知识型员工发挥作用,以教练的方法引导知识型员工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给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看到可预期的发展前景,总之想尽一切办法保持和发扬知识型员工的热情,绝对不可以压制知识型员工,更不可以伤害他们。

4、原文:管理层不愿意接受意外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凡是能够持续相当长时间的事物,就一定是“正常的”而且是“永恒的”。因此,任何与我们所认定的所谓自然法则相抵触的事物,必须被视为不合理、不健康,而且显然是反常的现象。

心得:作为管理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要善于发现新生事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和引导新生事物的发展,“自以为是”的陋习要不得。要善于思考,有改善精神,对现有事物不断改善。

应用:上至豫北公司下至各部门,传承下来的文化是否仍然适用于公司和部门现有的发展状况、社会环境,是否适合于当前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适时的对文化引导进行修正是必要的。豫北小范围文化中存在有“夜郎自大”“抵触外来人员和事物”等问题,例如生产现场自认为我们的加工方式和控制方法十分有效受控,别人的办法不如我们,我们做的非常好。习惯于招收白板应届毕业生,逐步培养人才,在对社会成熟人才的招聘、使用上缺乏动作,这就导致成长速度缓慢,技术文化单一,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弊病,在与高端客户对接时有语言、行为等习惯引起客户反感的问题。

5、原文:每一家公司以及每一家公共服务性机构都有月度或季度报告,但是报告的第一页所罗列的,通常是绩效表现低于预期的地方;所有的问题和业绩下滑的原因。在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月度会议上,每个人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产生问题的地方,没有人会注意到那些业绩比预期目标好的地方。

心得:把重点的关注项和力量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绝对不能忽视成功经验的总结积累和推广,或许某项成功的经验总结推广正好可以解决现有的某个长期问题,至少可以通过成功效益的扩大来弥补问题带来的损失。

应用:公司的各种会议,例如4P会、质询会、中干会等几乎100%的精力都在说问题,建议可以分出一小部分时间,进行卓越绩效达成的成功经验分享,让大家都能从中举一反三,总结和吸收经验,把成功的效益扩大化。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发展范文第3篇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篇一

工匠精神应成青年气质“工匠精神”能在社会层面激起如此大的反响,不足为奇。一言以蔽之,躁动的心需要沉潜。风来了,猪都能上天,但要长久飞天,还得能御风而行,而这御风的本事,就得靠“工匠精神”了。

对于什么是“工匠精神”,千人有千解,但有两个核心元素不可或缺: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放眼当下,真正创造时代传奇的企业家,身上也都有鲜明的“工匠精神”烙印。

日本以精细化工业闻名于世,追踪溯源,正是他们匠人文化的底子,正如日本大企业家稻盛和夫所言:“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互联网时代,注重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合度仍是企业的核心工作,要让用户以拥有自己的产品为傲,靠的正是与众不同的那点沉潜功夫,或者说,“工匠精神”。

以“工匠精神”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道理也便明了了。比如,同样从事一份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得心应手,风生水起?所不同的,也许就是对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显然,对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说,工作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自有诗和远方。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与最高的“道”相亲,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古代名匠。同样,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乃至敬畏,就会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种修行,不经意间便可能累计出极致的作品乃至非凡的成就。

如果说“互联网+”提醒我们“梦想还是要有的”,那么“工匠精神”就算是一种温和的劝勉,让我们在高喊“躁起来”的时代“想静静”,“静静”是谁?“静静”就是那个敢于为了梦想而努力沉潜的你自己。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篇二

大家好!

在人们的印象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经非常高大上了。6年获得22项国家使用新型专利,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就算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朱爱民,一位纺织专业的从业人员,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由于他的钻研精神。本来可以在办公室“坐班”,他却要求到生产一线去锻炼,而当自己所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就碰撞出了灵感的火花,促进了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

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懂技术的能人非常紧缺。有的生产设备比较高端,一旦出了问题,想要修起来没有那么容易。要是找外面的人修,就要花费不少钱财。如果单位里面有人能够修理这种设备,无疑会为企业节省很大一笔物质财富。就拿朱爱民来说,他在获得22项国家专利的个人荣誉的同时,也为企业减少了运营成本,这形成了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局面。碰到问题迎难而上,专心致志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就拿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这其实就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中提到的“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要增强主人翁精神。有的人可能有小富即安或者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这些都是要不得的。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每个人都增强主人翁精神,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积极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发展才能迎来一片艳阳天。弘扬工匠精神,要专心致志地对待工作,做好工作中的每件事。朱爱民能够脱颖而出,正在于他碰到问题不退缩,潜心钻研,虚心学习,掌握了相关技术,有了看家本领,碰到问题才不至于心慌。长期的坚持,让他成为了众人羡慕的技能状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的人可能认为,自己跟他的差距其实也不是那么大。眼高手低、得过且过,形成了自己与技能状元之间的差距。

6年获得22项专利,为企业降本320多万,这样的成就正是发扬工匠精神的成绩单。每位企业员工都应该积极发扬工匠精神,让自己的技术更熟练、更精湛,这样既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改善个人的薪资待遇。技能状元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认真钻研铸就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认真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件事,是通往技能状元的必由路径。

愿企业员工都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争当技能状元。愿全社会都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蔚然成风!

谢谢大家!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纪录片《大国工匠》以热爱职业、敬业奉献为主题,讲述了八位“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间,有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给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高凤林,有载人潜水机上被称作“两丝”钳工的顾秋亮,有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有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飞机的钳工胡双钱,有錾刻人生、为 APEC会议制作礼物的孟剑锋,还有捞纸大师周东红。

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每一个从事五金制造的业者,都是一个个工匠,都有一份份责任。每个业者都应该以同样“大国工匠”的精神尺度,尽职尽责,赢得尊重。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什么是“工匠精神”?大而概之就是热爱本职工作、严谨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完善。劳模的本色凸现了“工匠精神”。

增城各级劳模源于广大劳动大众,在他们当中,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扭亏为盈的企业负责人及脚踏实地、勤奋劳动的一线工人;有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不懈努力、攻克艰难,获多项科技成果的技术能手;有农村带头人和专业户,立志耕山,开展种养,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有视培养新一代为已任、用爱和智慧塑造健康向上心灵的优秀教师;有兵不血刃、破案如神,严惩刑事犯罪分子、确保一方平安的忠诚卫士;有呵护患者、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有依法行政、呕心沥血、当好群众贴心人的机关干部;有把青春献给国防事业、荣立奇功的军之英才;还有堪称“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他们正是增城各行各业的“工匠”。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是一种美德,是对事业、职业应有的态度。有一句公民道德格言叫“就业须敬业、敬业有事业”,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必须敬业;一个人只有始终敬业,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实践,增强能力,从而塑造劳模形象。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严谨做事。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工匠的成长必须有一种老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甘愿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承认,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不平凡的成就。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传承传统。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技艺高超的工匠层出不穷,豪杰辈出,英雄横空,从鲁班雕木成凰到庖丁解牛神技,从墨子探行求规到张衡观天测地,古人凭着精湛的技艺为我们树立了不垂的丰碑。弘扬劳模工匠精神要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高深的智慧。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连续创新。创新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劳模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决不能满足于墨守成规。只有连续创新,才能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技能,拥有“独门绝活”,成为行家理手、时代先锋。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发展范文第4篇

相信大家对一部电视剧非常熟悉,里面有这样的词句,“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不管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诚然,军队有军队的精神,民族有民族的精神,企业有企业的精神!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精神,它是一种群体意识形态的文化,一般指群体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

一那么什么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教材给的定义是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企业文化的产生

企业文化理论源于美日比较管理学热潮的兴起。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起源于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美国的思考所引起的美日管理学的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而日本作为战败国政治、经济、文化都曾受到严重打击,几乎到处都是一片废墟,百废待兴。1952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72.2亿美元,而美国则是3457亿美元,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00美元,而美国已达到2194美元。但就是这个经济基础几乎为零的弹丸小国,60年代经济起飞,70年代安然渡过石油危机,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300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8.6%,在不足20年的时间里,不但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一大奇迹。美国人在震惊之余开始思考日本人凭借什么来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崛起?是什么力量促使了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会远远低于日本?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派出了由几十位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管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考察团,赴日本进行考察研究。沃格尔在谈到研究日本的目的和意义时,明确表示“是为了促进美国的复兴”[2]。

美国专家学者的考察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日本的原因,不是科学技术落后,也不是财力、物力缺乏,而是因为美国企业的管理与日本企业的管理之不同。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两国的文化差异,日本经济的崛起和腾飞,内在原因是在日本企业内

部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因素在起作用,这个内在因素就是日本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日本人之所以如此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维持一种十分强烈而又凝聚的文化。不仅是单个企业具有强烈的文化,而且企业界、银行界以及政府之间在文化上的联系也是十分强有力的”,日本企业文化从总体来看表现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强烈的团队精神,以及日本人所特有的拚命奋斗、自强不息的创新开拓精神等,日本企业在管理中经常培育职工的这些精神。不难看出,无论任何角度或层面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日本这一因素相关,是日本的挑战逼出了美国重塑企业文化的“管理革命”,是日本企业文化模式构成了美国的参照系和反思源。

企业管理新潮流的“四重奏”,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美国学者通过对日本的企业文化实践经验的调查、总结、研究、分析,并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使之成为可以指导美国企业管理改革的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管理界接连出现四部关于企业文化的重要著作,被称为企业管理新潮流的“四重奏”。这四部著作分别是(1)威廉·大内著的《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作者在美日对比基础上详尽剖析了美国“A型”模式和日本“J型”模式,进而为美国企业构划了一个兼有美日所长的“Z型文化”新模式:长期或终身雇佣制;长期考核和逐级晋升制;培养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决策;树立员工平等观念;企业以价值观为首要目标。[4](2)查理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合著的《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该书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企业成功不可忽视的七个变量(“麦肯齐7S框架”),即战略、结构、体制、人员、作风、技能、共同的价值观,这7个方面是导致企业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中战略、结构和体制是“硬”性的;作风、人员、技能和共同的价值观,则是“软”性的,认为美国企业比较重视前者,日本企业则特别重视后者,注意到“来自我们社会内部价值观转变的挑战,这种转变使人们对企业抱有另外的期望,并想从工作本身寻求另外的意义”,日本企业充满活力、人文色彩浓厚的根源即在于此。[5](3)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合著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这是第一部把企业文化作为系统理论加以研究的著作。作者认为,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包括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仪式和文化网络五要素,其核心是价值观。书中响亮地提出了“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的命题。全书从企业表层外部环境到中层组织系统、企业制度再到深层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作了生动而全面的阐述,有较强的权威性。(4)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的《寻求优势——美国成功公司的经验》(又译为《成功之路》)。[3]

通过对全美62家最成功企业的调查和经验总结,作者归纳出美式企业文化八大特征:乐于采取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通过发挥人的因素来提高生产率;领导身体力行,以价值准则为动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简化组织结构与层次;宽严相济,张驰结合。这8条似无惊人之处,但无疑都是以人为中轴的,彼得斯后来将上述八原则进一步提炼成三项:“面向顾客”、“不断创新”和“以人为核心”足以说明这一点 [7]。到1985年美国的托马斯·彼得斯和南希·奥斯汀又推出了新作《赢得优势》。这几本书以其全新的思路、生动的例证、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阐述了企业文化的理论。其后,日本和西欧各国也纷纷致力于企业文化的研究,由此逐渐促进了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 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1 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以华为的企业文化为例,华为文化之所以能发挥使员工凝聚在一起的功能作用,关键在于华为文化的假设系统,也就是隐含在华为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假设系统。如“知识是资本”的假设,“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的假设。再如学雷锋的文化假设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而华为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系统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正是这种文化的假设系统使全体华为人认同公司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文化对华为人的行为的牵引和约束。

2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从1989年~1999年连续10年保持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其内在原因是企业持久的创新能力。该集团提出并实施了“观念比资金更重要”的模式,认为观念是产生生产力和利润的源泉;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确立并有效贯彻了重视危机忧患的“末日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力与人才观念”,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的“市场与竞争”观念。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 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 [6]

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员工设定了很高的任务目标,但是在业绩考核方面却不仅以是否实现了目标为标准,而且将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若没有完成指标,会充分考虑造成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是环境因素还是个人问题。如果是个人问题,分析该员工与以前比较是否有较大的进步,并且以正面奖赏的形式对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进行鼓励。不像有些企业那样员工一犯错误就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因此通用电气的高指标不仅仅是一种考核标准更是一种激励手段。

4 是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1995年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各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及相互协作均无现成的模式,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问题。公司各部门仅按自己的业务范围制定规章制度,各辅助部门对生产支援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员工对经营理念、生产及品质的管理都缺乏完整的概念。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开展了“生产早期安定化”SUPERA活动。这一活动为实现公司管理水平、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又以品质改善为主题,开展了“96我的提案”活动以及以诊治当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品质的问题为目标的全方位的质量改进运动。公司也开始起用新口号——“品质靠你、靠我、靠大家”。经过一年多的品质革新活动,公司产品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同年12月韩国LG电子总部的SUPERA’97TEAM决赛中获银奖。

四 心得

可以这样理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企业这样一种组织创造的文化,它所包含的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以及物质文化,都为这样一个组织所特有,是区别于其它组织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它的文化式样和内涵都具有很强的经济性,是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产物,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它是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经验主义管理、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基础上逐步产生的最新的管理理论,是管理发展到文化这一更深层次的结果,是一种以企业管理为主导的、追求和力争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文化形态。

五 案例

柯达“包容性文化”

在众多全球500强实施多元化用人浪潮中,柯达、花旗、GE、IBM、欧莱雅、雀巢等各领域

的巨头都成为胜者。而柯达却早已不满足于多元化,更抢先迈出了“超多元化”的脚步——在公司内部建立“包容性文化”。

包容性文化的含义是指,在多元化(Diversity)所涵盖的民族、性别、宗教与信仰、国家与地区、残疾等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每个人”,认为“一个人就是一种文化”,这是一种完全以员工为出发点的文化,强调尊重个人(而这也正是柯达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条)。柯达的多元化文化已经向包容性文化迈进,已经不仅仅表现在不同肤色、文化等的员工在一起共事,而是表现在柯达会接受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只要思维、行为与工作方式的革新都是为了实现柯达的目标,争取事业的成功。 “你自己就是一种文化”——柯达的包容性文化创建计划的宏伟目标就是要告诉每一名员工这点并在组织内部实现。每个人的观点应该被公司听到、尊重、支持乃至于实施,每个人的声音在团队里都是不同的声音,是不可缺少的声音——这就是柯达的“包容性”文化要达到的境界。

现在,柯达正在着手创建“包容性”的用人环境,更加让每一名员工感到自己在受尊重的氛围中工作,每个员工的观点都能够被柯达包容性的文化听到、尊重、支持乃至实施,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自己观点的重要性。在尊重个人价值观的基础上,升华提高,实现每一名员工的价值。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发展范文第5篇

编者按: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临后金融危机时代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解决和回答这些问题,增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活力和实效,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近年来,广东省交通集团在做好做强企业党建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从主抓班子建设、创新平台载体、完善制度安排和塑立特色品牌等方面入手,逐渐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国企党建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党建”的特色发展路。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报将陆续推出广东交通集团党建工作探索和实践的系列文章。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党建工作始终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党的建设工作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是促进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是反映国有企业能否科学发展的“晴雨表”。只有努力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才能有效促进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集团主营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经营、汽车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等,现有直属企业15家,员工50000余人,其中党员5501人,设立各级党支部282个。短短十余年间,集团资产总额已逾2300多亿元,资产规模居广东省属国有企业首位,成为推进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连年稳居广东企业50强、中国企业500强。

陈列于广东省交通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荣誉展览室的一面面锦旗、一座座奖杯记录着这一切光辉成绩,也成为一代代广东交通集团人再接再厉、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广东交通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都离不开集团党委对企业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基层党组织扎实有效的工作。2011年,集团所属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党委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集团所属省高速公路公司京珠北分公司党总支荣获“全国创新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并被广东省国资委树为基层党建创新标杆,其党建工作经验在省属企业推广。同年,集团荣获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多年来,集团先后获得26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省级以上集体奖项;42人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省级以上个人奖项,1人被评选为“南粤杰出劳模”,集团董事长李静等3人先后获得“广东省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称号。在路桥建设施工工艺、产品质量、科技进步等方面先后获得省部级成果60项,国家级科技成果10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9项。其中鲁班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3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6项。

广东省交通集团正是“以集团党建促进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带动集团党建”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创新载体 提升素质 培育发扬党员先进性优势

近年来,集团党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着力打造具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国企党校”,通过设立“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推出“党员培训课程”、完善“党员培训教育制度”、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党员培训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促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综合素质,打造了一支信念坚定、本领过硬、作风顽强的党员队伍,为企业转型、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建设一个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为了有效提升基层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任职能力,更好地发挥一线党员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基层党员的先进性,保证集团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员工,集团党委采用“一线工作法”,在所属各级单位、各个基层项目整合党员教育培训阵地资源,通过建立基层组织党员活动室、企业文化展示厅、多媒体电教室以及阅览室等硬件设施,在全集团不同企业、不同项目上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教学质量先进的党员教育培训主阵地,从而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推出两套党员培训精品课程。集团党委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公共课程+特色课程”为主题,精心制作一系列实用管用的党员教育培训课程。公共课程主要包括党史、党章、党政治时事等内容,公共课程不定时进行更新和充实,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一时间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特色课程主要以广东省国企优秀共产党员“五标兵”为主要内容,针对交通运输企业特点,将“五标兵”标准细化到企业岗位中,开发制作了5个具有企业特点的教案和视频。建立了由党校教授、企业政工干部等组成的师资库。完善三项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党员培训学习取得实效的基本保证。集团党委在深入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完善培训制度入手,夯实通过教育培训实现员工发展的基础。一是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全方位、全覆盖。二是建立严格的教育培训考核制度,通过闭卷考试、网上测试、现场问答等多种方式,对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确保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完善合理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党员教育培训学分登记卡”,详细记录党员学习情况,建立长期的党员干部培训档案,并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

抓好四类党员对象教育培训。培训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对教育对象进行分类培养,既要做到有教无类,也要做好因材施教。根据集团内部不同党员类别的特点,重点抓好以下四类党员的教育培训:一是抓好新党员的培训,着眼于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使新党员进一步从思想上入党,要求每名入党分子、新党员在入党后一年内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20个学时。二是抓好党务工作者培训,着眼于建设一支熟悉基层党建工作、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促进企业和谐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每名党务工作者每年至少参加一期党务工作者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16个学时。三是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着眼于造就一支思想素质高、服务意识强、作用发挥好的领导干部队伍,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学时。四是抓好不同岗位的党员轮训,着眼于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岗位业务精通的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服务水平。创新五个党员教育培训载体。载体创新是新的条件下做好党员培训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只有做好载体创新,才能在实践工作中赢得党员群众的信任,才能发挥教育培训工作的带动辐射功效。企业培训必须做到全脱产、全封闭,形式方法灵活多样。一是讲授式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或政工干部为党员讲党课,围绕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做解答,帮助党员提高认识、丰富知识。二是互动式培训。改变课堂授课方式,将党员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围绕培训内容进行交流互动,在研讨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知识。三是体验式培训。围绕培训主题,组织党员到监狱、廉政宣教中心等参观学习,亲身体验。四是宣讲式培训。在公司系统内选树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标杆,通过先进事迹宣讲等方式组织党员学习,让“五标兵”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五是网络式学习。充分利用培训基地电教室平台,为党员定制学习清单,让党员在网上进行自学。为提高办学质量,每期培训结束后,邀请省直工委专家对培训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对考核合格的党员统一发放证书。

完善机制 固本强基 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按照国有企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基本要求,通过企业内部各项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的完善,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加强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确保国有

企业有效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企业各项工作落实的过程。为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集团党委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建章立制上,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把规范制度作为强化企业党建的根本保证,从而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保证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团党委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以服务基层、改进作风为主线,完善三种机制,创新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具体行动中,树立群众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赢得群众满意。

完善基层党组织管理机制。为发挥好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集团党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层党建管理机制,工作思路从“管理”转变为“服务”。一方面,加强基层调研工作,主动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从集团党委到各基层党支部,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书记项目”为载体和抓手,聚焦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整合资源,主动作为,为民服务。如省高速公路公司粤东公司党总支考虑到基层收费员工上班实行四班三运转的工作制度,一线员工生活在站区的时间是在家的3倍,党总支在办公用品经费上节省出约20万元,为全线收费员、监控员、路政员等共371名一线员工购置了每人一套床上用品,更换了老旧窗帘,新安装了防蚊纱窗等,让党员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家的温馨。另一方面,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在实践中根据实际发展要求不断改进中心组学习会制度、党员教育学习制度、党课管理制度、培养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制度等五项制度,使党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完善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机制。针对一线员工工作地点偏远,远离社会和亲人,加上长期枯燥、机械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集团党委坚持重心下移,关心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不仅做到上级党组织参加下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更要求积极向基层一线延伸,邀请不同工作岗位员工代表参加会议,增强党组织工作的开放性。同时,强化会前征集意见工作机制,明确要求基层党组织领导要深入一线、直面员工、坦诚交流,听取基层心声,做基层员工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舒心人,促进党组织工作和企业管理决策更多地向一线群众倾斜。此外,各级党组织还通过党员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渠道以及在内刊设置书记项目专栏,将党组织生活的触角扩及到更多层面,更全面了解基层一线动态,促进各项管理工作不断改进。

完善党员组织生活评价机制。检验党组织的生活质量,关键看党员与群众的满意度。各级公司党总支着力加强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的互动交流,督促改进。一方面,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开展“一述四评一定两公开”的党员民主评议会,包括自评和互评,每个党员对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八项规定”执行情况,深刻自我剖析,查找不足,落实整改。另一方面,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开展群众测评,让群众代表对党组织开展工作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党员是否保证学习时间、是否履行党员义务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虚心听取群众测评意见和建议。党员群众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优化了党组织生活评价机制。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尝试实行“一岗多责”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将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注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建设,在养护专项工程、大宗物资采购等方面都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公开流程、程序,保证按规章制度执行落实;注重党廉建设与为民服务相结合,在打击逃费行动中,一线收费员不放过一丝可疑线索,发现了液压泵、垫微型木板、龟速缓慢过称等新型逃费方式的首个案例,与此同时,他们都能经受住诱惑,严格执行高速公路收费政策,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树立了新时代交通人的良好形象。

搭建平台 “三园”助力 构筑员工事业成功港湾

近年来,集团紧贴高速公路一线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广泛开展“温馨家园”“成长校园”和“工作乐园”

三项工程,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凝心聚力,有效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确保了队伍的和谐与稳定。

营造“温馨家园”,为员工构建和谐企业环境。受工作性质和环境所限,高速公路一线员工工作单调枯燥,与社会接触范围较窄,容易产生思想波动。针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以及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压力,集团全面开展“温馨家园”工程活动,送上贴心服务,加强情感沟通,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着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加强心理疏导,缓解员工精神压力。高速公路一线工作任务较重、强度也比较大,有时还要忍受个别司乘人员的无端刁难,员工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对此,集团各级高速公路营运企业专门出台规定,建立企业领导班子、各级管理人员定期到收费站调研、现场办公和与员工谈心制度,举办专题心理咨询讲座,并在收费站设立思想政治工作室,设专人与员工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解疑释惑,消除隔阂,为员工身心健康树立“防火墙”。同时设立经理信箱、QQ群、BBS论坛等自由交流意见的开放型平台,方便员工表达对企业事务的看法和关注,让他们始终保持“阳光心态”,做好“阳光服务”。

实施温暖工程,让员工在岗如在家。高速公路具有准公益性、基础性的特点,要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一线员工必须早、中、夜三班倒上岗,工作辛苦且单调。对此,集团从居住环境、生活设施、业余活动等方面无微不至关怀他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针对收费站地处偏僻的实际,做好“我爱我家”工作,建立员工生活区,并设阅览室、网吧、运动场、餐厅等配套设施,为员工营造舒适便利的“家”。针对员工生活环境闭塞的实际,做好“心连心”联谊工作,集团各级高速公路营运企业每年与同行业或有关单位举办“心连心”联谊活动,为一线单身员工创造婚恋机会,并举办集体婚礼等活动,解决他们婚恋难的问题。2011年9月,集团所属广东交通实业投资公司专门为16对新人举办“久爱一生一世”集体婚礼。针对少数遭遇变故员工的生活困境,做好“手拉手”互助工作,建立困难职工档案,设立互助基金,让有困难的员工得到及时帮扶。

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满足员工精神需求。广泛深入宣贯集团“大责任”文化,让一线员工理解、认同、身体力行,让集团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筹划举办“企业文化节”“企业文化周”等活动,激发一线员工投身高速公路事业的热情;持续开展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职工趣味运动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让广大一线员工在参与活动中满足精神文化需求,陶冶道德情操。

创建“成长校园”,为员工构筑职业发展平台。高速公路一线员工多为“80后”、“90后”,以中专和中技生居多。针对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强、要求上进,但人生目标和定位不明确的实际,通过全面实施“成长校园”工程活动,多措并举,着力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为员工发展构筑广阔平台。

开展学习理念塑造活动。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教育和引导一线员工以学习促进工作、以实践积累经验,大力倡导“热爱学习、积极上进、岗位建功、奉献社会”的风气,使员工和企业永保竞争力,形成“人人勤学习,个个想成才”的学习局面。

开展大学圆梦活动。支持一线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自学来实现“大学梦”。集团所属广深高速公路皇岗收费站被称为“公路边的大学校园”,该站从新员工入职开始,就关注员工的学业情况和学习需求,并尽力为他们创造学习条件。近年来,该站共有30多人通过自学取得了专科以上学历,成为集团系统拥有最多在读大学生的收费站。

开展收费员技能竞赛活动。为进一步拓展高速公路一线收费员工的发展空间,在广东省总工会的支持下,从2005年开始集团收费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被纳入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范围。一大批收费业务明星先后走上前台,展

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技能竞赛成为高技能专业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有效途径。集团所属广清高速公路公司收费员胡海霞在首届技能竞赛中夺冠,被授予“省技术能手”“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并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成为三尺岗亭中升起的一颗闪亮明星。

开展岗位练兵成才活动。通过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广泛开展“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以及“省十项劳动竞赛”等活动,引导一线员工干中比、比中学、学中干。集团所属虎门大桥公司收费员官振佑,在本职岗位上练就了一身绝活,不仅能快速判别车型,还总结出了“望、听、问、切、验”假钞识别法和数钱找零的“十字交叉法”,2006年10月就创下了连续收费7000万元无差错纪录,先后被团中央、交通部联合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交通行业文明职工标兵”等荣誉称号。

打造“工作乐园”,为员工创设快乐工作氛围。坚持“阳光生活、阳光工作”理念,集团全面推进“工作乐园”工程活动,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和环境,实现高速公路一线员工体面工作、开心生活。

开展“阳光生活,阳光工作”主题教育活动。广泛运用员工喜闻乐见、形象生动的教育形式,帮助一线员工树立“阳光生活、阳光工作”理念,开心工作、开心生活。集团所属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公司通过开展“每季一片、每季一课、每季一互动”活动,每季度组织员工观看《雷锋》《焦裕禄》《服务礼仪》《辉煌——省交通集团成立十周年纪录片》等爱岗敬业、创新进取的影片,教育启迪员工;每季度邀请专家学者或企业高中层领导向员工讲授阳光工作理念和实践经验;每季度就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互动座谈,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阳光工作理念。

开展“阳光之路、阳光服务”活动。2005年以来,集团每年定期举办以“阳光之路,阳光服务”为主题的文明服务月活动,所属各高速公路营运企业一线员工以顾客为中心提供阳光服务,企业以一线员工为中心提供阳光服务,向社会展示文明服务、为民服务新形象。集团所属广韶高速公路公司创造性地提出并践行“向日葵”服务文化,让顾客像“太阳”一样照耀企业蓬勃生长,让企业像“向日葵”围绕太阳一样为顾客提供贴心服务,实现了“一流的专业化营运管理”目标,该服务文化荣获第十三届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开展“三亮三比”活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三亮(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三比(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活动,文明服务,情暖司乘。在各收费站悬挂服务标准和承诺匾牌,公布监督电话,发放服务卡,接受社会监督,提升服务形象;通过佩戴党徽、团徽、文明服务绶带以及在服务窗口悬挂工号牌等形式,多渠道亮身份、多方位树形象,为民服务,方便群众。同时,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通过日检查、月考核、年评优的考核方法,评选“服务之星”“文明班组”,并将他们的工作特色、亮点张贴在宣传栏上,鼓励和鞭策一线员工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以真心、用真情为司乘人员真诚服务,让收费站成为为民服务的温馨窗口、便民窗口和交通行业的形象窗口。

启 示

广东交通集团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实践探索对国有企业做好做强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坚持相融互进原则,以党建创新助推企业生产经营。集团党委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建活力在基层”的理念,无论单位、基层项目大小,人员多少,全部做到了党组织100%全覆盖。在党建工作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密切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和节点任务,科学合理安排党建工作,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抓、成果同获”。每年围绕中心工作,自选党建主题活动,组建创先争优党员“先锋队”,并根据工作进展和阶段重点,及时调整分配人员,形成干事创业的整体合力,以党建创新推进企业经营生产,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组织统

一、理念同

一、步调合一,实实在在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

坚持“一线工作法”,打造“服务型党组织”。集团党委及各级党组织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全面贯彻落实“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的“一线工作法”。集团党委和所属各级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坚持把服务一线作为谋事之基、决策之要和成事之道,不仅身体力行深入基层一线、深入职工群众,听取职工群众的心声,了解企业发展实情,并积极采取基层驻点、现场办公等有效形式,坚持在一线解决调研、解决制约基层发展的实际困难、瓶颈问题以及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帮助基层发展清除阻碍,真正做到将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打造凝聚力强、服务意识浓、组织作用发挥好的服务型党组织。

坚持发挥“三种优势”,准确把握党建工作着力点。党建工作中,集团党委立足国企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三种优势,即集团党委的政治优势、党支部的针对性优势和党员的先进性优势,并将其有效转化为推动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正能量。集团党委和直属各单位党委主动发挥上级党委的政治领导、服务指导作用,定基调,谋思路,不断创新组织管理的模式,增强党建活动的效果;各级党组织因地制宜,有效整合和发动全线参建单位党组织的力量,以项目建设为主战场,搭建平台,积极作为,有步骤、有计划地分解落实各项任务。各级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主心骨”“领头雁”作用,以个人的才干和热情感染、激励和带领广大党员切实履行职责,有效推动工作。党员作为组织培养的先进分子,在各项工作中想在前、干在前、冲在前,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了身边的群众,以无声的行动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发展范文第6篇

电大有专门的论文皮,不用自己设计的.等论文定稿会发给你

毕 业 论 文

题目: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姓 名:郎赫今

学 号:1321001256200

专 业:工 商 管 理

层 次:本 科

年 级:13年秋

学 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完成时间:2015.5.14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批语:论文格式不符要求,请按要求调整。论文中标题号为

一、

(一)、

1、(1)、1,均用四号黑体字,左边空二格,上下各空一行,前边空二格。1.5倍行距。○论文正文小四号字、宋体,行距1.5倍。

企业是近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是社会生产力的载体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观念的载体。可以说,企业既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又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不到数年,企业文化便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发展。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更高的竞争在于文化已成为不争之趋势。因此,全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时代的呼唤、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工程,也是企业元气再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更是企业的自身追求和必然的选择。面对企业文化建设新形势和新挑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更应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构建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先进文化,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塑“形”炼“魂”,提升核心竞争力,只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文化相关理论概述

(一)企业文化涵义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

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企业发展”是企业行为的前进性本质变化。首先是有变化,企业行为没有变化就不能称之为“发展”。企业行为有变化也不一定是发展。变化有两种:一种是数量变化,简称“量变”;另一种是本质变化,简称“质变”。企业发展不是行为量变,而是行为质变。也不能把企业行为的任何质变都称为“发展”。行为质变也有两种:一种是前进性质变,另一种是后退性质变。只有前进性质变才能被称为“发展”;后退性质变不是“发展”,而是“蜕变”。

(二)构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显着特征,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他们的成功经验说明,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要以保证企业适应竞争、获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着力点和出发点。在构建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构建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政治、经济使命和发展战略服务的。为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企业必须通过梳理企业核心价值观及企业行为理念来统一企业内部员工的情感。因此,要根据战略定位制定企业文化,定位不清,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如果没有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就不可能落实。优秀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推进器,先有战略后有文化,没有战略就没有文化。

2.构建企业文化与领导率先示范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基础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劣折射出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领导者要亲历亲为、高瞻远瞩,率先当好“导演”和“主角”。企业家自身形象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优秀的企业家形象会成为整个企业形象最有说服力的代表,这就需要企业家把自己的前途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不断锤炼自身,引领企业风尚,打造高品质的企业文化。

3.构建企业文化与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

要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把创新的基因植入员工身上,不断倡导“在工作中创新,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并渗透到各项细节管理之中,变为广大员工自觉创新的行动,使创新基因在企业代代传承下去。

批语:下边这段是论文第二部分。应写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或不足、缺陷,我作了一点调整,看你下边有个五化的误区调到这部分前边也行。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中国企业也一直在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但一直有五个误区,也影响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批语:下边五个误区的论述,每优论述太少,请找些资料作一下补充,国求论述充分些。特别上

(四)太少,更应补充点论述

(一)企业文化建设“盲目化”

制定明确的企业文化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要领导者的价值观和职业素质。在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今天,如果企业主要领导者没有承担风险、贡献才智、创办一流企业的强烈责任感,那么企业就不会有长远的值得全体员工共同奋斗去实现的目标。如果在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时,脱离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一味地高谈阔论,盲目搞“空中楼阁”式的、可望不可及的所谓“大目标”,那就大错特错了。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化”

企业文化有一个形成、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不应该拔苗助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滞后”。作为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企业文化自企业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出现,但是,企业文化却有优劣好坏之分,而企业自觉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主导其企业文化的走向趋势。

(三)企业文化建设“口号化”

现在,一些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比较虚的东西,不如企业业绩实在。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观念和行动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在管理实践上的一个表现,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口号化”,都想挖空心思地想出几条不同凡响的口号。实际上是口头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却难以落实。

(四)企业文化建设“表层化”

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必须根据企业的行业要求、区域文化、企业实力、时代特点等,决定设计的总体方案,在这里,切忌不顾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陷入表层化的误区。

(五)企业文化建设“娱乐化”

“企业文化就是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这种企业文化建设“娱乐化”的错误定位,使得一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开展文娱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上,其结果是使企业文化建设处于“边缘”的困境,难以发挥其对于企业发展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模式

我们要从建立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体现员工根本利益,反映中国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的高度,找

准企业文化构建的定位,有效地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作为中国的企业或公司,在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消除“五化”误区。

(一)企业文化建设要明确定位,把握三项原则。

1.推陈出新的原则

要继承我们企业的优良传统、优良文化和优良作风,并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我国的企业或公司把传统文化的优良成分浓缩成“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的企业精神,转化为独具特色的“做精做强、领先同行”的奋斗目标,锤炼成“居危思进、超越自我”的核心理念,提纯为“危机·标杆”的文化主题。

2.服务经济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使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繁荣相适应。离开了企业的经济工作这个“腰”,背离了企业经济效益这张“皮”,企业文化就失去了依托。

3.依靠主体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职工群众为主体。职工群众是企业文化的生产者,也是企业文化的消费者。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确立人的中心地位,谋求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企业、人与社会之间最大限度的沟通与融合。企业文化构建如果绕开了“以人为本”这个主题,背离了“人本”原则,

那么,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就失去了智力支撑,失去了精神动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必须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加强企业民主意识,推进企业法制建设,培养企业的个性发展意识,坚持企业创新、竞争冒险精神,保持改革开放的全方位发展意识,以现代时效观、现代经济利益观、现代人才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全社会宣传、培养优秀典范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要以“人本文化、团队文化、创新文化、竞争文化、求实文化”等内容为基本框架,本着体现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继承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和中国企业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步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模式的内容有:

1.注重人本文化

人本文化具体表现出的特征是:具有比较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和员工参与管理的通路。企业管理者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风。企业具有一整套运行机制。重视企业人才的开发、培养和使用。

2.建设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具体表现出的特征是:员工热爱企业,关心企业

的前途和命运。企业员工追求一体化的目标。企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企业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协调一致。

3.不断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具体表现出的特征是:改革成为企业的主导意识。企业员工不满足现状,对开拓和创新具有狂热的兴趣,并且乐于尝试和实践。企业中蕴藏并不断造就着一大批改革骨干和革新迷。企业具有一整套鼓励改革、创新的奖励制度。

4.体现竞争文化

竞争文化具体表现出的特征是:全体成员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企业树立了正确的竞争观。企业善于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造并保持独树一帜的经营特色。企业内部管理引入了健全完善的竞争机制。

5.讲究求实文化

求实文化具体表现出的特征是:企业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求实。企业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形成了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员工的物质与精神追求实在化。企业中人际关系明朗化。

批语:下边第二,与企业文化建设什么关系,论述不清,一定要围绕企业文化建设这个中心论题来阐述如何消除企业文化建设的五个误区.请修改.,前边能改造的我帮你改了,下边请自己找资料改

第二:我国企业经营思想、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经营战略

1、 企业经营思想

企业经营思想是指正确认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指导企业决策,实现企业目标,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即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我国企业的经营思想就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在各项经济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面向用户,为社会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员工谋得更多的实惠,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2、企业经营目标

企业经营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企业经营思想和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的愿望,考虑到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可能,经过努力预期达到的理想成果。企业经营目标经常以产量、品种、质量、销售收入、资金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的未来发展规模和速度来表示。

3、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为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又是制订企业规划和计划的基础。企业经营战略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第三: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保证

1、锻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核心竞争能力成为一个热门词汇。所谓核心竞

争能力,就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能力,是有可能超越竞争对手的关键之处。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超过对手,就必须具备某些对手无法匹敌的优势。比如在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上、在产品品质上、在产品的创新上、在产品的成本上、在营销方式、服务方式上等。不仅如此,一个企业独特的文化也可能成为其核心竞争力。TCL集团利用自己市场先导的观念和强大的市场网络,确立了自己在彩电行业前三名的地位;北大方正凭借其独创的排版技术,牢固树立了自己在IT行业的优势;健力宝依靠赞助体育,从而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社会资源„„

在当今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关头,没有核心竞争力就像一艘船没有了持续动力,搁浅和沉没是迟早的事。因而,从某种角度来说,没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无论其发展的步伐是稳健还是冒进,其最终结果都会是失败。因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其生命周期已临近尾声。除非它可以事先培植好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否则前浪被后浪吞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2、人才是立业之本

一个企业能否成功,能否长久地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问题,人才是一个企业立业的根本。一个企业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往往只需一个能人就够了,但是企业做大了以后,就需要一批能人而且是一批能超越能人的人才。那么,到底

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的人才问题呢?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企业家自身首先必须有一个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目标和分利于民的境界。不少企业家主动抛弃“江山为我打、企业为我所有”的陈旧观念,充分确立“智力资本”在企业的地位,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建立了企业内部的利益共同体平台,使那些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才能在公司处于显着地位,使得企业人才与企业文化水乳相溶,认同并忠诚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仅要重视人才,而且要根据事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实施淘汰和更新人才工程。这是我国企业家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我国企业走向长盛不衰的必由之路。

3、建立学习型的企业组织

一个成功的企业是能够有效学习的企业。知识是未来的资本,学习意味着准备接受不断的变革。要避免失败和被淘汰,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不仅企业家个人要学习,而且要将自己的企业提升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但是如果不能将知识、理念转化为全体员工都可以融会贯通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则什么样高超的领导思维和策划高见都不可能根本性地发挥作用。为达到学习型组织目标指明五种方式,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项修练: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境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一些世界性的先进企业,如英特尔、惠普等在这方面都是很有心得的。国内一些企业,

如红桃K、华为等在营造学习型企业组织这个问题上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红桃K专门成立了儒商学院,负责全体员工的培训和再学习工作,以此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总之,当企业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运转时,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并为企业参与两个市场的竞争提供强大的文化力支持。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来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塑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准企业文化的定位和归宿,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范文下一篇:人大信访工作经验交流范文